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食品感官评定方法(分析或描述性检验篇)
食品感官评价

1.食品感官评定利用人体自身感觉的刺激反应即感受,如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用符号或文字做实验记录的数据,对食品的各项感官指标,如色香味形等做出评判已获得客观真实地数据,并利用数理统计手段,分析得到的数据对食品的感官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的方法2.食品感官评定的意义1.是人类,动物择食的最基本方法2.是食品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品质控制,品质评价的重要手段3.可及时,准确的鉴别出异常食品,便于及时处理4.由于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实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5.是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的补充手段3.食品感官评定作用4.食品感官评定特点1.技术特点:通过人的主观感觉,精确测量人对食品各种感官特性的反应,并把可能存在的各种偏见降低到最低2.活动特点组织:评价员的组成,评价程序的简历,评价方法的设计,评价是环境条件的控制,目的是使评定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在规定的程序下进行试验,使各种偏见和外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测定:根据感觉采集数据,在产品的性质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联系分析: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论:在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判断,得出结论5.感觉概念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印象和反应6.感觉阈概念感官对所能接受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该范围内最微小变化产生感觉的灵敏程度7.感觉疲劳概念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疲劳,疲劳现象发生在器官的末端神经,感受中心的神经和大脑的中枢神经上,疲劳的结果,是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8.影响感觉的因素1.感觉疲劳2.心理现象对比现象:对比增强现象:当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把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在感觉这两个刺激的过程中,两个刺激量都未发生变化,而感觉上的变化,只能归于这两种刺激同时或先后存在对人心理上产生的影响,对比增强现象分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种对比减弱现象:与对比增强现象相反,若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刺激,则将这种现象称为对比减弱现象相乘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变调现象:当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成另一个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阻碍作用:当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激的感觉时,称为阻碍作用3.年龄因素4.生理因素5.温度因素、6.心理因素9.范式实验概念:一种气体物质不送入口中而在舌上被感觉出的技术方法:首先,用手捏住鼻孔,通过张口呼吸,然后把一个盛有气味物质的小瓶放在张开口旁,迅速地吸入一口气并立即拿走小瓶,闭口,放开鼻孔,使气流通过鼻孔流出,从而在舌上感觉到该物质10.四种基本味11.我国味的分类12.影响味觉的因素13.样品制备区的要求、1.环境条件良好的通风性能,防止制备过程中样品的气味传入试验区样品制备区应与试验区相邻感官,鉴评人员入试验区时不能,通过样品制备区样品制备区内所使用的器皿,用具和设施都应无气味适合的上,下水2.常用设施和用具样品制备区应配备必要的加热保温设施以保证样品能适当处理和按要求维持在规定温度下,样品制备区还应配备贮藏设施,能存放样品,试验器皿和用具,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一定的厨房用具和办公用具14. 样品制备的要求1.均一性:就是指制备的样品除所要评价的特性外,其他特性应完全相同2.样品量:感官鉴评人员,实际能够鉴评的样品数取决于下列几个因素1.感官鉴评人员的预期值:这主要指参加感官鉴评人员,事先对试验了解的程度和面的信息对所进行试验难易程度的预估2.感官评定人员的主观因素:对试验重要性的认识,对实验的兴趣,理解,分辨未知样品特性和特性差别的能力3.样品特性:样品特性强度越高,能够正常鉴评的样品数越少,强烈的气味或味道会明显减少可鉴评的样品数3.精确定量:样品总量,分量都要精确定量4.严格操作:制备的时间,温度,搅拌速率等制备条件要严格控制15. 感官评价员分类专家型,消费者型,无经验型,有经验型,训练型16. 筛选中应注意的问题1.最好使用与正式试验相类似的实验材料2.要根据各次的实验结果随时调整实验的难度3.参加筛选的人数应多些4.多次筛选强烈的气味或味道会明显减少可鉴评的样品数17. 标度种类名义标度:对事件的赋值仅作标记,不反应序列特征。
食品感官鉴评的方法

一般规定不允许“无差异”;的回答(即强迫 选择)。差别检验中需要注意样品外表、形 态、温度和数量等的明显差别所引起的误差。
常用的方法有:成对比较检验法、二-三点 检验法、三点检验法、“A”-“非A”检验法、 五中取二检验法以及选择检验法和配偶检验 法。
