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自由的呐喊_惠特曼和他的诗歌
walt Whitman 歌唱自我中体现出民主的句子

walt Whitman 歌唱自我中体现出民主的句子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在《我自己的歌》一诗的开头写道: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我承担的你也将承担,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
在这首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又是这样写的:如果你一时找不到我,请不要灰心丧气,一处找不到再到别处去找,我总在某个地方等候着你。
全诗以“我”开篇,又以“你”结尾,这种写法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纵观全诗,尽管这个“我”总是以叙事者的身份在诗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这个“你”却始终伴随着“我”歌唱着《我自己的歌》。
在惠特曼之前,从未有哪一个美国诗人像他这样如此重视过读者的作用。
与19世纪许多浪漫派诗人一样,惠特曼也怀着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在诗歌创作中用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抒发诗人个人的情感。
“我”和“你”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代表同一人,或同一种思想,因为作者所要体现的是“我”和“你”的统一,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美国民主主义诗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革新派代表。
他创作的诗歌体被后人称为自由体,因为惠特曼认为民主之音不能被传统的诗歌形式所束缚。
1855年他首次出版了他的著名诗集《草叶集》。
《草叶集》第一版问世时,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其中最长的一首《自我之歌》共1336行。
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惠特曼诗歌的风格和传统的诗体大不相同。
他一生热爱意大利歌剧、演讲术和大海的滔滔浪声。
西方学者指出这是惠特曼诗歌的音律的主要来源。
他的诗歌从语言和题材上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美国诗歌。
《草叶集》问世后,评论家们议论纷纷,毁誉参半,争论焦点就是《自我之歌》。
尽管当时美国文坛的盟主爱默生独具慧眼,读完诗集以后赞赏有加,并写信给惠特曼,称赞“它是美国出版过的最出色的,富有才智和智慧的诗篇”,但是由于其异于常规的风格而受到绝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包括费罗、罗威尔的猛烈攻击。
美国诗人惠特曼著名的诗

美国诗人惠特曼著名的诗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创造诗歌的自由体上确实是前无古人。
那么惠特曼的诗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惠特曼的诗,希望对你有帮助!惠特曼的诗关于惠特曼的诗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他的诗太过自由散漫,没有一定的格式,故此不能称作诗,但是又有些人认为正是因为这种散漫才表达出了诗人自由的个人主义精神。
惠特曼的著名诗集《草叶集》被誉为浪漫主义诗集,而这其中很多诗歌的内容都牵扯到了许多有关性的鲜明描写,题材和思想在当时都是十分超前的。
他的诗很多都是规格不一的,长短句也没有什么规律,可以说是随意组合,彻底打破了美国非常规矩的诗歌格律,也创作了“自由体”的新型诗歌形式。
惠特曼的诗不仅仅奇特在他的写法上,他的思想风格上也非常与众不同。
惠特曼自小辍学打工,后来在印刷厂、书店做过学徒,也许是因此,他才不受教学上的拘束而自创诗歌新格式。
惠特曼还下乡当过教师,在那期间还创办了一份报纸《长岛人》。
惠特曼生活的时代历经了战争的洗礼、美国的政治内战等大事件,而这些事件也对他的诗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除去外因,惠特曼的感情也对他的诗起到无法忽视的作用,众所周知惠特曼在辍学以后一直与车夫和码头工人生活在一起,这为他对同性产生真挚感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后来,他果然被后人查到其一直有一个同性伴侣,和他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他去世。
只是为了避免舆论和歧视的眼光,惠特曼不得不与外界说他其实是有情妇和私生子的。
郭沫若与惠特曼关系众所周知,郭沫若是当代中国的诗人,而且对文学和历史有着十分深刻的学术研究。
由于他出生的时代的影响,他更是一名革命家。
而惠特曼是美国的一位著名诗人,开创了自由诗歌的格式,一生执着于自由与民主。
郭沫若惠特曼的渊源则要从留学于日本的郭沫若第一次接触到惠特曼的诗歌说起,当时是1919年,日本当地民众为惠特曼举行了一次庆祝其100周年诞辰的活动,并掀起了一股文学潮流。
留学于日本的郭沫若当然也受到了影响,他在这种新兴式的诗歌热潮下创作了堪称顶峰之作的《女神》。
