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裤子结构

合集下载

裤装结构制图

裤装结构制图

裤装结构制图裤装结构设计下装结构种类直身裙(H=H*+4,6cm) 高腰裙装上 A型裙(H=H*+6,12cm) 连腰变基本裆波浪裙(H=H*+,12cm) 低腰化结构裙裤 H 分割结裤装贴体裤 (H=H*+?6cm) 垂褶构较贴体裤 (H=H*+6,12cm) 波浪较宽松裤(H=H*+12,18cm)宽松裤 (H=H*+,18cm)第一节、裤装原型一、裤装的控制部位及规格确定裤装的放松量是指在净体腰围和臀围的基础上所加的宽裕量。

服装放松量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是为了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第二是为了容纳内衣层次的增加;第三是为了表现服装的形态效果。

在量体中,虽然量体的准确与否是十分关键的,但放松量的确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放松量的合理加放一般很不容易把握,这是因为放松量不仅受到人体活动的影响,还受到款式、品种、年龄、性别、体型、爱好、面料等因素的影响。

应对上述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放松量。

因此,我们应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放松量。

表4—1提供了裤装放松量的参考数值:裤装的放松量cm0,1有时为负贴体 1,2 5,8 3,6 值较贴体 2,3 1,2 8,14 6,12若脚口处抽摺,应宽松 14以上 12以上加2,3CM注意事项若内穿一条羊毛裤或尼龙裤,须另加1.5,2;一条绒线裤或毛裤,另加3,4。

图中,贴体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最小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牛子裤、健美裤等;较贴体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合体适中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直筒裤、西式短裤、西裤等;宽松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较大或很大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萝卜裤、太子裤、灯笼裤等。

二、裤装原型裤装原型是所有裤装结构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裤装裁剪结构图。

它高度概括了裤子结构的最主要特征,使之成为不受男、女性别差异、成人、儿童大小差别及季节、内外穿着差异等因素限制的通用裤原型。

此外,它的裁剪结构有很简单,既没有繁杂的比例分配,又没有过多的步骤和线条,任何多变的四季裤子都能从中变化而来。

裤子结构制图

裤子结构制图

1、前侧缝。

直线①为前侧缝线。

2、上平线。

垂直前侧缝直线①,是前、后裤片的腰缝线。

3、下平线。

平行于上平线,是前、后裤片的脚口线,②~③间距是裤长一腰宽(3.5 cm)。

4、横裆线。

由上平线②向下量取上裆长一腰宽(3.5 cm)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5、臀围线。

由上平线向下量取2/3(上裆长一腰宽)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6、中裆线。

由臀围线⑤与下平线③的中点上移4 cm作平行于横裆线④的直线。

7、前臀线。

由前侧缝直线①向左量取1/4臀围一1 cm(前后臀差),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

该线也称为前上裆直线。

8、前裆宽线。

亦称“前笼门大”,由前臀线⑦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④向左量取1/20臀围-1 cm取点,该间距为前小裆宽(前笼门大)。

9、前侧缝撇势。

由前侧缝直线①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向内量取0.6 cm为前侧缝撇势。

10、前烫迹线。

在前横裆宽l/2点作平行于前侧缝线①的直线。

11、前裤口宽。

取裤口尺寸一2 cm,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2、前中裆宽。

由小裆宽与裤口内侧点作直线交⑥中裆线点,由该点向内量取0.5 cm 取点,再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3、后侧缝直线。

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⒀。

14、后臀宽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⑤向右量取1/4臀围+1 cm作后臀宽线。

15、后烫迹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量取2/10臀围一1 cm取点,平行后侧缝线作直线。