2、标度和类别检验
在标度和类别检验中,要求鉴评员对两 个以上的样品进行评价,并判定出哪个 样品好,哪个样品差,以及它们之间的 差异大小和差异方向等,通过检验可得 出样品间差异的顺序和大小,或者样品 应归属的类别或等级。选择何种手段解 释数据,取决于检验的目的及样品数量。
二、二—三点检验法
先提供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 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 要求鉴评员熟悉对照样品之后,从后者 提供的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与对照样品相 同的样品的方法称为二—三点检验法, 也称一—二点检验法 。
此试验法用于区别两个同类样品 间是否存在的感官差异,尤其适 用于鉴评员熟悉对照样品的情况, 如成品检验和异味检查。但精度 较差(猜对率为1/2)外观有明显 差别的样品不适宜此法。
• 表3—1总结了各种常用方法的样品数目、 统计处理方式和适用的目的。
第节 差别检验
一、成对比较检验法
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 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 定整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一种 鉴评方法称为成对比较检验法或两点试 验法 。
定向成对比较法(2-选项必选法)
➢ 确定两个样品在某一特定方面是否 存在差异,如甜度,黄色度,易碎 度等。
• 猜对率为1Biblioteka 3, • 适用于鉴别两个样品之间的细微差别
为了使三个样品的排列次序和出现次数
的几率相等,可运用以下六组组合:
BAA
食品感官评定中描述性检验 和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qqq

食品感官评定中描述性检验和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摘要】感官评定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差别试验(Difference Test)、阈值试验(Threshold Test)、分析或描述试验(Analysis or Description Test)和消费者试验(Consumer Test).描述性检验是所有感官分析方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运用描述性检验,可以得到有关食品感官特征的最详细的资料,可用于鉴别配方和加工方式的变化,寻找所有感官品质中对消费者喜好和接受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
消费者试验是由顾客根据各人的爱好对食品进行评判。
生产食品的最终目的是使食品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消费者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态度。
主要用于市场调查、向社会介绍新产品、进行预测等。
由于消费者一般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个人的爱好、偏食习惯、感官敏感性等情况都不一致,故要求试验形式尽可能简单、明了、易行。
使得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而且要保证本文主要介绍了描述性分析的主要程序和实验方法、产品主要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员语言规范化培训、品质剖析试验表的设计、试验的组织开展和品质剖析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实验室测试评分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集中地点测试评分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家用测试评分法、定性消费者测试之问卷调查等等。
关键词:1. 描述性检验1.1简介描述试验是对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进行比较,给出较为准确的描述。
描述试验要求试验人员对食品的质量指标用合理、清楚的文字作准确的描述。
描述试验有颜色和外表描述、风味描述、质构描述和定量描述。
其主要用途有: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鉴别产品间的差别;质量控制;为仪器检验提供感官数据;提供产品特性的永久记录;监测产品在贮藏期间的变化等。
描述性检验是所有感官分析方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运用描述性检验,可以得到有关食品感官特征的最详细的资料,用于鉴别配方和加工方式的变化且能精确分析一系列不同产品感官之间具体差异、贮藏条件及获得它们化学性质和感官特征之间相关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寻找所有感官品质中对消费者喜好和接受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
食品感官评定方法

圈出较甜样品的代码。 在品尝一种样品后, 即品尝下一个样品前,应用
清水漱口,并吐出所有的样品和水。然后,进行下一组品尝,重复品尝
程序。
组例
1.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编辑ppt
22
表 4-4 定向成对比较试验问答表示例
19(5%)<21<23(0.1%) 说明在1%的显著水平两个样品间有差异
编辑ppt
30
4-
5
答案 数目
显著水平 5% 1% 0.1%
答案 数目
7
7 ——
24
显著水平 5% 1% 0.1% 18 19 21
答案
数目 41
8
两9Leabharlann 88—2589—
26
点 10 11
9 10 — 10 11 11
27 28
组别
1.
相同
不同
2.
