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和食管癌
食管反流病不治会引发食道癌

食管反流病不治会引发食道癌32岁的陈先生是某银行的业务经理,近两个月因为升职,应酬频繁,同时来自新岗位的工作压力,使得陈先生开始出现失眠、烦躁,伴有咳嗽、胸闷、喘憋伴泛酸、烧心等症状,吃甜食后病情加重,还出现腰背部酸痛和呼吸不畅等症状。
跑遍了当地的耳鼻喉科、呼吸科、神经科,都未发现明显异常。
最后转至消化科,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2月后症状消失。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
其典型症状为泛酸、反食、烧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也可以出现咳嗽、咳痰、喘息、非心源性胸痛、反流性咽炎、鼻炎、中耳炎等食管外表现。
有资料显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而患病年龄在逐年下降。
中青年,特别是上班族,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已成为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为食管狭窄,甚至食道癌。
消化专家呼吁:一旦出现泛酸、烧心等症状时,要尽快就诊。
专家解读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胃食管反流病是高发慢性病。
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已经达到5.77%,大城市患病率普遍更高,西安为16.98%,北京为10.19%,上海为7.76%。
胃食管反流发病率在城市中上升速度很快,年轻化也是一个显著的趋势,现在30多岁就得病的就不少。
胃食管反流已经成了新的一种“城市病”。
人吃东西时,食物通过食管下到胃里后是不会再回到食管的,但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里的内容物不正常地反流到了食管,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
烧心和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最为主要的两个症状,反流是指胃里的东西有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有时是酸水,有时是食物),烧心则是指胸骨后有烧灼感。
胃食管反流的病人因症状表现不同,有的去看消化内科、有的看心内科,还有的看耳鼻喉科。
其实只要出现烧心、反流和胸痛就应该去看胃食管反流病专科。
良好生活习惯可预防胃食管反流病除了饮食不当可能诱发胃食管反流病之外,不正确的睡眠姿势也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关于食管疾病的知识

关于食管疾病的知识1.引言1.1 概述食管疾病是指发生在食管内的各种疾病,包括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等。
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其功能是将咀嚼好的食物顺利送入胃部进行消化。
然而,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其他因素,食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这些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食管疾病中,食管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它通常由于长期的胃酸反流引起,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导致黏膜破损和炎症。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部疼痛、反酸、咽喉不适等。
食管溃疡是食管炎的严重后果,它指的是食管黏膜上形成的溃疡,这些溃疡可能出血、发生穿孔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此外,食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食管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食管疾病的确切原因不完全清楚,但许多与生活习惯相关的因素被认为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也对食管疾病的易感性和发生起着一定的作用。
因此,了解食管疾病的种类、症状和诊断方法对于及早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食管疾病的种类、症状和诊断方法入手,探讨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策略,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食管疾病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2.正文2.1 食管疾病的种类本部分将介绍常见的食管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狭窄、食管癌等等。
对于每种疾病,将介绍其定义、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数据以及临床表现等重要内容。
2.2 食管疾病的症状和诊断在本部分中,将详细介绍食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以及如何进行初步诊断。
例如,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包括烧心、酸味、胸痛等,而食管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可能表现为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
同时,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如内镜检查、X线检查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诊断食管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名词解释

胃食管反流病的名词解释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简称GERD)是一种常见、复杂的消化系统疾病,由胃内部液体反流到食管导致。
这种胃内部液体可包括胃酸、吸入、变性胃酸等,都有可能会对食管造成损害,造成疼痛和不适。
GERD可能会导致食管炎症,也可能导致食管狭窄、食管瘤、食
管溃疡以及食管癌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可能会危及性命。
GERD通常发生在有一定发病因素的情况下,这些发病因素包括:慢性胃胀活动、胃内炎症、胃悬空综合征、胃功能减退等。
如果胃内消化酶分泌减少,会造成胃内消化不良以及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也能够加重GERD的发病几率。
