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再谈李斯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关于李斯的作文素材

关于李斯的作文素材

关于李斯的作文素材嘿呀,说起李斯呢,那可真是一个超有故事的人哇!李斯呀,他在秦国的历史上可是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呢!他一开始呢,就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呀。

哎呀呀,他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的不同境遇,就深受触动啊!他想啊,人就和老鼠一样呢,所处的环境决定了自身的发展呀,这多深刻的感悟呢!李斯他呀,那可是相当有才华的。

他拜在荀子门下学习呢,学习到了治国理政的很多大道理啊!后来他到了秦国,这可是他大展宏图的地方呀。

他帮助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在这个过程中,他提出了很多超厉害的谋略呢!比如他主张用离间计来破坏六国的联盟呀,哇,这一招真的很厉害呢,让秦国在诸侯争霸的局势里占尽了优势啊!不过呢,李斯也有他备受争议的地方呀。

秦始皇去世之后呢,他的命运就开始发生转折了。

赵高来找他商量立胡亥为帝的事情,他一开始是拒绝的呢,可是呀,赵高用各种理由劝说他,什么扶苏上位他就会失势啦之类的。

哎呀呀,他最后居然妥协了呢,这一妥协可就坏了大事呀!他这样做不仅违背了秦始皇的遗愿,也让秦国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局面呢。

而且呀,在赵高的权势逐渐增大的时候,李斯也试图反抗过呢,但是很可惜呀,他最终还是斗不过赵高,被赵高诬陷谋反呢。

你说冤不冤呀?他最后落得个腰斩的下场,全家都被处死呢,真是太惨了呀!李斯的一生呢,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呢。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才华和谋略,他能帮助秦国走向强大呀。

可是呢,他的失败之处也很明显,在关键的政治抉择上他选错了方向,被权力和私欲蒙蔽了双眼呀!他的故事呢,告诉我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呢,不能被一时的利益所诱惑啊!要是他当时坚守了秦始皇的遗愿,也许秦国的命运就会不一样呢,历史也可能会改写呀!哇,这是多么值得深思的事情呀!从李斯的身上呢,我们还能看到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挣扎呀。

他出身并不是什么贵族,全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权力的中心呢。

可是在权力的漩涡里,他又迷失了自己呢。

这是不是也给我们现代人一个警示呢?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上,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要保持初心呢,千万不能像李斯那样最后落得个悲惨的下场呀!哎呀呀,这李斯的一生真的是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素材了呢!。

【想象】我和孔子话李斯 优秀想象作文1000字

【想象】我和孔子话李斯 优秀想象作文1000字

【想象】我和孔子话李斯优秀想象作文1000字我和孔子话李斯我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

眼前是孔子和李斯,两位思想家和政治家。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倡仁爱、礼节、忠孝等传统道德,强调取法乎上,仁乎己。

而李斯则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法治和集权统治,认为用法律来约束人民的行为,以达到国家长治久安。

我来到他们面前,孔子深邃的目光透着智慧,而李斯则显得睿智沉着。

我静静地听他们谈论,思想的冲突和碰撞在这时代交汇。

孔子说道:“人之道,贵生贵老,贵年贵幼”。

他强调人伦关系,注重人的感情和道德。

而李斯则坚决地反驳道:“人心难测,治理国家应该依法治理,不应该依靠人情。

”我觉得两位先贤的言论都有道理,但似乎缺少了什么。

我试图插话:“孔子提倡仁爱,李斯主张法治,似乎有些偏颇。

无论仁爱还是法治,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基础。

人的情感和道德应当成为法治的基础,法治也应当完善和保障人的情感和道德。

”孔子眉头一皱,思考片刻后微笑道:“你说的有些道理,德治和法治应该相辅相成,以德治国为先,以法治国为辅。

国家需要法治来维护秩序,而德治则是根本。

”李斯点点头:“你说的对,德治和法治应当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排斥。

法律应当是对人的道德的保障和补充。

”我们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孔子和李斯也渐渐投入到对话中。

我们谈论了很多关于政治、道德、法治、仁爱等问题,观点也随之深入。

这时,突然,一阵风吹来,我发现自己回到了现代世界。

回顾这次与孔子和李斯的对话,我不禁感到心潮澎湃。

两位先贤的思想碰撞产生了火花,让我深刻理解了他们各自的思想,也启发了我对当代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我意识到,仁爱和法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秉持孔子的仁爱和李斯的法治,让人的情感和道德成为法治的基础,让法治成为对人的道德的保障和补充。

