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的结构 -

合集下载

16条产业链的内容

16条产业链的内容

16条产业链的内容产业链是一个由产品制造、供应、销售等环节组成的经济系统。

下面将介绍16条不同产业链的内容。

1. 食品产业链:这是一个涉及农业、加工、包装、运输和零售等环节的产业链,用于生产和分销各种食品。

2. 电子产业链:由制造电子元件、组装电子设备、分销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组成,以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3.汽车产业链:该产业链包括汽车制造、零部件供应、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用于生产和销售各种类型的汽车。

4. 纺织产业链:从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制造到销售等环节,用于生产和供应各种纺织品和服装。

5. 建筑产业链: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材料供应、装修、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等环节,以满足建筑和房地产需求。

6. 化工产业链:涵盖石油提炼、化学反应、精细化工、产品分销等环节,用于生产和供应各种化学品。

7. 医药产业链:包括药物研发、制造、销售和药店服务等环节,以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

8. 能源产业链:涵盖矿产开采、能源生产、供应和能源消耗等环节,以满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

9. 旅游产业链:包括旅游规划、交通运输、酒店、餐饮和旅游景点提供的服务等环节,以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

10. 金融产业链:从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到市场交易等环节,用于提供金融服务和满足人们的资金需求。

11. 媒体产业链:涵盖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环节,以提供各种信息和娱乐服务。

12. 教育产业链:包括学校、教育机构、教材出版、培训和在线教育等环节,以提供各类教育服务。

13. 电力产业链:涵盖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以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14. 包装产业链:从包装设计、材料生产、包装制造到包装销售等环节,提供各种产品的包装服务。

15. 零售产业链:包括批发、零售商、电子商务和物流等环节,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16. 机械制造产业链:从零部件制造、机械装配到机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以生产和供应各种机械设备。

产业链分析揭示有色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和关键环节

产业链分析揭示有色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和关键环节

产业链分析揭示有色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和关键环节有色行业是指以有色金属矿石为原料,通过冶炼、加工及相关制造环节,生产出各类有色金属和相关产品的产业领域。

有色金属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产业链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有色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和关键环节,以及相关的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

一、有色行业的产业链结构有色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

1. 上游环节上游环节主要包括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和提炼。

有色金属矿石是有色金属的原料,包括铜、铝、镍、锌等。

在上游环节中,有色金属企业通过矿山开发、矿石提炼和选矿等工艺,将矿石转化为金属精矿。

2. 中游环节中游环节是指将金属精矿进行冶炼和精炼加工,生产出金属产品和半成品。

这个环节包括熔炼、加热、炉渣处理等工艺。

在中游环节中,主要企业包括冶炼厂和精炼厂。

它们通过高温熔炼和物理化学方法,提取出纯净的有色金属。

3. 下游环节下游环节是指对中游产出的有色金属进行加工、制造和应用。

这个环节涉及到各行各业,包括建筑材料、汽车制造、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等领域。

下游环节的企业主要负责将有色金属加工成各类产品,并最终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二、有色行业的关键环节有色行业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和精炼加工、产品制造和应用。

1. 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是有色行业的基础环节,它涉及到矿山选址、矿石开采、矿石破碎和选矿等工序。

这一环节的效率和技术水平对于后续的冶炼加工和产品制造具有重要影响。

2. 冶炼和精炼加工冶炼和精炼加工是将金属精矿转化为纯净的有色金属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通过高温熔炼、物理化学过程和电解等技术手段,将金属精矿中的杂质分离出去,得到纯净的有色金属。

3. 产品制造和应用产品制造和应用是有色行业的最终环节,涉及到将有色金属加工成各类产品,并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中。

这一环节的企业需要具备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市场洞察力,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

产业链结构模型

产业链结构模型

产业链结构模型
产业链结构模型是描述一个产业链中各参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一个模型。

它主要是通过将产业链分解成不同部分,并描述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关性和依赖关系,来揭示一个产业链中的关键要素和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典型的产业链结构模型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 上游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组件或设备等对下游参与主体进行生产所必需的物品或服务。

2. 生产主体:进行产品或服务加工、制造或提供的企业或组织。

3. 下游分销商:负责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通过销售和分销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

4. 顾客或最终用户: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个人、家庭或企业。

5. 支持服务提供商:为产业链中的各个参与主体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企业或组织,例如物流、金融、技术支持等。

通过建立产业链结构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产业链中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产业链中的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和风险传导等问题。

这有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

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

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

人工智能产业链是指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集成了硬件、软件、数据、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的产业链结构。

本文将从上游的硬件和数据采集,到下游的应用开发和商业应用,详细介绍人工智能产业链的结构。

一、硬件与数据采集人工智能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硬件设备和大量的数据采集。

在硬件方面,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等,这些设备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同时,还需要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包括图像、语音、文本等各种类型的数据。

