食品安全与传染病(新)
食品安全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食品安全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解并预防常见的食品传染病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食品传染病,并提供预防措施。
肠道传染病1. 腹泻:腹泻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
预防腹泻的关键是保持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生吃食物,尤其是生肉和生蔬菜。
2. 肠炎:肠炎一般由于病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和发热。
预防肠炎的重要措施包括保持水源卫生,饮用干净的水,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洁的食物。
呼吸道传染病1.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包括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患者和戴口罩。
2. 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预防肺结核的主要措施包括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寄生虫感染1. 肠道寄生虫感染: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等。
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煮熟食物、勤洗手,避免食用生蔬菜和水果,特别是未经清洗的。
2. 蛔虫病:蛔虫病主要通过食用被寄生虫卵污染的食物引起。
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方法包括彻底煮熟食物,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避免接触可能被虫卵污染的环境。
总结了解并采取预防措施是预防食品传染病的关键。
个人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则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此外,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和保持环境卫生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感染。
了解这些预防知识并实践将有助于我们保障自身健康。
以上就是食品安全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与食品传染病如何预防食品传播的疾病

食品安全与食品传染病如何预防食品传播的疾病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不当的食品处理和储存,食品传染病在不同地区广泛流行。
食品传染病是指通过食物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了多种传染途径,如细菌、寄生虫、病毒等。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以及预防食品传播的疾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第一,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管理与监管是防止食品传播疾病的关键之一。
食品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确保食品的生产从源头上做到安全可靠。
在生产环节,要加强原料的质量管理,确保食品原材料的来源可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食品污染。
另外,加强对食品加工设备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食品的安全。
第二,加强食品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监管和控制。
食品储存和运输是食品传播疾病的重要环节,必须确保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避免食品受到不良环境的污染,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避免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滋生细菌或其他病原体。
此外,要定期进行食品储存设施和运输设备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第三,加强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和管理。
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环节是食品传播疾病的末端环节,必须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食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环节中,要加强对食品从采购到销售整个流程的监督和检查,尤其是对食品保质期、贮存条件和餐饮食品的加工过程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
此外,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餐饮服务中要加强对餐具和厨具的清洁与消毒,确保食品的卫生质量。
第四,加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教育。
公众是食品传播疾病的主要受益人,只有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教育,才能够有效防止食品传播疾病的发生。
政府和媒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制作食品安全宣传片等,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常识,提醒公众正确处理和消费食品。
食品安全与食品传染病防控

食品安全与食品传染病防控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不仅需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卫生,还要重视食品传染病的防控。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传染病的常见类型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不合格的食品可能会引发多种食物中毒或传染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正因如此,食品安全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首先,食品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食品问题频发,不仅会扰乱市场秩序,还会对国家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
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会导致经济信心下滑,影响市场稳定运行。
其次,食品安全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食品相关的突发事件可能引发民众不安,严重时还会引起社会恐慌和不满情绪,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最重要的是,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食品中毒和食物中传播的传染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各种食品污染物如重金属、有害添加剂等对人体具有慢性毒害作用,长期摄入可能导致多种慢性疾病。
二、食品传染病的常见类型食品传染病是通过食入受污染食物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品传染病类型:1. 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等。
食入受感染食物后,细菌会在人体内繁殖,导致肠道不适和腹泻等症状。
2. 病毒性食物中毒: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