关于GERD的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X线片检查、内镜检查及
胃镜检查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并做出相应的治疗计划。
GERD的治疗方案可分为常规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常规治疗通
常包括:改变饮食习惯、服用抗酸、抗酸制剂及去除宿主因素等,手术治疗包括:胃内安置绞缩环、热剥离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使用哪一种方式进行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能会导致食管炎症、食管狭窄、食管瘤、食管溃疡以及食管癌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可能会危及性命。
因此,对于GERD的诊
断和治疗都应该予以重视,以便尽早发现并治疗。
另外,个人也应该注意健康,多吃新鲜果蔬,少吃油腻食物,并多做运动,以减少发病的风险。
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危害

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危害很多人对于胃食管反流病较为熟悉,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较高。
顾名思义,胃食管反流病指的就是胃中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的部位,导致烧心反酸等症状出现。
在长期的影响刺激下,食管原有的鳞状上皮会被增值的柱状上皮所代替,Barrett食管因此出现。
这种情况下疾病有进展为食管癌的风险,胃食管反流病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大,伴随疾病的发作可出现食管狭窄、出血、穿孔和呼吸道炎症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出现夜间呛咳、喘息等症状。
当前临床上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尤为重视,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危害,哪些因素容易引发胃食管反流病,从而针对性的进行预防,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
1.胃食管反流病为何发病简单的说,当你进食以后,食管下段的括约肌必须关闭,才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中。
由此可见,当抗反流防线与反流物攻击能力之间的这种平衡被破坏时,就会产生胃食管反流病,当发生了反流症状时,胃内的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反流进入食管,对食管黏膜造成非常大的刺激,引发损伤。
1.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诱发因素有哪些?2.1饮食过多当进食的食物过多时,会增加胃部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影响食管下段括约肌的有效关闭,胃部排空的速度缓慢,胃气上升,导致内容物反流上升至食管。
进食量越多,反流的风险越高。
因此,当你一次性吃了非常多的食物时,在进食后的1h内有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此时反流的症状非常严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控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增加胃部的消化负担。
2.3喜欢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带有甜、酸、辣味道的食物带有刺激性,例如糖果、巧克力、酸梅或辣椒等,这些事物的摄入会在短时间内刺激胃酸的分泌,从而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张力,降低抗反流的防御机制,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几率。
经常食用一些油炸、热烫、烧烤类等食物,这些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刺激性的物质。
进食很热的食物时,食物经过消化道时会烫伤食管,成为诱发胃食管反流病发作的原因。
胃食管反流病与食管癌

龙源期刊网 胃食管反流病与食管癌作者:桂树军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025-02随着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较大,以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特别是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小时候我们习惯于回家吃饭,然而现在似乎却变得不太可能。
现代人加快吃饭速度也成了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许多人的生活中均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吃饭时像打仗以及上班期间久坐,长时间盯着电脑和吃完饭之后又会立即回到电脑屏幕前坐下,而这样紧张的生活节奏也是诱发胃食管反流病以及食管癌的根源所在。
特别是像打仗般的吃饭进食,由于吃饭速度加快以及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导致吃饭的温度较高,过热的食品将会灼伤我们的脆弱的食管而诱发炎性反应。
再加上长期久坐以及不运动,人体消化道长时间受到挤压变形,导致食物的下行不畅和严重受阻,容易诱发胃气上逆,也就是像我们所理解的下水道受阻后出现反味情况一样。
那么胃食管反流病和食管癌具体是怎样产生的呢,胃酸又为什么会进入到食管呢?这主要是由于贲门松弛以及发炎,使得贲门功能发生异常,许多人将消化内科的医生比作为人体清洁管道工,这种说法确实是正确的。
人体由口腔至肛门,在整个消化道系统中存在着许多阀门,而这些阀门的开关需要严格依据规律来确保食物得到正常的流通和消化,来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若阀门螺丝松动将导致阀门无法关严,此时消化道中巨大的压力就会导致内容物出现返流情况。
而人体消化道系统主要是由大小肠、食管、十二指肠以及胃所组成,而各部分之间的阀门就是贲门、幽门以及阑门。
我们的消化道就像一列运行中的火车,一方面依赖于大肠小、肠胃不等各个车厢发挥储藏功能,同时也依赖于各个阀门在正确时机发挥功能,若机体气不顺出现气机上逆以及在不稳定状态下,例如边走边吃将会对消化道正常功能产生影响而引起反流。
特别是当各个阀门由于出现松弛或细菌感染等无法正常闭合,在消化系统运行过程中例如贲门无法关严,则导致胃内食物反流至食管,也就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病[1]。
消化内科疑问解答之-胃食管反流病怎样治疗效果更好?

