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_图灵及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什么

图灵测试是什么图灵测试(又称“图灵判断”)是图灵提出的一个关于机器人的著名判断原则。
所谓图灵测试是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1950年,图灵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电脑能思考吗?》,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
实验描述一种确定计算机是否会思考的实验.一个人向计算机发问,另一个不知情的人试图从回答中区分是人还是计算机.如果计算机没有被辨认出,便通过了图灵实验.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台机器通过实验。
实验方法为了检验一台机器是否能合情理地被说存在思想,人工智能的始祖阿伦·图灵提出了一种称作图灵试验的方法,假设有一台电脑,其性能正如上面描述的思维:按照图灵试验,该电脑和某个自愿者同时接受检查。
还放一个人作为质问者。
电脑和自愿者在质问者的视线之外,质问者必须有意识的提出一些检验问题,依赖他们双方做出的回答,来决定两者谁为电脑谁为人类,这些问题以及质问者收到的回答,全部用一种非人格的模式传送,例如打印在键盘上或展现在屏幕上。
质问者不允许从任何一方得到除了这种问答之外的信息。
判断依据自愿者真实地回答问题并试图说服质问者,他确实是人而另外一个是一台电脑;但是该电脑已被编好了“说谎”的程序,也试图说服质问者它是人。
如果质问者在一系列的这种检验的过程中、不能以任何一种方式证明哪个是真正的人、那么该电脑(或电脑程序、或程序员、或设什者等等)一定是通过了这一检验:”虽然说,不管质问者首先提出什么,都能设想出一种方法让电脑如人的样子去回答那个特殊问题。
但是,在电脑缺乏任何理解能力的情况下,会因为不断的询问而显露出缺陷来。
尤其是对于具存创造性和需要真正理解的问题,只要质问者能提出具有创造性或需要真正理解的问题,偶尔也可以问一个完全无聊的问题,或者可以加上一两个表面上听起来像是无聊的、而实际上有一点意义的问题,看看电脑能否检测出差别来。
通过实例2014年6 月8 日,英国雷丁大学在著名的伦敦皇家学会举办了一场“图灵测试”,一个俄罗斯团队开发的一款名为“尤金·古兹曼”的计算机软件通过了测试。
图灵测试介绍 图灵机的工作原理详解

图灵测试介绍图灵机的工作原理详解图灵测试简介图灵测试(TheTuringtest)由艾伦麦席森图灵发明,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
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图灵测试一词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的先驱阿兰麦席森图灵写于1950年的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其中30%是图灵对2000年时的机器思考能力的一个预测,目前我们已远远落后于这个预测。
图灵测试测试内容图灵提出了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即假设有一台电脑,其运算速度非常快、记忆容量和逻辑单元的数目也超过了人脑,而且还为这台电脑编写了许多智能化的程序,并提供了合适种类的大量数据,那么,是否就能说这台机器具有思维能力?图灵肯定机器可以思维的,图灵测试他还对智能问题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给出了定义,由此提出一假想: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
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TesTIng)。
当时全世界只有几台电脑,其他几乎所有计算机根本无法通过这一测试。
要分辨一个想法是自创的思想还是精心设计的模仿是非常难的,任何自创思想的证据都可以被否决。
图灵试图解决长久以来关于如何定义思考的哲学争论,他提出一个虽然主观但可操作的标准:如果一台电脑表现(act)、反应(react)和互相作用(interact)都和有意识的个体一样,那么它就应该被认为是有意识的。
为消除人类心中的偏见,图灵设计了一种模仿游戏即图灵测试:远处的人类测试者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根据两个实体对他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反应来判断是人类还是电脑。
通过一。
图灵测试.ppt

而到了1952年,在一场BBC广播中,图灵谈到了一个新的具体想法:让计算机来冒充 人。如果不足70%的人判对(也就是超过30%的裁判误以为在和自己说话的是人而非 计算机),那就算作成功了。
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视为计算机科学之父。1931年,艾伦 图灵(Alan Turing) 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 应用”。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 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 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 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图灵机”与“冯 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 史中。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 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图灵还进一步预测称, 到2000年,人类应该可以用10GB的计算机设备,制造出可以在5分钟的问答中骗过 30%成年人的人工智能。
那么,图灵问:“如果一台机器取代了这个游戏里的男方的地位,会发生什么?这台机 器骗过审问者的概率会比人类男女参加时更高吗?这个问题取代了我们原本的问题: ‘机器能否思考?’”而这,就是图灵测试的本体。
那现在这帮人在搞的图灵测试又是什么啊。
人工智能 图灵及图灵测试ppt课件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 Computer needs to posses: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utomated reason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 Problem:
1) Turing test is not reproducible, constructive, and amenable to mathematic analysis.
2) What about physical interaction with interrogator and environment?
• Total Turing Test: Requires physical interaction and needs perception and actuation.
精选ppt
7
图灵实验的本质 就是让人在不看外型的情况 下不能区别是机器的行为还是人的行为时,这 个机器就是智慧的。
不要以为图灵只做出这一点贡献就会名垂表史, 如果你是学计算机的就会知道,对于计算机人 士而言,获得图灵奖就等于物理学家获得诺贝 尔奖一样,图灵在理论上奠定了计算机产生的 基础,没有他的杰出贡献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 这个东西,更不用说什么网络了。
2
如果希望做出一台能够思考的机器,那就必须知道 什么是思考,更进一步讲就是什么是智慧,它的表 现是什么?
你可以说科学家有智慧,可你决不会说一个路人什 么也不会,没有知识,你同样不敢说一个孩子没有 智慧,可对于机器你就不敢说它有智慧。
那么智慧是如何分辨的呢?
我们说的话,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想法如同泉 水一样从大脑中流出,如此自然,可t
图灵测试和图灵机论文

