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氧气吸入ppt课件

做好健康教育
01
02
03
04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氧气吸入的 目的和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氧气吸 入装置。
提醒患者在氧气吸入过程中避 免吸烟、使用明火等危险行为
。
教育患者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如突然停电或氧气装置故障等
。
THANKS
感谢观看
对于心绞痛患者,氧气吸入可以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缓解心绞 痛症状。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如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氧 气吸入可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为后续治疗入会加 重肺部损伤,加重病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氧气吸入会加重肺水肿和呼 吸困难,加重病情。
吸氧浓度通常为 28%-30%,可依据 病情适当调整。
面罩吸入法
将面罩扣在口鼻处,连接氧气管道进行吸氧。 吸氧浓度通常为30%-40%,可依据病情适当调整。
吸氧时间通常为15-20分钟,可依据病情适当调整。
头罩吸入法
将头罩戴在婴儿头上,连接氧 气管道进行吸氧。
吸氧浓度通常为30%-40%,可 依据病情适当调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二 氧化碳潴留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二 氧化碳潴留患者,氧气吸入会 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 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氧气 吸入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 衰加重。
03
氧气吸入的方法与技巧
常规吸入法
直接将吸氧管插入鼻 腔,通过鼻氧管吸氧 。
吸氧时间通常为1520分钟,可依据病情 适当调整。
氧气吸入
目录
• 氧气吸入简介 • 氧气吸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氧气吸入的方法与技巧 • 氧气吸入的监测与评估 • 氧气吸入的并发症及处理 • 氧气吸入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吸氧ppt课件

氧气使用场所
氧气使用场所应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避免与明火接触。
氧气使用方法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好流量,再吸氧;吸氧时应注意湿化,避免氧气 过于干燥。
氧气使用安全
氧气使用时应避免接触高温、明火或金属,以免发生爆炸;氧气筒 应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感谢观看
THANKS
防油措施
吸氧设备表面应保持干净,避免油脂污染, 防止发生火灾。
防热措施
吸氧设备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影 响设备正常工作。
吸氧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 2 3
氧中毒
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恶心 、呕吐、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吸氧,给予对 症治疗。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长时间吸氧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引起咳 嗽、咽痛等症状。应适当控制吸氧浓度,保持呼 吸道湿润。
吸氧的常用方法
01
02
03
经鼻导管吸氧
将导管插入鼻腔,通过鼻 咽部吸氧。
面罩吸氧
通过面罩覆盖面部,提供 高流量的氧气。
呼吸机辅助吸氧
使用呼吸机提供氧气,适 用于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 患者。
吸氧的技巧
调整氧气流量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氧气 流量。
注意氧气湿化
使用湿化瓶,避免氧气干燥刺激呼 吸道。
定期更换氧气导管
吸氧方式的选择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吸氧 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 氧等。
吸氧浓度的调节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调 节合适的吸氧浓度。
吸氧时间的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吸氧情况,记录 吸氧时间。
吸氧的安全防护措施
防火措施
吸氧设备附近严禁烟火,定期检查电气设备 ,确保电线、插头等无破损。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PPT课件

氧气湿化:使用湿化瓶或湿化器,
调整氧气流量
保持氧气湿度适中
03
氧气面罩:选择合适的面罩,确
04
氧气管道:定期检查氧气管道,
保患者舒适
确保无漏气、堵塞等问题
05
监测血氧饱和度:定期监测患者
06
观察患者反应:密切观察患者反
血氧饱和度,确保治疗效果
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氧气吸入监测指标
1. 血氧饱和度:监测患者吸入氧气后的 血氧饱和度变化
2. 呼吸频率:监测患者吸入氧气后的呼 吸频率变化
3. 心率:监测患者吸入氧气后的心率变 化
4. 血压:监测患者吸入氧气后的血压变 化
5 . 症状改善:监测患者吸入氧气后的症 状改善情况,如呼吸困难、胸闷等
氧气吸入并发症预防
监测血氧饱和 度:定期监测 血氧饱和度, 避免过度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 畅:保持呼吸 道通畅,避免 呼吸道感染
缓解缺氧症状:减轻头痛、 头晕、乏力等症状
氧气吸入适应症
呼吸困难: 如哮喘、慢 性阻塞性肺
病等
低氧血症: 如肺炎、肺
水肿等
心肺功能不 全:如心力 衰竭、肺动
脉高压等
手术前后: 如手术前准 备、术后恢
复等
氧气吸入禁忌症
01
氧气中毒:长时间吸入 高浓度氧气可能导致氧 气中毒
02
肺气肿:肺气肿患者吸 入高浓度氧气可能导致 肺泡破裂
01
