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刘国钧中学高考语文作文考前辅导

合集下载

江苏省刘国钧中学11-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辅导试题卷苏教版

江苏省刘国钧中学11-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辅导试题卷苏教版

江苏省刘国钧中学2011-2012第一学期迎期末高二语文考前辅导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青鸾.(yuān)红缯.(zēng )缧.绁(léi )殒.身不恤(yǔn)B.股肱.(gōng)譬.如(pì)铁砧.(zhēn)桀骜.锋利(ào)C.强.颜(qiáng)藏匿.(nì)恐吓.(hè)放浪形骸.(hé)D.扃.牖(jiōng)不惮. (shàn) 窥伺.(sì)长歌当.哭(dāng)1.B(青鸾luán 强颜qiǎng 放浪形骸hái 不惮dàn 长歌当哭dàng)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伺.候/伺.机而动机杼./毁家纾.难箴.言/三缄.其口悖谬./未雨绸缪.B.朔.风/ 探本溯.源给.予/济.济一堂斑斓./直栏.横槛干劲./劲.旅强敌C.标识./远见卓识.扛.枪/力能扛.鼎愀.然/悄.无声息叱咤./姹.紫嫣红D.纤.维/纤.尘不染慰藉./声名狼藉.落.枕/落.花流水咀嚼./咬文嚼.字2.A.(B给予/济济一堂jǐ斑斓/直栏横槛lán C. 愀然/悄无声息 qiǎoD. 纤维/纤尘不染xiān)3.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倜.傥/惆.怅惩创./悲怆.尸骸./言简意赅.B.谂.知/熟稔.龟.裂/龟.甲殉.职/徇.私舞弊C.萌蘖./罪孽.毗.邻/睥.睨盘桓./断壁颓垣.D.逋.慢/逮捕.彭殇./流觞.对峙./恃.才傲物3.A(B.殉/徇都读xùn,C. 蘖/孽都读niè,D. 殇/觞都读shāng)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菲.薄/芳菲.挣.揣/挣.扎萌蘖./罪孽.渲.染/寒暄.B.船坞./会晤.笑靥./梦魇.伺.机/伺.候旋.涡/旋.风C.缂.丝/恪.守哺.育/苗圃.攒.射/积攒.慰藉./枕藉.D.间.断/间.距徘徊./低徊.诧.异/叱咤.虐.杀/戏谑.4.D5.下列各项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商贾(gǔ)` 司马卬(áng)伏羲( xì)逋慢(pū)B.逶迤(yí)螫针(shì)缧绁(xiè)颛顼(zhuān xū)C.股肱(gōng )掾属(yuàn)喟然(wèi)篡弑(shì)D.垓下(gāi)会稽(huì)沟淢(xù)望风披靡(mí)5.B6.下列各句中字形有误的一项()A.财物财务制度创建颇有创见B.寰球环球飞行出首出手不凡C.事故圆滑世故联翩连篇累牍D.公证公正无私意气义气用事6.D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金榜题名珊珊可爱义愤填赝形容枯槁B.黯然泣下蝇头微利旗开得胜莞尔一笑C.画地为牢浑浑噩噩门衰祚薄桀骜不训D.恰如其份举案齐眉芸芸众生殒身不恤7.B(A.“义愤填赝”为“义愤填膺” C.“桀骜不训”为“桀骜不驯”D.“恰如其份”为“恰如其分”)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 钟鸣鼎食忠心喜悦繁芜丛杂凭心而论B. 良晨美景不谙世事风情万种苍海一粟C. 以逸代劳犹豫不决以老卖老筋疲力尽D. 义愤填膺变幻无常慢条斯理白头偕老8.D.(A. 衷心喜悦平心而论B. 良辰美景沧海一粟C. 以逸待劳倚老卖老)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到家乡,家乡已是破败不堪,只有当年的老门楼依然兀立,与河边的老柳树形影相吊....。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带答案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带答案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冯.虚御风píng 少不更.(ɡēnɡ)事搭讪百无聊籁B.拓.(tuò)片引觞.满酌shāng 斗蓬放浪形骸C.宫绦.tāo 笑靥.(yâ)如花鳏夫不经之谈D.蹙.(cù)缩炮.(páo)烙之刑寒喧没精打采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重光葵在前,梅津美治郎随后……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曾几何时....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B.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许多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

