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小儿推拿(新)
小儿推拿(课件)

小儿推拿(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儿推拿》第1章,主要介绍小儿推拿的基本概念、手法、常用穴位及治疗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儿推拿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手法和常用穴位。
2. 培养学生运用小儿推拿进行简单疾病治疗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传统中医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常用穴位及治疗原则。
难点:手法操作的熟练度和治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推拿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推拿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入小儿推拿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儿推拿的基本概念、手法、常用穴位及治疗原则。
3. 示范:播放教学视频,展示小儿推拿的操作手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推拿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利用推拿模型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实践心得,分享学习体会。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儿推拿基本概念、手法、常用穴位、治疗原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小儿推拿手法,为你的朋友或家人治疗一个简单的疾病。
2. 答案:根据所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手法和穴位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手法力度和方向的准确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了解小儿推拿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探索推拿手法与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新方法。
小儿推拿教案设计如上所述,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儿推拿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儿推拿》第1章,主要介绍小儿推拿的基本概念、手法、常用穴位及治疗原则。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儿推拿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儿推拿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手法和常用穴位。
2. 培养学生运用小儿推拿进行简单疾病治疗的能力。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02
病理特点
01
生理特点
2024/1/30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 清灵、易趋康复。
6
推拿手法对小儿作用机制
01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 部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养生的
目的。
2024/1/30
02
缓解病痛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行气 止痛,对于小儿常见的感冒、 咳嗽、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缓
解作用。
03
增强免疫力
推拿手法可以刺激小儿免疫系 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
病的发生。
7
适应症与禁忌症介绍
适应症
小儿推拿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 腹泻、便秘、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 病症。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局部皮肤破 损、炎症等患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同时,对于高热、抽搐等急症患儿 ,也应谨慎选择推拿治疗。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小儿推拿将更加普及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的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将会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小儿推拿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未来,小儿推拿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体系,为宝宝们提供更加全面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推拿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
一起揉动
03
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 指端或指腹按压穴位,逐渐用
力深压
04
摩法
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 掌面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或 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
动摩擦
10
各类手法操作要领示范
完整全套小儿推拿ppt课件

$number {01}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小儿推拿概述 • 小儿常见病症及推拿手法 • 小儿推拿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小儿推拿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 家长如何在家进行小儿推拿保健 • 小儿推拿培训课程介绍及报名方
式
01
小儿推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手法治疗疾病的方 法,通过刺激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或 部位,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 ,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推拿手法
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 等。
注意事项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 保暖,多饮水,及时就医 。
03
小儿推拿操作技巧与注意事 项
操作前准备
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病因、病程等相关 信息。
环境准备
选择安静、舒适、温暖的室内环境,避免风寒 侵袭。
患儿准备
让患儿排空大小便,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保 持情绪稳定。
原理
小儿推拿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穴位或部位,激发经络之气,调 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达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扶正 祛邪的目的。
作用
小儿推拿具有调和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缓解 病痛等作用,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杂症有良好 疗效。
02
小儿常见病症及推拿手法
感冒
1 3
症状表现
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
小儿推拿能够改善小儿体质,促进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对于小儿常见的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问题,推拿手法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提高 小儿的食欲和营养吸收能力。
05
家长如何在家进行小儿推拿 保健
了解孩子体质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推拿技术PPT课件

小儿推拿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的 手法,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 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
历史与发展
