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证复习重点整理
物证技术考试复习内容

物证技术考试复习内容一、《xx学》部分5、1948年,(冯文尧)编著的(《刑事警察科学知识全书》),内容涉及指纹学、足迹学、笔迹学、法医物证学、枪弹痕迹学和现场勘查,是当时最具学术性和科学性的司法鉴定学、侦查学专著。
6、司法鉴定所进行的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依据的是客体的(特定性)、(稳定性)和(反映性)。
7、()是确定司法鉴定客体特殊本质构成的重要依据。
8、在具体案件鉴定中,可疑客体的范围越大,则对客体的(特殊性)要求越高。
9、客体的稳定性是指客体的特殊性(保持不变)的属性。
10、根据特征的表现形式,客体的特征分为()、()、()。
11、根据特征对构成客体特性的价值不同,客体的特征分为()、()。
12、20世纪20年代,系统的同一认定理论首先在(前苏联)形成,50年代中期,该理论引入我国。
13、(同一认定理论)是司法鉴定学的基础理论。
14、根据被认定客体的属性不同,可以将同一认定分为()、()、()。
15、同一认定的步骤与方法包括()、()、()、()。
16、同一认定鉴定的两种基本的结论形式是()、()。
17、种属认定的任务是()。
18、司法鉴定的一般方法有()、()、()、()、()、()、()。
19、司法鉴定制度是指(司法鉴定管理制度、启动制度、实施制度、质证制度、认证制度及司法鉴定的程序制度)。
20、我国司法鉴定的基本原则是()、()、()、()。
21、我国xx人主要享有以下权利:()、()、()。
22、鉴定材料是指直接用于检验的(一切材料的总称),一般包括(检材)和(样本)。
23、文件检验的对象包括(笔迹)、(印章印文)、(印刷文书)、(污损文件)、(文书制作时间)等。
24、进行文件检验鉴定,委托人应当提供()、()、()、()。
25、委托鉴定时因特殊情况检材原件无法提供的,委托人可以提供(),但应注明调取的()、()、()、()等内容,并安排技术人员()。
()不能提供也无法查看的一般情况下不予受理。
物证技术之复习资料

物证技术学2011—2012学年度必修课程讲义物证是案件调查人员为查明案件事实,依据科学原理,采用技术方法收集、检验和鉴定与案件真相有关的各种物品、物质、文字的外表形态、成份和内容。
物证的分类1 根据其检验的方法可分为生物物证(借助医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检验。
法医病理、尸体现象、DNA、和其他生物物证、蛆虫的繁殖速度,甘肃的杀人抛尸)、物理物证(借助物理学的方法检验或者其他现象。
外表形态,文书中笔画叠加、爆炸物金属颗粒,肉眼观和镜下观、光学原理和电工原理的检验)、化学物证介质显示物证2 根据证明作用可分为直接物证和间接物证3 从物证的形态特点可分为物品(纽扣、撕破的衣服、毒品)物质(微量物质包括气体等)文书(反映内容和书写动作)痕迹(工具、枪弹痕迹)电子数据介质载体。
物证的特点⏹经过合法程序才有效⏹唯一和不可替换性⏹依赖技术手段⏹客观性物证技术:英美概念,Forensic sciences。
前苏、德概念,criminalistics。
中国概念,刑事技术、检察技术等。
与案件有关的需要运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检验、鉴定物证的科学方法。
物证技术的范围:广义的物证包括法医在内的所有物证等,狭义的仅包括实物物证。
物证技术的发展:伴随十七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并迅速发展,随着技术的成熟进行验证和筛选。
遗传学的滥用:天生犯罪人、ABO血型导致的冤案。
最初的警察,苏格兰场-扩散至英美法系国家,并在美国迅速成长。
冤案与半个世纪的物证技术迅猛发展。
物证技术的分类1 按照物证的传递方向分为:⏹物证显现技术、物证固定技术、物证复制技术、物证检验技术。
2 按照技术种类分类:⏹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数学、心理学等。
3 处理物证的一般流程分:⏹发现物证技术、记录物证技术、提取物证技术、鉴定物证技术物证技术的特点⏹依据科学的成熟发展状态加以使用。
如医药学鉴定。
⏹依据完善的科学原理发展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成熟的技术,一般的技术人员均可使用。
法医物证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法医物证学:法医物证学是应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研究并解决涉及法律方面有关生物性检材的检验与鉴定的一门学科。
应用的学科包括:医学、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血型血清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