C.凯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D.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忽视。

B.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小巷只能让它这么小着;也抵不过治理污染、维修危房的支出,也只能让议员、学者、市民们一次次呼吁着。

①区区的旅游收入当然抵不过拦海大坝的筑造费用,②黑夜只能让狂恶的海潮一次次威胁着;③白天临海气势不凡,④那么多人来来往往,也只能让一艘艘小船解缆系缆地麻烦着;⑤老楼只能让它在水边浸着;A.⑤③②④① B.⑤④③②①C.①⑤③④② D.④③②⑤①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攀援而登,箕踞而遨B.挟飞仙以遨游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调研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调研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调研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从宗其香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出他曾经激情澎湃、的艺术人生。

宗其香注重写生,一生数十次赴祖国各地采风,在大自然中笔墨,感悟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

他的创作能以传统笔墨,参入西洋画法,水墨色淋漓尽致,主客观情与景遇,真善美纤毫。

A. 一波三折磨炼毕现B. 跌宕起伏锤炼毕现C. 跌宕起伏磨炼毕备D. 一波三折锤炼毕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本题要求选出“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第一处,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阿曲折多姿,后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形容事情进行中阻碍、变化很多。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

该处形容艺术人生,故用“跌宕起伏”。

第二处,磨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

锤炼:磨炼;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

该处言艺术创作,故用“锤炼”。

第三处,毕现:全部显露。

毕备:全都具备;完备。

根据语境可知,该处说的是真善美能完全显现出来,故用“毕现”。

故选B。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群体也像野蛮人一样,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容不下什么障碍。

详解高考作文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规划与解题

详解高考作文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规划与解题

年高考作文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得作文者得天下”已日益成为广大语文人的共识,为此,我们在积极备战2010年高考时也将作文的备考作为重中之重,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及省内名校的模拟测试题,探讨命题规律,预测考试方向,摸索应试对策,力争在今年的高考中能获得作文方面的大面积丰收。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希望能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的指教。

一、考点预测1、形式上仍为命题作文的可能性很大,但也可能为新材料作文。

江苏高考从2006年以来一直都是命题作文,且都是先引入一段材料或注释性的话,然后点明标题,这种命题形式四年未变,因此,今年高考作文的形式发生变化或许也有可能,比如说近年来走红的新材料作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全国高考作文中出现了半命题作文。

这种命题形式重在题目的补充,开放性比较大,对此,我们应加以重视。

2、内容上贴近自我和关注生活。

从近年的高考作文来看,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贴近生活,关注社会,重视个性,这必将是2010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

2009年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直接针对社会,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高三上学期泰州市期末联考题“越界”,本学期期初江苏省百校联考题“余地”,都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悟及情感。

3、导向上倡导积极健康和诚挚真实。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有利于中学教学”,因此高考作文命题一向注重人文性,引领学生提升个人品质,形成健康人格,学做真人。

这种倡导积极健康和诚挚真实的导向性在2010年高考作文中将仍是主流。

4、文体上可能仍是文体不限。

2006年以来,江苏高考作文的另一特点是文体不限,给考生以最大的写作自由,估计2010年高考将会继续保持这一特点。

但另一方面,因此带来的学生作文文体不分的现象也越来越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有关专家多次或明或暗地提出高考作文应在文体上加以限制,所以,在话题作文之后又连续四年“文体不限”的命题作文的背景之下,2010年高考作文来个“限定文体”也不是毫无可能的事。

江苏省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迎南通二模考前辅导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江苏省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迎南通二模考前辅导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江苏省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迎南通二模考前辅导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骇.人听闻遗骸.言简意赅.B.锋镝.嫡.传弟子贬谪.滴.水不漏C.践.踏把盏.言欢信笺.临行饯.别D.稍.息刀剑出鞘.哨.子不屑.一顾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组是:(3分)()A.今年,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并适时公布可入肺颗粒物检测的数值,体现了地方政府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执政理念。

B.人民网评选的十大草根微博及草根网事,展示了微博名人之外草根网民的网络生活形态,进一步勾勒了“网民”朴素的生活情态。

C.住房保障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其对象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及住房困难家庭。

