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置管

合集下载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病人准备: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下肢轻微外展外旋,找到腹股沟韧带中心的内下方1.5~3.0cm处,即股动脉搏动内侧作为穿刺点。

2. 术前准备:术者应戴好帽子口罩,立于患者一侧,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在穿刺点处轻轻压迫皮肤及股静脉并稍加固定。

3. 穿刺操作:右手持注射器向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的穿刺点刺入,进针方向与穿刺部位的皮肤呈30~45度角,顺应血流方向或成垂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缓缓刺入。

4. 确认位置:当穿刺针进入股静脉后,即有静脉血液回流入注射针管内,再进针2~4cm 即可采血或注射药物。

5. 处理异常情况:若未能抽出血液则先向深部刺入,采用边退针边抽吸至有血液抽吸出为止;或者调整穿刺方向、深度或重新穿刺。

6. 置管固定:穿刺完毕,拔出针头并消毒皮肤,盖上无菌小纱布,局部压迫3~5分钟以防出血,再用胶布固定。

之后经穿刺针尾端置入导丝,沿导丝送入静脉导管,退出导丝后,将导管缝合固定,外敷无菌敷料即可。

7. 注意事项: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紧张,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另外,若患者之前进行过穿刺处失败的患者不适宜采取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用的深静脉置管方法,适用于长期输液者或外周静脉不易穿刺者,也适用于需要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者。

此外,部分重大的创伤或大手术的患者,需短期内大量输液或监测中心静脉压时也可留置股静脉置管。

请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项操作,术前术后注意观察有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咨询您的医生。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医疗领域中,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用的诊疗技术,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和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股静脉。

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之一,位置相对较深,但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穿刺的。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呢?这主要是基于多种医疗需求。

比如,在一些重症患者的治疗中,需要长期输注大量的液体、药物或者进行血液透析等,通过股静脉置管可以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通道,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能提高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无出血倾向、感染等情况。

还要对患者的下肢血管情况进行初步的检查,通过触摸等方式判断股静脉的大致位置和走向。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操作过程。

患者通常需要采取仰卧位,将穿刺侧的下肢稍外展外旋。

医生会先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铺上无菌巾。

然后,使用超声设备来辅助定位股静脉,这能够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找准穿刺点是关键的一步。

一般来说,会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下方 2 3 厘米,股动脉内侧 05 1 厘米的位置。

确定好穿刺点后,医生会手持穿刺针,以一定的角度和力度缓慢进针。

当感觉到有突破感,并且回抽见到暗红色的血液时,就说明穿刺成功了。

穿刺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置入导管。

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股静脉,然后拔出穿刺针,沿着导丝置入导管。

导管置入的深度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会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置管完成后,需要对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以防止导管移位或者脱出。

同时,还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再次消毒,并覆盖无菌敷料。

虽然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比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感染,导管堵塞、移位、断裂等。

为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医生在操作过程中会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作轻柔、准确。

术后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股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

股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

股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股静脉置管是比较简单、安全的置管方法。

与颈内静脉置管相比,股静脉置管血栓概率、感染都增加,临床上不作为首选的置管途径。

对于颈内静脉插管困难,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考虑行股静脉置管术。

【操作方法】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以右侧股静脉穿刺置管为例,穿刺时左手中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摸准股动脉的位置,在其内侧0.5〜ICm进针,针尖与皮肤呈30°〜40°。

【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使用双腔管,导管长度19〜20cm,腹股沟处常规备皮。

2.体位及穿刺点确定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大腿外旋外展45°,特殊不能平卧者可采用半坐位。

穿刺点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ICnI处。

有条件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

3.穿刺常规消毒,无菌准备后,用0.5%〜1%利多卡因做穿刺点局部麻醉。

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逐层缓慢进针,需穿经皮肤、浅筋膜、阔筋膜、股鞘达股静脉。

穿刺点选好后,采用三针穿刺法:第一针平行于动脉走形,第二针指向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界处,第三针指向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界处沿着股动脉走形远心端1厘米左右,如果肥胖或者水肿严重,进针角度要增大。