《自己之歌》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民主诗人华尔特·惠特曼的作品

《自己之歌》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民主诗人华尔特·惠特曼的作品《自己之歌》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民主诗人华尔特·惠特曼的作品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歌唱我自己。
我所讲的一切。
惠特曼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
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
也同样属于你。
我邀了我的灵魂同我一道闲游。
我俯首下视。
悠闲地观察一片夏天的草叶。
我的舌。
我的血液中的每个原子。
都是由这泥土。
这空气构成。
我在这里生长。
我的父母在这里生长。
他们的父母也同样在这里生长。
我现在是三十七岁了。
身体相当健康。
希望继续不停地唱下去直到死亡。
教条和学派且暂时搁开。
退后一步。
满足于现在它们所已给我的一切。
但绝不能把它们全遗忘。
不论是善是恶。
我将随意之所及。
毫无顾忌。
以一种原始的活力述说自然。
诗歌注释。
《自己之歌》是《草叶集》初版的开卷之作。
在此诗中揭示了“草叶”的意义:自然界最平凡。
最普通的草。
有广大的生活天地和强劲的生命力量。
它“在宽广的地方和狭窄的地方都一样发芽。
在黑人和白人中都一样地生长”。
惠特曼认为草是他的形象。
他的“意向的旗帜。
由代表希望的碧绿物质所织成”。
他要用“如同草一样朴实”的语言讴歌祖国和人民。
在诗人心目中。
不朽的草象征不朽的人民。
正在发展中的美国。
自由和民主的理想。
诗歌赏析。
这首诗内涵深广。
气象恢宏。
表面上好似诗人仅在凸显自己。
实际上诗人在借用“自己”二字。
表现一个大“我”。
即改造大自然。
开放新大陆。
惠特曼建设新大陆的美国广大劳动群众。
歌颂的是19世纪美国的民主代表。
张扬的是自由。
开放的个性。
因而诗中的“自己”被赋予了两重性。
一是具体的我。
二是象征性的群体的“我”。
“自己”是一个综合形象。
诗人置身于劳动者之中。
诗中的“自己”。
也是美国式“新人”的形象。
在艺术上。
该诗以浓烈的抒情气氛冲淡哲理玄谈的艰涩枯燥。
不愧是惠特曼的代表之作。
他的诗不跨行。
而以行中短句构成一种隐约的内部节奏。
随着奔放的激情。
民主之歌——浅析惠特曼《我听见美国在歌唱》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享有“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盛誉。
1819年5月他出生于纽约长岛西山的一个农民家庭。
5岁时全家迁往布鲁克林。
由于家庭贫困,诗人11岁时就辍学。
诗人自幼热爱生活,从事过多种工作,先后当过医疗所勤杂工、印刷所学徒、排字工人和乡村小学教员。
他勤奋好学,在青少年时期通过阅读司各特的历史小说、罗伯特·欧文及弗朗西斯·赖特等人的政治论著,开阔了政治视野,养成了民主思想,为他后来当报刊编辑以及办报打下了基础。
1839年,诗人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等作品,并独自出了一份小报《长岛人》。
1842年后诗人先后担任《曙光报》、《鹰报》、《自由人报》等报纸编辑。
惠特曼的诗全部收集在他的诗集《草叶集》里。
惠特曼的诗歌用全新的内容和全新的艺术为英语诗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创作之路。
他的诗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他大胆地运用灵活性极大的自由诗形式,创造了一种糅合口语和修辞,不拘诗行和诗节长短,不拘音节也不押韵的自由诗体,使诗歌彻底地从传统形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他的诗篇歌唱民主和自由、歌唱自我。
作为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民主诗人,惠特曼一生锲而不舍地为民主政治而斗争。
惠特曼对民主自由的渴望与追求是贯穿他一生创作活动的主线。
在他的诗歌中,民主、自由、平等是主旋律;用他自己的诗来说,是他的“歌唱的节目单”。
惠特曼的传统是现代美国进步文学家所创造的民主文学传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惠特曼是劳动人民的儿子,长期生活在劳动人民中间,他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对劳动和劳动人民有着浓厚的感情。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惠特曼曾说:“我艰苦奋斗,我置身于人民群众中而不是生活在小圈子里。
我一直同普通人民亲密无间。
是的,我不仅在这当中受教育,而且在这当中成长。
”1848年后,惠特曼开始了在美国各地的漫游。
所到之处,他都同当地民众打成一片。
他同工人、农民、水手、搬运夫、马车夫、渔民、垦荒的农业工人和逃亡的黑奴频繁接触、亲切交谈,深切体会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细微体察他们的心理和愿望。
惠特曼最经典的十首诗原文

惠特曼最经典的十首诗原文介绍惠特曼(Walt Whitman)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开创了自由诗的先河,对于美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惠特曼最经典的十首诗的原文,并对其含义和艺术特点进行分析。