消化内科疑问解答之-胃食管反流病怎样治疗效果更好?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0%,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意味着大量的人群饱受胃食管反流病的困扰。
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导致食管炎、食道溃疡和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与食道癌、食管腺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持续性食管酸性刺激可能促进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增加了恶性肿瘤的风险。
因此,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应该重视预防和早期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治疗和调节饮食习惯,以减少疾病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一、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逆流进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受到酸性刺激和损伤的疾病。
其病因比较多样化。
主要包括胃食管括约肌失弛缓、食管排空功能障碍、胃底下垂以及食道膨出等因素。
其中,胃食管括约肌失弛缓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也是形成胃食管反流的关键因素。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机制主要分为机械性和功能性两个方面。
机械性机制指食管与胃之间的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逆流现象,如括约肌松弛、游离胃底等。
功能性机制是指食管运动功能异常导致食管对胃内容物无法正常排空,进而引发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骨后灼热感、胃灼热感、咳嗽、咳痰、喉咙痛、呼吸困难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摄入辛辣、油腻食物或俯卧位时加重,并可在进食后数小时持续。
体征方面,患者可能出现口臭、咽喉充血、反复发作性口咽部酸食物反流等。
胃食管反流病好发于中年人,尤其是45岁以上的成年人。
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容易患病。
此外,饮食习惯不良、肥胖、妊娠、吸烟、酗酒等因素也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有关。
二、胃食管反流病如何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通常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首先,医生会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和记录。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骨后灼热感、咳嗽、咳痰、喉咙痛、呼吸困难等。
医生会注意观察这些症状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与进食、体位等因素的关联性。
反胃反刍会诱发食道癌吗[1]
![反胃反刍会诱发食道癌吗[1]](https://img.taocdn.com/s3/m/edb469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a.png)
反胃反刍会诱发食道癌吗引言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在食道的上皮细胞,通常与食道黏膜受损、长期饮酒、吸烟和长期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
然而,有人认为反胃反刍也可能是导致食道癌的潜在风险因素之一。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反胃反刍是否会诱发食道癌进行深入探讨。
反胃反刍的定义与症状反胃反刍是指胃内容物通过反流进入食道,引起呕吐感或咬紧感的症状。
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食道括约肌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疾病等。
反胃反刍与食道癌的关联性研究目前,有限的研究证据表明存在反胃反刍与食道癌之间的关联。
但是,这些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不一致以及难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等。
因此,目前还无法确定反胃反刍是否直接导致食道癌的发生。
反胃反刍与食道癌的共同风险因素尽管不能完全确定反胃反刍与食道癌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反胃反刍与某些可能增加食道癌风险的共同风险因素相关。
以下是一些共同的风险因素:1. 长期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是指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回食道的现象。
长期胃食管反流可能导致食道黏膜受损,并增加食道癌的风险。
2. 长期吸烟吸烟与食道癌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
吸烟可以引起食道黏膜炎症和损伤,增加食道癌的发生风险。
3. 长期饮酒过量饮酒是食道癌的另一个危险因素。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食道黏膜受损,增加食道癌的风险。
4. 饮食习惯一些研究显示,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可能增加食道癌的风险。