法医物证学:是以法医物证为研究对象,以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鉴定的一门学科。
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属于法医学中的物证检验部分,是法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法医物证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涉及多种学科包括:①化学,②物理学,③电子计算机,④形态学,⑤免疫血清学,⑥生物化学,⑦分子生物学,⑧遗传学等方法。
法医物证的特点:①法医物证的稳定性受环境条件的影响;②法医物证属于“科学证据”。
第二章法医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1、何谓遗传标记?个体的单位遗传性状作为标志用于法医物证分析时,这种遗传性状就成为遗传标记GM。
2、何谓基因、基因型和表型?1)基因型:是指个体一个或多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组合,是生物体可见性状的实际基因组成。
2)表型:是指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
表型由基因型决定。
3、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前提条件和意义1)前提条件:群体无限大、随机婚配、没有突变、没有大规模的迁移和没有选择因素的影响。
2)结论: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逐代传递中保持不变。
3)意义:4)反映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的平方,杂合子=该两基因频率乘积的二倍)5)群体样本的检验4、非父排除概率(P23)PE是指孩子的非亲生父亲的男子,能够被某个遗传标记系统排除的概率。
PE用于评估某一遗传标记系统在亲权鉴定案件中的实用价值。
5、何谓个人识别概率?(P22)个人识别概率(DP)是指在群体中随机抽取两个体,两者的遗传标记表型不相同的概率。
DP是评价该遗产标记系统识别无关个体效能大小的指标,DP越高,效能越强。
第三章DNA多态性的分子基础1、何谓DNA多态性?(P37)1)在基因组DNA中,由不同碱基结构的等位基因所形成的多态性叫做DNA多态性。
物证技术考试知识点总结

物证技术考试知识点总结一、物证的概念物证即以有形的、物理的形式存在的证据,在犯罪现场或者其他地方发现的、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有关的实物或痕迹。
二、物证的分类1.生物物证:指通过生命体的遗体或者遗留物如血液、毛发、唾液、尿液、精液、唇印等的鉴定。
2.器物物证:指任何一种物品,如武器、工具、纸张、银行卡、手机、电脑、摄像头等。
3.痕迹物证:指在犯罪现场或者其他地方留下的物证痕迹,如足迹、工具痕迹、车辆痕迹、火灾痕迹、爆炸痕迹、堆积痕迹等。
4.数字物证:指通过分析处理数字信息来鉴定犯罪事实的物证,如计算机取证、网络存证、手机取证、视频取证等。
三、物证的采集1.现场勘查:侦查员到达犯罪现场后,应当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勘查,对现场的情况及时做出记录与采集。
需要采集的物证包括死者、被害人(假如他们活着)、涉案人员、现场器物和现场痕迹等。
2.生物物证采集:血迹、唾液、尿液、精液等的采集应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使用无菌棉签、标本管等容器将生物物证取样,并据此做出鉴定。
3.器物物证采集:武器、工具、纸张等的物证采集应避免对物品本身造成污染。
使用无菌手套、医用夹子等工具进行采集,并据此做出鉴定。
4.痕迹物证采集:足迹、工具痕迹、车辆痕迹、火灾痕迹等的物证采集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如粉刷工具、尺子、摄影机等。
四、物证的鉴定1.生物物证鉴定:对血迹、唾液、尿液、精液等进行鉴定,判断来源、种类、数量、性别、血型等。
2.器物物证鉴定:对武器、工具、纸张等进行鉴定,判断特征、结构、功能等。
3.痕迹物证鉴定:对足迹、工具痕迹、车辆痕迹等进行鉴定,判断来源、种类、特征等。
4.数字物证鉴定:对计算机取证、网络存证、手机取证等进行鉴定,判断数据完整性、真实性、来源等。
五、物证的分析1.生物物证分析:对血迹、唾液、尿液、精液等进行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等多方面的分析。
2.器物物证分析:对武器、工具、纸张等进行结构、成分、特征等方面的分析。
