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检验复习
食品感官科学复习题

食品感官科学复习题食品感官科学是研究食物味觉、嗅觉和视觉等感官特性及其对人类感官的影响的学科。
在食品工业中,了解食品的感官特征对于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食品感官科学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请问食品感官科学主要研究哪些感官特性?2. 什么是食物的味觉?有哪些基本的味觉感知?3. 食品的嗅觉是如何影响人类感官的?4. 请问人类的视觉对于食品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5. 食品的颜色对于其感官特性有哪些影响?6. 食品的质地对于其感官特性有何影响?7. 请问食品的温度对于人类感官有何影响?8. 食品的声音对感官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9. 食品的形状和大小对于其感官特性有何影响?10. 食品感官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简要介绍。
1. 食品感官科学主要研究食物的味觉、嗅觉和视觉等感官特性,以及它们对人类感官的影响。
2. 食物的味觉是指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感知食物的特定味道。
基本的味觉感知有五种,分别是酸、甜、苦、咸和鲜。
这些感觉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蕾,特别是舌尖和舌侧的味蕾来感知的。
3. 食品的嗅觉是指通过鼻子感知食物的气味。
气味能够直接影响人类的胃口和食欲,也可以影响人们对食物的偏好。
食物的气味通常是由香气分子释放出来的,然后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产生特定的气味感知。
4. 人类的视觉对于食品有着重要的影响。
食物的外观能够引起人们的食欲和兴趣,也直接影响他们对食物的选择和接受程度。
例如,一个色彩鲜艳、外观精美的甜点会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
5. 食品的颜色对于其感官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和感知暗示。
例如,红色常常被认为是兴奋和活力的象征,而绿色则与健康和天然相关联。
因此,食品的颜色选择能够直接影响人们对其口感、质地和味觉的期望。
6. 食品的质地对其感官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质地是指食物表面的手感和口感特性。
例如,某些食物的质地可以感觉到其脆度、软度、粘性等。
食品感官评定复习资料

食品感官评定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2.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五种感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测量、分析、判断。
3.感觉阈值包括绝对阈和差别阈。
4.外部环境条件、参与试验的鉴评员、样品制备是食品感官评定的三大条件。
5.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由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6.样品制备要求:均一性、样品量、样品的温度、器皿。
7.感官评价组织类型:生产厂家组织、实验室组织、协作会议组织、地方性及全国性产品评优组织。
8.参加鉴定人员的感官灵敏性和稳定性严重影响最终结果的趋向性和有效性。
9.差别试验方法包括成对比较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三点检验法、“A”—“非A”检验法、五中取二检验法。
10.食品常用物性检验仪器有质构仪、搅拌型测试仪(布拉本德粉质仪和淀粉粉力测试仪)、电子鼻、电子舌、感官机器人(食品味觉机器人和葡萄酒品评机器人)。
11.市场调查的对象包括所有的消费者,调查人数每次不少于400人,最好在1500~3000人,调查常采用排序试验、分类试验、成对比较试验等方法。
12.新产品的开发经过九个阶段:设想、研制、鉴评、消费者抽样检查、货架寿命研究、包装、生产、试销、商品化。
13.新产品开发的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鉴评小组,即实验室鉴评小组和消费者型。
14.感官分析评价员的类型有专家型、消费者型、无经验型、有经验型、训练型。
二、选择1.影响感觉的因素: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作用、阻碍作用(给出一个例子,让你判断属于哪种现象,见课本P6)。
2.各种试验方法的模式和呈送顺序:(给你一个模式,让你选择属于哪种方法)(1)定向成对比较法:361 981 呈送方式:AB BA231 242(2)差别成对比较法:361 981 相同不同;呈送方式:AA BB BA AB231 242 相同不同(3)二—三点检验法:981(Ra)365 472 固定参照模式:RaBA RaAB256(Rb)713 508平衡参照模式:RaBA RaAB RbBA RbAB 3.排序检验法样品数一般小于6个,但样品数大于20个且不是比较样品间差别大小时也可选用此法。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复习题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复习题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复习题一、选择题1. 食品感官检验是通过什么方式对食品进行评估?A. 使用仪器设备B. 通过人的感官C. 进行化学分析D. 完全依赖生产商提供的信息2. 食品感官检验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食品的营养成分B. 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C. 评估食品的感官特性D. 检查食品的外观3. 下列哪种感官不属于食品感官检验中常用的感官?A. 视觉B. 嗅觉C. 味觉D. 触觉4. 食品感官检验中,对于食品的颜色评估,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食品的颜色只能通过仪器测定B. 食品的颜色可以直接观察C. 食品的颜色只能通过嗅觉感知D. 食品的颜色无法评估5. 下列哪个感官对于食品的质地评估非常重要?A. 视觉B. 嗅觉C. 口感D. 听觉二、判断题1. 食品感官检验只能通过仪器设备进行评估。
