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完整版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课件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有哪些并发症?如何防治?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谢 谢!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穿刺与置管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的并发症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并发症
• 感染(包括穿刺部位局部感染以及导管相关感染)
• 出血及血肿形成
• 动静脉瘘与假性动脉瘤形成
• 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 导管滑脱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思考题
• 股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是什么?
• 股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Femo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内 容(Content)
适应症与禁忌症
股
解剖学基础
静
脉
穿刺方法与过程
穿
刺
并发症及其防治
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 开放深静脉通路,利于补液(血管活性药物、TPN等特殊药物使用)及采血 • 作为血液净化与介入操作的通路 • 间接测量腹内压
• 见到回血后再作微调,宜 再稍进或退一点,并以探 针确认为静脉血。
• 同时下压针柄10-20度, 以确保导丝顺利进入。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操作步骤 - 导丝置入
导丝置入深度
为3格刻度处 以上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操作步骤 - 扩皮与置管
• 导丝置入成功后,将穿刺针 撤出,注意避免将导丝一起 带出,同时应注意避免导丝 尖端污染。
• 将扩皮器沿导丝置入,扩皮 前将局部皮肤撑开,沿穿刺 方向以旋转的方式将扩皮器 置入扩皮,扩皮器置入深度 约为1/3至1/2扩皮器长度。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相关文档)共19张

内 容(Content)
适应症与禁忌症 解剖学基础 穿刺方法与过程 并发症及其防治 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 开放深静脉通路,利于补液(血管活性药物、TPN等特殊药
物使用)及采血 穿 刺 方 法 及 步 骤
医患沟通及知情同意签字
穿刺部位存在感染、创面及肢体深静脉血栓
内医容患物 沟:通• 股及神知穿经情、同刺股意动签部脉字、位股存静脉在(自感外向染内)、创面及肢体深静脉血栓
操作步骤
•
-
麻有醉与明冲管显出凝血障碍
• 严重肥胖、大量腹水等腹内高压影响静脉回流
解剖学基础
•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底边:腹股沟韧带 外侧:缝匠肌内侧缘 内侧:长收肌的内侧缘。 内容物: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 (自外向内)
内 容(Content) 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0.
• 同时下压针柄10-20度,
以确保导丝顺利进入。
操作步骤 - 导丝置入
导丝置入深度 为3格刻度处 以上
操作步骤 - 扩皮与置管
• 导丝置入成功后,将穿刺端污染。
• 将扩皮器沿导丝置入,扩皮前 将局部皮肤撑开,沿穿刺方向 以旋转的方式将扩皮器置入扩 皮,扩皮器置入深度约为1/3至 1/2扩皮器长度。
内容物: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自外向内)
稍进或退一点,并以探针确 扩皮成功后,撤除扩皮器,并以纱布按压穿刺点防止出血,同时沿导丝植入导管,注意导丝尖端必须超出导管开口。
导丝置入成功后,将穿刺针撤出,注意避免将导丝一起带出,同时应注意避免导丝尖端污染。
认为静脉血。 穿刺部位存在感染、创面及肢体深静脉血栓
的中、内段交界点下方 2~3cm处(无法触及股 动脉搏动时)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医疗领域中,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操作技术。
它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通道,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患者的康复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股静脉。
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之一,位于股动脉内侧约 05 厘米处。
它收集下肢、会阴部和腹前壁下部的静脉血,最终回流至下腔静脉。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呢?这主要是因为在许多医疗场景中,需要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输注药物、输血、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比如,在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快速补充血容量或给予强效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通过股静脉穿刺置管可以更迅速地实现这些目标。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在操作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凝血功能、局部皮肤状况等。
同时,会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
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下方 2 3 厘米处,股动脉搏动内侧 05 1 厘米处。
医生会先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铺巾,然后进行局部麻醉。
在穿刺时,医生会手持穿刺针,以与皮肤呈 30 45 度的角度进针。
当感觉到穿刺针有突破感,并且回抽见到暗红色血液时,提示穿刺成功。
此时,将导丝沿着穿刺针缓慢送入血管内,然后拔出穿刺针。
接下来,会使用扩张器沿着导丝扩张皮下组织和血管壁,以方便导管的置入。
最后,将中心静脉导管沿着导丝置入血管内,拔出导丝,固定好导管。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时刻保持谨慎,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组织和血管。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虽然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感染、血栓形成、导管堵塞等。
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关键信息项:1、手术目的2、手术风险3、患者权利与义务4、医疗机构责任与义务5、术后注意事项6、争议解决方式11 手术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目的,该手术主要用于以下情况:111 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进行输血、输液、药物输注等治疗。
112 监测中心静脉压,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循环状态。
113 为长期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提供稳定的静脉通路。
12 手术风险患者应充分了解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21 出血和血肿形成,可能由于穿刺过程中损伤血管或术后止血不当导致。
122 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如穿刺部位的红肿、发热,甚至败血症。
123 血栓形成,可能导致静脉栓塞和相关并发症。
124 血管损伤,如血管穿孔、撕裂等,可能引起严重出血或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125 心律失常,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刺激心脏导致心律失常。
126 置管位置不当,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其他并发症。
13 患者权利与义务患者在接受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并应履行相应义务:131 权利患者有权充分了解手术的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
有权要求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安全的医疗服务。
有权在手术前自主决定是否接受手术,并在手术过程中随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对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有疑问时,有权向医护人员咨询并获得满意的答复。
132 义务患者应如实向医疗机构提供自己的健康状况、过往病史和正在使用的药物等信息。
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医护人员的指导,配合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等。
术后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护理和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疗机构。
14 医疗机构责任与义务医疗机构在为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时,承担以下责任并履行相应义务:141 责任确保手术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提供安全、卫生的手术环境和设备。
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并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和替代治疗方案。
股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

