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

合集下载

同一认定理论

同一认定理论
D 辨认的对象:人(活体与尸体)、物、场所 E 根据辨认的方式:
有公开辨认、秘密辨认; 直接辨认与间接辨认
(3)大同一认定 A 包含前面两类同一认定 B 同时还包括:侦查人员对作案人与犯罪嫌疑人是否同一人
的同一认定。其特征为: a 被寻找客体:作案人; b 受审查客体:犯罪嫌疑人; c 方法:综合利用犯罪现场与相关人员留下的各种痕迹、
并案型同一认定的特点 (1)同一认定比较的是两个或多个特征反映体 (2)没有出现一个受审查客体 (3)一般也没有出现被寻找客体 (4)只能认定在多个时空留下的特征反映体是否来自同一客体,但无
法确定其来源 (5)除了物质技术类的同一认定,还包含中、大型同一认定。 (6)尤其需要理解侦查人员对多起案件现场反映出的作案手法(作案
巧合的是,侦查员在嫌疑人姐姐家了解情况时发现窗台上包东西的报纸 与现场报纸是同一天的,且种类相同。于是拿回去比对,发现两者色泽 一致,断离面吻合。
(一)根据同一认定的主体进行分类: 1 鉴定型的同一认定
(1)鉴定型的同一认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的自然人(有些国家 还包含法人,但从事鉴定的仍然是自然人),他们几乎都是通过专业训练 的人,即鉴定人
人的意识) C 认定客体是否同一,一般是相同类型的特征反映体 D 特征反映体的来源可能是已知的(受审查客体留下的),也可能是
未知的(被寻找客体留下的)
1 概念 通过对已知或未知客体的两个或多个特征反映体的异同,进行比较、鉴别,
从而推断它们是否来自同一客体的认识活动,即判断不同时间出现的客体 是否同一客体。 (1)同一认定是对若干客体特征反映体的比较 (2)特征反映体一般表现为痕迹(也有物质的结构、组成) (3)若只有一个特征反映体,必须再制造一个特征反映体,不能进行特 征反映体与客体本身的比较,也无法比较 (4)特征反映体只能是对客体某一或某些本质特性的反映

物证技术概论

物证技术概论

第一讲物证技术学概论第一节物证概述一、什么是物证• 1 证据:所谓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从宏观上可划分为:人的证据方法,物的证据方法人的证据方法——人证:是指通过对案件事实有所感知的诉讼参与人,如当事人、证人在诉讼中就其感知所得进行陈述,一般禁止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只能描述其所感知的事物本身;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鉴定而提出的意见(口头或书面),或者揭示物中隐含的证据信息,或者对某一信息进行评价。

物的证据方法——物证:所谓物证是承载与案件事实相关的信息的一些物质载体,如带血的刀、凌乱的字迹、尸体上的伤痕这些载体无法通过自我主动述说的方式表白犯罪信息,而需要通过诉讼参与人或者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提取信息。

人的活体同样能够作为物证,譬如血型、DNA……2.物证的概念物证是指以其物质属性、外形特征、存在状况、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及声纹特征等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质性客体。

证明形式:自身属性、外形特征、存在状况,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及声纹特征物证的“物质属性”:指物理和化学属性:质量、结构、性能、成分等。

物证的“外形特征”:指其客观存在的外观表现:形状、大小、数量、颜色、新旧程度等。

物证的“存在状况”:犯罪行为的发生,打破了物质运动的常态,使得原来以某种存在状况存在的物质在时空方面发生变化。

尽管物质没有出现特殊的可以利用的特征或属性变化,但就其存在状况而言,也可以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真相的依据。

A.现场上各种痕迹、物品之间的距离位置关系;B某物从此地移到彼地;C尸体的存在状况:移尸、碎尸、抛埋尸体、藏匿尸体。

物证的“所载内容”:各种载体记载的证明案情的信息:字迹、符号、图形、图像、声纹、电磁信息等。

文件物证上的手写笔迹;图纸、票据;监控录像;录音;计算机存贮设备记录信息,通信信息等。

二、狭义物证与广义物证(1)诉讼法上的狭义物证三大诉讼法规定:物证仅仅是通过其位置、成分或者上面的痕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质或物品。