图灵测试和图灵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零八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姓名刘时辰学号 20081201052摘要:图灵测试(又称“图灵判断”)是图灵提出的一个关于机器人的著名判断原则。
所谓图灵测试是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被测试的有一个人,另一个是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
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关键字:人工智能图灵测试图灵机阿兰.图灵正文:1图灵测试1.1 如果说现在有一台电脑,其运算速度非常快、记忆容量和逻辑单元的数目也超过了人脑,而且还为这台电脑编写了许多智能化的程序,并提供了合适种类的大量数据,使这台电脑能够做一些人性化的事情,如简单地听或说。
回答某些问题等。
那么,我们是否就能说这台机器具有思维能力了呢?或者说,我们怎样才能判断一台机器是否具存了思维能力呢?为了检验一台机器是否能合情理地被说成在思想,人工智能的始祖阿兰·图灵提出了一种称作图灵试验的方法。
此原则说:被测试的有一个人,另一个是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
测试时,测试人与被测试人是分开的,测试人只有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人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随便是什么问题都可以。
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能够正确地分出谁是人谁是机器,那机器就没有通过图灵测试,如果测试人没有分出谁是机器谁是人,那这个机器就是有人类智能的。
目前还没有一台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也就是说,计算机的智力与人类相比还差得远呢。
比如自动聊天机器人。
同时图灵试验还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机器具备了“类智能”运算能力,那么通过图灵试验的时间会延长,那么多长时间合适呢,这也是后继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的问题1.2 要分辨一个想法是“自创”的思想还是精心设计的“模仿”是非常难的,任何自创思想的证据都可以被否决。
图灵试图解决长久以来关于如何定义思考的哲学争论,他提出一个虽然主观但可操作的标准:如果一台电脑表现(act)、反应(react)和互相作用(interact)都和有意识的个体一样,那么它就应该被认为是有意识的。
“图灵测试”与人工智能元问题探微

江汉论坛高新民罗岩超摘要:人工智能既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令人困惑的难题和危机。
要冲破困境,必须回归它试图模拟和超越的人类智能,彻底改变思考智能行为的方式,找到关于它的元问题的答案。
人类智能是由许多各有自己构成、本质特点和运作机理的智能个例或样式组成的有“家庭相似性”的大杂烩。
每个智能都是由一定生物模式所实现的功能模块,它们集合在一起可形成不同层次的复合能力。
人工智能不能再犯过去以偏概全的错误,不应以从某一或某些智能现象中提炼出的智能标准作为评判标准和全部建模的基础及目标,而应有复杂性视野,看到智能在性质和样式上的多样性,基于对具体个别智能现象的解剖去建模。
关键词:图灵测试;智能;人工智能;元问题;复杂性中图分类号:B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 (2021)01-0056-09“图灵测试”与人工智能元问题探微人工智能与观念变革通常所说的“人工智能”既可指由人工完成的、在机器上实现的智能,又可指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和工作技术的研究部门。
本文所关注的主要是后一种人工智能。
众所周知,它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世界,而且在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人自身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甚至把它称作“第四次革命”①。
但许多人在冷静的反思之后又提出了诸多抱怨,有的人甚至得出了悲观主义结论,如说“进展缓慢”,有关专家总是遭受“沉重打击”以至“丧失了信心”,本领域难见实质性突破,等等②。
哲学家批判计算主义依据的主要是诸如意向性理论、表征主义、随附理论等新的哲学理论。
其责难主要是,机器所表现出的所谓人工智能由于缺失了意向性和意识,因此算不上真正的智能。
由于这一问题最先是由塞尔提出的,因此可称作“塞尔难题”。
在探讨问题的原因和出路时,尽管有一部分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工作是构造和评估人工制品,因此用不着探讨关于人类智能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细节,但多数专家仍坚持认为,人工智能的基础工作是解剖人类智能。
卢格尔(G.Luger )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工智能既是模仿的技术,也是认识和探索智能的经验科学③;费福尔(R.Pfeifer )等认为,人工智能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理解人类智能时犯了严重的错误④;亨德森也说:其原因是“对‘智能’的本质和组成成分等重大理论问题”存在着“理论上的先天不足”⑤;著名认知科学家克拉克(A.Clark )说:要冲破困境,必须“彻底改变思考智能行为的方式”⑥。
什么是图灵测试

