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活动方案——优化一日活动常规
2024年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计划(四篇)

2024年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____,全面____实施《新纲要》的指导精神。
以《____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遵循幼儿教育教学特点,积极营造教研氛围,努力构建园所文化,形成本园教学特色,切实提高一日活动效益。
二、工作目标1、认真____《纲要》精神,坚持以“一心一意为孩子;真心真意为家长”为工作思路,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抓好幼儿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提高教师记录、观察、分析、反思幼儿活动的能力。
3、以区美术特色园公开展示为契机,进行园本特色的研究实施工作。
积极走“以科研促教研,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凸显幼儿园特色。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进行政治、业务、师德学习的同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让老教师了解先进的教育工作理念,让新教师在向老教师学习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的六项基本素质。
鼓励全体教师互相听课,外出观摩,自我学习以吸取先进教育理念。
三、主要工作内容(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学期我们将从教师发展需要出发,推行多样化的师资培养模式,借助教研活动开展探讨、观摩、反思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开展研究性、探讨性、常规性教育实践活动,促使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1、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素质教育考核细则要求,结合本园实际,制订出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评估细则。
本学期将进行随机性的保教调研听课活动,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全面了解教师组织半日活动的能力和幼儿的发展情况。
2、进一步开展“说课-上课-评课”三位一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诊断反思,观察分析,听课评课的能力,促进教师由理念向行动转变。
本学期要求教师完成每人一个实践活动。
平时做到每月有反思,每周有反思,每日(备课)有反思。
3、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征文、论文比赛;选送一批优秀论文、案例、随笔、活动设计、反思向各级各类杂志、刊物投稿,争取有一定数量的发表率。
园本教研——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

园本教研——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一、此次教研活动的背景我园是师资不太整齐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有来自小学、来自个体园的、刚毕业的……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努力,老师们对于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有较大进步,但从日常观察来看,各个班级在过渡环节的组织上,存在较大的问题:1、来自小学的老师、新教师的方法:对孩子采取“放羊式”的管理方式,让孩子们在过渡环节时自由发挥,教室里面乱哄哄一片,很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
2、来自个体园的老师在过渡环节处理上:一般都是用生活环节来代替过渡环节,如:教学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去小便、洗手等,而且环节之间的转换也比较生硬,幼儿始终处于等待状态,其间幼儿无所事事,都排排坐在板凳上,又不允许随意聊天。
3、有经验教师的方法:过渡环节中能创设一定的活动:例如看书等,但不会区分对于幼儿来说必要的和不必要的过渡环节,仍有较多集体进行的、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存在。
干预和催促的现象仍然十分多。
如:晨间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入厕、喝水的过渡环节中,幼儿总喜欢一边做事一边闲聊或看看自然角的东西,为了减少等待,及时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教师会经常性的对幼儿进行催促,要求幼儿尽快喝完水,及时进入教室等。
这些不必要的过渡与转换环节,虽都是零碎的,短时的,但日复一日累计在一起也无形中占去了幼儿许多游戏和学习的时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也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纲要》精神相违背(《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第三点中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因此,我们开展了“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研讨,目的在于:在研讨中通过思维的碰撞转变教师观念,改变一日活动以及过渡环节的处理方法,统筹安排,丰富环节的组织形式,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
二、活动准备每位教师事先了解“过渡环节”的概念,对自己在过渡环节中得组织方式进行概括、小结,并寻找一些资料,学习他人在过渡环节中的组织方式,开展年级组讨论,改进自己在过渡环节中的组织方式。
园本教研——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

园本教研——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是指幼儿在一天中从一个活动过渡到另一个活动的时间段。
这个时间段的质量对于幼儿的学习、发展和情感稳定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使其更加顺畅、有效和愉悦。
首先,创造积极的过渡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在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我们应该营造一个积极、温馨的氛围。
教师可以使用温柔、鼓励的语言来引导幼儿过渡到下一个活动。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歌曲和游戏等方式,使幼儿感到快乐和轻松,从而更好地适应过渡环节。
其次,充分利用时间来准备幼儿过渡环节。
教师在每个活动结束时应该提前准备下一个活动所需的材料和资源,以提高过渡环节的效率。
此外,教师可以考虑将过渡环节与其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通过展示一个精彩的图片或故事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
这样一来,幼儿就会觉得过渡环节是有趣和有意义的,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其中。
此外,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来适应和调整也是优化过渡环节的重要因素之一、过渡环节是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过程,幼儿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情境和要求。
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时间,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过渡。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状态和需求,及时进行情感支持和引导,使幼儿能够平稳过渡并积极投入到下一个活动中。
另外,建立清晰的过渡规则和预期也是优化过渡环节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可以给幼儿建立明确的过渡规则,帮助他们了解过渡环节的目标和期望。
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visuals(视觉辅助工具)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过渡规则,例如使用图片和图表来显示过渡规则。
这样一来,幼儿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过渡规则,从而更好地应对过渡环节。
最后,与家长的合作也是优化过渡环节的重要因素。
家长是幼儿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家长的合作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连贯和平稳的过渡环境。
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过渡环节的策略和计划,以更好地支持幼儿在过渡环节中的适应和发展。
园本教研——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