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让人们能够在法治的保护下,释放自己的情感和道德。

读秦史,说李斯

读秦史,说李斯

读秦史,说李斯战国时代及以前,中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哈佛中国史》是从秦史写起的。

今天我不谈秦王或秦皇,而是说说李斯。

这,不仅仅是想让大家了解李斯这个人,而且是想从中受到一些人生职场的启示。

李斯,楚国人,师荀子,客卿秦国,佐嬴政,官至丞相。

李斯是法家代表人物,曾经把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思想推至极致。

秦史中的那些大事,诸如“焚书坑儒、废除分封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筑驰道、车轨统一”,甚至“秦国不能万世,只是二世”等等,无一不与他息息相关。

今天说李斯,也是一篇读书笔记。

李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知道“自己要什么、坚守什么”。

先说一个小故事,一次如厕,改变李斯的人生。

李斯20多岁时,还是一个叫“上蔡”的县城粮仓小吏,离家近,过着稳定悠闲的生活,若不辞职,可以得过且过,了此一生。

但李斯是一个有想法、有目标的人,必定传奇一生。

据说,有一天李斯去上厕所,吓得厕所里的老鼠四处逃窜。

李斯心想,厕所里的老鼠居住在臭气熏天的茅房,吃着污秽不堪的东西,遇上人或狗还得惊慌失措;而自己看守粮仓里的老鼠,吃的是大米,住的是“豪宅”,却不担心人或狗的惊扰,可以尽情的戏耍。

李斯感叹,同样是老鼠,一个在厕所,一个在粮仓,所处环境不同,境遇竟然如此大不同!李斯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人与老鼠一样,人与人之间本没有多大差距。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与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于是,李斯联想到他自己,自己要的不是“小官小吏”,如果不离开这个小县城,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于是他辞去了公职,别离亲朋好友,拜师荀子。

我们知道,荀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依法治国。

李斯拜师荀子7年,修帝王术,谋权谋之道,心中有了自己的天下版图。

当时,荀子有很多学生,为了尽快展示才华、做出成绩,往往选择其他六国为官。

因为其他六国,人才较少,竞争不激烈。

而李斯清楚自己要什么,也知道当时的秦王有吞并天下的野心。

为了那份“坚守”,在强者之中做更强者,李斯审时度势,择良木而栖,游走强秦,奔走咸阳,就是要去争一争、闯一闯。

高二作文散文:千古一相李斯之死

高二作文散文:千古一相李斯之死

高二作文散文:千古一相李斯之死公元前208年7月的一天,秦国都城咸阳沐浴在夕阳中.李斯与他的儿子躺在狱中,看着辉煌的落日出神,这时,进来一个宦官,他拿出一卷帛书,用尖细的声音宣旨:现判处逆臣李斯五刑:椠鼻,割舌,笞杀,枭首,剁肢,五刑综合,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李斯听完后,平静的站起身,对他儿子说:走吧,上路了!秦国伟大的政治家与他孱弱的儿子李原走在咸阳城的大街上,他身上的铁链哗哗作响,街上有许多行人好奇的看着他俩,李斯也漠然的看着人们.很快,他们走出咸阳城外,来到郊外,这里除了他与儿子,还有他的许多亲人,李斯看着夕阳将金色铺满大地,远处炊烟袅袅,他感到了一股苍凉,无限伤感的对儿子说:儿啊,我多想还同以前那样,和你一起牵着心爱的黄狗,到家乡上蔡东门去猎捕狡兔,可惜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儿子泣不成声的说:父亲,那才是人生间最大三乐趣啊!李斯不仅仰天长叹:人生无常,世事险恶,功名利禄,误我一生,如果来生有幸再投人世,我李斯誓不再踏士官之途,这对身戴枷锁的罪人在咸阳城外,抱头痛哭,其情其景,催人泪下。

