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钢管技术的新进展
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发展趋势

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发展趋势引言:焊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连接技术,在工业创造、建造、航空航天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焊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接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焊接技术的发展历程1.手工焊接阶段手工焊接是焊接技术的最早形式,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进行。
这一阶段的焊接技术主要包括气焊、电焊和电弧焊等。
虽然手工焊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的工业创造中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自动化焊接阶段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焊接技术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
自动化焊接采用焊接机器人等自动设备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质量。
自动化焊接技术的浮现使得焊接过程更加精确、稳定,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
3.激光焊接阶段激光焊接是近年来焊接技术的重要突破之一。
激光焊接利用高能激光束进行焊接,具有焊缝窄、焊接速度快、热影响区小等优点。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创造、电子设备创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4.新材料焊接阶段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传统焊接技术在应对新材料焊接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
新材料焊接要求焊接过程对材料的影响更小,焊缝质量更高。
因此,焊接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新材料的发展。
二、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焊接设备逐渐成为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焊接设备能够通过感知、分析和决策等能力,实现自动化的焊接过程控制,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2.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焊接接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焊接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焊接过程中。
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对焊接接头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提高焊接质量。
3.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应用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的调节对焊接质量至关重要。
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焊接过程中的变化实时调整焊接参数,以保证焊接质量的稳定性。
国内焊接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焊接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焊接技术的应用现状:
1.应用范围广泛:焊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范围较广泛,不仅在金属结构、船舶、航空航天、汽车、冶金、化工、电力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具和家具。
2.工艺水平较高:国内焊接技术在工艺水平和产品成品率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特别是在金属材料制造工业的应用中,焊接工艺水平相比以前得到了提高。
3.设备升级换代:国内焊接技术设备升级换代迅速,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为焊接工艺提高了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4.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国内焊接技术领域虽然发展迅速,但人才队伍建设仍不足,缺少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
发展趋势:
1.数字化技术:随着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焊接技术也将数字化化,通过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焊接设备等数字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高端焊接技术:随着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高端焊接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核电、气体管道等领域。
需要研发和应用更加精确、高效、安全的焊接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环保焊接技术:随着全球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焊接行业也需要考虑环保因素,研发、应用环保型焊接技术和材料。
4.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提高技术工人的水平和素质,打造一支专业、高素质、高水平的焊接技术队伍。
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最早的手工焊接到现在的自动化焊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材料的涌现,焊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一、现代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1.1 手工焊接手工焊接是人工操作的一种焊接方式,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焊接材料,并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质量。