这些数据将成为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和学习基础。

二、算法与模型研发算法和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研发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算法和模型。

这些算法和模型能够对数据进行分类、识别、预测等处理,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在算法与模型的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研究。

三、软件与平台开发人工智能的应用离不开软件和平台的开发。

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软件开发负责将算法和模型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通过开发各种软件和平台,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这些软件和平台包括人工智能开发工具、数据处理工具、模型训练工具等,为开发人员提供便捷的开发环境和工具支持。

四、应用与商业化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应用和商业化。

在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下游,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如医疗、金融、交通、教育等。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提升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商业机会,如智能客服、智能推荐、智能驾驶等。

五、产业生态与合作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硬件供应商、算法研发机构、软件开发公司、行业应用企业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这些企业之间需要进行技术交流、合作研发、资源共享等,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16条产业链的内容

16条产业链的内容

16条产业链的内容摘要:1.产业链概述2.产业链的构成要素3.产业链的类型4.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5.我国产业链现状及发展方向正文:一、产业链概述产业链,是指一个产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配送,到最后进入消费领域的全过程。

它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产业环节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

产业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链的构成要素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产业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等环节。

2.产业主体:包括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

3.产业关联:各产业环节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4.产业协同:各产业环节之间通过合作、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产业链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产业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根据产业环节的不同,可以分为农业产业链、工业产业链、服务业产业链等。

2.根据产业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有产业链、民营产业链、外资产业链等。

3.根据产业关联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紧密型产业链、松散型产业链等。

四、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是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手段,提高产业链的效率、效益和竞争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2.提升产业链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优化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的效率。

4.建立健全产业链的监管体系,保障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五、我国产业链现状及发展方向我国产业链现状总体上呈现出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较为完整、产业基础较为雄厚等特点。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链的效率较低、附加值较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

未来,我国产业链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产业链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提高产业链的效益和竞争力。

2.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链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3.优化产业链的结构,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结构

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结构

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结构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一个涵盖广泛的产业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设备、电力设备、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

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下游的最终产品制造商和售后服务提供商。

首先,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

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各种金属、非金属、合金等原材料,例如铁、铝、铜、钢等。

这些原材料经过初加工、精炼和回收等过程,成为中间产品供应给中游的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

中游的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是机械装备制造业中的核心环节。

他们根据客户需求和最终产品的要求,设计和生产各种零部件和设备。

这些零部件包括机械零件、液压元件、电气元件、传动装置等,而设备则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纺织机械、电力设备等。

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从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下游的最终产品制造商是将中游的零部件和设备组装成最终产品,并将其销售给最终用户。

这些最终产品可以是农业机械、汽车、航空器、航天器、纺织品、电力设备等。

最终产品制造商与中游的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密切合作,从而获取所需的零部件和设备,并对其进行组装和测试等工序。

最后,售后服务提供商在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提供产品的维修、保养和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确保机械装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满意度。

售后服务提供商与最终产品制造商密切合作,以提供及时响应和高质量的售后服务。

总结起来,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可分为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下游的最终产品制造商和售后服务提供商。

这些环节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在这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各环节,良好的协作和合作是非常关键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会展产业链的结构及其产业延展效应

会展产业链的结构及其产业延展效应

会展产业链的结构及其产业延展效应一、会展产业链的结构(一)产业链的含义产业链是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

它其实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企业之间的一种关系,即针对某一产业,围绕生产要素流向,分析行业之间上中下游的供应关系,确定投入产出的价值比。

产业链中要素构成的多少,控制权的大小,链条的长短,链条的粗细决定着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对其他行业的依存度和影响力。

它通常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

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

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

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

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

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

通过产业链的上述几个含义可以做以下理解:第一,产业和客户是捆绑在一起的,多层次的开发非常有利于抓住各个层次中的核心客户,有力地扩大市场份额。

第二,产业关联性越强,它的资源利用率就会越高,资源有效利用其实就是等于在降低成本,等于盈利。

所以开发产品或服务内容务必需要很强的关联性。

第三,产业深度与产业链长度成正比,延长产业链代表产品深度开发,附加价值增加。

第四,产业链起点和终点并不固定,而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延伸。

(二)会展产业链的结构分析借鉴产业链的基本理论和会展业的基本特征,可以将会展产业链定义为:会展产业链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会展业和为会展活动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将关联度高、支持性强的企业纳入会展活动中来,彼此之间逐步形成的一种相互依托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会展产业链围绕会展活动的开展而形成,相关企业是以会展业为依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会展活动的发展并由此获得各自最大的利益。

产业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追求专业化的优化发展,各个产业之间都具有关联性,每个节点的行为都会影响链条上其它企业的决策。

