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及分析
安康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安康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作者:刘继瑞张仁历周涛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年第15期近期,安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先后对食用菌主产区宁陕、石泉、汉阴、汉滨等县(区)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深入生产基地、园区、农户、生产加工车间、菇棚、材料库、产品储藏库、销售市场等实地调研,对其中存在的某些不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研判,并及时督促相关企业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以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
安康市食用菌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现状1.具有一定生产规模,产区发展较为集中2014年安康市各类食用菌袋料栽培9000多万袋,药用菌200多万平方米,鲜品总产量达9.5万吨。
食用菌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宁陕、石泉、汉阴、汉滨区四县(区)重点乡镇。
产品除一部分烘干产品销售沿海地区外,绝大部分以鲜品进入当地和西安等周边大中城市农贸市场销售。
2.栽培种类繁多,主导品种突出目前,安康市食用菌栽培种类多达20多个,但主导品种仍以香菇较普遍,约占总规模60%左右,其次为杏鲍菇、金针菇、平菇、姬菇、姬松茸(秦巴硒菇)、黑木耳等,其中杏鲍菇、金针菇为工厂化生产,日产鲜菇10吨左右。
3.生产方式有很大转变,标准化生产逐步推行目前,安康市食用菌主流生产方式为“公司+基地+农户”和工厂化生产,大多采取“统一场地、统一原材料、统一菌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制袋、分户管理、产品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转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分散型粗放式生产方式。
生产投入品按质量标准进行采购,生产全过程按标准化技术规范操作行为,同时大多企业具备现代化仓储条件,对规避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在初级产品生产环节确保了食用菌生产标准化体系逐步建立。
4.“三品一标”发展迅速,标准体系逐步建立2008年11月“宁陕香菇”被农业部核准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后,先后有紫阳县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秦巴硒菇”产品和安康市秦园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宁陕县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汉阴县灵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汉滨区百盛食用菌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菇、金针菇分别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
安康宁陕县食用菌产业调研与发展思考

概 念 、 济状 况 、 通 状 况 等诸 多 因 素 的影 响 , 用 菌 市场 很 经 交 食
小, 菇农 多 以 自发 、 星方 式 栽培 食 用 菌 。近 年来 随 着 我 国经 零
菌 ; 止在 陡坡 、 石 裸露 等生 态 脆 弱 区采 伐 生 产 食 用 菌 ; 禁 岩 重
点 在 资 源 富 集 区 、 民淹 没 区 、 僻 边 远 区发 展 袋 料 食用 菌 ; 移 偏 优 先安 排 “ 沼菌 ” 合 区 、 品种 开发 区 、 备 资源 配备 好 的农 结 新 后 户 发展 袋 料食 用 菌 , 而 处 理好 保 护 与 开发 的 关 系 , 现 可 持 从 实 续 发展 的 目标 。
安康 地 处 陕西 南 部 , 依秦 岭 , 靠 巴 山 , 被 状 况好 , 北 南 植 森 林 面积 大 , 生 食 用 菌资 源 丰 富 , 野 这里 的人们 很 早就 有 栽 培 食 用 菌 的历 史 。十 几 年前 由于 人们 的认 识水 平 、 活 水平 、 生 健康
着 “ 禁止 、 三 三重 点 、 优 先 ” 原则 , 三 的 科学 规 划 生产 。即 : 照 按 《 西 省秦 岭 生 态环 境 保 护 条理 》 陕 的规 定 , 止在 生 态旅 游 区 、 禁 封 山育林 区 采伐 林 木生 产食 用 菌 ; 止在 山 脊线 两 侧 各 5 0 禁 0 m 以 内 和 西汉 高 速 、1 20国 道 沿 线 两 侧 直 观 坡 面 采 伐 生 产 食 用
宁陕 县 按 照 “ 格 限额 采 伐 , 理 利 用 资 源 , 极 引 导 食 严 合 积 用 菌生 产 由生态 薄 弱 区 向资 源 富 集 区转 移 ,由浅 山 乡镇 向 高 山 乡镇 发 展 , 定规 模 , 量 扩 面 ,沼 菌 ” 合 的总 体要 求 , 限 控 “ 结 本
