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行中配电设备的防雷措施探讨
探讨10 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探讨10 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摘要:介绍了10 kv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的形式及其危害,对防雷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实际配电线路中,给出了提高线路防雷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防雷措施;防雷水平中图分类号:u463.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据电网故障分类统计表明,在配电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由于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约占总跳闸次数的70%~80%[ 1 ] ,尤其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档距大的地区,雷击配电线路引起的故障率更高。
10 kv配电线路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广、绝缘水平低,连接着变电站和众多用户,在雷雨季节,经常因雷害事故导致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的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造成人身伤亡,给工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研究10 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减少配电设备雷击损坏率,确保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110 kv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形式1. 1直击雷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是雷云击中杆塔、电力装置等物体时,强大的雷电流流过该物体泄入大地,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很高的电压降。
1. 2感应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是雷电击线路附近的大地时,在导线上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由静电分量和电磁分量构成。
静电分量是由先导通道中雷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突然消失而引起的感应电压,其值可以达到很高。
电磁分量是由先导通道中雷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变化所引起的感应电压。
由于主放电通道是和导线相互垂直的,所以两者间的互感不大,即电磁感应不大,因此电磁分量要比静电分量小得多。
在感应雷过电压幅值的构成上,静电分量起主要作用。
研究表明, 10 kv架空配电线路由雷击引起线路闪络或故障的主要因素不是直击雷过电压而是感应雷过电压,配电线路遭受直接雷过电压的概率很小,约占雷害事故的20% ,感应雷过电压导致的故障比例超过80%。
因此10 kv配电线路的防雷研究主要针对感应雷过电压。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一、雷击事故分析雷击是自然界极为危险的天气现象,当雷电活动发生时,如果雷电与建筑物、电力设施等接触,就会造成雷击事故。
10KV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雷击的风险。
雷击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停电,还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分析及防雷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1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特点雷击事故频率较高。
由于10KV配电线路横跨大片地面,搭设在高空,很容易成为雷电活动的“目标”,导致雷击事故频率较高。
雷击事故损失严重。
由于10KV配电线路所承载的电力负荷较大,一旦发生雷击事故,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毁,还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影响供电正常运行。
雷击事故风险难以预测。
雷电活动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难以准确地对雷击事故的发生时间和位置进行预测,10KV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防范面临一定的困难。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有其特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雷电活动频繁。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雷电次数约为50-60天,雷电主要发生在夏季,而10KV配电线路正是这段时间电力需求相对较大的时候,因此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
第二,线路接地不良。
10KV配电线路若接地不良,导致接地电阻增大,容易成为雷击事故的“好发地”,因为雷电冲击时,会通过接地电阻进入地下,造成线路损毁。
线路设备缺陷。
10KV配电线路设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老化、漏电、接触不良等缺陷,这些缺陷会增加雷击事故的风险。
直接雷击。
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中10KV配电线路或设备,在瞬间产生高压电流,造成线路设备损坏。
雷电流跳闸。
雷电冲击使得10KV配电线路中的电流瞬间增大,导致电力系统保护设备跳闸,造成线路停电。
设备损坏。
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冲击后,线路设备会受到严重损坏,需要更换或维修,增加了电力系统的维护成本。
停电影响。