这类病毒主要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3. 寄生虫性食物中毒:包括阿米巴原虫、蛔虫等。
摄入受感染的食物后,寄生虫会在人体内寄生,引起胃肠道疾病和其他系统感染。
4. 真菌性食物中毒:主要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引起,如黄曲霉素、霉菌酸等。
毒素通过食物摄入后,可以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食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传染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食品中的食品传染病与食品安全

食品中的食品传染病与食品安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食品传染病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食品传染病指的是通过摄入受污染食品而引起的疾病。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食品传染病与食品安全问题,以期加深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了解。
一、食品中的常见食品传染病1.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最常见的一类食品传染病。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毒性肠道传染病包括诺如病毒、肠道病毒等。
这些细菌和病毒常常通过食品污染而传播,一旦摄入受感染的食品,人们就会发生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
2. 寄生虫感染由于不洁食品所导致的寄生虫感染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传染病。
包括弓形虫、蛔虫、疟原虫等寄生虫可以通过食品传播到人体内部,引发相应的寄生虫病。
这些疾病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在摄入食品时需要注意食品的卫生状况。
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至关重要。
食品传染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疾病和医疗费用。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
同时,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管理与执法,惩处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并进行公开曝光,以形成压力和警示作用。
2.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知识,是预防食品传染病的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利用各种媒体渠道传播相关知识,提醒公众购买安全食品的重要性,并引导人们正确处理食品,科学进食,避免食品传染病的发生。
三、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方面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
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要求企业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合格。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食品安全问题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传染病的爆发和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因素。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许多传染病通过空气传播。
例如,结核病、流感等疾病可以通过患者的咳嗽、打喷嚏等行为释放病原体,进而传播给周围的人。
因此,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以及佩戴口罩等措施对于减少疫情的传播非常重要。
2.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而在空气中传播。
像麻疹、流感等疾病都属于飞沫传播。
接种疫苗、规范咳嗽、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等做法可以有效地减少飞沫传播疾病的发生。
3. 接触传播一些传染病通过接触对象或者被感染物体的方式传播。
例如,肠道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可以通过食物、水源或者个人接触传染。
因此,保持个人卫生、正确处理食物并经常洗手是预防接触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
4. 医疗环境传播医疗环境是传播病原体的高风险区域。
手术刀具、注射器等医疗工具的不规范使用以及医务人员的不洁手操作,会导致病原体通过医疗设备传播。
在医疗环境中,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是防止医疗环境传播的关键。
二、食品安全问题1.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和特性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然而,一些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用于加工食品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其使用安全性。
2. 食品存储和加工不当的食品存储和加工也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食品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与有毒物质或其他污染物接触。
加工食品应符合卫生标准,并使用新鲜、优质的原材料,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 食品中毒食品中毒是由于吃下被污染食品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食品中毒原因包括食材未煮熟、食品储存过久、食品加工环境不洁等。
提高公众对食物安全卫生的意识和食材的安全性,可以减少食品中毒的发生。
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

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两个重要话题。
食品安全与传染病的关系密切,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人们在食用食品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健康危害的状态。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供应链的复杂化,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
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食品添加剂滥用、制假售假等。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监管和管理。
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
其次,对于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服务行业,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同时,食品生产企业应加强自身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维护,通过监督举报和舆论监督来促使相关企业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二、传染病防控传染病是通过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而引起的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等。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感染人数。
