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年 东华大学 染整工艺原理 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东华大学考研真题

东华大学考研真题

东华大学试题2000年一、名词解释(30分)1、准结晶结构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特别,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3、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4、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5、极限氧系数: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交织物: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7、多重加工变形丝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8、织物的舒适性狭义: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广义:除了一些物理因素外(织物的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及表面性能)还包括心理与生理因素。

9、织物的悬垂性和悬垂系数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

悬垂系数:悬垂系数小,织物较为柔软;反之,织物较为刚硬。

10、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二、问答和计算题1、(10分)甲、乙两种纤维的拉伸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比较这两种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

如果将这两种纤维混纺,试预估其混纺纱与混纺比的关系曲线。

2、(20分)试比较蚕丝和羊毛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的新产品开发取向。

注:结构:包括单基、大分子链形态、分子间力、形态结构等;性能:包括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弹性、染色性、吸湿性、耐光性、缩绒性等。

[考研资料]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题(1996-2012)

[考研资料]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题(1996-2012)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33 纺织材料学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80分钟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做零分处理2011年 硕士 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833 纺织材料学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80分钟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做零分处理一 名词对解释1 纳米尺度和纳米纤维2 吸湿平衡与吸湿滞后3 差别化纤维与高性能纤维4 粘-滑现象和伪浸润现象5 比模量与断裂长度6 根数加权长度与巴布长度7 紧密纺与分束纺 8 线圈结构与加固结构 9 临界捻系数与强力利用系数10 织物的易护理性及安全性二 问答与计算1 针织物的变形为何较大?非织造布的强力利用系数为何较低?机织物的强力利用系数为何>1?试在纤维原料不变的条件下,作图讨论三类织物的拉伸行为的差异。

2 请用系统鉴别法鉴别竹浆纤维、聚乳酸纤维、Lycra 、Nomex 、羊绒、彩棉、羊毛纤维,并说明理由。

3 假设涤纶纤维的力学模型为V oigt 模型,即弹簧和粘壶的并联模型,已知是等速伸长(CRE )作用,且纤维截面的变化忽略不计,试求该纤维的初使模量E 0 ;当施加应变0εε=时,问该纤维有无应力松弛;由此说明该模型与实际纤维拉伸性质的差异。

4 美感系数M 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其各自的名称和意义为何?美感系数表达的是织物的哪类风格?试讨论影响美感系数的因素。

5 已知以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的号数tex N 36t =,实测的其捻回角︒=30β;螺距mm h 2=;经纱和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分别是d a 2.1=和d b 5.1=,试求:①经纬纱的平均直径)(d mm 、捻度Tt (捻/10cm )和捻系数αt ;②经密P T (根/10mm )、纬密P W (根/10mm )和纱线线密度δy (g/cm 3);③织物的三个紧度E T 、E W 、E Z 。

染整工艺与原理试题库(新)资料

染整工艺与原理试题库(新)资料

第三题简答题1. 试述提高浸染染色匀染性的基本措施。

1) 增加染液与织物之间的相对运动;2) 上染速率的控制;太快容易造成染花;可以通过加入助剂、pH值控制、升温速率的控制来加以调节;3) 加入助剂,增加染料的移染(migration);4 )延长染色时间,增加染料的移染机会。