3.痕迹物证分析:对足迹、工具痕迹、车辆痕迹等进行痕迹学、物理学、地质学等多方面的分析。
法医物证学知识点总结

法医物证学知识点总结一、法医物证学的基本概念法医物证学(Forensic Science)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来发现、鉴定、认定、分析和解释物证的学科。
它是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法医物证学主要研究刑事案件中的物证,包括遗传物证、痕迹物证、化学物证、数字物证等多种类型的物证。
通过对物证的鉴定和分析,可以为案件的证据查找、犯罪嫌疑人的认定提供科学依据,有力地支持司法的判决和裁决。
二、法医物证学的原理和方法1. 鉴定原理和方法鉴定是法医物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一,主要包括痕迹学鉴定、法医检查、化学分析、法医心理学等多个方面。
痕迹学鉴定是根据痕迹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特征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确定痕迹的来源和性质,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法医检查是通过法医学家对场景、尸体、尸体表面的检查,来确定死因和死亡时间等重要信息。
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技术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鉴定和分析,例如毒物的检测、药物残留物的检测等。
法医心理学是通过心理测试和分析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进行研究,为案件的侦破和裁决提供科学依据。
2. 检验原理和方法检验是指在鉴定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来验证和确认物证的特征和性质。
在法医物证学中,检验主要包括科学实验、技术测试、设备检测等多种方法。
例如对血迹的DNA分析、对毒物的检验和鉴定、对数字物证的技术测试等。
三、法医物证学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法医物证学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环节和领域。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证据的收集和保护在刑事案件中,往往需要对物证进行及时、有效地收集和保护,以免破坏证据或丢失证据。
法医物证学通过对现场勘验、尸检、物证采样等工作的开展,保证了物证的完整性和可疑度,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基础。
2. 证据的鉴定和分析法医物证学通过对物证的鉴定和分析,为案件的证据查找和认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DNA的鉴定、对图像的分析、对数字物证的提取和对比等多种技术手段,为案件的证据的前期调查和证据的辨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法医物证学复习题一

法医物证学复习题一一、概念1. 序列多态性2. PCR-ASO技术3. DNA探针4. 小卫星重复单位变异分型5. ASPCR6. 规则抗体7. 孟买型8. 同种异型9. 个人识别能力10. 法医DN A数据库二、填空1.结构基因的编码部分称作(1),非编码部分称作(2)。
2.DNA反向斑点杂交是指将(1)与固定于膜上的(2)杂交。
3.常规提取DNA最主要的主要试剂为(1)和(2)。
4.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可分为为(1)、(2)和(3)。
5.PCR反应时为了加强特异性可适当提高(1)。
6.法医学DNA数据库主要有(1)和(2)。
7.亲权鉴定时,当怀疑有(1)存在时才考虑间接排除。
8.非父排除率是指某血型系统(1)。
9.检材检测结果与DNA数据库比对后,可能(1)或(2)。
10.移码突变是由核苷酸的(1)或(2)所致,常导致终止密码的(3)或(4)出现。
11.ABH、P和Lewis抗原型特异性决定于(1)结构;Rh及Kell抗原的型特异性取决于(2)差异。
12.Rh基因是由紧密连锁且高度同源的(1)和(2)基因组成,分别编码(3)和(4)抗原。
13.血型I型前身物与II型前身物的差异表现在末端核心结构中(1)的连接方式。
14.PGM1基因第4外显子220位密码子的改变决定了(1)之间的差异;而第八外显子419位密码子的改变决定了(2)之间的差异。
