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与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衔接说明(doc 80)
财政部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7.26•【文号】财预[2006]401号•【施行日期】2006.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宣布失效财政部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财预[2006]401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总部,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根据预算管理的实际需要,现对《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作如下修订:一、收入分类(一)在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下增设45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
反映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
(二)在103类“非税收入”02款“专项收入”下增设11项“国家留成油上缴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
反映销售国家留成油上缴的收入”。
(三)对103类“非税收入”04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作如下调整:1.将28项“科技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01目“大型精密仪器协作共用费”目级科目代码修改为51。
2.在42项“交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增加04目“船舶电信业务岸台费”,科目说明为“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目”。
3.将44项“农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0目“农机产品测试检验费”目级科目代码修改为19。
4.将99项“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01目“其他缴入国库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02目“其他缴入财政专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代码分别修改为50和99。
(四)在110类“转移性收入”01款“返还性收入”下增设99项“其他税收返还收入”,科目说明为“反映下级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的其他税收返还收入”;将02款“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01项“原体制补助收入”科目名称修改为“体制补助收入”,说明修改为“反映下级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的体制补助收入”;将09项“体制上解收入”说明修改为“反映上级政府收到的下级政府的体制上解收入”。
06年与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衔接说明(doc 80)

06年与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衔接说明(doc 80)附录一:《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 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2.10•【文号】财预[2006]13号•【施行日期】2007.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宣布失效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高法院,高检院,总后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制定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并据此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现印发给你们,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等都有较大变化。
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顺利实施。
具体工作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财政部预算司联系。
联系电话:************Email:***************************.cn附件: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2.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另行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六年二月十日附件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现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要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2007政府收支分类简要说明

2007政府收支分类简要说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变化较大,有关情况简要说明如下:一、关于分类体系的设置《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将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划分为一般预算收支科目、基金预算收支科目、债务预算收支科目;《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政府收支进行集中统一分类,具体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组成。
二、关于收支涵盖范围《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分类的范围是政府预算内收支。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除包括一般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债务预算收支外,还包括了实行专户管理的财政预算外收支以及社会保险基金收支。
三、关于收入分类《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共6类。
其中:(一)税收收入。
在《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有关内容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按基金名称设款,款下分设有关项级科目。
(三)非税收入。
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8款。
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基金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科目(不包括83类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类方法相同,但部分收入科目包括了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
彩票资金为新增科目。
(四)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分设4款: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五)债务收入。
与原债务收入科目基本相同。
(六)转移性收入。
分设8款: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彩票公益金转移收入、预算外转移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有关科目具体运用解答的通知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的通知⽂号:财办预[2006]18号颁布⽇期:2006-07-25执⾏⽇期:2006-07-25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财务部门,总后勤部财务部,武警总部后勤部,⾼法院⾏装局,⾼检院计财局,各省、⾃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产建设兵团财务局:《2007年政府收⽀分类科⽬》已正式印发。
根据各地区、各部门在运⽤新科⽬中提出的疑问以及有关意见、建议,我们对实施收⽀分类改⾰后有关科⽬的具体应⽤问题进⾏了归纳、整理,并编写了《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
现正式印发,供各地区、各部门在⼯作中参考。