汉滨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Z h i f u j i n g y a n食用菌是汉滨区主要特色产业之一,特别是2018-2019年实施香菇小镇建设以来,为实现产业发展全覆盖,在客观分析研判全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香菇产业“短平快”特点和它投资大,风险高,受外界因素影响大的矛盾,在此困境下,如何突破发展?本文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食用菌发展现状汉滨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面积3675平方千米,年生产食用菌2045吨,其中干品284吨,鲜品1761吨,主要品种为香菇、黑木耳、杏鲍菇、金针菇、平菇、姬菇等。
其中香菇约占总规模60%左右,为主导发展品种。
生产的香菇、金针菇分别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
汉滨区成立安康市香菇小镇农业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红岩食用菌产业脱贫园区,通过“统一建棚、统一制袋、分户经营、订单回收、保底赚钱、每年轮回、稳定脱贫”的发展思路,创新探索出“借袋还菇”产业脱贫模式,实现贫困户“经营一个大棚、掌握一项技术、幸福一个家庭”的工作思路。
截至目前底园区已流转土地230亩,投资600万元,建成标准化食用菌大棚360个,建成技术培训室、厂房2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100平方米,带动贫困户382户,成为全区农业园区一大亮点。
二、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在基础设施、种植技术、销售、仓储、加工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政策支持不够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大部分香菇种植经营主体未能享受到任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
今年,我区出台了汉滨区《关于发展香菇产业实施方案》(汉政办发【2019】18号)文件,对香菇种植进行补助,但迟迟兑现不了,经营主体和种植户反响很大。
没有政策支持,产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2、经营主体生产管理不善,用工成本偏大大棚香菇生产阶段主要用工为对菌棒注水2次、刺孔1次、人工采择4茬。
香菇生产阶段由于各经营主体管理水平、用工差异较大,每棒用工生产成本平均在0.80-1.34元,加权平均约为1.15元/棒;每万根菌棒多增加用工成本近5000元以上,降低了种植效益。
安康地区主要食用菌营养成分研究

地区含有丰富的硒元素 , 使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更
加 的突 出 。
本研究以平菇、 茶树菇、 鸡腿菇 、 鲍鱼菇为研
究 对象 , 通 过 国家 标 准检 测 方 法 , 对 其水 分 、 粗 蛋
测 汞 时 的消解 , 称取 1 0 . 0 0 g试 样 , 置 于锥 形
瓶中, 加入 玻 璃珠数 粒 , 加4 5 m L硝酸 和 1 0 mL硫
酸, 装上冷凝管 , 加热回流 2 h , 若加热过程中溶液 变棕 色 , 再加 5 m L硝 酸 , 继续 回流 2 h , 放冷 , 再加 入2 0 m L水 , 继 续 回流 1 0 m i n , 放冷 , 定容 , 备测 。 测砷 时 的消解 , 热 消化 过程 中若颜 色 加深 , 补 加硝酸 5 m L , 继 续加热 , 至高氯酸 白烟散尽 , 冷 却, 加水 2 5 mL , 再 蒸 发 至 白烟 散尽 , 用 水 将 内容 物转入 2 5 m L容量瓶中, 加人 5 0 g・ L 硫脲 2 . 5 m L, 定容 , 备测 。
关键词 : 安康 ; 食 用菌 ; 营养成分 ; 研 究
葛 根渣 是 葛根 提取 黄 酮 类 物 质 后 的残 渣 , 在
热 消化 : 第二 天在 电热板 上 进行热 消化 , 温 度 控 制不 能超 过 1 8 0 ℃, 观 察颜 色 变 化 , 若颜 色 变 黑 或 加深 , 应 补充 2 m L混酸 , 直 至溶液 澄清 透 明 ; 待 锥 形瓶 中酸 液剩 1 ~ 2 m L时 , 及 时取 下冷 却 。 测 硒 时 的消 解 , 需待热 消 化完 了冷却 后 , 加 入 5 mL的 H C 1 ( 1:1 ) , 水浴加热 1 5 m i n , 过滤 , 定
安康市野生菜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安康市野生菜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作者:张忠民野生菜是自然生长的可作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
安康野生菜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大。
一、安康野生菜的资源现状和特点1、种类多、分布广。
安康野生菜有32个科,116种,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大。
常用的有山竹笋、微菜、蕨菜、灰灰菜、马齿苋、刺芽菜、野葛根、桔梗、水芹菜、香椿、茎菜、藜蒿、山药、鱼腥草、金香芋、落日宁、地耳、松树菇、王把叉苗、毛苕子、荠菜、苋菜、焊菜、空心菜、百合、地藕、羊合姜、雨花菜、马兰、纳纳菜、纯菜、小蒜、荷香、紫苏、回香、野薄荷等30多种。