15.HLA I类抗原由两条肽链构成,即(1)和(2)。
16. 提取法医物证检材以(1)、(2)、(3)为基本原则17 抗人血清蛋白血清只有(1)特异性,没有(2)特异性18 用于性别鉴定常用的基因座有(1)、(2)、(3)19未腐败的尸体可提取(1)三、多选1. 与提高PCR反应特异性最密切的因素是:A:变性温度。
B:复性温度。
C:延伸温度。
D:模板浓度。
E:引物浓度。
2. 关于TaqDNA聚合酶哪项是错误的描述A:对Mg2+、K+极敏感。
B:牛血清白蛋白有助于其性质稳定。
山西省考研法医学复习资料法医物学重要概念梳理

山西省考研法医学复习资料法医物学重要概念梳理山西省考研法医学复习资料:法医物学重要概念梳理一、概述法医学是研究应用医学和法律科学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交叉学科。
而法医物学是法医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与法医学相关的各个物质、物品的性质、特征及其法医鉴定方法等。
在山西省考研法医学中,法医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掌握其重要概念对于备考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二、法医物学重要概念梳理1. 通常物证通常物证是指在普通人员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如血迹、唾液、头发、指甲、皮肤等,这些物证通常都是在案发现场或嫌疑人身上直接采集得到的。
在鉴定时,法医人员需要对这些通常物证进行科学的检测、分析以确定其与案件的关联性。
2. 痕迹物证痕迹物证是指无形痕迹或微量物质构成的物证,如指纹、足迹、声音录音、显微镜下的纤维等。
这些痕迹物证常常需要经过特殊的检测手段才能提取和鉴定,对于案件的侦破起到关键作用。
3. 体液与组织物证体液与组织物证是指血液、唾液、尿液、精液等体液以及骨骼、牙齿、皮肤、内脏等人体组织的物证。
这些物证中所含的DNA信息十分重要,可以通过DNA鉴定技术进行人身份的确认,对于解决各类涉及人身伤害的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4. 药物物证药物物证是指毒品、药物残留等与毒品、药物相关的物证。
法医人员可以通过对药物的检测与分析,判断案件中是否存在药物的使用或侵害行为。
5. 化学物证化学物证是指通过化学手段进行检测与分析所得到的物证,如酒精、毒物、火灾中的烟雾成分等。
化学物证的分析对于解决中毒案件、火灾案件等具有重要意义。
6. 遗留物证遗留物证是指案件现场或嫌疑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如烟蒂、指甲屑、皮屑、毛发等。
这些痕迹常常能提供案发时嫌疑人的存在与活动信息,对于案件侦破十分重要。
三、结语本文对山西省考研法医学中的法医物学重要概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通常物证、痕迹物证、体液与组织物证、药物物证、化学物证和遗留物证等重要概念的含义与作用。
物证复习重点整理

物证技术学复习重点整理1.物证、物证技术、物证技术学物证:是证据的一大类,是指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在的实物。
物证是指依法收集与案件有联系、通过科学鉴定或侦查措施能以其外形特征、所载字迹特征或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物品、物质、文书和痕迹。
物证技术:是指对案件中的各种物证进行发现、记录、提取、检验和鉴定所应用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从纵向来看,物证技术可分为发现物证的技术、记录物证的技术、提取物证的技术、检验(或鉴定)物证的技术。
物证技术学:是以物证和物证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查明案件实事、公正实施法律、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有关物证的专门性问题的一门学科。
物证技术学是由于法律的需要和自然科学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1.物证的特点是什么?(一)合法性 1、要依法搜集2依法鉴定3按标准和法规进行鉴定4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要合情合理。
(二)不可替换性1、物证的唯一性决定了其不可替换性;2、物证的形式可以转换。
如实物变照片,图等。
(三)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 1、科学技术是物证技术的基础。
医学产生法医、照相产生刑事照相等。