1—2 物证鉴定的理论基础

1—2 物证鉴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物证鉴定的基础理论一、物证鉴定的前提(一)客体的特定性(二)客体的相对稳定性(三)客体的反映性※特征反映体来源于客体,能如实反映客体特点,并能被人感知和认识的实体。

非物质性特征反映形象——头脑中的印象物质性特征反映形象——印痕、字迹、声纹、图像二、同一认定原理(一)同一和同一认定的概念同一:“自身”与“自身”“相似”、“相同”同一认定通过对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的客体留下的特征反映体进行检验,解决先后或同时出现的客体是否同一问题的一种方法。

同一认定是?鉴定目的鉴定过程认识理论和方法一种判断同一认定的主体*“鉴定型同一认定”*“非鉴定型同一认定”同一认定的客体*被寻找客体*受审查客体*检材*样本供(二)同一认定的条件1、客体特定性比较明显、突出2、客体特定性在其先后出现的相隔时间内基本上稳定不变3、客体的特定性必须在其特征反映体中得到良好的反映(1)质:清楚反映客体特征;(2)量:反映出足够数量的特征4、客体的特定性必须能被人所认识(三)同一认定的类型1、人身同一认定——肢体、器官、动作2、物体同一认定3、分离物同一认定——固态、液态和气态分离体(四)同一认定的逻辑形式1、ABA’C式(被寻找客体)A?A’(受审查客体)反映反映(检材)B∽C(样本)?(被寻找客体)A A’(受审查客体)∽(检材) B C (样本)(2)ABA’式A`(3)A1BA2CA3D…式A1?A2?A3……反映反映反映B∽C∽D……(五)同一认定的检验方法1、物质性反映形象的检验(1)检验前的准备(2)分别检验顺序:先检材后样本一般特征和细节特征(3)比较检验*特征对照法*特征接合法*特征重叠法(4)综合评定*对符合点的评断*对差异点的评断2、分离体的检验方法(1)固定外形结构的分离体※二者断端的特征※二者表面特征※二者本身的物质属性(2)对合量物体分离体(六)同一认定结论的类型1、肯定同一结论2、否定同一结论3、推断性结论三、种属认定(一)种属认定的概念通过对检验未知物质本身或未知客体留下的物质性质反映形象,确定物质属性或客体类型的一种方法。

物证技术学概论

物证技术学概论

物证技术学概论第一章物证技术学概述第一节物证的概念、种类、特性与发现和提取一、物证的概念物证是证据的一大类,是指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在的实物。

物证技术学研究领域的物证是广义的概念,诉讼法中所规定的物证是狭义的物证概念。

物证是指依法收集与案件有联系、通过科学鉴定或侦查措施能以其外形特征、所载字迹特征或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物品、物质、文书和痕迹。

二、物证的种类物证种类繁多,最通用的分类法:(一)依照物证的客观存在形式和特性,可分为:(1)物体(质)、物品物体:是由一定特构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

主要是指自然界存在的物质。

物品:生活和工作用品,一般主要为人造物。

物体,物品证明案件的种形式:外表形态特征:可以与辨认相结合,也可以证明案件性质和犯罪条件物质成分:不同的化学成分,油漆,塑料,橡胶,污垢…可以认定或排除嫌疑,但要注意其特定性,用多种方法检验,生物属性:生物学上的排异性如,血迹距离、次序、位置等:人和工具距离,人的特殊位置,人与物,物与物的次序关系等.(2)痕迹物证痕迹是指人体或某物体与其他人体或物体相接触时所形成的能反映出该物体形态特征的一种物证。

也是用形态特征痕明案件事实的物证。

痕迹可分为:形象痕迹:手足工枪动作习惯痕迹:足迹步法特证、笔迹整体分离痕迹:一物体分离成两块以上(3)文书物证文书是指载有文字、图案、印文等的书面材料和存储材料。