附件: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财政部办公厅⼆○○六年七⽉⼆⼗五⽇附件: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问:事业单位经营收⽀已纳⼊部门预算编制范畴,但《2007年政府收⽀分类科⽬》并未包括这类收⽀,财政部门是否应当批复单位的经营收⽀调整预算,是否应当向同级⼈⼤报告?答: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分类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规定,2007年实施政府收⽀分类改⾰后,暂不改变⽬前预算管理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不改变预算平衡⼝径及预算内、外等政府收⽀的管理⽅式,因此,对事业单位经营收⽀仍维持现⾏管理办法。
问:各项社会保险基⾦被归⼊2007年科⽬的“社会保险基⾦收⼊”类,但附录⼆政府性基⾦收⽀科⽬⼜没有设置相应科⽬,是否要改变地⽅税务征收社会保险基⾦的缴库⽅式?答:在《2006年政府预算收⽀科⽬》基⾦预算收⽀科⽬中分别设置了“社会保险基⾦收⼊”、“社会保险基⾦⽀出”科⽬,⽬的是⽅便部分地区地⽅税务机关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确保社会保险费及时缴库、划转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和按时⾜额发放。
由于⽬前国家尚未明确规定各地的社会保险基⾦应纳⼊预算管理,在制定《2007年政府收⽀分类科⽬》时,本着兼顾改⾰,同时⼜考虑现⾏预算管理实际情况的原则,我们对社会保险基⾦收⽀科⽬作了调整。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财预[2007]24号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财预[2007]24号](https://img.taocdn.com/s3/m/ff9e9a0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d.png)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正文:----------------------------------------------------------------------------------------------------------------------------------------------------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2007年3月15日财预[2007]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现就《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与使用作如下规定:一、在收入分类科目103类“非税收入”06款“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3项“产权转让收入”下新增02目“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
反映电力体制改革中预留的发电资产变现收入。
”二、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15类“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04款“电力”下增设17项“电力改革专项支出”,科目说明为“反映用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安排的支持电网企业主辅分离等改革的支出。
”三、鉴于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拟实行股改,且缴纳的所得税并不实行跨地区分享,对一些地方存续的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缴纳的所得税,2007年仍不单设科目,一并在101类“税收收入”04款“企业所得税”24项“国有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09目“其他国有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中反映。
已通过其他科目办理缴库的,请按上述科目进行调整。
四、《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附录一:一般预算收支科目按上述第一、二项规定作相应调整。
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的报告

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的报告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报告县政府: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
为确保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顺利实施,2006年实行新旧两套科目并行,现将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报告如下: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意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在内的完整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
一是有利于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收支活动,合理把握财政调控力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运行效率;二是有利于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项改革,增加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三是有利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效实用的财政统计分析体系,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公开透明。
确保按新科目编制的预算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正、公开、细化、透明;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二是便于操作。
科目设计在内容和层次上即充分满足管理的要求,又尽可能简化,有利于加强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
三是符合国情。
即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又合理借鉴国际经验,有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以建立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在内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目标,改革从三方面展开。
(一)收入分类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全面、规范、细致地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说明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图(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本类中01-80款主要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并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设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年与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衔接说明(doc 80)附录一:《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 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本类中01-80款主要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并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设款。
81款为国有事2006年科目增值税 国内增值税 国营企业增值税税收收入 增值税 国内增值税 国营企业增值税类 款 项类 款 项 目2007年科目业单位上缴收入。
83-86款及87款分别反映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合资合作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经营收益和国有境外企业投资收益,如股息、红利等。
90-98款反映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国有资产出售转让收入、国有股减持收入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2007年科目对上述收入按性质进行重新分类,2006年该类收入01款国有冶金工业利润至80款国有其他企业利润、83款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收益至87款国有境外企业投资收益可列入1020601项“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并根据企业所属新的国民经济行业类型列入01-99款的相关目级科目。
