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上课课件-专题8 诗歌鉴赏6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8-5)ppt课件

出判断。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真正要求做出评价的 不多,即使是涉及这一层面,也多是开放性的题目,考生 可任选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倒是分析概括诗歌 的思想内容的试题比较多。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诗歌的题材 有密切关系,如果从题材的角度对诗歌进行一个大致的分 类,把握各类题材诗歌内容的共性,这对考生解读某一首 具体诗歌的思想内容是大有好处的。在此,我们把诗歌分 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 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爱情闺怨诗等。
边学边练 BIANXUEBIANLIAN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南涧①中题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②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③。 [注] ①南涧:地处永州之南,作者谪居时作。②亭午: 正午,中午。③期(qī):约会。
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 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 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解析]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借杜甫之典,呼应词开篇处的序“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 居山间”,表明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再借汉言宋, 表达对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的愤慨,讽刺宋朝求和讳战、 斥退一切抗战者的弊端,批判奸佞之人的阴险和卑劣。“纱 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隐喻奸邪之辈阴险卑劣,表 达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凉。
新课标福建省2020届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99.ppt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 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 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 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答出①的,给3分;答出②的,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 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 “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 心。(答出什么感情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案 (1)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 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 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 要分析的,给2分) (2)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 忱。(3分)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3 分)
解析 (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要理解描写景物的词句,体悟景中蕴含 的情感,指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在结构、主旨表达、抒情方面的作用。 (2)一要整体把握词的情感倾向:上阕写景,暗含春愁;下阕抒情,直写闺 怨。二要抓住人的动作、神情等细节理解句意:结尾二句,紧承“讳 愁”句来,从注释看,词中人内心痛苦。“翻身”,转过身来;“整顿”,整 理,使紊乱的变为整齐;“沉吟”,默默沉思,迟疑不决。两句意思是说: 因为愁情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 情,可是着棋之后,又因为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作答步骤分为 两步:先概括感情内容(“纷乱愁绪”),再辨明表达技巧(动作),并结合诗 歌简要分析。
高三第一轮复习整体把握诗歌鉴赏 PPT优秀课件

兵车行 (杜甫)
咏柳 (贺知章)
寻隐者不遇
(贾岛)
表明写作内容
★表明、地点类别
悯农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表明情感
看一看 找启示 题目、注释……
合理地“想入非非”,理智地“适当发散”
唐人(所有诗人)作诗,最重诗题!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事件、题材、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鉴 赏 程 序
(走进诗歌)
看一看
抓一抓
辨一辨
6
首先
看一看
想一想读懂这首诗的抓手是什么?
春日忆李白 杜甫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 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 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 此处指论诗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 归隐田园的情怀。
20
小结
• 诗歌题目以及注释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理解 是个内容 • 进行综合性练习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全国Ⅱ 卷) 题目:地点、季节、边塞诗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注释:作者身份、背景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 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 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 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1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 心,显示必胜的信心。(1分)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PPT优秀课件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郦道元《水经注》)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杜甫《秋兴八首》)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歌 题材内容 事件
景语
情语
王诗 写景 郦诗 抒怀
游 巴峡
晴江浣二女流明朝莹日鸣莺鸡为故市声于舟中忆帝京 解离情
猿鸣
泪沾裳
杜诗
玉露 枫林 山峡气萧森
伤
↓同↓
游巴峡
↓ 异↓
王: 色调明丽 平静祥和 淡淡的思乡之情 得以缓解,不悲苦
郦、杜:色调凄冷 萧瑟阴森 情感悲苦
王诗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 “二流明莹”等意 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平静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 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诗歌 题材内容
曹诗 即事 辛词 感怀
事件
学六韬 披金甲 不卖刀
醉里看剑 梦回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情语
尚嫌 羞见
可怜
同: 伤己——壮志难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异: 曹诗:报国之心犹存,壮心不已的豪情 辛词: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有瞩
韩偓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5分)
2020版江苏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共161张PPT)