( )2. 嗅觉是食品感官检验中最重要的感官之一。
( )3. 食品的颜色评估可以直接通过观察进行。
( )4. 食品的质地评估只能通过嗅觉感知。
( )5. 听觉在食品感官检验中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食品感官检验的步骤。
食品感官检验的步骤包括样品准备、感官评估、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首先,需要对食品样品进行准备,包括清洗、切割、烹饪等。
然后,通过人的感官对食品进行评估,包括视觉、嗅觉、味觉和口感等方面。
评估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 食品感官检验中,为什么嗅觉是一个重要的感官?嗅觉是食品感官检验中的一个重要感官,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食品的气味和香味。
食物的气味往往与其口感和味道密切相关。
通过嗅觉,我们可以判断食品是否新鲜、是否存在异味或变质。
嗅觉还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不同食材的特点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香气。
因此,嗅觉在食品感官检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请简要说明食品的颜色评估在感官检验中的重要性。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题(附答案)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题(附答案)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2.鉴评员:参与感官分析的人员。
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
3.鉴评小组:参与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
4.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情愿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5.可接受性:依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情愿消费某产品的状况。
6.厌恶:一种令人厌烦的感觉。
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7.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宠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8.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9.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短暂的变更。
10.感觉疲惫: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11.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2.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3.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变更。
14.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须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这时不须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15.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1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17.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8.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9.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0.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1.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22.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23.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困难结合。