首先,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早发现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病原体变异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重视传染病预防的基本措施,如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体液等。
此外,加强传染病疫苗的研发和普及,提高人群的免疫力,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最后,对于处于疫情爆发或高风险区域的人群,应采取相应的封控措施,隔离患者,降低传播速度。
三、综合防控策略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本身是相互关联的。
食品作为一种传播病原体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人们健康的安全。
因此,为了有效防控传染病,我们应综合考虑食品安全问题。
首先,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通过建立食品追溯系统,可以追溯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及时发现并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与传染病的关系

食品安全与传染病的关系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食品安全与传染病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传染病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传染病的定义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传染病是指由各类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不安全的食品进入人体,引发潜伏期短、传播快的传染病。
食品安全在这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食品安全措施可以预防食品中病原体的污染和传播,从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因此,确保食品的安全性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一环。
二、食品安全与传染病的主要途径食品安全与传染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主要途径来解释。
1. 食品中的细菌污染:食品中细菌的污染是引发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生食或未经彻底加热的肉类和海鲜可能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一旦摄入就会引发相应的传染病。
2. 食品中的病毒污染:与细菌类似,食品中的病毒污染也很常见。
例如,生食的蔬菜和水果可能被携带诺如病毒等病原体,食用后容易感染病情。
此外,与食物相关的特定病毒,如诺罗病毒、肝炎病毒等,也可能通过食品传播。
3. 食品中的寄生虫污染:寄生虫感染是传染病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比如,未经充分加热的牛肉可能携带牛肉绦虫的卵,摄入后会引发绦虫病。
4. 食品中的真菌污染:某些食品中的真菌毒素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比如,霉变的谷物可能含有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摄入后会导致中毒。
以上是食品安全与传染病的主要途径,这些途径直接影响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与其与传染病的关系。
三、食品安全与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食品安全与传染病之间的联系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健康危害:食品中的病原体会导致各种传染病,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比如,沙门氏菌引发的肠道感染会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诺如病毒可能引发呕吐、腹泻及发热等。
这些传染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带来经济负担和社会负面影响。
传染病与食品安全

传染病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传染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健康威胁,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传染病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食品中的传播。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可通过食品等途径传播的疾病,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食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与传染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食品不洁净或保存不当,病原体就有可能在其中繁殖并传播给人类。
首先,食品来源是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食品可以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其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传染病风险。
进口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保证食品供应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管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内的食品安全标准。
其次,食品加工和贮存环节也是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食品加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掌握好卫生原则,病原体就有可能通过交叉污染传播到食品中。
食品贮存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温控和储存条件,也会导致细菌滋生,增加传染病的风险。
因此,加强食品加工和贮存的卫生管理,提高工人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关键。
此外,食品销售过程中也存在潜在的传染病风险。
摊贩、超市和餐馆等食品销售场所,如果卫生条件不好,食品储存不当,就会导致传染病在食品销售环节传播。
因此,对食品销售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管和检查,教育销售人员正确的卫生操作方法和食品储存要求,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此外,个人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也直接关系到传染病在食品中的传播。
个人在饮食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如餐前不洗手、使用脏器具等,就容易导致传染病通过口腔传播。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将传染病带入饮食环节。
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食品中传播方面,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应通过立法和规范行业标准,确保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的安全可控。
同时,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惩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形成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3
---