行刑的时候,侩子手先椠鼻,然后割舌,最后笞杀,笞杀的同时腰斩.李斯死后,侩子手开始对他的族人下手,李斯的父母,兄弟和妻子,三个家族的人都死与大秦的屠刀之下,无一幸免,这一场屠杀一直持续到太阳沉入无尽黑暗之中.回首李斯的一生,他才华出众,智谋过人,他入秦国十年,在伐灭六国,一统天下的辉煌伟业中,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只可惜他无刚正之美德,而多贪欲之恶嗜,附恶从逆,以致功被过掩,誉少毁多,终其一生.李斯的死,看似死于赵高之手,其实是败给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阴暗面,值得批判,值得同情,也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作为丞相,李斯就个人才气,能力而言,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无人可比的,就其辅佐秦始皇吞并六国,成就天下霸业所建立的功绩而言,也是无人能比的,所以,后人将其称为千古一相完全是名符其实的李斯的毛病在于将个人名利看的太重,一切皆以此出发去考虑问题,而后才是江山设计,当他还是一个小人物的时候,他将自己的名与利建立在对国家的依附上,所以,他是一个积极进去的有为之士,当他获得了最高的名与利之后,便与国家的利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所以,他放开手脚,大展宏图,建立了千古不朽的丰功伟绩,不仅成为了秦朝之栋梁,,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叱诧风云的人物,当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名与利受到威胁,他便置国家前程与不顾,而选择了阴谋与大逆不道,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千古名誉与一个一钱不值的宦官同流合污。

政治家名人故事:李斯成也老鼠败也老鼠-作文

政治家名人故事:李斯成也老鼠败也老鼠-作文

政治家名人故事:李斯成也老鼠败也老鼠李斯(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斯,字通古。

战国末期楚国人。

秦代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并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他的政治主张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李斯这样一位不世出的人才相信一千个读史人心目中有一千个李斯,而点滴君心目中的李斯却是从一只老鼠开始的……一只老鼠让他发誓要出人头地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关于李斯的事:年轻时的李斯见到一只老鼠在厕所里偷食人粪,一见到人或狗过来就跑了,后来李斯又偶然见到一只老鼠在粮仓中偷吃粮食,这里吃粮食的老鼠很是逍遥自在,根本不害怕人或狗,而厕所里的老鼠却有着不一样的情况。

由此,李斯深深感到,人是要做飞黄腾达的老鼠还是微屑卑琐的老鼠,那就要看自己的处事态度了,于是李斯决心成就一番功名,为自己赢得一个显赫的地位。

下定决心后,李斯向荀子学习帝王之术。

学成之后的李斯对当今天下的形势做了认真的分析,自己虽为楚人,可楚王没有作为,东方六国都很衰弱,便决定去秦国。

荀子问他去秦国的原因,李斯回答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列国都在争霸,也给游行之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秦国想吞并天下,这正给了我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让自己一直处于卑贱、贫困中却不去追求功名,自愿寂寞与世无争,这不应该是有志之士的想法,所以我将会去西方,游说秦王。

从丞相门客到丞相到达秦国的李斯刚好碰到秦庄襄王驾崩,李斯就做了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的舍人,即门客,也就是专门为主人出主意的人,就这样李斯就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

当时的秦王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李斯将自己的看法告诉了秦王:从前秦穆公称霸没能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它诸侯还很强大,周室威望尚存。

