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合集下载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医疗领域中,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操作技术。

它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通道,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患者的康复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股静脉。

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之一,位于股动脉内侧约 05 厘米处。

它收集下肢、会阴部和腹前壁下部的静脉血,最终回流至下腔静脉。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呢?这主要是因为在许多医疗场景中,需要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输注药物、输血、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比如,在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快速补充血容量或给予强效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通过股静脉穿刺置管可以更迅速地实现这些目标。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在操作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凝血功能、局部皮肤状况等。

同时,会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

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下方 2 3 厘米处,股动脉搏动内侧 05 1 厘米处。

医生会先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铺巾,然后进行局部麻醉。

在穿刺时,医生会手持穿刺针,以与皮肤呈 30 45 度的角度进针。

当感觉到穿刺针有突破感,并且回抽见到暗红色血液时,提示穿刺成功。

此时,将导丝沿着穿刺针缓慢送入血管内,然后拔出穿刺针。

接下来,会使用扩张器沿着导丝扩张皮下组织和血管壁,以方便导管的置入。

最后,将中心静脉导管沿着导丝置入血管内,拔出导丝,固定好导管。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时刻保持谨慎,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组织和血管。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虽然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感染、血栓形成、导管堵塞等。

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病人准备: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下肢轻微外展外旋,找到腹股沟韧带中心的内下方1.5~3.0cm处,即股动脉搏动内侧作为穿刺点。

2. 术前准备:术者应戴好帽子口罩,立于患者一侧,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在穿刺点处轻轻压迫皮肤及股静脉并稍加固定。

3. 穿刺操作:右手持注射器向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的穿刺点刺入,进针方向与穿刺部位的皮肤呈30~45度角,顺应血流方向或成垂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缓缓刺入。

4. 确认位置:当穿刺针进入股静脉后,即有静脉血液回流入注射针管内,再进针2~4cm 即可采血或注射药物。

5. 处理异常情况:若未能抽出血液则先向深部刺入,采用边退针边抽吸至有血液抽吸出为止;或者调整穿刺方向、深度或重新穿刺。

6. 置管固定:穿刺完毕,拔出针头并消毒皮肤,盖上无菌小纱布,局部压迫3~5分钟以防出血,再用胶布固定。

之后经穿刺针尾端置入导丝,沿导丝送入静脉导管,退出导丝后,将导管缝合固定,外敷无菌敷料即可。

7. 注意事项: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紧张,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另外,若患者之前进行过穿刺处失败的患者不适宜采取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用的深静脉置管方法,适用于长期输液者或外周静脉不易穿刺者,也适用于需要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者。

此外,部分重大的创伤或大手术的患者,需短期内大量输液或监测中心静脉压时也可留置股静脉置管。

请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项操作,术前术后注意观察有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咨询您的医生。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关键信息项:1、手术目的2、手术风险3、患者权利与义务4、医疗机构责任与义务5、术后注意事项6、争议解决方式11 手术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目的,该手术主要用于以下情况:111 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进行输血、输液、药物输注等治疗。

112 监测中心静脉压,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循环状态。

113 为长期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提供稳定的静脉通路。

12 手术风险患者应充分了解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21 出血和血肿形成,可能由于穿刺过程中损伤血管或术后止血不当导致。

122 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如穿刺部位的红肿、发热,甚至败血症。

123 血栓形成,可能导致静脉栓塞和相关并发症。

124 血管损伤,如血管穿孔、撕裂等,可能引起严重出血或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125 心律失常,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刺激心脏导致心律失常。

126 置管位置不当,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其他并发症。

13 患者权利与义务患者在接受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并应履行相应义务:131 权利患者有权充分了解手术的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

有权要求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安全的医疗服务。

有权在手术前自主决定是否接受手术,并在手术过程中随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对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有疑问时,有权向医护人员咨询并获得满意的答复。

132 义务患者应如实向医疗机构提供自己的健康状况、过往病史和正在使用的药物等信息。

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医护人员的指导,配合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等。