相同
不同
编辑ppt
21
表 4-3 定向成对比较调查问卷示例
日期: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检验开始前,请用清水漱口。分别对两组定向成对比较试验中的两
个样品进行评价。请按照样品呈送程序品尝各组中的编码样品,从左向
右,由第一组开始。将全部样品放入口中,请勿再次品尝。 在每一对中
验 17 18
13 15 16 14 15 17
34 35
24 25 27 60 24 26 28 70
法 19 20
检 21 22
验 23
15 16 17 15 17 18 16 17 19 17 18 19 17 19 20
食品描述性分析检验(食品感官评定课件)

❖ 品评小组的意见很可能被小组中地位较高的人所左右,而 其它品评员的意见得不到体现,这是风味剖面法最大的不 足。
❖ 为减少个人因素的影响,有人认为品评小组的组长应该由 参评人员轮流担任。
❖ 质构仪就是对产品的质地进行测量的常用仪器,现在 很多人对产品质地进行测量时,将仪器测得的数据同 感官评定小组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二者的相关 性。
❖ 定量描述分析法是在风味剖面法和质地剖面法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一种描述分析方法。
❖ 是由10~12名经过筛选和培训的品评人员组成评定小组, 对一个产品能被感知到的所有感官特征,它们的强度、出 现的顺序、余味、滞留度以及综合印象等进行描述,使用 非结构化的线性标度,描述分析的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得出 结论,并形成蜘蛛网形图表。
每个人的评定结果最后都交给品评小组组长,由他带领品 评员讨论,综合大家意见,形成对产品风味特性的抑制描 述。包括样品所有的气味和风味特性、强度、出现顺序、 滞留度及整体印象。风味剖面分析结果的报告可以是表格 或图形,图形有扇形、半圆形、圆形和蜘蛛网形。
❖ 风味剖面分析是一种一致性技术,所使用的标度主要是数 字和符号,不能进行统计分析,属于定性描述分析方法。 不过Tilgner提出过一些对风味剖面法应用改进的尝试, 包括采用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 但是风味剖面法最大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在测试人员聚集 之后,品评时间大约为1h,由参评人员对产品的各项性 质进行评定,然后得出综合结论。
❖ 质地剖面法是在风味剖面法之后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描 述分析法。
❖ 质地剖面法是对食品的质地从其机械、几何、脂肪和水分 特性方面进行感官分析,描述从咬第一口到咀嚼完成的全 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以上特性存在的程度及其呈现的顺序。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绪论1.食品感官评定是食品分析的一种。
食品分析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以下几方面的需要:安全、高质量、有营养、有益健康、美味可口2.对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一般成分的分析)食品中污染物的分析食品分析食品辅助材料及添加剂的分析感官评定3.感官评定的定义传统的感官分析(感觉测试):利用一些敏感的感觉器官和长年经验积累的某一方面专家担任评价和判别工作(香肠颜色和味道评价、烟丝质量优劣的划分、茶和香味比较)弊端:导致可信度低--- 主观的、无统计意义现代感官评定(感官测试):是测量、分析和解释人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对物料特性所引起反映的一门科学包括: (1) 以人的感官测定物的特性(2) 从物料来获知人的特性4.食品感官评定的定义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和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对食品的色泽、气味、风味、组织状态、硬度等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与评价。
克服以前缺点,在评价员的选择、实验环境的布置、实验方法的评定、结果处理等方面不在依赖经验和权威,而是依靠科学,是心理学、生理学、食品科学和统计学的统一,最终的结论是评价小组中评价员结果的综合,并不看重个人的结论如何。
--- 客观的、有统计意义、结果可重复注:食品感官评定、食品感官分析、食品感官鉴定、食品感官检验、食品感官评价5.食品感官评定的发展简史引入统计学、心理学、生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历史6.科学的膳食标准+精美的食谱≠可接受的食物7.食品感官评定的意义现代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评定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
8.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新产品开发:对新产品的感官特性、可接受性进行评估。
