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前沿和热点问题

当前经济前沿和热点问题
当前经济前沿和热点问题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经济管理课程论文

题目当前经济前沿和热点问题

——低碳经济

姓名羊婷婷

学号103162156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当前经济前沿和热点问题——低碳经济

羊婷婷

摘要: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们当今生活的主题,资源环境的改变促使我们必须去面对和解决我们自身造成的问题。所以低碳经济是全球的趋势也是我们中国必须选择的一条路。政策上,我们已经开始转变,为低碳创造新的途径,企业也必然在政策的指引下调节企业的各方事宜。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国也做出了积极响应,表明了中国态度,正步入不可逆转的低碳经济时代。

关键词:低碳经济,内生动因,国际趋势,治理机制,资源禀赋、经济利益,政治博弈,企业,变革

引言:低碳经济为世界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最新的解决方案,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决策者关注、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理念与热点问题之作为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低碳经济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全新高度,将引领全球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发生深刻变革,将成为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之后,第五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以资源禀赋、经济利益与政治博弈为视角解析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内生动因,基于低碳经济国际发展趋势的简要回顾,探索涵盖政策规制型、金融杠杆型以及消费引导型治理工具的中国低碳经济治理机制。

“低碳经济”术语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的文献中就曾出现,其确切概念则起源于2003 年英国发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即用低碳基能源、低二氧化碳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当前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2006 年,《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评估,呼吁各国迅速

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IPCC 第4 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毫无争议的事实”,只有减少温室气体(主要是含碳气体)排放,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7年联合国讨论后京都行动方案,并制订了“巴厘岛路线图”,2008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9 年伦敦G20 峰会对经济复苏与低碳化转型的承诺,促进了低碳经济概念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关于低碳经济,尚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主要有多五种诠释:关于低碳经济,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有五种诠释:(1)发展阶段论。认为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有关,是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人文发展和碳生产力同时达到一定水平下的发展过程与形态。该观点由此认为,尽管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趋势,但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规律和国情,一味地要求发展中国家改变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2)发展模式论。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与化石能源消耗脱钩的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该观点受到比较多的认可。(3)社会经济形态论。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不仅是一种经济、企业盈利及生存模式,还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状态,以及社会制度发展的状态。该观点强调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能源资源使用方式论。是相对于高碳经济、相对于新能源、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该观点由此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节能和改善能源结构,即降低能源碳密度。(5)物质流过程论。就是经济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减排增汇,在物质流的输入环节、转化环节和末端环节中提高能源生产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增加碳汇。该观点把碳汇建设补充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低碳经济框架

低碳经济研究主要包括理论方法、意识形态、政策设计、实践探索等方面(图1)。在碳政治方面,不少观点认为,低碳经济能否实现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提不提或是否发展低碳经济却是政治问题;在全球碳政治的博弈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世界主义”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实际利益;人类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不是技术上的也不是经济上的,实际是政治和体制上的。在理论方法方面,专家学者主要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阶段性、发展态势和政策工具的理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理论核心。

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导向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国也做出了积极响应,表明了中国态度,正步入不可逆转的低碳经济时代。

要说明的是,低碳经济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与多年来我们开展的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是密切联系的,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两型”社会建设有相当大的承继关系和交叉重叠,这是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订并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及低碳经济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见表1),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2009 年11 月, 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研究制订之中。

目前,各地在积极进行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研究和试点示范。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008 年10 月对广东率先发展低碳经济作出批示后,“广东省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促进政策研究”2009 年8 月正式启动,将于2011 年完成报告。目前已选定深圳市作为广东低碳经济的试点城市。杭州市提出在全省、全国率先打造低碳产业、低碳城市。目前,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不久将建成国内首家“低碳科技馆”。在中部诸省,湖南社科专家建议长株潭率先开展国内首个低碳城市群建设试点,湖南省明确表示“把低碳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与‘两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并启动了相关课题研究。安徽省将争取成为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试验区”,积极申报国家级“低碳城市”和“低碳园区”试点。低碳城市建设

已取得一些进展。2007 年4 月,世界自然基金(WWF)在我国选择了保定和上海作为低碳城市的试点,分别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角度和建筑节能的角度尝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在圆满实现了“绿色奥运”的承诺后,北京加快了低碳城市建设步伐,北京CBD 东扩区将按照低碳排放等设计理念,建成全球首个低碳商务区。上海市在加紧建设“低碳世博会”,专门制订了以“低碳排放”为目标的世博科技专项行动计划。此外,珠海市、日照市、无锡市、贵阳市等也纷纷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和设想。气候组织(Climate Group)指出,在未来的3 至5 年内要在我国推进l5个低碳城市的建设。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低碳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方面存在很多发展障碍,比如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转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完善等。我国低碳经济及低碳城市实践具有零散型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但我们相信,低碳经济必将逐渐整合生态、经济、政治利益,成为变革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一个绿色、安全、和谐的“低碳世界”终将会来到。