如今,周室在秦孝公统治下日益衰弱,而其它诸侯国也不及秦国强大。

一统天下的机会就是现在,若错失良机,等其它诸侯国又变强大了,再想统一就困难了。

年高一优秀作文-再谈李斯

年高一优秀作文-再谈李斯
名相李斯,一生荣耀却在最后留给后人万世遗憾。历史的车轮转过千年,李斯的悲剧从未停止过上演。有多少本该留名汗青的俊杰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刻,被自己的过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缚,将自己坚守的信念抛弃,沦为一介庸人,留给翻看历史的我们一声沉重的叹息。然而,千年之后的今天,当他们的成败功过都成为云烟,当我们慢慢合上沉重的史册,除了为那些前人留下叹息,也许我们更该为自己深深思考:下一个李斯会不会是你?
李斯一生为人处事,从来都是果敢凌厉对待异己甚至赶尽杀绝。秦王一生器重他,正是因为他办事的果断彻底和眼光的精准犀利。然而,在此生最为重要的一次抉择当中,他却因为对自身的缺乏自信而丧失了这种能力,沦为了一介庸人。回想李斯的一生,他的错误便是对自己发迹前的经历过分介意,他从未曾在君主面前将自己看成国之栋梁,而一味将自己的摆到了奴才的位置,甚至到了生命的最终,他也没有死出一代英伟的丞相的气派而是回到了一切的起始点:一个上蔡的小吏,一个厕所里的老鼠。
李斯是一个天生的政客,无可挑剔的丞相。他的《谏逐客书》、他推行的郡县制、他改革的书写制、币制甚至他对不同思想焚书坑儒的残酷镇压方法无不彰显了他的政治手腕和优秀的决断力。如果赢政可以活得更为长久,李斯的结局定会是另一翻模样。然而,赢政崩逝时朝里的乱局打乱了李斯的计划,公子扶苏远在战场、国玺遗诏掌握在赵高、胡亥手中。向来铁腕的李斯乱了阵脚,按他的“老鼠理论”来讲,现在的李斯就是一只粮仓里的老鼠,先前粮仓的主管喜爱老鼠任他亨乐,可是而今粮仓换了主人。他一直将自己当成受人恩惠的老鼠,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仓主所赐,现在好日子到头了,他必须讨好下一个仓主,这是何等愚蠢的想法!如果大秦帝国是一个粮仓,那么从他当上丞相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已经成为了粮仓重要的支配者!以他的势力和能力,新君上任无论是哪一个都需要他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他将自己看得更重一些,他甚至可以 左右新 君的行动。然而,可怜的李斯将自己看得太过卑微,只知一味讨好那个暴虐的新君,以为只要得到恩宠便可在血腥的清洗中自我保全。正是这样的自轻自贱葬送了他的一世英名和身家性命。

再谈李斯作文

再谈李斯作文

再谈李斯作文再谈李斯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再谈李斯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元前208年,李斯父子被秦二世以“叛国罪”腰斩于咸阳闹市。

刑前,李斯忆起发迹前平淡安适的生活追悔不已,与其子抱头痛哭。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史家品读李斯皆为他临终方晓“平淡是真”而叹息。

然而在我看来,这段临终遗言暴露了他最为致命的弱点,可谓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败笔。

纵观李斯的发迹过程,由“老鼠理论”顿悟地位决定人生,从而放弃小吏的职位求师于荀子,到学成之后果断选择去秦国从政;从成功当上吕不韦的门客到成为赢政的亲信。

这一路走来,他思维缜密、积极进取、眼光精准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没有踏错任何一步路。

试问,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永远屈居于上蔡做一个小吏呢?可以说,他的成功之门由当初果断辞职的抉择开启的,然而,生命的最终他却否定了自己一生中最为正确的选择,羡慕起小吏的生活。

这种做事不能彻底,徘徊不定的小吏思维正是他致命的弱点。

李斯是一个天生的政客,无可挑剔的丞相。

他的《谏逐客书》、他推行的.郡县制、他改革的书写制、币制甚至他对不同思想焚书坑儒的残酷镇压方法无不彰显了他的政治手腕和优秀的决断力。

如果赢政可以活得更为长久,李斯的结局定会是另一翻模样。

然而,赢政崩逝时朝里的乱局打乱了李斯的计划,公子扶苏远在战场、国玺遗诏掌握在赵高、胡亥手中。

向来铁腕的李斯乱了阵脚,按他的“老鼠理论”来讲,现在的李斯就是一只粮仓里的老鼠,先前粮仓的主管喜爱老鼠任他亨乐,可是而今粮仓换了主人。

他一直将自己当成受人恩惠的老鼠,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仓主所赐,现在好日子到头了,他必须讨好下一个仓主,这是何等愚蠢的想法!如果大秦帝国是一个粮仓,那么从他当上丞相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已经成为了粮仓重要的支配者!以他的势力和能力,新君上任无论是哪一个都需要他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他将自己看得更重一些,他甚至可以左右新君的行动。

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

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

论文: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摘要:《李斯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中的第二十七篇,记载了李斯由一个平民百姓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官居丞相,封为侯爵,最后贪图富贵,身具五刑的人生轨迹,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史记》中的名篇。

《史记.李斯列传》深刻地刻画了李斯的人物形象与性格,表现了司马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史记》李斯人物形象人生思考李斯,字通古,战国时楚国上蔡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帮助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

并且统一了文字与度量衡。

官至丞相,权倾一时。

后与赵高合谋矫诏杀扶苏,立胡亥为秦二世,最终为赵高所杀。

李斯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其结局也令人扼腕叹息。

李斯的身上具有多重性格,如此复杂的人物性格在《史记》中是找不到第二个的。

李斯成功的启示,惨死的结局,以及他一生信奉的“老鼠哲学”都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细细品味。

