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常见接口类型共33页共35页

合集下载

usb接口类型

usb接口类型

USB接口类型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中连接电脑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供电的标准接口。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多样性的需求,USB接口类型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USB接口类型,包括USB-A、USB-B、Micro USB、Mini USB、USB-C以及USB 3.0、USB 3.1、USB 3.2等规格。

USB-AUSB-A接口是最为常见的USB接口类型,大多数计算机、键盘、鼠标、打印机等设备都采用了USB-A接口。

它是一个带有四个金属接点的长方形接口,插头可在设备上进行正插和反插。

USB-BUSB-B接口通常用于连接打印机、扫描仪等外部设备。

与USB-A接口不同的是,USB-B接口通常是正方形的,并带有一个凸起的中央部分,可以插入类型相匹配的设备。

Micro USBMicro USB接口是一种小型USB接口,常用于连接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

由于其小巧的设计,Micro USB接口在便携性方面具有优势。

Mini USBMini USB接口比Micro USB略大,并且在连接设备时更为稳定。

它的使用正在逐渐减少,因为现在许多设备已经转向使用Micro USB或USB-C接口。

USB-CUSB-C接口是一种全新的USB标准接口,它具有多功能性和可逆插拔的特点。

USB-C接口可以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大的功率传输能力。

与传统的USB接口相比,USB-C接口更小巧、更便于连接。

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设备之间连接和供电的方式。

USB 3.0、USB 3.1、USB 3.2USB 3.0、USB 3.1和USB 3.2是USB接口的不同规格。

USB 3.0是较早的版本,也称为USB 3.1 Gen 1,它提供比USB 2.0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USB 3.1是较新的版本,也称为USB 3.1 Gen 2,它在传输速度上比USB 3.0更高。

USB基本知识及通信协议共33页word资料

USB基本知识及通信协议共33页word资料

串口通信协议什么是串口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或者USB混淆)。

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

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

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

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

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

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

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

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

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a,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

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

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

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

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

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

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

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子就是GPIB设备的通信。

b,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

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

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

比如,标准的ASCII码是0~127(7位)。

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

如果数据使用简单的文本(标准ASCII码),那么每个数据包使用7位数据。

多办公区之间的网络连接

多办公区之间的网络连接
第9页/共48页
2. 光纤跳线
(1)LC型光纤连接器(2)SC型光纤连接器(3)ST型光纤连接器(4)MT-RJ型光纤连接器
光纤跳线的作用与双绞线跳线类似,也是用于连接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通讯。光纤跳线中间是3~5米左右的光纤,两端是光纤连接器,分别连接两端设备的光纤端口。由于光纤端口的种类比较多,因此,只有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连接器,才能实现匹配与连接。以下是4种型号的光纤连接器。
第30页/共48页
交换机堆叠技术
优点:通过堆叠线缆将交换机的背板连接起来,扩大级联带宽延时小统一管理缺点:距离短 价格昂贵
第31页/共48页
堆叠有星型堆叠和菊花链式堆叠
第32页/共48页
堆叠-菊花链
第33页/共48页
堆叠-菊花链
第34页/共48页
堆叠-菊花链
菊花链式堆叠是一种基于级联结构的堆叠技术,对交换机硬件上没有特殊的要求,通过相对高速的端口串接和软件的支持,最终实现构建一个多交换机的层叠结构,通过环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冗余。但使用时,数据只能沿一个方向传递。缺点:菊花链式堆叠层次较多时,堆叠端口会成为严重的系统瓶ck GBIC模块
1000Base-SX GBIC模块
1000Base-T GBIC模块
GBIC插槽
第26页/共48页
SFP模块与插槽
SFP插槽
1000Base-SX SFP模块
1000Base-T SFP模块
第27页/共48页
第13页/共48页
课程议题二
交换机级联
第14页/共48页
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方式
交换机级联技术交换机堆叠技术交换机链路聚合技术
第15页/共48页
一、交换机级联技术

各种接口标准图解大全

各种接口标准图解大全

1.DVI接口基础知识DVI全称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的数字显示工作组 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推出的接口标准,其外观是一个24针的接插件。

显示设备采用DVI接口具有主要有以下两大优点:一、速度快:DVI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图像信息不需经过任何转换,就会直接被传送到显示设备上,因此减少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现象,而且使用DVI进行数据传输,信号没有衰减,色彩更纯净,更逼真。

