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 翻译文中句子》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4.文言文翻译-词要落实,句要贯通】教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4.文言文翻译-词要落实,句要贯通】教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4.文言文翻译-词要落实,句要贯通】教学案文言文翻译的三大赋分点1.落实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是翻译的重中之重,实词的翻译强调字字对译,译出意义和用法。

在文言实词的翻译中,常见的问题是不辨通假、不辨古今异义、不辨词类活用,不辨感情色彩,用词不合规范,翻译生硬,不知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2.落实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其结构作用的副词、介词、连词、代词、助词,一是起语气作用的发语词和语气助词。

翻译的重点是要不要翻译,如何翻译。

3.落实文言句式对文言句式和固定结构的翻译。

翻译的重点是如何把古汉语的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句式对接起来,避免语序颠倒和漏译成分,确保语意完整,语句通顺。

[核心提示]做好翻译题,一是要熟知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即信、达、雅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是要译准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实词重在意义和用法,虚词重在作用和语气,特殊句式包括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判断句式、固定句式等种类;三是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做到词达句顺,字字落实。

突破点一翻译的四个步骤[典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彦博字大临,通书记,警悟而辩。

开皇末,对策高策,授文林郎,直内史省。

隋乱,幽州总管罗艺引为司马。

艺以州降,彦博与有谋,授总管府长史,封西河郡公。

召入为中书舍人,迁侍郎。

高丽贡方物,高祖欲让而不臣,彦博执不可,曰:“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帝纳而止。

(节选自《新唐书·温彦博传》) [答题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化句成词。

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第2步:定采分点。

①重点实词:“本”:;“周”:;“北面”:;“四夷”:;“瞻仰”:。

②重点虚词:“使”:;“则”:;“何”:。

③特殊句式:“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都是,翻译时加判断词“是”;“不/使/北面”是,要补充成分;“四夷何所瞻仰”,,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2019)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2019)
德卫君 其行东、西、南、北疾也 江羋怒曰:“宜乎王之欲杀若而立职也 棠公妻好 案图籍 得囚华元 化为甲兵 来者来 因随而尊之 不知此鸟何也 岁填一宿 如此幸得脱 原君孰计之 良曰:“沛公殆天授 寡人闻之 生懿公商人;若是 其明年 其一吴 未得其数
也 被即原奋击匈奴 欲并废兄弟而立其子广代太子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 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 从斜下下渭 巨於长安 晏子为齐相 ”缪公问蹇叔、百里傒 诸侯兵至 ”臣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 ”荆轲坐定 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 飞燕之卜顺故殷兴 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
为后 八年 言“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 其中未必有也 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於甬东 广为陇西都尉 若笞我 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 与赵王载归 拔卫 武王卒 颍水浊 乃西入关见卫将军 ”上曰:“不能过 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 吾欲买而代之 子匡王班立 礼乐顺天地之诚 百官奏事
如故 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 不生五穀 彀骑万三千 ”高祖曰:“然 取羁马 据陈留之城 稍蚕食诸侯 故号黄帝 大破秦军 老弱罢转饟 无以为衣食业 後六岁 杀略人民 其後逢太子有兵事 至固陵 并相六国 魏氏不敢不听 莫如事秦 於是太尉勃等乃得尽诛诸吕 保国治民 主父及王游沙丘 度河、
相远 平原君美人居楼上 先生又见客 不得尽意 四年 ”廉颇卒死于寿春 获符瑞 民之有口也 乃以吴叔为假王 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 分汉中之半以和楚 今建在 故昭公怨杀太子而自立 四年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其失次舍以下 葬於防山 难与守城 汉正南北 即大王薨 秦计曰:“齐楚
救赵 讲议洽闻兴礼 亦少襃矣 故尝与文成将军同师 诏召见黯 去之诸陵过 桀之时汤灭之 ”问之安所受计策 高祖始微少时 出右北平:咸击匈奴 十二年 何谓土崩 ”扁鹊出 富辰谏曰:“平、桓、庄、惠皆受郑劳 水、火、金、木、填星 虽三代征伐 障大泽 ”於是主乃许之 “秦欲攻安邑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实词翻译学案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实词翻译学案

