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总7页)--本页仅作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1年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ml,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宫缩乏力(70%~90%)、产道损伤(20%)、胎盘因素(10%)和凝血功能障碍(1%);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见表1)。
所有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产妇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者等。
表1 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高危因素原因病因高危因素宫缩乏力全身因素产妇体质虚弱、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或精神紧张等药物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等产程因素急产、产程延长或滞产、试产失败等产科并发症子痫前期等羊膜腔内感染胎膜破裂时间长、发热等子宫过度膨胀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等子宫肌壁损伤多产、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后等子宫发育异常双子宫、双角子宫、残角子宫等产道损伤宫颈、阴道急产、手术产、软产道弹性差、水肿或瘢痕等或会阴撕裂剖宫产子宫切口胎位不正、胎头位置过低延伸或撕裂子宫破裂前次子宫手术史子宫内翻多产次、子宫底部胎盘、第三产程处理不当胎盘因素胎盘异常多次人工流产或分娩、子宫手术史、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胎膜残留产次多,既往胎盘粘连史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遗传性凝血功能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肝脏疾病重症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产科DIC 羊水栓塞、重型胎盘早剥、死胎滞留时间长、重度子痫前期及休克晚期二、产后出血的诊断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失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丧失抢救时机。
突然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的持续少量出血和血肿易被忽视。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1.估计血量法:将收集到的所有血液称重,每克血液相当于1毫升。
2.直接测量法:使用称量瓶或称量袋直接收集出血量。
3.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来估算出血量。
对于高危孕产妇,应该在分娩前就进行评估,并且在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出血量和子宫收缩情况。
治疗产后出血的原则是早期、积极、全面、个体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循环稳定。
2.立即进行子宫按摩和药物治疗,如催产素、前列腺素等。
3.及时进行输血、纠正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
4.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动脉栓塞等。
5.给予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减少孕产妇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总之,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通过规范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
产后出血是产妇面临的一种严重情况,其原因和高危因素有很多种。
子宫收缩乏力、药物、产程因素、产科并发症、胎盘异常、产妇体质虚弱、凝血功能障碍等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因此,在接生过程中,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最新的研究证据表明,在胎儿娩出后1~3分钟内钳夹脐带对胎儿更有利,因此应常规推荐。
而控制性牵拉脐带则不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必要手段,只有在接生者熟练掌握方法且认为确有必要时才选择性使用。
预防性子宫按摩也不是必要的手段,不推荐常规进行预防性子宫按摩来预防产后出血。
但是,在产后2小时内,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出血量变化,并及时排空膀胱。
在处理产后出血时,除了寻找出血原因外,还需要进行一般处理。
这包括向有经验的助产士、上级产科医师、麻醉医师等求助,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建立双静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进行呼吸管理,监测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留置尿管,记录尿量,并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并行动态监测。
产后出血的根本治疗是处理病因。
医生应检查子宫收缩情况、胎盘、产道和凝血功能,并针对出血原因进行积极处理。
产后出血抢救和护理

子宫收缩乏力通常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表现为子宫质地软、轮廓不清,有时伴 有子宫出血不止。此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强子宫收缩,如按摩子宫、使用宫 缩剂等。
胎盘因素