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内生动因: 资源禀赋、经济利益与政治博弈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绿色经济领域的研究者就预言,按照著名的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 Nikolai D Kondratieff)经济长波理论或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创新周期理论,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内容的第五次创新长波之后,即将来临的是以资源生产率革命为特征的第六次创新长波,而这个长波的意义就是开创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新时代[1]。毋庸置疑,全球经济正处在一场新工业革命的序幕,驱动这种新工业革命的是对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的重视; 与此同时,能源资源禀赋不可回收的天然属性、价格与供给的巨大波动性也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经济模式的主流。针对这一新的现实,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们开始调整在贸易、融资和生产计划方面的决策; 不过真正推动这种决策调整的是对未来的展望,这种展望关乎向低碳未来转型所带来的潜在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而不

是转型的成本考虑[2]。除此之外,中国的资源储备状况决定了资源禀赋、经济利益与政治博弈共同构成低碳经济转型的内生动因。

( 一) 资源禀赋

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内生动因首先与能源稀缺和环境污染直接相关。中国经济正处于以资源密集开采和快速消耗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当中,能源资源的天然不可再生性与可持续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在21 世纪前50 年内,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仍将以化石燃料为主。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短缺和洁净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煤炭的重要性和地位还会逐渐提升。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和煤炭在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如图1、图2 所示。

显而易见,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基本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本质特征,这也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这种以低热值的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负外部性对环境影响较为重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始终是一个焦点话题。国际能源署( IEA) 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07 ) 显示: 2005—2030 年间,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3.

2% 和2. 5%,能源相关的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3. 3% 和2. 2%,中国将在2010 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与此同时,粗放式发展长期处于主流的特征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单位GDP 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了必须实施低碳经济转型,推广清洁碳排放技术,扩展新能源生产结构,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共赢。

( 二) 经济利益

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褪去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往往被称为撬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级,实现全球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和长远之策。中国低碳经济转型同样需要解决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变化趋势如图3 所示。

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能源消费状况基本上呈现正相关关系。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1993—2002 这一期间,经济与能源消费增长趋势基本一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即能源消费增速低于GDP 增速; 在2003—2005 这一期间,能源消费增速为15. 28%、16. 14% 和10. 56%,而GDP 增速为10%、10. 1%和10. 4%,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与当时“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速度优先原则相符合; 2005 年的“十一五”规划开始强调节能减排等目标,随后的能源消费增速开始显著降低,这也与当前“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经济发展质量优先原则相符合,同时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相关政策的效果。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能源消费的增加几乎一致,这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传统发展模式的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消费走势是一样的[3]。直观的理解,似乎利用抑制能源消费的政策手段即可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标,但其反面效应会导致经济发展增速的滞缓,不能以此为代价来减少碳排放。实施低碳经济转型,摒弃低碳化就是摒弃传统行业和

产业的误区,对传统产业技术进行革新,提升经济价值,实现低碳经济撬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长期目标。从低碳经济成本角度考虑,据测算,现在把GDP 的1% 用于发展低碳经济,将来就能避免5 -20%的GDP 损失; 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具备短期投入相对较高、长期效益显著的基本特点,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走向来看,符合国家根本利益。( 三) 政治博弈

在2009 年联合国哥本哈根会议谈判中,当全世界200 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为了气候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气候问题业已脱离了单纯的低碳经济范畴,演变为综合的涵盖低碳政治层面的博弈,气候与低碳问题事实上已成为争夺全球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讨价还价的手段。这次会议甚至被认为是一个遏止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发展的阴谋。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词是减排和出资,发展中国家的关键词是减缓和适应,结合二者的“灵魂”是资金和技术。然而,以欧盟为代表的低碳经济的引领者,严格限制低碳技术的共享与转让,实质上也成为低碳政治的先行者,企图剥夺发展发展中国家参与协议制订的权利。美国由于退出《京都议定书》,丧失全球政治的道德制高点,将“低碳政治”话语权拱手让给欧洲人; 奥巴马上台后,积极推动“低碳”名义下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希望能够重新掌握“低碳政治”话语权。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社会低碳发展的政治思想和观念,在市场、技术、标准、投融资方面不断推出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通过行政、法律、经济和社会等手段实现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积极参与碳排放标准与技术的国际政策制定,在全球低碳政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国际趋势: 一个简要的回顾

