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导引术教学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PPT课件

四、功法技术
预备势
起势
第一式:挽弓
第二式:引背
第三式:凫浴
第四式:龙登
第五式:鸟伸
第六式:引腹
第七式:鸱视
第八式:引腰
第九式:雁飞
第十式:鹤舞
第十一式:仰呼
第十二式:折阴
收势
19
预备势:
技术要领:
松静站立
注意事项:
1.松静自然,自然呼吸 2.面容安详,内心平静
功理作用:
通过身心调整,渐入 练功状态。
5
图中所描绘的动作分类:
第一类:仿生导引动作——龙登、鸟伸、熊经等等 第二类:以治病为目的的动作——引背、引腹、引腰、引项等等 第三类:可以明显辨析的行气动作——仰呼、燕息等等 第四类:有关壮力的动作——挽弓、折阴、堂狼等等 第五类:有关按摩术的动作——捶背、引痹痛等等
6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 术的动作主要取自《 导引图》,从《导引 图》中选取了17个动 作。旁边的表格是马 王堆导引术动作名称 与《导引图》的对照 表
7
二、功法特点
(一)、循经导引,形意相随 (二)、旋转屈伸,舒缓圆活 (三)、抻筋拔骨,松紧交替 (四)、吐故纳新,身心合一
8
(一)循经导引,形意相随 1.循经导引,就是遵循人体经脉的走向,配合呼吸,进行一定规律的肢体 运动。 2.形意相随,就是在功法的习练过程中,意念活动与形体动作相互配合, 它是循 经导引的关键因素。
21
第一式:挽弓Biblioteka 技术要领:(左右各1遍)上托,合抱,开,合,抻拉,合 抱;开,合,抻拉,还原。
注意事项:
1.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开吸合呼。 2.沉肩与顶髋同事进行,不可过分牵拉。 3.伸臂时,意念从肩内侧(中府穴),经 肘窝(尺泽穴)注到拇指端(少商穴)。
《健身气功:长沙马王堆导引术功法》教案

组织教法:
准备部分
1 体委带队,在田径场。要放松,跑后回原地成体操队形站好。 2 学生自己做简单的准备活动。 3 大家要遵守纪律,四路纵队进行练习。 4 教师下口令,并和学生一起做,动作幅度要大。各做 4*8 拍。 5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示范 2-3 遍,学生模仿练习,动作由慢到快、幅度由
小到大,逐渐提高要求。 组织方法:学生排四路纵队,间隔两臂距离,右北向南做 30 米,然后从两侧 回到队尾。要求动作幅度要尽量大,有弹性、有力度,活动要充分。每种练习 视完成情况做 2-4 组。
帮助同学学习纠正动作。
学生背向阳光或被风站立 图1
教学内容:1 慢跑。2 徒手操①踝、腕、腰、髋、膝、肩关节的绕环(左右式)。 ②俯腰转体(两脚大开立,两臂侧平举,直膝俯腰,两手交叉触对侧脚。)③
腹背运动 3 基本腿法练习:正踢、侧踢、里合腿、外摆腿、单拍脚、弹踢、正蹬、侧踹、
后踢、行步 4 基本步法练习:前进步、后退步、侧行步、扣碾步、虚步-独立步、扑步、
注
开始部分
1 体委整队(在武术教场)检查报告人数。 队形见右图。
2 师生问好。精神抖擞,声音洪亮。 3 检查服装和出勤情况并记录。查明
缺席原因并记录,服装要求运动装
********** ********** ********** **********
或宽松舒适易于活动的轻便服装。
4 宣布本次课的任务(同教学任务)。 5 安排见习生;见习生要随堂听讲,并
节次 授课学时
第节
4 学时 (周 2 次)
教学重点
身法的理解与实践
教学难点 场地器材
身法的理解与实践 1 太极教学场地
教学方法
1 指导法:讲解法、示范法、口令法、领做法、纠错法; 2 练习法:模仿练习、重复练习、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3 评价法:观察提问、抽查测验。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法目录预备势 (2)起势 (2)第一式挽弓 (3)第二式引背 (4)第三式凫浴 (5)第四式龙登 (6)第五式鸟伸 (6)第六式引腹 (7)第七式鸱视 (8)第八式引腰 (8)第九式雁飞 (9)第十式鹤舞 (10)第十一式仰呼 (10)第十二式折阴 (11)收势 (12)预备势没有好的开始,就不会有好的练功效果。
很多练功者不注意练功前的准备工作,往往在听到音乐口令以后才开始站立、起势,或直接跟随口令做动作。
