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卧薪尝胆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卧薪尝胆》。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卧薪尝胆”的意思。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韧、向上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对课文背景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人物关系、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越王勾践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3.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背景、人物关系、关键词语和句子。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提升:总结课文的主旨,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朗读和背诵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相关故事:介绍与《卧薪尝胆》相关的其他历史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文化遗址,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同。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6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读题)2、这个精彩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呢?请同学们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______和___都想征服_________ ,___________强大起来。
过渡:出示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谁?(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1 、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
(2)出示自然段。
(3)齐读,思量:画出写“卧薪”和“尝胆”的句子。
谁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板书:卧薪尝胆)。
(4)勾践作为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5)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2、学习 2、3 自然段。
激发思量: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学习第 2 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
读了课文后,你宛然看到了什么?板书:兵败求和(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启示:会稽是越国的国都,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 议)(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 说些什么?(小组练说)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
理解:后患指什么? 一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事态的学习第 3 自然段。
(1) 指名读、 思量: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 受到了哪些屈辱?(2)交流 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 ____________;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 ,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发展吗? 。
三年级下册《卧薪尝胆》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卧薪尝胆》,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明白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明白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背后历史故事的理解。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勾践要卧薪尝胆?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故事。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讲解与辅导。
(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从勾践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勾践卧薪尝胆的小故事。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卧薪尝胆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卧薪尝胆9篇卧薪尝胆 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
记叙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一(第1节)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第2节)写勾践战败求和,夫差轻率答应。
三(第3-4节)写勾践在吴国受尽屈辱,回国后不忘报仇雪恨,卧薪尝胆。
四(第5节)写越王灭掉了吴国。
在线辅导:1、写字指导勾,半包围结构,第四笔的点不能丢。
践,左窄右宽,要写得紧凑些。
臣,要注意笔顺。
2、近义词侵略(侵犯)建议(提议)屈辱(耻辱)骄傲(自豪)3、反义词强大(弱小)骄傲(谦虚)屈辱(光荣)答应(拒绝)4、课后题解课后第四题:“卧薪”指的是睡在柴草上。
“尝胆”指的是品尝苦胆。
“卧薪尝胆”的意思是: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信念,发愤图强。
在线测试:1、扩词示()()()谋()()()免()()()患()()()2、造句建议------请求------3、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再填空。
1、这一段共有()句话,是围绕第()句话来写的。
2、这段中第()写越王勾践“卧薪”,第()句写“尝胆”。
课题“卧薪尝胆”的意思是()4、说出下列成语讲的是历史上谁的事。
纸上谈兵()完璧归赵()指鹿为马()七步成章()破釜沉舟()图穷匕见()望梅止渴()四面楚歌()小资料:吴王夫差:春秋时期吴国君王,公元前495-公元前473年在位。
初在夫椒打败越兵,迫使越王屈服。
后越兴兵灭吴国,夫差自杀身亡。
越王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君王,公元前497-公元前465年在位。
曾被吴大败,屈服求和,后退居于会稽山,他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整顿国政,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吴国。
卧薪尝胆 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故事的内容。
2、学会本课2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2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请求”“建议”造句3、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1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读书高手,他要为大家读一个故事,名字叫“卧薪尝胆”。
(想!老师播放课文录音)2、同学们,你觉得他读的好听吗?为什么会觉得好听呢?(指学生说,教师借机板书)3、那你们想不想和他读得一样好听呢?(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好吗?(出示目标: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二、读通1、同学们,俗话说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要读好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点一点的来。
让我们先来读好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步读通§1)你觉得怎样才是读同呢?不忙着回答,老师先请两个同学来读一遍,大家听一听,当当小评委。
(指名两生读)2、小评委,说说你听了之后的想法。
(指名生评,师借机概括:正确: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3、原来做到这些才叫读通啊。
你们现在也来试着读通§1,同桌两生互做评委4、你觉得同桌读的已经达到读通要求的,请他站起来(生站起)你们有什么小经验告诉坐着的同学,怎样才能读通呢?(生说:仔细看清……)5、还没读通的同学,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认真仔细的再来试一次。
三、读懂1、读了这么多遍,读通了§1,那么§1到底在讲些什么,你读懂了吗?(出示:第二步读懂)这就是我们读好书的第二步:读懂。
2、再请大家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读一下§1,看看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读后说,理解:征服)3、现在谁能不看书把你§1读懂的内容连起来给大家说说。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卧薪尝胆》,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问答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分享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卧薪尝胆故事背景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卧薪尝胆》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4.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解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卧薪尝胆的理解和看法。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分析。
(2)解答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之处。
