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成本管理--标准成本法
会计继续教育--成本管理--标准成本法

单选题1.在下列选项中,有关标准成本计算公式不正确的是()。
标准成本=标准消耗量×标准价格固定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用量×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用量×材料的标准单价2.20世纪初,泰罗(F.W.Taylor)提出科学管理原理,成为标准成本法的思想源泉,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
标准化和定额管理计划成本管理实际成本管理标准化和计划管理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标准成本制定方法的是().工程技术测算法历史成本推测法期望法代数法4.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分析的是()。
材料质量和制造方法改变以及设计不当等客观原因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工人级别结构的变化工人技术的熟练程度5.在下列各项中,有关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公式,不正确的是()。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分配率6.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计算闲置能量差异的公式的是()。
(预算工时-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7.在下列选项中,有关成本差异计算的公式不正确的是()。
标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数量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单价价格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数量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实际单价8.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分析的是()。
标准成本法课件(PPT 41页)

一、成本差异及其分析的一般原理 成本差异分析是通过对产品成本项目的层层分解来进行的。具体来说,
根据产品成本项目,计算出每个项目的成本差异,然后再将每个项目的成本差 异分解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可通过下式计算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材料成本+实际人工成本+实际制造费用)-(标准材料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种类 (二)各成本项目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根据制定基础的不同,可
以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 实标准成本三种。
1.理想标准成本
它是企业在现有生产条件处于最佳状态的 基础上制定的成本。这种成本要求生产中 发生的各种消耗,都要达到最低值,不允 许有任何浪费。对可能出现的生产要素价 格波动,生产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差别以及 机器设备故障等因素,则没有考虑。可见, 这种标准成本没考虑企业客观存在的实际 情况,标准过高,难以达到,在实际工作 中很少采用。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 额÷标准总工时
所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源自标准 工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都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企业达到最理想生产状 态时进行预算的结果。
将上面计算出来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按产品加以汇总,就 可计算出有关产品完整的标准成本。通常 企业会建立“标准成本卡”来反映产品标 准成本的具体构成。
第二节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 的实际成本可能与目标成本不一致,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就是标准成本差异,简称成本差异。实际成本 超过标准成本的部分,称为超支、不利差异或逆差,用负 数表示;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部分,称为节约、有利 差异或顺差,用正数表示。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在成本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建立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来评估企业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水平。
本文将从标准成本法的定义、作用、实施步骤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标准成本法的定义标准成本是根据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成熟程度,预先确定的在标准条件下所需的成本。
它通常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控制方法。
二、标准成本法的作用1.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法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比较参照的标准,通过与实际成本的比较,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异常的问题,进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2.绩效评价:标准成本法可以用于绩效评价,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评估企业的绩效和成本效率,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优化资源配置。
3.决策支持:标准成本法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用于制定合理的决策。
通过分析和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管理层可以判断成本波动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决策调整。
三、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步骤2.计算标准成本差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对比标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差异分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部分,数量差异是因为实际产量与标准产量的差异导致的,价格差异是因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导致的。
3.分析标准成本差异:对计算得到的标准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判断差异的原因。
差异原因可以分为可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可控原因是指与管理者行为相关的因素,不可控原因是指与管理者行为无关的因素。
4.建立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解决标准成本差异。
对于可控差异,管理层应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改进;对于不可控差异,管理层应重新确定标准成本,以适应实际情况。
四、标准成本法的优缺点1.优点:(1)标准成本法可以提供一个参照标准,使企业能够迅速掌握成本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

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对实际
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的产生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改进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具有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
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合
理的成本标准,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同时,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和责任目标,促使企业各部门和员工共同努力,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其次,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
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
准成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同时,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还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制定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最后,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通过对实
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改进,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总之,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具
有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该充分发挥标准成本法成本会计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实现经营目标的最大化。
第七章标准成本法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新新机械厂生产A产品,其标准工资率为5元/ 工时,实际工资率为6元/工时,标准工时为500工 时,实际工时为450工时,试求该产品直接人工的工 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解:直接人工成本差异=6×450-5×500 =200(元)(U) 200元的逆差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6-5)×450 =450(元)(U)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50-500)×5 =-250(元)(F) 200=450-250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第四节
第五节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本章思考题
第一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 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 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 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 价格差异=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标准成本法

1)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用料量×材料的标准单 价
单位产品的标准用料量由产品设计部门、工艺技术部门 和使用原材料的员工共同研究、测定后确定。 材料的标准单价由采购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 共同确定。 2)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量×标准工资率
一、标准成本的制订 产品标准成本的制订是标准成本制度的起点和成本控 制的基础。
2、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 1)工程技术测算法(Engineering Estimates)。它是根 据一个企业的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对产 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例进行估计而计算出的标 准成本。 2)历史成本推算法(Observed Behavior)。把企业过 去发生的历史数据当做未来产品的标准成本。 3、标准成本各成本项目的制订 产品标准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项目组成的。它们用“标准消耗量×标准价格=标准成 本”的公式来确定。所以要这样做原因有两个:第一, 数量和价格区分开来便于分析“量差”和“价差”对 成本差异的影响,以便分清责任。第二,数量和价格 分离开来便于修订标准成本。
900 90 9000
9000 27000 18000 45000 99000 2500 50000 10000 66000 165000
1000 100 10000
10000 30000 20000 50000 110000 2500 50000 10000 66000 176000
1100 110 11000
(二)标准成本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 1、要完善各项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实行标准成本 制度,首先必须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为此,除要求构 成产品的零部件、半成品、耗用原材料和人工,以及使 用的设备、工艺方法等生产产品所必需的各项因素都应 标准化之外,构成成本要素的消耗价格以及开工率的标 准化也是必要的。其次,生产管理应科学化。还要有健 全的原始记录以及完备的计量、检验制度等。 2、健全成本管理组织。必须相应地确定成本责任中心, 把标准成本作为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目标并进行成本控制, 分析成本差异原因,查明责任者。同时,必须健全有关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组织,配备既懂技术又精懂成本会 计的人员。 3、要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
名词解释标准成本法

