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的诊断与鉴别
第1讲龋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PPT课件

· 时间:202X.XX.XX
21
牙菌斑
一种稠密的、不定形的、非钙化的细菌团 块,是致龋菌赖以生存和发挥致龋作用的 生态环境。一般的清洁措施不易去除。
7
2食物
食物的成分 糖、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 物理性能 硬度、精细程度、粘附性等。 产酸性
8
3宿主
牙齿的结构、形态和排列 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 机体的状态
慢性病者抵抗力低→易患龋!
龋病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概述
[定 义] 牙齿硬组织在以细菌为 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无机物 脱矿、有机物分解,产生色(白垩 色、黄褐色、黑褐色)、形(缺损 成洞)、质(疏松软化)3方面改变 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3
[危 害]
深部发展→牙髓病、根尖周病、颌 骨炎症、颌面部间隙感染等。
作为病灶→远隔脏器疾病。 牙体破坏→残冠、残根、牙缺失→
影响消化、儿童牙颌系统生长发育。
4
龋病的病因
细菌菌斑
龋
病
的
四
宿主
龋
食物
因
论
时间
1 细菌菌斑
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 致龋特性:
①利用蔗糖的产酸能力 ②耐酸能力 ③对牙表面的附着能力
静止龋
13
(三) 继发龋
龋坏未去净 ; 充填材料与牙体
组织不密合; 充填物边缘或窝
洞周围的牙体组 织破裂 。
14
二 按解剖部位分类
窝沟龋
龋病的诊断和治疗

充填治疗后需定期复查,以确 保充填材料完好无损。
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适用于龋坏较深,累及 牙髓的患者。
根管治疗包括去除感染牙髓、清 理根管、充填根管等步骤,最后
进行牙冠修复。
根管治疗后牙齿失去牙髓营养供 给,脆性增加,需注意保护。
04 龋病的预防与保健
口腔卫生保健
刷牙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 间不少于两分钟,采用正确的刷 牙方法,即水平颤动法或旋转法。
分型
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龋病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浅龋 局限于牙釉质层,中龋侵犯牙本质浅层,深龋侵犯牙本质深 层。
诊断方法
视诊
医生通过观察牙齿的外 观,初步判断是否存在
龋坏。
探诊
X线检查
实验室检查
使用探针检查牙齿表面 及牙本质是否有缺损、
质地改变等异常。
通过X线片观察牙齿内部 结构,发现隐蔽部位的
儿童龋齿的预防与管理对于维护儿童口腔 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 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 于已经发生龋齿的儿童,需采取及时有效 的治疗措施,同时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和定 期复查,以预防龋齿的再次发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牙线
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特别是对于 拥挤的牙齿和有牙周袋的牙齿。
漱口
饭后及时漱口,去除食物残渣和细 菌。
饮食与营养
控制糖分摄入
减少糖分摄入,特别是碳酸饮料、果汁等含糖量高的食品。
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
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牙齿的矿化和维护,可以通过牛奶、奶制品、 鱼类等食品补充。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牙齿健康。
病例二:中晚期龋齿的治疗与护理
龋病的临表、诊断、鉴别诊断(口腔内科学课件)

5、牙髓活力测试
6、光投照检查
光纤透照法
二、龋病的鉴别诊断
1.早期窝沟龋与深窝沟或窝沟着色
正常窝沟 窝沟龋
2.平龋滑面病龋和的釉质鉴发育别不诊全和、氟斑牙 断
龋病的鉴别诊断
3、深龋和慢性牙髓炎 4、深龋和可复性牙髓炎
深龋的发展
浅龋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一、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龋病的鉴别诊断
一、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龋病的临床表现 (二)龋病的诊断
(一)龋病的临床表现
1、浅龋 2、中龋 3、深龋
1、浅龋
(1)病变部位: 釉质或牙骨质 (2)色:白垩或黑褐色、墨浸状 (3)形:浅洞 (4)质:变松 (5)激发痛:无
浅龋
2、中龋
(1)病变部位: 牙本质浅层 (2)色: 白垩、黄褐或黑褐色 (3)形: 中洞 (4)质: 变软 (5)激发痛: 可有
3、深龋
(1)病变部位: 牙本质深层 (2)色: 同中龋 (3)形: 深洞,有食物残渣 (4)质: 变软 (5)激发痛: 有
二、龋病的诊断
1、问诊 (1)部位 (2)疼痛性质:
第1讲 龋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医大口腔
三 按病变深度分类
1 浅龋 2 中龋 3 深龋 这一分类方法临床上最适用, 将在《龋病诊断》章节详细介绍。
医大口腔
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 龋病诊断
问诊 概念:激发痛 视诊 探诊 牙髓活力测试 X线检查 新进展→透照
医大口腔
透照
二 浅龋、中龋、深龋的诊断标准
浅龋
中龋
深龋
病变部位 色改变 形改变 质改变 探诊 温度刺激 试验 激发痛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220.11.208:04:1708: 04:17November 2,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2日 上午8时4分20.11.220.11.2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上午8时4分17秒08:04:1720.11.2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上午8时 4分20.11.208: 04Nove mber 2,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8时4分 17秒08:04:172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8时4分17秒 上午8时 4分08: 04:1720.11.2
牙釉质或骨质 牙本质浅层
白垩或黑褐色 黄褐或黑褐色
浅洞,钩探针 明显龋洞
粗糙
变软
无
敏感
无
冷刺激(+)
牙本质深层 黑褐色 深洞 变软,有食物残渣 探痛明显 疼痛嵌塞痛
医大口腔
三 鉴别诊断
1 窝沟浅龋和正常窝沟
探针是否可插入。
2 平滑面龋和釉质发育不全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演示文稿