10KV配电线路发生雷击事故后,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的停电,影响用户正常用电。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一、事故分析10KV配电线路是城市和乡村供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雷电天气中,由于线路遭到雷击可能会导致线路短路、设备损坏,进而引发停电和安全事故。
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分析以及防雷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1 雷击事故原因分析10KV配电线路遭到雷击主要是因为雷电天气中,大气层中云与地面或物体之间会发生静电荷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产生静电场、电位差和大气放电现象,从而形成闪电。
当闪电击中10KV配电线路时,会造成线路短路、设备损坏,进而影响到供电安全。
1.2 雷击事故后果分析一旦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可能会引发以下后果:1) 线路短路。
雷击会导致线路短路,影响供电正常运行。
2) 设备损坏。
雷击会损坏线路上的设备,提高运维成本。
3) 供电中断。
雷击事故可能导致配电线路供电中断,给用户带来不便。
4) 安全事故。
雷击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防雷对策为了避免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减少雷击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2.1 安装避雷设备在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避雷设备是一种常见的防雷措施。
避雷设备能够吸收、分散和释放雷击能量,减少雷击对线路和设备的影响。
一般来说,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将雷电引到地面,减少对线路的影响。
2.2 地面接地保护地面接地是防止雷击损害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接地能够将雷电引到地面,减少雷电对设备和线路的影响。
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定期的接地检查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2.3 配电线路绝缘保护绝缘保护是为了防止雷击对设备和线路产生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线路绝缘进行加强和保养,可以减少雷击对设备和线路的损害。
2.4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维护是保证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保障。
通过对线路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雷击风险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2.5 安全管理及培训加强安全管理和员工培训是预防雷击事故的重要措施。
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对策

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配电线路作为连接供电系统与用户的关键部分,其运行检修技术和防雷对策也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
本文将就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和防雷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1.定期巡检配电线路定期巡检是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
定期巡检主要包括对线路的外观、支架、绝缘子、接头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线路存在的问题,确保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红外热成像检测红外热成像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红外相机拍摄线路设备,可清楚反映出设备和线路的热量分布情况,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3.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利用超声波技术对设备进行故障检测的一种方法,能够精确地检测到设备内部的裂纹、磨损、松动等隐患,是一种非常准确的检测技术。
4.使用电力测试仪器电力测试仪器是配电线路检修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通过测试仪器可以对电气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为后续的修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5.防止过载和短路配电线路常常面临过载和短路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
包括设置绝缘子、安装熔断器、合理设计线路载流量等措施,以确保线路正常运行。
6.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包括设备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以上就是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的一些常用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存在的问题,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二、防雷对策天气的不可预测性使得雷电对配电线路造成的危害难以避免,因此防雷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雷对策方法:1.设置避雷设施在配电线路的重要部位,如变电站、中心控制室等地方设置避雷器、避雷针等避雷装置,以迅速将雷电引向地下,减少对线路的影响。
浅谈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工作