诗一:《草叶集》 (Leaves of Grass)我庆祝我的肉体,并庆祝我的灵魂,我骄傲自己,对不世主义赞扬我的钟声。
我向上帝行礼,谦卑而庄重,我向大自然倾斜,以及人类的圣洁。
此诗是惠特曼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自由主义的口吻庆祝人的肉体和灵魂,颂扬人类的尊严和神性。
惠特曼通过对人类和自然的讴歌,表达了他对人类生命和宇宙的崇敬之情。
诗二:《过去世代的混合着当前的》 (A Song of Occupations)过去几代的生活,与当时世界中的生活混合在一起,并与现在的生活相连。
在无数辛勤劳动的人当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勤劳和成就。
他们为生存而努力,在现实的苦难之中耕耘。
此诗以名句“生活的意义在于工作和奉献”为主题,探讨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惠特曼关注普通劳动者的生活,表达了对他们劳动的赞扬和尊重。
他试图探寻劳动的正面作用,强调劳动的同时也是一种创造和实现自我的过程。
诗三:《我是幸福的》 (I Sing the Body Electric)我歌唱人体的电流,我颂扬人类的形体。
我看到每一个人的美丽,我赞美每一步的活力。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无论老年还是青年,我认为他们都是完美的。
这首诗以个体的身体和生命为中心,通过对人体的赞美,探讨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美。
惠特曼认为人体是神圣而完美的,无论是外貌还是活力。
他以积极的态度表达了对人体和人性的赞美,追求身体的自由和和谐。
诗四:《欢呼之歌》 (Song of Myself)我庆祝自己的个体,我庆祝自由和多样性。
我看到世界中的每一个人,我与他们共鸣。
我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与自然相互交融。
我是无穷无尽的,我是每一个人。
《欢呼之歌》是惠特曼最长也是最复杂的一首诗,通过对自我和个体的探索,表达了对自由和多样性的追求。
著名诗人惠特曼(美国)人物简介

著名诗人惠特曼(美国)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惠特曼的生平与背景
惠特曼的出生与成长
1819年5月27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长岛
• 父亲是一位木匠,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
• 惠特曼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有八个弟弟妹妹
童年时期在家乡度过,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1840年,惠特曼离开哥伦比亚大学,开始了他的律师生涯
• 在纽约市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 热衷于社会改革,为穷苦人辩护
1841年,惠特曼放弃了律师生涯,开始全职写作
• 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生涯
• 在纽约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大量钱德勒结婚
惠特曼的社交活动丰富多彩
• 主题丰富多样,包括自然、人生、民主等
《自我之歌》是惠特曼最著名的诗作之一
• 是一首赞美自我的诗歌
• 通过自我与宇宙的联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是惠特曼关注儿童教育的代表作
• 表达了对儿童的热爱和关心
• 强调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国家的未来
惠特曼的诗歌影响与地位
惠特曼是美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 惠特曼被誉为“美国诗歌的奠基人”
惠特曼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惠特曼是美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 他的诗歌作品对美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为美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惠特曼的诗歌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 他的诗歌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 惠特曼被誉为“美国诗歌的奠基人”
惠特曼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
• 赞美大自然,歌颂生命
• 探讨人生哲理,思考人类的命运
为民主与自由而歌唱——惠特曼《敲呀!敲呀!鼓啊》赏析

为民主与自由而歌唱——惠特曼《敲呀!敲呀!鼓啊》赏析
董福元
【期刊名称】《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民主诗人。
他的诗歌热情地讴歌民主和自由,充分地表现了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美国文学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惠特曼的民主精神,突出的表现在他废奴立场上。