园本教研——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一、此次教研活动的背景我园是师资不太整齐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有来自小学、来自个体园的、刚毕业的……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努力,老师们对于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有较大进步,但从日常观察来看,各个班级在过渡环节的组织上,存在较大的问题:1、来自小学的老师、师的方法:对孩子采取“放羊式”的管理方式,让孩子们在过渡环节时自由发挥,教室里面乱哄哄一片,很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
2、来自个体园的老师在过渡环节处理上:一般都是用生活环节来代替过渡环节,如:教学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去小便、洗手等,而且环节之间的转换也比较生硬,幼儿始终处于等待状态,其间幼儿无所事事,都排排坐在板凳上,又不允许随意聊天。
3、有经验教师的方法:过渡环节中能创设一定的活动:例如看书等,但不会区分对于幼儿来说必要的和不必要的过渡环节,仍有较多集体进行的、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存在。
干预和催促的现象仍然十分多。
如:晨间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入厕、喝水的过渡环节中,幼儿总喜欢一边做事一边闲聊或看看自然角的东西,为了减少等待,及时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教师会经常性的对幼儿进行催促,要求幼儿尽快喝完水,及时进入教室等。
这些不必要的过渡与转换环节,虽都是零碎的,短时的,但日复一日累计在一起也无形中占去了幼儿许多游戏和研究的时间,是一种资本的浪掷。
也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开展规律,与《纲要》肉体相违背(《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放置和组织一日生活”第三点中指出:“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个人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征象。
”)因此,我们展开了“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研讨,目标在于:在研讨中经由进程思惟的碰撞转变教师观念,改动一日活动以及过渡环节的处置惩罚办法,统筹放置,丰富环节的组织方式,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放置。
2、活动准备每位教师事先相识“过渡环节”的概念,对自己在过渡环节中得组织方式进行归纳综合、小结,并寻找一些资料,研究他人在过渡环节中的组织方式,展开年级组讨论,改进自己在过渡环节中的组织方式。
园本教研活动方案——优化一日活动常规

园本教研活动方案——优化一日活动常规优化一日活动常规活动方案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的常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以及教师组织一日生活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没有好的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维持各个环节秩序,从而影响活动的质量。
反之,一个班级建立了细化、完善的常规,形成一个自然有序的研究、生活环境。
一、指导思想一日常规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体现。
所谓的常规,就是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应遵守的规则。
显然,常规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
同时,常规的建立也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组织机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XXX成员:全体教师三、实施步骤一)了解什么是幼儿园一日常规。
幼儿园一日常规就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我们现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幼儿一日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包括进餐常规、喝水常规、盥洗常规、卫生常识等);行为惯常规(包括午睡常规、坐的常规、礼貌常规、上下楼梯常规、入园常规、散步常规等);研究活动常规(包括户外、早操常规、体能游戏常规、教学活动常规等)。
二)实施阶段:第一阶段(12月4日——12月9日)人人调研“一日活动有效性”教师对全园各个班级进行随机调查一日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或某时间段,记录班级教师及幼儿在此环节的情况。
要求:每位教师完成三个班同一时间段的调查记录。
第二阶段(12月4日——12月9日)人人反思“一日活动有效性”教师根据自己调研的环节,参照《纲要》和《长沙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要求,反思幼儿园目前在此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
要求:将自己的建议及对此环节的认识以书面形式详细记录。
第三阶段(12月15日)人人研讨“一日活动有效性”。
根据教师调研的情况及反思进行交流,根据存在的现状,对每个环节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途径,探索有效的组织方式。
关于如何科学的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研讨活动

关于如何科学的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研讨活动
活动目的:
本次研讨活动旨在分享和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活动内容:
1. 主题演讲:邀请专家或从事幼教工作的资深教师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们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演讲内容可以包括活动目标设定、时间分配、活动内容选择等方面的考虑。
2. 分组讨论:将参与者分成小组,就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进行讨论。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交流活动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共同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活动,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3. 实例分享:邀请一些优秀的幼教工作者分享他们成功的案例,介绍他们如何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设计有针对性的一日活动安排。
通过实例分享,让参与者了解到不同的创新实践和方法,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思路。
4. 角色扮演:组织参与者分成小组,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
让一部分
人扮演幼儿,另一部分人扮演教师,共同设计并演练一日活动安排。
通过角色扮演,参与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幼儿的需求和行为特点,并积极探索适合的活动方案。
5. 结合实际情况的讨论:结合参与者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就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展开讨论。
鼓励参与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交流和互动,推动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深入思考和改进。
活动总结:
通过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研讨活动,参与者可以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共同进步的氛围。
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教研记录