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治理机制: 政府主导与市场激励

( 一) 政策规制型治理工具

( 二) 金融杠杆型治理工具

( 三) 消费引导型治理工具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变革与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企业作为微观决策主体之一,完全有理由、有责任作出自己的表率作用。按月申报,但不能按核定基数缴费,形成多年积欠,这部分企业按有关规定界定为暂无缴费能力和无缴费能力企业,短期还欠无望,有的基本可以认定为呆帐,形成还欠虚数。为了保证欠费数据的准确性,科学的预测清欠补缴额,避免无能力缴费申报给欠费总额带来累加增长,对这类企业应该暂做中断处理,待其经营状况改善或因改、转制、破产核销等原因有缴费能力时再予恢复。第四,创新工作方法“化整为零”。将大集团欠费分解,整体收不上来,可以以分公司为单位部分补缴。(2)完善欠费内控制约,建立监控长效机制。第一,严把行政签章核准关。对于欠费企业评优、控购、资质等需出具证明或签章的,必须由各级严格审批;第二,严把改、转、迁、破企业审核关。目前,大批欠费企业进入破产、改制程序,这关系千万职工的切身利益,社保部门应实行提前稽核清欠摸底,及时反馈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通过动态跟踪,及时做好清欠工作。另外,还要积极与国资、国土部门沟通,在参保单位改制、破产、产权转让、资产变现或土地出让中核查该企业养老保险费缴纳情况,优先清偿欠缴的养老保险费;第三,严把转移销户关。为防止再出现欠费空壳企业,尤其对销户企业必须采取专项稽核方式确认其无欠费和无少报瞒报等违规行为,防止基金流失;第四,严把退休审核关。要求欠费企业在办理退休、档案移交等相关业务前必须落实其签订的补缴计划,从而防止广大职工利益受损。(3)建立联席协作制度,形成欠费管理和清欠缴费合力。第一,社保部门和地税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充分发挥清欠主体作用,做好清欠补缴工作;第二,根据刚出台的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在必要时,应及时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欠费企业存款账户,并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划拨;对未提供担保的企业,申请人民法院采取扣押、查封、拍卖措施,抵缴社会保险费。第三,同审计部门一起对欠费单位的整体财务和经营绩效以及法人的经济责任进

行稽查和审计,防止出现基金挪用违规行为和经济犯罪;第四,建立监察纪检部门对参加养老保险企业监督机制,防止出现企业法人在社保方面违规违纪行为。第五,推进企业养老保险诚信制度建设,不断提升诚信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稳定费源、激

励先进、提升企业形象等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方向,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通过经济手段充分调动全社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碳税作为碳排放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合理适时征收碳税,表达了国家决策层强有力的决心与意愿,在更广阔深远的意义上推动中国社会向低碳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企业不注重碳排放则会承担更多的成本,丧失既有的竞争优势。

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方向,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公众注意的重点已经逐渐从产品的质量转向了生存环境的质量,即对企业的低碳行为越来越为关注。企业建立低碳管理模式,可以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对企业低碳行动的期望和要求。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变革与管理路径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来说,是一次崭新的企业生态经济革命,要求企业突破传统经营管理模式,转变管理思维方式,根据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形成一种低碳经营管理理念以及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树立低碳意识的管理思维理念,强化节能管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虽然节能减碳意识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大多数企业对节能降耗的长期性、紧迫性的认识仍然不足,在发展思路上还存在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未来,企业应统一观念认识,强化节能管理,将低碳经营理念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指导原则和行动指南,统一思想和行动,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应建立低碳文化,并从严格规章制度开始。建立“以人为本”的低碳人才观“人”是企业的灵魂,同时也是人力资源体系的主体。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富竞争力的资本。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对人的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低碳人才观。以人为本是指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低碳时代的发展更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这也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企业变革和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对人的管理,人是能动的,与环境具有一种交互作用。当前多数企业所指的人性化管理都强调客户、消费者的利益,对员工管理的人性化措施比较少见。从低碳经济视角看,人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不仅指与企业生存发展相关的消费者,同时还有企业内部的职工。那么,企业就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以员工为本的理念,树立尊重员工职业发展的人才价值观,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建立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新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碳经济时代,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有别于传统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传统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服务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目的,忽视了“环境”(企业文化)和“精神激励”的作用。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关注点将不仅仅

在于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还必须考虑增加了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成本”和“综合效益”。因此,新型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应以企业“低碳经济”和“绿色文化”为核心理念导向。构建低碳营销的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各个部门都要实施低碳管理战略。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和低碳经济逐渐形成的驱动下,低碳营销必然会日益深化,正成为21世纪的主流营销模式——绿色营销。它是传统市场营销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层次延伸,比传统市场营销意义更深远,更具时代性。低碳经济时代,企业主动实施低碳营销体现了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并从根本上维护了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实现经济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消费需求是构成市场营销基础的一个基本概念,营销活动的进行必须有消费者这一角色积极参与,企业低碳营销的决定性驱动力是低碳消费。那么,在产品策略中,低碳营销的第一步就是针对低碳消费市场进行调查。低碳消费从小的方面来说是消费者从保护健康和个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对绿色产品的消费,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消费者由于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消费中倾向于那些清洁型、无公害产品的消费方式。构建低碳财务管理体系低碳财务管理体系是适应环境保护观念的体系,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的一种挑战和发展。企业的低碳财务管理体系包括低碳会计、低碳审计及低碳投资等。首先,低碳会计是在对传统会计修正的基础上为适应环境需要而产生的,它是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其内容除了包括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外,还包括环境污染成本,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评估,全面监督反映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与环境利益。其次,低碳审计是指企业对现行的运作经营,从低碳管理角度进行系统完整的评估,包括危险品的存放、生态责任的归属、污染的估计、政府环境政策的影响等。再次,低碳投资是指企业抓住机遇,投入低碳环保项目,发展低碳产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低碳程度。企业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规模,应适当开发新项目,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低碳投资不失为企业低碳管理中的一个突破点。

参考文献:

【1】李海燕, 宋言奇. 从人类生态史看生态文明的选择[ J]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9( 1) : 27-29.

【2】诸大建.哥本哈根会议与低碳经济革命[N].文汇报,2009 - 10 - 31.

