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乳痈的中医治疗

乳痈-辩证论治
热毒炽盛:壮热,乳房肿痛, 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 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 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 “传囊”现象。舌质红,苔 黄腻,脉洪数。
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瓜蒌牛蒡汤合透脓散加减
乳痈-辩证论治
正虚毒恋: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 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 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质淡,苔 薄,脉弱无力。
孕妇“产前一盆火,产后一块冰”,治疗 宜“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实践证明温通法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借鉴。
乳痈-温通疗法
中药温通:以阳和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 通过温阳化气,活血通络达到温经散寒、 活血祛瘀、疏通脉络的功效。
优点
使脓肿患者避免手术,减轻 痛苦,缩短愈合时间,减少
治疗费用
保持乳房外观和功能
大部分病人均能继续哺乳
肿块中央渐软, 按之有波动应指感, 局部穿刺抽吸有脓。
成脓期:伴高热不退,头痛骨楚,口苦咽干,恶心厌食,溲赤便秘,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压痛,舌红或红绛,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乳痈-临床表现
溃后期:
溃后脓出通畅, 局部肿消痛减,
寒热渐退, 疮口逐渐愈合。
溃后脓出不畅, 肿势不消久治不愈, 乳汁夹杂有清稀脓液
郁滞期:
乳头皲裂,乳头刺痛, 乳汁郁积不畅或结块,
乳管阻塞不通。
乳房局部肿胀疼痛, 结块或有或无,伴压痛,
皮色微红或不红。
或伴有全身感觉不适,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心烦易怒, 食纳不佳,大便干结。舌淡红或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或 浮数。
乳痈-临床表现
成脓期: 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
皮肤红肿焮热, 局部疼痛明显加重, 如鸡啄样或搏动性疼痛。
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乳腺炎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乳络受阻,乳络蕴热,引发乳痈。
2. 感受外邪:外感风邪、寒邪、湿邪等,客于乳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乳络蕴热,引发乳痈。
3. 饮食不节:饮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内生湿热,湿热蕴结乳络,引发乳痈。
4. 乳汁淤积:产后哺乳不当,乳汁淤积,乳络受阻,蕴热成毒,引发乳痈。
二、中医治疗方案1. 内治法(1)疏肝解郁:适用于肝气郁结型乳痈。
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郁金、香附、青皮等。
方剂如逍遥散加减。
(2)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蕴结型乳痈。
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花粉等。
方剂如五味消毒饮加减。
(3)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胃湿热型乳痈。
常用药物有苍术、白术、茯苓、泽泻、薏苡仁等。
方剂如四君子汤加减。
(4)活血化瘀:适用于乳络瘀阻型乳痈。
常用药物有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牛膝等。
方剂如血府逐瘀汤加减。
2. 外治法(1)针灸疗法:适用于乳痈初起或成脓期。
常用穴位有乳根、膻中、足三里、三阴交等。
针刺手法为泻法。
(2)拔罐疗法:适用于乳痈成脓期。
取乳根、膻中、肩井等穴位,用闪火法拔罐,留罐10-15分钟。
(3)外敷疗法:适用于乳痈初起或成脓期。
常用药物有金黄散、如意金黄散等。
将药物研成粉末,用醋或蜂蜜调匀,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
(4)推拿疗法:适用于乳痈初起或成脓期。
手法以揉、按、摩、拿为主,重点在乳房、乳根、膻中等穴位。
3. 饮食调理(1)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烧烤、酒等。
(2)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豆腐、鸡蛋、菠菜等。
(3)多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金银花、菊花、绿豆、山楂等。
4. 生活调理(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2)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3)产后哺乳期间,注意哺乳姿势,避免乳汁淤积。
(4)定期检查乳房,及时发现并处理乳腺炎。