确保氧气瓶安全:避免碰撞、高温、火 源等危险因素
02
氧气流量控制: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 调整氧气流量
03
氧气面罩佩戴:确保面罩与患者面部紧 密贴合,避免漏气
04
观察患者反应:密切关注患者呼吸、面 色、意识等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氧疗 (中心吸氧)护理优秀课件ppt

给氧
-(1-2L/分)
+(2-4L/
分)
++(4-
6L/分)
血气分析是监测用氧效果的客观指 标,PaO2低于6.6kp,应给予吸氧
• 氧气筒及氧气表
– 氧气筒 容纳氧气6000L, 总开关、气门
– 氧气表 包括压力表、减压 器、流量表、湿化 瓶及安全阀
中心供氧装置 – 医院氧气集中由供应站供给, 设管道至病房、门诊、急诊。 供应站有总开关控制,各用氧 单位配氧气表,打开流量表即 可使用
预防 – 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 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8-29
• 原因: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氧 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
•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呼吸困难、发绀、昏迷
• 预防: – 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多咳嗽 – 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8-15
4.氧气头罩给氧法
--氧气头罩法
患者头部置于头罩里,罩面 上有多个孔,可以保持罩内 一定的氧浓度、温度和湿度 主要用于小儿
8-16
--氧气枕法
氧气枕是一长方形橡胶枕, 枕的一角有一橡胶管,上 有调节器可调节氧流量, 氧气枕充入氧气,接上湿 化瓶即可使用
用于家庭氧疗、危重患者 的抢救和转运途中
8-20
【操作步骤】(鼻氧管给氧法)
– 插管将鼻氧管插入患者鼻孔1cm – 将导管环绕患者耳部向下放置,根据情况调整
松紧度 – 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患者反应
8-21
【操作步骤】
– 观察 缺氧症状、实验室指标、氧气装置是否漏 气及通畅、有无出现氧疗副作用
– 停止用氧时,先取下鼻氧管 – 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完整版

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 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定期维护
4
定期对氧气瓶进行维护, 保持设备清洁和良好状态 。
使用规范
2
使用前应检查氧气瓶是否
完好,严禁使用过期或损
坏的氧气瓶。
压力调节
3
根据病情和医嘱调节氧气 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Part
03
氧气吸入法操作步骤与规范
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确保氧气源安全、稳定,检查氧 气瓶或氧气管道的压力和流量。
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中毒、溺水、电击等急性缺氧情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 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无绝对禁忌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应慎用或避免使用高浓 度氧,如
二氧化碳潴留: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吸入 高浓度氧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介绍成功案例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评估患者的 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并处理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和经验分享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提 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措施,如倾听、鼓励 、安慰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和 压力。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通风良 好,禁止吸烟及明火。
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或面罩,确保 其与患者面部贴合良好,无漏气 现象。
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 态及合作程度,确定合适的氧疗 方案。
正确佩戴和使用鼻导管或面罩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清 洁鼻腔及面部皮肤。
4
告知患者及家属鼻导管或 面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 项及保养方法。
定期维护
4
定期对氧气瓶进行维护, 保持设备清洁和良好状态 。
使用规范
2
使用前应检查氧气瓶是否
完好,严禁使用过期或损
坏的氧气瓶。
压力调节
3
根据病情和医嘱调节氧气 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Part
03
氧气吸入法操作步骤与规范
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确保氧气源安全、稳定,检查氧 气瓶或氧气管道的压力和流量。
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中毒、溺水、电击等急性缺氧情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 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无绝对禁忌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应慎用或避免使用高浓 度氧,如