术后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护理和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疗机构。

14 医疗机构责任与义务医疗机构在为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时,承担以下责任并履行相应义务:141 责任确保手术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提供安全、卫生的手术环境和设备。

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并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和替代治疗方案。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医疗领域中,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用的诊疗技术,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和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股静脉。

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之一,位置相对较深,但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穿刺的。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呢?这主要是基于多种医疗需求。

比如,在一些重症患者的治疗中,需要长期输注大量的液体、药物或者进行血液透析等,通过股静脉置管可以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通道,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能提高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无出血倾向、感染等情况。

还要对患者的下肢血管情况进行初步的检查,通过触摸等方式判断股静脉的大致位置和走向。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操作过程。

患者通常需要采取仰卧位,将穿刺侧的下肢稍外展外旋。

医生会先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铺上无菌巾。

然后,使用超声设备来辅助定位股静脉,这能够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找准穿刺点是关键的一步。

一般来说,会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下方 2 3 厘米,股动脉内侧 05 1 厘米的位置。

确定好穿刺点后,医生会手持穿刺针,以一定的角度和力度缓慢进针。

当感觉到有突破感,并且回抽见到暗红色的血液时,就说明穿刺成功了。

穿刺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置入导管。

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股静脉,然后拔出穿刺针,沿着导丝置入导管。

导管置入的深度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会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置管完成后,需要对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以防止导管移位或者脱出。

同时,还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再次消毒,并覆盖无菌敷料。

虽然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比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感染,导管堵塞、移位、断裂等。

为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医生在操作过程中会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作轻柔、准确。

术后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术记录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术记录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术记录患者取去枕平卧,右臀部垫高,右下肢轻度外展外旋,右膝关节稍弯曲,常规彩色超声血管定位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腹股沟穿刺处常规备皮、皮肤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单。

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cm 股动脉搏动内侧0.5cm为穿刺点。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及深部组织,用麻醉针试穿,确定穿刺方向及深度。

左手扪及股动脉,穿刺针体与皮肤呈30°角,穿刺方向与股动脉平行,进入皮肤后穿刺针保持负压,边进针边抽吸,直至回抽出静脉血,确认针尖进入股静脉。

从注射器尾部导丝口插入引导丝,植入导丝困难,穿刺失败,加压包扎,改行左侧股静脉穿刺。

患者取去枕平卧,左臀部垫高,左下肢轻度外展外旋,左膝关节稍弯曲。

左侧腹股沟穿刺处常规备皮、皮肤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单。

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cm股动脉常规彩色超声血管定位未见明显异常,搏动内侧0.5cm为穿刺点。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及深部组织,用麻醉针试穿,确定穿刺方向及深度。