历史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随着《保婴神术按摩经》 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治疗 技术。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小儿推拿在理论、手法和治疗范 围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儿童医疗保健领域的重要手段 之一。
临床实习
安排学员进行临床实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
培训方法与考核标准
培训方法
01
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方法,注重学
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理论讲授
02
系统讲解小儿推拿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实践操作
03
指导学员进行小儿推拿手法的实践操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和技巧。
培训方法与考核标准
培训目标与课程设置
01
课程设置
包括小儿推拿理论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和临床实习环节。
02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
介绍小儿推拿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等。
培训目标与课程设置
小儿推拿手法技能
讲解和演示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如推、拿、揉、捏 等。
小儿常见病症治疗
针对小儿常见病症,介绍相应的推拿治疗方法和注意 事项。
02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
中医理论基础
01
阴阳五行
小儿推拿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指导 ,通过手法刺激穴位来调节阴阳 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脏腑经络
02
03
整体观念
脏腑经络学说是小儿推拿的核心 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理 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2024/1/29
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等禁止推拿。 恶性肿瘤局部禁止推拿。
8
02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
2024/1/29
9
中医经络学说
03
经络定义及功能
阐述经络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解 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 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与脏腑关系
分析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 络在调节脏腑功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 衡中的重要作用。
经络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探讨经络学说在小儿推拿中的指导意义,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24/1/29
10
脏腑辨证施治原则
脏腑功能特点
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 的关系,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 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脏腑施治原则
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表现,提出 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如补虚 泻实、调整阴阳等。
脏腑辨证方法
介绍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 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八 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具体内容。
2024/1/29
11
五行养生法在小儿推拿中应用
1 2
五行养生法基本原理 解释五行养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五行相 生相克关系及在人体健康中的应用。
2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小儿的皮肤和骨骼,避免过
度牵拉或压迫。
避免在小儿过饱或过饿的状 态下进行推拿。
01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6
• 小儿推拿概述 • 常用手法介绍 • 常见病症治疗 • 操作注意事项 • 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 • 推广普及与教育培训建议
2
01
小儿推拿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发展历程
2024/1/26
定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通过刺激小儿体表 特定穴位或部位,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法。
推广成功案例
将成功应用小儿推拿的案例进行整理和分享,让家长更加 直观地了解小儿推拿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27
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
01
制定小儿推拿行业 标准
明确小儿推拿的定义、范围、操 作规范等,为行业发展提供基本 保障。
02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0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 小儿推拿行业的发展,如提供资 金支持、减免税收等。
案例三
针对小儿夜啼的推拿治疗,分享如何通过推拿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
2024/1/26
22
失败案例剖析
案例一
分析推拿治疗小儿咳嗽 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诊 断不准确、手法不熟练 或穴位选择不当等。
2024/1/26
案例二
探讨推拿治疗小儿消化 不良未达到预期效果的 教训,如未注意调整饮 食、治疗时机不当等。
手法力度掌握
2024/1/26
轻柔为主
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宝宝不适。
力度适中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力度进行推拿,以达到舒适 的效果。
2024全新完整全套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咳嗽气喘推拿策略
揉膻中
用中指指腹按揉两乳头连 线中点的膻中穴,具有宽 胸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 。
2024/1/29
揉肺俞
用双手拇指按揉背部第三 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 俞穴,具有调补肺气、补 虚清热的功效。
分推肩胛骨
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做 弯月形从上向下分推,具 有宣肺止咳的功效。
20
腹泻便秘调整技巧
2024全新完整全套小儿推拿 ppt课件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小儿推拿概述 •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介绍 • 常见病症推拿治疗方案 • 小儿保健推拿方法 • 家长自我操作指南
2
01
小儿推拿概述
2024/1/29
3
定义与发展历程
01
定义
02
发展历程
小儿推拿是一种针对儿童的按摩疗法,通过手法刺激儿童体表特定穴 位,以调节脏腑、气血、经络功能,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儿童生长发 育的目的。
10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01
感冒
小儿感冒是常见疾病之一。解 决方案包括保持室内通风、适
当增减衣物、饮食调理等。
2024/1/29
02
03
咳嗽
腹泻
咳嗽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 症状。解决方案包括多喝水、 避免刺激性食物、推拿治疗等
。
小儿腹泻多由饮食不当或感染 引起。解决方案包括调整饮食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推拿治
摩腹
用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有节律的抚摩, 可调理脾胃、促进消化。
按揉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进行按揉操作,可健脾和胃、强壮 身体。
2024年小儿推拿课件(

2024年小儿推拿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儿推拿学》第四章“推拿手法与操作”,具体内容包括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操作要领以及在临床中常用的推拿组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及其操作要领。