二氧化碳潴留: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吸入 高浓度氧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介绍成功案例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评估患者的 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并处理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和经验分享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提 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措施,如倾听、鼓励 、安慰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和 压力。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通风良 好,禁止吸烟及明火。
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或面罩,确保 其与患者面部贴合良好,无漏气 现象。
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 态及合作程度,确定合适的氧疗 方案。
正确佩戴和使用鼻导管或面罩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清 洁鼻腔及面部皮肤。
4
告知患者及家属鼻导管或 面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 项及保养方法。
吸氧ppt课件(最新整理版)

提高了对吸氧治疗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吸氧治疗在临床医学中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对其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掌握了吸氧设备的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我熟练掌握了各种吸氧设备的操作技能, 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积极交流、分享经验,不仅增 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 力。
04
吸氧在医疗领域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辅助手段
1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吸氧可缓解呼吸困难,改善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
吸氧有助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哮喘症状。
3
肺纤维化 吸氧可改善肺部氧合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康复过程支持
01
02
03
心肌梗死
吸氧可减轻心肌缺氧,降 低死亡率。
氧气帐篷吸氧法
优点
可提供高浓度氧气,适用于多人 同时吸氧或需要较高氧浓度的场
合。
缺点
设备笨重、价格昂贵,使用不便。
使用方法
将帐篷搭建好,患者进入帐篷内, 通过管道连接氧气源和帐篷内的 氧气出口。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帐篷密闭性和氧气浓度, 确保安全使用。
不同方法适用场景及优缺点比较
鼻导管吸氧法适用于长期吸氧及家庭 氧疗,面罩吸氧法适用于严重缺氧患 者,氧气帐篷吸氧法适用于多人同时 吸氧或需要较高氧浓度的场合。
不同吸氧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吸氧方 法。
03
吸氧注意事项与禁忌
吸氧前准备工作
了解患者病情及吸氧需求
01
在吸氧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
的吸氧需求,确保吸氧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吸氧操作ppt课件

确保用氧安全。
吸氧操作的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保持通风
在进行吸氧操作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 护装备,如氧气面罩、护目镜等,以保护 操作人员免受有害气体的侵害。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的良好通 风,以降低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浓度 ,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避免长时间暴露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 现和处理因吸氧操作引起的健康问题。
吸氧操作案例三:高原缺氧环境的应对措施
总结词
适应高原环境,预防高原病
详细描述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容易导致高原病。通过吸氧操作,可以帮助游客和居民快速适应高原环境,预防高原病的发 生,保障身体健康。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吸氧操作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吸氧操作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缓解缺氧症状、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 要意义。
Part
02
吸氧设备与操作流程
吸氧设备介绍
氧气瓶
储存氧气的压力容器,通常配有 压力表、减压器和阀门。
吸氧管
连接吸氧面罩和氧气源的管道, 确保氧气能够顺利输送到患者。
流量计
测量氧气流量的装置,确保氧气 流量符合患者需求。
吸氧面罩
提供氧气给患者的直接接触面罩 ,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
吸氧操作流程
确认氧气瓶压力
在使用前,检查氧气瓶的压力, 确保足够供给。
打开氧气瓶阀门
1
缓慢打开氧气瓶阀门,排出瓶内空气,然后关闭阀门。
连接吸氧管和面罩
2
将吸氧管连接到氧气瓶,并将面罩放置在患者口鼻处。
调节氧气流量
3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使用流量计调节氧气流量。
观察患者反应
吸氧操作的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保持通风
