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浮力

合集下载

浮力第1节浮力

浮力第1节浮力

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_压面__力存__差在__,_即F 浮= _F__向_上_-__F_向_下_,__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跟大它小浸,在液体中__的体__积___有_ 关, 跟液体的__密__度___有_关。
浮力
1.(3分)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D的) 是 A.在水中嬉戏的小B鸭.在蓝天飞翔的老鹰 C.深海潜游的鲸D鱼.深入河底的桥墩
的压力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5.(3分)(铜仁中考)将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放在水中 如图所示,则浮力最小( A的)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6.(3分)一铁块浸没在海水中时受到的F1浮,力浸为没在清水中 时受到的浮力F2为,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 为A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3×4分=12分) 14.一正方体铁块,在水下某深度时,上15表N的面压受力到, 下表面受2到0 N的压力,则物体受到的_浮__力5__为___。N 15.如图所示的大鱼和小鱼的争__大论__鱼中__,_的_说法正确,这 是因为两条鱼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_浸__在__液__体__中__的_体_有_积_关_。
三、实验探究(9题分+15分=24分) 16.翔翔在家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如因素有关” 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两图可知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大__0小_.5_是___。N (2)根据B、C两实验他,就得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 度有关你,认为对吗_?_不__对___,理_ 由是没体__有积__控相__制同__鸡__蛋__浸__在__液__体_。_中__的__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 第一节 浮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 第一节 浮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
1
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对它的 不同。 3、如右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物体 浸没在盐 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4、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右 F3 下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 F2 F4 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F1 知识点二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阅读课本 P51 页) 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的密度以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设计和进行实验:(课堂上完成) 关于实验的几点说明: ①测出重力便于与物体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得出所受的 浮力。 ②逐渐浸入水中可改变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以便探究浮力的大小 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否有关。 ③改变深度便于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浸没的深度有关。 ④浸没在与水密度不同的浓盐水中便于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 的密度有关。 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 (1)、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 说明物体所受浮力逐渐 ,即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 的浮力 ,反之则 。 (2)、当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 数并没有改变,说明浸没时深度不同,浮力 ,即浮力与物体浸 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 (3)把圆柱体浸没在浓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浸没在水中时 的示数要小,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入的液体的 有关。 探究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跟液体的密度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 的密度越大,浮力就 。
针对训练二 1、.用弹簧 秤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 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 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_____ 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 15 N,这时弹簧 秤的示数将变为_____ N.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第1节 浮力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第1节  浮力

连接中考
例1(宿迁中考)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 中,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然后将物块逐渐 浸入水中。 (3)猜想:D图中,物块浸没后 继续下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将___不__变___。
连接中考 例2(2018•朝阳)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看到这里,你肯定对死海的神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知道 产生这些奇妙现象的原因吗?
2.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 知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会用 称重法测浮力;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 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知识点 1 浮 力
海洋中的巨大冰山能漂浮在水上,游船、鸭子能在水中游弋, 孔明灯能够升空,托起冰山、游船、鸭子、孔明灯等的力就是浮 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人们在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 由畅游,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 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据游过死海的人说,人跳下死海,身 体会马上浮出水面;如果仰天一躺,就会 像一叶扁舟,顺流漂荡。两手头下一盘,就是一个枕头,人宛如睡 在“凉席”上。有些游客带了书报杂志来,躺在死海上看书,并摄 影留念,这已成为死海一景了。
浮力的大小 等于弹簧测 力计示数的 减小量。
F拉 G

浮力的测量——称重法
F浮 F拉
物块在水中保持静 止,受力平衡,即
G=F浮+F拉
F浮
G 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 F浮=G-F拉
浮力是由于液 体对物体向上 和向下的压力 差产生的。
浮力产生的原因
F1
h

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新版

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新版
F=G F′<G
F
F′
G
G
物体未浸入水里,弹簧秤的示数 F等于物重G,即F=G。 物体浸在水里,弹簧秤的示数 F′比物重小,即F′<G。
当用弹簧称拉水中物体时,对物体 进行受力分析:
F拉
F浮 F浮+F=G 得:F浮=G - F
G
F浮=G—F' 通过此实验,得出浮力大小是:____________. 这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叫称重法.
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F上
注意:物体下表面没有液体(或与底部密合) 不受 时,____(选填“受”或“不受”)浮力。 如:立在河床上的桥墩;陷在河泥里的脚。
1.一个石块重5 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 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该石 3 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为__N。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施力物 液体 体是 _______ 此石块在液体中下沉时
受到 (选填“受
到”或“不受到”)浮力的作用。
石块重 5 N
一、认识浮力: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
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4、称重法测浮力。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公式: F浮=F上-F下
放入水中弹簧测力计 示数变小,说明了什
么?