广布在高山、浅山丘陵、江河湖泊等地。
据初步调查全市山竹笋产量达1800多吨,产值3600万元,微菜、蕨菜产量300余吨,产值1500万元,仅镇坪县2011年山竹笋收购量达500吨,产值1000万元。
2、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长期以来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各种野生菜,因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独特的风味而备受青睐。
例如野山药焖鸡、山竹笋炖猪蹄、凉拌红焊菜、纳纳浆水菜、神仙豆腐、王把叉苗腌菜蒸肉,其中微菜、蕨菜还大量出口日本、韩国,而今已视为宴中佳品,登上大雅之堂。
现代研究证明,野生菜富含大量的氨基酸和各种蛋白质、微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比许多人工栽培的蔬菜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3、质地鲜嫩,口味地道。
野生菜是生长自然条件下,不打农药,不施肥料,很少受到污染,在其长期的生存与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具有非常强的抗病虫特性,产品具有"鲜、绿、野"的外形特征和"营养、药用、美味"的内质特点。
当今人把野生菜视为天然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极为崇尚。
在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许多城市兴起了"野菜热",许多新鲜奇特的野菜售价均高于一般蔬菜,且供不应求,不仅进入菜市场,还上了宾馆饭店的菜单,成为席面上的山野佳菜。
陕西省安康市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及分析

陕西省安康市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及分析
陈芳;叶岚
【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学刊》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为了解陕西省安康市所辖的9县1区野生食用菌的种类、生态分布和开发应用价值,通过近6年来的实地考察、走访,并结合地方相关的企事单位进行了解和统计,对安康市现有野生药/食用菌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由调查分析得出:安康野生食用菌资源85种,包括子囊菌15种,担子菌70种,其每年总产量稳定在(6~10)×104t,且将有逐年上升趋势.其常见野生食用菌种类为红菇类、牛肝菌类、鸡油菌类、木耳类、侧耳类、蘑菇类、珊瑚菌类等7大类,产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红菇类、牛肝菌、鸡油菌类.结果表明,安康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多样、产量较高、品质优异,极具产业化开发利用的潜力.
【总页数】3页(P107-109)
【作者】陈芳;叶岚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陕西安康725000;安康市农科所,陕西安康72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
【相关文献】
1.陕西省安康市木瓜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J], 杨松杰
2.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分析及保护 [J], 荣海;陈余朝;赵宝鑫;王卫东;刘平;程乾斗
3.玉龙雪山云冷杉针叶林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J], 陈光富; 朱文浩; 刘德团
4.丹东常见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J], 刘洪丽;王立石
5.丹东常见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J], 刘洪丽;王立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安康市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陕南地区,素有“秦巴扼喉”之称。
安康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特别适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安康市应制定相应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定位安康市应将食用菌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之一、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生长快速、收益较高的特种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安康市拥有丰富的菌菇资源和较大的土地面积,适宜大规模种植食用菌。
