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之歌

合集下载

惠特曼《自我之歌》的主题思想研究

惠特曼《自我之歌》的主题思想研究

惠特曼《自我之歌》的主题思想研究惠特曼《自我之歌》的主题思想研究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惠特曼的《自我之歌》,被誉为是一部传世之作。

作为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诗集,它通过对美国社会和个人自我意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惠特曼独特的主题思想。

本文将从自我觉醒、民主平等、自然主义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等几个方面,对《自我之歌》的主题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惠特曼的《自我之歌》从根本上是一部自我觉醒的书。

他通过对自身的反省与思考,以及对他人的观察和倾听,唤醒了自己对自我、对社会、对世界的感悟。

诗集中充满了对自我存在的思考,通过书写他独特的自我意识,惠特曼试图以诗歌的方式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权力。

《对自己歌唱》这一篇章中,惠特曼抒发了他积极、坚定的个人自豪感,宣称自己是一切的中心。

他将个人自我的存在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展示了他对人类自我的意义和价值的独到思考。

其次,民主平等是《自我之歌》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在19世纪美国,民主是社会运动中的关键词,而惠特曼正是被赋予了代表这一概念的重要任务。

他的《自我之歌》试图将民主意识与个体的自由与平等价值融为一体。

惠特曼将所有人都视为平等的个体,无论其职业、肤色、性别、财富等差异。

他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个人理想和幸福。

这种民主平等的观念在《自我之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此外,《自我之歌》中的自然主义思想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惠特曼倾向于使用大量关于自然和自然景观的描写,以此表达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独特感悟。

他试图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力量,表达他对自然界深深的赞美之情。

同时,他认为人类和自然是相互关联的,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自然主义的手法,惠特曼传达了对自然界中的大小事物的关切与关爱,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对自然优美的琢磨与追求。

最后,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是《自我之歌》的主题之一。

在这部诗集中,惠特曼不仅表达了对人类自我的思考,还对人类整体的未来与命运进行了思考。

自我之歌

自我之歌

平等是惠特曼追求的另一个层面,涉及到民族、 种族、男女、阶级平等等诸多内容,所以,他在 《自我之歌》里坦然地高歌“我是个属于各种肤色 和各个阶级、属于各个地位和宗教的人,一个农夫、 机械工、艺术家、绅士、水手、教友派信徒、囚徒、 幻想家、无赖、律师、医生、牧师。” 惠特曼追求的不仅是人的平等,他把平等的概 念升华和扩大了:“我相信一片草叶的意义不亚于 星星每日的工程,一只蝼蚁,一粒沙,一枚鹪鹩蛋, 也同样地完美,雨蛙也是造物者的一件精心杰作, 一只小鼠便是奇迹,足以使千千万万个异教徒震惊 不已。”
《Song of Myself》是惠特曼对民主、 自由等思想的诠释和运用,与希腊史诗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英国史诗 《贝奥武甫》和《失乐园》一样具有 “史诗”的性质,蕴含着丰富的主题; 《自我之歌》歌颂的是美国一个特殊的 时代,包括政治与经济、物质与精神、 现实与理想等,是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 结果《自我之歌》其实就是自由之歌、 民主之歌、平等之歌和博爱之歌。
作为一位伟大的民族歌手,惠特曼又具有开 拓者的悟性、感召力和博爱精神:通过歌颂 “自我”,歌颂人的灵魂美,肉体美,来歌 颂普通人无限的创造力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 的乐观精神;通过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来 歌颂人的巨大生命力和互敬互爱的品质。。 博爱使惠特曼拥有与众不同的领悟力,在他 眼中,“天人合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也是合一的,普通人能与自然“窃窃私语”, “我”甚至可以成为普通人,了解他们的心 声,表达“我”的爱恋或怜悯。
谢谢观赏
惠特曼自幼受民主思想的熏陶,因此, 民主思想在惠特曼的心里根深蒂固,成为他 一生的梦想和财富。 他在《自我之歌》第45节里歌颂一些人, 追求民主“没有停止,也永远不会有停止”, 并且要充满信念——如果我、你、大千世界, 以及它们底下或上面的一切,此刻都还原到 一种苍白的浮游物,那也会终归徒然,我们 一定会重新回到我们现在站立的地点,一定 会走得同样远,然后更远更远。

song of myself6诗歌鉴赏

song of myself6诗歌鉴赏

song of myself6诗歌鉴赏在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众多作品中,《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堪称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创作于1855年,收录在诗人的第一本诗集《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中。

作为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惠特曼独特的创作风格,还表达了他对自由、民主、人性等主题的深入思考。