这种做法不利于调节人体进入良好的松静状态。
正确做法是在练功之前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收腹敛臀,含胸拔背,心无杂念,精神内守,意注丹田,使自己进入到一种安静祥和的心理境界和松沉舒适的身体状况,然后才跟随口令或者音乐翩翩而动。
【技术要领】 并步站立,头正颈直,下颌微收,含胸拔背;两臂自然下垂,周身技术要领】中正;唇齿轻叩,舌抵上腭;目视正前方。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松静站立,自然呼吸;2. 面容安详,内心平静。
】 通过身心调整,渐入练功状态。
【功理作用功理作用】】【動作要點口訣動作要點口訣】兩腳并攏調正身,調整呼吸細長深,目視前方身放鬆,氣沉丹田心安穩;跨步調身肩下沉,旋腕抬掌微提踵,轉掌下按趾抓地,動作緩慢意掌心。
起势【技术要领】技术要领】1. 微展肩,同时两掌外旋,掌心向前;2. 两掌自体侧向前缓缓抬起,掌心斜向上,吸气;同时,微提踵,两掌上抬至与肚脐同高;3. 接上势,转掌心向下,两掌缓缓下按,至两胯旁,呼气,落踵;同时,脚趾微抓地。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百会穴上领,身体保持中正安舒;2.按掌与托掌转换时,注意旋腕。
3.抬掌时意念劳宫穴,按掌时意念下丹田。
【功理作用】通过两掌上抬、下按,配合呼吸,可以引导清气上行,浊气下降,功理作用】使习练者逐步进入练功状态;通过抬掌按掌,提踵抓地的有节律运动,可以改善练习者手足末端的气血物质循环,起到温煦手足的作用。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习惯性错误及纠正方法(五)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习惯性错误及纠正方法(五)
马王堆导引术
折阴
1、易犯错误:上步举臂时,身体不够伸展。
纠正方法:上步举臂时,全身放松,手臂充分上举,指尖向上,掌心向前,下臂摆至侧下稍后,指尖向下掌心向后,挺胸展体两臂上下对拉伸展。
2、易犯错误:两掌向前向下向上采气时,动作小不到位。
纠正方法:手臂放松,两肘自然伸直,从两脚开步两掌托至侧平举时起,掌心随动作旋转,始终向着采气方向,两掌尽量划出最大的弧线。
3、易犯错误:两掌从腿前托起过高,到了胸部。
纠正方法:两掌从腿前托起至腹前,约与脐同高。
然后内旋翻掌,下按垂落于体侧,接做下一个动作。
收势
1、易犯错误:两掌三次体前合抱,手的高度完全一样高。
纠正方法:三次体前合掌要抱于三个不同的高度。
第一次是两掌合抱胸前,约于膻中穴同高;第二次是两掌合抱上腹前,约与中脘穴同高;第三次是两掌合抱下腹前,约与神阙穴同高。
2、易犯错误:最后两掌相叠合于腹前,松手垂臂,收脚并步。
纠正方法:三次合抱后,两掌虎口交叉相握抚于肚脐,调息一次后两掌分开,摩带脉至腰侧下按,垂臂体侧,收脚并步,目视前方。
一指禅戳戳戳!。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技术要领、注意事项及功理作用(二)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技术要领、注意事项及功理作用(二)马王堆导引术第四式:龙登技术要领:跟为轴外展脚掌,手至腰目视前方,腿下蹲两掌下插,意念想浊气下降。
全蹲转掌心向上,胸前呈莲花形状,起身立缓缓上举,伸头顶看前上方。
指尖朝外外展掌,提踵眼睛前下望,落脚两掌按胸前,翻点大包胸两旁。
一上一下做两遍,最后并跟八字站。
注意事项:下蹲可全也可半,充分展提往下看,隐白上行阴陵泉,直到大包胸两遍。
功理作用:通畅三焦臂撑展,祛除胸闷和气喘,提踵增肌平衡力,改善腰腿和颈肩。
第五式:鸟伸技术要领:脚尖为轴跟外展,平行站立同肩宽,内旋腰带臂外摆,两眼平视往前看。
外旋腰带再外摆,前俯两掌按下来,上体地面要平行,目视前方把头抬。
卷身蠕动要体现,腰胸颈椎节节展,双掌摆按体前探,起身重复做一遍。
注意事项:头颈脊柱协调动,极泉少海到少冲。
功理作用:展臂前伸利肩颈,蠕动防治腰背病。
第六式:引腹技术要领:左脚收回并步立,目视前方侧平举,右腿微屈左顶髋,左内右外旋两臂。
左腿微屈右顶髋,右内左外两臂旋,两手掌心都翻转,两只眼睛看向前。
左右顶旋做两遍,左上右下划弧线,胸前交叉穿两掌,左外右内目视前。
右掌旋头右上方,指朝左掌心向上,左指前按左胯旁,髋左顶看左前方。
左右穿撑做两遍,动作相同方向反,做完左掌外划弧,两臂垂落并步站。