文书物证是一项综合性的物证集合体。

有形象痕迹(如:印章,身份证等),也有动作习惯痕迹(笔迹特征),还有微量物证等。

(4)化学物证是指用用某种物质化学组成成份和特征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类物证。

通过化学成份进行自身和种类认定。

在实际鉴定和侦查中,这种分类一般不采用,而采用微量物证这一分类。

司法鉴定法规规定分类中有微量物证对物质特定性的认定:要把成份,形态,物理属性,结合起来。

(5)生物物证是来自生物体的物质,以其生物遗传特征,细胞形态、物体形态、物质成份等特性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类物证。

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

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

四、物质检验中应当遵循的一般规则
一、种属认定(Identification)的概念
种属认定是通过检验未知物质本身或未知客体 留下的物质性反映形象,确定物质属性或客体类型
的一种方法。
主体:具有相关专门知识的人; 客体:案件中的物证; 依据:事物种类的客观性、共同性、差别性、稳定性、反映
性和特征的可认识性。 目的:确定客体的种类归属;判断先后出现客体的种类是否 相同。
客体特征具有特定性; 客体特征具备相对稳定性; 客体特征具有良好的反映性;
客体特征具备良好的认知性。
五、同一认定的类型
人身同一认定 物体同一认定
分离体同一认定
分离体同一认定
为了解决先后发现的两部分客体是否原属于同一 整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同一认定,称分离体同一认定。 A A'
二、种属认定的类型
单一型种属认定 物质属性认定 比较型种属认定 物的类型认定 客体种类认定 人的类型认定
三、种属认定的一般方法
物理学检验方法 化学检验方法
生物学检验方法
显微镜检验方法
仪器分析

应当先采用无损检验方法,后采用有损检验方法;
特征反映体检验的一般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同一认定理论
种属认定理论 同一认定与种属认定的区别 与联系(自学)
第一节
同一认定理论
一、同一认定的概念 二、同一认定的主体和客体 三、同一认定的依据 四、同一认定的条件 五、同一认定的类型 六、同一认定的步骤和一般方法
一、同一认定的概念
B A ——整体分出后剩下的原体,被寻找客体; B ——分离体,作为A的特征反映体出现。 A' ——后发现的客体,是需要审查其是否是分离 出B的那个原体,即受审查客体。

第二章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

第二章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

第⼆章同⼀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第⼆章同⼀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第⼀节同⼀认定概述⼀、同⼀认定的概念在物证技术领域中,同⼀认定是指通过对先后出现的客体留下的特征反映体进⾏检验,从⽽解决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属于同⼀问题的⼀种⽅法。

A =?= A′↓↓B ~ CA ——先出现的客体(被寻找客体);B——A 留下的特征反映体(物证,⼜称检材);A′——后出现的客体(受审查客体);C——A′的特征反映体(样本,⼜称⽐对材料);概念要点:(⼀)特征反映体。

