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诊断通讯接口OBD
obd功能

obd功能OBD(On-Board Diagnostics)是指车载诊断系统,用于监测和诊断车辆的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
它可以帮助车主和技术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车辆故障,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可靠性。
OBD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故障诊断:OBD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和诊断车辆的故障,并通过故障码告知用户。
故障码可以明确指示出故障的具体部位,节省了技术人员的诊断时间,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2. 实时数据监测:OBD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各种数据,如发动机转速、车速、冷却液温度、氧传感器数据等。
这些数据通过OBD接口可以传输到诊断仪或手机上,方便用户了解车辆的工作状态。
3. 维护提醒:OBD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工作情况和里程数,判断何时需要进行保养和更换零部件。
通过提醒车主及时进行维护,可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修成本。
4. 燃油经济性评估:OBD系统可以监测车辆的燃油消耗量,并根据车速、转速等信息,评估燃油经济性。
这对于节约燃油、降低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都有积极的作用,并可以帮助用户调整驾驶习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5. 数据记录与分析:OBD系统可以记录车辆的行驶数据,如车速、里程数、急加速、急刹车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故障诊断、事故分析和驾驶行为评估,有助于提高道路安全和驾驶者的行为规范。
6. 车辆安全:OBD系统可以与车辆的安全系统进行集成,如防盗系统、刹车系统等。
当发生异常情况时,OBD系统可以通过警告灯、声音等方式提醒驾驶者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总之,OBD功能为车主和技术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车辆诊断与维护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车辆的故障,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今后的发展中,OBD功能将会越来越智能化,为用户提供更多实用的车辆信息和服务。
obd原理

OBD原理简介OBD(On-Board Diagnostics)是指车辆上的诊断系统,通过连接到车辆上的OBD接口,可以获取到车辆的实时数据和故障码信息。
OBD系统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使得车辆维修和故障诊断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OBD接口与协议OBD接口通常连接在车辆底盘上的一个16引脚的接口中,被称为OBD-II接口。
通过该接口,可以使用标准的OBD协议来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通信。
OBD协议OBD协议是一个基于串行通信的协议,使用标准的ASCII字符作为命令和数据的传输格式。
常用的OBD协议有以下几种:1.ISO 9141-2:适用于欧洲和亚洲车辆,数据传输速率为10.4 kbps。
2.J1850 PWM:适用于美国车辆,数据传输速率为41.6 kbps。
3.J1850 VPW:适用于美国车辆,数据传输速率为10.4 kbps。
4.ISO 15765-4 CAN:适用于大多数现代车辆,数据传输速率为500 kbps。
OBD数据OBD系统可以获取到车辆各个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的数据,包括引擎转速、车速、油门开度、冷却液温度等等。
这些数据以特定的PID(Parameter Identification)进行标识,通过发送OBD命令可以获取到相应的数据。
OBD命令OBD命令是用于与车辆的ECU进行通信的指令,包括查询当前车辆状态的命令,读取特定传感器数据的命令,以及清除故障码的命令等。
