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医疗设备仪器的清洁与消毒

合集下载

常用诊疗用具及物品的清洁与消毒措施

常用诊疗用具及物品的清洁与消毒措施

常用诊疗用具及物品的清洁与消毒措施为指导临床更好的执行消毒隔离工作,现将有关常用诊疗用具与器械的清洁消毒处理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及说明,以供临床参照执行。

一、常用诊疗用品(一)体温计:每次使用后需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先流动水清洗擦干,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加盖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净,抹干,清洁容器盛装备用。

(每日需更换消毒液及清洁容器)。

(二)血压计:每日清洁外表面,每周清洗消毒袖带,晾干,必要时用75%酒精或 250—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三)听诊器:每位患者之间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听筒,每日全面清洁一次。

(四)压舌板:尽量采用一次性,若重复使用的需高压灭菌(一人一用一灭菌)。

(五)止血带:一人一带一用,可复用止血带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

(六)输液巡视卡、瓶套:使用后每天集中消毒处理。

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浸泡,清水冲净,干燥备用。

(七)喉镜:使用后按照《喉镜清洗消毒与存放流程》处理,传染性患者使用后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后,再采用上述流程处理。

(八)热水袋、冰袋:流动水清洗、晾干;必要时用含氯消毒液500mg/L 擦拭。

(九)气管内套管:流动水清洗、干燥,交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处理。

(十)气垫床:保持清洁,用后清水擦拭,遇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擦拭晾干备用,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用后按上述方法处理。

(十一)病区使用的治疗碗、弯盘等,在病区清洗消毒备用或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十二)治疗盘、消毒液搁架每日清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十三)病历夹每周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十四)治疗车: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感染车、非感染车分开使用。

(十五)推车、轮椅:每日湿式清洁擦拭1次,有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随时用 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进行消毒。

(十六)感染或传染性病人用后器械:用双层黄色袋密封并标识,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医疗仪器的清洁与消毒

医疗仪器的清洁与消毒

避免诊疗误差
若医疗仪器未经过清洁消毒,其表面可能存在的污渍、锈蚀等会影响仪器的精度 和灵敏度,从而导致诊疗误差。因此,对医疗仪器的清洁消毒是保证诊疗效果的 重要措施。
法规与规范要求
遵守卫生法规
根据卫生法规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对 医疗仪器进行定期清洁消毒,以确保 患者的诊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符合行
认识到作为医务人员,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
务。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清洁消毒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加智能化的清洁消毒设备 ,提高清洁消毒效率和质量。
环保型清洁剂消毒剂
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环保型清洁剂和消毒 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灭菌
对于需要灭菌的器械,应当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 、干热灭菌器等设备进行灭菌处理。
ABCD
消毒
使用高效消毒剂对器械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其达 到无菌状态。
储存
灭菌后的器械应当储存在无菌物品存放区,并保 持干燥、清洁。
牙科手机等特殊器械处理技巧
牙科手机的清洗
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清洗牙科手机表 面和内部水路,去除牙垢和血液等残 留物质。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纠正对清洁消毒的误解 有些人认为只要进行了清洁就不需要再进行消毒,或者认为只有医院才需要对医疗仪器进行清洁消毒。实际上,清洁和消毒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不仅医院需要对医疗仪器进行清洁消毒,其他使用医疗仪器的场所也需要重视这项工作。
03
常见医疗仪器清洁消毒操 作指南
呼吸机清洁消毒流程
05
质量监测与持续改进策略
清洁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01
02
03
微生物学监测
定期对医疗仪器进行微生 物采样和培养,评估清洁 消毒效果。

医疗器械及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医疗器械及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按厂家说明书要求
核磁共振仪器、CT设备、DR设备
湿式擦拭
1.一次性消毒湿巾;
2.75%乙醇。
2次/日
按厂家说明书要求
输液架
清水湿式擦拭
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每日至少1次,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二、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方法
范围
消毒对象
日常清洁
消毒
清洁消毒频次
备注