总结词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早剥等原 因可能导致产后出血。胎盘滞留是最 常见的原因,胎盘未能在胎儿娩出后 30分钟内排出。
详细描述
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表现为胎盘 娩出后大量出血,或胎盘娩出不完整 。此时需要立即进行宫腔探查,清理 残留胎盘,必要时进行子宫切除术。
观察出血量
准确记录出血量,评估出血情况,为 治疗提供依据。
预防感染
保持清洁卫生
保持患者皮肤、会阴部等部位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其他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促进身体恢 复。
功能锻炼
维持血压
通过输液和输血,保持患 者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以 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
止血措施
按摩子宫
通过按摩子宫,刺激子宫 收缩,减少出血。
使用止血药物
根据出血原因,使用止血 药物,如缩宫素、垂体后 叶素等。
手术止血
对于严重的产后出血,可 能需要进行手术止血,如 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 等。
抗休克治疗
软产道损伤
总结词
分娩过程中,宫颈、阴道或会阴 等软产道可能发生撕裂伤,导致 产后出血。常见于急产、巨大儿 分娩或使用产钳助产等情况。
详细描述
软产道损伤引起的产后出血表现 为阴道持续流血,颜色鲜红。需 要立即缝合撕裂伤,修复受损组 织。
凝血功能障碍
总结词
产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肝脏疾病等,可能导致产后 出血不止。
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处理方法

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处理方法一.子宫收缩剂的使用:可静滴催产素及肌注出麦角新碱0.2mg,催产素亦可经阴道行宫颈注射。
二.按摩子宫止血法1、双手按摩法: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中部,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均匀、连续不断按摩子宫,同时间断挤压子宫,使积存于宫腔内的血块及时排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
2、双合按摩法:术者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窿,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自腹壁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体前屈,双手相对紧紧压迫子宫并按摩,持续15分钟,常可奏效。
3、子宫颈管上端动脉压迫法:在阴道内,用拇食二指把握宫颈,压迫子宫颈管上端的子宫动脉。
此法可刺激子宫收缩且有压迫血窦作用。
4、用子宫颈钳钳夹子宫颈止血法:可用宫颈钳2-3把将宫颈前后唇一起钳夹,可刺激子宫收缩。
5、结扎盆腔血管止血法(略)6、宫腔堵塞纱条(略)7、子宫切除术:当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时,此术是最快最安全的措施。
适用于难以修补的子宫破裂、植入胎盘、严重的子宫卒中,或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子宫仍不收缩等情况。
为抢救产妇生命,在输血同时施行子宫切除术。
一般施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如合并中央或部分性前置胎盘应施行全子宫切除术。
8、补充血容量及纠正休克应尽早给予输血,最好是新鲜血。
输血量原则上是等量补血再加500-600ml。
未配好血之前,可先输平衡液,右旋糖酐、5%SB,最后为葡萄糖液。
对于有明显出血的病例,应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以便输血、输液。
大量输入库存血时,可引起游离钙的抑制,发生出血的倾向,需适当补充钙盐,每输入1000ml库血,可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输入1600ml库血后加输新鲜冰冻血浆400ml可减少或防止凝血功能障碍发生。
【】产前预防的重点是严密观察及处理产程,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机,减少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引起产 后 m的原 闪很 多 ,主 要原 多为 宫缩 乏力 、胎 盘
素、 软产道损伤及凝m功能障碍,以上 素可以共存或相互影响 , 其中又以宫缩乏力为主要因素。宫缩乏力表现为产程延长,出血
特点 是胎 盘剥 离 延缓 。在 未剥 离 前 阴 道 不流 f或 仅 有 少量 Ⅲ 『, 衄 0 l
经阴道分娩3例 、剖宫产l例 、高危妊娠l例,均以宫缩乏力为 0 0 l 主。Ⅲm量计算采t 容积法 :刚 々抖 产后按m容器收集 1液后 , } } j J 0 【
再用 量杯测定 失 m量 。
射 ,每点h L }0 n ,jJ一般很快停止。如再有m I j【 J ,可继续注射,直 0
之痛 。
2 . 必要时 可考虑手术 止 m .3 2 结扎子 宫动脉或 子宫切 除
焦虑与抑郁 是增 加产 后 血 的危 险因 素1 2 1 。产妇 过度 焦虑 和疲
劳可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和内分泌功能改变 ,使子宫收缩减 弱 疼痛敏感 、产程延长和¨J过多 l ̄ t f 。目前,国内外均设有康乐 待产室 i: l 其爱人和家属陪伴)和家庭化病房 ,这有助于消除产 l 妇的紧张情绪,可预防精神紧张所致的宫缩乏力。
枪 杏子宵 软如 袋状 ,轮 廓不 i ,摸 小剑 育 底或 寓底 升 高 .按 胯 u I ’ f 子 收缩 变硬 .轮廓 消晰 ,停 止 按摩 u子 宵 又恢 复 柔软 状念 ,轮 ’ f
外 阴{ 沽 ,预防感染 ;州时 ,产女 婴进食营养卞寓食品 ,纠 I I } t
贫 血
廓小消。产盘 町出血失血 休 兜 J 现 : f 色苍白,心悸,出冷 , 头晕,脉搏细弱及血压下降
版 .0 7 :8 20 . 3 . 9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j 等 防 止 坠 积 性 肺 炎 的 发 生 。 肢 体 功 能 训
围手术期 的呼吸指导 与护理 1 8例 [ ] 实 4 J.