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二、产业布局安康市应根据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食用菌产业的布局。
可以根据产业链条,将产业分为食用菌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种植环节可以布局在安康市各县市区,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食用菌种植;加工环节可以集中在市区,建立现代化的食用菌加工厂,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环节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菌菇市场和建立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
三、扶持政策为了鼓励农民参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安康市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这包括财政补贴和优惠税收等方面的支持。
财政补贴可以用于提供菌种、设备和技术支持等,并通过购买政府指定的品种进行统一销售,以保证农民的收益;优惠税收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食用菌加工和销售企业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设立专门的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食用菌产业的研发和创新。
四、产业合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合作和资源整合。
安康市应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参与食用菌产业的开发。
可以通过成立食用菌产业协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通过合作,可以共享资源、推动技术进步,并提高食用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品牌建设安康市应加大食用菌品牌建设的力度,打造自己的独特品牌形象。
可以通过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和品牌宣传,提高安康市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可以通过举办食用菌产业展览会、推出优质产品等方式,吸引客商和消费者的关注,提升安康市食用菌产业的形象。
我市食用菌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研

我市食用菌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研作者:张百忍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规模、特色、效益农业,中共安康市委决定实施农业“百亿增收工程”。
我市食用菌产业在“百亿增收工程”占有重要的位臵,理由如下:一、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对“百亿”工程意义巨大食用菌就其生产原料和生产形式来看是横跨农、林两大产业的一项生产,具有原料广、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市场大等优势。
我国食用菌发展较快的省、市、县,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把食用菌做成了大产业。
河南省2007年有29个县食用菌产值过亿元,全省过百亿元,其中泌阳县产值1 2. 68亿元;四川省金堂县2007年食用菌产值已达13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5%,从业1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8. 6%,人均增收超万元。
我市2008年食用菌总产值仅2.1亿元,通过几年扎实努力工作,全市预期将有4个主产县食用菌生产达到泌阳、金堂县的规模,产值即可接近50亿元,可增收40多亿元,占到“百亿”增收工程四成以上,对促进实现“百亿”增收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优越条件1、生产历史悠久漆、麻、耳(包括各种菌类)、倍,是我市历史上驰名中外的名优特产,其中黑木耳、银耳等以其朵大形美、肉质细腻、味美的特优品质,早在明、清时代即已远销海内外,成为广大群众餐桌上的珍品和传统食品。
我市悠久的生产历史为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基础。
2、群众生产经验丰富解放后,市委、市政府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一项重要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市食用菌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
到2009年全市袋料栽培达3000余万袋。