质量控制:分析比较操作人员、设备、原辅料、工艺、环境及时间对食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感官质量标准及其相应的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提供依据。
食品感官评定

绪论1、食品感官评价是利用人体感官对食品进行分析鉴别的方法,即利用人体五官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对食品的各项指标如色、香、味、硬度等做出评判,并用符号或文字做试验记录的数据,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2、食品感官评定学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3食品感官评价的意义和应用?意义:建立在心理物理学及统计分析基础上,研究感官对食物刺激的响应规律,利用它的对食品感官品质进行科学品评、评价,作为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工具及质量检测手段。
应用:建立在心理物理学及统计分析基础上,研究感官对食物刺激的响应规律,利用它的对食品感官品质进行科学品评、评价,作为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工具及质量检测手段。
1、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的基础。
2、感官:由感觉细胞或一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获得刺激后,能将这些刺激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
比如:人的五官3、感觉的分类,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二、感觉的度量1、感觉阈: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感觉阈分为下列两种:绝对阈和差别阈。
1、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
2、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差别阈不是一个恒定值,它会随一些因素而变化。
3、阈值:存在一个浓度范围,低于该值某物质的气味和味道在任何实际情况下都不会察觉到,高于该值任何具有真正嗅觉和味觉的个体会很容易地察觉到该物质的存在。
辨别出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
4感官的特征:1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敏感。
2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3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4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食品感官评定中描述性检验和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qqq

食品感官评定中描述性检验和定量定性消费者测试【摘要】感官评定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差别试验(Difference Test)、阈值试验(Threshold Test)、分析或描述试验(Analysis or Description Test)和消费者试验(Consumer Test).描述性检验是所有感官分析方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运用描述性检验,可以得到有关食品感官特征的最详细的资料,可用于鉴别配方和加工方式的变化,寻找所有感官品质中对消费者喜好和接受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
消费者试验是由顾客根据各人的爱好对食品进行评判。
生产食品的最终目的是使食品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消费者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态度。
主要用于市场调查、向社会介绍新产品、进行预测等。
由于消费者一般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个人的爱好、偏食习惯、感官敏感性等情况都不一致,故要求试验形式尽可能简单、明了、易行。
使得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而且要保证本文主要介绍了描述性分析的主要程序和实验方法、产品主要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员语言规范化培训、品质剖析试验表的设计、试验的组织开展和品质剖析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实验室测试评分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集中地点测试评分法、定量消费者测试之家用测试评分法、定性消费者测试之问卷调查等等。