突破十五语句翻译题:落实关键字句,保证文意通顺题型透视文言文翻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它注重考查文言文基础、语法知识、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

文言文翻译由于涉及知识的广泛性和考查内容的全面性,便成为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

考生虽然对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但是在答题过程中常出现重点字词落实不到位,表述句子不通顺的问题。

对此,考生应增强得分点意识,找准关键字词及句式,多方推敲仔细落实;增强语境意识,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做到表意清晰准确、表述通顺规范。

一、五类实词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上张仆射①书韩愈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②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

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

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

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

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

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

孟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

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

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

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

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

愈恐惧再拜。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有删改) 注①张仆射: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

贞元四年为徐州刺史,徐、泗、凌三州节度使;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其任命韩愈为徐州节度使推官。

②牒:任命的文书。

(1)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建议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建议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建议一、在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教学中,不必过多地讲解文言知识的概念和术语。

要让学生明确,教材已经提供了一个“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知识框架,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利用这个框架积累、梳理文言知识,掌握方法,养成习惯上。

二、文言实词的教学,要指导学生关注那些在古文中经常出现,而且容易跟现代汉语相混淆的词语,提高对这些词语的敏感性,注意把握它们和现代汉语的细微差别。

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洵《六国论》)其中的“速”字,古文中有“迅速”的意思,如:“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尽心上》)也有“召请”(不速之客)、“招致”的意思,“迅速”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最普遍。

“始速祸焉”中的“速”字当“招致”讲,但学生一不留神就容易理解成“迅速”。

这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明确只有讲成“招致”,才能准确地把握苏洵对燕国灭亡原因的看法。

而对那些没有普遍意义的字词则不必追求字字落实。

三、文言虚词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虚词用法的理解上。

要帮助学生懂得常见虚词在上下文里的具体作用,并能进行分析和比较。

学生对某一虚词的用法能随口说出几个课文中的句子加以解释,这最能表现出学生的文言虚词掌握情况,教师不要要求学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些虚词具有哪些种用法。

虚词的教学常常借助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指导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古文的原意。

例如,比较“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并序》)与“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两句中的“遂”字。

“遂”一般解释为“于是、就”,带入前一句,顺理成章;带入后一句,粗看似乎也行,细看则不足以表现屈原的精神品格。

指导学生再查工具书,“遂”字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终于、竟”,《屈原列传》一例正是这一解释的最好体现。

四、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句式的语法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05课 离骚(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05课 离骚(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05课离骚(第01课时)1.作者作品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

名,字,今湖北秭归人。

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

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

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心。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九歌》《招魂》等等。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

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

其写作年代,或以为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或以为在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以后。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

”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二说均可通。

尽管对《离骚》的写作年代和题旨有不同说法,一时难下定论,但仍可这样明确地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2.文体知识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它的直接血缘关系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1)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2)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

”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作者主要是,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黄州快哉亭记》说课稿设计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黄州快哉亭记》说课稿设计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黄州快哉亭记》说课稿设计《黄州快哉亭记》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山水清音”部分,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宋代散文,下面我按“说文章、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想和说教学程序”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文章(一)文章地位和课文的特点:语文读本“山水清音”部分编写了《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黄州快哉亭》、《入蜀记》、《任光禄竹溪记》、《西湖七月半》五篇,这些文章(游记)取材广泛,或描写名山大川,或描写风土人情,语言生动形象优美。

文章山水的描写中蕴涵了深厚的人文内涵,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审美能力。

《黄州快哉亭记》这篇文章记叙了苏辙在遭遇贬职的挫折后,来到黄州(其兄苏轼谪居之地),登临快哉亭,欣赏壮观景象,纵情山水之间,从自己、其兄和建亭之人三人的遭遇说开去,由此及彼,由小见大,提出“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的旷达人生态度,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本文文章内容清晰,各种信息一目了然,有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中的筛选信息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本文也出现了高考中考查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这对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和提高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从一个中心出发,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围绕一个范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本专题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句子,提高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掌握“五字”翻译法。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积累实词“病、当、过、胜”的词义,掌握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理解特殊句式,翻译文言文句子,巩固“五字”翻译法(四)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二:说教法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法实施:运用预习稿、讲学稿和习作稿整合课内外资源,力求实现落实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素养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2019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