D.市发改委表示,国庆期间要密切关注粮、油、肉、禽、蛋、菜、奶、食品等的价格变动和供应情况,及时发现、严肃查处利用节假日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快速阅读不利于深入思考,看上去读得多,读得快,但“上心”的并不多。

长此以往....,文化会变得浮泛和肤浅。

B.苏童的《河岸》的确是一部优秀的小说,我读着读着,对小说中精彩之处,时不时地拍.案叫绝...。

C.“择校热”的根源说到底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师资力量并不雄厚的普通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无异于釜底抽薪....,雪上加霜,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城乡名师交流,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

D.虽然华尔街对苹果在上个季度的业绩给出“表现平平”或者是“失望”的评价,但苹果仍是美国最盈利的公司,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风采/喝彩宣泄/攻坚战坐镇/出奇不意B.抱负/糟蹋极至/水龙头剧增/旁征博引C.元凶/原委发轫/大姆指栽赃/攻城略地D.倾泻/思辨戛然/夫妻俩通牒/仗义执言5.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

2024届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3月25日零时起,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至27日,离鄂省际公路全部开通。

随着离鄂通道管控逐步解除,滞留湖北的人们可以启程了。

新闻里,湖北各地长途客运班线陆续恢复运行,专列专车始发,人们手持健康码,登车启程;()。

而“通道”的另一头,是交通运输部门和目的地的“”。

从这两日情况来看,交通运输部门为了做好运输服务保障,采取了留足乘车空间、供餐方式调整、开设专列专车、制定出站方案等办法;高速公路设立指定服务区,协调公安、卫健等部门加强防疫力量部署;目的地城市则提前对接,制定预案,从站台到家门,安排专人专车接站、筛查、分流、输送,防疫、公安等部门及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全程接运,以防出现盲区或漏洞。

中国“动起来”了。

此刻,更应当点一盏灯,照亮那些游子返岗返乡的路。

过去两个月中,那些滞留湖北的人们,为疫情防控付出极大努力、做出重大牺牲。

各地在落实防控责任之时,多些的理解,多些将心比心的关爱,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就有可能将矛盾,将风险化于无形。

“同袍之情”不但是体现在口号上,而且体现在不歧视、不排斥的实际行动中,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胸怀气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百感交集严阵以待感同身受防于微时B.感慨万千严阵以待设身处地防于微时C.百感交集枕戈待旦设身处地防患未然D.感慨万千枕戈待旦感同身受防患未然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许多人因此洒下了热泪,公路检疫卡点、路障陆续拆除,执勤人员也撤离了坚守两个月的岗位。

江苏省2020届高三7月语文考前冲刺作文审题辅导(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7月语文考前冲刺作文审题辅导(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考前冲刺作文审题辅导一、【原创试题】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筷子,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餐具。

它功能多样,可夹、可挑、可戳;它传承千年,从远古至于今日;它承载亲情,又发人深思。

可以说,一双小筷子,生活大天地。

我的思考:这是一则关系型新材料作文题,可简要概括为“筷子与人生社会”,命题思路类似于2017年江苏卷“人与车”,涉及领域由“行”转到“吃”,皆与考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一句话指出筷子的日常性、普遍性,第二句话指出了筷子的功能、历史及关联的情感、蕴含的哲理,第三句话是进一步引导考生思考筷子背后深义。

写记叙文,可叙写与筷子有关的生活场景、亲情故事,注意写作时切不可将筷子当成可有可无道具,而必须是文中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即少了筷子故事就无法展开。

写作议论文,显然不可只谈筷子,而应由筷子而言及其他。

立意时,应思考筷子有哪些特征可资为人生的借鉴,或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不可贪多求全,应立足一点深入开掘,更不可肤浅简单的图解材料。

必须注意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都不能脱离筷子这个前提条件,即筷子是文章说理分析的必要前提或由头。

行文时,也不应只在首尾提及筷子,而应把筷子这个关键词贯穿始终。

参考立意:1、千年筷子——弘扬传统文化2、居家常备——寄托浓浓乡情3、上方下圆——处事当外圆内方4、两根配合——团结协作5、大用而默然——为人当低调不张扬以第5种立意为例,深挖一层为什么,简要思路参考如下:由筷子引出观点“为人当低调”,追问“为什么”,①提升自我修养。