2、物证技术的方法,仪器均是利用其他科学的成果和仪器、方法。
如手印显现,微量物证鉴定等(四)客观可靠性1、物证本身没有主观意识,是最可靠证据;2、处理物证的人是主观的,因而物证鉴定也会出错。
1.物证处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对物证的处理一般包括发现、提取、保全、鉴定。
为了确保证据来源的可靠性及鉴定的准确性,处理物证时一般应遵循下列规则:1.必须依法进行2.区别不同案件,确定发现、提取物证的重点和范围;一证多用要特别注意3.必须以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发现和提取物证。
4.必须掌握发现和提取物证的技术。
5.必须记录、拍照。
6.必须防止污染、损坏和丢失。
1.物证的种类有那些?物证种类繁多,最通用的分类法:(一)依照物证的客观存在形式和特性,可分为:(1)物体(质)、物品物体:是由一定特构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证技术学复习重点整理1.物证、物证技术、物证技术学物证:是证据的一大类,是指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在的实物。
物证是指依法收集与案件有联系、通过科学鉴定或侦查措施能以其外形特征、所载字迹特征或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物品、物质、文书和痕迹。
物证技术:是指对案件中的各种物证进行发现、记录、提取、检验和鉴定所应用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从纵向来看,物证技术可分为发现物证的技术、记录物证的技术、提取物证的技术、检验(或鉴定)物证的技术。
物证技术学:是以物证和物证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查明案件实事、公正实施法律、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有关物证的专门性问题的一门学科。
物证技术学是由于法律的需要和自然科学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1.物证的特点是什么?(一)合法性 1、要依法搜集2依法鉴定3按标准和法规进行鉴定4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要合情合理。
(二)不可替换性1、物证的唯一性决定了其不可替换性;2、物证的形式可以转换。
如实物变照片,图等。
(三)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 1、科学技术是物证技术的基础。
医学产生法医、照相产生刑事照相等。
2、物证技术的方法,仪器均是利用其他科学的成果和仪器、方法。
如手印显现,微量物证鉴定等(四)客观可靠性1、物证本身没有主观意识,是最可靠证据;2、处理物证的人是主观的,因而物证鉴定也会出错。
1.物证处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对物证的处理一般包括发现、提取、保全、鉴定。
为了确保证据来源的可靠性及鉴定的准确性,处理物证时一般应遵循下列规则:1.必须依法进行2.区别不同案件,确定发现、提取物证的重点和范围;一证多用要特别注意3.必须以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发现和提取物证。
4.必须掌握发现和提取物证的技术。
5.必须记录、拍照。
6.必须防止污染、损坏和丢失。
1.物证的种类有那些?物证种类繁多,最通用的分类法:(一)依照物证的客观存在形式和特性,可分为:(1)物体(质)、物品物体:是由一定特构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
主要是指自然界存在的物质。
物品:生活和工作用品,一般主要为人造物。
物体,物品证明案件的一种形式:外表形态特征:可以与辨认相结合,也可以证明案件性质和犯罪条件物质成分:不同的化学成分,油漆,塑料,橡胶,污垢…可以认定或排除嫌疑,但要注意其特定性,用多种方法检验,生物属性:生物学上的排异性如,血迹距离、次序、位置等:人和工具距离,人的特殊位置,人与物,物与物的次序关系等.(2)痕迹物证痕迹是指人体或某物体与其他人体或物体相接触时所形成的能反映出该物体形态特征的一种物证。
也是用形态特征痕明案件事实的物证。
痕迹可分为:形象痕迹:手足工枪动作习惯痕迹:足迹步法特证、笔迹整体分离痕迹:一物体分离成两块以上(3)文书物证文书是指载有文字、图案、印文等的书面材料和存储材料。
文书物证是一项综合性的物证集合体。
有形象痕迹(如:印章,身份证等),也有动作习惯痕迹(笔迹特征),还有微量物证等。
(4)化学物证是指用用某种物质化学组成成份和特征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类物证。