手工焊接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获得高水平的技能和精度。
而且手工焊接的生产效率低,需要占用大量人力资源。
1.2 自动化焊接自动化焊接是通过使用自动化设备,如焊接机器人和自动焊接系统,来进行焊接的一种方式。
自动化焊接优化了焊接过程中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自动化焊接还具有时间和电能的节省优点,同时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安全风险。
1.3 激光焊接激光焊接是一种高精度、高速度、高能量焊接技术,可以应用于大多数常见的金属和合金材料。
激光焊接的优点是精度高,焊缝钝化少,热影响区小,使用过程中渣气轻、味道轻、环保。
激光焊接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和设计等领域,尤其在珠宝、手表等高级制造领域中运用最为广泛。
1.4 电弧焊接电弧焊接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焊接技术之一,应用领域涉及船舶、钢结构、管道、铁路和汽车等。
它使用用电弧加热焊接材料,使其基材溶胶的技术。
电弧焊接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焊缝质量良好和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灵活性强等优点。
同时也是最经典和常用的焊接技术,在所有的行业中都可以看到使用。
二、焊接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焊接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机会。
未来的焊接技术将更加注重精度、高速度、实用性和效率。
2.1 焊接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工业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焊接技术也必将朝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可以协调焊接的多种参数,从而达到最佳的焊接质量。
2.2 激光焊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激光焊接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未来还会进一步发展。
管道焊接技术发展现状概述

管道焊接技术发展现状概述焊接施工是长输管道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工艺之一,它制约着管道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石油及自然气资源的开发,管线钢的级别、性能的提高,焊接材料、焊接技术也随之提高和进展。
我国钢质管道环缝焊接技术经受了几次大的变革。
(1)20世纪70年月采纳传统焊接方法,低氢型焊条电弧焊上向焊接工艺。
特点:管口组对间隙较大,根焊过程采纳熄弧操作方法,焊层厚度大,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低。
目前这种工艺方法在管线焊接中已经基本不用,但是在小口径管建设和站场焊接中的填充、盖面以及管线的返修和修理时会用到。
(2)20世纪70年月开头采纳氩弧焊工艺。
特点:焊接质量优异,焊后管道内较为干净,但由于其焊接速度较慢,抗风力量差,不相宜在大口径的长输管道建设中应用,而相宜在固定场所的站场建设中使用;另外在一些小口径管线中用于打底焊。
(3)20世纪80年月臂道局引进的欧美的手工下向焊工艺,并逐步推广到大部分施工企业,主要为纤维素型焊条和低氢型焊条下向焊:①纤维素下向焊。
纤维素下向焊接的显著特点是,根焊适应性强.根焊速度快,工人简单把握,焊接质量好,射线探伤合格率高,普遍用于混合焊接工艺的根焊。
该工艺的另一特点是,有较大的熔透力量和优异的填充问鼻C性能,对管子的对口间要求不很严格,焊缝背面成形好,气孔敏感性小,简单获得高质量的焊缝。
但由于焊条熔敷金属集中氢含量高,焊接时应留意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掌握,以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纤维素下向焊是目前主线路工程中主要的根焊方法。
②低氢下向焊。
低氢下向焊接的显著特点是,焊缝质量好,适合于焊接较为重要的部件;焊接过程采纳大电流、多层、快速焊的操作方法来完成,焊层的厚度薄,焊接效率高;但工人把握的难度较大,根焊适应性较纤维素焊条差,焊接合格率难以保证,多用来进行填充盖面焊接。
它主要应用于半自动焊和自动焊难以绽开的地形中施工以及臂线接头的施焊。
(4)20世纪90年月管道局从引进了自爱护半自动焊设备和工艺。
管道焊接 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管道焊接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管道焊接是一项关键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供水、给排水等行业的管道建设中。
在过去几十年里,管道焊接技术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不断提升了施工效率和焊接质量。
本文将对管道焊接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首先,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是多样化和先进化并存。
在传统的手工弧焊和埋弧焊的基础上,出现了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焊接以及激光焊接等高效、高质量的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焊接速度和焊缝质量,并减少了劳动强度和人为误差。
其次,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和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焊接(CAW)和虚拟现实(VR)等技术正逐渐应用于管道焊接领域。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焊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减少人为干预的需求,并提供焊接过程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此外,智能感知和自适应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能够实现焊接过程的自动调整和优化。
进一步,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焊接质量的保障。
管道焊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需要同时保证焊缝的质量,防止焊接缺陷和裂纹的发生。
其次是施工环境的复杂性。