16、后裆斜线及后翘。

在上平线③后裤烫迹线交点与后臀宽线中点取点,由该点交臀围线⑤该线为后裆斜线,延长至横裆线落下1 cm,由上平线延高2~2.5 cm为后翘高点。

17、后裆宽。

亦称“后笼门大”,由后裆缝线沿横裆线④向右量取1/10臀围+l cm为后裆宽(后笼门大)。

18、后裤口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口尺寸两边各加2 cm,为后裤口宽。

19、后中裆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中裆大尺寸两边各加2 cm,为后中裆宽。

服装结构设计一5裤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一5裤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裤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 2
合身舒适
裤子结构设计需要符合人体的形态和运动规律 ,提供舒适度和自由度。
美观协调
结构设计应注重整体外观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同时要符合不同场合和文化背景的要求。
3
功能实用
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如运动、休闲 、商务等,结构设计要考虑到实用性和舒适性 。
裤装结构设计的流行趋势
确定材料选择
根据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选择合 适的面料和辅料。
选择合适的面料和辅料
根据款式设计选择面料
考虑面料的质地、厚度、纹理和弹性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辅料
如拉链、钮扣、缝纫线、口袋布等,考虑其颜色和材质是否与面料相配。
制作纸样
1
根据款式设计和面料特性,制作与实际成衣尺 寸相符的纸样。
2
注意前片、后片、侧片和口袋等部位的尺寸和 形状,确保纸样准确无误。
3
根据需要,对纸样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成 衣的合身度和舒适度。
裁剪与缝制
01
根据纸样和面料幅宽,进行裁剪,注意面料丝缕的方向和正反 面。
02
按照顺序进行缝制,先缝合侧缝、后缝口袋、再缝前片和后片

注意缝份的预留和收口处理,确保缝制平整、牢固,同时保持
03
面料的完整性。
04
裤装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版型调整
05
案例分析与应用
案例一:基本款直筒裤的结构设计
总结词
基本款直筒裤是裤装中最基础的款式,其结构设计注 重舒适度和宽松度,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体型。
详细描述
基本款直筒裤的结构设计通常采用直筒裤管,裤腰与 裤脚宽度相差不大,整体呈现出平直的线条。这种款 式适合各种体型的人穿着,尤其是腿部较直、匀称的 人群。基本款直筒裤的版型以H型为主,裤腰部分通 常采用高腰或中腰设计,以提升腰线,拉长腿部比例 。同时,裤腿部分一般采用无弹性的面料,保证裤子 的挺括度和舒适度。

裤子结构大全与原理

裤子结构大全与原理

裤子结构大全与原理
1. 裤子的基本结构
裤子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的,包括前身、后身、裆部、腰带、衣褶、裤脚等。

前身和后身分别构成了裤子的前部和后部,裆部连接了前身和后身,形成了裤子的下部。

腰带用于固定裤子在腰部的位置,衣褶则是为了增加裤子的宽度和舒适度。

裤脚用于封闭裤子的底部,以便着装时更加整齐。

2. 裤子的制作原理
裤子的制作原理是通过裁剪和缝合来实现的。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将布料按照一定的形状裁剪成相应的零部件。

然后,通过缝合机械或手工将这些零部件按照顺序进行缝合。

一般来说,首先缝合前身和后身,然后将裆部与前身后身缝合在一起。

接着,将腰带缝在裤子的腰部位置。

最后,添加衣褶和裤脚,通过缝合和其他方式完成裤子的制作。

3. 裤子的结构变化
随着时尚的发展和人们对舒适度的不断追求,裤子的结构也不断变化。

例如,近年来,流行一种名为“哈伦裤”的裤子,其特点是上部宽松,下部收紧,裤脚收到踝部以上,这种结构既保持了舒适度,又增加了时尚感。

此外,还有低腰裤、喇叭裤、紧身裤等各种不同的裤子结构,满足了不同人群的穿着需求。

4. 裤子结构的影响因素
裤子结构的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穿着者的性别和体型,女性和男性的体型和比例有所差异,对于裤子的结构设计也有不同要求。

其次是功能需求,比如运动裤和牛仔裤需要
考虑到活动性和耐磨性;职业装裤需要注重正式感;休闲裤需要注重舒适性等等。

最后是流行趋势和审美观念,随着时尚的变化,人们对于裤子结构的偏好也不断变化,设计师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裤子结构。