三、预防措施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乳房清洁。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 结果 见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
表 1 2组疗效 比较
计 数资料 采用 检验 , P < O . 0 5为差异
乳腺炎患者 5 2例 , 取得 良好疗效 ,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资料
我科 2 0 0 9年 3月一2 0 l 1 年 9月收治急
脂肪 提供 的能量 占 2 0 %一 2 5 %的比例 , 将所选的原料定量称好 ,
也在 日益提高 。 护理工作对抢救生命 、 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这就 对我们 的护理工作提 出了更严格 的要求 。 本 专业 的护士应 在 掌握患者病理 、 生理变化 的同时 , 以高度 的责任 心保证各 种护
( 陇县西关 卫生 院, 陕西 陇县 7 2 1 2 0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 急性乳腺 炎的治疗方 法及 护理措施 。
4 0 0万 U静脉滴注 , 2次 / d ,同时给予 口服瓜蒌公英汤 1 剂/ d ,
方 法 1 0 4例 急 性乳 腺 炎 患者 随机 分 为观 察 组和 对 照组 各 5 2例 , 观察组采用 中西 医结合 方法治疗和护理 , 对照组采用西
性乳腺炎患者 1 0 4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 5 2例。观 察组年龄 2 1 岁一 3 0岁者 4 9例 , 3 0 岁以上者 3例 , 初产妇 4 2 例, 经 产妇 1 0例 ; 对照组 年龄 2 1 岁 3 0岁者 5 0例 , 3 0岁 以上者 2例 , 初产妇 4 0例 , 经产妇 1 2 例。 2组患者年龄 、 病程方面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由表 1 可以看出 , 观察组采用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和护理 后, 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j 。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内外兼治疗法

量 , 日分 3次服 。外 治法 : 按摩 吮 吸法 : 每 ① 嘱患 者用 患
乳对 侧手 , 结块 处顺 乳 腺 方 向徐 徐 挤 推 至 乳 头 , 用 从 再 吸乳 器助 吸乳 汁 , 通 为 止 。② 木 梳 按 摩 梳 理 法 : 梳 至 用 齿 蘸 肥皂 水从 结块 处顺 乳 腺方 向徐 徐梳 至乳 头 , 亦可 与 湿敷 法交 替进 行 。
化热 , 热盛 肉腐 而 成 , 有 感 受 邪 毒 所致 。笔 者 根 据 急 亦 性 乳腺 炎 临床 表现 , 其 分 为 四期 , 中 医 内外 结 合 疗 将 用 法 取得 了很好 的疗 效 , 总结 如下 。
郁 乳 期
疾 病 初起 , 房局 部疼 痛 , 乳 肿块 或有 或无 , 色不 变 皮 或 略带 微 红 , 身 症状 不 明显 , 全 舌脉 变化 不大 , 舌质偏 或
溲 赤便 秘 , 舌红 苔 黄 , 洪 滑 数 等热 毒 之 证 。血 常 规 检 脉 查 白细胞及 中性 粒 细胞显 著 升高 。超 声显 示脓 肿形 成 。 辨证 : 毒壅盛, 热 肉腐 成脓 。治则 : 透脓 解 毒 。内治 法 : 方 用透 脓散 加减 : 银 花 3 , 金 0g 连翘 3 , 公英 3 , Og 蒲 0g
为主症 的乳房 疾病 , 发于 产后 哺乳 期妇 女 , 由乳头 、 好 多
乳 络 畸形 、 乳汁 排 泄不 畅 , 乳 汁太 多 , 成 瘀 乳 , 而 或 形 郁
炎 症逐 渐局 限形 成脓 肿 , 肿块 中央 按 之 应 指 , 红 猩
疼痛, 或持 续跳 痛 , 有 高热 不退 , 干 口渴 , 躁不 安 , 伴 咽 烦
败 酱 草 3 , 0g 黄连 1 , 0g 大黄 5 ( 下 ) 生黄 芪 3 , g后 , 0g 皂 刺 1 , 5g 当归 1 。水煎 2 , 混合 液适 量 , 日 3 2g 次 取 每 ~
乳痈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乳痈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方法治疗及预防乳痈的疗效。
方法全部病例均符合乳痈的诊断标准,并依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配以中药外敷热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14天)。
眦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
结论中医临床护理方法是预防乳痈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乳痈护理预防急性乳腺炎是由热毒侵入乳房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中医称为乳痈。
在中医学中,因发病情况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哺乳期发生的,名为外吹乳痈;妊娠期发生的,名为内吹乳痈;不分性别年龄,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发病的,名为不乳儿乳痈。
临床以外吹乳痈,即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最多见,内吹乳痈和不乳儿乳痈均较少。