通过化学成份进行自身和种类认定。
在实际鉴定和侦查中,这种分类一般不采用,而采用微量物证这一分类。
司法鉴定法规规定分类中有微量物证对物质特定性的认定:要把成份,形态,物理属性,结合起来。
1.生物物证是来自生物体的物质,以其生物遗传特征,细胞形态、物体形态、物质成份等特性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类物证。
如:DNA、人体和动物毛,植物叶片等。
2.音像物证(电子物证)是指以录音、录像以及电子计算机记录和储存的声音和图像资料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
(这种方法是否包括电子物证,软件源程序,数据等有的并不声音,也不是图象。
电子数据恢复,读取也不属于音像,但却是物证)(二)依照检验方法,可分为:(1)物理物证;(2)化学物证;(3)生物物证。
这种分类不科学,因为检验方法不是物证本身属性。
会造成分类混乱。
如油漆,如果用检验方法,就成了物理物证。
一个物质可能用物理也可以用化学方法,那成了什么物证。
如金属可以用化学分析,也可能能谱,色谱。
1.《封诊式》是哪一年,在哪出土的。
(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发掘的)2.《洗冤录》是谁,什么时间写的?(1247年,宋慈)3.《中华指纹学》是谁哪一年出版的?(1930年,刘紫菀)4.《刑事警察科学知识全书》谁编著的?(1948年,冯文尧编著)5.指纹技术是由谁发明的?(1857年,英国人威廉.赫舍尔)6.人体测量法是谁发明的?(1879-1883,法国人贝蒂隆)7.笔迹检验技术的奠基人是谁?代表作是什么?(法国人米尚,笔相学体系,《笔相学方法》)8.侦查学的创始人是谁?(1892年,汉斯-格罗斯,侦查工作指南)1.什么是痕迹、痕迹可分为那些种类?痕迹是指人体或某物体与其他人体或物体相接触时所形成的能反映出该物体形态特征的一种物证。
也是用形态特征痕明案件事实的物证。
痕迹可分为:形象痕迹:手足工枪;动作习惯痕迹:足迹步法特证、笔迹;整体分离痕迹:一物体分离成两块以上。
1.什么是同一认定、同一认定的条件是什么?概念:同一认定是依据客体特征来判断两次或多次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个客体的认识活动。
同一认定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能力。
理解同一认定要注意: 1、“同一”是表示事物或现象同其自身相等同的范畴。
2、同一认定的客体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出现过两次或两次以上。
第一次出现的客体称为“被寻找客体”,第二次出现客体称为“受审查客体”。
若某客体仅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出现一次,那么同一认定就无法进行。
3、两者之间只能相同或相似不能同一。
条件:物证之间的个体差异是物证同一认定的客观依据。
同一认定所要求的条件,包括特征的特定性、稳定性和反映性。
(一)特征的特定性。
特征组合的特定性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1.特征的数量;2.特征的质量;3.同类客体的数量。
同类客体的数量,是指该特征组合可能出现重复的客体范围。
(二)特征的稳定性同一认定所要求的特征稳定性是指客体特征在进行同一认定的必要时间内保持基本不变的属性。
“基本不变”有两层含义:(1)对一个特征组合来说,是指其中的主要特征都保持不变。
(2)对一个具体特征来说,是指保持该特征的质基本不变。
(三)特征的反映性客体特征的反映性是指客体的特征能够在其他客体上得到反映的一种属性。
1、同一认定要求客体特征在其他客体或技术设备上得到反映。
2、同一认定要求客体特征的反映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3、客体特征的反映性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特征识别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同一认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一般步骤1、预备检验(鉴定前准备)(1)了解情况鉴定的目的和要求案件发生的基本情况检材和样本的获取情况(2)审查鉴定材料做出受理,不受理,补充材料、及试鉴定决定(3)做好鉴定的材料处理和仪器准备2.分别检验分别检验的任务是通过分别考察和研究被寻找客体的特征反映体与受审查客体的特征反映体来认识他们各自的特征和特性。
分别检验的顺序一般是先检验被寻找客体(检材)的特征反映体,然后再检验受审查客体(样本)或其特征反映体。
3.比较检验比较检验的任务是通过比较和检材样本特征来找出二者之间的特征符合点(相同点)和差异点,从而为肯定同一或否定同一提供依据。