服装结构基础---裤装结构

服装结构基础---裤装结构

二、基本裤型的结构设计
►重点:掌握女西 裤的制图方法
►难点:理解各部 位的设计原理
女西裤结构制图
►(一)前裤片 ►侧缝基础线:离开布边1.5cm作一直线,与布
边平行。
►脚口线: 与布边垂直,预留贴边4cm。 ►裤长线: 裤长98cm-腰宽4cm=94cm。 ►横裆线(上裆长): H/4=25cm ►臀围线:上裆长的2/3=16.7cm。 ►中裆线:脚口线至臀围线的1/2提高3cm。 ►前臀围大: H/4-1=24cm。 ►前腰围大: W/4-1+6(褶裥量)=
► (一)锥形裤
► 锥形裤是最常见的裤子款式,整体呈现倒梯形。这类裤子通常强 调臀部略大,而脚口收小,即裤子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按臀围大、 横裆大、中裆大、脚口大四个尺寸指标之间的大小变化程度来区 分,锥形裤还可以依次分为西裤、萝卜裤、太子裤、脚踏裤等。 由于锥形裤的造型与人体体型相接近,穿着后舒适、稳重、大方, 因而受到广大穿着者的喜爱
服装结构设计 裤装部分
教学目的:理解裤装构成的规律和方 法,掌握裤装的结构设计与制图。 教学重点:裤装制图原理与过程分析。 难 点:学会观察人体与人体特征, 对下装的结构设计与组合应用。
第一节 人体腰臀部相互关系
一、人体腰、臀部的数值差异 从表中可以看出,男女两者的数据差异较大,同时, 腰围占臀围
锥形裤的结构设计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 1、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比较大。
► 2、脚口的尺寸一般根据裤子的款式而定,脚口尺寸要小于 中裆,可以用0.2H﹡-0~4cm设计脚口的大小。脚口最小值 应大于足围,当小于足围时,裤脚口处应设计开衩。
► 3、锥型裤的裤长一般要略短,裤长随着脚口变小而变短。
► 4、锥形裤一般中裆线要下移,中裆线可以在臀围线(或横 裆线)至脚口线1/2处。中裆线下移量随着臀围大与脚口大 的差量而变化,臀围大与脚口大的差量越大,则中裆线下移 量越大。

裤装结构2

裤装结构2

170/ WA
165/ WA
160/ WA
155/ WA
半 裤 腰 臀围 腰 号 长L 围W H 宽
88 104 70 96 4
85 102 68 94 4
83 100 66 90 4
80 98 64 86 4
78 96 62 80 4
(一)点放码推板
(二)切开线推板
(三)相似形推板
(四)裤子推板示意图
(三)牛仔裤结构制图
参考规格
单位:cm 号模:170/xA 裤长:104 腰围:78 臀围:100
(四)休闲裤结构制图1
(四)休闲裤结构制图2
参考规格:(单位:cm) 裤长:102.5 臀围:88 腰围:71 中档:44 脚口:53
四、休闲裤结构制图3
五、八分裤结构制图
(五)八分裤结构制图演示(前片)
三、裤子推板
推板:
工业生产中,服装产品的规格呈现出系列化的特征。 不 是每一个规格的样板都是通过结构制图的方法得到的,而 是先制出某一个规格的标准样板,然后依据规律,进行推移得 到所有的样板。
(一)点放码推板 (二)切开线推板 (三)相似形推板 (四)裤子推板示意图
(一)点放码推板
号 模
175/ WA
裤子工业制板
KUZI GONG YE ZHIBAN
裤子工业制板
一、裤子简介 二、裤子结构制图 三、裤子推板
Hale Waihona Puke 裤子分类:按穿着对象的年龄,可 分为成人裤、童裤等;按穿着对象的性 别,可分为男裤女裤;按形态特征,可 分为长裤、中裤、短裤等;随着流行趋 势和倾向可分时装裤、骑士裤、踏脚裤、 健美裤等等。但就其类型来说不外乎适 身型、紧身型、松身型三种变化。对学 习者来说,要掌握其构成原理,制图要 领和变化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的目的。