低调是一种真正的成熟和沉稳,是一种宠辱不惊的大气和从容。

②赢得他人尊重③利于事业成功再谈筷子对人生的启示,收束全文。

【参考例文】传承筷子文明某一考生近日,杜嘉班纳的一段视频将一双小小的筷子推至风口浪尖。

视频中一女子用筷子食用西方食物却故作夹不起的为难之状。

对此人们褒贬不一。

有人说,使用筷子确实不雅观,而且看着有点俗气。

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押题卷(三)

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押题卷(三)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押题卷(三)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崇尚“静”。

儒家从“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 ”;道家从“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 ”;佛家从“空寂”的人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 ”。

三家的这种静观态度和政教态度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这就是。

A.温静寂静虚静温文尔雅B.虚静温静寂静温柔敦厚C.寂静温静虚静温文尔雅D.温静虚静寂静温柔敦厚参考答案:D(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温柔敦厚:温和宽厚。

)2.下列情境表达不具幽默特点的一项是(3分)()A.炎热夏天的某个中午,李军对一同走在街上的陈明说:“这天热的,街上都没有陌生人了,都是熟人!”B.张华同学要去参加运动会,邀请好友为其助阵,他对好友说:“如果你能来给我助阵,也许我会拿一个冠军!”C.小郭说:“任何假的东西都不会给人带来好处。

”老黄回答:“你说得不全对吧,我的假牙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D.一顾客说:“刮这么大风,也不关窗户?”服务员笑着回答道:“你没看见招牌吗?我们这儿是‘风味小吃店’嘛!”参考答案:B(A“熟人”一语双关;C顺着对方似退实进;D“风味”双关)3. 下面是吟诵我国四大名楼的诗句,诗句与所咏对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甲: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乙:南浦湍声流夕照,东皋春色带云锄。

王韩文焰冲牛斗,未信当年独愧卢。

丙: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丁:天河一泻浪重重,滚滚黄波九曲盈。

弯际楼媚千树碧,炎炎烈日火斑红。

A.甲——滕王阁乙——岳阳楼丙——鹳雀楼丁——黄鹤楼B.甲——黄鹤楼乙——鹳雀楼丙——岳阳楼丁——滕王阁C.甲——岳阳楼乙——滕王阁丙——黄鹤楼丁——鹳雀楼D.甲——岳阳楼乙——黄鹤楼丙——滕王阁丁——鹳雀楼参考答案: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转过身来,循墙向旧西门走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应试策略高考作文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

简单地说,在基础等级中,考生要做到的是“入格”;在发展等级中,考生要做到的是“出彩”。

下面结合高考考场写作的实际,介绍几种实用的方法技巧。

l.严格审题,深入发掘。

所谓严格审题,深入发掘,就是要对试题及其要求认真推敲,准确领会命题意图,深入发掘提示或要求中的含义,写出符合题意及要求,立意较高的作文来。

立意上要尤其注意两点:一是准确性,二是全面性。

在此基础上,再谈思辨性、深刻性、创新性等等。

审题要完成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弄清作文类型(命题型?材料型?话题型?),确定文体(限制型自主型?);二是要分析材料,选准角度。

一定要注意材料中议论性语句,它往往给考生指明写作的方向,写作的方向是不能改动的,否则,就会偏题!另外,看是否明确要求联系自身。

不要抨击社会、发牢骚等,少用政治术语,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

★一些考生在审题立意上吃的亏已经不小,今年要引起高度重视。

2.广泛搜集,精心选材。

材料要典型,要有意义,有意味,有文化性。

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几年出现的新人新事。

对一些过于“新鲜”评卷老师可能不知道的,要适当地交代大体情况,以免给人捏造之感,运用的材料尽量与提供的原材料保持一致,即使关系不够紧密,也要注意围绕题旨恰当勾连,表明不偏题。

不要去写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允许”编写故事,不等于提倡“编写故事”,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

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杜绝“无我文章”和“抄袭文”的出现。

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

记叙文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

议论文要以事实和道理来写文章切忌大话、套话、废语,要避免空发议论,乱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

3.发挥所长,合理定体。

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像什么。

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

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

写议论文要注意事例贴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应。

考生一定要发挥自己所长,写自己擅长的的文体,还要根据自己占有的素材来确定文体。

4.结构完整,眉目清晰。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有一个较好的标题(命题作文除外),标题能较好地引领文章的内容。