上下游产业链图结构

上下游产业链图结构
财政扶持与税收优惠
政府通过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促 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技术创新驱动
技术研发与推广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新 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提升产 业链整体技术水平。
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 力,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 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
分销渠道优化
定期评估分销渠道的效益,及时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
销售策略制定
促销策略
制定有效的促销策略,如折扣、赠品、捆绑 销售等,以刺激消费者购买。
定价策略
根据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合理 的产品定价策略。
销售目标设定
设定明确的销售目标,并制定相应的销售计 划和实施方案。
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产业链是企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了解和分析产业链的结构、特点和运行规律,对于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和政府制定产业发 展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2
产业链上游分析
原材料供应
01
原材料种类
确定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种类, 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耗材 等。
02
03
供应量与稳定性
采购策略
评估原材料的供应量是否充足, 以及供应的稳定性,以确保生产 过程的连续性。
苹果公司通过垂直整合的方式,将产业链上下游紧密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独特的设计理念。从硬件到软件,从 生产到销售,苹果公司都亲自参与,确保了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和高效运作。
案例研究 案例一:苹果公司的产业链整合
案例二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特斯拉电动汽车产业链分析
创新驱动、颠覆传统
特斯拉电动汽车产业链以创新为核心 ,颠覆了传统汽车产业的模式。通过 垂直整合,特斯拉掌控了从电池、电 机、电控系统到整车的所有关键环节 ,实现了高效、环保的电动汽车生产 。同时,特斯拉还通过创新的服务模 式,如直营店和超级充电站,为用户 提供便捷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链


价值链是指企业组织和管理与其生产和销售的 产品与劳务相关的各种价值增值行为的链节总 和,每一价值增值行为构成了价值链上的一个 链节。 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 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 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 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天合汽车(美国)
LEAP(美国) 博世(德国) 电装(日本) 海拉(德国)
安全系统
座椅、电子设备 制动装置、火化塞等 压缩机、冷凝器 汽车灯具、喇叭
分享完毕! 谢谢!


(二)、汽车供应链
汽车企业供应模式 整车企业 汽车产品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 采用分级供应商模式 整车企业一般直接面对一级供应商 一级供应商(OEM) 一级供应商 提供发动机、变速箱 提供模块化零部件 等模块化产品 或整车关键零部件等 可能是整车厂的子公司或参股公司 上市公司举例:潍柴动力 二、三级供应商 二、三级供应商 为一级供应商提供组件和其他零部件 为一级供应商提供组件 或提供其他较小的零部件 上市公司举例:万丰奥威、中鼎股份等
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
潜在进入者 进入威胁 卖方 卖方侃 买方侃 价能力 行业内竞争对手 价能力 替代威胁 买方
替代品
问题