左手扪及股动脉,穿刺针体与皮肤呈30°角,穿刺方向与股动脉平行,进入皮肤后穿刺针保持负压,边进针边抽吸,直至回抽出静脉血,确认针尖进入股静脉。

从注射器尾部导丝口插入引导丝,将穿刺针沿引导丝拔除。

绷紧皮肤,沿引导丝插入扩张管,轻轻旋转扩张管扩张至股静脉,固定好引导丝近端将扩张管撤出。

沿引导丝插入单针双腔导管,拔除引导丝,用肝素生理盐水注射器与导管各腔末端连接进行试抽,在抽出回血后,向导管内注入2ml肝素生理盐水,取下注射器,拧上肝素帽。

将导管固定处与皮肤缝合固定,应用敷料覆盖。

操作顺利,患者出血少,无明显不适。

注意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换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术后护理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定期 更换敷料,保持导管通畅,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05
相关资料与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用的深静 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 监测或药物治疗的情况。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应用广泛, 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监测,如肿 瘤化疗、血液透析、危重病人抢救等。
理。
根据治疗需要和患者情 况,适时拔除导管。
03
优点与风险
优点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够迅 速建立静脉通道,便于紧 急救治和药物输注。
方便给药和采血
置管后,可以方便地进行 药物输注和血液采集,减 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 痛苦和血管损伤。
降低感染风险
与反复穿刺相比,置管术 能够减少皮肤和血管的暴 露,降低感染的风险。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 介绍 • 操作方法 • 优点与风险 •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 相关资料与参考文献
01
介绍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通过股 静脉进行穿刺,并放置导管的技 术。
目的
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进行快速 输液、输血或给药等治疗。
适用人群与适应症
适用人群
适用于需要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大 量补液、输血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 病人。
02
操作方法
操作前准备
01
02
03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 签署知情同意书,清洁穿 刺部位。
物品准备
准备无菌穿刺包、导管、 消毒液、麻醉药、胶带等 所需物品。
医生资质
确保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 生进行操作。
操作步骤
皮肤消毒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消毒液进 行皮肤消毒,半径至少15cm。

股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

股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

股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股静脉置管是比较简单、安全的置管方法。

与颈内静脉置管相比,股静脉置管血栓概率、感染都增加,临床上不作为首选的置管途径。

对于颈内静脉插管困难,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考虑行股静脉置管术。

【操作方法】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以右侧股静脉穿刺置管为例,穿刺时左手中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摸准股动脉的位置,在其内侧0.5〜ICm进针,针尖与皮肤呈30°〜40°。

【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使用双腔管,导管长度19〜20cm,腹股沟处常规备皮。

2.体位及穿刺点确定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大腿外旋外展45°,特殊不能平卧者可采用半坐位。

穿刺点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ICnI处。

有条件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

3.穿刺常规消毒,无菌准备后,用0.5%〜1%利多卡因做穿刺点局部麻醉。

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逐层缓慢进针,需穿经皮肤、浅筋膜、阔筋膜、股鞘达股静脉。

穿刺点选好后,采用三针穿刺法:第一针平行于动脉走形,第二针指向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界处,第三针指向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界处沿着股动脉走形远心端1厘米左右,如果肥胖或者水肿严重,进针角度要增大。

水肿严重者可以采取“拨水穿刺”法,即局部用手压迫5〜10分钟,皮下水分会被挤压向周围,动脉搏动容易触及,穿刺也会容易很多。

穿刺过程中边进针边用注射器回抽,有突破感后若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已进入股静脉;有时候也会碰到穿刺针进入比较深的距离仍然没有进入静脉,也没有突破感,这往往是因为穿刺针刺穿了静脉,需要边负压边回抽注射器,即可见到血流。

4.插入导丝、留置保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导丝进入15〜20C111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5.送入扩皮器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若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用小尖刀侧切小口。

6.插入导管及拔出导丝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股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操作规范指南样本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操作规范指南样本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操作规范指南样本一、适用范围1、操作较容易,所以适合新开展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单位或术者。

2、卧床及全身情况较差者。

3、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血栓形成或颈内、锁骨下静脉插管有困难者。

4、无需长期留置导管或即插即用者。

5、插管后需紧急透析者。

二、优缺点1、优点(1)操作简单、安全。

(2)适用于需紧急抢救,神志不清、不能主动配合及不能搬动的患者。

2、缺点(1)邻近外阴、肛门,易污染,感染率较高,保留时间短。

(2)易误穿入股动脉。

(3)导管易折,且不易固定。

(4)下肢体活动相对受限。

三、操作方法1、双腔管,导管长度19~20cm。

2、腹股沟穿刺处常规备皮。

3、体位:患者仰卧位,屈膝、大腿外旋外展45°,特殊患者如心衰,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坐位。

完全坐位或前倾位则不宜行股静脉置管。

4、穿刺点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1cm处。

5、其余操作步骤同颈内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1、股静脉穿刺为有创性的治疗措施,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征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行。