:
用 护 理 杂 志 ,03,9 2 :3 20 1 ( )2 .
~
2 0 m , 均 15 ml初产 妇 6例 ; 产 10 l平 30 ; 二
妇 9例 , 三产 妇 3例 。 阴道 分 娩 1 3例 , 剖
宫产 5例 ; 有人] 流产史 1 , 二 4例 有产科并 发症 4例。
产 后 出 血诊 断标 准 : 妇 在 胎 儿 娩 出 产
后2 4小 时 内 失 血 量 >5 O l 低 m 容 量 0r。 a
5 许蕊凤 . 难复 性寰 枢椎脱 位 患者 的围手术 期护理 [ ] 中华 护理杂 志,0 2 3 ()3 4 J. 2 0 ,75 :4
—
颈椎 手 术 , 中 解 剖 复 杂 , 术 时 间 术 手 长 , 后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高 , 以 围 手 术 术 所
练 , 最 大 限 度 的保 持 和 提 高 肌 力 , 止 可 防
娩 知 识 的 宣 传 教 育 , 他 们 了解 分 娩 是 一 让
弥散性血管 内凝 血而死 亡 , 其余 的 1 7例
及时抢救治愈出院 。
产 后 出 f 的 原 因 : 宫 收 缩 乏 力 1 f I l 子 1
种顺应 自然的生理现象 , 使其保持稳定 的
情 绪来 避 免产 程 延 长 、 缩 乏 力 等 造 成 的 宫
出血。胎 儿过 大 , 分娩时 阴道手术助产不
产后出血的规范治疗

四、处 理
▲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1)胎盘滞留:疑有胎盘滞留时可立即做 阴道及宫腔检查,若胎盘已剥离则应立即 取出胎盘;
(2)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取出;
(3)若剥离困难疑有植入性胎盘可能,则 多采用手术切除子宫为宜;
3.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子 宫肌壁损伤;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
二、主要原因
2、胎盘因素
(1)胎盘滞留:常见原因有:①膀胱充盈使 已剥离胎盘滞留宫腔。②胎盘嵌顿③胎盘剥 离不全
(2)胎盘粘连或植入:指粘连胎盘绒毛仅穿 入子宫壁表层,而植入则指胎盘绒毛穿入宫 壁肌层。常因多次刮宫或宫腔感染使局部子 宫内膜生长不良而发生。胎盘粘连及胎盘植 入可分为部分性或完全性。
四、处 理
在治疗抢救中应注意: ① 正确估计出血量,判断休克程度: 休克指数;Hb测量:下降1g约400500ml;Rbc下降100万Hb至少下降>3g。 ② 针对出血原因行止血治疗同时积极 抢救休克;
四、处 理
③ 建立2路有效的静脉通道(必要时 静脉切开、锁骨下穿刺、颈静脉穿刺) 补充血液及晶体平衡液、新鲜冷冻血浆 等纠正低血压;做中心静脉压监测:正 常值5-10cmH2O;(<5:血容量不足, >15: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过度收缩、 肺循环阻力增高)血压结合中心静脉压 测定指导补液:(见下表)
3)血液:大部分学者认为当Hb5-7g,HCT<24%时才 需输血。
补容原则:先晶后胶、晶胶交替(晶/胶—2/1)。
四、处 理
⑤防治感染,应用有效抗生素。
⑥其他
给氧(轻度缺氧:鼻管;中度缺氧:面罩;重度缺 氧:加压);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抢救措施

谈谈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抢救措施摘要: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孕产妇的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选择分娩的方式等;预防与抢救措施主要包括准确地测量产后出血量,重要环节在于严密观察产后2h内产妇的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根据临床患者生命体征实时采取以下措施:应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按摩失败或按摩半小时仍不能使子宫收缩恢复时,可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若上述处理仍无效,可分离出两侧髂内动脉起始点,以7号丝线结扎,结扎后一般可见子宫收缩良好;结扎血管或填塞宫腔仍无效时,应立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不可犹豫不决而贻误抢救时机。
关键词:产后的出血因素预防抢救措施【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70-011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包括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两类情况。