文章内容要精于分段,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以五至八段为宜。

不管是写成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一定要在标题(命题作文除外)、开头、结尾和每一段的开头反复用材料中的关键词或标题中的词,材料作文如果拿不准,就找准材料陈述的对象和材料中的议论句,就事论事,反复论述,多角度论述、正面说、反面说,假设推理(如果不这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5.力求新颖,创造亮点。

作文贵在创新。

好的作文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作文是不可取的,也难以得到阅卷老师的首肯。

求新还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否则意欲求新求异,反而会因形害义,落了俗套。

盲目创新,认为这是一个省力的捷径的想法是危险的。

好的作文,总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有自己的亮点。

可在以下几方面出彩:①标题要靓。

审美性、哲理性强的标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阅卷老师精神振奋,如名言为题,比喻为题等。

②构思要巧。

构思中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是写作的角度。

好的切入角度容易出彩,容易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认识和写作者的个性。

选取一个小的切入点,对材料进行深入挖掘,写具体,写深刻,往往能够以小见大,写出好文章。

构思要耐心: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先写在草稿上;稍加思索想到的也写上。

花上几分钟,列出提纲,绝对严禁胡编乱造。

即使编写故事也要做到一大胆想象,自圆其说。

③谋篇出彩: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开头结尾忌讳冗长、拖沓,废话太多。

④情感要真。

高考作文中,屡见无病呻吟之作。

作文要抒发真实的感情,要求写作者要用心感悟生活,要把自己的情感态度投射或融入到所描写的对象中。

人类有着许多共同的感情,但人的情感又往往有许多差别,写出自己独到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也就做到了新颖。

⑤语言优美。

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

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

-语句华丽一些不是坏事,或排比,或比喻,或整句、或短句、成名词化用为动词、形容词化用为动词、或用动宾短语、或用省略号感叹号疑问号等。

背诵的名篇名句要有意识地使用。

6.回头反观,弥补小足主要有三方面的任务:一是看审题是否恰当,如有偏差可矫正,在结尾部分充分解说你写的内容与话题或材料的关系,一旦跑题就不及格了;二是看标题、字数是否少,不写标题,按评分规定扣2分,字数不足(50字1分);三是看是否有错字(1个错别字1分)、病句。

这三个方面可以说是作文中的硬伤,扣分无形之中往往是双扣分,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

★考生在考试书写上要做到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四不——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自造字,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八小”锁定高考一类作文对高考作文的期望值要从追求满分作文降到追求“一类作文”上来,因为满分作文要靠天赋和运气,而“一类作文”则可靠训练。

从操作层面来讲,就是要从追求满分作文的“三大”(大手笔,大气象,大智慧)降到追求“一类作文”的“八小”上来。

一、有一点小生活“小生活”就是要在文章中写属于学生的原汁原味的生活画面、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去展现一个本色、活蹦乱跳、童心未泯、当代风味、可亲可爱的“你”。

它虽小,但香气扑真;带点青涩,但可信可近。

二、有一点小感情“小感情”抒发的是自然流露的感情,而不是做作的煽情:它是对“大感情”的反拨,它抒发的是“我的切身的感情”,而不是“我们的大而化之的感情”:它是对“空感情”的反拨,是“跳动着心灵颤音的感情”,而不是“口号式的感情”。

三、有一点小发现高中生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事物的看法一般不大可能高屋建瓴、石破天惊,但如果他们能有一点属于自己的小发现,同样可以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大家看秃子看到的都是光头,而你却看到了头上的几缕青丝,这就是小发现,这就别有意味。

如话题作文“借”的写作,许多考生都以“中国制造”为骄傲,但有一位考生却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小发现”——“中国创造”。

他在文中说:“技术是可以借到的,但思想无法借得。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原发思想,才能真正强盛起来。

否则,只能永远被别人勒着脖子。

的确,无论是“中国芯”,还是“神舟五号”“嫦娥一号”,靠的都是原发思想,靠的都是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真正强大的标志不是有多少“MAID IN CHINA”,而是有多少“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虽是一字之变,但却别具慧眼,星光闪烁。

四、有一点小哲理那些带着泥土气息、带着情感余温,带着生活盛悟的小哲理,往往因为其真诚、真挚、真切,给人以“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