指来源于客体,能以⼀定的⽅式如实反映客体的特点,并能被⼈感知和认识的物质性客体。

特征反映体可分两类:1、物质性反映形象。

如印痕、字迹、声纹、图像等。

2、客体的分离体。

有固体(折断的凶器)、液体(现场的⾎迹)、⽓体分离体(现场遗留物上的⼈体⽓味)之分。

(⼆)什么是“同⼀”?同⼀是指客体⾃⾝与⾃⾝的同⼀,即A就是A′。

其与“相同”或“相似”有着本质区别。

是则肯定同⼀,否则否定同⼀。

如果A=A′,两者的划分只是鉴定理论的⼀种需要。

如果A≠A′,两者的划分就是对客观现实的划分。

⼆、同⼀认定与其它相关概念的⽐较(⼀)同⼀认定和物证鉴定1、物证鉴定需专门的鉴定⼈完成,具有法律性质,是⼀个法律概念,其过程可包括同⼀认定。

同⼀认定是认识事物的⼀种⽅法,是⼀种学术⽤语,不⼀定都是法律意义上的鉴定活动。

即物证鉴定可能要进⾏同⼀认定,但同⼀认定不⼀定都是物证鉴定。

2、同⼀认定作为⼀种认识事物的⽅法,在⽂化艺术领域和历史⽂物领域也有⼴泛应⽤,并不具限于案件之中。

(⼆)同⼀认定和犯罪侦查有观点认为:整个侦查过程就是⼀个⼤的同⼀认定过程,查明⼀个个案件情节,就是⼀个个⼩的同⼀认定。

第⼆节同⼀认定的主体和客体⼀、同⼀认定的主体即由谁完成同⼀认定⼯作。

进⾏同⼀认定的主体,根据所需解决的是否同⼀问题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可以是⼀般⼈(凭记忆对⼈或物的辨认等),可以是具有专门知识的⼈;在后⼀种情况下,可以是专门的鉴定⼈,来完成鉴定型同⼀认定,也可以是专门的鉴定⼈或⼀般办案⼈员,来完成⾮鉴定型同⼀认定。

同一认定理论

同一认定理论
பைடு நூலகம்
并案型同一认定的特点 (1)同一认定比较的是两个或多个特征反映体 (2)没有出现一个受审查客体 (3)一般也没有出现被寻找客体 (4)只能认定在多个时空留下的特征反映体是否来自同一客体,但无
法确定其来源 (5)除了物质技术类的同一认定,还包含中、大型同一认定。 (6)尤其需要理解侦查人员对多起案件现场反映出的作案手法(作案
巧合的是,侦查员在嫌疑人姐姐家了解情况时发现窗台上包东西的报纸 与现场报纸是同一天的,且种类相同。于是拿回去比对,发现两者色泽 一致,断离面吻合。
(一)根据同一认定的主体进行分类: 1 鉴定型的同一认定
(1)鉴定型的同一认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的自然人(有些国家 还包含法人,但从事鉴定的仍然是自然人),他们几乎都是通过专业训练 的人,即鉴定人
客体Ⅰ (已知或未知)
| 某一或某些特性
| 洛卡德原理
| 形成特征反映体 (痕迹、分泌物)
| 留在现场或人脑
客体Ⅱ (已知或未知)
| 某一或某些特性
| 洛卡德原理
| 形成特征反映体 (痕迹、分泌物)
| 留在现场或其它场合
比较:若客体Ⅱ已知,同一认定后,确定客体Ⅰ与客体Ⅱ为不同时间出现 的同一客体,且明确客体。
1 概念: (1)同一认定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对先后出现两
次或多次的特征反映体的一般特征与细节特征的比较,确定它们是否来自同 一客体
(2)认定同一:是指同一认定或判断的结果,包含认定不同特征反映体 是或不是来自同一客体 2 区别 (1)同一认定是人类认识事物尤其是侦查鉴定中常用的一种认识方法
(一)“同一”的理解 1 “同”的理解 (1)“同”是一种比较、对照的程序 (2)“同”是对两个或多个相同性质的东西的比较 2 “一”的理解 (1)“一”即物质或事物就性质而言,在一定时间的范围内,是它/他