裤子结构变化

裤子结构变化

裤装变化结构设计分享1、贴体裤结构设计贴体裤与基型裤的区别在于臀围的加放量减小,直裆长度减小。

一般前裤片无折裥,后裤片有一个省,如贴体型西裤;或无省而采用横向分割线,如贴体型牛仔裤。

(1)规格设计TL=0.6G+XW=W*+(3~4)H=H*+(4~6)BR=TL/10+H/10+(6~7)SB=0.2H-2FH=H/4,BH=FH;FW=W/4,BW=W/4+省道;FSB=SB-1,BSB=SB+1。

(2)结构制图方法与步骤图1-2-23与基型裤基本相同,先画前裤片,再画后裤片,如图1-2-23所示。

因贴体裤的合体程度较高,所以需要对基型裤有关部位进行修改:直裆长度减小;前中线处撇量为1~1.5cm ,且下降0.7cm ;前片侧缝处抬起0.4cm ;后中线倾斜度加大。

2.、宽松裤结构设计宽松裤与基型裤的区别主要在臀围的加放量增加;直裆的长度增加。

前裤片收折裥,后裤片收省。

(1)规格设计TL=0.6G+XW=W*+(3~4)H=H*+20(可大于20)BR=TL/10+H/10+10SB=0.2H(2)结构制图方法与步骤与基型裤制图方法相同,如图1-2-24所示。

图 1-2-24裤装的结构变化,除合体程度的变化之外,还有裤管廓形的变化:如直筒裤、锥形裤、喇叭裤、马裤和踏脚裤;腰线的变化:如低腰裤、高腰裤;裤管长度的变化如短裤、及膝裤、七分裤、九分裤等;裤装与裙装结构相结合而成的裙裤等。

图1-2-25为高腰、宽松型西式短裤结构设计实例;图1-2-26为马裤的结构设计实例;图1-2-27为合体型裙裤结构设计实例。

1-2-26. 马裤的结构设计实例1-2-27. 合体型裙裤结构设计实例。

男西裤结构制图ppt课件

男西裤结构制图ppt课件
服装结构设计(一)
第三章 男西裤结构设计
1
一、裤装基础知识及规格设置
(一)裤子概念: 穿在人体腰部以下的服装,一般由一个裤腰、一个裤
裆、两条裤腿缝纫而成。与裙装最大的区别在于裤装有 裆结构。
(二)裤装种类: 1、穿着对象: 男裤、女裤、童裤
2
1、T台秀场
3
2、商务风
4
5
西装三件套
6
西装三件套
4
14
二、常规裤装结构设计——男西裤
一、裤装基本: 1、后侧缝基本线、上平行、下平线、前 侧缝基本线; 2、上裆高(0.1号+0.1H-2)、臀高线、 中档高线; 二、前片结构制图: 3、前臀宽线(H/4-1+裥+省)、前横裆 线、前横档宽线、前下裆缝线、前烫迹 线; 4、前腰口线((W/4-1)、前缝撇势、 前侧缝撇势、裥省大小定位、斜插袋定 位、画顺弧线(前裆弧线、前下档缝弧 线、前侧缝弧线、前脚口弧线); 三、后片结构制图: 5、后臀宽线(H/4+1+省)、后裆斜线、 后腰起翘3cm、后横裆线(落裆1cm)、 后横档宽线、后下裆缝线、后烫迹线; 6、后腰口线(W/4+1)、双省大小定位 后袋定位、画顺弧线(后裆弧线、后下 档缝弧线、后侧缝弧线、后脚口弧线);
22
(七)作业5
男西裤 1:1 结构制图
要求: 1、布局完整、美观,包括:标题、款式图正背面、结构图、制 图规格表; 2、制图准确误差小; 3、结构线(包括外轮廓以及省线等)需要加粗,与基础线的粗 细加以区别; 4、曲线要画圆顺; 5、进行完整的尺寸标注。
23
15
四、零部件结构制图:
16
二、常规裤装结构设计——男西裤零部件制图 四、零部件结构制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裤前、后裤片 轮廓线制图