它不大,就是日常所见;它不远,就是日常所及;它不深,就是日常所感。

因其切近、切身,故而沁人心脾。

“孩子,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母亲这句话虽然质朴,却蕴涵着小哲理——“孩子的出息”就是母亲的—切,它胜过世上—切物质的拥有、形式的表示乃至精神的慰藉。

这句话中蕴涵的哲理虽然很小,但因为它带着母亲的体温,散发着乡村泥土的芬芳,因而使人怦然心动,回味绵长。

五、有一点小描写记叙类文章要想打动阅卷者,依靠的不是叙述,而是描写。

因为叙述搭建的仅仅是骨架,而描写凝结的都是血肉。

“小描写”并不要求成篇成段,只要求“时有风骚”,它可以是一句对话、一个动作、一丝心动,甚至是一景一物,便可以突显人物神韵,传达文章旨趣。

如命题作文“我的歌”的写作,有位考生写了一首“用父亲的血为词、我的泪为曲”谱写而成的歌。

他在对“背尸匠”父亲的刻画上就用足了“小描写”: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下,父亲才从老家来到我的新房。

上楼时,父亲显得十分吃力,我伸出手准备拉他一把,谁知他倏地把手缩了回去,只笑着说了一句:“不必了。

”到新房时,我高兴地打开门,对父亲说:“瞧!”并随手拿了一双拖鞋让父亲换上,父亲刚准备脱鞋,随即又停了下来,用袖子揉了揉眼说道:“我站在门口看看就心满意足了。

”“倏地把手缩了回去”是因为父亲怕把手上背尸体的晦气传给儿子。

“刚准备脱鞋”是父亲下意识的行为,也是他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随即又停了下来”是因为父亲怕把自己身上的“晦气”带进儿子的新房.“用袖子揉了揉眼说道”是因为眼中有老泪溢出,这个“泪”是欣慰之泪,儿子终于有出息了;这个“泪”是骄傲的泪,自己一辈子被人瞧不起,儿子终于让自己“在一村老小面前可以抬头做一回人了”;这个“泪”也是辛酸之泪,为了这一天,自己背了一辈子尸体,这一天等得实在太久了。

“小描写”虽小,但传情,传神,让人物形象霎时丰满起来。

六、有一点小化用引用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提升文章的理性层次,但有时也给人“掉书袋”之嫌,而那些已被人引用过千万遍的名人名言更是让人大倒胃口。

为此,大可不必去“嚼别人嚼过的甘蔗”,完全可以在这些名人名言里加入一点你的“情思”,而这些流淌着你的血液的“凡人名言”就会顷刻间变成一道“风味小吃”,让阅卷者满口生津,这就是“小化用”的魅力所在。

如材料作文“经典与时尚”的写作,有位考生就在名句“所有的果都曾经是花,但并非所有的花都能成为果”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思”,使之由一道“大路菜”变成了一道“时鲜小吃”:“所有的经典都曾经是时尚,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尚都能成为经典”。

虽是“小化用”,却将“经典与时尚”的辩证关系演绎得深入浅出。

七、有一点小技巧在文章主旨确定之后和写作素材选定之后,如何使既有的素材更好地表现主旨,有时需要使用一点小技巧。

它可以是:行文上的小布局——让文章有点眉目;情节上的小调整——让文章有点想头;论证上的小安排——让文章有点层次,呈现上的小手法——让文章有点味道。

如命题作文“学会调整”的写作,有位考生在行文上就进行了一点“小布局”,他根据“水”有固体、液体、气体的“三态”变化,为文章设计了三个小标题:“甸甸的冰”“流动的水”“升腾的气”,并在三个小标题下分别写了一个创业者夯实基础、兼容壮大、促成飞跃的历程。

其实,很多考生在文章中都写了这个内容,但写得东扯西拉。

而这位考生因为用了一点小技巧,使文章布局整齐匀称,眉目一清二楚,故事简洁紧凑,主旨一看即明。

八、有一点小才气何谓“小才气”?就是在文章字里行间带点小聪明、小机智、小文气、小风格,它不一定很大,也不一定很鲜明,只要有那么一点样子,有那么一点意思,有那么一点味道,有那么一点感觉,就会让阅卷者顿首一笑,称道:“狡猾,狡猾,也亏这小家伙想得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