预防食道癌的建议要预防食道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戒烟限酒:如果你是吸烟者或饮酒者,应该尽早戒烟和限制饮酒量。
2.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3.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和超重。
4.减少胃食管反流:避免过度进食、睡前进食和长时间躺着,这有助于减少胃食管反流的风险。
5.定期体检:定期接受内窥镜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任何食道疾病。
结论尽管目前有限的证据表明反胃反刍可能与食道癌存在关联,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明确这种关联关系。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引起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等 并发症,目前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尚 不完善。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诊断技术的研发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开发出 更为准确、特异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技术 ,如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基因特征,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 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 、食管体部运动异常、胃排空延 迟等因素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 管。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GERD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危害
GERD可引起食管炎症、溃疡、狭窄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反酸、烧心、胸痛等,还可伴有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
心理干预在GERD治疗中作用
心理评估
应对压力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识别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评估其对胃食管反流 病症状的影响。
教授患者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 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以减轻身心压力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 响。
心理治疗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 教育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改善胃 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和治疗方法
汇报人:XX 2024-01-21
目 录
• 胃食管反流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药物治疗策略及进展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胃食管反流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食管反流病与食管癌一、胃食管反流病(GERO,gastroesophageal,reflexdisease)胃食管反流病就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与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临床分反流性食管炎与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我国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
(一)病因胃食管反流病就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就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与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1、食管抗反流屏障(1)LES与LES压:LES就是食管末端3~4cm长的环形括约肌,正常人静息时此括约肌压力(LES压)为10~30mmHg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容物进入食管。
食物、药物如钙通通阻带剂,地西泮等、腹内压增高、胃内压增高均可影响LES压相应降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
(2)一过性LES松弛,TIFSR(transi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就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
(3)裂孔疝,可因加重返流并降低食管对酸的清除致病。
2、食管酸清除正常情况下,容量清除就是食管廓清的主要方式,如反流物反流,则刺激食管引起继发蠕动,减少食管内酸性物质容量。
3、食管粘膜防御食管粘膜对反流物有防御作用,称为食管粘膜组织抵抗力。
4、胃排空延迟可促进胃内容物食管反流。
(二)临床表现1、烧心与反酸烧心就是指胸骨后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