其他收入科目按下表对应:2006年科目2007年科目编码科目名称编码科目名称4081 国有事业单位上缴收入1030706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出租收入1030799其他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090 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103060110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4091 国有资产出售转让收入1030703特种矿产品出售收入1030704专项储备物资销售收入103060399其他产权出售收入4092 国有股减持收入103060301国有股减持收入4098 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根据情况列入1030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相关科目中,没有单独设置科目的,列入其他项。
3.41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2006年科目中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主要反映从预算收入中退库的企业计划亏损补贴,本类收入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如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等)设款。
另有少量科目按企业名称设款,如宝钢集团计划亏损补贴等。
2007年科目在103类“非税收入”下的06款“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下设置了02项“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项下没有细分目。
因此,原41类“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下的款级科目全部反映在该项级科目中,且不再分目反映。
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4.42行政性收费收入2006年科目中行政性收费收入反映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
该类下按主管部门,分设烟草、国土资源、建设等44个款级科目。
2007年科目第103类“非税收入”下设置了04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款下按主管部门设项,但项下按收费项目设目,其中01-50目为预算内收入,51-99目为预算外收入(具体目级科目根据各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设置)。
因此,2006年科目42类“行政性收费收入”下的各款可完全按科目名称对应新科目的相关项级科目。
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2006年科目4101 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4102 国有冶金工业计划亏损补贴4180 国有其他企业计划亏损补贴103 非税收入1030602 国有企业 计划亏损补贴类 款 项2007年科目5.43罚没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罚没收入与行政性收费收入科目设置大致相同,也是按主管部门分设铁道、交通等罚没收入款。
另外,对海关、公安、工商等部门查处的缉私收入,单独设款反映;对公安、海关的缉毒罚没收入,在款下设项反映。
2007年科目在103类“非税收入”下设置了05款“罚没收入”,下设“一般罚没收入”、“缉私罚没收入”、“缉毒罚没收入”和“罚没收入退库”4项。
其中“一般罚没收入”、“缉私罚没收入”分部门设目,“缉毒罚没收入”、“罚没收入退库”只设项。
科目设置方法与2006年差别不大,2006年罚没收入可按科目名称和性质对应归并到2007年的相关科目中。
具体对应办法如下图所示:2006年科目4202 国土资源行政性收费收入4250 其他行政性收费收入 1030499 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收1030439 国土资源行政事业性收费收1030432 烟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2007年科4201 烟草行政性收费收入6.44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分海域使用金和场地矿区使用费两款。
款下按管理需要设项。
在2007年科目中,该类收入在10307款“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中分别设置了01项“海域使用金收入”、02项“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
项下目级科目与原项级科目设2006年科目4302 交通罚没收入4305 公安罚没收入103050公安罚没收入 1030514交通罚没收103050114铁道罚没收入2007年科目4301 铁道罚没收入430501公安缉毒罚没收入430501其他公安罚没收入 4312 缉私罚没收入1030502 缉私罚没收103050201公安缉私罚没收1030503缉毒罚没收按名称对应 按名称对应按海关公安分解统一列 一个科目置相同。
2006年收入可按名称对应到2007年科目中。
具体对应方法如下图所示:7.70专项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专项收入按名称设置“排污费收入”、“水资源费收入”款,未设项级科目。
在2007年科目中,该类收入在10302款“专项收入”中反映。
款下的项级科目设置与原款级科目相同。
不同之处是,排污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下分设目。
对2006年专项收入,可按科目名称对应到2007年科目中,具体对应办法如下图所示:2006年科目4400501陆上石油矿区使用费 103070201陆上石油矿区使用103070101海域出让2007年科440301 海域出让金按名称对应按名称对应8.71其他收入2006年科目中的其他收入,设置有利息收入、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对外贷款归还收入等。
在2007年科目中,上述收入按性质进行了重新分类,分别在不同的科目中反映。
具体衔接关系见下表:2006年科目 2007年科目编码科目名称编码科目名称710101 国库存款利息收入103070501 国库存款利息收入 710102其他利息收入103070503 有价证券利息收入103070599其他利息收入2006年科目 7002水资源费收入 103020101排污费收1030201排污费收2007年科7001 排污费收入按内容分解按名称对应7003教育费附加收入103020102海洋工程排污费收103020301教育费附加收1030203教育费附加收103020399教育费附加滞纳金、罚款收入1030202水资源费收按内容分解710 2 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10401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710 3 基本建设收入1039999其他收入710 5 对外贷款归还收入1040201外国政府贷款回收本金收入1040202国际组织贷款回收本金收入1040299其他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710 6 捐赠收入103990101国外捐赠收入103990102国内捐赠收入710 9 动用国储棉、糖、肉上交财政收入1039902动用国储棉、糖、油上交财政收入711 2 动用国家储备粮油上交差价收入1039903动用国家储备粮油上交差价收入714 0 其他收入说明:由于2007年新设了一些科目,原在其他收入中反映的一些收入,如2007年新设科目,在相关科目中反映,未设置科目的,在1039999其他收入中反映。
9.72一般预算调拨收入在2006年科目一般预算收入中,调拨收入类下设置有一般预算补助收入、一般预算上解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四款,其中:前两款为各级财政总预算的往来收入科目;上年结余收入为上年各级财政收支结余转入本年的部分,调入资金反映调入预算内使用的其他资金,如预算外资金。
在2007年科目110类转移性收入中,对上述收入类型也设置了相应科目,有关衔接可参照下表处理:2006年科目2007年科目编码科目名称编码科目名称7201税收返还收入11001增值税和消费税01 01 税收返还收入7201 02原体制补助收入1100201原体制补助收入7201 03 专项补助收入1100301专项补助收入7201 04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00202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201 05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00204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201 06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201 07 结算补助收入1100208结算补助收入7201 08农村税费改革补助收入1100206农村税费收革补助收入7201 09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1100102所得税基金返还收入720110 出口退税基数返还收入720111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20112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20119 其他一般预算补助收入720201 原体制上解收入 1100209 体制上解收入720202专项上解收入1100302 专项上解收入720209 其他一般预算上解收入7209一般预算上年结余收入 1100801 一般预算上年结余收入7210一般预算调入资金 1100901 一般预算调入资金10.基金预算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单独设置了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并按基金名称设款,部分款按需要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