诗歌主题及风格特点:《自我之歌》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通过诗人对自己的描绘,展现出一个追求自由、独立的个体形象。

诗人以草叶为象征,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无穷力量。

整首诗歌风格独特,语言质朴、直接,充满激情。

诗人运用了大量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表现力。

诗歌结构及韵律分析:《自我之歌》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诗歌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阶梯式上升的趋势,从对自我的认识逐渐拓展到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注。

在韵律方面,诗人采用了自由体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五言七律,使得诗歌更加贴近口语,富有亲和力。

重点词句解读:在诗歌中,诗人多次提到“草叶”,它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创造力。

此外,诗中还有诸多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海浪”、“微风”等,这些意象均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此外,诗歌中还有一些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如“我从不去想我所无法理解的,我只是生活在我自己的时代”,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诗歌鉴赏启示与建议:通过对《自我之歌》的鉴赏,我们可以领略到惠特曼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学习这首诗歌时,我们建议读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生平,以更好地把握诗歌主题;二是分析诗歌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三是深入解读重点词句,理解诗歌背后的哲理。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将能更好地欣赏到《自我之歌》的无穷魅力。

综上所述,《自我之歌》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诗歌佳作。

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的追求,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关于自己之歌材料题作文

关于自己之歌材料题作文

《自我之歌》的启示In the vast expanse of the universe, every individualis a unique song, a melody that resonates with the rhythm of their life. The poem "Song of Myself" by Walt Whitman captures this essence of individuality, celebrating the beauty and complexity of each person. As I delve into the poem, I am reminded of the profound truth that each of usis a creation of nature, a product of infinite possibilities, and yet, we are all interconnected in the web of life.The poem begins with a declaration of self-worth, stating that the speaker is not just a piece of the universe but the entire universe itself. This assertion is a powerful reminder that each of us holds within us the potential to be limitless, to be a force of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to be both the observer and the participant in the grand scheme of existence.Whitman goes on to enumerate the various aspects of his personality, from his physical attributes to his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capabilities. He claims that he contains multitudes, a reflection of the vast complexity of thehuman personality. This assertion resonates with me deeply, reminding me that each of us is a complex blend of contradictions and harmonies, a mosaic of diverse traits and experiences.The poem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nection and community. Whitman asserts that he is not an island, but a part of a larger whole. He is connected to other individuals, to nature, and to the universe itself. This理念of interconnectedness is crucial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self-worth and purpose. We are not just individualsfloating aimlessly in the vastness of space; we are part of a larger community, bound by shared experiences and values. The poem concludes with a celebration of life and the beauty of existence. Whitman declares that he is a child of the universe, a being that is both finite and infinite, both mortal and immortal. This celebration of life is a powerful reminder that each of us has the potential to create and experience beauty, to find joy and purpose in the simple act of being alive.As I reflect on the poem, I am reminded of the beauty and complexity of my own existence. I am a unique creationof nature, a being with infinite possibilities. I am connected to others and to the universe itself, a part of a larger whole. And most importantly, I am a child of the universe, a being that is both finite and infinite, both mortal and immortal.In conclusion, "Song of Myself" by Walt Whitman is a powerful ode to individuality and the beauty of existence. It reminds us that each of us is a unique song, a melody that resonates with the rhythm of our life. We are creations of nature, products of infinite possibilities, and yet, we are all interconnected in the web of life. Each of us has the potential to create and experience beauty, to find joy and purpose in the simple act of being alive.**自我之歌的启示**在浩渺的宇宙中,每个个体都是一首独特的歌,一首与其生命节奏共鸣的旋律。

一位美国伟大诗人的成长历程:沃尔特·惠特曼《自我之歌》的版本研究

一位美国伟大诗人的成长历程:沃尔特·惠特曼《自我之歌》的版本研究

一位美国伟大诗人的成长历程:沃尔特·惠特曼《自我之歌》的版本研究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以其诗歌最负盛名。

由于他在诗歌形式上的革命性尝试,他被誉为美国“自由诗之父”。

如今,他的《草叶集》己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文学经典中最有影响力的诗集之一,其中的《自我之歌》也一直被誉为“惠特曼诗学视野的核心代表”。

自出版以来,国内外关于《自我之歌》的文学批评和研究,无论是形式研究还是主题研究,都层出不穷,数不胜数。

前人关于惠特曼“自我之歌”的研究,无论是形式还是主题尽管都已十分全面,然而所有这些研究都属于共时研究,只关注特定时期的某个版本。

事实上,《草叶集》共有九个版本,而其中的“自我之歌”也在不停地衍变,共有五个不同的版本,而且每个版本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不同。