2、如患者血管条件差,术前触摸不到股动脉,应做血管超声检查。

如有条件可在超声引导下操作。

3、预冲导管时应注意避免混入气泡。

4、如定位欠清晰或术者不熟练,穿刺前可予5ml 注射器探查血管。

5、穿刺针穿入血管后如见暗红色血液,说明进入静脉的可能性大,如再推注压力小,则静脉的可能性更大。

6、如穿刺针误入动脉或难以确定是否静脉,则应拔出穿刺针充分压迫。

7、导丝进入过程中如遇阻力切勿强行推进,转动方向后再进。

如仍有阻力,则需退出穿刺针和导丝,重新选择穿刺部位。

8、扩皮器扩皮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将导丝压折。

9、插导管前注意留在体外的导丝长度应长于导管,沿导丝插管时应及时打开静脉夹使导丝露出。

10、需要较长的导管,一般股静脉临时导管的长度至少应在19cm。

11、由于股静脉影响患者活动,易感染,不宜长时间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入
导丝置入深度 为3格刻度处 以上
操作步骤 - 扩皮与置管
• 导丝置入成功后,将穿刺针 撤出,注意避免将导丝一起 带出,同时应注意避免导丝 尖端污染。 • 将扩皮器沿导丝置入,扩皮 前将局部皮肤撑开,沿穿刺 方向以旋转的方式将扩皮器 置入扩皮,扩皮器置入深度 约为1/3至1/2扩皮器长度。 • 扩皮成功后,撤除扩皮器, 并以纱布按压穿刺点防止出 血,同时沿导丝植入导管, 注意导丝尖端必须超出导管 开口。 • 置管成功后,拔除导丝,固 定导管。
禁忌症:
• 穿刺部位存在感染、创面及肢体深静脉血栓 • 有明显出凝血障碍 • 严重肥胖、大量腹水等腹内高压影响静脉回流
解剖学基础
•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底边:腹股沟韧带 外侧:缝匠肌内侧缘 内侧:长收肌的内侧缘。 内容物:股神经、股动脉、股静 脉(自外向内)
• 临床上寻找股静脉时应以搏 动的股动脉为标志。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Femo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内 容(Content)
适应症与禁忌症
股 静 脉 穿 刺
解剖学基础 穿刺方法与过程 并发症及其防治
注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 开放深静脉通路,利于补液(血管活性药物、TPN等特殊 药物使用)及采血 • 作为血液净化与介入操作的通路 • 间接测量腹内压
穿刺与置管
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
并发症
• 感染(包括穿刺部位局部感染以及导管相关感染) • 出血及血肿形成
• 动静脉瘘与假性动脉瘤形成
• 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 导管滑脱
思考题
• 股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是什么?
• 股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 股静脉穿刺置管如何定位?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有哪些并发症?如何防治?
穿刺方法及步骤
术前准备(患者、物品)
患者体位及穿刺点定位 穿刺置管过程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 医患沟通及知情同意签字 • 心电血压监护 • 备皮
物品准备:无菌铺巾
消毒物品 静脉切开包
局麻药物
稀肝素 静脉穿刺套包 针筒
深静脉穿刺套包
穿刺点定位
穿刺点 • 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 连线的中、内段交界 点下方2~3cm处(无 法触及股动脉搏动时) • 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 0.5~1.0cm
穿刺点定位 - 超声引导
患者体位
• 患者取仰卧 位,膝关节 微屈,臂部 稍垫高,髋 关节伸直并 稍外展外旋。
操作步骤 - 消毒与铺巾
穿刺点
操作步骤 - 麻醉与冲管
麻醉:局部麻醉
冲管目的:确认穿刺导管通畅; 拍尽导管内空气
操作步骤 - 穿刺
• 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 侧,斜面向上,针体与皮 肤成30-45度角。 • 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 进针深度2-5cm。持续负 压。 • 见到回血后再作微调,宜 再稍进或退一点,并以探 针确认为静脉血。 • 同时下压针柄10-20度, 以确保导丝顺利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