常用的OBD命令有以下几种:1.查询发动机数据:用于查询引擎的实时数据,如引擎转速、冷却液温度等。
2.查询车速:用于查询当前车辆的速度。
3.查询故障码:用于查询车辆故障的存储和当前故障码。
OBD故障码OBD系统可以检测到车辆的故障,并将故障信息以故障码的形式存储在ECU中。
这些故障码可以通过OBD命令读取到,并根据故障码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故障诊断。
常见的OBD故障码有以下几种:1.P系列故障码:用于表示发动机和动力总成相关的故障。
2024版OBD使用说明

OBD使用说明•OBD基本概念与原理•OBD设备选择与安装目录•数据读取与解析方法•故障诊断与排除流程•软件更新与升级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01OBD基本概念与原理OBD 能够对车辆的各种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并提醒驾驶员。
OBD系统还可以对车辆的排放进行监控,确保其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s的缩写,意思是指车载自动诊断系统。
OBD定义及作用OBD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来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
当发现异常或故障时,OBD系统会通过故障代码(DTC)来指示具体问题。
驾驶员或维修人员可以通过专门的诊断工具来读取故障代码,并进行相应的维修。
工作原理简述在车辆年检时,检测人员会通过OBD 系统来检查车辆是否存在故障或排放超标等问题。
车辆年检故障排查二手车评估当车辆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OBD 系统来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在购买二手车时,可以通过OBD 系统来检查车辆的历史故障记录和维修情况,为购买决策提供参考。
030201常见应用场景相关法规与标准各国针对OBD系统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监控车辆的运行状态和排放情况。
在我国,环保部门也制定了严格的OBD法规和标准,要求所有新生产的轻型汽车和重型柴油车都必须配备OBD系统。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OBD系统将会更加普及和重要。
02OBD设备选择与安装03多功能集成式OBD 设备除了基本的OBD 功能外,还集成了GPS 定位、行车记录仪、胎压监测等多种功能。
01独立式OBD 设备可独立工作,无需连接手机或电脑,具有实时故障诊断、数据存储等功能。
02蓝牙/WIFI 连接式OBD 设备通过蓝牙或WIFI 与手机或电脑连接,实现远程监控、数据传输、实时故障诊断等功能。
设备类型及功能对比选购注意事项与建议选择与您的车型及OBD 接口兼容的设备。
选择知名品牌、质量可靠的产品,避免购买劣质设备。
车载故障诊断系统(OBD)研发建设方案(二)

车载故障诊断系统(OBD)研发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车载故障诊断系统(OBD,On-Board Diagnostics)作为汽车电子诊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汽车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为驾驶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车况信息,有助于保障行车安全。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也成为了国家战略。
在此背景下,OBD 系统的研发和建设更显重要。
通过OBD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消耗、排放状况等关键参数,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工作原理OBD系统主要通过车辆通信接口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数据交换。
当车辆出现故障时,ECU会记录故障信息并存储,同时通过OBD接口将故障信息传输至外部设备。
驾驶员或维修人员可以通过OBD设备读取故障信息,快速定位并修复故障。
此外,OBD系统还具备远程通信功能。
当车辆发生故障时,OBD设备可以自动将故障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客户端实时查看车辆故障信息,实现远程故障诊断和维修指导。