外吹乳痈往往发生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期妇女,发病率占产妇的1%,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是常见的乳房疾病。
其特点是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发热,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乳腺炎。
中医认为乳痈之成,外因为产后哺乳,乳头破碎,风毒之邪入络;内因为厥阴之气不行,阳明经热熏蒸,肝郁与胃热相互影响,引起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气血阻塞,气血瘀滞,化热酿毒以致肉腐成脓。
乳痈临床上多分为肝郁型、胃热型、正虚毒盛型和气血两虚型,治疗采用内外结合治疗,以通为顺,以堵为逆,以塞为因,以消为贵,疗效卓著,优势突出,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因此,倘若在临床医生临床辨证施药的基础上,配合适当的护理,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 临床护理护理应注意防止乳汁郁积,及时排空乳汁。
若乳头破裂严重应暂停哺乳;让患者卧床休息,给予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局部护理应经常按摩擦洗乳房,肿块明显而皮色未变者,则应热敷;红肿时可用金黄散外敷。
同时在护理中应注意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手法疏通治疗急性乳腺炎,简便易行,见效快,效果好。
具体操作介绍如下:操作者与病人对坐,体位移向病人患侧。
先拍打患侧上肢上臂外侧,至局部发红为度。
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双手及病人乳房病变一侧,用右手拇、食指指腹轻轻拉捏患乳乳头,以检查乳孔是否通畅。
中医外科学乳痈

脓肿形成型
乳房内脓肿形成,皮肤红肿疼 痛加剧,伴有发热、口渴等症
状。
溃后正虚型
乳房内脓肿破溃后,脓液排出 ,全身症状减轻,但伤口久不 愈合,伴有神疲乏力等症状。
02
中医对乳痈的认识
病因病机
病因
乳痈多因乳头破碎、乳头内陷、乳汁郁积、情志不畅等因素 引起。
病机
乳痈的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导致经络阻塞、气 血瘀滞,形成痈肿。
拔罐法
在乳房疼痛处拔罐,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 淋巴回流,缓解疼痛和肿胀。
按摩法
轻柔地按摩乳房疼痛处,可促进血液循环和 淋巴回流,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
中药外敷
将中药敷在乳房疼痛处,可起到消炎、止痛、 消肿的作用。
日常注意事项
定期自查乳房
定期进行乳房自查,注意乳房是否有 肿块、疼痛等症状,及早发现异常情 况。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成粉末或制成膏剂,外敷于乳房局部,如用金黄散、玉露散等清热解 毒、消肿止痛。
针灸治疗
针刺疗法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等,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
艾灸疗法
用艾条或艾炷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温热刺激,以温通气血、散寒止痛。
推拿按摩治疗
推拿手法
通过推、拿、揉、捏等手法,对乳房 局部进行按摩,以舒缓疼痛、促进血 液循环。
病因与病理
病因
乳痈多由情绪不畅、饮食不节、外感 邪气等因素导致肝胃郁热,或因产后 乳汁瘀积所致。
病理
乳痈的病理变化为气血瘀滞,乳络阻 塞,热毒内蕴,肉腐成脓。
乳痈的分类
01
02
03
04
Hale Waihona Puke 气滞热壅型乳房胀痛,皮肤红热,肿块有 压痛,伴有发热、口渴、小便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计划一.罕有证候要点(一)气滞热壅证: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痛苦悲伤.伴随恶寒发烧,头痛,周身辛酸,口渴,便秘.舌红,苔黄.(二)热毒炽盛证: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炽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必,有“传囊”现象.舌红,苔黄腻.(三)正虚毒恋证: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竭,脓汁清稀,愈合迟缓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削减.舌质淡,苔薄.二.罕有症状/证候施护(一)痛苦悲伤1.不雅察痛苦悲伤性质.中断时光及陪同症状.2.行抽脓术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引流),不雅察脓液的量.色.质.气息以及有无乳汁排出.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肝.神门.心.交感.阿是穴等穴.4.遵医嘱中药外敷.(二)肿胀1.不雅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是否形成脓肿或破溃.2.遵医嘱运用排乳手段(详见附件),挤出淤积乳汁.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肾上腺.内渗出.肝.神门.阿是穴等穴.4.遵医嘱中药外敷.5.遵医嘱中药熏洗.(三)发烧1.不雅察体温变更及汗出情形,保持皮肤干净,实时协助改更衣被.2.遵医嘱运用中药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干净.