猖獗龋( rampant caries ):又名猛性龋
病变进展很快,短时间内多数牙同时患龋,也叫放射 性龋
第53页,共96页。
慢性龋( chronic caries ):
1.绝大多数属于此种类型 2.进展慢 3.着色深,质干硬,也叫干性龋。
第54页,共96页。
静止龋(arrested caries) :
第46页,共96页。
脱矿和再矿化: 脱矿:
在酸的作用下,牙中的矿物质发生溶解,钙 和磷酸盐等无机离子从牙中脱出称为脱矿 再矿化:
使钙磷和其它矿物离子沉积于正常 或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 釉质表面的过程。
第47页,共96页。
第四节
龋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第48页,共96页。
分类原则:
动力学 形态学 病变程度
发亮得名;
第30页,共96页。
发展过程:
1.透明带的出现
2.透明带的扩大和暗带的出现 3.病损体部的出现
4.色素沉着
5.釉牙本质界的侧向扩展 6.牙表面崩解,龋洞形成
第31页,共96页。
分类:
1.釉质龋 2.牙本质龋 3.牙骨质龋
4.牙髓组织对患牙的反应
第32页,共96页。
牙本质龋:
釉质龋或牙骨质龋进一步发展侵入牙本质,使牙本质发 生龋坏。
第41页,共96页。
分类:
1.釉质龋
2.牙本质龋 3.牙骨质龋 4.牙髓组织对患牙的反应
第42页,共96页。
牙骨质龋:
发生于牙颈部或牙根面牙骨质层的龋病。
第43页,共96页。
特点;
1. 统称根面龋;
2.该层较薄,无细胞组织,有机物含量较高,无机物 含量较低,龋病易环绕牙根发展,速度较快;
龋病的诊断标准

龋病的诊断标准
龋病(caries)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的酸腐蚀牙齿组织而引起。
以下是常用的龋病诊断标准:
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情况、饮食习惯等,并了解龋病的家族史和口腔卫生习惯等。
2. 口腔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包括牙齿、牙釉质、牙髓等。
常用的检查工具包括口镜、探针和口腔X射线等。
3. 牙齿外观检查:医生会观察牙齿表面是否有明显的龋坏迹象,如牙齿变色、凹陷、裂纹等。
4. 探针检查:医生会使用探针轻轻探测牙齿表面,检查是否有软化、凹陷或孔洞等。
5. X射线检查:口腔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牙齿的内部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等。
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到不可见的龋坏。
6. 龋坏评估:医生会根据龋坏的程度和范围来评估龋病的严重程度。
常用的评估系统包括DMFT指数(牙槽牙龈失衡指数)、ICDAS 指数(国际龋病评价系统)等。
早期的龋病可以通过修补(如充填术)来治疗,而晚期的龋病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拔牙等。
定期口腔检查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龋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龋病,建议咨询口腔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浅龋的常用诊断方法