因此,关于这首诗的形式和主题研究,若只基于某个特定的版本,可能会不够全面,甚至有失偏颇。

此外,《自我之歌》不同版本中的变化不仅记录了惠特曼诗歌在形式、语言和内容上的衍变,也见证了一位伟大诗人的成长历程。

因此,通过不同版本《草叶集》中《自我之歌》的对比研究,本论文旨在印证一位伟大诗人的成长历程。

不同版本《草叶集》中的“自我之歌”见证了惠特曼在不同时期的成长历程:美国内战前的三个版本(1855、1856,1860)标志着惠特曼这位民主诗人的诞生,他的诗歌革命大胆新颖,充满民主思想;内战后的三个版本(1867、1871、1876)反映了内战对惠特曼的影响:他努力协调诗歌革新和诗学传统,并将理想和现实融合;最后三个版本(1881、1888、1892)见证了惠特曼在诗歌语言、形式和内容上的成熟。

通过对不同版本《草叶集》中惠特曼“自我之歌”的对比研究,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沃尔特·惠特曼已经成功地从一位激进的诗歌革命家成长为一位成熟的美国诗人。

他对美国诗歌的贡献可以比肩马克·吐温对美国小说做出的的贡献,如果说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中的林肯,那么,沃尔特·惠特曼完全可以被誉为美国诗歌中的林肯。

《自我之歌》读后感

《自我之歌》读后感

是 一首伟 大 的诗 歌 。这 首诗 歌 中包含 许 多 复 杂 的东 西 ,传 递 了很 收 留了这个 可怜 的人 ,这节诗 中 的最后一 行 “ I h a d h i m s i t n e x t m e
多惠特 曼 的价值 观 ,主要 是 关 于 平 等 和 民主 的观 念 ,阐述 了 非 常 多的概 念 ,但 是诗 人用 十分简 单 ,直 白的方 式传 递给读 者 。 毫无疑 问 ,整首诗 篇 中都蔓 延 着 一 种喜 悦 之 情 ,甚 至 可 以 说 是一 种狂 喜 。从 这 首 诗 的第 一 行 中 “ I c e l e b r a t e m y s e l f ;a n d s i n g m y s e l f , ” 我就 能感 受 到这 种 强 大 的情 感 ,我们 可 以从 中看 到 ,惠

的美 景 ;但 是他 也 喜 欢 城 市 的 景 观 ,喜 欢 歌 剧 、舞 蹈 、演 讲 术 ,
喜欢 阅读 荷 马 、希腊 悲剧 以及但 丁 、莎士 比亚 的作 品 。
经 过对 《 自我之 歌》 的反复 阅读 ,我发现 ,《 自我之 歌 》 确 实
节 诗来 描 写逃 跑 的奴 隶 。奴 隶 身 上受 了很 严 重 的伤 ,而 “ 我”
法有 类 似之处 ,尼采认 为 “ 上 帝 已死” ,“ 一 切都需 重新估 值 ” ,但
是 与惠 特曼相 比 ,尼采 的看 法更 为悲观 。
也对 他的作 品很 感 兴 趣 。他 喜欢 到处 游历 、冥 想 ,也 喜 欢 大 自然
在 我看来 ,这 首诗最精 彩 的特 质在 于 ,惠特 曼 只是 描 述现 象 , 而把价 值评价 留给 读者 。大多 数 人 都 认 为 惠特 曼 用 积 极 的 笔触 描 画 了一个充 满朝 气 和 活力 的新 美 国。但 是 在 这首 诗 中 ,惠 特 曼 用

自我之歌.pptx

自我之歌.pptx
America’s first “poet of democracy”
Whitman's democratic ideas govern his poetry-writing.
In his famous poetry, openness, freedom, and above all, individualism (the belief that the rights and freedom of individual people are most important) are all that concerned him.
• In Song of Myself, Whitman believed that two people could be “twain yet one”, their paths could be different, and yet they could achieve a kind of transcendent contact.
有个世界是意识到了的,而且对我说来是最大的世界, 那便是我自己, 无论今天我能得到,或者要在千百万年之后我才能得到我应得的一切, 我现在就愉快的接受,或同样愉快的等待。
我的立足点是同花岗岩连着的, 我嘲笑你们所谓的消亡, 我深知时间是多么宽广。
31 我相信一片草叶的意义不亚于星星每日的工程, 一只蝼蚁、一粒沙,一个鹪鹩蛋,都是同样地完美,
2. Individual value
3. Pursuit of love and happiness
4. Sexual love The individual person and his desires must be respected.
5
Influ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ce

评析《自我之歌》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权威资料]

评析《自我之歌》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权威资料]