水肿严重者可以采取“拨水穿刺”法,即局部用手压迫5〜10分钟,皮下水分会被挤压向周围,动脉搏动容易触及,穿刺也会容易很多。

穿刺过程中边进针边用注射器回抽,有突破感后若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已进入股静脉;有时候也会碰到穿刺针进入比较深的距离仍然没有进入静脉,也没有突破感,这往往是因为穿刺针刺穿了静脉,需要边负压边回抽注射器,即可见到血流。

4.插入导丝、留置保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导丝进入15〜20C111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5.送入扩皮器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若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用小尖刀侧切小口。

6.插入导管及拔出导丝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股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股静脉置管的管理注意事项

股静脉置管的管理注意事项

股静脉置管的管理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1. 无菌操作:在置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医护人员需要仔细清洁双手,并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和手术服。

导管、注射器、敷料等医疗用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2. 插管深度:在置管时,需要注意插管的深度。

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导管的固定和患者的康复。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长度,并将其插入合适的深度。

3. 导管固定:导管插入后,需要妥善固定。

医护人员需要使用透明敷料、胶带等工具,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

固定时要留有一定的活动余地,避免患者活动时导管受到牵拉或扭曲。

4. 保持通畅: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和血块堵塞。

在给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注意避免对导管进行过度挤压或扭曲。

同时,要保持患者适当的体位,以便于血液回流。

5. 预防感染:股静脉置管可能会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

同时,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血象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6. 记录:医护人员需要详细记录导管的型号、规格、插入时间、部位、深度等信息,以及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7. 培训:医护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股静脉置管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经验。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等
方面的内容。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才能够进行股静脉置管的操作和管理。

股静脉置管操作流程

股静脉置管操作流程

股静脉置管操作流程
《股静脉置管操作流程》
嘿,今天咱就来说说股静脉置管这事儿哈。

有一次啊,我在医院看到医生们准备给一位病人进行股静脉置管。

那场面,可真是够严肃又紧张的嘞!医生先让病人平躺在床上,然后就开始找那个股静脉的位置啦。

就好像是在寻宝一样,特别认真地在那摸索着。

找到大概位置后,医生就开始消毒啦,那可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擦呀,生怕有一点儿细菌跑进去。

接着呢,医生拿出了那根细细长长的置管,看着就感觉很神奇。

然后医生小心翼翼地把置管往股静脉里送,那动作轻柔得呀,感觉就像是在对待一件超级珍贵的宝贝。

一边送还一边观察着病人的反应,生怕有啥不舒服的地方。

在置管的过程中,医生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全神贯注的。

等置管放好了,又开始各种固定呀,包扎呀,那叫一个仔细哟!最后还不忘再检查检查,确保一切都妥妥当当的。

哎呀呀,这就是股静脉置管的操作流程啦,虽然我只是在旁边看着,但也能感觉到这真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呀,需要医生们特别专业和细心才行嘞!总之呢,这就是这么个过程,希望大家也能了解一下哦!嘿嘿!。

股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1)体位:仰卧,臀部略垫高,大腿外展并外旋,膝关节稍屈曲。

(2)穿刺点: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

(3)戴手套,穿刺点皮肤消毒铺巾。

(4)穿刺点皮肤局部浸润麻醉。

(5)静脉探查:采用连接注射器的7号针头进行探查,注射器与皮肤呈30o 50o角试穿,穿刺针缓慢推进,并保持适当负压,有通畅的回血表明已进入静脉,记住进针方向、角度和深度后拔除细针。

(6)穿刺:应用连接5nli或10ml注射器的穿刺针进行穿刺,沿着细针探查路线进行,注射器内见暗红色血液后把穿刺针的角度减低然后再推进少许(2〜3mm),确认回血通畅后去掉注射器,置入导引钢丝, 拔出穿刺针。

(7)沿着导引钢丝置入血管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后退出,然后沿着导引钢丝注入导管。