这五种决定因素,构成各行业中所有企业进行 竞争的空间,它们是决定行业竞争的性质以及 潜在利益的因素,对同一行业中所有企业都会 产生共同的影响。然而,现实中,即使在同一 产业部门内部,每个企业的市场业绩都不同, 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仅对产业内所有企业作市场结构分析是不够的, 必须对同一产业内部的企业行为方式作更加具 体的分析,及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奥克斯
曙光汽车 汇众汽车 比亚迪 新大地 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宝威 大迪
哈飞汽车
北京吉普 天津美亚 吉奥汽车 长安杰勋 扬子汽车 江南汽车
浙江众泰
奇瑞 上海华普
东风柳州汽 车
重庆力帆
南京汽车
飞碟汽车
中兴汽车
荣城华泰
东南汽车
富迪汽车
主要跨国零配件巨头和其核心产品
德尔福(美国) 天纳克(美国) 延峰伟士通(中美合资) 汽车电子内饰、地盘 悬挂系统、排气系统 仪表盘、座椅、保险杠
各级 采购
仓储 运输
订单 处理
批发 销售
零售
(二)、制造业微笑曲线
价值
O
产业设计 原料采购 生产制造 (跨国公司) 仓储运输 (中国企业) (跨国公司)
订单处理 批发经销 零售 采购运输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
供应链
二、2G和2.5G时代的移动通信产业链
手机标准的 制定 R&D 手机生产商
自主品牌研发模式及优势、劣势分析表1
企业
长安
开始时间
约1998年
研发模式
正在研发 反向研发和 外包
产品结构
微型、经济型和 中级轿车 微型、经济型和 中级轿车
代表产品
奔奔、CV8 等 QQ、旗云、 东方之子、 瑞虎等 荣威系列
优势
集成研发能 力积累 出成果快、 较强信成研 发能力 出成果快、 风险相对较 小
567
342 772 845 649 645 126 301 465 304 5016 6647
8.5%
5.1% 11.6% 12.7% 9.8% 9.7% 1.9% 4.5% 7.0% 4.6% 75.5% 100.0%
标致雪铁 龙, 4.6% 现代起亚, 7.0% 本田, 4.5% 其他, 25%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 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 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 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 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 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产业链的结构
一、制造业 (一)、制造业一般运作过程
原料与生产
产品 设计
第一是产品的技术,主要是指产品的工程,开发; 第二是在零部件的采购; 第三是汽车制造厂商; 第四个就是销售和服务。汽车金融服务在现在发达国际市场中占 汽车整车厂的利润比重越来越大。因为整车制造和销售的利润是 呈下降趋势。汽车金融服务包括汽车贷款、租赁、以旧换新等服 务。 有资料表明,汽车业带动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产业链上游涉及钢铁、机 械、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行 业; 下游涉及保险、金融、销售、维修、加油站、餐饮、旅馆等行业。
产业链的结构
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波特的竞争优势与竞争战略 20世纪80年代初,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 波特(Michael E . Porter)把作为主流的哈佛 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及其SCP分析范式运用于 企业竞争行为研究,试图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 存在及其产生的根源。 波特的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 以及《国家竞争优势》是将产业组织理论应用 到企业管理和战略研究领域的经典性著作。
反向研发
微型和经济型轿 车 微型和经济型轿 车
比亚迪
2002年
反映研发
F3、F6
出成果快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名录-表2
安徽江淮
上汽五菱 华晨中华 北汽制造 天马汽车 吉林一汽 长城汽车
贵州云雀
宝龙汽车 双环汽车 宁波华翔富 奇 昌河汽车 新凯汽车 江铃陆风
上海万丰
华晨金杯 北汽福田 天津一汽 吉利汽车 长安汽车 一汽轿车
产业链
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 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 企业价值链上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 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 节”。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 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运用价 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求企 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要求企业特别关注 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 争力,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优势既可以来源于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市场 范围的调整,也可来源于企业间协调或合用价值 链所带来的最优化效益。
(三)、汽车基本构造
汽车的组成部分 底盘 车身 发动机 电器与电子设备等
车身
发动机
(四)、汽车子行业划分
子行业划分 乘用车子行业 商用车子行业 汽车零部件子行业
乘用车 整车制造
轿车 SUV MPV
客车, 3% 货车, 22% 基本型乘 交叉型乘 用车, 55% 用车, 14% 运动型多 用途乘用 多功能乘 车 用车 (SUV), (M PV) 5% , 2%
产业链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 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 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 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 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 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 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 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 成。
H
渠道商
C
移动用户
移动通信网络
C
手机操作系 统厂商
开发平台供应 商
CP/SP
C
移动运营商
C

3G时代的移动通信产业生态系统
软 件 厂 商 终端 生产 商
服务 提供 商
内容 提供 商
软件 厂商
渠道商
移动运营 商
网络 设备 厂商
移动用户
三、电池工业的供应链
质检监控中心 生产 物流 行 业 上 游 : 供 应 链 采购 订单 物流 货仓 生产制造 过程
福特+马自 达, 8.5%
菲亚特+克 莱斯勒, 5.1% 丰田+富士 重工, 11.6% 大众+铃 木, 12.7%
宝马, 1.9% 通用, 9.7%
雷诺+日产 +戴姆勒, 9.8%
(七)、中国汽车企业现状
乘用车领域
合资品牌占主导 自主品牌处于发展初期 五大汽车集团
商用车领域
自主品牌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是市场主 导产品 重型卡车、大型客车市场竞争结构清晰 中低端卡车、客车市场竞争结构相对混乱
三大战略
竞争战略就是一个企业在同一使用价值的竞争上采取进 攻或防守行为。流行的战略是降价,既打到对方,也损 害自己,形成负效应,进入恶性循环。正确的竞争战略 为: 1、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2、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differentiation) 3、集中化战略又称目标集中战略、目标聚集战略、 专一化战略(focus) 是主攻某个特定的客户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 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
DRP (需求管理)
成品 货仓
生产 物流
MRP (物流需求计划)
CSM (客户服务管理)
SRM (供应商关系管理)
IPD模组
CRM (客户关系管理)
研发测试中心
资金管理中心
行 业 下 游 : 零 售 商 、 消 费 商
从电池工业的供应链看东芝锂电的失误之处
生产 物流
行 业 上 游 : 供 应 链 采购 订单


波特的竞争优势与竞争战略


其理论的核心,是说明在特定的产业市场结构 中,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或选择适当的竞争战略 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认为,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 本竞争作用力(Competitive force):进入威 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卖方侃价能力 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企业应根据这五种因 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五力”模 型)
汽车行业
商用车 汽车零部件 汽车主要子行业划分 客车 货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