评析《自我之歌》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摘要: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自我之歌》被收纳在他的诗歌集《草叶集》中,是十分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从诗歌的体裁、形式到中心思想、表达方式都别具一格,从思想和形式上突破传统诗歌的创作。

本文根据诗人所生活的历史背景联系诗歌内容,对《自我之歌》进行简要的赏析,并对它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做出评析。

关键字:自由之歌文学价值社会价值民主一、《自我之歌》诗人介绍及写作背景(一)作者简介惠特曼全名沃尔特・惠特曼,是生活在17世纪的美国著名诗人,他是美国民主主义者,也是革新派代表,所以他的诗歌大都赋有民主主义色彩,后人称他的诗歌体为自由体,他的诗歌形式突破了传统诗歌形式的束缚,代表作是《草叶集》,这本诗歌集在1855年出版,并多次更新和再出版,惠特曼许多著名的新作品都收纳在其中,从第一版的12首诗歌发表到最后一次出版的383首诗歌,共经历了9次更新,所以《草叶集》是惠特曼的毕生心血,其中最长的最有影响力的一首就是《自我之歌》。

惠特曼生活的年代是美国建国初期,政局不稳定,他经历了美国民主党内部的分裂、奴隶拍卖、黑白人在美国的不公平待遇、林肯被刺杀和南北战争等重大事件,他从小喜欢民主思想家潘恩的作品,喜欢自由和艺术,长期从事报纸的撰稿工作,有时也进行政治演讲,他从小不寻常的成长经历使他成为一个民主主义者,维护民主党。

当他亲眼目睹奴隶拍卖在美国大陆上普遍发生自己却无能为力时,他开始投身于文学创作和写诗歌,提倡自由和民主;在林肯被刺杀时和被刺杀20周年纪念日时,分别发表了《草叶集》和《献给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南北战争期间,主动担任战时护士的角色,尽心尽力,甚至为了照顾病人损害了自己的健康,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本色,战时仍然坚持抄写诗歌和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结识了近十万士兵并在战后保持联系,这段经历也为他之后诗歌创作进入新的阶段奠定了基础。

(二)写作背景惠特曼创作《自我之歌》的时候,美国刚刚摆脱了英国的禁锢,获得了独立,美国开始独立发展经济,但是从某些方面来看还是依赖着英国,比如文化方面还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特色文化,他生活在美国,亲眼目睹和感受着美国的独立、完善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美国民主主义诗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革新派代表。

他创作的诗歌体被后人称为自由体,因为惠特曼认为民主之音不能被传统的诗歌形式所束缚。

1855年他首次出版了他的著名诗集《草叶集》。

《草叶集》第一版问世时,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其中最长的一首《自我之歌》共1 336行。

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惠特曼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传统的诗体大不相同。

他一生热爱意大利歌剧、演讲术和大海的滔滔浪声。

西方学者指出这是惠特曼诗歌的音律的主要来源。

他的诗歌从语言和题材上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美国诗歌。

《草叶集》问世后,评论家们议论纷纷,毁誉参半,争论焦点就是《自我之歌》。

尽管当时美国文坛的盟主爱默生独具慧眼,读完诗集以后赞赏有加,并写信给惠特曼,称赞“它是美国出版过的最出色的,富有才智和智慧的诗篇”,但是由于其异于常规的风格而受到绝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包括费罗、罗威尔的猛烈攻击。

惠特曼写诗的初衷是希望为人民大众所接受,遗憾的是却被大多数公众所忽视。

一、一首抒情诗史
惠特曼在《我自己的歌》一诗的开头写道:
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我承担的你也将承担,
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

在这首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又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一时找不到我,请不要灰心丧气,
一处找不到再到别处去找,
我总在某个地方等候着你。

全诗以“我”开篇,又以“你”结尾,这种写法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纵观全诗,尽管这个“我”总是以叙事者的身份在诗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这个“你”却始终伴随着“我”歌唱着《我自己的歌》。

在惠特曼之前,从未有哪一个美国诗人像他这样如此重视过读者的作用。

与19世纪许多浪漫派诗人一样,惠特曼也怀着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在诗歌创作中用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抒发诗人个人的情感。

“我”和“你”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代表同一人,或同一种思想,因为作者所要体现的是“我”和“你”的统一,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草叶集》的两行开篇铭文这样写道:
我歌唱一个人的自我,一个朴素、洒脱的人,然而也唱出“民主”这个词,“全体”这个词。

虽然惠特曼用了“然而”这一似乎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诗中的“自我”与“全体”两个词语前后相随,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两个截然分开的事物,而像是一
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共命运的两种力量。