床单元(床、床头柜、椅子等)
2.采取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
每个房间1个拖把头
清洁剂/消毒剂使用严禁“二次浸泡”
备注:
1.表格中所列举消毒剂种类仅为推荐,所有符合消毒效果要求的有效消毒剂均可选用,具体可参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4号)。
2.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首选消毒湿巾或经消毒液规范浸泡后的布巾擦拭,不宜采取喷洒消毒方式。
地面
1.湿式清扫;
2.清水或加清洁剂湿式清洁。
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1.≥2次/日;
2.污染时随时消毒。
1.擦拭地面地巾不同病室及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2.清洁剂/消毒剂使用严禁“二次浸泡”(指将使用后已污染的清洁用具再次浸泡)。
空气
1.开窗通风;
2.自然通风不良时,使用空气消毒器。
1.1次/日;
2.污染时随时擦拭消毒。
公共诊疗区域物体表面(门、桌、椅子、门把手、电源开关等)
清水或加清洁剂湿式清洁
1.一次性消毒湿巾;
2.75%乙醇;
3.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1.≥2次/日;

医用超声仪的清洁与消方法

医用超声仪的清洁与消方法

医用超声仪的清洁与消方法医用超声仪的清洁与消毒方法超声仪作为医疗设备的一种,在医疗检查和手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医用超声仪的清洁和消毒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用超声仪的清洁与消毒方法,以确保其在医疗环境中的卫生和功能。

一、清洁方法1. 清洁前的准备在开始清洁超声仪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 清洁剂:选择能够去除细菌和污垢的医用清洁剂。

常用的清洁剂包括含氯制剂、戊二醛溶液等。

- 清洁布:选择无纤维杂质、不易脱落的干净布料,以避免污染超声仪。

- 清洁刷:根据超声仪不同部位的大小和形状,选用适合的刷头进行清洁。

- 水源:准备足够的清水,用于清洗超声仪。

2. 清洁步骤(1)停止超声仪的运作并断开电源。

(2)根据超声仪的不同部位,用适当的清洁剂涂抹在清洁布上,然后用布轻轻擦拭超声探头、探头插孔及接头等部位。

要注意不要将液体渗入到超声仪内部。

(3)用清洁刷小心地清洁超声探头上的难以清洗的部位,如凸起、槽隙等。

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清洁剂。

(4)用清水彻底清洗超声仪的所有部位,确保没有残留的清洁剂。

(5)用干净的布或纸巾将超声仪的外表面擦干。

二、消毒方法1. 消毒前的准备在进行消毒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 适用的消毒剂:根据超声仪的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乙醇、过氧乙酸等。

- 消毒布或棉球:选择柔软吸水性好的材料,以确保消毒剂的充分涂抹和吸附。

- 手套:为了保护自己的手部和避免交叉感染,佩戴手套是必要的。

2. 消毒步骤(1)将超声仪的探头、探头插孔及接头等部位用适量的消毒剂涂抹均匀。

(2)用消毒布或棉球轻轻擦拭已涂抹消毒剂的部位,确保消毒剂均匀覆盖,并按照消毒剂的要求放置一段合适的时间,以确保有效消毒作用。

(3)根据消毒剂的要求,使用清水对超声仪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4)用干净的布或纸巾将超声仪的外表面擦干。

三、注意事项1. 遵循使用说明书在清洁和消毒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超声仪的使用说明书中的指导进行操作,遵循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

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方法

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方法

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确的清洁与消毒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方法,以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医疗器械清洁的重要性医疗器械的清洁是保证手术和治疗过程的基础。

清洁的医疗器械可以有效预防并控制感染病例的发生,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此外,定期清洁还可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二、医疗器械的清洁方法1. 水洗清洁水洗清洁是最常用的清洁方法之一。