④前侧缝线。由侧缝与臀围向中 裆点以微凹势连线,再以裤口宽 点连成直线。 ⑤前裤口线。以裤口中心凹进 0.5 cm左右,使裤口呈前短后长 的微折线。 ⑥斜抽袋。上端距腰缝线3 cm, 袋口大一般为15~15.5 cm,袋 口斜角封口约 定45°。 ⑦后腰缝线及省道。由后翘高点 向上平线作斜线,长为1/4腰围 +1 cm+4 cm(省大)为后腰口大, 把后腰口大分成三等分,定出两 省道位置,一般两省各大2 cm, 后缝一边省长11 cm,前省长9 cm, 画成锥型。
2.裤前、后裤片 轮廓线制图

①前腰缝线及裥褶位。按 基础线结构图,由前臀宽 线沿上平线向右撇进0.5 cm定点,由该点沿上平线 向右再量取1/4腰围一1 cm+5 cm(褶裥)为前腰口 线点。由该点起画弧线至 臀围线与前侧缝线交点处, 为袋口斜线。第一褶裥位 由前烫迹线与上平线交点 起向左量取2.5 cm为褶 裥大,第二褶裥位,沿上 平线取裤烫迹线至腰口线 中点定褶裥位,褶裥大 (2.5 cm),褶裥为锥形, 距离臀围线上3 cm止。
服装号型系列标准中—女子净尺寸
规格设计
号型:160/68A 女直筒西裤成品规格 单位:cm
部位 尺寸
裤长 98
腰围W 臀围H 上裆 68 98 28
裤口 23
裤长: (0.5h身高 +10cm)~(0.6h+2cm)即90~98cm
腰围:加松量0~2cm即68+0=68
臀围:较贴体:加松量6~12cm,90+8=98cm 上裆:裤长/10+臀围/10+8~9或臀围/4+3~4即27.6~28.6cm或 27.5~28.5cm 裤口:裤脚口=(0.2H-3cm)~(0.2H+5cm)即16.6~24.6cm

锥型裤的最小脚口
3.裤腰款型变化
裤腰的变化:窄腰、加宽、高腰、齐腰、低腰等 女裤门襟开口结构:前或侧 女裤腰多是前、后同宽的整片 男裤腰多是左右两片的结构 当里襟齐于腰缝时,裤腰必须加长一个里襟的宽度,而 里襟上端通至腰口时,则裤腰不加长度 裤腰还有连腰与装腰

4.袋式款型变化
1、腰围规格制订

腰围松量为0-2cm,注重外观挺服的款式 松量一般为0;
1、臀围规格制订



贴体类裤:裤臀围的松量 为0~6cm的裤装。 较贴体类裤:裤臀围的松 量为6~12cm的裤装。 较宽松类裤:裤臀围的松 量为12~18cm的裤装。 宽松类裤:裤臀围的松量 为18cm以上的裤装。 注:臀围松量≥4cm-材料 弹性伸长量

2.款型②直筒裤

(1)直筒裤特点:裤腿呈直筒型,中裆位置与 西裤相比较高,腰部紧贴,上裆及臀部较合 体,左右对称,其外观挺括、下肢修长、造 型美观,穿着合体。 (2)款式与规格说明:前片设置一个活褶裥, 前侧缝斜插袋,后片臀围上部设置两个省道。 腰口上装腰头,腰头上有六根裤带襻,前裆 门襟开口装拉链。男式直筒裤、女式直筒裤。 面料选用广泛,四季均可穿着。
侧插袋(直插暗袋 式 、不同倾角的斜 插式或横插式 、装 袋盖、单嵌线、双嵌 线及明贴、暗贴袋布 等做法 ) 后袋 (双袋、右侧 一袋)袋口皆横置, 单嵌线式、双嵌线式、 明贴袋。