三、实施计划步骤1.技术研究与开发:成立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进行OBD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工作。
2.实验室测试与验证:在实验室环境中对OBD系统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实地试验与部署:选择典型车辆和实际运行环境进行实地试验,收集实际运行数据,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4.标准化与认证: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同时申请相关认证,如ISO 22901等。
5.产业化与推广: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将OBD系统投入产业化生产,并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和应用。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所涉及的OBD系统适用于各类在用车辆,包括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同时,该系统也可应用于各类商用车和特种车辆,如物流车队、出租车公司、公共交通系统等。
OBD接口作用和针脚定义图解

OBD接口作用和针脚定义图解车辆OBD接口,连接车辆ECU行车电脑的接口,检修车辆时把设备解码仪插在此接口,进行扫描车辆是否有故障及故障代码,以后的车联网都是基于此口加以研发的。
什么是OBDOBD全称:On Board Diagnostics,翻译成中文是: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 Ⅱ'是"on Board Diagnositics Ⅱ'。
为使汽车排放和驱动性相关故障的诊断标准化,从1996年开始,凡在**销售的全部新车,其诊断仪器、故障编码和检修步骤必须相似,即符合OBD Ⅱ程序规定。
作为驱动性和排放诊断基础,OBD Ⅱ系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实施。
OBDII的作用OBD Ⅱ程序使得汽车故障诊断简单而统一,维修人员不需专门学习每一个厂家的新系统。
【1】随时检测零部件和系统的故障,保证汽车在使用寿命中的排放不超过OBD 法规的要求【2】检测到相关排放故障时,OBD系统可以用仪表板上的MIL灯进行报警。
【3】故障车辆能够得到及时修理,减少车辆排放。
【4】OBD系统有助于技师迅速诊断,对症修理,降低维修成本。
汽车OBDII接口定义除却各种电源和地线之外,关键的有CAN线、ISO 0141-2 K线、J1850总线,接口也有很多。
下面我们来看看OBDⅡ接口引脚定义。
【1】、【3】、【8】、【11】、【12】、【13】厂家自定义【2】SAE J1850 总线+【10】SAE J1850 总线﹣【4】车身地【5】信号地【6】CAN-H 【14】CAN-L【7】K-Line【15】L-Line【16】常电源故障码标准SAE J2023规定了一个5位标准故障代码,第1位是字母,后面4位是数字。
【1】首位字母表示设置故障码的系统。
当前分配的字母有4个:"P'代表动力系统,"B'代表车身,"C'代表底盘,"u'代表未定义的系统。
OBD使用说明范文

OBD使用说明范文1.OBD是什么?OBD(On-Board Diagnostics)是车辆上的故障诊断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报告车辆的运行状况。
OBD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各项参数,并通过诊断故障码来检测车辆存在的问题。
OBD系统可以帮助车主和修理技师快速准确地定位和解决车辆故障。
2.OBD的诊断工具为了使用OBD系统,您需要一个OBD诊断工具。
OBD诊断工具分为两种类型:专业级和个人级。
专业级的诊断工具通常价格较高,功能强大,适合专业维修人员使用。
个人级的诊断工具价格较低,使用简便,适合车主自己检测和诊断车辆故障。
3.OBD的连接方式通常,OBD诊断工具通过一个OBD接口与车辆的OBD系统连接。
OBD 接口通常位于驾驶员侧的底部,在车辆的驾驶员座椅下面。
将OBD诊断工具正确地插入车辆的OBD接口后,您可以开始使用OBD系统进行车辆的诊断和故障排查。
4.OBD的使用步骤使用OBD系统进行车辆诊断的一般步骤如下:Step 1: 准备工作确保车辆电源关闭,插入诊断工具的OBD接口并启动汽车。
Step 2: 连接诊断工具将诊断工具与OBD接口连接。
通常,插头上有一根电缆,一端连接诊断工具,另一端连接车辆的OBD接口。
Step 3: 打开诊断工具按下诊断工具上的电源开关,打开诊断工具。
Step 4: 选择功能根据诊断工具的操作界面,选择相应的功能。
例如,读取故障码,清除故障码,实时数据流监测等。