使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将器械浸泡于清洁液中,然后用软刷子轻轻擦洗。

注意避免器械受力过大,以免损坏器械的表面。

清洗完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2. 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清洗是一种利用高频超声波振动作用产生的微小气泡形成的冲击力进行清洗的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作用,能够将难以清洁的器械表面的污垢彻底清除,从而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3. 蒸汽清洁蒸汽清洁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汽的物理作用将器械表面的尘垢和病原微生物迅速杀灭,达到清洁和消毒的目的。

这种方法无需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且效果显著。

但是,需要注意遵循正确的操作指南,避免蒸汽对人员和器械造成伤害。

三、医疗器械的消毒方法1. 热湿消毒热湿消毒是将医疗器械浸泡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使用专用的消毒设备进行消毒的方法。

在消毒过程中,需要确保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热湿消毒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耐热医疗器械。

2.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将医疗器械暴露在有效浓度的化学消毒剂中,通过化学反应破坏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命活动能力,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醋酸、过氧化氢和含氯制剂等。

在进行化学消毒前,需要先将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洁,然后按照消毒剂的浓度和时间要求进行消毒。

3. 气体消毒气体消毒是一种利用气体消毒剂将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方法。

常用的气体消毒剂包括乙烯氧化物和过氧化氢等。

ICU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ICU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ICU二病区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消毒
(1)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首先遵循产品说明书。

如产品说明书未提及的,在选择消毒剂时一定要考虑消毒剂成分与设备材料的兼容性。

(2)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

(3)一般性诊疗器械(如听诊器、叩诊锤、手电筒、软尺等)宜专床专用,如交叉使用应“一用一消毒”;消毒可选择75%乙醇擦拭或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浸泡。

(4)普通患者持续使用的医疗设备(如监护仪、输液泵、氧气流量表等),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

(5)普通患者共用的医疗设备(如超声诊断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表面,直接接触患者的部分应每位患者使用后立即清洁消毒,不直接接触患者的部分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

(6)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应专人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可选择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或使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7)呼吸机外壳及面板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建议使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外部管路及配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长期使用者应每周更换。

一次性使用呼吸机螺纹管不得重复使用。

(8)空气净化系统出、回风口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空气消毒机的过滤网应定期清洗更换。

常用医疗设备器械的清洁与消毒

常用医疗设备器械的清洁与消毒

常用医疗设备器械的清洁与消毒
介绍
医疗设备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是确保患者安全和预防感染的关键步骤。

本文档将介绍常见医疗设备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方法。

常见设备器械清洁与消毒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医疗设备器械清洁与消毒方法:
1. 手术器械:手术器械应在使用后立即清洁,可使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轻轻清洗。

清洗后,应进行高温高压消毒或者低温消毒,确保彻底杀灭病菌。

2. 注射器和针头:使用完毕的注射器和针头应立即弃用,并进行正确的处理。

未使用的注射器和针头应单独保存,并确保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3. 血压计:血压计应定期清洁消毒。

在清洁之前,应将血压计的零件拆解,并根据生产商的指导进行清洁。

清洁后,可以使用酒精或其他消毒剂消毒。

4. 体温计:体温计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洁消毒。

可使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擦拭,然后使用酒精或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

5. 压缩氧气瓶:压缩氧气瓶应定期清洁消毒,以确保氧气的纯度和安全。

可使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清洗外部表面,并使用消毒剂消毒。

注意事项
在清洁与消毒医疗设备器械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遵循生产商的清洁与消毒指南,确保正确的操作方法。

2. 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避免使用对设备造成损害的物质。

3. 清洁与消毒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戴上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感染。

4. 严格遵循医疗机构的清洁与消毒流程,确保操作规范。

结论
对常用医疗设备器械进行适当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感染和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清洁与消毒指南,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与效果。

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规程

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规程

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规程仪器设备在科研、医疗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运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或治疗效果。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安全,制定并遵守一套适合的清洁与消毒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仪器设备清洁与消毒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步骤,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一、清洁与消毒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在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必须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接触到有害物质或受到伤害。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是必要的。