关键词:1.描述性检验1.1简介描述试验是对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进行比较,给出较为准确的描述。
描述试验要求试验人员对食品的质量指标用合理、清楚的文字作准确的描述。
描述试验有颜色和外表描述、风味描述、质构描述和定量描述。
其主要用途有: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鉴别产品间的差别;质量控制;为仪器检验提供感官数据;提供产品特性的永久记录;监测产品在贮藏期间的变化等。
描述性检验是所有感官分析方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运用描述性检验,可以得到有关食品感官特征的最详细的资料,用于鉴别配方和加工方式的变化且能精确分析一系列不同产品感官之间具体差异、贮藏条件及获得它们化学性质和感官特征之间相关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寻找所有感官品质中对消费者喜好和接受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3
品
评
项
目
与
强
度
标
准
19
即食早餐盒评价表
20
结果分析
•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1 个或多个样品。在
操作过程中样品出示的顺序可以不同,通常将
第一个样品作为对照是比较好的。每个评价员
在品评样品时要独立进行,记录中要写清每个
样品的特征。在所有评价员的检验全部完成后,
35
• (2)试验方法
•
参评人员首先对1 号饼干样品(只含
面粉和水)进行评价,由每个评价员提出
对该样品的描述词汇,完成之后,大家一
起讨论,去掉意义重复的词汇,排选出具
有代表性的词汇供备用。然后进行第2 号饼
干样品的描述,依此类推。最终形成一份
针对这类饼干的全面的描述词汇。
36
37
• 当所有样品的描述工作全部结束后,为了检验所 形成的描述词汇的有效性,可以任意挑选两个样 品来用刚才的词汇进行描述,看两个样品是否能 够被全面、准确地描述,是否能将二者之间的差 别分别开来。检验完成之后,所形成的最终词汇 可以用来对该类任何品种的饼干进行描述。结果 举例见下表。
42
• 强度评价的方法主要有: • (1)数字评估法 • 0=不存在 1=刚好可识别 2=弱 3=中
等 4=强 5=很强 • ( 2 )标度点评估法 弱○ ○ ○ ○ ○ ○ 强
• 在每个标度的两端写上相应的叙词,其
中间级数或点数根据特性特征改变,在标
度点“○”上写出的1~7 数值,符合该点的
43
强度。
• (3)直线评估法:在直线段上规定中心 点为“0”,两端各标叙词或直接在直线 段规定两端点叙词,以所标线段距一侧 的长短表示强度。
•
•弱
强
• 综合印象的评估
•
通常在一个三点标度上评估:1表
示低,2表示中,3表示高。
•
在一致方法中,评定小组赞同一个
综合印象。
•
在独立方法中,每个评定员分别评
提问表》中所包括的特征,检验结束后说明结果; • ▼ 追踪产品贮存期、包装等有关感官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的规律; • ▼ 描绘产品与仪器、化学或物理特性相关的产品可觉察感官特
征;
• 对评定员的要求比较高: • 1)具备描述食品品质特性和次序的能
力。 • 2)具备描述食品品质特性的专有名词
的定义与其在食品中的实质含义的能力。 • 3)具备对食品的总体印象、总体风味
特性特征的强度可用多种标度来评估 。
30
• 4.余味和滞留度的测定 样品被吞下(或吐出) 后,出现的与原来不同的特性特征,称为余味; 样品已被吞下(或吐出)后,继续感觉到的特 性特征,称为滞留度。
• 5.综合印象的评估 综合印象是对产品的总体 评估,通常用三点标度评估,即以低、中、高 表示。
31
• 6.强度变化的评估 评价员在接触到样品时所 感受到的刺激到脱离样品后存在的刺激的感觉 强度的变化,例如食品中的甜味、苦味的变化 等。
• 综合结论描述的依据是按某描绘词汇出现
频率的多少作根据,一般要求言简意赅,
字斟句酌,以力求符合实际。
22
• 二、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检验法(quantative descriptive and sensory profile tests )
•
要求评定员尽量完整地对形成样品
感官特征的各个指标的强度进行评定的检验
示特性感觉的顺序(a)
•
每种特性强度记在轴上,联结各点,建立一个
风味剖面(b)
沙司酱风味剖面分析报告(独立方法)
48
49
• 组织特性包括: • 机械特性——硬度、凝聚度、粘度、附
着度和弹性五个基本特性及碎裂度、固体 食物咀嚼度、半固体食物胶密度三个从属 特性 • 几何特性——产品颗粒、形态及方向物 性,有平滑感、层状感、丝状感、粗粒感
• 分析或描述性检验的应用范围 • ▼定义新产品开发中目标产品的感官特性; • ▼定义质量管理、质量监控及开发研究中的对照或标准的特征; • ▼ 在进行消费者检验前记录产品的特征,以帮助选择《消费者
• 表示滋味程度的术语:浓淡、醇和、醇厚、香醇甜净、 绵软、清冽、粗糙、燥辣、粗暴、后味、余味、回味、回甜、 甜净、甜绵、醇甜、甘洌、甘润、甘爽、邪味、异味、尾子 不净等。
• 表示外观有:一般、深、苍白、暗状、油斑、白斑、褪 色、斑纹、波动、有杂色;
• 表示结构有:一般、粘性、油腻、厚重、薄弱、易碎、 断向粗糙、裂缝、不规则、粉状感、有孔、油脂析出、有线 散现象等。