【3】李飞,庄贵阳,付加锋,等.低碳经济转型: 政策、趋势与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0,( 2) : 94 - 97.

【4】佟立志,高云龙.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对外贸易,2010,( 1) :

88 - 89.

【5】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 3) :85 - 91.

【6】郭立方.低碳消费,低碳经济的根基[N].中国能源报,2009 - 09 - 14.【7】Andrew Jordan. A Climate for Policy Change? The ContestedPolitics of a Low Carbon Economy [J]. Political Quarterly,2001,72 ( 2) : 249 - 254.

【8】托马斯·思德纳( Thomas Sterner) .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Alice Bows,Sarah Mander,et al. Living Carbon Budget[R]. Manchester: Report for Friends of the Earth and TheCooperative Bank,2006

【10】李伟.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碳预算[J].国际展望,2009,( 2) : 69 - 81.【11】陈剑锋.低碳经济: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全新变革[J].求实,2010,( 2) : 52 - 55.

【1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9/10)[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3】赵炜.浅析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0,(09).

【14】岳宗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解读及应用指南[M].人民日报出版社. 【15】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编.中国社会保险优秀论文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6】邱春生, 贾晓强, 闻建平, 等. 燃料乙醇生产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研究进展[ J] . 化工进展, 2010, 29( 9) : 1747-1752.

【17】黄丽萍, 成少安. 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展望[ J] . 生物工程学报, 2010, 26( 7) : 942- 949.

【18】孙智萍, 牟志云. 低碳经济呼唤低碳生活方式[ J] . 低碳经济与社会, 2010, 8: 28-30.

【19】李殿伟, 文桂江. 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J] .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7: 10-13.

【20】马常耕, 苏晓华. 生物质能源概述[ J ] . 世界林业研究, 2005,18( 6) : 32-38. 【21】宋永欣.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J]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8, 26 ( 4) : 19-21.

【22】高旺盛, 陈源泉, 董文. 发展循环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J ] . 中国生态农业

学报, 2010, 18 ( 5) : 1106- 1109.

【23】柯健. 低碳经济: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J ]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68-73.

【24】邹玉娟. 低碳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J] . 生态经济,2010, 227 ( 7) : 28- 31, 74.

【25】赵志凌, 黄贤金, 赵荣钦, 等.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进展[ J ] . 生态学报, 2010, 30( 16) : 4493- 4502.

【26】杨泽军. 低碳经济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J] . 环境经济, 2010, 76 ( 4) : 28- 35.

【27】孙阁斐.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J] . 经济研究导刊,2010, 88 ( 14) : 9- 10.

【28】陈志恒. 日本低碳经济战略简析[ J] . 日本学刊, 2010, 4: 53-66.

【29】施正屏,林玉娟.全球暖化与低碳农业发展战略之路径选择[J].台湾农业探索,2010,( 10) : 6 - 11.

【30】林卫忠.探讨低碳农业的发展方案及启示[J].吉林农业,2010,( 8) : 13.【31】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 18) : 1609 - 1614.

【32】翁伯琦,等.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低碳农业[J].生态环境学报,2010,( 26) : 1495 - 1501

【33】黄钦海,李沙娜.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21) : 89 - 90.

【34】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获亚太( 国际) 低碳农业奖[EB/OL]. 2009 - 04 - 13. http: / /www. js. xinhuanet.com/xin _ wen _ zhong _ xin /2009 - 04 /13 /content _16236691. htm.

周开疆-当前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周开疆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方法介绍—— 总量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 国际分析法: 一、基本态势。 1、国际形势。世界经济复苏起色不大,复杂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私人消费需求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回升较慢。 ——欧盟经济阴影笼罩。经济敏感指数再度下降;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漫延。 ——日本经济毫无起色。 ——新兴市场体经济增速下滑,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世界经济呈现五大风险: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深重; ——市场消费疲软; ——失业率居高不下; ——金融体系脆弱; ——决策机制失灵。 2、国内形势。总体态势放慢,主要经济指标下滑。——投资、消费、出口增幅回落。 ——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 ——物价增幅回落、通胀压力仍在。 二、原因分析 1、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几种评论。 ——拐点论 ——高估论 ——有限论 ——危机论 、 2、增幅回落原因分析: ——外部影响

——紧缩政策 ——房地产严控 ——结构调整 是外部压力和内需不足双重叠加的结果。 3、经济走势风险预测: ——下行压力增大 ——物价上涨压力 (房地产、就业、财政问题) 三、对策举措。 1、坚持总基调不变:稳中求进: 稳增长、稳物价、稳政策、稳社会 转变方式上新进展; 改革开放上新突破; 改善民生上新成效; 2、突出稳增长这个重点 适当增加投资:投向重点基础设施、 民生工程、农业农村

3、加大预调微调力度。 结束语:中国经济发展仍处在机遇期; 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 国际化仍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动力; 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的 需求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在相当长时期仍将保持较快发展。