比较检验的顺序是先一般特征,后细节特征。
比较客体特征时,既要比较每一个特征的质、、,也要比较该特征量及与其他特征的相互关系,而且要根据客体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特征比较方法。
4.综合评断综合评断的任务是分析在比较检验阶段中找定的特征符合点和差异点,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客体是否同一的结论。
综合评断的顺序一般为先差异点,后符合点。
在具体的物证鉴定中,对特征符合点和差异点的评断要结合起来进行,二者不可偏废。
一般方法:同一认定的方法包括特征识别方法和特征比较方法。
1.同一认定的特征识别方法包括肉眼观察方法、物理测量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显微镜检验方法、仪器分析方法、照相识别方法等。
2.同一认定的特征比较方法同一认定中常用的特征比较方法也很多,如在形象物证鉴定中包括特征对照法、特征重叠法、特征接合法。
特征对照法:这种方法适合点状的细节特征的对比。
手印、足迹、文书等运用较多特征重叠法:这适合检验痕迹的布局特征线条拼结法:这种方法适合线条状痕迹鉴定1.同一认定常用的特征比较法那些?1.什么是物质交换原理?物质交换原理是由谁提出来的?(人,国家,20世纪初)物质交换原理,又称为“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这一理论最早是20世纪初由法国著名侦查学家艾德蒙·洛卡德在其编著的《犯罪侦查学教程》提出。
这一理论认为,犯罪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作案人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跟各种各样的物质实体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因此,犯罪案件中物质交换是广泛存在的,是犯罪行为的共生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1.如何理解物质交换原理?这一理论涉及的物质交换是广义上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痕迹性物质交换。
即人体与物体接触后发生的表面形态的交换。
如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足迹、作案工具痕迹以及因搏斗造成的咬痕、抓痕等。
(二)实物性物质交换:分为有形物体的物质交换和无形物体的物质交换。
有形包括:微观物体的互换和宏观物体的互换。
无形包括:后者主要指不同气体的互换。
意义:物质交换原理有着深厚的科学基础,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因果制约规律,体现了能量转换和物质不灭的定律。
这一原理对物证技术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研究微量物证、细致取证的基础。
1.什么是司法鉴定、司法鉴定人、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司法鉴定人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出鉴定意见的人员。
司法鉴定机构是指经司法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接受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活动的专门单位。
1.司法鉴定机构可分为那两类?根据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侦查(专业)鉴定机构、社会鉴定机构。
1.侦查部门鉴定机构: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等的鉴定机构。
根据《决定》七、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2.社会鉴定机构:是经司法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面向社会服务的鉴定机构。
社会鉴定机构互相平等,可接受个人、机关、团体及侦查、检查、审判部门的委托。
不受地域限制。
1.司法鉴定人出庭越多,越有利于司法鉴定工作的发展吗?1.鉴定人出庭的必要性是什么?鉴定人可以出庭,也应当出庭作证,就诉讼理论而言,鉴定人出庭作证不单纯是一个举证的方式问题,它体现了科学技术在诉讼中的应用价值,符合现代诉讼结构要求,有利于法庭审查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