F浮=15 N-8 N=7 N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温故知新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压 强吗? 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 (P=ρ液gh) 怎样求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力?(F =PS )
下面的正方体物体在水中,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放大
在水平方向上,水对物体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浮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浮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一节《浮力》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傲浮力,用字母F 浮。

表示,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气体)2.方向: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3.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这个压力的差就是浮力。

F 浮=F 上- F 下4. 实验法(称重法)求浮力: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G -G 示注意: 1.浮力产生的条件是必须要有上下压力差存在,所以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紧贴容器底部,则此时物体不受浮力作用,如桥墩、拦河坝等。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若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而静止,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 F 拉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由于浮力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故在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2、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应控制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相等,改变物体浸没的深度。

3.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形状.液体多少以及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等因素都无关。

注意:将物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让物体慢慢浸没人水中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1.物体在空中时:不受浮力,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重力; 2.物体浸人水中一部分时:受到浮力,测力计示数减小; 3.物体浸人水中较大体积时:浮力更大,测力计示数更小;4.物体浸没时:浮力达到最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小;5.物体浸没后深度增加时:浮力不变,测力计示数不变一、单选题1. 如图是某同学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

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A. 探究浮力与液体质量的关系B. 探究浮力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 探究浮力与液体深度的关系2.一个正方体物块受到的重力为10N,将它浸没在水中,物块的上表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为4N,下表面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为10N,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为()A. 4NB. 6NC. 8ND. 2N3.一个铁球在空气中称时重4.5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则()A. 铁球受到的浮力是3.5NB. 铁球受到的浮力是1NC. 铁球受到的浮力是4.5ND. 铁球受到水的压力的合力为04.如图所示,一个木块静止地漂浮在水面上,它此时受到的力的个数是()。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学习从来无捷径,按部就班登顶峰。

假如说学习必须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恒久不会骗人。

学习须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须要勤奋。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问点总结第一节浮力一、浮力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符号: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G-F4.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5.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二、浮力的产生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

2、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

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试验方法------限制变量法。

2、试验结果说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其次节阿基米德原理一、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3.用于计算的导出式:4.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二、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探讨1.区分:浸没、浸入、浸在、没入;2.。

------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3.——确定式说明浮力大小只和、有关,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态、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物体的浮沉条件1.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F浮2.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间的关系探究条件: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重力和浮力。

浮力:=g;重力:G=g3.浮沉条件的探讨(1)上浮和下沉是不平衡态;悬浮和漂浮是平衡(静止)态(2)上浮、下沉和悬浮:=V;(3)空心物体运用浮沉条件时可以用物体的平均密度与液体密度比拟物理学习方法一、爱好和坚持物理是很好玩的,伴随着好玩的演示试验和动手试验,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吸引你走入深邃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时候,教师为了讲清某一物理规律或物理情景,考虑到学问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经常会进展大段讲解。

第一节浮力

第一节浮力
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第五节
谁有妙招
利用了浮力
塑料瓶中有一个乒乓球,你有没有办法 可以手不碰塑料瓶就可以拿到乒乓球?
原来我们早会利用浮力了
体验浮力
将瓶盖旋紧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 时,有什么感觉?
我们体验到了浮力
观察下面的图,带着问题思考、讨论、交流
人为什么能浮在死海海面上
乒乓球为什么能从水里升起
计算巩固 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示 数为392N,浸没在水中时示数为342N,则物体受到 的浮力是多大?
由F浮=G-F拉得: F浮=G-F拉=392N-342N=50N
小结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 到液体
(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大小: 称重法:F浮=G-F拉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
ρ 液 g v排仅是液体对物体有浮力吗? 液体和气体对物体都有浮力 2.浮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液体或者气体 3.浮力感觉上一个什么样的力? 托力 4.浮力的方向又如何?
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竖直向上
飞艇为什么能飞到空中
理解浮力
1.什么是浮力(F浮)
.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 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2.浮力的方向 例: 一个盛水的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杯子放 在斜面上,如图,此处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如何?
F浮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哦.我终于知道什么是浮力
活动一: 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①首先请你猜想一下,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②你有什么经验支持你的猜想?
③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生活所得:
根据你日常的经验和感受举出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

【教案二】第一节认识浮力

【教案二】第一节认识浮力

金芙霾基初中系列方总创新教辅领跑S蒸憊基初中系列方⑥ 创新教辅领跑本节所采用的学法: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什么是浮力,浮力产生原因及用称重法测浮力。

2、难点:纠正学生由于对生活的肤浅认识带来的错误观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六、教学流程(包含学法指导,学生活动,习题设计)(一)、引入新课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