四、裤子结构设计变化图实例 1.款型①男西装裤

(1)西裤的特点:与西装配套,前裤片裆缝较小, 后裤后裆缝较大,腰部紧贴,臀部稍松,左右 对称,其外观挺括,造型美观,穿着舒适合体。 (2)款式与规格说明:男西裤腰口装腰头,腰头 上有七根裤带袢。前裆门襟开口装拉链,左右 前片各设一个褶裥,后片腰口各收两个省,后 片臀围上部设两省和左右各设一个嵌线口袋, 前片侧缝斜插袋。面料选用范围较广,四季均 可穿着。
2.裤前、后裤片 轮廓线制图
②前上裆与前裆弧线 (前笼门弧线)。把前上 裆长分成三等分,上 部(依据人体腹表形态) 由腰口撇势点画至上 裆长1/3处。下部由 臀围线与前小裆宽点 作一辅助直线,取角 分线2/3定点,过该 点画顺小裆弧线。 ③前下裆弧线。由 横裆点向中裆点以微 凹势连线,再以裤口 宽点连成直线。
男西裤与基础图制图方法的不同点

A、男裤前片为斜插袋。 B、男裤后片设置左右两个嵌线袋,袋位 距离后腰口线7~8 cm,距离后侧缝线4 cm,(袋口大=1/10臀围+4 cm),后腰省 按袋口两边各进2 cm,设置省位,两省 各大2 cm。
裤长104 腰围76 臀围106 上裆30 裤口24
⑩后侧缝线。用光滑 的弧线顺次连接后腰 口宽外侧点,臀宽外 侧点,中裆外侧点, 裤口外侧点。中裆外 侧点,与裤口外侧点 基本成直线。 (11)裤口线。以后 裤口中线凸0.5 cm划 顺,使裤口呈后长前 短的微折线。

3.裤子零部件
包括用面料与用辅助材 料两部分 零部件的具体配置,常 因裤子品种,款式、面 料的质地、档次的不同, 其零部件的结构处理与 辅助材料的配用也不同 为其所在部位的不同作 用而设置 根据裤片有关部位的尺 寸配画出来
二、裤子结构制图

16、后裆斜线及后翘。在上 平线③后裤烫迹线交点与后 臀宽线中点取点,由该点交 臀围线⑤该线为后裆斜线, 延长至横裆线落下1 cm,由 上平线延高2~2.5 cm为后 翘高点。 17、后裆宽。亦称“后笼门 大”,由后裆缝线沿横裆线 ④向右量取1/10臀围+l cm 为后裆宽(后笼门大)。 18、后裤口宽。以裤烫迹线 为中心,按前裤口尺寸两边 各加2 cm,为后裤口宽。 19、后中裆宽。以裤烫迹线 为中心,按前裤中裆大尺寸 两边各加2 cm,为后中裆宽。
的基本因素 2.裤子长度构 成因素 3.裤子整体轮廓 造型 4.裤子的品类和 款式
1.裤子款型构成的基本因素

(1)腰围与臀围 (2)臀围与横裆围 (3)中裆围与裤口
2.裤子长度构成因素

(1)裤长 (2)上裆长与下裆 长 (3)前裆缝与后裆 缝


(2)上裆长与下裆长
(3)前裆缝与后裆缝
二、裤子结构制图





6、中裆线。由臀围线⑤与下平 线③的中点上移4 cm作平行于横 裆线④的直线。 7、前臀线。由前侧缝直线①向 左量取1/4臀围一1 cm(前后臀 差),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 直线。该线也称为前上裆直线。 8、前裆宽线。亦称“前笼门 大”,由前臀线⑦与横裆线④ 交点起沿横裆线④向左量取1/ 20臀围-1 cm取点,该间距为前 小裆宽(前笼门大)。 9、前侧缝撇势。由前侧缝直线 ①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 向内量取0.6 cm为前侧缝撇势。 10、前烫迹线。在前横裆宽l/2 点作平行于前侧缝线①的直线。
部位 尺寸
裤长 98
腰围W 臀围H 上裆 68 100 29
裤口 22
二、裤子结构制图