同一认定原理

同一认定原理

各类写法、 ( ) 错字、别字
实线条
搭配、比例 、字间组合
虚线条
文字布局
(四)综合评断作出鉴定结论
1、分析符合点的性质 (1)是否符合社会规范与书写规则 (2)是否某一地区和某一行业 (3)是否在嫌疑范围的常见 (4)是否与嫌疑人的基本情况相符 2、分析差异点的性质 (1)种类和形成原因
①种类 A、非本质性差异 B、本质性差异
2.收集笔迹样本 (1)笔迹样本的种类
① 平时样本: A、案前样本 B、案后样本
② 实验样本 (2)收集笔迹样本的方法
①依法公开收集 ②依法秘密收集 (3)收集笔迹样本的要求 ①对象的准确性 ②质量的可比性 ③数量的充分性
(二)分析检材选择特征
生理+心理
技能+习惯
书写活动
笔迹
环境+条件
1、分析检材 方法: ①概括分析
同一认定的条件
(1)客体的特征必须具有相对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客体特征在进行同一认定的必要时间内保持
基本不变的属性。同一认定的“必要时间”是指具体案件中被 寻找客体留下特征反映体,到办案人员发现嫌疑客体并进行鉴 定的时间长短所决定的。
同一认定所要求的特征“基本不变”有两层含义:(1) 对一个特征组合来说,是指其中的主要特征都保持不变。(2) 对一个具体特征来说,是指保持该特征的质基本不变。
同一认定的种类
(2)物体同一认定 人体物:人体组成部分的血液、牙齿、毛 发、骨骼、肌肉组织等。还包括与人有关的人体 物,如人体的气味、分泌物等。 人造物:对衣服或提包等的缝制方法或所 用材料、许多的化合物。 自然物:动物、植物、非动植物。 (3)场所同一认定 例如,侦查人员根据各种痕迹物证,确认 原始现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通过辨认,指 认犯罪现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同一认定与种属认定理论的有关基础性概念及其一般检验方法,认识研究同一认定与种属认定理论的意义,从而了解同一认定与种属认定理论在物证技术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同一认定的概念;2.同一认定的依据和条件;3.种属认定中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

难点:特征反映体检验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理论教学教学进程设计(4学时)2学时第一节同一认定概述第二节同一认定的主体和客体第三节同一认定的依据和条件第四节同一认定的类型2学时第五节特征反映体检验的一般方法第六节种属认定的概念及其与同一认定的区别与联系第七节种属认定中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第一节同一认定概述一、同一认定的概念在物证技术领域中,同一认定是指通过对先后出现的客体留下的特征反映体进行检验,从而解决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属于同一问题的一种方法。

A A´B ~ CA ——先出现的客体(被寻找客体);B——A 留下的特征反映体(物证,又称检材);A´——后出现的客体(受审查客体);C——A´的特征反映体(样本,又称比对材料);概念要点:(一)特征反映体。

指来源于客体,能以一定的方式如实反映客体的特点,并能被人感知和认识的物质性客体。

特征反映体可分两类:1、物质性反映形象。

如印痕、字迹、声纹、图像等。

2、客体的分离体。

有固体(折断的凶器)、液体(现场的血迹)、气体分离体(现场遗留物上的人体气味)之分。

(二)什么是“同一”同一是指客体自身与自身的同一,即A就是A´。

其与“相同”或“相似”有着本质区别。

是则肯定同一,否则否定同一。

如果A=A´,两者的划分只是鉴定理论的一种需要。

如果A A´,两者的划分就是对客观现实的划分。

二、同一认定与其它相关概念的比较(一)同一认定和物证鉴定1、物证鉴定需专门的鉴定人完成,具有法律性质,是一个法律概念,其过程可包括同一认定。

同一认定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学术用语,不一定都是法律意义上的鉴定活动。

即物证鉴定可能要进行同一认定,但同一认定不一定都是物证鉴定。

2、同一认定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在文化艺术领域和历史文物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并不具限于案件之中。

(二)同一认定和犯罪侦查有观点认为:整个侦查过程就是一个大的同一认定过程,查明一个个案件情节,就是一个个小的同一认定。

第二节同一认定的主体和客体一、同一认定的主体即由谁完成同一认定工作。

进行同一认定的主体,根据所需解决的是否同一问题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可以是一般人(凭记忆对人或物的辨认等),可以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是专门的鉴定人,来完成鉴定型同一认定,也可以是专门的鉴定人或一般办案人员,来完成非鉴定型同一认定。