有较为规范的菌种厂60多个,受省农业厅培训的菌种生产、检验人员30多人,成立了一批专业协会和民办食用菌研究所,涌现了一批示范大户和农民技术员,为我市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3、自然条件十分适宜食用菌生产我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温、光、热等气候因素适宜多种食用菌的生长,是全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食用菌适生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加工 ・ 学刊 A a e i eidcl f amPo ut rcsig cdm cP r i Fr rd c oes o ao sP n
No4 .
Ap . r
文章编号 :17 — 66 (0 2 4 0 0 — 3 6 19 4 2 1)0 - 17 0
o t u ra g d i e f s i e a r s e t ey Ru s l B lts a t ae li T e eo e he c n l s n i r w e w l up ta r n e n t rtt n 弛 e p c v l s ua, o eu ,C n h r l d. h r fr ,t o cu i sd e t d h i h i o o h i
p ry a a ta yb t e 0 0 0 a d 1 0 0 0 t w t a i g t e t n f s aain b e r I o e e rh s se d ewe n 6 0 n 0 0 ’ i h vn r d o c l t y y a . t c mmo i il n u h h e e o s n wl e b ef g s dd u tp s Ru s l , o e u , a t a e li , r ua ic a , lu oa e e r h lma a e e a d C a a i c a d S 1 An t y ei s ua B lts C n h r l d Au i l r e e P e rt c a ,T i oo tc a o c a c n lv ra e e a O O1 n ' . di s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 目 (0 J700) 1X A 902 ;陕西省教育厅项 目 (1 03) 1J 6 4。 K 作者简介 :陈 芳 (99 ) 女 ,陕西人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生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应用 。E m i c g0@13 o 17一 , - a : 82 6. i l cn
陕西省安康 市野生食用 菌资源调查及分析
陈 芳 ,叶 岚
(. 1安康学 院 农学与生命科 学院 ,陕西 安康 750 ; 2安康市农科所 ,陕西 安康 752) 200 . 20 1
摘 要 :为了解 陕西省安康 市所 辖的 9县 1 区野生食用菌 的种类 、生态分布和开发应 用价值 ,通过 近 6年来 的实地考
收稿 日期 :2 1 - 1 1 0 1 1— 5
食用 菌国内外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况 ,且需求量正 逐年 急剧增加 ,总体价格也呈上升趋势t1 2 。已有许 - 3 多专家 、学者对我国大多数地 区的野生药 / 食用菌资 源开展 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并提 出了一些合理的 建议 和措施 。但安康作 为我 国野生食用菌资源盛 产 区之一 ,截至 目 前很少有人对安康地区野生食用菌 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统计和分析 。为了使安康 野生食用菌资源更好地服务于 当地 民众和促进地方经 济、社会 、生态发展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很有必要对 安康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
察 、走访 , 并结合地方相关的企 事单位进行了解和统计 , 安康市现有野生药 , 对 食用菌资源进行全面系统 的调查分析。 由调查分析得 出:安康野生食用菌资源 8 种 ,包括子囊菌 1 种 ,担子菌 7 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每年总产量稳定在 ( — 0 X14 , 5 5 0 6 1 ) 0 t 且将有 逐年上升趋势 。其常见野生食用菌种类为红菇类 、牛肝菌类 、鸡油菌类 、木耳类 、侧耳类 、蘑 菇类 、珊瑚菌 类等 7 大类 ,产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红菇类 、牛肝菌 、鸡油菌类 。结果表 明,安康地 区野生食用 菌资源种类 多样 、 产量较高 、品质优异 ,极具产业 化开发利用的潜力。 关键词 :安康市 ;野生食用 菌 ;资源调查 中图分 类号 :Q 9 一 文献标志码 :A d i 03 6 /s .6 1 94 ( . 1 . . 1 o:1 . 9js 17 — 6 6 X) 0 20 0 9 in 2 43
野生食用菌,又称蕈菌 m sr m ,包括担子 uho ) o 菌和少数子囊菌 ,是 一类能形成形状 、大小 、颜色 各异的大型 肉质子实体的高等真菌【 1 ] 。野生食用菌已 被认 为是无污染 、优 质、高营养价值 的天然绿色类 食品或珍贵药用真菌类药源 。安康市位 于陕西省南 部 ,北靠秦岭 ,南依 巴山 ,属于祖 国西北 内陆山地 地区。安康市复杂的地形地貌 ,森林覆盖率为 5 . 0% 2 以上 ,具 有 多 种 多样 的森 林 类 型 、土壤 种 类 以及 得 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 ,孕育着丰富的野生珍贵药 / 食用菌资源【 。据有关资料分析显示 ,近几年野生