什么是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的核⼼想法是要求计算机在没有直接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接受⼈类的询问,并尽可能把⾃⼰伪装成⼈类。
图灵测试的⽅法很简单,就是让测试者(⼈)与被测试者(机器)隔开,通过⼀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
进⾏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智能。
图灵测试最早出现在1950年由艾伦·麦席森·图灵发表的⼀篇名为《计算机械和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的论⽂中,是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套⽅法。
⽽图灵测试是⼈⼯智能最初的概念,它甚⾄早于“⼈⼯智能”这个词本⾝,⼈⼯智能⼀词是在1956年才被提出的。
它的发明者图灵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智能之⽗。
图灵测试的⽬的是⽤来测试它的测试对象——机器,是否达到了⼈⼯智能或⼈类感知的⽔平。
当然,测试对象并不是《终结者》当中天⽹那样的超级计算机系统。
⽤简单的话来描述的话,图灵测试的意义在于评判⼀台机器是否能够成功的模仿⼈类。
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人工智能(AI)中用于确定计算机是否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方法。
该测试以转动测试的创始人Alan Turing和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密码学家,数学家和理论生物学家的名字命名。
图灵提出,如果一台计算机可以模仿特定条件下的人类反应,就可以说它拥有人工智能。
最初的图灵测试需要三个终端,其中一个终端与另外两个终端在物理上是分开的。
一个终端由计算机操作,而另外两个终端由人操作。
在测试期间,其中一个人充当提问者,而第二个人和计算机充当受访者。
提问者使用指定的格式和上下文询问特定主题领域内的受访者。
在预设的时间长度或问题数量之后,然后询问提问者以确定哪个答复者是人,哪个是计算机。
该测试重复多次。
如果提问者在一半或更少的测试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则计算机被认为具有人工智能,因为提问者将其视为与人类受访者“一样人”。
图灵测试的历史该测试以Alan Turing命名,他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创了机器学习的先河。
图灵在曼彻斯特大学的1950年论文“计算机械和智能”中引入了这项测试。
在他的论文中,图灵提出了所谓的“模仿游戏”的转折。
模仿游戏不涉及AI,而是三个独立房间中的三个人类参与者。
每个房间通过屏幕和键盘连接,一个包含男性,另一个包含女性,另一个包含男性或女性法官。
女性试图说服法官说她是男性,法官试图传播哪个是哪个。
图灵改变了这个游戏的概念,包括AI,人类和人类提问者。
提问者的工作就是决定哪个是AI,哪个是人。
科学的形成测试,很多AI已经能够通过; 其中一个是由Joseph Weizenbaum创建的名为ELIZA的程序。
图灵测试的局限性图灵测试多年来一直受到批评,特别是因为从历史上看,提问的性质必须受到限制,才能让计算机展现出类似人类的智慧。
多年来,如果提问者提出了问题,计算机可能只会获得高分,因此他们有“是”或“否”答案或涉及狭窄的知识领域。
当问题是开放式的并且需要对话答案时,计算机程序不太可能成功地欺骗提问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定义智慧时,英国科学家图灵做出了贡献, 如果一台机器能够通过称之为图灵实验的实验, 那它就是智慧的
图灵实验的本质
就是让人在不看外型的情况 下不能区别是机器的行为还是人的行为时,这 个机器就是智慧的。
不要以为图灵只做出这一点贡献就会名垂表史,
如果你是学计算机的就会知道,对于计算机人 士而言,获得图灵奖就等于物理学家获得诺贝 尔奖一样,图灵在理论上奠定了计算机产生的 基础,没有他的杰出贡献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 这个东西,更不用说什么网络了。
• Computer needs to posses: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utomated reason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 Problem: 1) Turing test is not reproducible, constructive, and amenable to mathematic analysis. 2) What about physical interaction with interrogator and environment? • Total Turing Test: Requires physical interaction and needs perception and actuation.
人工智能之父
——图灵(Turing)
英国数学家Turing(图灵)(1912-1954) 1936年提出了一种理想计算机的数 学模型(图灵机,论文“理想计算 机”)。 1950年提出了图灵试验,发表了 “计算机与智能”的论文(“计算机 能思维吗”),提出机器能够思维的 论述。 图灵奖。
如果希望做出一台能够思考的机器,那就必须知道 什么是思考,更进一步讲就是什么是智慧,它的表 现是什么? 你可以说科学家有智慧,可你决不会说一个路人什 么也不会,没有知识,你同样不敢说一个孩子没有 智慧,可对于机器你就不敢说它有智慧。 那么智慧是如何分辨的呢? 我们说的话,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想法如同泉 水一样从大脑中流出,如此自然,可是机器不行 什么样的机器才是智慧的?汽车,火车,飞机, 收音机等,它们模仿我们身体器官的功能,但是 不能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 到目前为止,我们仅仅知道大脑由数十亿个神经 细胞组成,模仿它是非常困难。
Acting Humanly: Turing Test
Alan Turing's 1950 article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discussed conditions for considering a machine to be intelligent “Can machines think?” “Can machines behave intelligently?” The Turing test (The Imitation Game):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intelli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