注意事项:内旋外展腹放松,上面小指臑俞映,下面拇指对环跳,少泽小海至听宫。
功理作用:两臂内旋和外展,强壮肘手和颈肩,腰髋扭动手臂动,消化不良能改善。
第七式:鸱视技术要领:半面左转上左步,两掌摩肋举划弧,左腿微屈手外勾,右脚绷直缓踢出。
伸臂拉肩头前探,同时右脚勾脚尖,右脚回落看前方,左脚收回并步站。
然后半面向右转,右势动同方向反,一左一右做两遍,最后一动开步站。
注意事项:伸臂勾手头前探,勾脚莫忘用意念,头经后背至委中,下到至阴小趾端。
功理作用:抻拔前探利颈肩,抬踢平衡得改善。
一指禅戳戳戳!。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心得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心得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告学陈琳 124152010005教学对象:奶奶教学环境:操场刚开始,在预备式教学就出现问题,总是忘记练功前的准备工作,往往在听到音乐口令以后才开始站立、起势,或直接跟随口令做动作。
但是经过多次提醒后,能够达到松静站立,自然呼吸,内心平静。
在准备动作后,能更好的通过身心调整,渐入练功状态。
起势:动作缓慢、简单,两掌上抬、下按,配合呼吸,不一会奶奶手足便有温煦感。
教学进行得比较顺利。
挽弓:练习过程中,老人的沉肩与顶髋同时进行,不可过分牵拉。
过程中有起到对于颈、肩部不适的调治。
奶奶呼吸也有舒畅感。
引背:在做这一式时,奶奶明显感觉到肩以及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牵拉。
但需要时刻提醒双臂内旋向前下方插出时,手臂与身体匀成30度夹角。
凫浴:因为奶奶的腰部不灵活,所以在以腰为纽带左右摆臂和转体,更加注意速度缓慢,幅度减小。
摆臂动作幅度可由小逐渐加大,量力而行。
龙登:下蹲动作对于老人的自身年龄和柔韧性状况来说有点困难,所以我改为半蹲。
鸟伸:注意到头颈与脊柱的运动要协调一致。
但在蠕动脊柱过程中,比较吃力。
引腹:髋关节的扭动时比较困难,但是还是能协调配合手臂动作。
鸱视:动作相对复杂,花的练习时间也较长。
上步抬腿踢脚时,身体平衡力较差,需要更多时间进行练习。
引腰:此式需要前俯后仰,对于腰部有一定要求,所以幅度减小。
雁飞:动作徐缓自如,只需抬掌和转头的转换协调。
两腿屈膝半蹲,比较能做到。
鹤舞:动作对于年迈的初学者有困难,所以省略了。
仰呼:动作练习过程中,做到颈部肌肉尽量放松。
折阴:上步举掌时,拉伸躯干。
手臂伸举旋落,有利于肩部调治。
收势:容易做到两掌体前合拢时,身体重心随动微移。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教案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教案教案标题:马王堆导引术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马王堆导引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学习并掌握马王堆导引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马王堆导引术的历史介绍、基本动作示范和技巧讲解。
2. 马王堆导引术实物或图片:用于示范和展示。
3. 音乐播放器:用于配合学生进行导引术动作练习。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马王堆导引术,向学生介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体: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2. PowerPoint演示:通过演示文稿向学生展示马王堆导引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3. 示范和练习:老师示范一个动作后,学生跟随进行练习,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动作姿势和呼吸方法。
4.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作为导引者,其他成员作为跟随者,导引者负责带领跟随者进行导引术动作练习。