在进行吸氧操作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 护装备,如氧气面罩、护目镜等,以保护 操作人员免受有害气体的侵害。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的良好通 风,以降低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浓度 ,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避免长时间暴露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 现和处理因吸氧操作引起的健康问题。
吸氧操作案例三:高原缺氧环境的应对措施
总结词
适应高原环境,预防高原病
详细描述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容易导致高原病。通过吸氧操作,可以帮助游客和居民快速适应高原环境,预防高原病的发 生,保障身体健康。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吸氧操作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吸氧操作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缓解缺氧症状、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 要意义。
Part
02
吸氧设备与操作流程
吸氧设备介绍
氧气瓶
储存氧气的压力容器,通常配有 压力表、减压器和阀门。
吸氧管
连接吸氧面罩和氧气源的管道, 确保氧气能够顺利输送到患者。
流量计
测量氧气流量的装置,确保氧气 流量符合患者需求。
吸氧面罩
提供氧气给患者的直接接触面罩 ,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
吸氧操作流程
确认氧气瓶压力
在使用前,检查氧气瓶的压力, 确保足够供给。
打开氧气瓶阀门
1
缓慢打开氧气瓶阀门,排出瓶内空气,然后关闭阀门。
连接吸氧管和面罩
2
将吸氧管连接到氧气瓶,并将面罩放置在患者口鼻处。
调节氧气流量
3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使用流量计调节氧气流量。
观察患者反应
护理课件吸氧PPT

老年患者吸氧时,要评估患者的缺氧 程度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氧流量 和吸氧方式。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和缺氧症状,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感谢观看
THANKS
吸氧方式
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 氧、鼻塞吸氧等多种方式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 的方式。
吸氧的适应症
心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源性心脏 病等心肺疾病导致缺氧
的患者。
呼吸衰竭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 竭,如肺炎、重症肌无
力等。
休克
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 克等需要提高组织灌注
压的患者。
其他适应症
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和吸 氧方式,提高护理效果。
04
吸氧的并发症及处理
氧中毒
总结词
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肺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详细描述
氧中毒通常发生在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的情况下,由于氧气浓度过高,导致 肺部液体过多,引发肺水肿和呼吸困难。此时应立即停止吸氧,给予对症治疗 。
氧气管道和连接装置应 定期检查,确保无破损 、漏气现象。
03
吸氧过程中,应避免氧 气流速过快,以免引起 呼吸急促、窒息等不良 反应。
04
吸氧时应保持呼吸道通 畅,避免呕吐物、分泌 物阻塞呼吸道。
患者教育
01
02
03
04
告知患者吸氧的目的、作用及 注意事项,使其了解吸氧的重
要性。
指导患者正确的吸氧方法,如 使用鼻导管、面罩等,确保有
呼吸抑制
总结词
过度吸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或呼吸暂 停。
详细描述
过度吸氧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呼吸频 率减慢或呼吸暂停。此时应立即降低氧气浓度,保持呼吸道 通畅,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
感谢观看
THANKS
吸氧方式
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 氧、鼻塞吸氧等多种方式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 的方式。
吸氧的适应症
心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源性心脏 病等心肺疾病导致缺氧
的患者。
呼吸衰竭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 竭,如肺炎、重症肌无
力等。
休克
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 克等需要提高组织灌注
压的患者。
其他适应症
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和吸 氧方式,提高护理效果。
04
吸氧的并发症及处理
氧中毒
总结词
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肺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详细描述
氧中毒通常发生在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的情况下,由于氧气浓度过高,导致 肺部液体过多,引发肺水肿和呼吸困难。此时应立即停止吸氧,给予对症治疗 。
氧气管道和连接装置应 定期检查,确保无破损 、漏气现象。
03
吸氧过程中,应避免氧 气流速过快,以免引起 呼吸急促、窒息等不良 反应。
04
吸氧时应保持呼吸道通 畅,避免呕吐物、分泌 物阻塞呼吸道。
患者教育
01
02
03
04
告知患者吸氧的目的、作用及 注意事项,使其了解吸氧的重
要性。
指导患者正确的吸氧方法,如 使用鼻导管、面罩等,确保有
呼吸抑制
总结词
过度吸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或呼吸暂 停。
详细描述