Step 5: 读取故障码选择“读取故障码”功能后,诊断工具将自动扫描并读取车辆的故障码。
故障码是一系列数字和字母的代码,可以帮助您定位车辆存在的问题。
Step 6: 解读故障码根据诊断工具的故障码库,解读故障码的含义。
故障码通常指示车辆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您判断出车辆故障的原因。
Step 7: 排查和修复故障根据故障码的含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排查和修复车辆的故障。
您可以根据故障码参考手册中的建议,或者向专业维修人员寻求帮助。
OBDII协议深度解析汽车诊断通信的通信协议

OBDII协议深度解析汽车诊断通信的通信协议OBDII 协议深度解析:汽车诊断通信的通信协议随着现代汽车的发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汽车诊断系统在车辆维修和故障排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OBDII(On-Board Diagnostics II)协议作为汽车诊断通信的核心部分,扮演着连接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和诊断设备的重要桥梁。
本文将深度解析 OBDII 协议的通信原理和通信协议,以便更好地了解汽车诊断通信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一、OBDII 协议概述OBDII 协议是汽车诊断通信的通信协议标准,旨在为故障诊断提供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化的通信协议。
它规定了车辆电子控制单元与诊断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和命令集等,以实现车辆参数获取、故障码读取和清除、状态监测等功能。
OBDII 协议通常使用标准的OBD 插头连接到车辆的OBD 接口上,通过诊断设备与车辆进行通信。
二、OBDII 协议的物理层OBDII 协议的物理层主要规定了通信所使用的物理介质和接口标准。
通常情况下,OBDII 协议采用了标准的 OBD 插头和汽车诊断接口进行连接。
OBD 插头通过标准化的16针接口连接到车辆的 OBD 接口上,其中引脚的分配和功能也都严格规定。
OBD 插头中的引脚主要用于传输数据和供电,确保诊断设备可以正常与车辆进行通信。
三、OBDII 协议的数据链路层OBDII 协议的数据链路层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格式和通信速率等方面的内容。
在 OBDII 协议中,数据的传输采用了基于 CAN 总线的通信方式。
CAN 总线是现代汽车中常用的一种数据通信总线,具有高速、可靠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非常适合于车辆的诊断通信。
OBDII 协议中规定了数据的格式和编码方式,以及数据帧的组织和解析方法,保证诊断设备可以准确地获取和解析车辆参数和故障码等信息。
四、OBDII 协议的应用层OBDII 协议的应用层规定了诊断设备与车辆之间的通信协议和命令集。
obdii 的通讯协议

OBD-II的通讯协议简介OBD-II(On-Board Diagnostics II)是指车辆上的自动诊断系统,它通过车辆上的标准接口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通信。
OBD-II的通讯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方式,使得车辆的故障诊断和性能监测变得更加方便和标准化。
OBD-II的标准接口OBD-II的标准接口采用了16个针脚的连接器,通常位于驾驶室内的仪表盘下方。
接口包括了供电、地线、数据线等多个针脚,用于与OBD-II扫描工具或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接口的形状和排列方式是标准化的,以确保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OBD-II的通讯协议OBD-II的通讯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方式,使得OBD-II设备可以与车辆的ECU进行通信并获取相关的诊断信息。
OBD-II的通讯协议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标准:1. OBD-II的物理层协议OBD-II的物理层协议定义了数据的传输方式和电气特性。
通常采用的物理层协议有两种:ISO 9141-2和ISO 14230-4(也称为K线协议),以及ISO 15765-4(也称为CAN协议)。
ISO 9141-2和ISO 14230-4协议使用了K线作为数据线,通过电平的变化来传输数据。