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可以归结为: (1)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 (2)造成急性食物中毒; (3)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2020/4/3
---
2、什么是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因微生物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及其 虫卵等对食品的污染造成的食品质量安全 问题为食品的生物性污染。这里所说的微 生物及其毒素,主要是细菌及细菌毒素、 霉菌及霉菌毒素等。
2020/4/3
---
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后,引起的危
害主要有二个方面;即霉菌引起的食品变 质和霉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人类中毒。霉菌 污染食品可使食品的食用价值降低,甚至 完全不能食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 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有2%的谷物由于霉变 不能食用。霉菌毒素引起的中毒大多通过 被霉菌污染的粮食、油料作物以及发酵食 品等引起,而且霉菌毒素中毒往往表现为 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
2020/4/3
---
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多见
于南方多雨地区,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约 有200余种,不同的霉菌其产毒能力不同,毒 素的毒性作用也不同。与食品关系较为密切 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杂 色曲霉素、岛青霉素、黄天精、桔青霉素、 层青霉素、单端孢霉素类、丁烯酸内脂等。
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它存在于矿石、 土壤、天然水、大气及动植物的所有组织中,特 别是鱼类贝类等水产品对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很强 的富集作用,使得食品中放射核素的含量可能显 著地超过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该核素比放射性。放 射性物质的污染主要是通过水及土壤污染农作物 、水产品、饲料等,经过生物圈进入食品,并且 可通过食物链转移。 。放射性核素对食品的污染
2020/4/3
---
细菌对食品的污染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对食品原料的污染:食品原料品种多、 来源广,细菌污染的程度因不同的品种和来 源而异;二是对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三是 在食品贮存、运输、销售中对食品造成的污 染。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几种。常见的易污染食 品的细菌有假单胞菌、微球菌和葡萄糖菌、 芽胞杆菌与芽胞梭菌、肠杆菌、弧菌与黄杆 菌、嗜盐杆菌与嗜盐球菌、乳杆菌等。
有三种途径:一是核试验的降沉物的污染;二是 核电站和核工业废物的排放污染;三是意外事故 泄漏造成局部性污染。
2020/4/3
---
5、“瘦肉精”的危害
2020/4/3
---
“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
平喘药,又称氨哮素、克喘素。一般来说, 饲料中添加适量盐酸克伦特罗后,可使饲料 转化率、生长速率、胴体瘦肉率提高10%以 上。所以有人干脆就称它为“瘦肉精”,这 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肾上 腺类神经兴奋剂,实际上是一种激素,一种 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的“ 毒品”。
2020/4/3
---
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是很多
的,与食品关系密切的有水分、温度、基 质、通风等条件,为此,控制这些条件, 可以减少霉菌和毒素对食品造成的危害。
2020/4/3
---
3、什么是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因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造成的食品质
量安全问题为食品的化学性污染。目前危 害最严重的是化学农药、有害金属、多环 芳烃类如苯并(a)芘、N一亚硝基化合物等化 学污染物,滥用食品加工工具、食品容器、 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等也是引起 食品化学污染的重要因素。-Leabharlann ---一、食品安全
2020/4/3
---
1、什么是食品污染?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致使食品质 量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随着科 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化学物质的不断产生和应用,有 害物质的种类和来源也进一步繁杂,食品污染大致可分为:
(1)食品中存在的天然有害物; (2)环境污染物; (3)食品加工、贮存、运输及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 质或工具、用具中的污染物。
2020/4/3
---
“瘦肉精"进入体内后具有分布快、消除 慢的特点,其化学性质稳定,烹调时难以 破坏它的毒性。长期食用,有导致染色体 畸变的可能,会诱发恶性肿瘤。专家称, 由于猪在吃了“瘦肉精”后,其主要积蓄 都在猪肝、猪肺等处,人在吃了即便是烧 熟的猪肝、猪肺后,也会立即出现恶心、 头晕、肌肉颤抖、心悸等中毒症状,对于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的人 来说危险性很大。
2020/4/3
---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有害
物质及其他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越来越引 起人们的重视。工业有害物质及其他化学物 质主要指金属毒物(如有甲基汞、镉、铅、 砷、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族化合物) 等。工业有害物质污染食品的途径主要有环 境污染,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 工具的污染,食品运输过程的污染等。
2020/4/3
---
4、什么是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通常指食品生产加 工过程中混入食品中的杂质超过规定的含 量,或食品吸附、吸收外来的放射线核素 所引起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如小麦粉生产过程中,混入磁性金属物, 就属于物理性污染。
2020/4/3
---
其另一种表现形式为放射性污染,如天然放
2020/4/3
---
常见的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有农药的污染
和工业有害物质的污染。目前世界各国的化 学农药品种约1400多个,作为基本品种使用 的有40种左右,按其用途分为杀虫剂、杀菌 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粮食熏蒸剂 等;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有机氯、有机磷、有 机氟、有机氮、有机硫、有机砷、有机汞、 氨基甲酸醋类等。另外还有氯化苦、磷化锌 等粮食熏蒸剂。农药除了可造成人体的急性 中毒外,绝大多数会对人体产生慢性危害, 并且都是通过污染食品的形式造成。
2020/4/3
---
农药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是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使用农药,喷洒 作物而直接污染食用作物;二是植物根部 吸收;三是空中随雨雪降落;四是食物链 富集;五是运输和贮存中混放。几种常用 的、容易对食品造成污染的农药品种有有 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汞农药、氨 基甲酸酯类农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