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温家宝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讲到:希望大学生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关注社会时事),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而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就是社会责任感的最直接表现。大学生有必要多关心一些时事从而培养更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洞察力。我们也需要了解大学生关注哪些社会热点,这些社会热点又是否影响到了大学生本身,大学生对这些社会热点又有什么看法。然而调查研究正是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的教育领域内的教育质量、教育成本、创业就业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而把 握其思想动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拥有着极高的创造性和理解能力,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大学生有必要多关心一些时事从而培养更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洞察力。 一:调查目的 1 、了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 2 、了解大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上存在的问题 3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 二:调查方式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向所取得的样本中发放问卷,了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情况。 三:调查范围 哈尔滨师范大学全体学生(限于四年级以下) 四:抽样方案 以哈师大全体学生(限于四年级以下)为样本总体,采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情

况。 1. 一段抽样,从校抽到学院。由于学院之间学术差异较大,因而应采用易于这类抽样单位的分类随机抽样方法。其具体做法是:首先,编制第一级抽样框。假定以学术分类为标准,将我校26 个学院按学术类型分为理工类,文史类,艺体类,其他类4 类,它们分别为6 个,8个,4 个和8个,抽出25 %的单位即7个学院作为第一级样本。在6个里抽2个,8个里抽2个,4个里抽1个,8个里抽2个共7个学院组成一级样本。 2. 二段抽样,从学院抽到年级。采用等距随机抽样,首先,编制第二级抽样框。把一级样 本7个学院的每个学院的年级依次编号(除大四外)。从二级抽样中抽出7个作为二级样本。这样间隔距离为2 1 + 7 = 3 ?再次,随机抽出二级样本。即先在第一抽样间隔1到3号抽出 第一个样本,假定为2号。按照间隔距离3,抽出编号为2 ,5 ,8 ,11,14 ,17 ,2 0的年 级做为二级样本。 3. 三段抽样,从年级抽到班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别从二级抽样的7个样本中各随机抽取3个样本,即从7个不同学院的不同年级中抽取3个班级,共抽取21个班级。最后, 对这2 1个班级的21X30 = 630人实施问卷调查。五:调查内容 (1)大学生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 (2)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看法 (3)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的挑选 (4)大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上存在的问题 六:调查时间及场所 2014 年6 月1 日至6 月5 日 哈师大江北校区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分析内容提要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二、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分析三、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的基础也是理解世界军事、外交和其他国际问题的基础。因此了解当今世界政治、军事斗争形势必须清楚当今世界经济问题。如什么是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怎样形成的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又是怎样演变的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 趋势是什么等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了解世界经济的形成首先得清楚什么是世界经济1、什么是世界经济经济在我国古代有“经世济民”这样的意思也就是治理国家。到了现代它的含义就多了如经济基础、国民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以及节约、便宜等。在这里经济的含义主要指的是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什么是世界经济呢▲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相互联系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世界 范围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实力与规模以及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在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方面由此把各国的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结在一起。世界经济是怎样形成的呢▲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根本不存在世界经

济。到了封建社会虽然在世界某些地区曾出现过频繁的商品交换但那只是人们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余缺的调剂影响不到整个世界的经济生活。世界经济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向更深和更广的程度发展以及相应的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扩大逐步形成的。▲2、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是●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世界货币和资本的国际化。▲第一国际分工。分工是指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的劳动者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社会劳动关系。▲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分工。实际上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但是真正的国际分工是在产业革命后发生的。产业革命后由于广泛采用机器技术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使大工业逐渐脱离本国的基地进而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多或少地纳入到国际分工之中形成了一种同机器大生产中心相适应的分工体系。这时全世界出现了几个工业中心而其他国家则是它的分工体系中的附庸。●一位英国学者曾经对这时英国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做过这样的描述“北美大平原和俄国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谷仓加拿大和波罗底海诸国是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羊群的牧场在澳洲我们的牛群在美洲秘鲁把它的白银提供给我们加利福尼亚和澳洲以自己的黄金提供给我们中国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同名13423)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 2011/6/30 9:22:56 不详佚名【字体:大中小】我要评论(0) 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由于其固有的弱质性,在面向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多种机遇和挑战。 1、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发展的。我国最初提出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后来发展为“四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显然,当时认识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生产力或科学技术的概念。1979年后又提出用科学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代替原来的“四化”;90年代以来发展为用现代科技(主要是生物技术)、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来概括农业现代化,认为可持续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并区别于以前的“石油农业”(卢良恕,1998a;胡福明等,1996;顾焕章等,1998;高旺盛,1997;钱志林等,1998;蒋伏心,1995;Zilberman等, 1997)。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卢良恕(1998b)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现代农业应该是以增加大量外部投入为特征,用现代工业装备、物质投入和科学管理武装起来的高度集约化经营的发达产业;是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为特点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高效产业;是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社会化产业;是通过劳动积累向资本积累到技术积累为过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现代农业要更新十大观念,即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农业经济结构由传统的种植业向种养加综合经营转变;食物生产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优化食物结构、广辟食物资源的现代食物观念转变;种植业生产结构由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向粮饲经三元结构转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由传统的仅靠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转变;农产品加工由传统的简单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农业产业发展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现代贸工农一体化转变;农业投入方式由单一注重物质投入的资源型向物质投入和智力投入并重的知识型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由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封闭低效型向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资源配置资源的开放高效型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由工农分离、城乡脱节的二元结构向工农协调、城乡结合的一体化经济转变。 在探讨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与途径时,顾焕章(1997)强调要处理好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即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物质投入与科技投入、生产手段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组织化、土地规模经营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总结自己经