5) 染色前须消除内应力:棉织物润湿、合成纤维预定形处理等2. 简述影响连续轧染染色均匀性的主要因素。

1) 纤维与织物本身;2) 浸轧的均匀性——与设备有关;3) 织物带液率太高,引起泳移;(可以加入防泳移剂)4) 最好采用无接触式烘燥,能有效降低泳移现象。

3. 影响染料溶液中染料聚集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1) 染料分子结构。

染料分子的结构愈复杂,分子量大,线性芳环共平面性越强,含有的水溶性基团越少,聚集程度越高。

2) 染液中电解质浓度越高,特别是存在多价重金属离子时,染料越易聚集。

3) 一些助剂(表面活性剂)则会增加染料的聚集程度。

5) 染液温度越高染料越不易聚集。

6) pH值影响染料聚集,pH值降到一定范围后,某些染料的聚集程度急速增高,甚至引起沉淀。

7) 亲水性基团在染料分子中间的比在两端的不易聚集。

4. 什么叫泳移?并指出其克服办法。

答:泳移是指在染色织物烘干时,受热不均,由于水分的不规则汽化,使燃料沿水分蒸发方向移动,产生阴阳面,左中右前后色差等染疵的现象。

克服方法:①采用无接触式烘干,避免受热不匀发生,并且控制烘焙速度。

②降低轧余率③添加防泳移剂5. 染料对纤维的吸附等温线主要有哪三种类型,它们分别适合描述哪种纤维对哪种染料的吸附?答:Nernst(line type)能斯特型吸附等温线——非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被纤维吸附固着。

如分散染料上染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及聚丙烯腈纤维。

Freundlich弗莱因德利胥型吸附等温线——纤维上的染料浓度随染液中染料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但增加速率越来越慢,没有明显的极限。

染整工艺与原理复习题

染整工艺与原理复习题

染整工艺与原理复习题名词解释:1、暂时硬度;2、永久硬度;3、临界胶束浓度;4、醇解度;5、带液率6、碱煮强力;7、有效氯;8、浴比;9、丝光;10、钡值 11、热定形;12、磨绒整理;13、舒适性整理;14、练减率;15、上蓝增白 16、荧光增白 17、砂洗整理 18、盐缩 19、洗呢 20、煮呢 21、缩呢 22、炭化 23、蒸呢 24、定幅整理 25、经向缩水率 26、减量率 27、轧光整理 28、松弛加工 29、碱减量 30、电光整理 31、轧纹整理32、拷花 33、硬挺整理 34、机械预缩法 35、织缩 36、拒水(拒油)整理 37、去污率 38、阻燃 39、限氧指数 40、卫生整理 44、表面张力 45、碱缩46、桃皮绒整理 47、仿麂皮整理 48、锡增重简答题:1. 水的软化处理方法有哪些,请写出两种常用的软水剂。

2. 浆料对染整加工有什么影响,3. 引起蚕丝织物泛黄、老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4. 什么叫松弛加工,其目的是什么,5. 氧漂稳定剂的作用是什么,6. 为什么说氯化防毡缩工艺受到限制,防毡缩工艺有哪些新进展,7. “精练时,去杂程度越高越好”对吗,为什么,8. 双氧水漂白时需要加入哪些助剂,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9. 树脂整理为什么能起到防缩的作用,10. 丝织物皂碱脱胶后如水洗不净会产生那些问题,11. 分析双氧水漂白过程中织物产生破洞的原因,如何预防, 12. 试述棉纤维经丝光处理后其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13. 为什么碱退浆水洗较酶退浆水洗困难,而且耗水量大, 14. 在双氧水漂白液中为何要加入稳定剂? 水玻璃作为双氧水稳定剂的主要缺点是什么,15. 氨基有机硅整理的织物为什么有泛黄现象,如何防止或降低泛黄, 16. 煮练中常见的钙斑疵布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17. 次氯酸钠漂白后为什么要进行酸洗和脱氯,18. 丝光纤维与未丝光纤维在性能上有何区别,为什么,19. 棉织物精练的目的是什么,20. 说明丝光原理。

染整工艺原理复习题

染整工艺原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浴比:轧液率:泳移:染色牢度:固色率:固色效率:扩散边界层:动力边界层:上染速率曲线:平衡上染百分率:半染时间:吸附等温线:动电层电位:亲和力:直接性:提升力:纤维的染色饱和值:染色热:染色熵:自由体积: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无限染浴:有限染浴:扩散活化能:染色饱和浓度:匀染:移染:隐色体电位:半还原时间:白芯现象:干缸还原:全浴还原:超当量吸附:染色转变温度:相容性(配伍性):阳离子染料的配伍指数:光敏变色现象:直接印花:防染印花:拔染印花:转移印花:糊料:原糊:流变性:触变性:粘度指数PVI:表观粘度:结构粘度:成糊率:假塑性流体:牛顿型流体:二、填空1.浓色染样的日晒牢度往往比淡色染样的要(),而水洗牢度要()2.溶液中电解质如食盐浓度增加会()染料的聚集。