(1)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
答案 (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 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赏析对比手法塑造形象的能力,体现掌 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一种精诚奋斗的精神,思想上具有积极意义。 立志报仇雪恨的精卫鸟经年累月怀着微小的赤诚之心,“终年”与“寸诚”是一对比;口衔细 石却希望填平大海,“细石”与“大海”是一对比;填海之功难以实现,区区小命实在轻,“任 务重”与“性命轻”是一对比。在对比中表现了精卫的决心之坚、抱负之大与命运之悲。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着重考查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了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的学科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诗歌后六句中“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是全诗主旨。“专精”二字是作者赋予精卫鸟的 人格化的精神品质。“我独”二字,表达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赏专精”是 作者立论的依据,后四句围绕“赏专精”这一论点,充分展开议论。最后两句作者将“精卫” 与刺客相比,再次表达了对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
4.(2016江苏,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 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 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 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赏析对比手法塑造形象的能力,体现掌 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一种精诚奋斗的精神,思想上具有积极意义。 立志报仇雪恨的精卫鸟经年累月怀着微小的赤诚之心,“终年”与“寸诚”是一对比;口衔细 石却希望填平大海,“细石”与“大海”是一对比;填海之功难以实现,区区小命实在轻,“任 务重”与“性命轻”是一对比。在对比中表现了精卫的决心之坚、抱负之大与命运之悲。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着重考查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了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的学科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诗歌后六句中“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是全诗主旨。“专精”二字是作者赋予精卫鸟的 人格化的精神品质。“我独”二字,表达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赏专精”是 作者立论的依据,后四句围绕“赏专精”这一论点,充分展开议论。最后两句作者将“精卫” 与刺客相比,再次表达了对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
4.(2016江苏,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 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 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ppt

“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方
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法
1、思想性格
二
知
2、生活经历
读
人 论
3、风格流派
作
世
4、创作背景和目的
者
5、时代背景(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
作Hale Waihona Puke 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 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知人:
方
九死不悔:漫漫长路的探索—屈 原
④北宋诗重义理。
者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 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 重忠义。
知作者,知人论世
方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
法 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
标 《征人怨》——
题
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别(边塞
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
方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一诗,仅从标
法 题上看,交代了哪些内容?
一
【注】苗发、司空曙:都是作者的诗友。
读 ① “竹窗闻风”交代了写作缘起和本诗的主要描写
标
对象。
题 ② “寄”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的人) ③ 暗示了情感基调(思念及由思念而生的其它情
愫)以及题材类别(怀人诗)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方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法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一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上课课件

注释: ①虞世南:原为隋朝旧臣,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后,由于才高学 广,为人正直,深得器重。 ②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这首诗借咏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借咏蝉表达了诗人认为贤能高洁的人,并不需要 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的自得之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八大题材 内容上 课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八大题材 内容上 课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八大题材 内容上 课课件
练习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 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 (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 “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 淮水 、 后庭花、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 、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借古讽 今、吊古伤今。
风格:雄浑壮阔,含蓄沉郁。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张勃《吴录》
载:诸葛亮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
宅也。”
这首诗的感情是怎样的?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以不变写变,山、潮、水、月伴寂寞空城, 而六朝繁华已成旧时陈迹。借六朝的衰亡来抒发 物是人非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当时的统治者 引以为戒。
山水田园诗 赠酬送别诗 边塞征戍诗 谈禅说理诗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诗歌鉴赏PPT课件

是借物喻人(或自喻),托物寓意(托物言 志),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理想情趣,志 向追求或对生活的某种感悟认识。因此,对 物的形象的鉴赏,除了理解其形象特征之外, 重点应落到寓意的把握上。
第二类、物的形象鉴赏
诗人笔下的 诗中描绘的 诗中的
诗人托物言志
+物+ 物的 特征+
诗人托物明理
表达诗人……情 感(追求、理想)
例(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简要概括一下你对诗中画眉鸟形象的认识。
答案:
诗中描绘的画眉鸟生活在林间树丛里,在花树丛 中自由自在的歌唱,声音宛转动听,笼中鸟远不能及。 诗人托物明理,意在表明:唯自由才能发挥自然万物 的生命极致;无论身体或是灵魂,一旦受到束缚,就 绝不可能迸发出生命的绚丽光彩。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答案: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
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避世脱 俗,有着随性自然的情怀的隐者形象。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 絮飞,离人犹未归。
分析
❖ 1、处境际遇:独守空闺
❖ 2、思想品格:寂寞惆怅,思念丈夫,切 盼夫归。
❖ 3、身份属性:思妇
答案: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独守空闺,思念 丈夫,切盼夫归,寂寞惆怅的思妇形象。
(注意答案要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处 境际遇,二是思想性格特征,三是身份 属性)
第二类、物的形象鉴赏
诗人笔下的 诗中描绘的 诗中的
诗人托物言志
+物+ 物的 特征+
诗人托物明理
表达诗人……情 感(追求、理想)
例(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简要概括一下你对诗中画眉鸟形象的认识。
答案:
诗中描绘的画眉鸟生活在林间树丛里,在花树丛 中自由自在的歌唱,声音宛转动听,笼中鸟远不能及。 诗人托物明理,意在表明:唯自由才能发挥自然万物 的生命极致;无论身体或是灵魂,一旦受到束缚,就 绝不可能迸发出生命的绚丽光彩。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答案: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
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避世脱 俗,有着随性自然的情怀的隐者形象。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 絮飞,离人犹未归。
分析
❖ 1、处境际遇:独守空闺
❖ 2、思想品格:寂寞惆怅,思念丈夫,切 盼夫归。
❖ 3、身份属性:思妇
答案: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独守空闺,思念 丈夫,切盼夫归,寂寞惆怅的思妇形象。
(注意答案要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处 境际遇,二是思想性格特征,三是身份 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阅读
研究考情·明确考向
年份 卷别
体裁
作者
题材
涉及考点
全国卷Ⅰ 唐诗《野歌》
李贺
即景抒怀 表达技巧、语言、思 诗 想感情
宋诗《题醉中所作草
2018
全国卷Ⅱ 书卷后(节选)》
陆游
即事抒怀 思想感情、表达技 诗 巧、形象
全国卷Ⅲ 唐诗《精卫词》
王建
语言、表达技巧、分 言志诗
内容解说
示例
杜甫“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王安石
中国古代诗人为
了炼字、炼意的需要, “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王维“日色
改变词 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
冷青松”(《过香积寺》),以上句中
性
“空”“绿”“冷”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
词语的词性,以此来增
词语绘景状物,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强
唐诗《丹青引赠曹将军
2016 全国卷Ⅱ 霸(节Fra bibliotek)》杜甫
赠友诗 语言、表达技巧
全国卷Ⅲ 宋诗《内宴奉诏作》 曹翰 言志诗 语言、思想感情
2
1.从选材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名家非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热点,有 时也会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
2.从题材上看,赠别诗、写景抒情诗、羁旅思乡诗等诗歌成为命题首选和考查 重点。
4
词萌芽于南朝并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以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 词 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填词时为点
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
形成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高考重点考查)与 曲 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
3.从考点上看,重点考查语言、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形象的考查隐含在思想 感情和表达技巧考题中,较少直接设题考查。
4.从题型上看,2018 年高考全国卷为一道 4 选 1 的客观题,3 分;一道主观题, 6 分。
3
文体特征·知识积累
一、懂点诗歌基本常识
(一)古代诗歌分类
唐以前的诗称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
①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
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 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 处。”作者采用答话蕴含问话的方法,精 省略压缩
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 简压缩为二十个字。②马致远的《天净 词语
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 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上片(阕) 主句写景 写景(次)
词
尾句过渡
下片(阕):抒情(主)
6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 衬哀情等。
两个特点:(1)答话蕴含问 家,古道西风瘦马。”把多个意象直接拼
话;(2)意象组合。
合,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10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真题文本·读文示范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诗歌类型】 即景抒怀诗 【思想情感】 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 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 【运用手法】 比喻、白描、直抒胸臆、以景结情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11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 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 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 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 条条看即烟濛濛。
小令一般以一支曲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 数、平仄、韵脚填写。如《山坡羊·潼关怀古》。
5
(二)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主,第四句最重要) 有的诗
诗 近体诗 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讲究起
承转合
首句渲染气氛
强诗歌的表现力。
化了诗歌的感染力。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8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诗人写诗,有时为了强
①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
调某些意蕴,达到某种特殊 芳草萋萋鹦鹉洲。”“汉阳树”和“鹦鹉
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1
宋诗《礼部贡院阅进士
思想感情、语言、
全国卷Ⅰ
欧阳修 即事抒怀诗
就试》
表达技巧
全国卷Ⅱ 宋诗《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2017
唐诗《编集拙诗,成一
全国卷Ⅲ 十五卷,因题卷末,戏 白居易
赠元九、李二十》
送别诗 表达技巧、形象 表达技巧、思想感
赠友诗 情
全国卷Ⅰ 唐诗《金陵望汉江》 李白 写景抒情诗 形象、思想感情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7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二、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
“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
形处理。古典诗歌是如何对语言做变形处理的呢?