股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股静脉置管是比较简单、安全的置管方法。
与颈内静脉置管相比,股静脉置管血栓概率、感染都增加,临床上不作为首选的置管途径。
对于颈内静脉插管困难,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考虑行股静脉置管术。
【操作方法】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以右侧股静脉穿刺置管为例,穿刺时左手中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摸准股动脉的位置,在其内侧0.5〜ICm进针,针尖与皮肤呈30°〜40°。
【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使用双腔管,导管长度19〜20cm,腹股沟处常规备皮。
2.体位及穿刺点确定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大腿外旋外展45°,特殊不能平卧者可采用半坐位。
穿刺点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ICnI处。
有条件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
3.穿刺常规消毒,无菌准备后,用0.5%〜1%利多卡因做穿刺点局部麻醉。
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逐层缓慢进针,需穿经皮肤、浅筋膜、阔筋膜、股鞘达股静脉。
穿刺点选好后,采用三针穿刺法:第一针平行于动脉走形,第二针指向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界处,第三针指向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界处沿着股动脉走形远心端1厘米左右,如果肥胖或者水肿严重,进针角度要增大。
水肿严重者可以采取“拨水穿刺”法,即局部用手压迫5〜10分钟,皮下水分会被挤压向周围,动脉搏动容易触及,穿刺也会容易很多。
穿刺过程中边进针边用注射器回抽,有突破感后若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已进入股静脉;有时候也会碰到穿刺针进入比较深的距离仍然没有进入静脉,也没有突破感,这往往是因为穿刺针刺穿了静脉,需要边负压边回抽注射器,即可见到血流。
4.插入导丝、留置保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导丝进入15〜20C111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5.送入扩皮器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若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用小尖刀侧切小口。
6.插入导管及拔出导丝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股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医学课件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Tankertanker Design
• 4.导管脱出。 • 术中固定不牢固,线结脱落且未及时发现。 • 躁动病人自行拔出。
1. 感染 2. 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3. 出血和血肿 4. 导管脱出
Tankertanker Design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Tankertanker Design
• 1.感染 • 置管前:①认真清洁局部皮肤,会阴部备皮;
②术者操作前认真洗手;③严格消毒局部皮肤, 消毒范围大于12cm×16cm。 • 置管中: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②操作者 技术要熟练,避免反复穿插,减少感染几率。
高风险
极低风险
(穿过右心房, 至下腔静脉)
(上行至颈内静脉, 甚至穿至对侧锁骨 (腰静脉丛)
下静脉)
Tankertanker Design
股静脉置管在急救病人中应用的意义
• 1.操作方便。
• 2.利于监测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Tankertanker Design
股静脉置管在急救病人中应用的意义
• 3.利于给药
心室纤颤、心动过速、心跳停止者可采用如下方法:股动脉一般 处于腹股沟的中点,股静脉在其内侧1.0 cm左右。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穿刺步骤(seldinger法)
• 消毒、铺巾 • 局麻定位
a. 2% 利多卡因 2ml。 b. 试穿,探明位置、方位和深度。(穿 刺困难时)。
• 穿刺置管
a.穿刺路径,保持负压。 b.进入静脉,突破感,回血通畅, 呈暗红色,压力不高。 c.置导丝,用力适当,无阻力。 d.外套管,捻转前进,扩管。 e.沿导丝置导管。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导丝置入深度 为3格刻度处 以上
操作步骤 - 扩皮与置管
• 导丝置入成功后,将穿刺针 撤出,注意避免将导丝一起 带出,同时应注意避免导丝 尖端污染。 • 将扩皮器沿导丝置入,扩皮 前将局部皮肤撑开,沿穿刺 方向以旋转的方式将扩皮器 置入扩皮,扩皮器置入深度 约为1/3至1/2扩皮器长度。 • 扩皮成功后,撤除扩皮器, 并以纱布按压穿刺点防止出 血,同时沿导丝植入导管, 注意导丝尖端必须超出导管 开口。 • 置管成功后,拔除导丝,固 定导管。
禁忌症:
• 穿刺部位存在感染、创面及肢体深静脉血栓 • 有明显出凝血障碍 • 严重肥胖、大量腹水等腹内高压影响静脉回流
解剖学基础
•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底边:腹股沟韧带 外侧:缝匠肌内侧缘 内侧:长收肌的内侧缘。 内容物:股神经、股动脉、股静 脉(自外向内)
• 临床上寻找股静脉时应以搏 动的股动脉为标志。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Femo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内 容(Content)
适应症与禁忌症
股 静 脉 穿 刺
解剖学基础 穿刺方法与过程 并发症及其防治
注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 开放深静脉通路,利于补液(血管活性药物、TPN等特殊 药物使用)及采血 • 作为血液净化与介入操作的通路 • 间接测量腹内压
穿刺与置管
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
并发症
• 感染(包括穿刺部位局部感染以及导管相关感染) • 出血及血肿形成
• 动静脉瘘与假性动脉瘤形成
• 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 导管滑脱
思考题
• 股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是什么?
• 股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 股静脉穿刺置管如何定位?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有哪些并发症?如何防治?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课件

术前准备(患者、物品) 患者体位及穿刺点定位
穿刺置管过程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 医患沟通及知情同意签字 • 心电血压监护 • 备皮
物品准备:无菌铺巾
消毒物品 静脉切开包
局麻药物
稀肝素 静脉穿刺套包 针筒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深静脉穿刺套包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操作步骤 - 导丝置入
导丝置入深度 为3格刻度处 以上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操作步骤 - 扩皮与置管
• 导丝置入成功后,将穿刺针 撤出,注意避免将导丝一起 带出,同时应注意避免导丝 尖端污染。
穿刺与置管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