二、画面清晰:计算机内部传输的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使用VGA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器的话就需要先把信号通过显卡中的D/A(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模拟信号线传输到液晶内部还需要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再一次转变成数字信号才能在液晶上显示出图像来。

在上述的D/A、A/D转换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信号的损失和受到干扰,导致图像出现失真甚至显示错误,而DVI接口无需进行这些转换,避免了信号的损失,使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区分不同DVI标准DVI接口有多种规格,分为DVI-A、DVI-D和DVI-I,它是以Silicon Image 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

TMD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

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送给数字显示设备。

常见接口类型介绍

常见接口类型介绍

常见接口类型介绍一、并行接口并行接口又简称为“并口”。

目前,计算机中的并行接口主要作为打印机端口,使用的不再是36 针接头而是25 针D 形接头。

所谓“并行”,是指8 位数据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这样数据传送速度大大提高,但并行传送的线路长度受到限制,因为长度增加,干扰就会增加,数据也就容易出错。

现在有5 种常见的并口:4 位、8 位、半8 位、EPP 和ECP,大多数PC 机配有4 位或8 位的并口,支持全部IEEE1284 并口规格的计算机基本上都配有ECP 并口。

标准并行口指4 位、8 位和半8 位并行口。

4 位口一次只能输入4 位数据,但可以输出8 位数据;8位口可以一次输入和输出8 位数据。

EPP 口(增强并行口)由Intel 等公司开发,允许8 位双向数据传送,可以连接各种非打印机设备,如扫描仪、LAN 适配器、磁盘驱动器和CD-ROM 驱动器等。

ECP 口(扩展并行口)由Microsoft 、HP 公司开发,能支持命令周期、数据周期和多个逻辑设备寻址,在多任务环境下可以使用MA(直接存储器访问)。

目前几乎所有Pentium 级以上的主板都集成了并行口,并标注为Par-allel 1 或LPT 1,这是一个25 针的双排针插座。

2.中断处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下,CPU 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一直执行其他程序,一旦外设交换数据准备就绪,就向CPU提出服务请求。

CPU 如果响应该请求,便暂时停止当前执行的程序,执行与该请求对应的服务程序,完成后,再继续执行原来被中断的程序。

中断处理方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为CPU 省去了查询外设状态和等待外设就绪的时间,提高了CPU 的工作效率,还满足了外设的实时要求。

但是需要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中断号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此外还需要一个中断控制器(I/O 接口芯片)管理I/O 设备提出的中断请求,例如设置中断屏蔽、中断请求优先级等,这样将会加重系统的负担。

总线基本知识(共34张PPT)

总线基本知识(共34张PPT)

第3页,共34页。
Home
1
1.微型计算机总线概述
总线:是一组信号线的集合.它是器件之间通信和控制 的的渠道.
——以分时的方法来为多个部件服务的 ——总线仲裁电路来避免总线冲突
——总线的指标主要有2个,总线的工作频率和总线的宽度
—总线频率是总线时钟频率
—总线的宽度是指能够一次并行传送的信息位数
第4页,共34页。
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 加以控制。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信号 线
第22页,共34页。
Next Home
5
2.USB总线
USB(UniversalSerialBus)是外围设备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的 接口总线.
——即插即用,热拔插,接口体积小,节省资源,传输可 靠,提供电源,良好的兼容性,共享式通信和低成本 ——达到了480Mb/s的传输速度. ——半双工串行总线.
7.1 总线基本知识
第1页,共34页。
内容简介 重点/难点 习题解答
Home
内容简介
总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
统中传递各类信息的通道,也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中 各模块间的物理接口,它负责CPU和其它部件之间 信息的传递。通过本章学习,熟悉总线的一般概念 和微机系统总线的组成,理解PCI总线、RS-232-C 总线和USB总线的性能特点、连接方法及应用场合, 学会根据总线的规范设计简单的扩展接口。
初始化,在主控制器与USB设备之间建立通信信道。
•设备驱动程序(USBDeviceDriver) ——驱动USB设备的程序,通常由操作系统或USB设备制造商
提供。
•USB芯片驱动程序(USBDriver)

【整理】常用通信接口一(串口、RS232、RS485、USB、TYPE-C原理与区别)

【整理】常用通信接口一(串口、RS232、RS485、USB、TYPE-C原理与区别)