浅谈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工作摘要:本文就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进行分析,并对配电线路雷击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提高配电线路的防雷水平,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对降低线路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随着电力行业对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日益重视,更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不断积累配电线路的防雷经验。
从而因地制宜,有效解决线路的雷害问题。
以提高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关键词:配电线路,防雷,避雷器,跳闸,措施雷击跳闸事故是配电线路的主要故障之一,配电线路的故障以雷击跳闸占的比重较大,尤其是特殊区段(多雷区)的配电线路中,线路故障基本上是由于雷击跳闸引起的,据运行记录,架空配电线路的供电故障一半是雷电引起的,所以防止雷击跳闸可大大降低配电线路的故障,进而降低电网中事故的发生频率。
一、配电线路防雷现状:对配电设备的防雷,我公司一般都将重点放在配变台区及变电站进出线上。
因配电线路特别是农网线路的自身防雷水平较低,所以防雷工作成效不高。
虽然采取重合闸和消弧线圈能起到雷击后迅速恢复供电的作用,但雷击后发生瓷瓶被击碎引起的多相接地短路或断线就无济于事了。
根据我公司位于的简阳地区实际情况来看,除了一个10kV南环线开关站外,其余变电站都在城郊附近及几十公里远的地方。
10kV配电线路从变电站出站之后,往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架空线路才能到达配变台区或用户,特别是农网线路更需要几公里的架空线才能到达。
如我局35kV健康变电站的10kV出线供电半径在10公里左右,雷击故障常常发生。
且因雷击引起的接地、断线等故障,往往查找困难、修复时间较长。
不仅给用户造成较大的停电损失,影响营销部门的售电量,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公司的供电可靠性指标。
2014年我公司的可靠性管理工作中,城网供电可靠率完成情况较好。
而农网供电可靠率仅在99.35%左右,与上级部门的要求的99.75%还有较大差距。
经分析,今年前两季度农网线路停电事件为58次,而因雷击跳闸造成的停电多达29次。
对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探讨

=. ■ 击事 故主 要原 因 分析 通 过 对某些 城市 的 配电网线路 防 雷设 计情 况的 检查 , 我们 发现 , 1 O l 配 电网的防 雷设 施有很 多缺 陷, 还 有大多数 的配 电设 备没有 按规 定安 装 防雷 装置 , 也有一 部分 1 0 k v 线 路设备 的设 计没有考虑 到防 雷措 施 的安 全运行 , 以及没有根 据地 区特点实 行有针对性 的防雷 措施 , 有部 分 避 雷器采 用阀 式避 雷器 , 其次, 有 些避 雷器和 弱 电设 备与主 地网 ( 地 极) 共 用, 防 雷质量严重低 ] 根据抽样 检 查的报告 , 发现 多组 地极 的接 地 电阻大于标 准要 求, 还 有的配变 站的通讯 线路 实行架空 引入 。 由此可 见, 我国城市的总体防 雷规划严重不足 , 所 以, 我们应该根 据地区特点, 建 设有针对性 、 质量 上乘 的防雷 设施 。 由于雷 电引发的 电力系统 故障市 场发生 , 虽然 国家不 断对防 雷设 t - I '  ̄ 强建 设并进行改 造 , 但始 终没有很
【 摘 要 】文章 详细介 绍 了 雷害事故的基本特征 及原因分析, 介 绍了 直 以实现供 电可靠性的提 高。 3 . 1 力 口 强线路器件 的绝缘强度 . 提 高线路绝缘能力
1 ) 更换 、 安装 支柱式绝 缘子或瓷横担 。 雷击1 O k V 架 空电力线路针式
Hale Waihona Puke 【 关键 词 l l O k V  ̄ 线路 ; 防雷措施 ; 雷击; 避雷器; 接地 电阻
用电 。 通 常情况下 , 线路雷 害 事故 除受直 击雷影 响外 , 主要是 由感应雷 3 ) 检查、 整改接地 装置 。 对1 O k V线路的接 地装 置开展 定期检 查, 预 确保 接地 电阻阻值 小于I O Q, 与l k V以下设 备共 过 电压 引发 , i 0 k V配电线路 绝缘水平直接 影响 配电线路 的防雷水平 , 现 防不 合格的 线路运 行, 有的 1 O k V配电线路 系统 的 中性 点运行方 式多数 采用的 中性 点不接地 系 用的接 地装置接地 电阻阻值也应小于4 Q。 统, 是 无法有 效解 决 线路雷击建 弧率 问题 , 相应防 雷措 施不完 善 , 造 成 3 . 2 安装线路型氧化锌避 雷器 线路 氧化锌 避雷器 作为一种新 的线 路防 雷技 术 , 已得到越 来越 广 l O k  ̄配电线 路存有 较为严 峻的防 雷形势。 结合l O k V配 电线 路运行与雷 害发生情况 , 研究l O k V配电线 路的防 雷保护 措施 具 有重要 的工程和 实 泛的认可和应用 。 氧化锌避 雷器拥有如下优点 : ①体 积小、 重量轻、 便于 际意义 。 本文特意 对雷 灾的基本 特征 和原 因做了详 细的介 绍和分析 , 阐 安装 ②, 无 间隙③无续 流④通 流容量大 ⑤便于维 护。 很多单位 已积 累了一 定 的经验 , 且多年 的运行 经验表 明, 在雷 电活动 频繁 、 土壤 电阻率高 、 述 雷害 的防范措施 , 希望给 供电同行提 供一些 参考。
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

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摘要:雷击是造成10KV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大幅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防雷技术研究,减少配电设备雷击和损坏率的措施有:更换绝缘子提高配电线路绝缘水平,以降低雷击闪络率;在绝缘薄弱点安装避雷器进行防护;对10KV配电线路的设计采用自动追踪消弧线圈的接地,以降低建弧率;装设自动重合闸,使断路器跳闸后能自动重合闸,提高配电线路耐雷水平。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1、10KV配电线路出现雷击原因雷击主要指的是雷云之间或者通过雷云对于整个地面物体进行辐射放电的一种光学物理自然现象。
当10KV配电线路穿越较高建筑物或其他物体时,这些较高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最容易落雷,造成10KV配电线路直击雷的发生。
当10KV配电线路逾越河道、湖泊等空阔水体时,水体的导电性质使一条输电线路上可能会有雷云快速聚集,并汇集大量束缚电荷,当雷云在地面上连续进行快速放电后,线路上的特殊束缚电荷被大量激发和迅速释放,造成10KV配电线路感应雷的发生。
当10KV配电线路遭遇直击雷或发生感应雷,雷电波便沿着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配电所。
如果没有对线路进行防雷保护措施,将会直接造成变电站、配电所的电气设备严重破坏,甚至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防雷措施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2.1环境因素架空配电线路分布广泛,结构复杂,线路遭雷击时,其雷电过电压类型将受到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