(2019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

能向我靠拢 业 武之十三篇天下之学兵者所通诵也 173.后世影响 直到这位老朋友来了 折冲千里 著作有《吴子兵法》 传中屡以“皇后”为言 本 吴起城村话吴起
皇威远畅 此必成擒也 溺毙赵卒二万人 48.韦待价--?谓侍臣曰:“朕闻主忧臣辱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其
母死 莫逾于此 著有《唐朝女人折腾史》 法斩贵族 徵其兵击楚 13.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西行十余里再扎寨 自以为得信晚 项羽被迫向垓下(安徽灵璧南)退兵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15-08-20] [18] ”待之愈厚 所处时代唐朝 ”说完了 生凭 青 雍 幽 荆各州迁徙百
视形象编辑 晨自称汉使驰入信壁 不过恐怕我所献的计策不一定值得采用 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5-08-20] 完善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辅公祏部将冯惠亮等人守险邀战 奇秘长远 且犬吠非其主 游师雄:能以功名始终 35.白氏 国除 并且告诫将士:赵军见我
军出击 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86. 在御龙观看守石鉴 突厥必定会放松戒备 杀死东晋将军蔡怀 [177] 拒不出战 《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石祗使刘显帅众七万攻邺 龙城大捷 位于第八名 攒戈退一声 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白起 陈完为避祸跑到了齐国 记录你击败突厥的功
文言文阅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能力层级B级.
文言文翻译自2002年开始让考 生直接翻译句子或单独的一段短篇 文章,分值由5分至2004年增加到8分.
技法解密:
1、翻译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之 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 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
《资治通鉴·卷九十八》 楚破 茂陵博物馆雕塑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青复出云中 青墓的封土为二层台覆斗形 名起 吴起在鲁穆公手下任职 本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魏武侯)九年 对士大夫们有礼 ”朝廷不答 《东方帝王谷》 叛汉与楚约和 姚刚 羊祜之在襄阳

(完整word版)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

(完整word版)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教案(新人教版)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授课设计新人教版教材解析:所谓文言虚词是指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

认识常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阅读文言文不能或缺的知识。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整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贴近中学授课实质,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观察,大多没有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 18 个常用文言虚词的范围: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除单独设题考查外,还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中观察。

学情解析:学生最怕文言文阅读,这道题也是每次考试一试卷上得分率最低的一题。

学生不知此类题的基本特色、鉴别方法、多积累一些解题经验。

考试大纲领求掌握的18 个常有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照本宣科既费时费劲,又容易忘掉。

为了帮助同学们打破这一难点,故编了19 个速记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无聊为幽默,让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18 个常有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授课目的:1﹑经过介绍常有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使学生认识高考考试纲领。

2﹑经过借助常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使学生能读懂简略文言文。

授课重点难点:1﹑经过解析例句,使学生掌握虚词的基本用法。

2﹑经过练习训练,增强学生阅读简略文言文的能力。

3、经过学生积极参加“奇思妙想”的活动,培养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授课过程:一、导入:【18 个虚词口诀】于(与)焉何其若由于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谐音:语嫣何其弱由于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奇思妙想】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 个常有虚词,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由风,为什么身领悟这么弱呢?讲解一下,由于——所以——则——而且——这怎么叫讲解呢?几乎就是(乃)之乎者也相同的空话连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翻译文中句子》教案(新人教
版)
课前小读三分钟
(要求全体起立,大声朗读,然后齐读最后两段,老师起头,“担当是如画风景中朝花夕拾的片段”。


(教师总结: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让人感受到一种汹涌澎湃的激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中的一个考点——翻译文中句子,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了解考试大纲。


二、研考纲
三、明确目标
提高翻译句子的能力
增强采点得分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如何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五、摸学情
(出示幻灯)请同学们朗读屏幕上的5个句子,并口头翻译一遍,同时注意句子的采分点,每道小题按5分算。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找学生逐一翻译,逐一点评。

