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4)水冷壁循环冷却水流量低,可造成气化炉超温、爆炸;
(5)合成气氧含量高,导致后续除尘、洗涤工序发生爆炸;
(6)停车时,如氧气继续进入气化炉,与炉内存留的可燃物相遇,可能引起设备内部爆炸。
煤化工新工艺:
(1)反应介质涉及甲醇等易燃液体,甲烷、乙烯、丙烯等易燃气体,具有燃爆危险性;
(2)反应过程多为高温、高压过程,易发生工艺介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和CO中毒事故;
(3)反应过程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4)多数煤化工新工艺反应速度快,放热量较大。
典型工艺
煤气化工艺:
粉煤气化工艺;
水煤浆气化工艺。煤化工源自工艺:甲醇制烯烃工艺;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
费-托合成油工艺;
煤制甲烷气等工艺;
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工艺。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煤气化工艺:
磨煤系统氧含量;氧煤比;水氧比;气化炉温度和压力;进料介质压力与流量;进料管线与气化炉压差;烧嘴冷却水流量、温度;渣池液位;反应段蒸汽产量;合成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合成气冷却器出口温度;气化炉环形空间温度;煤浆槽液位;激冷水流量、温度;氨冰机出口气体温度。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防爆膜、紧急放空阀、液位计、单向阀及紧急切断阀等。
煤化工新工艺:
将进料流量、外取热蒸汽流量、外取热蒸汽包液位、H2/CO比例与反应器进料系统设立联锁关系,一旦发生异常工况启动联锁,紧急切断所有进料,开启事故蒸汽阀或氮气阀,迅速置换反应器内物料,并将反应器进行冷却、降温。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防爆膜、紧急切断阀及紧急排放系统等。
工艺危险特点
煤气化工艺:
(1)煤粉制备或输送过程中煤粉泄漏,如遇明火或其它火源,可引起煤粉燃烧或爆炸;
(2)气化反应时,氧煤比例失当,氧气量偏高,可能引发气化炉超温、爆炸;

安监总局: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控参数、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安监总局: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控参数、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工艺危险特点
1.反应介质涉及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等易燃气体,具有燃爆危险性;
2.反应过程多为高温、高压过程,易发生工艺介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和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3.反应过程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4.多数煤化工新工艺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造成反应失控;
5.反应中间产物不稳定,易造成分解爆炸。
典型工艺
煤制油(甲醇制汽油、费-托合成油);
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
煤制二甲醚;
煤制乙二醇(合成气制乙二醇);
煤制甲烷气(煤气甲烷化);
煤制甲醇;
甲醇制醋酸。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反应器温度和压力;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料位;液位;进料介质温度、压力与流量;氧含量;外取热器蒸汽温度与压力;风压和风温;烟气压力与温度;压降;H2/CO比;NO/ O2比;NO/醇比;H2、H2S、CO2含量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反应器温度、压力报警与联锁;进料介质流量控制与联锁;反应系统紧急切断进料联锁;料位控制回路;液位控制回路;H2/CO比例控制与联锁;NO/O2比例控制与联锁;外取热器蒸汽热水泵联锁;主风流量联锁;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将进料流量、外取热蒸汽流量、外取热蒸汽包液位、H2/CO比例与反应器进料系统设立联锁关系,一旦发生异常工况启动联锁,紧急切断所有进料,开启事故蒸汽阀或氮气阀,迅速置换反应器内物料,并将反应器进行冷却、降温。
附件2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控参数、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一、新型煤化工工艺
反应类型
放热反应
重点监控单元
煤气化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艺简介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

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批和首批调整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自动化控制改造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13]16号各市安监局: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现就做好我省第二批和首批调整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自动化控制改造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各市安监局要组织各县(市、区)安监局和有关专家,对照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对辖区内涉及的化工企业和化工装置进行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本地区第二批和首批调整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情况,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和《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根据企业工艺安全需要,研究确定应当进行自动化控制改造的化工企业和化工装置,制订工作方案,明确自动化控制改造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二、有关化工企业要根据第二批和首批调整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对照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和省安监局关于光气及光气化、氯化、硝化、氟化、氧化、过氧化与胺基化工艺安全控制及设计指导方案的要求,针对本企业采用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特点,确定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根据工艺安全需要,制订改造方案,装备和完善自动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装置要按照推荐的控制方案装备安全仪表系统(紧急停车或安全联锁)。

三、各级安监部门要强化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措施,将是否安装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系统作为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必要条件,属于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2014年底前未完成自动控制改造的,一律视为安全设施配置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限期停产整改。