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第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主要指总量,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GDP总量、经济运行水平、增长速度等。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大体是9.8%,这个速度在当今世界是非常高的。虽然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经历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衰退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连续15个月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但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达到了8.7%,GDP总量是33万多亿人民币。按照世界银行惯常的折算方法,大体是4.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7%。美国GDP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5%左右。 中国人有13亿多的人口,很多指标一旦人均化,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人均GDP水平大致增长了12倍,而总量大致增长了15倍。截止到2009年,我国人均GDP是3200多美元,而全球平均人均GDP是8600美元。 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为五类:一是最穷的国家,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二是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刚解决温饱问题;三是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初步小康;四是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全面小康;五是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当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就是完成了当代工业化、城市化改造。我国现在的水平相当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要保八,但我们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至少会达到9%,甚至9%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甚至预计中国今年的增长会达到10%以上。 经济增长的关键是需求,这个需求是三架马车: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所以分析一个国家一年里经济增长的空间有多大,要从它的总需求来看。 一是投资需求。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到了中后期有一个特点,就是投资项目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加大,所以投资需求增长非常快。另外,这个阶段城市化也在加速,中国的城市化率按照现在公布的数据是45%左右,按照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时投资需求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平均增长14%左右,比当今世界平均速度高出一倍多。2003年以来,中国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剔除价格因素之后,增长速度从来没有低过24%。2009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了30%。 所以我们现在的分析是这样的,就算2010年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新增投资项目,单是把前几年特别是去年一揽子的扩大需求的措施立项完成,就仍要继续投资,因为固定资产投资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对于很多在建项目要继续追加投资。保守估计,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不会低于25%。按照中国现在的经验,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5%,拉动GDP增长1%,按照这个对照关系,如果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是25%,那么能够拉动GDP增长5%。 二是消费需求。目前没有一个像投资需求那样直接的指标来描述消费需求,我们用一个间接指标叫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9年在扩大消费政策的影响下,增长15%多,由于2009年价格指数是-0.7,那么实际增长速度要比15%多,将近17%。 2010年采取了扩大消费保民生等一系列的举措,今年中国消费品的增长速度不会低于去年,只要有这几个条件不发生恶化: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超过5%;900万新增就业岗位指标能够达到;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5‰。如果今年消费需求增长15%,就能够拉动GDP增长3%。 三是出口。出口主要取决于国际经济。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全球经济每增长1%,中国出口则增长5%。2010年全球的经济增长是什么状况呢?根据各大国际机构从各个方面做的分析,估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能够恢复到3%。首先看发达国家的三大经济体:其一,美国的情况不错,虽然困难很大,但预期今年经济增长率大体上能恢复到2.8%。其二,日本的情况虽然不如美国,但比欧洲好,今年日本经济能够摆脱零增长,达到0.9%。其三,欧元区的情况虽比美国和日本困难,但也能摆脱负增长,达到百分点零点几的增长。其次看巴西、印度这几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国,预计今年经济增长都在5%左右,中国的速度更高一些。这样一来,今年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恢复到接近3%,这就意味着今年中国的出口增长能达到15%。这些年的经验表明,中国出口每增长10%,大体能拉动中国GDP增长1%,如果今年中国出口增长15%,实际上就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5%。但我们现在也看不太准,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需要讨论。保守一点说,假定今

浅谈当前教育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浅谈当前教育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反复出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我就几个社会议论较多的教育热点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对于一些群众来说,他们也许更关注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升入一所好学校,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一种好生活。他们也许不太关心什么是素质教育,却会盘算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收益。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却更加关注现实的利益。这种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矛盾非常棘手。这也正是我们常常为之苦恼、为之困惑、为之进退两难、为之遭人诟议的问题。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他们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科举制度曾以进步的面貌出现,却以百弊丛生的面貌而废除,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对于老百姓来说,如果把对教育的投资局限于高考升学,必然是失望大于希望,风险大于收益。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的基本目的,那么,就必须有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和规划教育发展;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具有长周期、迟效性等特点,那么,教育就不可能只考虑当下,不能为了今天而牺牲明天。教育发展并非单向度服从社会发展,教育同时负有推动历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我始终认为,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对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体现和实现 (二)关于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 近几年,在一些地方和中小学校出现的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现象,社会反映比较强烈。国家教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连续两年抓紧专项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了愈演愈烈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各方面、各地区在认识上还不够统一,治理工作发展并不平衡。学校在收费方面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具体分析。对腐败现象要坚决克服和惩处。但是,新闻媒体在报道这方面情况时也要实事求是。有的把教育界说成是暴利行业,这是以偏概全,是炒作和误导,不符合实际。就广大农村学校来说,主要还是投入不足。如果找不到病根,就不能对症下药,达不到治本的目的。研究学校收费问题,首先要计算教育成本;第二是确定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对教育成本的分摊比例;第三是制定收费标准。这样,判断学校收费乱与不乱才有科学依据。转移支付不能光看支了多少,而要看学校实际得到多少。在农村,我们既要减轻农民负担,又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否则,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损害的是农民的长远利益。 应该看到,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实质是社会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三、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与择校现象有一些同源性的原因,虽然这与教育本身的制度缺陷有一定关系,但是,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就业、生存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活动,学生应该承担合理的学习负担。任何人要想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这一点我们必须告诉学生。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学习是一件轻松自在、垂手可成的事。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确实较重,一定程度使学生的身心深受其累。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必要的。“减负”所要减去的是过重的、不合理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正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根本上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实质上体现了人们对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及其新特点表明,我国改革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当前的突出任务之一。而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也就是要弄清“怎么看”,明确“怎么办”。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清才能方向明。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十分复杂,正确认识并不容易,特别需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方法正确,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立场、观点、方法不对,必然陷入主观和片面,造成认识偏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不断增进共识,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呢? 理性地看。就是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人们不承认而消