5. 音乐配合:播放适合的音乐,帮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进行导引术动作练习,增加趣味性和动感。
总结: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感受和体会,鼓励他们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导引术的原理和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调节情绪、放松身心等方面。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展览,了解更多关于马王堆导引术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其他传统文化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舞龙舞狮等,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验。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姿势和技巧是否正确。
2.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分享内容,评估他们对马王堆导引术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导引术教练进行示范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巧水平。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导引术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独特的身体锻炼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医疗、保健和修身养性之中。
其中,马王堆导引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导引术流派,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王堆导引术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并探讨其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一、马王堆导引术概述马王堆导引术起源于中国汉代,得名于湖北省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董宝子夫书经籍》。
它通过调整呼吸与姿势,达到调整体内气血流通、平衡阴阳的目的。
马王堆导引术以其独特的操作方法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在保健养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马王堆导引术基本操作方法1. 姿势调整:首先,站立或端坐于舒适的位置。
然后,慢慢放松身体,注意姿势的舒展,以便更好地进行呼吸调控。
整个过程需要保持身体的舒适、放松和自然。
2. 呼吸调节:马王堆导引术非常注重呼吸的调整。
通过深呼吸、缓慢呼气的方式,增加氧气的摄入量,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身体的舒展。
呼吸时要注意呼吸顺畅、均匀,尽量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
3. 精神调整:导引术不仅在于调节身体,也需要精神的平静。
放松心情,专注于自身感受,使精神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
可以通过冥想、自我 suggestion等方式,使心境愉悦。
三、马王堆导引术的功效1. 强身健体:马王堆导引术通过调整呼吸和姿势,能够加强身体的耐力和力量,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 缓解压力:现代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