24.异样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食品感官评价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感官评价期末复习资料1.什么是食品感官评价?食品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或组织)、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而感受到的食品及其材料的特性所引起的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2.食品感官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221.1-1988),感官分析(感官评价;感官检验;感官检查)指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3.现代感官评定分为分析性感官评定和嗜好型感官评定两种4.分析型感官评定:以人的感官来测定物品的特性。
以人的感觉器官作为分析仪器来测定食品的感官品质。
感官评定员需经过筛选/培训,测定样品的制备及评定环境需标准化。
5.嗜好型感官评定:以物品来获知人的特性。
考察消费者对食品的喜好。
未经培训的消费者,评定时的环境条件设有特殊要求。
6.感官评价方法分为:差别检验,描述分析和情感检验。
7.感官评价与理化分析之间的联系?理化分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分析型感官评定,原因如下: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如感官评定方法简单、应用;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3.用感官可以感知,但其理化性能尚不明了;4.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5.食品感官测试仪器设备尚处于发展阶段,价格昂贵,仅限于有限指标的测试,很难获得感官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
8.感官评价为了达到机器一样的结果,应注意哪些问题?1.实验要重复几次进行2.每次实验使用多个品评员3.对参评人员要进行筛选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9.感官评价在食品中应用有哪几种?1.分级2.品质保障3.确定感官品质与化学/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4.产品开发5.市场开拓10.感官评价团队里指导员应具备哪些条件或特点或品质?1.曾参加过感官评定工作,有相关的工作经验;2.熟悉感官评定工作的有关标准与规定;3.熟悉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和有关的数据分析,了解各试验方法的特点;4.熟悉感官评定的产品(基本生产工艺、基本技术参数、质量指标等);5.熟悉评价员的筛选、管理和培训手段;6.表达能力强;11.感官评价员类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1)消费者型:未经过评价训练的消费者。
食品感官评定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食品感官属性及其识别1.食品感官属性的分类:①外观;②气味/香味/芳香;③浓度、粘度与质构;④风味(芳香、化学感觉、味道);⑤咀嚼时的声音。
2.芳香:既可以指一种令人愉悦的气味,也可以代表食品在口腔时通过嗅觉系统所识别的挥发性香味物质。
3.从食品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的数量受温度和组分的性质影响。
4.①粘度→用以评定均一的牛顿液体。
②浓度→用以评定非牛顿液体、均一的液体和半固体。
③质构→用以评定固体和半固体。
5.食品的质构属性包括:机械属性、几何特性、湿润特性。
6.产品的几何特性可通过触觉感知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方位。
7.食品的机械属性——定义①硬度——强迫变形②黏结性——样品变形的程度(未破裂)③黏附性——迫使样品从某表面移除④密度——横截面的紧密度⑤弹性——变形后恢复原来形状的比例。
8.风味:食物刺激味觉或嗅觉受体而产生的各种感觉的综合。
9.化学感觉因素:在口腔和鼻腔的黏膜里刺激三叉神经末端产生的感觉(苦涩、辣、冷、鲜味等)。
10、食品的声音属性——定义:①音质——声音的频率。
②响度——声音的强度。
③持久性——声音的持续时间。
11. 感官识别途径:①视觉;②触觉;③嗅觉;④三叉神经感觉;⑤味觉;⑥听觉12. 视觉:视觉是认识周围环境、建立客观事物第一印象的最直接和最简捷的途径。
13. 触觉可分为“体觉”(触摸感、皮肤感觉)和“肌肉运动知觉”(深度压力感或本体感受)。
14.交叉疲劳现象:即对某一气味物质的疲劳会影响到嗅觉对其他气味刺激的敏感性。
例如,对松香和蜂蜡气味的局部疲劳会导致橡皮气味阈值的升高。
15.味觉一直是人类对食物进行辨别、挑选和决定是否予以接受的主要因素之一。
16.味觉在食品感官鉴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味觉鉴评主要用来评价、分析食品的质量。
味觉包括味蕾对水、油或唾液中的刺激物的感知,味蕾主要存在于舌表面,还有一部分于上颚黏膜和喉部。
17.除了味觉刺激物的浓度外,口腔中的其他因素,如温度、粘度、速度、持续时间、唾液的化学状态以及其他味道的存在与否都会影响味觉的识别。
食品感官评定复习资料

食品感官评定名词解释:1. 感觉阈值:是指从刚能引起感觉至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2. 掩蔽现象: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时,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的感觉发生改变的现象。
3.均一性:制备的样品除所要评价的特性外,其它特性应完全相同。
4.成对比较检验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定整个样品或者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一种评价方法。
5.描述性分析:是根据感官器官所能感知到的食品各项感官特征,用专业术语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是感官科学家常用的工具。