3.加热溶解配制的染液在放置过程中其吸收光谱曲线上会出现一个新的波峰,这是由于染料()所引起的。

4.染色时最常用的助溶剂为()。

5.直接染料染色后用阳离子固色剂后处理其目的是提高(),但往往会使()牢度有所降低。

6.还原染料隐色体电位负值越大,还原倾向越()。

7.活性染料染色时,染料的利用率不高主要是由于染色过程中()。

8.1∶2型酸性含媒染料中的比例关系是指()的比。

9.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时,等电点以下电解质起()作用,等电点以上电解质起()作用。

10.两只染料拼混时,若要获得最佳配伍效果,其配伍性比值K 应()。

11.染料能平均地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则此染料是(),全部吸收可见光波则是()。

12.轧染中为防止染料泳移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防泳移剂等。

13.一个水分子生成有四个氢键的结构,称为()结构,此时分子的能级()。

14.在直接染料对纤维的染色中,半染时间差异很大,扩散速率高的,半染时间(),上染比较(),要达到同样的上染速率,扩散速率低的染料便需要()上染温度。

15.还原速率低的染料可以()还原,还原速率高的染料可以()还原。

1998~2010真题(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

1998~2010真题(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

1998~2010真题(东华⼤学纺织材料学).东华⼤学2000年硕⼠研究⽣招⽣考试试题考试科⽬:833 纺织材料学东华⼤学2001年硕⼠学位研究⽣招⽣考试试题科⽬:纺织材料学(考⽣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题上,⼀律不给分)⼀、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做1~10题,凡专业课“⾮织造学”的考⽣做6~15题)1.织物舒适性 9.蠕变与应⼒松弛2.变形纱 10.⾼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3.织物悬垂性 11.ES纤维4.机织物紧度与针织物未充满系数 12.⽑型化纤5.捻系数 13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6.⽺⽑品质⽀数 14.极限氧指数7.玻璃化温度 15.纤维初始模量8.吸湿滞后性⼆、问答与计算题(共70分):(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做1~5题,凡专业课考“⾮织造学”的考⽣做4~9题)1、(15分)简述蚕丝纤维的特性及设计仿真丝织物的思路(包括纤维、纱线、织物组织、后整理等)2、(16分)简述纱线细度不匀形成的原因?纱线细度不匀对织造⼯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评述纱线细度不匀的测试⽅法?3、(12分)有⼀批名义特数为18tex的涤65/棉35混纺纱,测得平均每缕纱⼲重为⒈75g,每缕纱长为100m。

求:(1)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和实际特数(tex);(2)该混纺纱的重量偏差(%);(3)该混纺纱的英制⽀数。

(已知:棉的特制公定回潮率为8.5%,英制公定回潮率为9.89%,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4、(15分)纺织材料在加⼯和使⽤中的静电是如何产⽣的?试述消除静电的常⽤⽅法及其原理。

5、(12分)今在标准⼤⽓条件下,对3旦、51mm的锦纶纤维进⾏强伸性能测试,夹持距离为20mm,测得平均单强为14.1gf,平均断裂伸长为0.8mm。

试求:(1)该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断裂应⼒(N/mm2)和断裂伸长率(%);(已知:锦纶纤维的密度为1.14g/cm3)(2)当测试温度不变,⽽湿度增⼤时,则该纤维的强度和伸长将有什麽变化?说明其原因。

染整工艺原理二复习题资料

染整工艺原理二复习题资料

染整工艺原理二复习题资料模拟试题一答案(染色部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上染百分率:染色结束时,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到染液中的染料总量的百分数。

2.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条件下,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与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分配关系曲线3.半染时间:染色过程中,染料的上染量达到平衡上染量一半时所需的时间4.成衣染色:将织物制成服装后,再进行染色的加工过程5.隐色体电位: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滴定已还原溶解的还原染料隐色体,使其开始氧化析出时所测的电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三段命名法将染料的名称分为、、。