管道焊接往往发生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中,如高温、高压、腐蚀等条件下。
因此,开发适应各种特殊环境的焊接技术和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首先,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崛起,对管道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这将促使管道焊接技术继续向高效、高质量发展。
其次,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将推动焊接材料的发展。
环保型焊接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推广,将进一步提升管道焊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然而,指导性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也是管道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和行业对管道焊接技术的标准、规范和要求的不断完善,将推动焊接技术的进步。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也是推动管道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发展趋势

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发展趋势简介:焊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接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一、焊接技术的发展历程1. 手工焊接阶段手工焊接是最早的焊接方法之一,人工操作焊枪进行焊接。
这种方法具有灵活性,但效率低下且质量难以保证。
2. 电弧焊接阶段20世纪初,电弧焊接技术的出现使焊接更加高效和可靠。
电弧焊接通过电弧产生高温,将金属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电弧焊接技术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 气体保护焊接阶段气体保护焊接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焊接方法。
它通过在焊接过程中使用惰性气体,如氩气,来保护焊接区域,防止氧气和其他杂质的污染。
这种焊接方法具有高质量、高效率和低气孔率的优点。
4. 自动化焊接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焊接技术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
自动化焊接系统可以通过机器人或计算机控制进行焊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一致性。
5. 激光焊接阶段激光焊接是一种高精度、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
它利用激光束将金属材料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激光焊接具有狭窄的焊缝、小热影响区和高焊接速度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领域。
二、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1. 无人化和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过程将越来越多地实现无人化和智能化。
自动化焊接系统和机器人将在生产线上取代人工焊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新材料的焊接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焊接技术也需要适应新材料的特性和要求。
例如,高强度钢、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材料的焊接需要研发新的焊接方法和工艺。
3. 高效能源利用焊接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将成为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减少焊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未来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4. 焊接质量控制焊接质量是焊接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未来的焊接技术将更加注重焊接质量的控制和监测,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焊接过程,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024年焊管市场分析现状

焊管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焊管是一种常见的钢材制品,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建筑、工程和制造业等。
本文将通过对焊管市场的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现状,并探讨相关问题和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焊管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持续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焊管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中每年增长约5%,且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这主要归因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对焊管在能源和交通领域需求的增加。
3. 市场需求和应用领域焊管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建筑行业和制造业。
在建筑行业中,焊管作为建筑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材料,广泛用于房屋结构、天花板、楼梯护栏等方面。
在制造业中,焊管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和电力工程等领域。
4. 竞争格局和主要厂商焊管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格局。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厂商包括国内和国际知名焊管制造商。
这些厂商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来保持竞争优势。