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教研记录英文版Kindergarten Daily Activity Flow Research Recor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our kindergarten, a research on the daily activity flow was conducted.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obser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ent schedule and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children.The day starts with a morning circle time, where the children gather together to sing songs, recite poems, and talk about the weather. This helps to create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sets a positive tone for the day. After circle time, the children engage in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free play, art and craft, and outdoor play.During free play, the children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different toys and materials, allowing them to use their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Art and craft activities help develop their fine motor skills and encourage self-expression. Outdoor play is essential for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allows the children to burn off energy.After lunch, the children have a rest time where they can nap or engage in quiet activities. This helps them recharge for the rest of the day. In the afternoon, the children participate in group activities such as story time, music and movement, and sensory play. These activities help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coordination, and sensory awareness.Overall, the daily activity flow in our kindergarten provides a well-rounded and balanced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the children. By observing and reflecting on the current schedule, we can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tailor our teaching method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our students.中文翻译为了提高我们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每日活动流程的研究。
幼儿为本,连环跟进,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幼儿园系列专题教研活动案例综述

幼儿为本,连环跟进,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幼儿园系列专题教研活动案例综述【背景和目的】“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提高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是幼儿园至关重要的永恒议题。
调研分析我县部分幼儿园后我们发现:第一,目前幼儿园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幼儿一日生活”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教师们对“幼儿一日生活”理念的理解不够全面,“幼儿一日生活”有效性的落实不够优化。
一日生活环节中存在一些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存在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不能充分凸显幼儿年龄特点,忽视游戏活动;忽视实践、操作等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户外活动时间、自由活动时间难以保障……第二,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受教育观念局限,加上家长的过多包办和溺爱,孩子们失去了很多能力发展的契机。
而幼儿期是孩子智力、思维、动作、自理、交往等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期和关键期,需要教师不断地启发引领、组织幼儿参与游戏、趣味学习、有趣操作,孩子们才能愉快地积累知识、发展能力。
怎样“优化”才能让老师、家长融入其中,发展孩子,是我们教研工作值得思考、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基于上述层面的思考,我们从困惑与需求入手,以幼儿为本,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精心策划了以“学习研讨—→实践反思—→诊断调整”连环跟进为方式,开展了“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系列教研活动。
力求通过多方位的共同努力,重新认识“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
【描述与分析】教研员策划→教研站区域推进→发挥园领导管理效应→发挥教师教育功能,集教师、家长多方力量解决不足,优化一日生活,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这是我们本次教研活动探究的方向,为此我们分三大层面开展教研。
第一层面:关注需求,分层学习,形成“教研共同体”依据前期的调研现状、分析根源,我们认识到:“优化幼儿一日生活”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它包含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各细节,涉及到幼儿园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幼儿层面、家长及社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本教研——优化一日活动常规活动方案
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生活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没有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维持各个环节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反之,一个班级建立了细化、完善的常规,形成一个自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指导思想
一日常规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体现,所谓的常规,就是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应遵守的规则。
显然,常规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
同时,常规的建立也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组织机构
组长:杨园长
副组长:刘xx、袁xx、杨xx
成员:全体教师
三、实施步骤
(一)了解什么是幼儿园一日常规。
幼儿园一日常规就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我们现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
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
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
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幼儿一日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包括进餐常规、喝水常规、盥洗常规、卫生常识等);行为习惯常规(包括午睡常规、坐的常规、礼貌常规、上下楼梯常规、入园常规、散步常规等);学习活动常规(包括户外、早操常规、体能游戏常规、教学活动常规等)。
(二)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12月4日——12月9日)人人调研“一日活动有效性”
教师对全园各个班级进行随机调查一日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或某时间段,记录班级教师及幼儿在此环节的情况。
要求:每位教师完成三个班同一时间段的调查记录。
时间
第二阶段(12月4日——12月9日)人人反思“一日活动有效性”
教师根据自己调研的环节,参照《纲要》和《长沙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要求,反思幼儿园目前在此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
要求:将自己的建议及自己对此环节的认识以书面形式记录详细。
第三阶段(12月15日)人人研讨“一日活动有效性”。
根据教师调研的情况及反思进行交流,根据存在的现状,对每个环节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途径,探索有效的组织方式。
第四阶段(12月19日——12月23日)观摩“半日活动展示”
由我园中一班张红和大二班吴桂英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上午半日活动和下午半日活动。
第五阶段(12月26日——12月28日)一日活动组织评比,邀请专家引领。
教研组
201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