失。因此,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当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那种对问题视而不见、漠然置之的态度,那种闻问题而色变、视问题为洪水猛兽的态度,是不理性、不可取的,既不利于正确认识问题,更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 严肃地看。就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看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不放大,也不缩小;不言重,也不看轻。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大问题而不是小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却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看小了、看轻了、看淡了:或者认为它们同其他社会问题一样都是“问题”,没什么了不起;或者认为它们既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就是“正常的”;这些认识需要及时改变。 全面地看。就是系统分析、整体把握。同其他事物一样,问题都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复杂问题更是如此。要正确认识问题,就要对它全面地看:既要瞻前顾后,也要左顾右盼;既要总体把握,也要分清主次。如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很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坚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进而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具体地看。就是区别对待、“就事论事”。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性质、成因、形态上有某种相同和类似的方面,但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范围内的问题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和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巨大经济权益,中国在战前大规模撤侨,其实撤出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在利比亚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十分惨重。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先是越南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接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出于稳定经济发展大局的考虑,今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速度上有所回落。而从具体的发展成就来看,我国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同时民生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以下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浅要分析。 第一,经济结构得到持续的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初步核算,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三产结构比例为9.2:42.6:48.2。高新技术革命潮流和经济全球化是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两个重要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逐渐向高科技产业转移,同时一些新的行业也不断涌现出来,并在短时期内获得快速的发展。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 2.75,比上年缩小0.06。 第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受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难和居民人均收入低成为改善民生的两大难点,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

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而2015年,我国加大经济发展成果向民生建设倾斜的力度,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建设均得到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提高了国民收入,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各项消费热点继续保持热度。我国的消费结构中,网络零售下的通讯器材如手机、电脑等是其中的消费热点,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得益于产品的高速更新,这个消费热点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就使网络零售成为占据全国零售总额较重比例的经济体。除此之外,绿色食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的保护等绿色消费也在现阶段获得显著的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而下个发展阶段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稳妥的经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要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产业结构问题、人口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等作出相应的改革。在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动态调整相关政策,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前经济前沿和热点问题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经济管理课程论文 题目当前经济前沿和热点问题 ——低碳经济 姓名羊婷婷 学号103162156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当前经济前沿和热点问题——低碳经济 羊婷婷 摘要: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们当今生活的主题,资源环境的改变促使我们必须去面对和解决我们自身造成的问题。所以低碳经济是全球的趋势也是我们中国必须选择的一条路。政策上,我们已经开始转变,为低碳创造新的途径,企业也必然在政策的指引下调节企业的各方事宜。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国也做出了积极响应,表明了中国态度,正步入不可逆转的低碳经济时代。 关键词:低碳经济,内生动因,国际趋势,治理机制,资源禀赋、经济利益,政治博弈,企业,变革 引言:低碳经济为世界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最新的解决方案,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决策者关注、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理念与热点问题之作为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低碳经济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全新高度,将引领全球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发生深刻变革,将成为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之后,第五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以资源禀赋、经济利益与政治博弈为视角解析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内生动因,基于低碳经济国际发展趋势的简要回顾,探索涵盖政策规制型、金融杠杆型以及消费引导型治理工具的中国低碳经济治理机制。 “低碳经济”术语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的文献中就曾出现,其确切概念则起源于2003 年英国发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即用低碳基能源、低二氧化碳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当前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2006 年,《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评估,呼吁各国迅速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作业标题: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一) 1 下列不属于工业领域内部特点的是:(B) A、资本增密 B、劳动增密 C、技术增密 D、排斥劳动 2 中国历朝历代新政权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是(C)。 A、大赦天下 B、发动战争 C、均田免赋 D、施行仁政 3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有多少次成规模的外资进入?(D) A、1.0 B、2.0 C、3.0 D、4.0 4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引进外资而引起的经济危机中,后两次为内生性危机。

正确答案:× 5在小资产阶级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并不存在。() 正确答案:√ 作业标题: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二) 1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C)。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旧民主主义 2、1957年,中国已经可以独立生产并出口双口座的轻型飞机了。()正确答案:× 3 中共中央提出调动“两个积极性”是在(C)。 A、1953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49年 4江泽民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 正确答案:√ 5