ISO 15765-4协议则采用了CAN总线作为数据线,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2. OBD-II的应用层协议OBD-II的应用层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命令的交互方式。
通常使用的应用层协议有以下几种:SAE J1850 PWM、SAE J1850 VPW、ISO 9141-2、ISO 14230-4和ISO 15765-4。
这些应用层协议定义了诊断请求和响应的格式、命令的编码方式以及错误码的定义。
通过这些协议,OBD-II设备可以向ECU发送特定的命令,并从ECU获取诊断信息和实时数据。
OBD-II的诊断信息OBD-II的通讯协议定义了许多诊断信息的标准参数,可以用于监测车辆的性能和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障诊断通讯接口OBD-II标准简介
早先的故障诊断仪都是由各个整车制造厂或仪器制造商各自开发的,诊断接口和通讯方式各不相同,不能互相通用。
以诊断插座为例,福特车系有7针、25针,奔驰车系有圆形9针、38针、长方形16针等等。
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给维修工作带来了麻烦,而且也增加了维修成本和人员培训费用,反过来也影响了产品在全球范围的销售。
自1987年起,美国加州大气资源局(CARB)规定车载故障自诊断系统必须能够对汽车排气系部件进行监测。
1994年CARB颁布了更为严格的废气排放控制法规,规定与排气相关的部件必须与被称为万能扫描工具的故障诊断仪进行通信。
同时,美国环境厅(EPA)也采取相应措施在全美推广使用。
在CARB 的要求下,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进一步推进了与故障诊断仪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形成了诊断仪接口的OBD-II标准。
OBD-II是ON-BOARD DIAGNOSITICS的缩写,即第二代随车电脑诊断系统,它代表了目前大部分诊断仪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一个实际的标准,因而得到了
汽车制造商的支持。
其主要特点有:
·诊断插座统一为16针插座,并统一安装于驾驶室仪表板
下方。
诊断插座如图1所示,引脚定义如表1所示;
·串行数据通信协议采用IS09141和
SAE两个标准;
·具有统一的5位故障代码。
例如
P1352,第一个英文字母代表被测控制
器,如P代表发动机电脑控制器
(Power),B代表车身电脑控制器
(Boby),C代表底盘电脑控制器
(Chassis),第二个字代表制造厂,第
三个字代表SAE定义的故障范围码,
最后两个字代表原厂故障码;
·具有用诊断仪直接读取并清除故障码的功能;
·具有行车记录功能,能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资料;
·具有记忆并重新显示故障信息的功能。
3 V.A.G1551功能简介
V.A.G1551是大众集团内部售后服务通用的汽车电子系统维修、诊断仪器,可以读取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十多个汽车电子系统的诊断和测试信息。
比如在检修发动机电子时,维修人员可以使用其来读取故障代码,同时也可以读取发动机实时状态参数如转速、水温、负荷、电压、喷油时间等,另外还能向ECU的各执行机构发出强制执行命令。
操作时,将诊断仪与汽车排档前的诊断插座连接即可。
诊断插座符合OBD-II标准,其中引脚4为车身搭铁,引脚 7为B.D.DIAKM 即K线),引脚16为蓄电池正极,其余引脚均为空。
使用时首先要输入检测对象的地址代码,如发动机电子为01,然后要选择功能,如查询故障代码的功能号为02。
具体使用方法见相关资料。
诊断插座的引脚7应与汽车上各电子控制系统的K线相连接,诊断仪一次只能与一个电子控制系统通信。
开始时,诊断仪以广播的方式通过K线发送识别信息(即地址码),但只有与地址码相对应的电子控制系统才作出响应,于是诊断仪和该电子控制系统开始通信,其余各系统仍处于待机状态。
4 V.A.G1551与发动机电子通信规律初探
由于条件限制,本文只研究了V.A.G1551与Engine Electronics的通信规律,并且ECU只限于MOTRONIC M1.54P。
4.1 利用计算机串口截码
考虑到V.A.G1551与ECU的通信码均为串口信号,只是与RS-232标准串口信号的电压不同,标准串口信号的“1”用-12V表示,“0”用+ 12V表示,而K线的“0”用0~1.3V表示,“1”用12V表示,所以只要设计一块转换卡,把K线的串口信号转换为标准串口信号,即可实现利用计算机串口来截取
V.A.G1551与ECU的通信码,从而研究它们的通信规
律。
转换卡除了能完成电平转换功能外,工作频率要大于
10kHz,且输入电阻要大,不至于影响V.A.G1551与
ECU的通信。
图2给出计算机串口截码原理图。