6.闪烁效应:当用一系列明暗交替的光线刺球时,就会产生闪烁感觉,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闪烁感觉消失,由连续的光感所代替。
7.滞留度:是指样品已经被吞下(或吐出)后,继续感觉到的特性特征。
填空题:(分析型感官检验、嗜好型感官检验)1.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分为3类:差别检验法、类别检验法和描述检验法。
2.实验室的微气候指实验区工作环境内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换气速度和空气纯净度。
3.外部环境条件、参与试验的评价员、样品制备是食品感官评价试验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理想结果的三个必备要素。
4.当先后两种刺激先后存在时,一种刺激对造成另一种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称为变调现象。
5.分型新感官实验把人的感觉作为测定仪器,测定食品的特性和差别的方法。
6.定量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评分尺度;二是所有评价员需经过完整的训练,以便在整个试验中对所有样品均以相似的方式使用评分尺度。
7.二----三点检验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如果参评人员是受过培训的,他们对参照样品很熟悉的情况下,使用(固定参照模式);当参评人员对两种样品不熟悉,而他们又没有接受过培训时,使用(平衡参照模式)。
8.样品量对感官评价实验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感官评价人员在一次实验所能评价的(样品个数)及实验中提供给每个评价人员供分析用的(样品数量)。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要点

食品的质量标准目前,感官检验仍是食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指标。
食品的基本属性第一章绪论1.1 感官检验的起源、发展和定义1.2 用人作为仪器1.3 感官检验的基础和一般任务1.4 学习食品感官检验的重要意义1.1.2 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的方法。
该定义已被各类专业组织中感官评价委员会所接受和认可,如食品技术专家协会和美国检验和材料学会等。
•“唤起”:感官评价提出了应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以使偏见因素最小这一原则。
•“测量”:感官评价是一门定量的科学,通过采集数据,在产品性质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起合理的、特定的联系。
•“分析”:适当的数据分析是感官检验的重要部分。
•“解释”:感官评价练习是一项必要的实验。
在实验中,数据和统计信息是在解释假设、背景知识、结论的含义和应采取措施的过程中惟一有用的内容。
1.1.3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产品之间是否存在差别•描述分析法:产品的某项感官特性如何•情感试验:喜爱哪种产品或对产品的喜爱程度如何?1.2 用人作为仪器一个具有高超品尝能力的人,其重要性不亚于画家的眼睛和音乐家的耳朵。
1.2.1 人作为仪器的特点•简单、迅速、费用低。
•食品感官分析结果不易量化。
•不稳定性,感官分析误差难以消除。
•人容易受到干扰,影响因素多。
•感官分析不能精确地确定食品的生物学价值,有时也不能确定引起某种感觉的真正原因。
尽管日常产品质量检测可通过理化测量来实现,但一些质量属性只能通过使用感官评价来获得,特别是食品产品的气味和味觉。
1.4 学习食品感官检验的重要意义•仪器分析比感官分析复杂、缓慢、费用高;•仪器分析的样品处理过程复杂;•食品中某些化学成分往往是浓度很低的复杂混合物尚不能测定仪器分析或灵敏度不够;•食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还未全搞清;•消费者是用感官而不是用分析仪器来判食品质量好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品控制:
1、接触样品的器皿:洁净、无污染、不会破坏食品感官性状 ,质地:玻璃、陶瓷或不锈钢。 2、样品制备的注意事项:a、控制样品量 (差别试验中,每个 样品的分量控制在液体30ml,固体28g左右为宜) b、保证样 品的均一性 c、不能直接进行感官分析的样品(如香精,调味 品,糖浆等)的制备
食品质地:用机械的,触觉的方法或在适当条件下,利用 视觉和听觉感受器所感知到的产品所有流变学结构的特征
食品的质地是与以下三方面感觉有关的物理性质
①用手或手指对食品的触摸感;②目视的外观感觉;
③口腔摄入时的综合感觉,包括咀嚼时感到的软硬、黏稠、 酥脆、滑爽等等。
食品质地评价的类型:听觉质地(小甜饼,薄脆饼干,油炸 土豆片,新鲜蔬菜水果),视觉质地(依靠人的视觉对食品 的颜色,形状,大小,光泽,动感进行感觉),触觉质地( 靠口腔的触觉进行感觉,包括舌头,口唇为主的皮肤触觉和 牙齿触觉,还包括手接触物品感到的质地)
• 原气味+新气味
➢ 加工条件 嗅觉物质的特征:
香水、除臭剂
易挥发、易热解、易与其它挥发性物质发生作用
➢ 环境条件的影响: 温度、湿度及气压;
➢ 身体状况的影响 感冒、鼻炎等;
➢ 嗅觉疲劳
嗅觉敏感性下降
嗅觉特征
嗅 觉 特 性
敏感性 嗅觉的敏感度远高于味觉,人类最敏感的苦味物质 与最敏感的嗅感物质在质量上相差数万倍,某些嗅 感物质即使在极低的浓度范围内也会被感知到;
引
(1)有挥发性
起
嗅
才能散布于空气中而进入鼻腔内;
觉
的
(2)能微溶于水
物
质
才能附着在嗅黏膜,穿透粘液和嗅细胞接触;
特
性
(3)能微溶于脂质
才能和嗅细胞受体结合
影响嗅觉的因素
➢ 嗅感物质的相互作用
肌苷二钠减弱或消除硫味
几种不同气味混合到一起时,可能产生的结果:
因 素
• 产生新的气味 • 气味中和
• 代替或掩盖另一种气味
实验前,感官品评人员一些基本注意事项有哪些?