前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在孕前就已存在,为妊娠禁忌证。
后者常因重度妊高征、重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过久等影响凝血功能,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常为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
会阴阴道严重裂伤可上延达穹窿、阴道旁间隙,甚至深达盆壁,阴道深部近穹窿处严重撕裂,其血肿可向上扩展至阔韧带内。
分娩过程中,宫颈发生轻微裂伤几乎不可避免,通常裂伤浅且无明显出血,不作宫颈裂伤诊断。
出血较多的宫颈裂伤发生在胎儿过快通过尚未开全的宫颈时,严重时可向下累及阴道穹窿,上延可达子宫下段而致大量出血。
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或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等,均可引起会阴、阴道、宫颈裂伤,严重者裂伤可达阴道弯隆、子宫下段,甚至盆壁,形成腹膜后血肿或阔韧带内血肿。
过早行会阴后-斜切开术也可引起失血过多。
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后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出血。
常见因素有: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根据1983—1984年全国24省市对6241
例产妇失血量测量结果提出产后出血的定义为从接生至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ml或至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机制障碍.本文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进行论述[2].
一.产后出血的机理
产后出血是子宫肌纤维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凝固机制共同决定的.子宫收缩的动因来自于内源性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的释放.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是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活化剂,催产素可以释放和促进钙离子向肌细胞内流动,而前列腺素是钙离子载体,与钙离子形成复合体,将钙离子携带入细胞内.进入肌细胞内的钙离子与肌动蛋白,肌浆蛋白的结和引起子宫收缩与缩复,对宫壁上的血管起压迫止血的作用.同时由于肌肉缩复使血管迂回曲折,血流阻滞,有利于血栓形成,血窦关闭.但是子宫肌纤维收缩后还会放松,因而受压迫的血管可以再度暴露开放并继续出血,因而根本的止血机制是血液凝固.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内源性前列腺素作用下血小板大量聚集,聚集的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加强血管收缩,同时亦加强引起粘性变形形成血栓,导致凝血因子的大量释放,进一步发生凝血反应,形成的凝血块可以有效的堵塞胎盘剥离面暴露的血管达到自然止血的目的.
因此凡是影响子宫肌纤维强烈收缩,干扰肌纤维之间血管压迫闭塞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出血[1]
二.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
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研究发现第三产程的时间对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有显著影响.当第三产程>10分钟,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第三产程>20分钟产后出血量增加更加明显.故第三产程时间的减少,子宫收缩良好是减少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关键[3].
(一).按摩子宫
助产者连续用一手置于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性按摩子宫底,经按摩后子宫收缩,亦可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顶起子宫前壁,另一手自腹壁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作按摩.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通常持续15分钟多能奏效[4].