1、前后片框架图



①前侧缝。直线①为前侧 缝线。 ②上平线。垂直前侧缝直 线①,是前、后裤片的腰 缝线。 ③下平线。平行于上平线, 是前、后裤片的脚口线, ②~③间距是裤长一腰宽 (3.5 cm)。 ④横裆线。由上平线②向 下量取上裆长一腰宽(3.5 cm)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 线。 ⑤臀围线。由上平线向下 量取2/3(上裆长一腰宽)作 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1、裤口规格的制订
直筒裤:裤脚口尺寸 =(0.2H-3cm)~(0.2H+5cm), 中裆量与裤脚口量基本 相等的裤装。 瘦脚裤:裤脚口尺寸< 0.2H-3cm的裤装。 宽脚裤:裤脚口尺寸> 0.2H+5cm的裤装。

2、各种裤子款型中裆变化图
裤子的造型变化主要表现为臀、 裆、中裆、裤口的变化上 一般说裤口越瘦小,中裆越需与 膝围吻合,裤口越肥大,则中裆 越需上移。 (1)锥型裤。中裆位=臀围线至裤 口线1/2处。 (2)喇叭裤。中裆位=(裤长一腰宽) /2处。 (3)直筒裤。中裆位=(裤长一腰宽) /2。 (4)西式裤。中裆位=臀围线至裤 口线长l/2向上移4 cm。 紧裤口需按所测量的脚围尺寸绘 制
服装号型系列标准中—男子净尺寸
规格设计
号型:170/74A 男西裤成品规格 单位:cm
部位 尺寸
裤长 104
腰围W 臀围H 上裆 76 106 30

裤口 24
裤长: (0.5h身高 +10cm)~(0.6h+2cm)即95~104cm 腰围:加松量0~2cm即74+2=76 臀围:较宽松:加松量12~18cm,90+16=106cm 上裆:裤长/10+臀围/10+8~9或臀围/4+3~4即29~30cm 或29.5~31.5cm 裤口:裤脚口=(0.2H-3cm)~(0.2H+5cm)即18.2~26.2cm

(1)平裤口类 ①普通型 ②直筒型 ③喇叭型 ④锥型 (2)紧裤口类。 ①符合腿型 的瘦腿裤、 紧裤口型, 如牛仔裤、 马裤、体操 裤(运动型)。 ②肥裤腿、 紧裤口的灯 笼裤型。
4.裤子的品类和款式
二、裤子结构制图——普通裤的结构设计
号型:160/66A 女西裤成品规格 单位:cm
2.裤前、后裤片 轮廓线制图
⑧后大裆弯弧线。由 后裆缝点与后大裆宽 点作一斜直线,并作 垂直线,把该线分成 三等分,过1/3点画 顺后大裆弯弧线(后笼 门线)。 ⑨后下裆弧线。先连 接后大裆宽、中裆点 作辅助直线,该线段 中部凹进1 cm,顺势 画顺凹弧线至裤口内 侧(弧度大于前裤片)。

2.裤前、后裤片 轮廓线制图
3.裤子整体轮廓造型
纵观整条裤子的外形轮廓,是由裤长、上裆长、 腰围、臀围、横裆、中裆及裤口等几个大环节构 成。 一般裤子的造型在中裆以下变化较大,既可以依 随体表曲线变化,又可以大幅度地离开体表的曲 线或两者之间变化。 裤子的整体造型是前面要求平直,两腿正中有笔 直挺括的烫迹“裤中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