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加重。
反酸常伴有烧心。
2、吞咽困难与吞咽痛食管功能紊乱引起者,呈间歇性;食管狭窄引起者、持续加重。
严重食管炎或食管溃疡伴吞咽疼痛。
3、胸骨后痛疼痛发生在胸骨后或剑突下,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此时酷似心绞痛。
4、其她癔球症(定义考生要牢记,名词解释),咽喉炎、声嘶。
反流物吸入气管,肺可反复发生肺炎。
(三)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与(或)黑粪,每日出血超过50ml,可出现黑便。
2、食管狭窄就是严重食管炎表现,纤维组织增生,瘢痕狭窄,严重影响功能。
3、Barrett 食管(重要的名词解释)在食管粘膜修复过程中,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称之为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又称Barrett溃疡。
Barrett食管就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50倍。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应基于: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内镜下可能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
内镜为诊断反流性食管类最准确方法(内镜检查的分级标准考生要记忆);过多胃食管反流的客观证据。
2、鉴别:其她病因的食管炎,心源性胸痛,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胆道疾病,食管动力疾病等。
(五)治疗1、一般治疗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端的床脚抬高15~20cm,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
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减少增高腹压的因素。
少食使LES压降低的食物。
2、药物治疗(1)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
能减少24小时胃酸分泌,不能有效抑制进食刺激的胃酸分泌,适用于轻、中症患者。
(2)促胃肠动力药。
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促进胃排空。
(3)质子泵抑制剂。
如奥美拉唑等,抑酸作用强,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
(4)抗酸药。
仅用于症状轻、间歇发作的患者作为临时缓解症状用。
3、抗反流手术治疗,手术指征考生要牢记。
4、并发症的治疗(1)食管狭窄,多数内镜下食管扩张,少数需手术。
(2)Barrett食管,积极药物治疗基础病变就是预防Barrett发生与进展的重要措施。
二、食管癌食管癌(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就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食管癌的世界调整死亡率以中国为最高,男性食管癌列为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仅次于胃癌;女性食管癌则占第三位,次于胃癌与宫颈癌。
(一)病因:1、饮食因素与食管慢性刺激一般认为食物粗糙、质硬,进食过烫、过快,饮用浓茶、烈酒,摄食辣椒、蒜、醋等刺激性食物及吸烟等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缺乏营养、动物蛋白质、脂肪、新鲜蔬菜与水果等,维生素A、C、E、核黄素、烟酸摄入不足也有利于食管癌的发生。
某些食管病变如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慢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食管白斑病、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等的食管癌发病率较高。
2、亚硝胺及其前体亚硝胺就是已被公认的一种化学致癌物,其前体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二级或三级铵等普遍存在于食管癌高发区人民的食物、饮水中。
这些前体在胃内酸性条件下,合成亚硝基化合物,成为体内亚硝胺的主要来源,特别就是在维生素C摄入不足情况下,因这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而可阻断亚硝胺合成,故更有利于体内亚硝胺的积聚。
另一方面,当地居民喜食霉变食物,如酸菜、萝卜干、豆酱、薯干、玉米面等,食物中的真菌如串珠镰刀菌等可使上述前体转化为亚硝胺,且已检出酸菜等酶变食物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Roussin红甲酯等,均已证实为致癌物。
真菌还能分解食物的蛋白质而增加二级铵含量,从而提供更多前体来合成亚硝胺。
3、微量元素食管癌高发区水土中的钼、硒、锌、镁、钴、锰等微量元素含量偏低,调查证明食管癌高发区土壤缺钼,已受到更多重视,因为钼就是硝酸盐还原酶及一些氧化酶的结构成分,缺钼时植物中硝酸盐积聚,则可增加食物中的亚硝胺前体;此外,由于铜对钼有生理拮抗作用,如果铜与钼的比例增高,则可使缺钼的影响更明显。
另据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头发硒含量调查,发现明显低于低发区,认为硒就是某些酶生成不可缺少的元素,能催化致癌物代谢,从而有抑癌作用,硒缺乏可为食管癌发病条件之一。
研究还发现缺锌引起食管上皮角化,可增加亚硝胺致癌的发生率。
4、遗传因素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27%~61%。
这种家族聚集现象除上述环境因素外,遗传易感性问题已引起重视。
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的发病中占有一定地位。
(二)病理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与食管癌的关系密切。