2. 学会运用推拿手法对小儿常见病进行辅助治疗。
3. 培养学生关爱儿童健康,提高小儿推拿操作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儿推拿手法的熟练运用及推拿组合的搭配。
教学重点: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和操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推拿模型、按摩油。
学具:推拿练习布偶、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儿童医院推拿科的治疗场景,让学生了解小儿推拿在临床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如推、拿、揉、捏等)及操作要领。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小儿感冒为例,讲解推拿组合的运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推拿手法,教师巡回指导。
5. 案例分析(15分钟):分析临床中常见的小儿推拿病例,让学生了解推拿的实际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推法拿法揉法捏法2. 小儿推拿操作要领力度适中节奏均匀避免暴力3. 常用推拿组合感冒推拿组合咳嗽推拿组合腹泻推拿组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个适用于小儿感冒的推拿组合。
推拿组合: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按揉肺俞。
操作方法:每个手法操作23分钟,力度适中,每日12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小儿推拿在保健方面的应用,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及其操作要领。
2. 推拿组合的搭配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案例分析。
4. 作业设计中的推拿组合操作方法。
一、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及其操作要领1. 推法:用手掌或手指腹部,沿着一定方向推动小儿肌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小肠(小指尺侧从指 端到指根一条线) • 作用:清利下焦湿热 •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 、遗尿、水泻、口舌 生疮
• 肾顶(小指指端) •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 主治:止汗、解颅(脑积水 )鞘膜积液 • 肾纹(手掌面小指远端指间 关节横纹处) • 作用:祛风明目、散淤结 • 主治:
• 胃经(拇指掌面近掌 端一节) • 作用:补胃经:健脾 胃,助运化;清胃经 :和胃降逆,泄胃火 • 主治:烦渴喜饮,便 秘,呕吐,腹胀,厌 食
1.适应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 统等) 小儿泄泻、便秘、脱肛、呕吐、腹痛、感冒、咳嗽、 遗尿、惊风、疳积等以及防病保健。
2.禁忌 1)皮肤烧伤、烫伤、裂伤及生有疥疮等,局部不易按摩 2)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组织炎、骨结核、骨髓炎、 丹毒等 3)各种恶性肿瘤、骨折、脱位等 4)推拿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对危重病人应在其他治疗的同时, 进行推拿治疗
• 乳旁(乳头旁开2分 ) • 作用:宽胸理气、止 咳化痰 •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 胁肋(两腋下至天 枢穴) • 作用:顺气化痰、 除胸闷、开积聚 • 主治:痰鸣、咳喘 、胸闷、肋痛、肝 脾肿大
• 中脘(前正中线脐 上4寸) • 作用:健脾和胃、 消食和中 • 主治:腹泻、腹痛 、厌食、呕吐、腹 胀、疳积、嗳气
• 肺经(无名指末节罗 纹面) • 作用:补肺经:补肺 宜气。清肺经:宣肺 清热、疏风解表、化 痰止咳。 • 主治:感冒、发热、 咳嗽、喘促、顿咳、 遗尿
• 大肠(食指桡侧指端 到虎口) • 作用:补大肠:涩肠 固脱、温中止泻;清 大肠:清利肠腑、除 湿热、导积滞 • 主治:脱肛、便秘、 腹泻、腹痛、脱肛
操作顺序
• 常用操作顺序: • 1、先上肢,后头面,然后躯干,后下肢 • 2、先主穴,后配穴 • 3、先刺激量小的穴位,后刺激量大的穴位
三
小儿推拿的生理病理特点
一、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 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 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 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脏 腑娇嫩,形气未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 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 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 更加迫切的特点。
小儿推拿的定义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乔引”、“案 杌”等; 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医术; 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与功法训练。 小儿推拿,又称“推惊”、“摩惊”、“掐惊”等; 是以各种推拿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的一种方法的总称,属于祖国医学外治法范畴。
二
• 膻中(两乳头连线 中点) • 作用:理气化痰、 止咳平喘、止呕 • 主治:痰鸣、咳喘 、胸闷、吐逆
• 八道(前胸部,沿第二肋间隙到第五肋间 隙) • 作用:宽胸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 主治:痰鸣、咳喘、胸闷
• 乳根(乳头下两分 ) • 作用:宽胸理气、 止咳化痰 • 主治:呼吸系统疾 病
• • • • • • • • • • 1)、萌芽阶段(秦汉-南北朝) A、汉代《五十二病方》 B、晋代:葛洪《肘后方》“捏脊”治疗腹痛 改善胃肠、调理脏腑(痛经、月经不调等)腹泻、消化不 良 2)、奠基(隋唐-明初) 孙思邈《千金方》小儿夜啼 《外台秘要》、《袖珍小儿方》《补要袖珍小儿方》 3)、形成阶段(明末- 清代) 小儿按摩经-四名陈氏,记载了小儿推拿的16中手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密旨全书-龚云林
• 心经(中指末节罗纹面) • 作用:清心经:清热泻火、养心安神 • 主治:高热神昏、警惕不安、五心烦热、 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目赤、心血不足、 夜啼。
• 肾经(小指末节罗纹面) • 作用:补肾经:补肾益脑、 温养下元;清肾经:清热下 焦湿热 • 主治:遗尿、盗汗、脱肛、 便秘、腹泻喘息、解颅、小 便赤涩、先天不足、久病体 虚。 • 注意:肾常虚,多用补法, 需清时多用清小肠代替
二、小儿病理特点
• 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 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 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 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病 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经过 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
掐 总 筋
位置:手掌面腕掌关节横纹正中处 作用:清心热、散结止痉、通调周身气机 主治:惊风、夜啼、抽搐、口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
分 阴 阳
位置:手掌面腕掌关节横纹处 作用:退热、消肿、散结 主治:寒热往来、烦热不安、腹泻、腹胀、痢疾、痰热喘 咳、口疮、
拿 肩 井
位置: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作用: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主治:感冒,发热,气血不通,上肢痹痛,活动不利
• 腹(整个腹部) • 作用:健脾和胃、 理气消食 • 主治:腹泻、腹痛 、厌食、呕吐、腹 胀、疳积、便秘
• 脐(肚脐) • 作用:温阳散寒、 补益气血、健脾和 胃、消食导滞 • 主治:腹泻、腹痛 、疳积、便秘、呕 吐、蛔虫性肠梗阻
• 天枢(脐旁2寸) • 作用:梳理大肠、 温补下元、分清别 浊 • 主治:腹泻、痢疾 、腹痛、食积、腹 胀、便秘
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
一、小儿推拿的优点
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
1.经济简便 2.易于掌握
3.安全可靠
4.疗效显著
二、小儿推拿的作用
疏通经络,活利关节,畅通气血,祛邪扶正,调整脏腑
根据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 针对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和症状 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在患儿体表进行点、面、线操作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概述 二、儿科基础知识 三、小儿推拿手法 四、常用穴位 五、儿科常见病的推治
省医院儿科的输液大厅
有多少我们 的孩子在承 受这样的痛 苦和无奈??