对于主要分布在城区的这些架空配电系统线路,线路附近大多可能存在线路树木或其他建筑物,线路平均杆塔高度约设定为10m,树木和其他建筑物的高度将不会超过其他线路或桥杆塔高度,由于线路树木和其他建筑物的雷电屏蔽保护作用,雷电一般上都不会直接接触击中这些架空电力输电系统线路或桥的杆塔,线路上遭受直接冲击雷电力作用的放电概率相对较小,一般由于雷击而放电引起的线路故障大多可能是雷电感应器的雷电超过电压所导致造成。
这一情况下,必须要立足于阻挡感应雷过电压的层面入手来开展防雷保护工作,例如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避雷器,有助于减小跳闸率。
高压低压配电柜的防雷措施与防护装置

高压低压配电柜的防雷措施与防护装置高压低压配电柜在工业和商业领域中承担着重要的电力分配任务。
然而,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雷电活动,配电柜的正常运行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遭受损坏。
为了保护高压低压配电柜以及内部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采取合适的防雷措施和安装适当的防护装置。
本文将介绍高压低压配电柜的防雷措施与防护装置,并就其重要性进行讨论。
一、防雷措施1. 接地系统:高压低压配电柜应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以便将雷电流引入地下并迅速消散。
接地系统应采用足够厚度和密度的铜排或铜线,并通过专业的接地装置连接到地下。
这样可以确保雷电接地的有效性,避免雷电对配电柜产生破坏。
2. 绝缘保护:高压低压配电柜的外壳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以避免外部雷电通过外壳进入配电柜内部。
合适的绝缘材料和绝缘设计可以有效保护电器元件和电源设备免受雷电侵害。
3. 避雷针:在高压低压配电柜周围设置避雷针也是一项重要的防雷措施。
避雷针能够吸引雷击,并将雷电流引入地下,起到保护配电柜的作用。
避雷针的数量和布局应根据配电柜所在区域的雷电活动性来确定。
二、防护装置1. 避雷器:避雷器是高压低压配电柜中重要的防护装置之一。
它们能够在雷电冲击时迅速引导和消散过电压,保护设备和电路不受损害。
常用的避雷器有气体放电管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选择适当的避雷器要考虑电源电压和设备负荷等因素。
2. 防护盒:防护盒用于防止雷电冲击引起的电弧蔓延和火灾。
防护盒可以安装在配电柜内部,作为防护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护盒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其在雷击事件中的有效保护作用。
3. 防雷保护器:防雷保护器可通过对电源和信号线路进行抑制和屏蔽,降低雷电对高压低压配电柜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适配的防雷保护器,如瞬态电压抑制器、防雷管等,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功能。
高压低压配电柜的防雷措施和防护装置不仅有利于保护配电柜本身,还能够降低因雷电引起的故障和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运行中配电设备的防雷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19-12-12T10:12:42.77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5期作者:韦志强
[导读] 现如今,社会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力供应,并且深受影响
摘要:现如今,社会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力供应,并且深受影响。
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力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配电设备运维管理工作,保证配电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影响配电设备运行效率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就配电设备运行中的防雷措施做出一定的研究与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设备;防雷措施
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电力配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该工作直接影响到电力的正常生产和使用。
因此,在现代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1雷击的危害途径
1.1雷击过电压
直接雷击过电压分为直击雷和雷电波侵入。
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上的某一点发生猛烈的放电现象,稱为直击雷。
直击雷拥有巨大的破坏力,不及时泻放入大地,将严重破坏或伤害甚至直接摧毁遭受雷击的物体。
雷电波侵入是指雷电不直接放电在建筑和设备本身,而是对布放在建筑物外部的线缆放电。
雷电波以光速沿着电缆传播,侵入并危及甚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坏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
1.2地电位反击
具有避雷装置的建筑物或设施被雷电直接击中,雷电流将从接地部分流向供接地设备,或者击穿大地绝缘而流向另一设备,反击破坏电子设备。
导线回路未实行等电位连接,则可能产生火花放电。
地电位反击还可以感生出反击电压,有些反击电压高达几千到几十千伏甚至数百千伏并且沿着各种形式的接地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更大的空间范围传播,造成大面积的破坏。
1.3雷击电磁脉冲
建筑物附近或建筑物防雷装置遭受雷击时,被雷电击中的装置的电位升高以及电磁辐射干扰。
雷电流沿金属导体引入造成雷电波侵入建筑物内或由于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使雷击电磁脉冲以能量场的形式耦合影响敏感的电子信息设备,使之产生过电压或过电流损坏的现象。
2雷电损坏配电设备的原理
2.1损坏变压器的原理
感应雷和雷电波入侵时,瞬时电压会达到几十万伏,可以通过正逆的方式不断变换过电压,使得配电变压器将外部绝缘完全击穿,甚至可能出现较为危险的安全事故。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原因有两种。