过度吸氧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呼吸频 率减慢或呼吸暂停。此时应立即降低氧气浓度,保持呼吸道 通畅,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2
11
给氧方法
氧气枕法
2021/3/12
12
氧气筒、氧气表装置
供氧装置
2021/3/12
13
➢ 评估患者 ➢ 环境准备 ➢ 护士准备 ➢ 用物准备
中心供氧鼻塞给氧法
2021/3/12
14
操作规程
➢ 用氧: 携用物于床旁→核对解释→装表→接输氧管 →开流量开关→检查氧流是否通畅→选择清洁鼻腔 →插入鼻塞→固定→记录→整理→交待注意事项
•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 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 2.患者吸氧过程中,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 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 量表。
• 3.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等 情况有无改善,及时调整用氧浓度。
2021/3/12
19
装表
接湿化瓶
接橡胶管
2021/3/12
20
方法
清洁
调流量
2021/3/12
21
装表
检查装置
2021/3/12
22
操作规程
➢用氧:吹尘→装表→检查是否漏气→接通 气管、湿化瓶、输氧管及接管→携用物于 床旁→核对解释→选择清洁鼻腔→备胶布 →连接鼻导管→开流量开关→测量插管长 度→湿润鼻导管→插管→固定→记录→整 理→交待注意事项
2021/3/12
• 表现:烦躁。呼吸、心率增快, 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 发绀、昏迷。
• 预防措施:鼓励病人作深呼吸, 多咳嗽,经常改变卧位、姿势, 防止分泌物阻塞。
29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干 燥
2021/3/12
• 表现:呼吸道黏膜干燥, 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
• 预防措施:加强吸入氧 气的湿化,定期做雾化 吸入
➢ 停氧:取下鼻塞→余气放尽后关流量开关→记录停 氧时间
2021/3/12
15
氧气筒供氧鼻导管给氧法
➢ 评估患者 ➢ 环境准备 ➢ 护士准备 ➢ 用物准备
2021/3/12
16
装表法
吹尘 接表 接湿化瓶 检查装置源自2021/3/1217
装表
吹尘
接表
2021/3/12
18
中心供氧装置
2021/3/12
8
吸氧的注意事项
• 4.持续鼻导管吸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1次以上,双侧鼻孔 交替插管,并及时清楚鼻腔分泌物,防止鼻导管堵塞。
• 5.吸氧水每天更换一次,
• 6.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 即不可再用。
2021/3/12
9
方法
2021/3/12
10
➢ 面罩给氧
➢ 头罩给氧 ➢ 氧气帐给氧
及机体
4
目的
纠
减
促
正
轻
进
缺
心
氧
脏
组 织 新
状
负
陈
态
荷
代
谢
5
缺氧程度判断
• 轻度低氧血症:SaO2> 80%,无紫绀,如有呼吸困难, 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氧流量1~2L/min)氧气
• 中度低氧血症:SaO2 60%~80%,有紫绀、呼吸困难, 需氧疗
• 重度低氧血症:SaO2< 60%,显著紫绀、呼吸极度困难、 出现 三凹症,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
吸氧的护理与 注意事项
1
定义
氧疗:即氧气吸入疗法,是通过提高吸入气中的 氧浓度,增加肺泡气氧浓度,促进氧弥散,提高 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缓解和纠正机体缺氧的 医疗措施.
2
缺氧分类
3
适应证
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病理状况下机体对氧供需求的 明确增加
存在低氧血症 ,机体又缺氧;
无低氧血症 ,但机体处于高危缺氧状 不能耐受低氧。
2021/3/12
6
氧浓度与氧疗种类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 低浓度吸氧:低于40%;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患
者 • 中等浓度氧疗:40~60%;用于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
出量不足患者 • 高浓度氧疗:高于60%;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
患者
2021/3/12
7
吸氧的注意事项
0.5MPa(5Kg/cm2)时应更换氧气筒 ➢ 氧气筒应根据实际情况悬挂“满”或“空”的标志,
以防急救时搬错
2021/3/12
27
氧疗副作用及预防措施
表现:胸骨下不适、疼痛、灼
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
氧
心、呕吐、烦躁、干咳。
中
毒
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 度给氧。
2021/3/12
28
肺 不 张
30
呼 吸 抑 制
2021/3/12
• 鉴于2型呼吸衰竭病人,由于 PaCO2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 中枢失去了对二氧划碳的敏感 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 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 持,吸入高浓度氧,解除了缺 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中枢 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 预防措施:给予2型呼吸衰竭病 人,给予低浓度、低流量给氧
➢停氧 :取下鼻导管→关闭总开关→余气放 尽后关流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2021/3/12
23
插管长度
插管长度: 鼻尖至耳垂的2/3
2021/3/12
24
固定方法
2021/3/12
25
2021/3/12
记录
26
注意事项
➢ 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油、 防热
➢ 用氧时做到“带氧进带氧出” ➢ 每日更换鼻塞或鼻导管2次以上 ➢ 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当压力表指示的压力为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