【整理】常⽤通信接⼝⼀(串⼝、RS232、RS485、USB、TYPE-C原理与区别)By bingge 【整理】常⽤通信接⼝⼀(串⼝/RS232/RS485/USB/TYPE-C 原理与区别)⼀、什么是串⼝通信常见的串⼝通信⼀般是指异步串⾏通信。

与串⾏通信相对的是并⾏通信。

数据传输⼀般都是以字节传输的,⼀个字节8个位。

拿⼀个并⾏通信举例来说,也就是会有8根线,每⼀根线代表⼀个位。

⼀次传输就可以传⼀个字节,⽽串⼝通信,就是传数据只有⼀根线传输,⼀次只能传⼀个位,要传⼀个字节就需要传8次。

异步串⼝通信:就只需要⼀根线就可以发送数据了。

串⼝通信主要为分232,485,422通信三种⽅式。

⼆、RS232接⼝标准设计电路232通信主要是由RX,T X,G ND 三根线组成。

RX 与TX ,TX 接RX ,GND 接GND 。

这样还是⽐较好理解吧。

因为发送和接收分别是由不同的线处理的,也就是能同时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这就是所谓的全双⼯。

By bingge三、RS485EMC 标准设计电路1.RS485概念是为了解决232通信距离的问题。

485主要是以⼀种差分信号进⾏传输,只需要两根线,+,-两根线,或者也叫A ,B 两根线。

A ,B 两根线的差分电平信号就是作为数据信号传输。

发送和接收都是靠这两根的来传输,也就是每次只能作发送或者只能作接收,这就是半双⼯的概念了,这在效率上就⽐232弱很多了。

RS-485只能构成主从式结构系统,通信⽅式也只能以主站轮询的⽅式进⾏,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较差;By bingge2.422通信422是为了保留232的全双⼯,⼜可以像485这样提⾼传输距离。

有些标注为485-4。

⽽485就标注为485-2。

有什么区别呢。

就是为了好记呢。

485-2就是2根线。

485-4就是4根线。

3.RS232与RS485接⼝的差别由于RS232接⼝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1)接⼝的信号电平值较⾼,易损坏接⼝电路的芯⽚,⼜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电平转换电路⽅能与TTL 电路连接。

电路设计中7个常用的接口类型

电路设计中7个常用的接口类型

电路设计中7个常用的接口类型这个接口类型基本是老生常谈的吧,从上大学学习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开始,对于一般的电路设计,TTL电平接口基本就脱不了“干系”!它的速度一般限制在30MHz以内,这是由于BJT的输入端存在几个pF的输入电容的缘故(构成一个LPF),输入信号超过一定频率的话,信号就将“丢失”。

它的驱动能力一般最大为几十个毫安。

正常工作的信号电压一般较高,要是把它和信号电压较低的ECL电路接近时会产生比较明显的串扰问题。

我们对它也不陌生,也是经常和它打交道了,一些关于CMOS 的半导体特性在这里就不必啰嗦了。

许多人都知道的是,正常情况下CMOS的功耗和抗干扰能力远优于TTL。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高转换频率时,CMOS系列实际上却比TTL消耗更多的功率,至于为什么是这样,请去问半导体物理理论吧。

由于CMOS 的工作电压目前已经可以很小了,有的FPGA内核工作电压甚至接近 1.5V,这样就使得电平之间的噪声容限比TTL小了很多,因此更加加重了由于电压波动而引发的信号判断错误。

众所周知,CMOS电路的输入阻抗是很高的,因此,它的耦合电容容量可以很小,而不需要使用大的电解电容器了。

由于CMOS电路通常驱动能力较弱,所以必须先进行TTL转换后再驱动ECL电路。

此外,设计CMOS接口电路时,要注意避免容性负载过重,否则的话会使得上升时间变慢,而且驱动器件的功耗也将增加(因为容性负载并不耗费功率)。

这可是计算机系统内部的老朋友啊!因为它的速度“跑”得够快,甚至可以跑到几百MHz!这是由于ECL内部的BJT在导通时并没有处于饱和状态,这样就可以减少BJT的导通和截止时间,工作速度自然也就可以提上去了。

But,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它的致命伤:功耗较大!它引发的EMI问题也就值得考虑了,抗干扰能力也就好不到哪去了,要是谁能够折中好这两点因素的话,那么他(她)就该发大财了。

还有要注意的是,一般ECL集成电路是需要负电源供电的,也就是说它的输出电压为负值,这时就需要专门的电平移动电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