诗家语 (形态)
的效果,或出于格律等表达 洲”为陈述对象(主语)后置。
改变词序
的需求,故意改变某些词的
②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
词序。主要体现在主语后置、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为主宾换
主宾换位等方面。
位。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9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规定,可算自由诗。按 古体诗
每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各句字数不等)等。
诗
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
近体诗是指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
近体诗 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格律诗为
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专题八 古代诗歌阅读
研究考情·明确考向
年份 卷别
体裁
作者
题材
涉及考点
全国卷Ⅰ 唐诗《野歌》
李贺
即景抒怀 表达技巧、语言、思 诗 想感情
宋诗《题醉中所作草
2018
全国卷Ⅱ 书卷后(节选)》
陆游
即事抒怀 思想感情、表达技 诗 巧、形象
全国卷Ⅲ 唐诗《精卫词》
王建
语言、表达技巧、分 言志诗
内容解说
示例
杜甫“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王安石
中国古代诗人为
了炼字、炼意的需要, “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王维“日色
改变词 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
冷青松”(《过香积寺》),以上句中
性
“空”“绿”“冷”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
词语的词性,以此来增
词语绘景状物,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强
唐诗《丹青引赠曹将军
2016 全国卷Ⅱ 霸(节Fra bibliotek)》杜甫
赠友诗 语言、表达技巧
全国卷Ⅲ 宋诗《内宴奉诏作》 曹翰 言志诗 语言、思想感情
2
1.从选材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名家非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热点,有 时也会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
2.从题材上看,赠别诗、写景抒情诗、羁旅思乡诗等诗歌成为命题首选和考查 重点。
4
词萌芽于南朝并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以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 词 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填词时为点
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
形成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高考重点考查)与 曲 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
3.从考点上看,重点考查语言、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形象的考查隐含在思想 感情和表达技巧考题中,较少直接设题考查。
4.从题型上看,2018 年高考全国卷为一道 4 选 1 的客观题,3 分;一道主观题, 6 分。
3
文体特征·知识积累
一、懂点诗歌基本常识
(一)古代诗歌分类
唐以前的诗称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
①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
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 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 处。”作者采用答话蕴含问话的方法,精 省略压缩
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 简压缩为二十个字。②马致远的《天净 词语
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 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上片(阕) 主句写景 写景(次)
词
尾句过渡
下片(阕):抒情(主)
6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 衬哀情等。
两个特点:(1)答话蕴含问 家,古道西风瘦马。”把多个意象直接拼
话;(2)意象组合。
合,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10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真题文本·读文示范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诗歌类型】 即景抒怀诗 【思想情感】 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 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 【运用手法】 比喻、白描、直抒胸臆、以景结情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11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 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 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 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 条条看即烟濛濛。
小令一般以一支曲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 数、平仄、韵脚填写。如《山坡羊·潼关怀古》。
5
(二)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主,第四句最重要) 有的诗
诗 近体诗 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讲究起
承转合
首句渲染气氛
强诗歌的表现力。
化了诗歌的感染力。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8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诗人写诗,有时为了强
①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
调某些意蕴,达到某种特殊 芳草萋萋鹦鹉洲。”“汉阳树”和“鹦鹉
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1
宋诗《礼部贡院阅进士
思想感情、语言、
全国卷Ⅰ
欧阳修 即事抒怀诗
就试》
表达技巧
全国卷Ⅱ 宋诗《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2017
唐诗《编集拙诗,成一
全国卷Ⅲ 十五卷,因题卷末,戏 白居易
赠元九、李二十》
送别诗 表达技巧、形象 表达技巧、思想感
赠友诗 情
全国卷Ⅰ 唐诗《金陵望汉江》 李白 写景抒情诗 形象、思想感情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7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二、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
“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
形处理。古典诗歌是如何对语言做变形处理的呢?
诗家语 (形态)
的效果,或出于格律等表达 洲”为陈述对象(主语)后置。
改变词序
的需求,故意改变某些词的
②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
词序。主要体现在主语后置、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为主宾换
主宾换位等方面。
位。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9
2 0 2 0 高考一 轮复习 语文上 课课件 -专题8 诗 歌鉴 赏6
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规定,可算自由诗。按 古体诗
每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各句字数不等)等。
诗
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
近体诗是指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
近体诗 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格律诗为
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