5. 市场发展趋势5.1 技术创新焊管市场的技术创新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焊管制造商通过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增加对产品质量的监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2 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在焊管市场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焊管制造商也在努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可持续性和循环利用率。
5.3 市场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焊管市场正越来越国际化。
国内焊管制造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进口焊管也在国内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
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竞争和创新。
6. 市场挑战和对策焊管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一些挑战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不断要求。
为应对这些挑战,焊管制造商需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7. 结论通过对焊管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并在建筑和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和环保意识也对市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焊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工艺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
一、自动化与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焊接技术也逐渐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手工焊接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焊接设备能够根据焊接工艺参数自动调整焊接参数,实现更加精准的焊接操作,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二、激光焊接技术激光焊接技术是目前焊接领域的一项热门技术。
相比传统的电弧焊接,激光焊接具有焊缝窄、热影响区小、焊接速度快等优势。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焊接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普及。
三、新材料焊接技术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传统的焊接技术在焊接新材料时面临很多挑战。
新材料的焊接需要克服材料的特殊性,如高温、高硬度、脆性等问题。
因此,研发适用于新材料焊接的新技术成为了焊接领域的热点。
例如,电磁脉冲焊接技术、超声波焊接技术等都在新材料焊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四、绿色环保焊接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焊接技术备受关注。
传统的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研发低排放、低能耗的焊接技术成为了焊接领域的发展方向。
例如,激光焊接和电子束焊接是两种相对环保的焊接技术,能够减少废气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五、焊接技术人才培养随着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技能焊接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目前我国的焊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技能焊接人才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因此,加强焊接技术人才培养,提高焊接技术人才的素质和水平,对于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自动化与智能化、激光焊接技术、新材料焊接技术、绿色环保焊接技术以及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ngth prismatic section)
Pipe B
RD – October 25, 2009
RD – October 25, 2009
Labo Soete – UGent - Belgium
宽板拉伸试验机与试样取样
宽板拉伸试样
Labo Soete – UGent - Belgium
Defect dimensions ? Defect tip (WMC or HAZ/FL)
西气东输 二线
X80
2008-2011
12/10
1219
4895
螺旋/直缝
就全球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天然气高压长输 管道而言,不论钢级、长度、管径、壁厚还是输送 压力,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都堪称世界之最。
2)海底天然气管道的发展
• 向深水进军:墨西哥湾ITP海底管线最大水深达7912 ft (2753m),正向3000~6000m发展(巴西); • 钢管钢级提高到X70; • 管道输气量不断提高,北溪管道采用双管铺设,输气量 2×275 m3/a=550 m3/a; • 工作压力高,钢管壁厚大 北溪管道工作压力22MPa,钢管壁厚26.8 – 41.0 mm ; • 韧性要求高: -10℃ CVN ≥150J DWTT SA≥85%; • 屈强比 横向≤0.90,纵向≤0.92(时效后); • 抗HIC和CTOD要求; • 钢管圆度要求高:对OD1219mm钢管≤5mm; • 高性能外防腐+水泥加重层。
X100/X120试验段
• 虽然已经成功建设了多条 X100试验段。但是迄今为 止所有的管道试验段都没 有在真正X100的设计应力 工况下运行。 • 建设试验段的目的集中在 管道的设计、施工技术的 考核和改进上。 • 对钢管强度、韧性和可靠 性的考核主要依靠实验室 试验和试验场试验(全尺 寸爆破试验、试验场试验 段考核)
将现场工艺参数的修正数据反馈回参数管理机和工艺技术人员
板材性能分布情况记录
钢板的性能分布对钢管尺寸有影响。通过工艺设备参数记 录仪的数据可以找到直线度/圆度和钢板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参数记录仪对一根钢管焊接的记录结果及处理流程
内焊参数记录 管长特定位置上电压和电流突变(表明熔池 中可能存在缺陷) X射线检查站异常预警信息 X线准 确定位探伤(对内焊缝的超声波探伤进行补充检验) 提前 通知焊工主动进行检查 进行下一根钢管的焊接。