一、强烈的进取精神《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

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一段交待了影响李斯一生的“老鼠哲学”的来历,李斯誓作“仓中鼠”。

李斯一生都信奉此说,直至人生的终点。

李斯本是平民,但是他怀有一颗积极进取之心。

而战国末期,风云际会,为像李斯一样身为草根阶层却怀有匡扶济世之志的人打开了一条通天大道。

李斯曾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对荀子说:“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

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得时无怠”一句更是体现了李斯善于捕捉机遇的能力。

李斯成也此,败也此。

“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突出了李斯那种誓要摆脱平民身份、跻身公卿之列的强烈愿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谈李斯
公元前208年,李斯父子被秦二世以“叛国罪”腰斩于咸阳闹市。

刑前,李斯忆起发迹前平淡安适的生活追悔不已,与其子抱头痛哭。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史家品读李斯皆为他临终方晓“平淡是真”而叹息。

然而在我看来,这段临终遗言暴露了他最为致命的弱点,可谓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败笔。

纵观李斯的发迹过程,由“老鼠理论”顿悟地位决定人生,从而放弃小吏的职位求师于荀子,到学成之后果断选择去秦国从政;从成功当上吕不韦的门客到成为赢政的亲信。

这一路走来,他思维缜密、积极进取、眼光精准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没有踏错任何一步路。

试问,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永远屈居于上蔡做一个小吏呢?可以说,他的成功之门由当初果断辞职的抉择开启的,然而,生命的最终他却否定了自己一生中最为正确的选择,羡慕起小吏的生活。

这种做事不能彻底,徘徊不定的小吏思维正是他致命的弱点。

李斯是一个天生的政客,无可挑剔的丞相。

他的《谏逐客书》、他推行的郡县制、他改革的书写制、币制甚至他对不同思想焚书坑儒的残酷镇压方法无不彰显了他的政治手腕和优秀的决断力。

如果赢政可以活得更为长久,李斯的结局定会是另一翻模样。

然而,赢政崩逝时朝里的乱局打乱了李斯的计划,公子扶苏远在战场、国玺遗诏掌握在赵高、胡亥手中。

向来铁腕的李斯乱了阵脚,按他的“老鼠理论”来讲,现在的李斯就是一只粮仓里的老鼠,先前粮仓的主管喜爱老鼠任他亨乐,可是而今粮仓换了主人。

他一直将自己当成受人恩惠的老鼠,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仓主所赐,现在好日子到头了,他必须讨好下一个仓主,这是何等愚蠢的想法!如果大秦帝国是一个粮仓,那么从他当上丞相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已经成为了粮仓重要的支配者!以他的势力和能力,新君上任无论是哪一个都需要他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他将自己看得更重一些,他甚至可以左右新君的行动。

然而,可怜的李斯将自己看得太过卑微,只知一味讨好那个暴虐的新君,以为只要得到恩宠便可在血腥的清洗中自我保全。

正是这样的自轻自贱葬送了他的一世英名和身家性命。

李斯一生为人处事,从来都是果敢凌厉对待异己甚至赶尽杀绝。

秦王一生器重他,正是因为他办事的果断彻底和眼光的精准犀利。

然而,在此生最为重要的一次抉择当中,他却因为对自身的缺乏自信而丧失了这种能力,沦为了一介庸人。

回想李斯的一生,他最大的错误便是对自己发迹前的经历过分介意,他从未曾在君主面前将自己看成国之栋梁,而一味将自己的摆到了奴才的位置,甚至到了生命的最终,他也没有死出一代英伟的丞相的气派而是回到了一切的起始点:一个上蔡的小吏,一个厕所里的老鼠。

名相李斯,一生荣耀却在最后留给后人万世遗憾。

历史的车轮转过千年,李斯的悲剧从未停止过上演。

有多少本该留名汗青的俊杰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刻,被自己的过去束缚,将自己坚守的信念抛弃,沦为一介庸人,留给翻看历史的我们一声沉重的叹息。

然而,千年之后的今天,当他们的成败功过都成为云烟,当我们慢慢合上沉重的史册,除了为那些前人留下叹息,也许我们更该为自己深深思考:下一个李斯会不会是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