马王堆导引术可以通过调节呼吸和姿势,缓解紧张情绪,放松身心,减轻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3. 促进气血流通:导引术强调气血在体内的流通,通过呼吸调节和姿势调整,能够促进气血的流通,激活经络,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4. 修身养性:马王堆导引术注重精神调整和自我修养。
通过导引术的实践,可以让身心得到休息和放松,提高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四、马王堆导引术的教学实施1. 学习环境:教学场所应选择安静、清洁、通风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马王堆导引术是依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动作,以循经导引、形意相随为主要特点,围绕肢体开合提落、旋转屈伸、抻筋拔骨进行动作设计的功法套路,以整体观为指导,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秘阴阳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此套功法动作优美、衔接流畅、简单易学,演练全套功法约19分钟,适合大众练习,更适合中老年人群锻炼。
马王堆导引术的功理符合健身气功的传统理论基础;动作要求美观大方,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学规律;呼吸要求自然,以形导气,意引气行;动作演练时松紧交替,舒缓圆活,形意相随,身心合一。
此外,该功法还结合了中医经络学中的气血运行路线及经筋牵伸的运动方式,把经络学说的相关容恰当地引入功法锻炼中。
健身气功学说认为,人体的气、血、津液等主要通过经络系统输布全身,以发挥其营养脏腑、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故经常有目的地适度锻炼,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
马王堆导引术的十二式动作即分别对应经络学中十二正经,并按照经脉气血流注顺序编排。
1、挽弓,锻炼手太阴肺经,可疏肝宣肺,对慢性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疗效。
2、引背,锻炼手阳明大肠经,有活络肩颈部、舒畅胸胁的作用。
3、凫浴,锻炼足阳明胃经,可活动筋骨、腰胯,利于防治颈椎病、腰胯病。
4、龙登,锻炼足太阴脾经,可增强肺功能。
5、鸟伸,锻炼手少阴心经,增强腰部灵活性。
6、引腹,锻炼手太阳小肠经,能缓解腹部胀满、气结。
7、鸱视,锻炼足太阳膀胱经,以利关节、疏胸胁,增加下肢力量。
8、引腰,锻炼足少阴肾经,意念自涌泉沿肾经上行。
9、雁飞,锻炼手厥阴心包经,可平气血、明心神,对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
10、鹤舞,锻炼手少阳三焦经,可强腰肾、利颈脊、明双目。
11、仰呼,锻炼足少阳胆经,可增强呼吸系统功能。
12、折阴,锻炼足厥阴肝经,以强腰固肾、疏通肩臂,利于肩部疾病。
习练者在锻炼马王堆导引术时,如能明晰经络,用经络学说的理论理解功法,调身、调息、调心相结合,牵伸十二经筋,呼吸深、细、匀、长,并意守十二经脉流注方向,则将会更好地提升该功法的健身效用。
01. 预备势并步站立,头正颈直,下颌微收,含胸拔背;两臂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齿轻叩,舌抵上腭;做预备势时,要松静站立,自然呼吸;面容安详,心平静。
功理作用:预备势目的是通过身心调整,使人渐入练功状态。
预备势:没有好的开始,就不会有好的练功效果。
很多练功者不注意练功前的准备工作,往往在听到音乐口令以后才开始站立、起势,或直接跟随口令做动作。
这种做法不利于调节人体进入良好的松静状态。
正确做法是在练功之前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收腹敛臀,含胸拔背,心无杂念,精神守,意注丹田,使自己进入到一种安静祥和的心理境界和松沉舒适的身体状况,然后才跟随口令或者音乐翩翩而动。
【技术要领】并步站立,头正颈直,下颌微收,含胸拔背;两臂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齿轻叩,舌抵上腭;目视正前方。
【注意事项】1.松静站立,自然呼吸;2. 面容安详,心平静。