奴隶们被扔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

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到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

狄杜大惊失色,认为奴隶们受到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由此引入浮力。

(二)、进行新课1、什么是浮力[多媒体展示]:图9-1图片[讨论]:(1)这里面的物体除了受重力以外,还受什么力?方向如何?(2)浮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总结]: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

一般用F表示。

[学生活动]:浮力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能否列举几个事例呢?学生尽可能列举一些常见的事例。

[学生实验]:比较金属块在空气和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后请学生汇报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论。

[总结]: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石块受到了向上托的力,可见石块在水中受浮力。

[提问]:刚才的实验说明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你能通过实验进一步知道石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吗?[讨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是由于金属块受到浮力造成的,所以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等于浮力。

[总结]:浮力=物重G-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艮卩F 浮=G-F[讨论]:如果换用其他液体进行实验,你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吗?[总结]:浸在任何液体物体都会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2、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引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浮力,不禁想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什么受到向上的浮力?[演示实验]:取一个去掉底的饮料瓶,瓶口朝下放置,把一个乒乓球防入瓶S蒸憊基初中系列方⑥ 创新教辅领跑内,乒乓球落在瓶颈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通过阅读教材与观看视频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4.使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他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能力等。

学情分析:
《浮力》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内容,本章教学内容“浮力”是前三章“力”、“运动和力”、“压强”内容的延伸和应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知道了怎样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这些知识都为学生正确认识浮力和描述浮力奠定了基础。

在第八章又学习了二力平衡的状态和条件,对分析浮力的方向和大小做了铺垫,在第九章也学习了压强的知识,从而为学生在理解浮力产生原因上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而本节内容既综合地应用了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

又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这条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是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是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及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应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
1、“辽宁号”航空母舰
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力使上万吨的航
空母舰航行在海面上而不沉没?
2、在死海里游泳的人
并提出问题: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为什么不
会沉下去?
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浮
力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有趣的实际问题中引入课题,能引起学生对生活中浮力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2【活动】演示实验,小组讨论评论
实验1:将西红柿、木块、橡皮、铁块、等放入水槽中。

并提出问题:
(1)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为什么不下沉?
(2)你认为浮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方向是怎样的? 说出你的理由或证明方法。

(3)下沉的物体受不受浮力的作用? 如果受浮力,请说出你的理由或证明方法。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问题,通过小组讨论、阅读教材和实验完成这三个问题) 总结归纳的得出浮力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在水中漂浮和下沉的物体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感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托力,从而得出浮力的定义;通过对漂浮物体的受力分析得出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通过问题3的实验让学生知道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排除学生认知上的误区,同时得出测浮力的方法。

活动3【讲授】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评论 师生分析总结的出结论:
1. 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力
2.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 浮力的测量:称重法F 浮=G-F
过渡: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浮力呢? 活动4【活动】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评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浮力产生的原因 播放视频:浮力产生的原因
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指导后总结得出 4、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即:F 浮=F 向上—F 向下
完成教材52页第4题(课堂测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对浮力的产生原因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浮力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了,那么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评论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体验:
1. 把空饮料瓶用手按入水桶,饮料瓶进入水中越深,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2 .将鸡蛋放到清水中下沉,后加盐使鸡蛋漂浮起来。

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推测和猜想 教师将学生的猜想进行板书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法:
所需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槽、圆柱体组、水、浓盐水
组织学生探究实验:
1.探究浮力与浸没后深度的关系
控制不变的量: 、 ;变化的量是:
实验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铁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时所受浮力的大小。

2.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控制不变的量: ;变化的量:
实验方法:将重力为G、体积为V的柱状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其逐渐浸入水中小部分、大部分、全部浸没,分别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控制不变得量: ;变化的量:
实验方法:将重力为G的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把铁块分别浸没在盐水和清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实验结束后,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并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在合理性和规范性上给予指导,并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及体验分析并由此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推测和猜想的能力,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利用物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尊重事实的求实态度,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提高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活动6【讲授】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评论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活动7【练习】课堂巩固评论
1、一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32牛。

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量时,读数是12牛。

铁块受到浮力是牛?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称重法计算浮力的掌握情况)
2、如图所示,当铁块由水面进入水中时,随着h的增大,F浮_________;当铁块全部浸入水中后,随着h的增大,F浮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浮力大小因素的
理解是否到位)
活动8【活动】课堂小结评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活动9【作业】布置作业评论
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3、4题
活动10【活动】板书设计评论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1.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2. 方向:竖直向上
3. 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 G - F
4. 产生原因:压差法F浮= F向上- F向下
5. 决定因素: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