美国南北战
争爆发后,他始终站在自由劳动制度一边,积极参加废奴运动,运用诗歌这一武器
【总页数】2页(P6-7)
【作者】董福元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2
【相关文献】
1.娃娃敲鼓
2.娃娃敲鼓
3.响鼓也要重锤敲
4.响鼓尚需重锤敲——四川省民主党派、工商联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调查报告
5.响鼓也需重锤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主的挽歌--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赏析

民主的挽歌--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赏析《啊,船长,我的船长》是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为纪念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林肯总统所写的诗歌,被誉为美国近现代诗歌的典范。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一、主题思想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林肯总统的崇敬和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通过描绘林肯总统的形象和功绩,诗人展现了林肯作为一位伟大领袖所具备的品质和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国人民在南北战争中所经历的苦难和斗争的敬意。
二、艺术手法1.象征手法:这首诗歌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船长”、“航船”、“海洋”等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船长”象征着林肯总统的领导能力和智慧,“航船”则象征着美国人民在南北战争中的历程,“海洋”则象征着美国社会的困难和挑战。
这些意象的交融,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2.抒情与叙事结合:这首诗歌将抒情和叙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对林肯总统的崇敬和赞扬,也有对南北战争的反思和回顾。
这种结合方式使得诗歌既有情感的表达,也有历史的叙事,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这首诗歌采用了独特的韵律和节奏,使得诗歌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这种韵律和节奏的运用,使得诗歌在朗读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文学价值《啊,船长,我的船长》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这首诗歌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美国近现代诗歌的典范之一。
其次,这首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林肯总统的纪念,也是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总之,《啊,船长,我的船长》是一首充满情感、历史感和音乐性的诗歌,它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3
文化研究
2008.09 (下旬刊)
下去了。
爱对方不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对方,而是接受他本来的状
从弗洛姆对不同类型的爱的分析,我们已经能够找到现实生 态,心甘情愿的支持对方自我发展。现代许多年轻人在选择爱人之
活中现代人情感脆弱,想爱又不敢爱的心态,或者说是无法随心所 前都会开出一张“清单”,罗列出理想伴侣的条件,如果接触过程中
(五)爱的第五要素是:“了解”。尊重很重要,那么怎么才能真 正做到尊重他人呢?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可能做到尊重对 方。因为不知道对方的想法,不知道对方的行为模式,不知道对方 的习惯,不知道对方的好恶,一切的关心、责任心和所谓的尊重都 将只是一句空话。试想一下:你连对方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你又怎 能真正按照对方的模式去关心、尊重对方呢?不是建立在了解对方 的基础上的关心只是盲目的,效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而要想深 入了解对方,弗洛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用他人眼光看待他人。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看待他人。现代人总是习惯 用自己的眼光和标准去考察他人。看到别人咳嗽就认为那人一定 是感冒了,其实别人只是被水呛到而已。看到孩子一次考试不及格 就认为孩子平时学习一定不用心,其实那只是因为考试前孩子生 病了。看到丈夫争吵之后摔门而去,就认为了婚姻已经无可挽回, 其实那只是丈夫气愤至极的举动而已。因为不了解而误解,因为误 解而彼此伤害,人们之间已经陷入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当中。 弗洛姆对成功爱情五大要素的概括,全面总结了成功获得爱情的 必要因素,这给现代人在爱的学习中作了更进一步的解答,让盲目 的现代人有了行动的方向和目标。