(二).催产素
催产素能够选择性的兴奋子宫平滑肌,既能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又能加强其收缩力.临床上催产素的用法通常为肌注或静点10—20u,24小时内用量不超过40u.但宫体注射,宫颈注射,脐静脉注射等局部用药法效果则更佳.宫
颈注射催产素20U法,脐静脉注射催产素10U法,产后2小时出血量与肌注催产素组和静脉注射催产素组有显著性差异
(三)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的20碳不饱和脂肪酸,PGE2α对妊娠期子宫有兴奋作用,能增加子宫平滑肌的节律收缩作用,近年来文献报道多用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1.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的类似物,口服后能转化成有活性的米索前列醇酸。
服药后2分钟内即可在血循环中检出,10分钟内血浆水平达高峰,半衰期为1。
5小时。
给药方法: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
此法与给催产素20U肌注法相比,其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小时总出血量及第三产程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故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可以用于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
使用方便并可常温保存是其主要优点。
2.卡前列甲酯栓系我国80年代初研制合成的前列腺素F2ɑ(PGE2ɑ)衍生物,即15–甲基PGF2ɑ甲酯,其对子宫平滑肌有很强的收缩作用。
近年来临床上经阴道或直肠给药用于预防产后出血,其效果更被充分肯定。
有文献报道:于第二产程末胎头娩出前将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使其自然溶解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催产素20mg法比较,发现其具有比催产素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仅用1mg就能使第三产程缩短,产后2小时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率减低,并且不影响新生儿复苏。
(四)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可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收缩,同时也有兴奋平滑肌并使其收缩的作用。
有文献报道:对刮宫术中胎盘剥离面顽固出血病例将垂体后叶素52u(1ml)加入生理盐水19ml,在出血部位黏膜下多点注射,每点1ml,出血一般很快停止,如再有出血可继续注射至出血停止。
用此方法10分钟之内出血停止未发现副作用。
因此建议在其它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可以应用垂体后叶素黏膜下注射。
三.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治疗
产后出血的预防方法亦可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
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以加强效果。
如果用按摩子宫、药物治疗仍不能奏效则采取以下措施:
(一)添塞宫腔
其方法为经消毒后,术者用一手在腹部固定宫底,用另一只手或持卵圆钳将2cm宽的纱布条送入宫腔内,纱布条必须自宫底开始由内而外添塞,应塞紧。
24小时后缓慢抽出纱布条,抽出前应先肌肉注射催产素、麦角新碱等宫缩剂。
在缺乏输血和手术条件时,此方法不失为良好在应急措施。
有文献报道:宫
腔水囊压迫止血法效果亦佳。
方法为自制水囊:采用乳胶手套一只,用丝线结扎5个手指,反转后放置16号橡胶导尿管1根,丝线结扎手套口以不漏水为宜,并取一缝制好的无菌纱垫(厚4层,大小为18X18cm),将纱垫一角与手套口处用丝线再次结扎固定,纱布垫包裹手套外部不影响手套膨胀为准,便于接触宫壁并能增加水囊韧性。
将制成的水囊送入宫腔底部,视子宫大小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50-200ml,将导尿管尾端折叠,丝线结扎,并包一纱布塞在阴道内。
若宫腔过大,可同时放置2个水囊压迫止血。
此方法简便易行,止血效果好。
所用材料随时可取。
有文献报道:用纱布条填塞宫腔的方法有时忽略两侧宫角留有空隙,可发生隐匿性出血,并且填塞过紧影响宫体自身节律性收缩。
而水囊有可塑性,压迫面积广泛,不会造成死腔积血,更不会影响宫体自身收拾,此方法宫腔压迫时间12小时比较适中。
两种方法均应注意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血管结扎
用以上方法不能止血时应及时进行结扎血管以止血。
通常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若此法无效,则可结扎髂内动脉。
目前有报道髂内动脉注射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或栓塞盆腔血管止血的报道。
(三)子宫切除
结扎血管或填塞宫腔无效时,应立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不可犹豫不决而失去抢救时机。
四.产后出血的预后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的主要问题之一,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严重产后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合并产褥感染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还可能合并输血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肝炎,AIDS,后遗垂体前叶功能减退(Sheehan’s综合征)。
近年来还有关于产后出血产妇发生丘脑功能低下和糖尿病的报道。
故积极预防产后出血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