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合成塔、压缩机、氨储存系统的运行基本控制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液位、物料流量及比例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合成氨装置温度、压力报警和联锁;物料比例控制和联锁;压缩机的温度、入口分离器液位、压力报警联锁;紧急冷却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事故紧急切断阀;紧急冷却系统;反应釜温度、压力报警联锁;局部排风设施;有毒气体回收及处理系统;自动泄压装置;自动氨或碱液喷淋装置;光气、氯气、一氧化碳监测及超限报警;双电源供电。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光气及光气化生产系统一旦出现异常现象或发生光气及其剧毒产品泄漏事故时,应通过自控联锁装置启动紧急停车并自动切断所有进出生产装置的物料,将反应装置迅速冷却降温,同时将发生事故设备内的剧毒物料导入事故槽内,开启氨水、稀碱液喷淋,启动通风排毒系统,将事故部位的有毒气体排至处理系统。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氯化反应釜温度和压力;氯化反应釜搅拌速率;反应物料的配比;氯化剂进料流量;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氯气杂质含量(水、氢气、氧气、三氯化氮等);氯化反应尾气组成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搅拌的稳定控制;进料缓冲器;紧急进料切断系统;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事故状态下氯气吸收中和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
(4)如果燃料系统大幅度波动,燃料气压力过低,则可能造成裂解炉烧嘴回火,使烧嘴烧坏,甚至会引起爆炸;
(5)有些裂解工艺产生的单体会自聚或爆炸,需要向生产的单体中加阻聚剂或稀释剂等。
典型工艺
热裂解制烯烃工艺;
重油催化裂化制汽油、柴油、丙烯、丁烯;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2009年和2013年国家分两批公布了18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第一批:包括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在内的15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第二批:包括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在内的3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防爆膜、紧急放空阀、液位计、单向阀及紧急切断阀等。
煤化工新工艺:
将进料流量、外取热蒸汽流量、外取热蒸汽包液位、H2/CO比例与反应器进料系统设立联锁关系,一旦发生异常工况启动联锁,紧急切断所有进料,开启事故蒸汽阀或氮气阀,迅速置换反应器内物料,并将反应器进行冷却、降温。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防爆膜、紧急切断阀及紧急排放系统等。
煤化工新工艺:
反应器温度和压力;料位;液位;进料介质温度、压力与流量;外取热器蒸汽温度与压力;风压和风温;烟气压力与温度;压降;H2/CO比;NO/ O2比;NO/醇比;H2、H2S、CO2含量;亚硝酸甲酯浓度。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煤气化工艺:
磨煤系统氧含量控制与联锁;水氧比控制;氧煤比控制与联锁;烧嘴冷却水温度和流量的报警联锁;防倒流压差联锁;进料介质压力联锁;渣池液位控制与联锁;事故进料紧急切断阀;气化炉环形空间温度联锁;合成气冷却器出口温度联锁;气化炉压力控制与报警;有毒气体回收及处理系统;激冷水流量与温度报警联锁;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双电源供电等。
2、电石生产工艺
反应类型
吸热反应
重点监控单元
电石炉
工艺简介
电石生产工艺是以石灰和炭素材料(焦炭、兰炭、石油焦、冶金焦、白煤等)为原料,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热和电阻热在高温进行反应,生成电石的工艺过程。电石炉型式主要分为三种:开放型、内燃型和全密闭型。
工艺危险特点
(1)电石炉工艺操作具有火灾、爆炸、烧伤、中毒、触电等危险性;
(3)反应过程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4)多数煤化工新工艺反应速度快,放热量较大。
典型工艺
煤气化工艺:
粉煤气化工艺;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首先,工艺安全管理是确保危险化工生产过程安全的首要环节。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工艺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工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艺安全目标,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等。

同时,要加强工艺技术研究和创新,引进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提高工艺装备的安全性能。

其次,设备安全是危险化工工艺安全的基础。

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备的选型、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修理和更换,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三,操作规范是保障危险化工工艺安全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操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和超负荷工作,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控。

第四,应急预案是应对危险化工事故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建立健全的应急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预案要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第五,事故调查和信息报告是提高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

企业要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教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信息,及时发布相关事故预警信息,加强事故信息的共享和学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针对这些工艺安全控制要求,推荐的一些重点监控参数和控制方案包括:1.温度:危险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

通过传感器监测温度变化,并配合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温度的实时控制和调节,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发事故。

2.压力:危险化工生产中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

应安装压力传感器对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设置相应的报警和保护装置,确保在超过安全限值时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和控制。