二、同一认定的客体同一认定的客体——需被认定是否同一的客体,即先出现的被寻找客体和后出现的受审查客体。

物证鉴定中,同一认定的客体可分为两大类:人、物(可含动物)。

(一)人作为同一认定的客体其实质是人的外形(相片)、肢体(手指)、器官(血液、骨骼)、技能(书写技能、步法特征、讲话技能)等可做为同一认定的客体。

人的技能能否成为同一认定的客体,一要看表现这种技能的习惯性动作所留下的痕迹是否存在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二要看是否具有能被人识别的特征体系。

(二)物体作为同一认定的客体通常指具有一定外形结构和用途的工具或物品。

一般是通过对物体留下的形象痕迹来进行认定的。

对于分离体的同一认定问题,即认定两部分是否原属于同一个整体,不宜用“两者是否同一”的说法。

但这两部分分离体仍旧是同一认定的客体。

对于合量物体(由相当数量的同类物组成的物体群,如一袋粮食、一沓信纸等),其分离体能否成为同一认定的客体,一要看该合量物在形成、生产过程中、生产后到被分离前是否形成了共同拥有的特异特征;二要看该类特征能否被检测出来。

第三节同一认定的依据和条件一、同一认定的依据同一认定的依据——客体特征反映体所反映出的客体特征。

通过检验特征反映体上的特征,反映同一认定客体的特性,最终解决同一认定问题。

客体的特征可分为两大类:1、共性特征:也称类型特征、一般特征。

指同类客体所共同拥有的特征。

共性特征相符,不能轻易做出认定同一的结论;共性特征不符,则一般可作出否定同一的结论(防止伪装,多见于笔迹检验中)。

2、个性特征:也称细节特征。

是单个个体存在的特征。

如指纹的细节特征、笔迹的笔画运笔特征、足迹的鞋底缺损特征等。

二、同一认定的条件(一)客体的特定性比较明显突出。

(二)客体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指客体的质的规定性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相对不变。

(三)客体的特征可从特征反映体上得到良好的反映。

(四)客体的特征必须能被人所认识。

第四节同一认定的类型一、人身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先后出现的人身是否同一为目的的同一认定。

又可分为:指纹同一认定、足掌同一认定、牙齿同一认定、面貌同一认定、书写动作同一认定、声音同一认定等。

二、物体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先后出现的物体是否同一为目的的同一认定。

又可分为:工具同一认定、枪支同一认定、鞋袜同一认定等。

三、分离体同一认定为了解决先后发现的两部分是否原属于同一整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同一认定,称分离体同一认定。

又可分为:固态分离体、液态分离体、气态分离体同一认定。

A A´BA——整体分出后剩下的原体,被寻找客体;B——分离体,作为A的特征反映体出现。

A´——后发现的客体,是需要审查其是否是分离出B的那个原体,即受审查客体。

第五节特征反映体检验的一般方法一、特征反映体检验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解决的不是检验的具体方法问题,而是检验过程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一切从具体的检材和样本出发。

1、防止先入为主,主观臆断;2、克服经验主义错误;3、排除外界对检验工做的干扰。

(二)坚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指导。

一个检材中包含有各种特征,如指纹中包括纹型特征、细节特征、皱纹特征、汗孔特征、疤痕特征等。

各种特征一起构成了特征体系(特征系统),彼此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检验时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指导,系统利用检材中的各种特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检验。

(三)坚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为指导。

一个特征反映体在形成以后可能发生变化,留下特征反映体的客体在之后一段时间内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对的,应防止用静止的观点搞机械的对比。

二、特征反映体检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特征反映体可分为物质性反映形象和客体的分离体两类。

(一)作为特征反映体的物质性反映形象的检验方法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作出鉴定结论等步骤。

1、检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检材的基本情况(发现、提取、完好程度、是否具备鉴定条件等),比对样本的基本情况(来源是否可靠,是否具备比对条件等)。