一是正变换过电压产生的基本原理。
当雷电波入侵后,冲击电流会在高压绕组中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动势,从而造成高压侧出现一定的感应电压,称作正变换。
二是逆变换过电压。
当冲击电流流过三相低压绕组时,会有一定的磁通量产生,从而将匝间和层间的绝缘完全击穿,出现高压绕组产生过电压的情况,称为逆变换。
2.2损坏架空导线的原理
当直击雷或者感应雷直接在架空导线中作用时,很容易出现绝缘子闪络的情况。
由于电磁力的原因,电流会顺着导线不断移动。
当电弧开始移动的时候,弧腹会沿着弧根的运动而不断移动,在受到热应力作用后,逐步向上空的位置移动。
弧根位置的温度通常较高,会对导线本身造成一定的烧损;弧腹位置的温度略低,则不易出现烧损。
2.3损坏绝缘导线的原理
当直击雷或者感应雷在绝缘导线中产生作用后,会使导线的绝缘层出现闪络。
一般而言,只要绝缘层被击穿,其外层会呈现出针孔形状。
由于周边绝缘层的影响,它将完全无法移动,进而出现燃烧,导致导线完全烧断。
3配电设备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3.1做好绝缘工作
配电线路绝缘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线路抵御雷电能力。
农网低压线路采用的绝缘子,绝缘配置比较低,雷雨季节的,空气潮湿的环境,配电线路绝缘将大幅下降,很容易受到雷电压影响,引发线路绝缘闪络或击穿现象。
同时,绝缘下降,还有可能发生相间、相对地发生放电故障。
所以,要努力提升配电线路绝缘。
主要途径有:将绝缘子的绝缘等级提高一级,时修复导线外皮破损处,恢复其绝缘,接入的低压配电设备、装置,必须绝缘良好,低压线路尽可能不使用裸导线,要加强漏电保护安装率,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利用大修技改项目资金,开展老旧低压线路、分支线路以及巷线改造,彻底提高低压线路绝缘。
3.2加强防雷措施的相关管理
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现象非常常见,为不至于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于防雷措施的安装和经常性检修就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最为普遍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必要位置增加防雷装置和过电压保护器以达到对配电网络最大限度的保护。
施工中可以使用完全绝缘的导线或通过局部绝缘来提高整个线路的绝缘水平。
但这样一来,施工及维护成本就会大大提高,故而要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防雷措施的设计以及施工方案进行调整。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防雷措施的保护和维修。
应注意避开腐蚀性物质,避免防雷装置遭到腐蚀而失去效用。
对于不可避免的老化问题,应定时更换老化部件。
而且防雷装置要定时更新,以达到最高效的防雷效果。
3.3合理接地设计
通过接地设计能够将雷电瞬间产生的电流导入大地,避免电流在某一地点的过渡集中,以此保护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
良好的接地设计应该具备较好的引导性,能够将电流充分引入地下,同时,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防止地面电压的反击。
在以往的接地设置中,经常会使用设备单独接地的办法,但这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气设备的防雷要求。
现阶段的接地设计,应该是采用共用的防雷接地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接地设计是关键,对此,设计人员应该遵守国家相应的规范准则,结合具体实际,实现最好的防雷效果。
3.4科学布线设计
建筑内外部的各种导线是雷电向电气设备传导的主要媒介,科学的导线设置,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雷电电流向设备的传导,以此达到
保护设备运行安全的效果。
在人的日常生活中。
导线涉及电视、电话、照明、厨卫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是导线布置的重点内容。
对此,设计人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点,以绝缘管保护导线,实现对导线的屏蔽;第二,尽量将导线设置在应用场所的重心位置,降低电磁波的有效感应。
3.5定期检修电路防雷装置,及时的更新旧设备
相对于高压线路防雷,低压线路防雷问题往往容易被疏忽或不被重视。
低压避雷装置或避雷器安装率寥寥无几,其运行维护的工作比较被动滞后,一组低压避雷器安装后,对其运行状态、接地电阻情况掌握很少,发生雷击时,也往往归咎为自然因素,没有从低压线路防雷能力提升角度,开展日常低压运维工作。
在日常运维工作中,要针对发生雷击现象,增设低压避雷器,定期开展巡视、检修,及时更换击穿损坏的避雷器,对超标接地电阻要进行改造。
同时,要及时的更新和改造老旧低压线路和设备装置。
要结合低压线路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针对雷电灾害比较严重的杆段要进行多层的线路防护,同时配合维护检修,配电线路避雷器要选择敏感度较高、质量可靠的避雷器安装入网,也可以在低压线路的适当位置安装放电间隙,释放雷电压,通过采取多种防雷措施,最大限度的提升线路防雷的能力。
4结语
配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至关重要。
基于电力配电设备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必须依靠丰富的技术及设备,否则可能会导致设备在运行中受到损害,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且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因此,在配电设备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应该提升对其检查、故障预防和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相关规定和流程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提高相应的问题和故障意识,促使电力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邹剑翔.论配电运行中设备检修与维护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9,9(02):54-55.
[2]张锡松.高低压电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思考[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