2.织物染色根据染料与织物接触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浸染和轧染两种。

3.直接染料固色处理常用的有金属盐和固色剂处理法。

4.活性染料染色是通过与纤维生成结合,从而固着在纤维上。

5.活性染料染棉纤维,浸染工艺一般有、和三种。

6.还原染料最常用的还原剂。

7.可溶性还原染料显色一般采用法。

8.硫化染料还原比较容易,一般采用作为还原剂。

9.酸性媒染染料的染色方法有、、三种。

10.分散染料染涤纶,染浴pH值一般控制在。

11.阳离子染料的配伍值越大,则染料的上染速率越,匀染性越。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直接染料除用于棉纤维的染色外,还常用于下列哪种纤维的染色( B )A.涤纶纤维B.粘胶纤维C.腈纶纤维2.轧染时易产生头深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C )A.轧液浓度太大B. 染色温度太低C.亲和力太大3.国产KN型活性染料其活性基的学名为( C )A.一氯均三嗪B. 二氯均三嗪C.β-乙烯砜4. 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染色时,固色温度一般要控制在( C )A.30℃左右B.60℃左右C.90℃左右5.活性染料染色时,在染液中加入少量防染盐S,可防止染料( C )A.聚集B.水解C.还原6.色基重氮盐与打底剂偶合时,必须把显色液的酸度( A )A.提高B.降低C.保持不变7.已知某还原染料的亲和力小,聚集性低,扩散速率大,则浸染时适宜采用( C )A.甲法B.乙法C.丙法D.特别法8.为了提高可溶性还原染料的水解稳定性,通常可在染料中掺入一部分( B )以便保存A酸性盐 B碱性盐 C中性盐9.酸性染料染羊毛时,在染色过程补加酸剂的目的是( A )A.促染B.缓染C.匀染10.腈纶纤维阳离子染料染色时,染液中的醋酸是( B )A.促染剂B.缓染剂C.助溶剂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说明原因。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57科目名称:染整工艺原理(2)一、考试总体要求“染整工艺原理(2)”包括《染料化学》和《染整工艺原理》(下)两门课内容。

《染料化学》主要考察内容包括:染料、颜料和荧光增白剂的基本概念、应用性能;染料中料合成中采用的亲电取代、亲核置换和成环缩合等诸多单元反应,苯、萘、蒽醌系染料中间体的合成方法;重氮化和偶合反应机理、影响反应的各类因素及其各类芳胺的重氮化方法;染料对光吸收的量子概念,染料颜色和分子结构的关系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

按照染料的应用分类,掌握各类染料、颜料和荧光增白剂的基本特性、化学分类和应用范畴;染料的化学结构与其应用性能的关系,染料应用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掌握各类染料应用性能及其在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

了解染料化学的最新进展及相关的印染技术,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染整工艺原理》(下)主要考察内容包括:染色热力学、动力学,各类染料的染色原理、染色方法及工艺过程;印花原理及各类纤维的印花方法及工艺过程;染料及纤维的结构、性能和染色的关系;染色与印花工艺的制定;染色与印花工艺过程控制;染色与印花工艺条件分析。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一)染料化学理论基础(15%)1. 染料、颜料和荧光增白剂定义、分类和结构特征。

2. 染料对光吸收的量子概念,化学结构与颜色的关系,外界条件的影响。

3. 商品化加工对染料、颜料和荧光增白剂应用性能的影响。

4. 功能染料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领域。

(二)中料与染料的合成化学(15%)1.了解染料中料合成中各单元反应的作用,反应类别,试剂。

2.掌握各类染料的常规合成途径和方法。

3.掌握染料在应用和服用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别和影响因素。

(三)染料的应用性能(20%)1. 了解各类染料的应用特性、常规工艺和染色牢度。

2. 熟悉染料的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

3. 具备合理选用各类染料、制定应用工艺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2分)
1、结构单元
2、官能度
3、一次结构
4、高弹性
5、溶剂化作用
6、牛顿型流体
7、纤维疲劳
8、临界胶束浓度
9、乳化作用
10、练漂
11、碱缩
12、酶退浆
13、印花糊料
14、测色
15、防污整理
二、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
1、试述碱、酸、氧化剂和有机溶剂对涤纶的作用。