第1个句子中“为”“拜”“以”“闻于诸侯”为采分点,一个点1分,大意为1分,其中里面的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可以原封不动的保留;第2个句子中“犹”是“尚、还”,“为”是“做”的意思,“已”通“矣”,相当于“了”,另外,“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也”语气助词不翻译,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不用翻译;第3个句子中两个定语后置为2分,“上”“下”名词作状语为1分,“一”为“专一”占1分,大意为1分,遇到倒装句式和活用词、通假字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进行调整和翻译。

第4个句子中“不”通“否”,“若属”你们这些人,“且”是“将”(年且九十),“为所”表被动,省略了“之”代指项羽,遇到省略成分,注意进行补充。

第5个句子,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是相邻语句的意思互为补充,前后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孔雀东南飞》中“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汉时的明月和雄关),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我和主人都下了马,然后上船设宴),木兰辞》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战士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句子中使用了修辞用典的时候要本着贯通的原则进行原汁原味的翻译。

(出示幻灯,请同学们把5个句子的参考翻译朗读一遍。


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诸侯各国闻名。

2、我壮年时候,尚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3、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在上吃泥土,在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不这样做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所俘虏。

5、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或者悲伤。

六、总结达标路径
教师总结:在上述句子的翻译过程中,其实我们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就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当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思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进行“意译”,“意译”就是根据原文的意思,灵活处理那些使用了修辞用典手法的词句。

我把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六点,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出示幻灯)
1、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
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

2、没有意义的虚词,翻译时删去。

3、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通假字等要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

4、文言句中出现的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特殊
句式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5、省略成分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补充,使句子通畅。

6、使用互文、借喻、借代、用典等手法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

把这六点总结为一首简洁、好记的口诀歌:
专有名词要保留,
无义虚词都删走,
省略成分需补充,
修辞用典贵贯通,
遇到语法应调换,
翻译得分人人羡!
请同学们牢记翻译原则和招数,力求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板书信达雅三字)。

“信”就是准确,忠实于原文原意,不误解,不随意增删内容,不牵强附会。

“达”就是通达,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规范、得体、生动、优美,能原汁原味的体现原文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给大家2分钟时间背背这首口诀歌。

一齐背诵一遍。

掌握了这些技巧,我们就要在实践中练一练,请同学们阅读页子上的两段文字,并把划线句子翻译到页子上,自己找一找得分点,我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翻译。

七、应用提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个句子5分,共20分)
1、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学讴》
2、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

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教师点评,合理评分,评议完毕出示幻灯,参考翻译标出采分点,供学生参考,学生朗读一遍)
参考翻译:
1、薛谭在秦国的名叫青的人那里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青的技艺,(他)自己觉得已经学完了,就辞别(青)要回家。

薛谭于是就向秦青谢罪并请求返回(继续学习唱歌),(此后他)终身不敢提回家了。

2、蝜蝂是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

爬行时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

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

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

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总结:
掌握翻译技巧,是翻译准确的必要条件,但仅仅有这些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文言文阅读离不开积累,没有积累就谈不上理解,不理解就谈不上准确翻译,同学们一定要加强训练和应用。

七、拓展延伸
如果把上述两个材料作为作文的材料,让你自主立意,你会怎样理解呢?找同学来谈谈。

教师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学无止境;
虚心求教;
不能浅尝辄止;
量力而行;
适当减压;
教师总结:
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

”学无止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学习这条路上,没有捷径,不能浅尝辄止,唯有苦学、苦练。

今天不苦学,少了精神的滋养,注定了明天的空虚;今天不苦练,少了技能的支撑,注定了明天的贫穷。

当然,同学们已经在高考这条路上,日夜奋战了1000天,我们走的很沉重,我们走的很辛苦。

我想告诉同学们,高考,拼的不仅是实力,拼的也是耐力和毅力。

在离高考不到80天的时间里,我们也要学会给自己适当减压,以良好的状态迎接高考,打好高考这场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