2. 可靠性:清洁与消毒的目的是彻底清除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保证仪器设备的卫生状态。

因此,在选择清洁剂和消毒剂时要确保其能够有效杀灭或去除目标细菌,并且不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害。

3. 全面性:清洁与消毒的工作应该覆盖到仪器设备的各个部分和表面,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彻底清洁和消毒。

二、清洁与消毒的具体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清洁与消毒前,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断开电源并等待仪器设备完全冷却。

其次,移除可拆卸的部件,并在清洁前进行标记,以方便后续的组装。

最后,参考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制造商对于清洁和消毒的建议。

2. 清洁:清洁是保证仪器设备卫生的基础步骤。

首先,使用清水清洗表面的大块污物,并用软布或海绵擦拭。

然后,根据仪器设备的材质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洁剂。

涂抹清洁剂,并用刷子或布擦拭仪器设备的表面、孔洞和线缝,确保清洁剂渗透到各个细节。

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洗仪器设备,确保所有清洁剂残留物被彻底清除。

3. 消毒:在清洁完成后,对仪器设备进行消毒是必要的。

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材质和所处环境来决定。

常用的消毒剂有酒精、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等。

首先,按照消毒剂说明书的指示配制合适的稀释液。

然后,将稀释液均匀喷洒或涂抹在仪器设备的表面,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覆盖。

等待一定时间,让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

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洗仪器设备,确保消毒剂残留物被完全清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医疗设备仪器的清
洁与消毒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用医疗设备仪器的清洁与消毒
1、简易呼吸囊的清洁、消毒
①无明显肉眼可见污染时→75%酒精擦拭;
②有明显污染时,则将呼吸囊拆卸到最小单位,将鸭嘴阀、塑料连接头、面罩等→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球囊和氧气储气袋用浸有500g/L含氯消毒剂的毛巾湿式擦拭→再用清水擦拭→检查、测试组装备用;
2、氧气面罩/麻醉面罩的清洁、消毒
①无明显肉眼可见污染时→75%酒精擦拭。

②有明显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

3、呼吸机清洁消毒
①呼吸机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终末用75%酒精擦拭;
②有明显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用清水擦拭。

③呼吸机外置回路包括呼吸机的螺纹管、Y型接头、湿化器、集水杯等→500mg/L含氯消毒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

防尘网垫根据产品说明定期清洗和更换。

4、心电监护仪、微量泵、输液泵
①无肉眼可见污染时→每天用清水擦拭→终末用75%酒精擦拭(心电导联线无污染用清水终末处置)→多重耐药菌病人→用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用清水擦拭。

②有明显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用清水擦拭。

5、除颤仪的清洁和消毒
日常可用清水擦拭除颤器保持清洁即可。

终末处置:除颤器可用清水擦拭,电极板用75%酒精擦拭。

(或按说明书)
6、暖箱的清洁消毒
使用中的暖箱→每天用清水擦拭→连续使用7天或新生儿出院后→终末消毒。

①将暖箱拆卸到最小单位→操作窗塑料套、密封胶圈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
钟→流动水冲洗干净→清洁干毛巾擦干
②水箱、塑料板→流动水冲洗后→用浸有500mg/L含氯消毒剂的毛巾湿式擦拭→再用
清水擦拭。

③恒温罩、温度控制仪、婴儿床、床垫、床隔板→用浸有500mg/L含氯消毒剂的毛巾湿式
擦拭→再用清水擦拭。

④传染病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使用后的暖箱应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清洁消毒安装好的暖箱,贴上消毒人员姓名和消毒时间备用。

暖箱中的空气过滤垫每2个月更换一次或根据产品说明定期清洗和更换。

7、血压计的清洁消毒
①无污染情况下袖带每周清洗一次
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袖带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备用。

8、体温计的清洁消毒
使用后的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消毒30分钟→干燥保存备用。

消毒液每日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