农产 品加工 ・ 学刊
2 1 年第 4 02 期
1 安康市野生食用菌种类及分布 自 20 年以来 ,开展了多次野外考察和走访 活 06 动 ,在调查 中采集标本 2 5 0 号次 ,经鉴定 ,初步得 出安康 市 9县 1 区发现 野生药 / 食用真菌共属 2门 2 4科 8 5种 。 11 子 囊菌 门 A cm ct . so yo a ① 羊 肚 菌 科 ( rhl ca) 的 羊 肚 菌 Mocel ee a eclna suet,黑 脉 羊 肚 M. gsi p ,粗 柄 羊 肚 菌 a utes n c c s e 和小羊肚菌 M. l i a Ys S a ̄ d io ,分布于宁陕县境 内 ec s 秦岭南麓海拔 1 0 ~ 0 0 1 0i 0 8 n的林地上 ,属于珍稀食 用菌 。②马鞍菌科 ( e e aee H l lca)的皱柄 马鞍菌 日 vl . ci a rp ,乳 白马鞍菌 H1 t od s .c a u ,分布在全市范 围 ae B 内 ,尤其是在栎树等 阔叶林地上 ,可食用 。③ 肉杯 菌 科 (acsyhco) 发 现 的 有 白 毛 肉 杯 菌 . Srocp aec ,c 口 z c ,绯 红 肉 杯 菌 Scci a和 大 孢 毛 杯 菌 S D . ce o n kn e ut ,生于阔叶林地上 ,较常见 ,可药用 。④盘菌 z 科 (ei ca) 的 森 林 盘 菌 Pslets Pz aee z . vs i,泡 质 盘 菌 y r P ei l a . s uo 和大马粪盘菌 Pa oo s v c s . cbl 砌 s u ,前 两 者 常 丛 生 于枯 草 、堆 肥及 枯 叶林 地 上 ,最 后 一 种 常生于牛、羊粪上 ,属林地 、草地常见种 ,可食用。 ⑤地菇科 (e ̄i ee 的瘤孢地菇 T en 和刺孢 Toz ca) ea . oi 1 s 地 菇 Tsioaak ,前 者 常 见 于 混交 阔 叶林 地 上 或 . nshrn p 田问地头上 ,后 者生于林 内沙质地 上 ,皆可食用 。 ⑥ 麦角菌科 ( l ipt ee 的蛹虫 草 C o yes C v iica) ac a .r c cd p mla s it i ir ,分 布在宁陕县境 内,生于栎 、松栎混交林 地上 ,罕见 ,可药食 兼用 。 1 担子菌亚门 B s i ye s . 2 ai o ct dm e ① 木 耳 科 ( ui l i ee 有 黑 木 耳 A A r u r ca) c aa . ar ua ui l,毛 木 耳 A.o tca c p l r h ,皱 木 耳 Adla,黑 yi .ei t c 皱 木 耳 Auiuai olr 和 网 脉 木 耳 Aui lr r l am eei c r l r uai c a r i la ec a ,全市分布 ,黑木耳大多以栎 、杨等多种阔 tu t 叶树 的腐木 为基质 ,毛木耳 和皱木耳则 常生 于构 、 油桐 、椿 等阔叶树的腐木或腐根上 ,常见于夏 、秋 季 节 雨 后 ,数 量 较 多 ,食 药 兼 用 。② 银 耳 科 (r e aee 的银耳 T uir  ̄分 布在 宁 陕县 、 T m l ca) e l . com f f 石泉县 、镇 坪县 、白河县阔叶树腐木上 ,生于夏秋 季 ,可药食兼用 。③ 牛肝菌科 (o t ee 主要有 B la a) ec 美 味牛 肝菌 Be us . l ,铜 色牛 肝菌 Bar sr u. di . e F. l, eu B 1 黄 褐 牛 肝 菌 Bip l s 血 红 牛 肝 菌 BrbU s . ot , m i u . eu u K o b ,美丽褶孔 牛肝菌 Pyl o . eu ,黄 网 r h m hlp bl s o l 柄 粉 末 牛 肝 菌 Pr i s 栎 牛 肝 菌 G r o s . t e, ep y pr o u c ttt,橙 黄 疣 柄 牛肝 菌 Lci m ar t cm, o oes  ̄ lt ec u ua i u n na 点柄 黏盖牛肝 菌 Siu. r u t 和松塔 牛肝菌 . u l g nl u ls a a s s . l cp s f cou ,分 布在宁陕县 、岚 皋县 、镇坪 县的栎或 o 栎 、松混交林地 上 ,在旬 阳县 、汉滨 区、汉 阴县 、 自河 县 纯栎 林 存 在 少 量 ,可 食 用 。④ 鸡 油 菌 科 (ata l ca)的鸡 油菌 C i r s Cn r l ee h ea .b i ,小鸡 油菌 c c au .
I v s g t n a d An l sso i i l u g s u c n e t a o n ay i fW l Ed b eF n i i i d Re o r e i k g A e f h a x n An a r ao S a n i n
C HE F n ' N a g ,YE n La 2
e i l n s r s u c s tp ie e h e h s u u ,t e o t a d n u l n An a g a e ,h s e t mey p t n a f d be f g o r e y e d v r ,t ih o t t h u tn i g q a t i k n r a a xr u u e s p s i y e l oe t o i l d v lp n d a p c t n e eo me ta p l a o . n i i Ke r s n k n ;w l d l u g ;r s u c u v y y wo d :A a g i d e i ef n i e o r e s re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