候选评价员的基本要求
兴趣:挑选候选人的前提条件; 健康状况:身体健康,感觉正常,无过敏症,
不服用影响感官灵敏度的药物; 表达能力:主要是针对描述分析试验; 准时性:能按时参加每次试验; 对试样的态度:客观对待所有试验样品,屏弃
好恶; 职业、教育程度、工作经历、感官评价经验、 年龄、性别等。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味觉: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口腔中对味感受体进行刺激后 产生的反应 味觉的产生过程:可溶性呈味物质 →味蕾(味细胞) →感 觉神经→大脑味觉中枢→味觉 味感受体:味蕾 影响味觉的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
四种基本味分别是什么?
用生理法测得的反应时间约为0.02~0.06s,咸味反应时间最短 ,甜味和酸味次之,苦味反应时间最长
呈味物质
蔗糖 氯化钠 盐酸 硫酸奎宁
四种基本味的觉察域和差别域
觉察域
单位: g/L
单位:mol/L
531 0.0155
81
0.014
2
0.0005
0.3
0.0000039
差别域
单位: g/L 单位:mol/L
271 34 1.05 0.135
0.008 0.0055 0.00025 0.0000019
食品感官评价的分析方法:按性质分为差别检验,标度和 类别检验,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差别检验:用以检验产品间的感官差别。包括两点检验法 、三点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五中取二检验法、A-非A 检验法、选择检验法、配偶检验法等
两点检验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要求鉴评员进 行比较,判定整个样品(差别成对比较)或样品某些特征强 度顺序(定向成对比较)的鉴评方法。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
食品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Sensory Evaluation )是 用于唤起、测量、分析、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 、味觉、听觉和触觉而感知到的食品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 科学方法。
人作为测量仪器的特点?
1、不一致性,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感觉差异,对同一事物有 不同反应。
2、不稳定性,同一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其感觉也有差异。
3、样品的呈送:1.盛放样品的容器相同;2.样品的大小、形状 一致;3.样品的混合时间和程度一致;4.适宜的食用温度
呈送顺序坚持“平衡”原则 呈送给品评者采取“随机”方法 样品的编号采用3位随机编码
感官品评人员类型:消费者型;试验分析型:无经验型、 经验型、训练型、专家型。
候选评价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其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P30
嗅觉的性质辨别能力相当强,但强度水平 的区分能力却相当差;
嗅觉的适应和疲劳现象;
嗅觉的相互影响
嗅觉疲劳:嗅觉的疲劳比其它感觉的疲劳都有突出 在产生嗅觉疲劳的过程中,嗅味阈逐渐增加
感官评定室:试验区、样品制备区、其他附属设施
试验区环境条件:1、温度和湿度,人的味觉和对食品喜好 性等通常会受到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3、易受干扰 那么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里取代感官分析呢?为什么?
感觉阈:
分类:依照测量技术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绝对阈 和差别阈。
绝对阈: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 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
差别阈:指感觉所能感觉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感觉疲劳:导致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
问答表:
结果分析:
假定问题仅为评定两个样品中哪个最强,即为差异识别(定向成对比较)
将有效评价表的正解数与表5-1中相应的某显著水平的数比较 ,若大于等于表中的数(有差异的鉴评最小数),则说明在此显 著水平上样品间有显著差异。
嗅觉器灵敏度比味觉高很多
食品除味道之外,还含有各种不同气味。味道和气味共同 组成食品的风味
嗅觉产生过程:
吸附
气味物质分子 呼吸 嗅感区
嗅黏膜表面 扩散
溶解
嗅毛
嗅觉感受器(嗅细胞) 感觉神经
大脑嗅觉中枢
嗅觉
鼻腔是人类感受气味的嗅觉器官,嗅感区内的嗅黏膜是嗅
觉感受体,其上布满了嗅细胞、支持细胞和基细胞,其中 嗅细胞是嗅觉感受体中最重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