【功理作用】通过身心调整,渐入练功状态。
起势:左脚侧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展肩,两掌外旋,掌心向前,两掌抬起,掌心斜向上,吸气,微提踵,两掌上抬略与肚脐同高,两掌下按至两胯旁,呼气,落踵,脚趾微抓地,本式抬掌按掌为一遍,共做三遍。
做起势动作时应注意:百会穴上顶,身体保持中正安舒,按掌与托掌转换时注意悬腕,抬掌时意念劳宫穴,按掌时意念下丹田。
功理作用:起势动作通过两掌前抬、下按,配合呼吸,可以引导精气上行,浊气下降,使习练者逐步进入练功状态,通过抬掌、按掌、提踵、抓地的有节律运动,可以改善练习者手足末端的气血循环,起到温煦手足的作用。
起势【技术要领】1. 微展肩,同时两掌外旋,掌心向前;2. 两掌自体侧向前缓缓抬起,掌心斜向上,吸气;同时,微提踵,两掌上抬至与肚脐同高;3. 接上势,转掌心向下,两掌缓缓下按,至两胯旁,呼气,落踵;同时,脚趾微抓地。
【注意事项】1.百会穴上领,身体保持中正安舒;2.按掌与托掌转换时,注意旋腕。
3.抬掌时意念劳宫穴,按掌时意念下丹田。
【功理作用】通过两掌上抬、下按,配合呼吸,可以引导清气上行,浊气下降,使习练者逐步进入练功状态;通过抬掌按掌,提踵抓地的有节律运动,可以改善练习者手足末端的气血物质循环,起到温煦手足的作用。
【动作要点口诀】两脚并拢调正身,调整呼吸细长深,目视前方身放鬆,气沉丹田心安稳;跨步调身肩下沉,旋腕抬掌微提踵,转掌下按趾抓地,动作缓慢意掌心。
第一式挽弓:两掌胸前平举,掌心与胸口同高,目视前下方,展肩阔胸,带动两掌向身体两侧分开,松肩含胸,两掌逐渐相合,左脚外展,右脚跟外旋,身体左转,左臂前伸,右臂屈肘后拉,右肩关节下沉,左脚扣,右脚旋,身体右转,两掌收回于胸前,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
在练习挽弓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两掌动作要以呼吸配合,开吸合呼。
挽弓时沉肩与顶髋应同时进行,不可过分牵拉,伸臂时意念从肩侧经肘窝贯注到拇指端。
功理作用:挽弓这一式动作通过扩胸展肩、抬头提髋,可以有效刺激脏及拉伸颈肩部肌肉,有利于颈肩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另外,本式动作配合呼吸吐纳,有利于祛除胸闷。
【技术要领】1.接上式,两掌向上缓缓抬起至胸前平举,掌心斜相对,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2.两臂屈肘,收于胸前,掌心与膻中穴同高,虚腋;两掌间距为10厘米,掌心相对;目视前下方。
3.展肩扩胸,带动两掌向身体两侧分开,约与肩同宽;目视前下方。
4.松肩含胸,带动两掌逐渐相合,两掌间距约为10厘米;目视前下方。
5.左脚脚跟碾地,脚尖外展90度;同时,右脚前脚掌碾地,脚跟外旋约90度,身体左转;左臂前伸,左掌心向上,右臂屈肘后拉,右掌于肩前成挽弓式,右掌心向下;头略向后仰,髋关节向右顶出,右肩关节下沉;目视前上方。
6.左脚扣,右脚跟旋,身体右转向前。
两掌自然收回于胸前,掌心相对,两掌间距约10厘米;目视前下方。
动作7、8:同动作3、4。
动作9、10:同动作5、6,唯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2遍。
首先“两掌向上缓缓抬起至前平举”是对起势三次调息启动阳气机制的承接,随后要求“掌心斜相对,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此动作通过三角肌前束和胸大肌上束协同收缩作用,产生手臂上抬所需要的能量;通过手臂上抬,前臂自身重力产生伸肘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牵拉肱二头肌。
“展肩扩胸,带动两掌向身体两侧分开,约与肩同宽”。
此动作在大、小菱形肌的主动收缩作用下,引起肩胛骨旋,肩胛提肌上提肩胛骨。
不仅冈上、下肌,三角肌后束收缩,使两肩后,引起肩胛骨向脊椎靠近;而且募集斜方肌、背阔肌上束收缩做功,保证两肩后。
作为保护储能的三角肌前束,胸大肌被动拉伸,产生扩胸效果。
以左侧为例,身体左转90度后,左臂前伸,左手掌心向上,同时右臂屈肘后拉,右手于肩前成挽弓式,右手掌心向下。
双手一前一后,双臂动作正好形成第二次展肩扩胸。
“头略向后仰,髋关节向右顶出,右肩关节下沉。
”头向后仰一方面增大展肩扩胸动作的幅度,另一方面使竖脊肌产生类似下固定效果的收缩。