2008.09 (下旬刊)
文化研究
民主与自由的呐喊
— ——惠特曼和他的诗歌
□秦莹
(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7)
摘 要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欧美自由诗体的开创者,其文学思想和写作风格对中国及世
界其他各国的诗歌与文学创作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讨惠特曼的诗歌作品,通过分析作品的创
(二)爱的第二要素是:“关心”。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 之物生长的积极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 情绪而不是爱情。无论是母爱还是父爱,身为人母或者父亲的人, 如果对病痛中的子女不闻不问的话,我们是绝对不会相信他是爱 他的子女的。同样对于信仰之爱,亦是如此。许多人声称自己如何 的信仰上帝,爱戴上帝,却从不参加或过问上帝的事业,这能叫有 信仰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夫妻之间生活中彼此坚信自己深爱对 方,结果在对方工作出现困难或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却逃之夭夭, 这种缺乏“关心”的爱情显然是不幸福的,甚至有覆灭的危险。
三、全面把握成熟爱情的五大要素是成功获得爱情的基础
身上。所以我认为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人们彼此之间的尊重是所有
弗洛姆提出了成熟爱情的五大要素:付出、关心、责任心、尊 爱的基础之一。要想在社会中好好爱人同时好好被人爱,那么就必
重、了解。
须真正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爱的第一要义是:“给”,即付出。也就是说爱情首先是付 出而不是获得。无论是在物质世界还是人类世界,“给”都具有特 殊意义。对于人类而言,他通过自己的给,丰富了他人,同时在提高 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虽然他的给并不是为 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 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 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换句更通俗的 话来说就是:付出意味着另一种获得。而生活中人们总是要求对方 先付出,或者在爱的过程中不断计算自己和对方谁付出的多,一旦 觉得自己付出比对方多,就断定自己是爱情中失败的一方。如果大 家都能认识到这种错误,并且在爱的过程中注意学习,真诚付出, 不计较得失,那么爱的过程将会更加愉快,失落感也就小很多。
欲的爱的部分原因就是我们把爱的范围或者界定划的太狭隘了。 发现对方并不符合自己开出的要求,那么即便那人真的是自己的
说这是部分原因是因为,要想成功获得爱情,我们还要知道应该如 “真命天子”,也会将其弃之不顾。又或者勉强接受之后立即着手源自何去爱,或者说爱是有技巧的。
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对方,一旦改造失败就把责任退到爱情的
人的自尊和不愿为人知的屈辱,不愿在白天,不愿在人前哭泣,甚 至也不愿让星星月亮看见,便多到海边哭泣,“让沙粒把泪水吸干, 让海涛把哭声淹没”。诗文不讲格律,又不押韵,句子时长时短,根 本不像传统的诗,但是却不乏诗中的有机韵律,如头韵、半谐音、重 复的使用。此外,字里行间给读者带来大量的视觉的、听觉的、触觉 的刺激,引导读者探知诗中隐藏着的韵律与寓意;长短不一中展现 着诗歌的野性之美,和诗人张扬而又细腻的个性。
一、引言 沃尔特·惠特曼 1819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是美国历史上最 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出身贫寒,只读过五六年书,十几岁就外出谋 生,当过乡村教师、报馆编辑、排字工人、木工、泥水匠等,是一位土 生土长的美国平民诗人。然而他的贫寒出身并没能掩埋他博大的 思想情怀和卓越的艺术天分。 惠特曼从 1839 年起开始文学创作,最初只是写一些短诗。 1855 年他的第一部诗集《草叶集》出版,后来又多次再版,先后共 收集他的 383 首诗歌。《草叶集》是诗人的一部伟大著作。这部作 品通过“自我”的感受和“自我”形象的塑造歌颂了正在日益崛起 的美国,一如普通的草叶一般,“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能生 长。惠特曼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鲜活生动,形式超越凡俗,在美国 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历史上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正如王佐良先生 所说,惠特曼的诗歌作品“用全新的内容和全新的艺术替英语诗开 辟了一条新的大路”。 惠特曼从小热爱民主自由,是一位坚强的民主卫士。