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曲池等穴.按摩时选择薄荷油.生姜水等介质.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耳尖.神门.内渗出等穴.5.遵医嘱中药泡洗.三.中医特点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2.打针给药(详见附录1).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二)特点技巧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3.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4.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四.健康指点(一)生涯起居1.指点患者按需哺乳,哺乳后要排空残剩乳汁;高热或脓肿形成时停滞哺乳.2.运用三角巾或宽松的胸罩托起患乳,削减上肢运动.3.保持乳房及乳头干净,如消失乳头皲裂,可用蛋黄油.麻油或橄榄油外涂.4.怀孕6个月后,用木梳沿乳腺导管偏向梳理,可预防乳痈.(二)饮食指点产后48~72小时后补汤汁,忌油腻.刺激性食物.1.气滞热壅证:宜食疏肝理气.通乳消肿的食物,如白萝卜.白菜等.食疗方:萝卜丝汤.2.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的食物,如马兰头.鲜藕.绿豆.马齿苋等.食疗方:马兰头拌豆腐.3.正虚毒恋证:宜食益气合营托毒的食物,如鸡蛋.鱼肉.动物肝脏.豆成品.牛奶等.(三)情志疗养1.多与患者沟通,疏导安慰其准确看待疾病.2.针对忧思末路怒.恐怖重要的患者,指点采取移情相制疗法,转移留意力;焦炙或抑郁的患者,指点采取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3.勉励家眷多陪同患者,赐与心理支撑.4.勉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换防治经验,加强治疗信念.五:护理后果评价附: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后果评价表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后果评价表病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纪: 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气滞热壅证□热毒炽盛证□正虚毒恋证□其他:二.护理依从性及满足度评价三.对本病中医护理计划的评价:适用性强□适用性较强□适用性一般□不适用□改良看法:四.评价人(义务护士)姓名:技巧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附件:排乳手段(1)哺乳期妇女,乳痈郁滞,乳头破损,乳房结块,肿胀痛苦悲伤,腋窝淋凑趣肿大,病程﹤7天.(2)发烧恶寒,体温39°C以下,乳汁渗出不畅.(3)局部肿块经诊断未成脓者.(4)乳痈成脓期或溃后期禁用.2.患者取坐位,在患乳搽少量润滑剂,如食用油.3.术者左手托起乳房,右手五指顺着乳络偏向,起首轻拿提拉乳头及乳晕部,后沿放射状从乳房基底部向乳晕偏向按摩3~5分钟.4.待乳汁郁积于乳晕部时,再以右手拇指与食指夹持患侧乳晕及乳头部,不竭轻拉揪提,宿乳即呈喷射状排出,直至结块消掉.乳房松软.淤乳排尽.痛苦悲伤显著减轻.5.操纵完毕后,记载实行部位.时光及患者感触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一、病因病机:
乳头凹陷,毒邪外侵 情志抑郁,肝郁化火
营气不从 乳络阻滞 气血淤滞 蕴热生毒 热盛肉腐成脓 粉刺性乳痈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乳头凹陷或乳腺 导管开口堵塞,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脱落 及大量类脂分泌物积聚于导管内而导致 其扩张,积聚物分解产生化学物质刺激 导管壁而引起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 组织增生,病变逐渐扩展累及部分乳腺 而形成肿块,有时炎症呈急性发作则成 脓肿,脓液中常夹有粉渣样物排出,脓 肿破溃后可形成瘘管。
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又称“粉刺性乳 痈”。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 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的 乳腺化脓疾病。特点是多在非哺乳期或 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 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 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 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
外治法: 1、单脓腔:脓肿局限而浅者,可用针吸穿刺抽 脓,抽脓后垫棉加压包扎。 2、多脓腔:脓肿较大且深,要及时切开引流排 脓,切口要选择放射状切口,以免伤及乳腺导 管,切口大小与脓肿基底大小一致,脓腔之间 隔要扩通,必要时采用对口引流术,以利于切 口引流通畅,不致于袋脓。 3、切开后的伤口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内置 京红粉油纱条引流换药,化腐生肌。待脓汁排 尽后,伤口清洁,改用甘乳纱条,生肌敛疮。
非哺乳期 非妊娠期
不乳儿 乳痈
二、病因病机:
▲乳汁郁积是乳痈发病最常见的原因。 产妇乳头破损,或乳头先天性畸形、 内陷,影响充分哺乳;或哺乳方法 不当,或乳汁多而少饮,或断乳不 当,导致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成块, 郁久化热酿脓 胃。”肝主疏泄条达,产后情志不 畅,肝郁气滞,厥阴之气失于疏泄, 或因产后饮食不节,过于大补,脾 胃运化失职,胃中积热,肝郁胃热, 乳络闭阻不畅,气血壅滞,热盛乳 腐而成乳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热壅证: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
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楚,口渴,便秘。
舌红,苔黄。
(二)热毒炽盛证: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
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
舌红,苔黄腻。
(三)正虚毒恋证: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
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
舌质淡,苔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行抽脓术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引流),观察脓液的量、色、质、气味以及有无乳汁排出。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肝、神门、心、交感、阿是穴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肿胀
1.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是否形成脓肿或破溃。
2.遵医嘱使用排乳手法(详见附件),挤出淤积乳汁。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肾上腺、内分泌、肝、神门、阿是穴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5.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发热
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协助更换衣被。
2.遵医嘱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曲池等穴。
按摩时选择薄荷油、生姜水等介质。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耳尖、神门、内分泌等穴。
5.遵医嘱中药泡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3.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4.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
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指导患者按需哺乳,哺乳后要排空剩余乳汁;高热或脓肿形成时停止哺乳。
2.使用三角巾或宽松的胸罩托起患乳,减少上肢活动。
3.保持乳房及乳头清洁,如出现乳头皲裂,可用蛋黄油、麻油或橄榄油外涂。
4.怀孕6个月后,用木梳沿乳腺导管方向梳理,可预防乳痈。
(二)饮食指导
产后48~72小时后补汤汁,忌油腻、刺激性食物。
1.气滞热壅证:宜食疏肝理气、通乳消肿的食品,如白萝卜、白菜等。
食疗方:萝卜丝汤。
2.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的食品,如马兰头、鲜藕、绿豆、马齿苋等。
食疗方:马兰头拌豆腐。
3.正虚毒恋证:宜食益气合营托毒的食品,如鸡蛋、鱼肉、动物肝脏、豆制品、牛奶等。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劝导安慰其正确对待疾病。
2.针对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的患者,指导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注意力;焦虑或抑郁的患者,指导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
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4.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经验,增强治疗信心。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气滞热壅证□热毒炽盛证□正虚毒恋证□其他: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
附件:
排乳手法
1.护理评估
(1)哺乳期妇女,乳痈郁滞,乳头破损,乳房结块,肿胀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程﹤7天。
(2)发热恶寒,体温39°C以下,乳汁排泄不畅。
(3)局部肿块经诊断未成脓者。
(4)乳痈成脓期或溃后期禁用。
2.患者取坐位,在患乳搽少量润滑剂,如食用油。
3.术者左手托起乳房,右手五指顺着乳络方向,首先轻拿提拉乳头及乳晕部,后沿放射状从乳房基底部向乳晕方向按摩3~5分钟。
4.待乳汁郁积于乳晕部时,再以右手拇指与食指夹持患侧乳晕及乳头部,不断轻拉揪提,宿乳即呈喷射状排出,直至结块消失、乳房松软、淤乳排尽、疼痛明显减轻。
5.操作完毕后,记录实施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