• 2006年 试制成功 X100 JCOE直缝埋弧焊钢管。 • 2007年 试制成功 X 90 JCOE直缝埋弧焊钢管。 • 2007年 试制成功 X120 JCOE直缝埋弧焊钢管。
• 2010年 试制成功 X100 螺旋埋弧焊钢管。
• 超高强度管线钢管在中国的开发大大缩小了我国在此领域 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 • 然而,我们在X100的适用性研究,例如基于应变的设计、 现场环缝焊接以及断裂控制的系统性研究方面和国际先进 水平还有一定差距,需要继续努力。 • 虽然开发过少量X100钢管,但具有双相微观组织、较低 屈强比和应变时效行为的X100钢管还没有开发成功。 • 迄今为止,我国仅进行了一次X80的全尺寸爆破试验, X100的爆破试验还未进行,关于X100的断裂控制的研究 成果还很少。 • 关于X100钢管应变容量的研究所需的宽板拉伸和全尺寸 弯曲试验装备还不具备。 • X100环缝焊接的脉冲焊接新工艺、新装备和焊材,以及 X100钢管现场冷弯和涂层技术还需要开发等等。
3)APP管道项目的新挑战
最近在北美地区启动的阿拉斯加北坡天然气管道项目 (APP项目),将把X80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建设提高到一个 新水平: 更高的工作压力: 17.5MPa 更大的输气量 : 430~590 亿m3/a 更大的壁厚 : 23.7~37.9mm 更高的韧性要求: -15℃ CVN ≥250J DWTT SA%≥85% 更高的塑性变形能力:屈强比横向≤0.93 纵向时效后≤0.88 更高的防腐涂层要求:涂敷温度≤ 200 ℃,可在-40 ℃冷弯 基于应变设计和大变形钢管的应用 可能在低应变区部分采用X100钢管。
lA = 0.5W (GL3)
W
lB = 0.5W (GL4)
45o
WMC or HAZ notch (root side)
CMOD
W
Pipe A
Girth Weld
R = 150
0.5W
lo = 2W (GL2 - Overall elongation)
0.5W
Cooling boxes
3W 4W
首条X100试验 段施工现场
TAP项目X100试验场试验段
世界上已建X100/X120试验段的情况
管线试验段 建设时间 项目 西部通道 Westpath 戈丁湖 Gordin Lake 戈丁湖 Gordin Lake 斯提兹维尔 Stittsville 钢级 尺 寸 长度 备注 48"OD-12mm WT X80管道的旁路 24"OD-7.7mm X70管 道的旁路 48"OD14.3mmWT 36"OD16.0mmWT 36"OD13.2mmWT 42"OD-14.3mmWT 大应变直缝管 42"OD-12.7 mm WT 螺旋焊管 42"OD-14.1mmWT 试验场试验段 2003 2006 TAP Spadeadam X100 X100 48"OD18.4/16.6mmWT 48"OD19.8mmWT 0.7km 0.8km Eni集团 住友金属
世界上几条X80天然气长输管道比较
项目 钢级 建设时间
1991-1992 2003-2005 2007-2009 工作压力 (MPa) 10 10 10 外径 (mm) 1219 914 1067 长度 (Km) 250 612 2676
管型
直缝 螺旋/直缝 螺旋/直缝
鲁尔管道 GRS550 夏延管道 落基管道 X80 X80
采用生产控制和信息系统对所有检验和生产环节的控制
2)工艺设备参数管理系统
• 通过IT网络记录成型、焊接和精整设备的主要工 艺参数,重点是那些被认为是对钢管质量有直接 影响的因素。 • 每生产一根钢管要产生2000个过程数据。迅速发 现过程偏差 • 监视纠正措施的结果 • 建立所有生产设备之间的连接,确保机器之间的 通讯 • 在发生偏差时对生产线的后续工序操作人员发出 预警。 • 提交对钢管质量有影响的全部关键工艺参数。
• 对钢管的轴向拉伸、压缩极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和实物试验,获 得了关于大应变钢管极限变形能力的数据,建立了较为准确的分析方 法;
• 进行了大量的环焊缝焊接和宽板拉伸试验,掌握了环焊缝缺陷容限与 纵向应变量的规律,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段的焊接,为环焊缝质量提供 了保证。
CWP test
CWP geometry
焊接钢管技术的新进展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焊接钢管学术委员会
王晓香
2010年11月
目
录
一. 国际管线钢管开发的新进展 1.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发展 2.大应变钢管开发的新进展 3.超高强度管线钢管开发的新进展 二. 焊管企业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 三. 焊管生产技术与装备的技术进步 1. 直缝高频焊管(HFW) 2. 螺旋埋弧焊管(SAWH) 3. 直缝埋弧焊管(SAWL) 四. 结语
2002 秋
2004 冬 2004 冬
X100
X120 X100
1km
1.6km 2km 5.5km 2 km 5km
2006 夏
X100
42"OD-13.4mmWT X80管道的旁路
2009 冬
Dikens,Verdie
X100
2. )超高强度管线钢管研究开发 在中国的进展
从2005年起,我国已进行了如下超高强度 (X90、 X100 和X120级)管线钢管的实物开发:
二. 焊管企业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
• • • • •
为了应对管道建设对钢管日益提高的质 量保证要求,上世纪末欧洲焊管企业率先 进行了焊管企业信息化改造,改善过程控 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其要点是: 将过程控制确立为优先发展的最高技术 目的是做到首次正确 实现无缺陷焊接 满足严格的尺寸要求 持续提高核心员工的技术知识。
Hale Waihona Puke 参数管理系统的正向工作模式
在合同执行前,先进行工艺优化设置和选择最合适的工具,由技术人员记录在 “参数管理机”(P.R.M.)中; 参数管理机与工艺设备参数记录仪网络相连接,信息通过工艺设备参数记录仪直 接传递给机器不受人为干预,避免所有可能的数据传送错误。
参数管理系统(P.R.M.)的反向工作模式
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 断层横移 内压
滑坡和土壤液化
土壤冻胀
冻土融沉
2. 大应变钢管开发的新进展
• 大应变钢管技术日趋成熟 双相组织管线钢的成功开发提高了高钢级管线钢管的塑性变形能力, 降低了应变时效性能,X80/X100大应变钢管均已成功开发;具备了批 量生产能力; • 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在特殊地段成功采用了基于应变的设计,并批量应 用了X80大应变钢管; • 基于应变的设计和X100大应变钢管在北美试验段获得小批量应用;
图中所示是工艺设备参数记录仪记录的一次成型调整对钢 管直线度影响的数据。图中可见这次成型调整改变了管子的弯 曲方向,但钢管直线度仍然保持在公差范围内。
应用实例:钢管几何尺寸的优化
直度和椭圆度公差的内控标准
正在建设的波罗的海海底“北溪”管道,管径48″,设计壁厚为 26.8mm~41.0mm,要求同样严格的管径控制。
Specimen sections not affected by the net section and specimen end strain gradients
lo = 2W (GL1 - overall elon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