3.流量:危险化工生产中的流量变化会直接影响工艺安全。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上课讲义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上课讲义
附件5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
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1、煤气化及煤化工新工艺
反应类型
放热反应
重点监控单元
煤气化炉
工艺简介
煤气化是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含有CO、H、CH、CO等气体的过程。煤气化工艺主要包括水煤浆气化和粉煤224气化。煤化工新工艺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煤制甲烷气等工艺。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重力泄压阀、紧急放空阀、防爆膜等。.
偶氮化工艺、3
反应类型
放热反应
重点监控单元
偶氮化反应釜、后处理单元
工艺简介
RR-N=N-R的偶氮化合物的反应为偶氮化反应,式中合成通式为涉及偶氮化反应的工艺R基可相同或不同。为脂烃基或芳烃基,两个脂肪族偶氮化合物由相应的肼经过氧化或脱氢反过程为偶氮化工艺。应制取。芳香族偶氮化合物一般由重氮化合物的偶联反应制备。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防爆膜、紧急放空阀、液位计、单向阀及紧急切断阀等。
煤化工新工艺:
将进料流量、外取热蒸汽流量、外取热蒸汽包液位、H/CO比例2与反应器进料系统设立联锁关系,一旦发生异常工况启动联锁,紧急切断所有进料,开启事故蒸汽阀或氮气阀,迅速置换反应器内物料,并将反应器进行冷却、降温。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防爆膜、紧急切断阀及紧急排放系统等。
(2)电石遇水会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燃爆危险性;
(3)电石的冷却、破碎过程具有人身伤害、烫伤等危险性;
(4)反应产物一氧化碳有毒,与空气混合到12.5%~74%时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典型工艺
石灰和炭素材料(焦炭、兰炭、石油焦、冶金焦、白煤等)反应制备电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化工新工艺:
反应器温度和压力;料位;液位;进料介质温度、压力与流量;外取热器蒸汽温度与压力;风压和风温;烟气压力与温度;压降;H2/CO比;NO/ O2比;NO/ 醇比;H2、H2S、CO2含量;亚硝酸甲酯浓度。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煤气化工艺:
磨煤系统氧含量控制与联锁;水氧比控制;氧煤比控制与联锁;烧嘴冷却水温度和流量的报警联锁;防倒流压差联锁;进料介质压力联锁;渣池液位控制与联锁;事故进料紧急切断阀;气化炉环形空间温度联锁;合成气冷却器出口温度联锁;气化炉压力控制与报警;有毒气体回收及处理系统;激冷水流量与温度报警联锁;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双电源供电等。
(4)水冷壁循环冷却水流量低,可造成气化炉超温、爆炸;
(5)合成气氧含量高,导致后续除尘、洗涤工序发生爆炸;
(6)停车时,如氧气继续进入气化炉,与炉内存留的可燃物相遇,可能引起设备内部爆炸。
煤化工新工艺:
(1)反应介质涉及甲醇等易燃液体,甲烷、乙烯、丙烯等易燃气体,具有燃爆危险性;
(2)反应过程多为高温、高压过程,易发生工艺介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和CO中毒事故;
煤化工新工艺:
反应器温度、压力报警与联锁;进料介质流量控制与联锁;反应系统紧急切断进料联锁;料位控制回路;液位控制回路;H2/CO比例控制与联锁;NO/O2比例控制与联锁;外取热器蒸汽热水泵联锁;主风流量联锁;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煤气化工艺:
将氧煤比、进料介质压力、粉煤流量与气化炉进料系统设立联锁,联锁动作后,局部紧急切断进料,并自动吹扫;将氧气总管与气化炉压差、渣池液位、合成气冷却器出口温度、气化炉环形空间温度与气化炉进料系统、紧急泄压系统、紧急吹扫系统形成联锁关系,设立紧急停车系统;气化、锁斗、黑水处理、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甲烷化等各系统之间设置紧急切断阀;设置煤浆管线高温联锁;设置激冷室低液位停车联锁;设置激冷室出口原料气高低温报警与联锁;设置烧嘴冷却水流量低停车联锁;设置锁斗系统高压联锁;设置气化炉排水高温联锁;粗合成气流量报警与联锁。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防爆膜、紧急放空阀、液位计、单向阀及紧急切断阀等。
煤化工新工艺:
将进料流量、外取热蒸汽流量、外取热蒸汽包液位、H2/CO比例与反应器进料系统设立联锁关系,一旦发生异常工况启动联锁,紧急切断所有进料,开启事故蒸汽阀或氮气阀,迅速置换反应器内物料,并将反应器进行冷却、降温。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防爆膜、紧急切断阀及紧急排放系统等。
(3)反应过程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4)多数煤化工新工艺反应速度快,放热量较大。
典型工艺
煤气化工艺:
粉煤气化工艺;
水煤浆气化工艺。
煤化工新工艺:
甲醇制烯烃工艺;
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
费-托合成油工艺;
煤制甲烷气等工点监控工艺参数
煤气化工艺:
磨煤系统氧含量;氧煤比;水氧比;气化炉温度和压力;进料介质压力与流量;进料管线与气化炉压差;烧嘴冷却水流量、温度;渣池液位;反应段蒸汽产量;合成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合成气冷却器出口温度;气化炉环形空间温度;煤浆槽液位;激冷水流量、温度;氨冰机出口气体温度。
附件5
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
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1、煤气化及煤化工新工艺
反应类型
放热反应
重点监控单元
煤气化炉
工艺简介
煤气化是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含有CO、H2、CH4、CO2等气体的过程。煤气化工艺主要包括水煤浆气化和粉煤气化。煤化工新工艺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煤制甲烷气等工艺。
工艺危险特点
煤气化工艺:
(1) 煤粉制备或输送过程中煤粉泄漏,如遇明火或其它火源,可引起煤粉燃烧或爆炸;
(2)气化反应时,氧煤比例失当,氧气量偏高,可能引发气化炉超温、爆炸;
(3)煤气化工艺为高温、高压过程,气化炉的煤粉加料、灰渣出料及飞灰出料均为间歇操作,一旦阀门、管道或设备发生磨损或故障,极易发生工艺介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