5. 课堂实践:(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体验主人公的品质。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他们对卧薪尝胆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的生字词卡片。
《卧薪尝胆》教案11篇

《卧薪尝胆》教案11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卧薪尝胆》教案11篇,供大家参阅。
《卧薪尝胆》教案1一、教学要求:1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2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认读词语: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知道他们都想征服对方。
二、精读过渡:老师请你们看看这幅图,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这幅图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1 、理解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板书:卧薪尝胆(4)同学们,这可是越王勾践啊,贵为越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这句话也是这段的中心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交流归纳: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
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说明了什么?(仇恨和耻辱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2 、牵动理解2 ——3 自然段师: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兵败会稽(补充资料)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1)理解第二自然段越国打了败仗,出现了哪些情况?会稽一战,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后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的越王已经是走投无路了,用书上的词语是:万般无奈。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2篇

三年级语文《卧薪尝胆》教案设计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1.1 课程背景本教案设计适用于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程中的《卧薪尝胆》一文。
《卧薪尝胆》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史记》中的故事之一,通过展示主人公勤奋努力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2 教学目标•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掌握《卧薪尝胆》中的生字词和短语;•学习领会主人公的勤奋努力和意志坚定的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内容•《卧薪尝胆》故事情节的理解•生字词和短语的学习与掌握•主人公的品德和人生态度的分析•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2.2 教学重点•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掌握《卧薪尝胆》中的生字词和短语;•分析主人公的勤奋努力和意志坚定的精神。
2.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分析主人公的品德和人生态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3.1 导入(5分钟)•创设情境,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相关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思考。
3.2 新课呈现(15分钟)•以课件或黑板为媒介,讲解《卧薪尝胆》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梳理故事的主要事件。
3.3 课文理解(20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详细内容;•针对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4 生字词和短语学习(15分钟)•教师介绍生字词和短语的意思,并给出示例;•学生进行词语分类和造句训练。
3.5 人物品德和人生态度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勤奋努力和意志坚定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的品德特点和人生态度。
3.6 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25分钟)•教师出示相关阅读理解题目,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理解内容,写一篇关于《卧薪尝胆》的读后感。
3.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卧薪尝胆
1、变序学文,指导朗读。
2、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4、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夸一夸越王或教育吴王一番。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越国和吴国的地理位置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的心愿。
3、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好不好?请把语文书翻开到135页。
二、导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出示图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一定都已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
他在干什么?
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他卧薪尝胆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2、谁愿意自告奋勇读一读?
3、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是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读读,想一想: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尝胆懂吗?那么,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4、勾践是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板书:报仇雪恨)
5、帮助理解,指导朗读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不忘报仇雪恨。
白天,他()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了一只苦胆,()饭前,()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和课文中比一比,看看老师漏掉的是哪些词?这样好吗?为什么?
6、学生自由读,比较,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7、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书上把这几个词圈出来,朗读时要特别注意。
读出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来!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屈辱是什么呢?
2、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3、指名读。
4、为什么这些对勾践夫妇来说,是受尽了屈辱?
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___。
先同桌互相练说,再说给大家听。
5、对于勾践夫妇来说,这些就叫屈辱!而且,这屈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真是(板书:受尽屈辱)
6、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勾践,你在吴国受尽屈辱,度日如年,谁来读?
四、导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可是,越国的大王怎么会跑到吴国去受尽屈辱的呢?
2、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大声朗读,可以轻声地读,可以在心里默读,还可以和同桌一起读等等,待会儿告诉老师原因。
3、交流,板书:兵败求和
4、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
5、指导读1、2句,读出勾践的万般无奈。
6、对此,吴国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7、指名读3、4句。
8、交流。
后患指什么?
9、指导读出骄傲的语气。
10、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齐读)
五、导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最终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
2、齐读第5自然段(板书: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六、回顾第四自然段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来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七、写话,总结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
2、出示写话要求:
根据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夸一夸越王勾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示向越王学习的决心;
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他几句。
3、交流
4、小朋友们,后来根据这个历史故事,就形成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意思就是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八、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把《卧薪尝胆》的故事先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2、建议好学的小朋友课后读一读《破釜沉舟》等历史故事,准备在阅读课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