2、为什么要限制氯化防毡缩工艺,防毡缩工艺有哪些新进展?
3、试分析腈纶纤维中只有侧向有序的蕴晶,而不能形成真正晶体的原因。

4、试分析说明热定型对涤纶染色性能的影响。

三、问答题(80分,每题20分)
1、试以膜平衡原理解释棉纤维在浓烧碱溶液中发生剧烈溶胀的原因。

2、树脂整理为什么能对纤维素纤维织物起到“防缩”作用?
3、何为染色热和染色熵?它们分别说明上染过程中的什么结果?并写出它们与亲和力的
关系。

染料上染纤维的亲和力主要决定于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染色熵才愈来愈重要,为什么?
4、试举例说明活性染料上然纤维的机理,选用染料的依据,染液处方组成和各组成的作
用,染色工艺过程及控制,染色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并论证该工艺的优缺点和该工艺的先进性。

1、(25分)试比较棉纤维经酸和氧化作用的异同点,如何全面地了解纤维在漂白过程中所受到的损伤程度?
2、(25分)何谓纺织品的防污整理?易去污整理?试分析涤纶纤维上的油污不如棉纤维上的油污易被去除,且易发生洗涤再沾污的原因?
3、(25分)定型是指纺织品(纤维、纱线、织物等)的一些形式(如状态、尺寸、结构等)获得稳定性的处理、加工过程。

棉织物的丝光和涤纶的热定型是非常经典的定型工艺,请分别说明各自的原理,并指出他们的异同点。

4、(25分)结合结构特点说明X型、K型和KN型活性染料的活性,并简述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的过程。

5、(25分)何谓吸附等温线。

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的吸附等温线属哪种?指出这种吸附等温线的特征,染料在纤维中的状态。

选用什么性质的阳离子染料拼色才能获得均匀效果,解释之。

6、(25分)从印花设备来讲,近几年以圆网印花为主,约占印花设备总量的60%。

另外,平网、滚筒、转移印花及手工印花共占约40%。

举例说明(至少两例)生态印花新技术的发展。

一、(10分)术语和名词解释
1、拒水拒油整理
2、乳化糊
3、限氧指数
4、浊点
5、定向摩擦效应
6、染色标准亲和力
7、表面张力
8、移染
9、吸附等温线
10、印花粘度指数
二、(10分)试分析酰胺-甲醛类整理剂整理织物后甲醛释放的原因,并说明如何才能降低甲醛的释放。

三、(10分)直接染料染色加入元明粉的目的是什么?解释其作用机理。

元明粉的加入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四、(10分)试述涤纶织物碱减量的目的和原理。

比较碱减量处理前后涤纶的结构和性能有何变化。

五、(10分)还原染料染色体浸染有几种染色方法?其染色温度主要根据染料的哪些因素决定?实际染色时如何获得较好的匀染性?
六、(10分)为什么经亲水型含氟嵌段共聚物整理后的纺织品具有防污和易去污的双重功效?
七、(10分)试述棉纤维经丝光处理后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八、(10分)何谓断键牢度?比较X、K及KN型活性染料的酸、碱断键稳定性,请说明原因。

九、(10分)阐述棉纤维中杂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它们在精炼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和物理变化?这些杂质的存在对成品质量有何影响?
十、(10分)简述硅酸钠在过氧化氢漂白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在轧蒸工艺中使用硅酸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十一、(10分)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纤维属于哪类吸附等温线?分析该类吸附等温线的物理意义。

指出染料与纤维之间可能存在哪些分子间的作用力。

十二、(10分)写出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亲和力与染料浓度的关系。

染色温度如何影响染色亲和力?比较染色亲和力和染色饱和值有何不同?
十三、(10分)何谓粘着剂?分析粘着剂的粘着过程和成膜过程。

影响粘着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十四、(10分)试述涤纶织物热定型的目的和基本原理。

十五、(10分)说明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的基本条件,影响其染色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释之。

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