髋关节向右顶出的前倾动作源于髂腰肌、股直肌收缩,髋关节前倾刚好使得竖脊肌产生类似上固定的收缩效果,如此上下同时收缩,使力量向中间集中。
纠正易犯错误平时见到不少练习者手臂紧贴身子,忘记了“虚腋”的要求。
“虚腋”时手臂与躯体间保持一定距离,保证腋下留有一拳的空当。
因为颈部与上肢相当部分的血管、神经是流经腋下,同时腋窝有心经重要的穴位极泉穴,做到虚腋这一要求,则不会使两肩、两臂,两胁肋的气血运行受阻。
“展肩扩胸”时的易犯错误是只动用三角肌后束收缩的力量进行展臂活动,这并达不到其刺激督脉的真正目的。
只有通过肩胛骨的运动才能有效刺激该区域的穴位,进而加强其与脑和脊髓的密切联系,保证和人体生命最高指挥中心的联络。
同时“头略向后仰,髋关节向右顶出”的首尾相应姿势,能一定程度上活跃腰脊的气血。
由于这个动作拉伸到我们平时很少上下活动到的髂股韧带,使臀大肌得到充分拉伸,练习时一定要量力而行。
【注意事项】1.扩胸展肩,抬头提髋等动作与呼吸配合,开吸合呼;2.沉肩与顶髋同时进行,不可过分牵拉。
3.伸臂时,意念从肩侧(中府穴),经肘窝(尺泽穴)贯注到拇指端(少商穴)。
【功理作用】扩胸展臂、抬头提髋,可以有效刺激脏及拉伸颈肩部肌肉,有利于颈、肩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本式运动配合呼吸吐纳,有利于祛除胸闷,改善气喘等身体不适。
【动作要点口诀】转掌向前缓慢伸,屈肘立掌到云门,扩胸开掌再合拢,转身伸臂不停顿;一手翻掌向前伸,一手后拉同顶髖,抬头目视前上方,放鬆四肢调正身。
第二式引背两臂旋,向前下方插出,拱背、提踵,目视十指指端。
落踵,左脚向左前方迈步,掌背摩肋,重心前移,两臂上摆,掌背相对,身体后坐,两掌屈腕成勾手,目视手腕相对处,重心前移,两掌下按,左脚收回,身体转正,两臂垂落。
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两遍,第二遍最后移动时,右脚收回,并脚站立,目视前方。
做引背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伸臂,拱臂要充分,注意眼睛近观远望的变化,拱背时意念从食指端经肘外侧到鼻翼两侧。
功理作用:引背这一式动作,通过抻臂拱背,使肩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牵拉,有助于改善肩背部运动不适,牵拉两胁,刺激肝胆,配合近观远望,有利于眼睛不适的预防和调治。
第二式引背【技术要领】动作一:接上式,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动作二:两臂旋向前下方插出,手臂与身体约成30度夹角;同时拱背提踵,拱背时,目视两掌食指指端。
动作三:接上式,落踵,重心右移,身体左转45度,左脚向左前方迈步;同时,两臂外旋提起,掌背摩肋;目视左前方。
动作四:重心前移,两臂经体侧弧线上摆,掌背相对,成勾手,高与肩平;右脚脚跟提起,目视双掌。
动作五:重心后移,身体后坐,右脚脚跟顺势下落;两掌心向外,微屈腕,伸臂拱背;目视手腕相对处。
动作六:重心前移,顺势提右脚跟,两掌下落按掌于体侧;头上顶,目视远方。
动作七:左脚收回,身体转正,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动作八至十二:同动作二至七,唯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2遍。
第2遍最后一动时,右脚收回并拢站立;目视前方。
【注意事项】1.两臂旋向前下方插出,手臂与身体约成30°夹角;同时拱背提踵,拱背时,目视两掌食指指端。
2.伸臂拱背要充分,两掌心向外,微屈腕;注意眼睛近视和远望的变化。
3.拱背时,意念从食指端(商阳穴)经肘外侧(曲池穴)到鼻翼两侧(迎香穴)。
【功理作用】1.伸臂拱背,使肩、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牵拉,有利于改善肩、背部运动不适。
2.牵拉两胁,刺激肝胆,配合近观和远望,有利于对眼睛不适的预防和调治。
健身气功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哲学的基础之上,所以学练讲究“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只有合理有序的教、量体裁衣的学、持之以恒的练……才会享受健身气功带来的健康,从而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