能否有更好的方式来改变??
1 2
小儿推拿简史 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
3
3
小儿推拿的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推拿临床常用10套手法
4
一、
小儿推拿简史
历史演变
• 四横纹(手掌面食、中、无名 、小指近掌端指间关节处) • 作用:退热除烦、散瘀结、调 中处胀、行气和血 • 主治:气血不和、腹痛、腹胀 、烦躁、疳积、消化不良、口 唇破裂
• 内劳宫 (在掌心中央,握拳屈 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 ,即是劳宫穴。) •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 揉100-200次作用:左揉发汗 ,右揉泻心火,除烦躁主治: 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 、虚烦内热等
小天心(手掌面大小鱼 际交界处 作用:清热、震惊、利 尿、明目 主治:惊风、抽搐、口 疮、目赤痛、夜啼、小 便短
• 脾经(拇指末节罗纹面) • 作用: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 :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 主治: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肌肉消瘦、 呕吐、腹泻、便秘、痢疾、黄疸、痰饮、 咳嗽、便血、及斑、疹、痧证隐出不透者
• 肝经(食指末节罗纹面) • 作用:清肝经:平肝泻火、熄风镇静、解 郁除烦 • 主治:目赤、惊风、烦躁不安、五心烦热 、口苦、咽干、头痛、头晕、耳鸣 • 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应补后 加清,或以补经代之,称滋肾养肝法
• 肚角(天枢穴下2 寸脐旁两侧的大筋 ) • 作用:温中止痛 • 主治:腹痛、腹泻 、腹胀
• 丹田(脐下2-3寸 之间) • 作用:培肾固本 、温补下元、分 清别浊 • 主治:腹痛、遗 尿、疝气、尿频 、水泻、脱肛
上 肢 内 侧 及 掌 面 穴 位 分 布 图
【五经穴 】
【位置】 五指末节罗纹面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脾土 肝木 心火 肺金 肾水 【操作】 旋推或直推向指端方向为补, 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次数100到500次。 【运用】 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
推拿操作的时间、次数和强度
• 1、年龄:年龄越大,操作事件应该延长。 2、病情的轻重:重则长,轻者短 • 3、手法刺激量的大小 • 4、是否作为主穴应用:主穴时间长,配穴 时间短
推拿补泄的操作形泻:一般快为泻、慢为补
• 3、时间分补泻:一般时间长为补,时间短为泻 • 4、方向分补泻:一般是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 5、循环分补泻:循经脉气血方向推动则多为补, 逆经脉气血的方向推动则多为泻
四、推拿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 • • • • • • • • • 1.环境: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室内温馨 2.医者:指甲、态度、心理、清洁、并使双手温度适当。 3.患儿姿势:俯卧位、侧卧位、母抱位、坐位等 4.操作多采用患儿左手 5.操作顺序:头面-上肢-胸腹-下肢-腰背 6.手法轻而柔和并且穴位准确 7.推拿介质(润滑剂) 8.每日一次 9.避风寒 10、对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的后期,以及肠炎等疾病怀疑 有肠坏死,腹部严谨使用重手法。
• 小儿推拿广益—熊应雄,提出了“推拿面部次第”“手部 次第”等操作顺序 • 《推拿三字经》-徐谦光,提出新的观点 • 独穴治病、老幼同治、推拿带药 • 补脾经—四君子汤,平肝经—逍遥散, • 清补心经-天王补心丹,清肺经-养肺救燥汤,补肾水—六 味丸,泻大肠—承气汤,清小肠---导赤散,清胃经—定胃 汤 • 《厘正按摩要术》--张振均,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 4)、现阶段:《小儿推拿》金义成 • 《中国小儿推拿》张素芳 • 鲁派、海派、三字经派
• 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 • 作用:降逆止呕、去风散寒 • 主治:恶心、呕吐、发热、咽喉肿痛、项 强
• 桥弓(在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直 线) • 作用:活血化瘀、消肿 • 主治:小儿肌性斜颈、落枕、高血压
正 面 穴 位 图
前腹部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