采用转换卡截码的效率很高,每次截码得到的文件也较
小,大约1Kbytes多,并可以直接在编辑软件下阅读,使用
非常方便。
下面的任务就是对V.A.G1551的各个功能逐个进行截码研究,弄清在发动机的各个工况下它们是如何进行通信的。
4.2 截码数据分析
下面给出V.A.G1551在功能号04数据块000进行通信时截码得到的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
在V.A.G1551发出地址码后,ECU回答控制器版本号,如表2所示。
接下来,双方发出握手信号以不中断联系,并且ECU等待V.A.G1551发出指令:
03FC OBF4 09F6 03
03FC 0CF3 09F6 03
03FC 0DF2 09F6 03
V.A.G1551发出功能04-000指令,ECU回答相应信息,并且双方不断问答,直到用户输入“→”:
03FC CEF1 11EE 03
0DF2 0FF0 F40B 659A A25D C837 1DE2 807F SBA4 02FD 00FF 07F8 1FE0 03
03FC 10EF 11EE 03
0DF2 11EE F40B 659A A25D C837 1DE2 807F 5BA4 02FD 00FF 07F8 1EE1 03
03FC 12ED 11EE 03
0DF2 13EC F40B 659A A25D C837 1DE2 807F 5BA4 02FD 00FF 07F8 1EE1 03
接下来双方又进行握手等待,直到用户发出结束指令,通信结束:
03FC 14EB 09F6 03
03FC 15EA 09F6 03
03FC 16E9 09F6 03
03FC 17EB 09F6 03
03FC 18E7 06F9 03
在这些数据中,还可以发现一个特殊的码子,即每一行的第二个数据,经分析,这是一个记数码,通信双方每发出一次信息均加一。
并且可以看到,在功能号04数据块000时V.A.G1551发出的命令为11,结束指令为06。
双方采用的校验方式为反码,即接收方发出接收码的反码,发送方收到反码后就认为对方接收正确(如V.A.G1551发06,ECU答F9)。
经过多次实验,可以获知V.A.G1551在检测发动机电子的各个功能(包括读故障码和消除故障码)时的通信码,这些通信码为研制与V.A.G1551兼容的汽车故障诊断仪打下坚实的基础。
V.A.G1551除了可以读取故障代码外,还可以读取发动机实时状态参数如转速、水温、负荷、电压、喷油时间等,经过数据分析,V.A.G1551并不是把这些参数直接显示出来,而是把这些参数的码子经过某种转换再显示出来。
5 开发与V.A.G1551兼容的计算机汽车诊断系统
V.A.G1551是德国制造的仪器,价格昂贵,并且有部分V.A.G1551是德文显示,用起来多有不便,因此有必要开发与其兼容的汽车诊断仪。
通用的计算机系统有标准的串口,且编程余地大、易调试、所以可先开发计算机诊断系统。
5.1 硬件部分
同样,计算机系统的串口与V.A.G1551的串口不兼容,因此需要设计一块适配卡,与上述转换卡不同的是,适配卡的数据流是双向的,但因为通信是半双工的,所以适配卡上应加上一个模拟开关,以隔
离双方数据。
图3给出适配卡原理图。
当计算机发出数据时,模拟开关接通,数据通过K线
发给ECU,同时数据又发回给计算机,当计算机接收到数
据后可判定数据已发完,此时应立刻关闭模拟开关,等待
ECU回答。
在这个过程中模拟开关的关闭时间是个关键,若模拟开关关早了(即计算机串码还未发完)则ECU接收的数据会出错,若模拟开关关晚了(即 ECU已发出数据)则会影响计算机接收数据。
5.2 软件部分
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即把主程序编成一个模块,V.A.G1551每一个功能都编成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汇编后再连接成可执行文件。
采用模块程序设计有以下一些优点:
(1)每个模块任务明确,便于理解;
(2)单个模块易于编写和调试;
(3)便于程序和维护的修改;
(4)要增加诊断的功能,只要增加相应的模式块即可。
编制程序的时候可采用逐渐增加功能的方法,即先编主模块和第一个功能模块,调试成功后连上第二个功能模块再调试,直到全部完。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试,笔者已初步开发完成与V.A.G1551兼容的计算机诊断系统,当然目前只限于诊断M1.54P的发动机电子。
图4给出软件的主框图。
本文介绍的方法是通过研究V.A.G1551与ECU的外部通信规律来开发与V.A.G1551兼容的汽车故障诊断仪,应该说在主要功能上能与 V.A.G1551保持一致,但在细节问题上还有差异。
并且本文尚未涉及到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V.A.G1551与ECU的确认码问题的,也就是说当V.A.G1551收到ECU的确认码是错误的时候会做何动作画。
这些问题还等待我们去作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