2、分别检验分别检验有两层含意:(1)先检验检材,后检验样本;(2)先检验一般特征,后检验细节特征。

3、比较检验目的:确定检材与样本间存在的符合点与差异点。

具体方法有:(1)特征对照法将检材与样本置于同一个视野内,对照两者的特征,寻找符合点与差异点。

可肉眼观察、利用投影仪或比对仪观察等。

此法适用于静态印痕或问文字符号的比对检验。

(2)特征接合法把检材与样本分别拍成同等放大倍率的照片,然后通过特征最明显的部位把两张照片剪开,左右相交拼接,观察被剪开的特征是否吻合。

可利用投影仪或比较显微镜进行。

适用于检验动态痕迹(线形擦划痕迹等)。

(3)特征重叠法将检材与样本在透光下进行重叠,或制成幻灯片后进行重叠,观察它们的特征是否重合。

适用于检验特征比较刻板的物质性反映形象(如图章)。

4、综合评断评断符合点:本质符合还是偶然符合。

差异点:本质差异还是非本质差异。

(1)对符合点的评断。

评断符合点的质量:看特征在同类客体中的出现率。

出现率高低与特征质量高低成反比。

评断符合点的数量:具体应结合客体类型、特征质量决定。

(2)对差异点的评断。

本质差异点:来源于两个不同客体的特征差异点。

对其无法作出合理解释,一般可否定同一。

非本质差异点:形成原因很多,如:检材与样本的形成条件不同;检材形成后,由于某种原因(人为破坏或环境影响等)发生了某些变化;客体本身发生了变化,导致样本出现了变化。

非本质差异点不影响做肯定同一的结论。

5、鉴定结论(1)符合点价值很高,差异点可得到合理解释——肯定同一。

(2)符合点为一般特征符合点,差异点属于本质差异,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否定同一。

(3)虽无明显的差异点,但细节特征符合点也极少,不可下结论。

(二)作为特征反映体的分离体的检验方法检验分离体和受审查客体本身。

主要检验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两者的断端特征;2、两者表面原有的和附加的特征;3、两者本身的物质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等。

第六节种属认定的概念及其与同一认定的区别与联系一、种属认定的概念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一样,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

例如:投毒现场上的白色粉末是何物质,交通肇事现场所留的油漆碎片与嫌疑车辆的油漆成分是否相同,现场足迹花纹是何种类型的鞋所留等。

都属于物证鉴定中的种属认定问题。

概念:种属认定是通过检验未知物质本身或未知客体留下的物质性反映形象,确定物质属性或客体类型的一种方法。

要点:1、种属认定的依据——物质本身或客体的物质性反映形象。

2、种属认定的目的——确定未知物属性;判定两种物质的属性是否相同;确定客体的类型。

二、种属认定的类型(根据客体的性质进行分类)(一)单一型种属认定即单一型物质属性认定,判定某物质是何物。

(二)比较型种属认定确定两种物质属性是否相同,或来源是否相同而进行的种属认定。

(注意与同一的区别)(三)客体类型认定(按客体性质分为两类)1、物的类型认定。

根据客体所留物质性反映形象,确定其类型。

2、人的类型认定。

利用各种特征,推断人的类型。

如:根据手、足印痕推断身高,根据字迹推断文化水平,根据声音推断居住取等。

三、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的区别与联系(一)区别同一认定所解决的问题,是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是同一个客体;种属认定所解决的问题,一种物质或客体究竟是何物或何种类型,或是判断两种物质的属性或来源是否相同。

(二)联系1、种属认定能为发现同一认定的受审查客体指明方向。

(确定了客体类型后,为寻找受审查客体指明方向)2、种属认定往往是同一认定的初始阶段。

(同一认定中的分别检验类型特征就是一个种属认定的过程)3、种属认定能为同一认定结论提供佐证。

(对鞋印附着物及鞋底附着物的种属认定,能为同一认定结论提供佐证)4、种属认定对分离体同一认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分离体同一认定时,往往要对分离的物质属性进行种属认定,如现场上血液与疑犯血液的检验,先做血型种属认定,后用DNA技术做同一认定)第七节种属认定中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一、物质检验中应当遵循的一般规则(一)应当先采用无损检材的检验方法,后采用损耗检材的检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