他的作品 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饱含着诗人对民主、自由、平 等、博爱的追求和向往。惠特曼的诗歌在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逐渐 强大时期,为世界展现了一个新国家中的新的生活气象,让世界看 到了美国人民自我、独立、民主与自由的精神。惠特曼的诗歌以他 独特的全球视角和历史前瞻性唤起了全世界民主自由意识的进一 步觉醒。 二、思想之自由与诗歌之自由 惠特曼是美国 19 世纪最杰出的民主诗人。他年少时曾受到托 马斯?潘恩的民主激进思想的鼓舞,立志成为一名民主斗士。成年 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继而强化了他的民主立场,使得他越发 地热爱大自然和普通的劳动人民。思想的自由激发了他对艺术自 由的向往,并造就了他自由、民主的美学观,使得惠特曼的诗从一 开始就显示出超越凡俗的个性。 惠特曼的诗歌形式大胆,不拘一格,摆脱了传统欧洲文学的束 缚。惠特曼生活在美国内战前后从农业国到一个工业大国的过渡 时期,当时美国虽然在政治上已经摆脱了英国的束缚,但文学领域 的本土意识还未完全觉醒,文学作品还受到于欧洲文学传统的束 缚。正如诗人在《民主的前景》所说“美国至今仍在道德和和艺术 上缺乏渊源。她似乎不知道,那些适用于欧洲本土的典范,书籍,和 礼仪等不过是流亡此地的外来户”。 正当英国传统诗歌的低谷波及美国大陆的时候,以惠特曼为 首的美国本土诗人勇敢地打破英语诗歌多年以来坚持的严格格 律,开创了“自由诗”体诗歌,为诗歌界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摆脱了格律的约束,惠特曼的诗歌长短不一、又不押韵,鲜活、 微妙、通俗易懂,但却寓意深刻、不乏艺术性,读起来朗朗上口。他 把原生态的美国语言注入他的诗行,以达到他对诗歌的自由美的 追求。在他的作品《眼泪》中,诗人写到: “泪水!泪水!泪水! 在黑夜里,在孤独中,泪水, 在白色的海滩上滴着,滴着,为沙粒所啜取, 泪水,没有一颗闪烁的星星,一片黑暗,一片荒凉, 湿淋淋的泪水,从那个蒙着头的人的眼睛里流出; 啊,那个鬼影是谁呢?那个在黑暗中流着眼泪的形体是谁呢?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黑夜里跑到荒凉的海边哭泣的人,由于个
(三)爱的第三要素是:“责任心”。现代女性在选择伴侣的时 候,除了受功利主义影响一再强调物质要求外,绝大多数女性在精 神方面都要求对方有责任心。也就正如弗洛姆所说的,现代人都把 责任心当成一种额外的东西,而没有意识到责任心正是一个成熟 爱情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许多男性把自己具有很强的责任心看 作是一种提高爱情成功几率的砝码。我倒是认为缺乏责任心的爱 其实已经不是完整的爱,只能叫残缺的爱,而残缺的爱又如何能让 身处其中的人感到愉悦呢。
三、诗歌:民主自由的呐喊 惠特曼的诗歌除了形式大胆自由,不拘一格以外,在内容上也 处处体现出诗人对民主、平等与自由的热爱。诗人忧国忧民、为美 国之自由民主呐喊,但却从不高谈阔论、脱离群众,而是在把美国 国家的命运和一个个“小我”紧密地联系起来,文风大气而又朴实 细腻。惠特曼的作品一反传统诗歌脱离群众的倾向,用自己的笔歌 唱人民和劳动,写出了平民生活的喜与乐,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平民 诗人。 在他的作品《我听见美利坚在歌唱》中,惠特曼用一种激情澎 湃的语言和气势描绘了新大陆的新生活和新气象。美利坚在歌唱 “各种各样的欢歌”— —— ——机械工人唱他“欢快而雄壮的歌”、木工 唱着量他的木板和大梁、泥瓦匠“上工、下工都在唱”农家少年边走 着一边唱,“每一个人都为属于他或她而不属于任何别人的一切而 在唱”。通过描写各种劳动者如机械师、木工、泥瓦工、船夫、水手、 鞋匠、帽匠、伐木工人、牧童、母亲、妻子、女孩的欢快而嘹亮的歌 声,诗人歌颂了劳动的美和劳苦大众的乐观、向上,向往自由的生 活态度。这种主题的诗歌主题在 19 世纪下半叶是不可多得的。 诗人乐大众之乐苦劳苦大众之苦,为平民之民主自由高声呐 喊。在《我坐着眺望》中,诗人写到: “我坐着眺望人间的一切悲苦、一切压迫和羞辱 我看见年轻人因悔恨往事而痛苦时暗中发出颤抖的哭诉 我看见生活于贫贱中的母亲为子女所折磨而奄奄待毙,无人 照应、消瘦如柴、濒临绝境 我看见受丈夫虐待的妻子,我看见诱骗青年妇女的奸徒诈之 徒 我注视着企图掩饰的嫉妒和单恋的痛苦,我看见芸芸众生 我看见战争、瘟疫、暴政等灾难,我看见殉教者和囚徒 我望见海上发生饥荒,水手们在拈阄确定谁作牺牲,来保全别 人的性命 我看见妄自尊大的人们加于工人、穷人、黑人等人身上的轻蔑 和侮辱 我坐着眺望这一切、一切无尽无休的丑行和痛苦 我看着、听着,我索然静穆”。 为民主呐喊,为自由高呼,惠特曼的诗歌总能恰当的把崇高的 理想与鲜活的普通生活结合起来,真实、感人、又发人深省。他是一 位和群众站在一起的民主战士。 与此同时,惠特曼也是位坚决的废奴主义者。他用诗文表明了 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反对蓄奴制,抗议民族压迫,种族歧视、拥护废 奴运动的领袖林肯,号召人民起来参加废除蓄奴制斗争,写下了许 多不朽的诗篇。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当美国内战阴云密布,拥护资本主义自由 劳动制度的北方资产阶级与拥护奴隶制度的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 矛盾日益尖锐时,惠特曼写下《为了你,民主》这首诗,抒发了他对 民主、自由的向往和要求。在国家濒临分裂,同胞相互仇恨之时,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