名词解释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确定生产成本和库存评估。
它基于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这些成本是根据预期的生产能力、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因素计算得出的。
标准成本法的
核心思想是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生产效率和成
本控制情况。
在标准成本法中,每个生产环节都有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包
括标准直接材料成本、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
这些标
准成本是基于公司的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或管理层的预测进行设定的。
一旦标准成本确定,公司就可以用它们来预测生产成本,进行
预算和绩效评估。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促进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通过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公司可以及时发现生产
过程中的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此外,标
准成本法还可以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帮助管理层制定合理的预算
和目标。
然而,标准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由于标准成本是
基于预测和估计得出的,所以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此外,如果标准成本的设定不合理或过于理想化,可能会导致生产计划的不准确和成本控制的困难。
总的来说,标准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成本、进行绩效评估和促进效率提升,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合理设定标准成本,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

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成本管理会计是指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
通过对企业的成本进行计量、分类、分析和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成本管理会计方法。
第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作业的企业。
它将企业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作业上,以便对各个作业进行成本控制和评估。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企业的成本按照作业所需资源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将分类后的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
最后通过对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到每个作业的成本组成和成本效益。
第二,活动成本法。
活动成本法是一种以活动为基础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它通过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中,以控制和评估各个活动的成本效益。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企业的成本按照各个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进行分类,然后将分类后的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中。
最后通过对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到各个活动的成本组成和成本效益。
第三,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产品的目标售价来确定成本的方法。
它通过给定产品的目标售价和预期利润率,从而计算得出产品的目标成本。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确定产品的目标售价和预期利润率,然后从中减去其他费用和期望利润,得到产品的目标成本。
最后通过对产品的目标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到产品的成本组成和成本效益。
第四,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础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标准成本来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以控制和评估企业的成本效益。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差异的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
第五,全面成本法。
全面成本法是一种将企业的所有成本都计算在内的成本管理方法。
它通过对企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计算、分析和控制,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成本效益。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对企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计算和分类,然后对成本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成本的分析,找出成本组成和成本效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
1.在下列选项中,有关标准成本计算公式不正确的是()。
2.标准成本=标准消耗量×标准价格
3.固定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
4.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用量×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价格
5.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用量×材料的标准单价
6.20世纪初,泰罗(F.W.Taylor)提出科学管理原理,成为标准成本法的思想源泉,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
7.标准化和定额管理
8.计划成本管理
9.实际成本管理
10.标准化和计划管理
11.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标准成本制定方法的是()。
12.工程技术测算法
13.历史成本推测法
14.期望法
15.代数法
16.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分析的是()。
17.材料质量和制造方法改变以及设计不当等客观原因
18.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
19.工人级别结构的变化
20.工人技术的熟练程度
21.在下列各项中,有关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公式,不正确的是()。
22.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2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分配率
2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分配率
25.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分配率
26.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计算闲置能量差异的公式的是()。
27.(预算工时-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
28.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
29.(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
30.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31.在下列选项中,有关成本差异计算的公式不正确的是()。
32.标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数量差异+价格差异
33.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单价
34.价格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数量
35.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实际单价
36.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分析的是()。
37.市场供求与价格变化
38.采购地点
39.运输方式
40.废品废料
41.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标准成本缺点的是()。
42.对标准管理水平较高,系统维护成本较高
43.标准成本需要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可能需要频繁更新,导致成本差异可能缺乏可靠性,降低成本控制效果
44.要求企业产品的成本标准比较准确、稳定,在使用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5.成本差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会计处理,总体上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46.在下列各项中,不适用标准成本法的是()。
47.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企业
48.生产工艺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49.生产流程的标准化较高的企业
50.产品及其生产条件不稳定的企业
51.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标准成本优点的是()。
52.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
53.明确成本管理目标
54.有利于考核相关部门级人员的业绩
55.加重了成本核算工作
56.在下列选项中,有关标准成本计算公式不正确的是()。
57.标准成本=标准消耗量×标准价格
58.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用量×材料的标准单价
59.固定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
60.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用量×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价格
61.
判断题
1.1930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标准成本会计制度逐渐形成。
()
错误
正确
2.1909年,卡特.哈里森(C.Harrison)首次对标准成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
()
3.错误
4.正确
5.工程技术测算法是根据企业以前期间的原材料、人工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的实际发生数加以推算。
()
6.错误
7.正确
8.废品废料会影响直接材料的数量发生变动。
()
9.正确
10.错误
11.在标准成本基本模型中,价格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标准数量。
()
12.正确
13.错误
14.闲置能量差异不属于固定资产制造费用三因素法的分析指标。
()
15.正确
16.错误
17.劳动力不足因素属于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分析的指标。
()
18.正确
19.错误
20.将标准成本差异在存货与销售成本之间按比例分摊,符合会计准则与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规定。
()
21.正确
22.错误
23.将标准成本差异转入当期损益(销售成本),可能与财务会计准则、制度相违背,可以本着重要性原则处理。
()
24.正确
25.错误
26.关于成本差异科目账户,借方表示有利差异,贷方表示不利差异。
()
27.正确
28.错误
29.将标准成本差异在存货与销售成本之间按比例分摊,符合会计准则与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规定。
()
30.正确
31.错误
32.企业可以以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代替实际成本。
()
33.正确
34.错误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