(8)拔出导引钢丝并立即关闭导管。

应用盛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回抽导管动静脉端血液,检查是否畅通。

然后以生理盐水冲净导管中的血液后封管。

(9)缝线固定导管,消毒敷料覆盖穿刺皮肤。

股静脉置管的护理

股静脉置管的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01
02
03
感染
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 定期更换敷料,如有感染 症状应及时处理,严重时 应拔除导管。
血栓形成
定期冲洗导管,避免血液 在导管内淤积,如发现血 栓形成,应根据医生建议 进行处理。
导管断裂
避免对导管进行过度弯曲 或用力拉扯,如发现导管 断裂,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寻求医生帮助。
记录护理过程
对拔管过程进行记录,包 括患者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出血量等 ,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
案例一
患者张某,因病情需要进行了股 静脉置管。经过精心的护理,导 管保持通畅,未发生感染等并发 症,患者恢复良好。
案例二
患者李某,因长期输液治疗,选 择股静脉置管。在护理人员的精 心护理下,导管功能正常,患者 治疗顺利,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用缝合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 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局部麻醉
用利多卡因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 行局部麻醉。
确定穿刺点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穿刺点,一般选择腹股沟韧带下 方2-3cm处。
置管后的处理
观察记录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导管位置、敷料情况等 ,记录相关数据。
保持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 、体重、置管时间等, 确保患者符合拔管条件

确认导管通畅
在拔管前,应确认导管 通畅,无血栓形成或堵
塞。
备齐用物
准备好拔管所需的用物 ,如消毒液、敷料、胶
带等。
拔管操作步骤
消毒皮肤
用消毒液对插管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范围应足够大。
压迫止血

《股静脉置管护理》课件

《股静脉置管护理》课件

总结词
预防为主,及时发现,规范处理
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保持 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发现感染后的处理
注意事项
观察导管出口处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 及时进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 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避免使用导管进行非必要的操作,如采血 等,减少感染风险。
案例二:导管堵塞的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股静脉置管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便、使用方便、能够避免反复穿刺血管、减少穿刺痛苦等。但同时 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导管脱落或异位、出血等。因此,在使用股静脉置管 时,需要严格遵守护理规范,定期检查和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CHAPTER 03
股静脉置管护理流程
置管前准备
《股静脉置管护理》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股静脉置管介绍 • 股静脉置管护理流程 • 股静脉置管常见问题及处理 • 股静脉置管护理的注意事项 • 股静脉置管护理案例分享
CHAPTER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股静脉置管护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股静脉置管护理的重视和操 作技能。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拔除导管并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导 管维护,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周围清洁干燥。对于高危病人,可考 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导管堵塞
总结词
导管堵塞是股静脉置管的常见问题,可能导致液体和药物无法正常输注。
详细描述
导管堵塞的原因可能包括血液凝结、药物沉淀、纤维蛋白鞘形成等。症状表现为无法正常 输液或输液速度明显减慢。
落。
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性,确保导 管未被血栓阻塞,同时检查有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静脉置管位置
当外周循环系统受损伤,而没有其他可替代的中心静脉植入部位,股静脉置管可能是必要的;这样一个导管可用于输入大量液体或潜在的刺激性药物,提供临时紧急透析通路,紧急复苏期间的液体输入,改善心脏功能,或者,在罕见的情况下,如果病人需要频繁的血液抽样和没有其他的通路则是是可用的选择
相比于病人的不同意手术,中央导管位置,很少有绝对的禁忌症。

有几个相对禁忌症:较于锁骨下静脉或者颈内静脉导管,股静脉存在更高的感染风险,血栓形成、尤其是缺乏超声引导的置管时容易出现动脉穿刺;如果作为安全的通路,他应该被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合作的病人,操作者和病人本是都有受伤的风险。

如果着入点存在明显感染,操作者需要寻找另外植入点;另外穿刺点被损伤或者部位扭曲更容易导致并发症发生;对于凝血功能异常者,穿刺选择应该被慎重选择,除非是在必须前提下;股静脉置管不应该由没有经验的医师在缺乏指导的前提下植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