中苏关系破裂之前,苏联远东舰队在中国唯一的不冻港出口是在(B)。 A、营口 B、旅顺 C、阜新 D、大连 作业标题: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三) 1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是用自己本国的财政来承担本国庞大的上层建筑支出的。() 正确答案:√ 2 四个现代化中最早提出的是(A)。 A、农业现代化 B、城镇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信息化 3 以下行业属于世界三大市场的是:(D) A、能源 B、材料 C、粮食 D、以上都有 4美国的危机多发生在热战时期,中国的危机多发生在冷战时期。

热点问题调研报告 (1)

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实证调研 摘要:中国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使用者中最大的职业群体,网络也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然而网络信息庞杂,网络空间诸多网络热点问题尤其吸引大学生关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较大影响。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全面科学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尤为重要。此次调查针对在绥化学院全体在校本科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热点问题;大学生思想行为;对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到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近6亿,其中学生是使用互联网最大的职业群体。从学历结构方面分析,中国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己达96.1%。可见,网络己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而网络信息庞杂,尤其是网络空间充斥的各样网络热点问题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较大影响,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全面科学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尤为重要。现在网络热点问题的点击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势必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看法和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开展了此次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研,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了解现状,克服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为了能够准确地掌握网络热点问题对当今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使调查结果更为客观真实,调研组选择绥化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作为调查对象,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求结论准确科学以求结论准确科学。

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与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与分析 班级:软件1111 学号:2011813013 姓名:杨杰斌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5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美元贬值、油价飙升,使 全球经济风险加大,但世界经济整体趋势依然向好。 关键词:国际经济形式、热点问题与分析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三个特点。(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去年,世界经济增长5%,为近30年来最好。今年,受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产出增幅将放缓。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国际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虽然受到高油价冲击,又面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强,增长势头不会改变。原因是:1。企业投资强劲复苏,居民消费持续增长。2。低利率时代虽然结束,但宏观环境依然宽松。3。“新经济”虽然缺乏新动力,但活力再现。加之布什政府的持续减税、弱势美元和油价适度回落等等,均有利于美国经济持续扩张。 日本经济意外衰退复苏步履维艰。去年,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日本经济。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将处于停止状态,下半年可能恢复增长。然而,日本经济复苏依靠的不是内需而是外贸。因为,目前仅靠内需尚难支撑日本经济复苏。可见,当前日本经济基础依然脆弱。一是油价飙升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二是国内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 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但复苏势头尚能维持。欧元区经济在连续两年低迷后,去年增长2%,虽低于IMF估计的2。2%但仍是近4年来最好的欧元的被动持续升值。油价居高难下,开始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 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该地区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将持续较快增长,“四小龙”则适度扩张;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和泰国成为佼佼者;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但资源型经济风险将增大。在未来数年中,亚洲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较高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中长期前景普遍乐观。目前,发展中国家具备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1。宏观经济环境普遍

《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解析(2015)》考试答案

《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解析(2015)》 考试答案 注意:题目顺序会有不同,请注意核对!为杜绝试卷答案的完全一致性,本群只提供考核通过基本分60分的标准答案,未提供答案的题目请自行答题。 ? 1.当今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主要是由于( D )造成的。(单选题3分)o A.欠发达国家 o B.落后国家 o C.发展中国家 o D.发达国家 ? 2.我国经济发展的阻力是( B )。(单选题3分) o A.自然资源紧缺 o B.经济结构发展模式问题 o C.国际形势紧张 o D.生产力水平低 ? 3.冷战结束,国际形势的主要问题是( C )。(单选题3分) o A.苏美争夺 o B.东西方对抗 o C.经济问题 o D.军队问题 ? 4.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压力是( D )的问题。(单选题3分) o A.能否停滞增长 o B.能否超速增长

o C.能否稳步增长 o D.能否保持高速增长 ? 5.我国与周边( D )国家有领土领海资源争议。(单选题3分) o A.1个 o B.2个 o C.4个 o D.6个 ? 6.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形成( A )。(单选题3分) o A.外交无敌国 o B.少数敌对国 o C.外交多敌国 o D.全部敌对国 ?7.我国当前的核心任务是以( A )为中心。(单选题3分) o A.经济建设 o B.文化交流 o C.科技发展 o D.军事发展 ?8.我国总体仍处于可控状态,且处于发展期的( C ),机遇大于挑战。(单选题3分) o A.下降期 o B.平衡期 o C.上升期

o D.不稳定期 ?9.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原因和表现是( B )。(单选题3分) o A.传统的国家间的战争大规模爆发 o B.传统的国家间的战争大规模减少 o C.现代的国家间的战争大规模爆发 o D.现代的国家间的战争大规模减少 ?10.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 )。(单选题3分) o A.和平与发展 o B.改革与开发 o C.民主与人权 o D.人口控制与环境保护 ?11.世界发展趋势是()。(多选题4分) o A.经济全球化 o B.政治多极化 o C.文化多样化 o D.社会信息化 ?12.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就要加强力度打击(),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选题4分) o A.犯罪 o B.暴力 o C.恐怖分子 o D.诈骗 ?13.当前国际安全热点问题包括()。(多选题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