浅龋的常用诊断方法浅龋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疾病,主要指的是牙齿表面的硬组织受到酸性食物和细菌产生的酸腐蚀而引起的病变。
尽早发现和诊断浅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及时治疗可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牙齿的丧失。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浅龋诊断方法。
首先,临床检查是最直观、常用的浅龋诊断方法之一。
牙齿的外观、颜色、质地等指标可以通过裸眼观察来评估。
通过使用牙镜和探针进行牙齿的检查,可以检测出牙齿表面的软斑、颜色变化、牙釉质的磨损程度等病变迹象。
此外,牙齿的敲击、咬合和触摸检查也是临床检查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判断牙齿萌出和咬合功能是否正常。
其次,X射线检查也是一种常用的浅龋诊断方法。
X射线可以显示牙齿的内部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等。
通过观察X射线照片,可以检测出牙齿的龋坏情况,如龋齿的大小、深度和位置等。
X射线检查对于诊断隐匿性龋洞、牙齿间隙处的龋齿等非表面龋齿十分有利。
另外,采用激光诊断仪器进行浅龋的早期诊断也日益普及。
激光诊断仪器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光信号的强度,来评估牙齿表面的病变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微小的龋洞,甚至在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早期诊断。
此外,可视荧光诊断仪也是一种常用的浅龋诊断工具。
该仪器会在牙齿表面施加特定波长的蓝光,并通过观察牙齿表面反射出的荧光信号来评估龋齿的程度。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微小的龋洞,并且能够与牙釉质健康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浅龋的程度。
最后,综合应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可以提高浅龋的诊断准确性。
每种诊断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相互结合使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准确的浅龋诊断对于提早采取治疗措施和保护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临床检查、X射线检查、激光诊断仪和可视荧光诊断仪等方法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浅龋的病变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预防疾病的发展,保持口腔的健康。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浅龋的诊断方法有所了解,并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课件