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必要的讨论,然后得出综
合结论。该方法的结果通常不需要进行统计分
析。
21
• 为了避免试验结果不一致或重复性不好, 可以加强对品评人员的培训,并要求每个 品评人员都使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 准。
• 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品评小组的意见 可能被小组当中地位较高的人,或具有 “说了算”性格的人所左右,而其他人员 的意见不被重视或得不到体现。
32
• ③根据所设计的检验表格,评价员即可独 立进行评价试验,按照感觉顺序,用同一 标度测定每种特性强度、余味、滞留度及 综合印象,记录评价结果;
• ④检验结束,由评价组负责人收集评价员 的评价结果,计算出各个特性特征强度 (或喜好度)的评价值,并用表格或图形 表示。
33
•
综上所述,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检验法
强度,通常称之为QDA图或蜘蛛网图,并
利用该图的形态变化定量描述试样的品质
变化。
25
分类
•
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检验法依照检验方
法的不同可分为一致方法和独立方法两大类型。
26
• 一致方法的含义是,在检验中所有的评价 员(包括评价小组组长)都是一个集体的 一部分而工作,目的是获得一个评价小组 赞同的综合结论,使对被评价的产品的风 味特点达到一致的认识。可借助参比样品 来进行,有时需要多次讨论方可达到目的。
27
• 独立方法是由评价员在小组内先讨论产品的风 味等特征,然后由每个评价员单独工作,记录 对食品感觉的评价成绩,最后再汇总分析(用 统计的平均值,作为评价的结果)。
28
操作步骤
• 无论是一致方法还是独立方法,在检验时, 评价组织者和评价员应完成以下工作:
• ①了解相关类似产品的情况,建立描述的 最佳方法和统一评价识别的目标,同时, 确定参比样品和规定描述特性词汇;
来表达香气和滋味的术语。
• 表示香气程度的术语:无香气、似有香气、微有香气、香
气不足、清雅、细腻、纯正、浓郁、暴香、放香、喷香、入口
香、回香、余香、悠长、绵长、谐调、完满、浮香、芳香、陈
酒香、异香、焦香、香韵、异气、刺激性气味、臭气等。例如,
茅台酒的香气特点是:香气幽雅细致,香而不艳,低而不淡, 略有焦香而不出头,柔和绵长。
是属于说明食品质和量兼用的方法。多用于判
断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和差异存在的方
面,以及差异的大小,产品质量控制,质量分
析,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品质改良等方面。
34
饼干实例
• (1)实验目的 通过实用组分不断增加(每 次增加一种)的饼干来训练品评人员形成描述 词汇的能力。该实验也可作为其他含有多种成 分食品的品评人员的培训参考。
即所谓“行话”,把这种概念清楚地表达出来。
而普通消费者用来描述感官特性的语言,大多
采用日常用语或大众用语,并且带有较多的感
情色彩,因而总是不太精确和特定。
13
•
表中的用语还十分有限,不能
限定评价员使用更丰富的语言去描述样
品,仅作为一种参考。
•
白酒的品评在我国由来已久,已有了规范的做法和丰
富的经验,并且已培养出了许多评酒大师。这里仅列举几组用
他们一般都是该领域的技术专家,或是
该领域的优选评价员,并且具有较高文
学造诣,对语言的含义有正确的理解和
恰当使用的能力。
•
欲使感官评价人员能够用精确的语言对
风味进行描述,经过一定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
训练的目的就是要使所有的感官评定
员都能使用相同的概念,并且能够与其他人进
行准确的交流,并采用约定成俗的科学语言,
问答表设计与做法
•
在进行问答表设计时,首先应了解该产品
的整体特征,或该产品对人的感官属性有重要
作用或者贡献的某些特征,将这些感官属性特
征列入评价表中,让评价员逐项进行品评,并
用适当的词汇予以表达,或者用某一种标度进
行评价。
17
早餐盒品评实例
• 1.产品介绍:由某公司生产的即食早餐盒, 内由面食、荤食和调味品的混合物,用开水或 温牛奶冲调,焖放数分钟后即可食用。该产品 已在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同。
出样品品质的检验方法称为简单描述试验。
•
具体还可分为风味描述和质地描
述法。
• 描述方式:
•
由评定员自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
的词汇,对样品的特性进行描述(自由式
描述)。
•
首先提供指标检查表,或是评价
某类产品时的一组专用术语,由评定员选
用其中合适的指标或术语对产品的特性进
• 评定员要求:
•
描述实验对评价员的要求较高,
• 第六章 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1
• 分析或描述性检验:评定员对产品 的所有品质特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和描述的感官评定方法。
•
• 要求评定产品的所有感官特性,如: • 外观(颜色、表面质地、大小和形
状); • 芳香特征(嗅觉、鼻腔感觉); • 口中的风味特性(味觉、嗅觉及口腔
的冷、热、辣、涩等知觉和余味); • 组织特性(口感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