食管癌的发生由基底层开始,上皮细胞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进而发展为原位癌。
食管癌高发区食管上皮增生的发生率高,食管上皮增生特别就是不典型增生为食管癌前病变。
食管癌的发生部位以中段为最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部分的食管下段癌肿由胃贲门癌延伸所致,常与食管下段原位癌在临床上不易区别,故又称食管贲门癌。
1、病理分期据1976年全国食管癌防治会议制订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食管癌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指癌病变大小在3cm以下,范围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其中仅限粘膜层的原位癌称为0期,已侵及粘膜下层者为I期。
中期病变长度在3~5cm,已涉及肌层或局部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又可分为Ⅱ期与Ⅲ期,Ⅱ期指病变侵犯肌层,但无局部淋巴结转移,Ⅲ期系病变侵犯全肌层或有食管外浸润,并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晚期病变在5cm以上,有远处转移,又称为Ⅳ期。
2、病理形态早期食管癌一般根据食管镜或手术切除标本所见,分为四型:①隐伏型:就是食管癌的最早期发现,仅见食管局部粘膜光泽较差,稍呈潮红,或伴细颗粒状,本型多经脱落细胞学普查发现,易在食管镜检查中被遗漏;②糜烂型:粘膜有局部糜烂,边缘清楚,呈不规则地图样,糜烂面红色,有细颗粒状;③斑块型:粘膜有色泽灰白的局部扁平隆起,有时伴随糜烂;④乳头型:病变呈结节、乳头或息肉状。
以上各型以②与③型为较多见。
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也分为四型:①髓质型癌瘤呈坡状隆起,侵及食管壁各层及其周围组织,切面色灰白如脑髓,可伴有溃疡,本型多见,恶性程度最高;②蕈伞型:癌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向食管腔内生长,边缘外翻如蕈伞状,表面常有溃疡,属高分化癌,预后较好;③溃疡型:主要为较深的溃疡,边缘稍隆起,多不引起食管梗阻;④缩窄型:癌瘤呈环形生长,质硬,涉及食管全周径,引起食管梗阻。
3、组织学分类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此外少数为腺癌,来自Barrett食管或食管异位胃粘膜的柱状上皮。
另有少数为恶性程度很高的未分化癌。
4、扩散与转移食管癌的食管壁内扩散极常见,系通过粘膜下层淋巴管,主要纵行向上下扩散,达到距原发癌灶数厘米以外或更远的范围,可被误认为多中心癌。
也可通过局部淋巴管或血管扩散至肌层。
由于食管无浆膜层,容易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如喉、气管、支气管、肺门、纵隔、心包、胸膜、膈、贲门与脊柱等处。
经淋巴管转移多累及左锁骨上淋巴结。
晚期可血行转移至肺、肝、肾、骨、肾上腺、脑等处。
(三)临床表现(重要考点)1、进行性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就是本病的早期症状。
起初仅在吞咽食物后偶感胸骨后停滞或异物感,并不影响进食,有时呈间歇性。
此后出现进行性咽下困难,每当进食即感咽下困难,先对固体食物而后发展至对半流质、流质饮食也有困难,过程一般在半年左右。
多数病人可以明确指出咽下困难在胸骨后的部位,往往与梗阻所在部位一致。
2、吞咽疼痛在咽下困难的同时,进食可引起胸骨后灼痛、钝痛,特别在摄入过热或酸性食物后更为明显,片刻自行缓解,系因癌肿糜烂、溃疡或近段伴有食管炎所致。
疼痛可涉及胸骨上凹、肩胛、颈、背等处。
晚期病人因纵隔被侵犯,则呈持续性胸背疼痛。
3、食物反流由于食管梗阻的近段有扩张与潴留,可有食管反流,多出现于晚期病人。
反流物含粘液,有时呈血性,混杂隔餐或隔日食物,有宿食馊味,甚至可见坏死脱落组织块。
4、恶病质长期摄食不足导致明显的慢性脱水、营养不良、消瘦与恶病质。
有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因癌扩散转移引起的其她表现,如喉返神经麻痹或反流吸入性喉炎所致声嘶、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所致的呛咳与肺部感染、食管纵隔瘘所致纵隔炎或脓肿、食管气管瘘所致颈胸皮下气肿等。
(四)实验室与其她检查1、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吞入带有乳胶气囊与套网的乙烯塑料管,充气后缓慢将充盈的囊从食管内拉出,用套网擦取物涂片作细胞学检查,就是食管癌高发区进行普查的主要手段,对有咽下困难的病人应列为常规检查,用以确定诊断。
在细胞学检查阳性的早期患者中,食管吞钡X线检查阳性者仅占1/2,食管镜检查阳性者约占3/4。
2、食管X线检查吞钡后进行食管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有利于观察食管粘膜形态。
在食管癌可见食管局部粘膜增粗或中断,有时呈小龛影。
当癌瘤在壁内扩散,可见食管壁局部僵硬,不能扩张。
后期则见病变处有不规则狭窄、粘膜皱襞明显破坏与充盈缺损,其近段有轻至中度扩张与钡剂潴留。
3、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癌肿,就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内镜下对病灶作刷检或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获得确诊。
有采用活体染色法,食管粘膜对甲苯胺蓝不着色,但癌组织可染成深蓝色;正常鳞状细胞因含糖原而着棕褐色,病变粘膜则不着色。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凡年龄在50岁以上(高发区在40岁以上),出现进食后胸骨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应及时作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慢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患者,须警惕食管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