修复性牙本质:
也称反应性牙本质或第三期牙本质。当釉质表 面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其深部牙 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及胞体受到不同程度 的损伤。
受损的成牙本质细胞部分发生变性,部分细胞可继 续形成牙本质。发生变性的细胞可由牙髓中的未分 化间充质细胞取代,形成新的成牙本质细胞,在受 损处相对的髓腔壁处形成牙本质以保护牙髓,此种 牙本质
三、按龋病的好发部位:
1.窝沟龋 2.光滑面龋 3.根面龋
窝沟龋(hollow caries):
指发生于磨牙和前磨牙咬合面窝沟或前牙舌
面狗外的龋病。
特点: 首先开始于窝沟的侧壁 沿釉柱扩展而成潜行性破坏
光滑面龋(smooth carise)
指发生在牙齿光滑部位的龋坏
沿釉柱方向扩展而成蝶性 (切片上三角形) 邻面龋 颈部龋
分类:
1.釉质龋 2.牙本质龋 3.牙骨质龋 4.牙髓组织对患牙的反应
牙本质龋:
釉质龋或牙骨质龋进一步发展侵入牙本质,使 牙本质发生龋坏。
病理切片观
釉质 坏死崩解层 感染层(细菌侵犯区) 脱矿层 硬化层(高度钙化区) 修复性牙本质层
髓腔
坏死崩解层:
1.位于牙本质最外层,也是破坏最严重的一 层;
34病理切片观坏死崩解层坏死崩解层感染层细菌侵犯区感染层细菌侵犯区脱矿层脱矿层硬化层高度钙化区硬化层高度钙化区修复性牙本质层修复性牙本质层釉质35坏死崩解层
第三章 龋病
一、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 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特点: 1.发病缓慢,开始到能发现或有主观感受
使钙磷和其它矿物离子沉积于正常 或部分脱矿的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龋病的诊断与鉴别
发表时间:2012-12-03T16:16:00.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赵国强[导读] 目的讨论讨论龋病的诊断与鉴别。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并鉴别。
赵国强(大兴安岭中西医结合医院 165000)
【中图分类号】R7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153-02 【摘要】目的讨论讨论龋病的诊断与鉴别。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并鉴别。
结论浅龋位于牙冠部时,一般均为釉质龋或早期釉质龋,但若发生于牙颈部时,则是牙骨质龋和(或)牙本质龋,亦有一开始就是牙本质龋者。
当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时,由于牙本质中所含无机物较釉质少,而有机物较多,在构造上又有很多小管,有利地细菌入侵,因此龋病进展较快,容易形成龋洞。
牙本质因脱矿而软化,随色素侵入而变色,呈黄褐或深褐色,同时出现主观症状。
【关键词】龋病诊断鉴别
(一)诊断方法
1.视诊观察牙面有无黑褐色改变或失去光泽的白垩色的斑点,有无腔洞形成。
当怀疑有邻面龋时,可从面观察邻近的边缘嵴有无变暗的黑晕出现。
2.探诊利用尖头探针探测龋损部位有无粗糙、钩拉或插入的感染。
探测洞底或牙颈部的龋洞是否变软、酸痛或过敏,有无剧烈探痛。
还可探测龋洞部位、深度、大小、有无穿髓孔等。
邻面的早期龋损,探针不易进入,可用牙线自咬合面滑向牙间隙,然后自颈部拉出,检查牙线有无拉毛或撕断的情况。
如有,则可能有龋病病变。
3.温度刺激试验当龋洞深达牙本质时,患者即可能述说对冷、热或酸、甜刺激发生敏感甚至难忍的酸痛,医生可用冷热等刺激进行检查,亦可使用电活力测定。
4.X线检查邻面龋、继发龋或隐匿龋不易用探针查出,此时可用X线片进行检查。
龋病在X线片上显示透射影像。
为了检查龋洞的深度及其与牙髓腔的关系,也借助于X检查。
5.透照用光导纤装置进行,对检查前牙邻面龋洞甚为有效,可直接看出龋损部位和病变深度、范围。
(二)诊断标准
临床上最常使用的诊断标准系按病变程度分类进行,现介绍如下: 1.浅龋浅龋位于牙冠部时,一般均为釉质龋或早期釉质龋,但若发生于牙颈部时,则是牙骨质龋和(或)牙本质龋,亦有一开始就是牙本质龋者。
位于牙冠的浅龋又可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前者的早期表现为龋损部位色泽变黑,进一步仔细观察可发现黑色色素沉着区下方为龋白斑,呈白垩色改变。
用探针检查时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
平滑牙面上的早期浅龋一般呈白垩色点或斑,随着时间延长和龋损继续发展,可变为黄褐色或褐色斑点。
邻面的平滑面龋早期不易察觉,用探针或牙线仔细检查,配合X线片可能作出早期诊断。
浅龋位于釉质内,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遭受外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冷、热、酸、甜刺激时亦无明显反应。
早期诊断疑为浅龋时,可定期追踪复查,或借助于其他诊断手段,如用荧光显示法检查,以一种氯化烃类染料涂布牙面,让其浸透2~3分钟,后用清水洗净,紫外光照射局部,龋损部位发出的荧光有助于早期诊断。
此外还可采用显微放射摄影方法、氩离子激光照射法帮助诊断。
最常使用的常规诊断方法是作X线片检查,有利于发现隐蔽部位的龋损。
浅龋诊断应与釉质钙化不全、釉质发育不全和氟牙症相鉴别。
釉质钙化不全亦表现有白垩状损害,但其表面光洁,同时白垩状损害可出现在牙面任何部位,而浅龋有一定的好发部位。
釉质发育不全是牙发育过程中,成釉器的某一部分受到损害所致,可造成釉质表面不同程度的实质性缺陷,甚至牙冠缺损。
釉质发育不全时也有变黄或变褐的情况,但探诊时损害局部硬而光滑,病变呈对称性,这些特征均有别于浅龋。
氟牙症又称斑釉症(mottled enamel),受损牙面呈白垩色至深褐色,患牙为对称性分布,地区流行情况是与浅龋相鉴别于重要参考因素。
2.中龋当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时,由于牙本质中所含无机物较釉质少,而有机物较多,在构造上又有很多小管,有利地细菌入侵,因此龋病进展较快,容易形成龋洞。
牙本质因脱矿而软化,随色素侵入而变色,呈黄褐或深褐色,同时出现主观症状。
中龋时患者对酸甜饮食敏感,过冷过热饮食也能产生酸痛感觉,冷刺激尤为显著,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龋洞中除有病变的牙本质外,还有食物残渣、细菌等。
由于个体反应的差异,有的患者可完全没有主观症状。
颈部牙本质龋的症状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该部位距牙髓较近之故。
中龋时牙髓组织受到激惹,可产生保护性反应,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变发展。
中龋有其典型的临床特征,因此诊断并不困难。
3.深龋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深层时为深龋,临床上可见很深的龋洞,易于探查到。
但位于邻面的深龋洞以及有些隐匿性龋洞,外观仅略有色泽改变,洞口很小而病变进展很深,临床检查较难发现,应结合患者主观症状,仔细探查。
必要时需在处理过程中除去无基釉质然后再进行诊断。
若深龋洞洞口开放,则常有食物嵌入洞中,食物压迫使牙髓内部压力增加,产生疼痛。
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时,产生的疼痛中龋时更加剧烈。
深龋时一般均能引起牙髓组织的修复性反应,包括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轻度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血管扩张、成牙本质细胞层紊乱等。
根据患者主观症状、体征,结合X线片易于确诊,但应注意与可复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相鉴别。
参考文献
[1]樊明文主编.牙体牙髓病学. 第二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