《自我之歌》体现了诗人的强烈的自信,恐怕在惠特曼之前也没有哪个诗人像他那
样感到如此自信惠特曼一方面决心要代表他的民族,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平等地对
待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个“曼哈顿的儿子”。

惠特曼的自信洋溢在字里行间。

在诗中
诗人的自画像体现了他的自信:我,现在37岁,一生下身体就十分健康,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等等都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自信,相信自己的思想能够被读者—惠特曼开
始所期待的人民群众—接受。

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艺术上同样表现出积极的追求和革
新精神。

因此,在《自我之歌》里可以看到惠特曼的创新之处与欧洲传统诗史的融合。

《自我之歌》是《草叶集》中最长的一首诗歌,这就无疑继承了欧洲叙事史诗的传统,但《自我之歌》是一首抒情诗史,阅读这一诗篇,就像在欣赏一部美国式的《命运交
响曲》。

二、一首生命之歌
“我将我自己遗赠给泥土,然后再从我所爱的草叶中生长出来,假使你要再见到我,就请在你的鞋底下寻找吧。

”这就是《自我之歌》接近尾声时的两行诗。

从泥土中来,回归到泥土中去,生命的物质形态就是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着的。

在对待生命现象时,死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主题。

我们必然要问:我究竟从何而来?又将去何处?我究竟是谁?我们每个人,每个生命的个体都明显地感到“自我”的存在。

“我”能说话,“我”
能感知,“我”能思维,“我”有肉体。

笛卡儿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

意思是思维
是我存在的根本理由和生命迹象,离开了思维活动,人就只能是一个物体,一根木头
而已。

在这首诗中他还唱道,“我的灵魂是清澈而香甜的,不属于我灵魂的一切也是
清澈而香甜的。

缺一即缺二,看不见的由看得见的证实,看得见成为看不见时,也会
照样得到证实”。

“我曾经说过灵魂并不优于肉体,我也曾经说过肉体并不优于灵魂,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东西一包括上帝在内一比他自己更重大,无论谁如心无同
情地走过咫尺的路程便是穿着尸衣在走向自己的坟墓”,并且在诗中,惠特曼多次重
复唱道,“我是肉体的诗人也是灵魂的诗人”。

从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惠特曼认
为灵魂和肉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灵魂依靠肉体来显现它的存在,而肉体就是灵
魂的外观,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必然会涉及到生与死的关系,人是一种生命现象,而死亡是人不
可避免的现实。

对于惠特曼来说,他显然认为灵魂是存在的,是永恒的。

诗中的诗句
可以一窥诗人对死亡的态度:至于你,尸体,我想你是最好的肥料,这我并不介意,我
嗅着生长着的芳香的白玫瑰,我伸手抚摩叶子的嘴唇,我抚摩西瓜光滑的胸脯;他“相信在五千年后我会再来到这个世界上”。

其实,对惠特曼来说,无所谓生与死,因为
它们是同一件事情,它们互为前提,死与生一样是幸运的。

如果生命是美的、心灵是美的、艺术是美的,那么我们说诗人是美的代表,诗人本身就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惠特曼的诗歌里在某种意义上说继承了美国超验主
义文学的某些思想,所以这也可以理解为何爱默生对他的作品推举有加。

通过对诗人
神秘体验的两个重要方面,即肉体性爱和工业文明的具体剖析,我们不难看出《自我
之歌》实质上是一曲激情澎湃的生命颂歌,是惠特曼内在生命精神的充分体现。

在本
诗中,诗人旨在以个体的生命感触作为全体的生命,以有限的生命覆盖无限的生命,
以短暂的生命把握宇宙生生不息的永恒生命。

三、《自我之歌》的社会影响
虽然《自我之歌》得到了爱默生等人的赞赏,但多数人对此诗表示了不满,除了因为该诗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外,最主要的是诗里所体现的关于“性”的论点,这对
于当时19世纪的美国来说还是无法让人坦然接受的。

惠特曼在诗中写到:“几次轻吻,几次拥抱,伸出两臂想搂住什么,”“彻夜在我身旁睡着的,拥抱我、热爱我的同床者,天微明就悄悄地走了,”“你是怎样把头横
在我臀部,轻柔地翻转在我身上的,又从我胸口解开衬衣,用你的舌头直探我赤裸的
心脏,直到你摸到我的胡须,直到你抱住了我的双脚”等等,以及诗人几次提到“长
满苹果花的大地”,而苹果在《圣经》里是诱惑亚当和夏娃结合的诱惑物,同时惠特
曼生长的纽约市的别称就是“大苹果市”—一座充满形形色色诱惑的城市。

尽管《自我之歌》刚发表时受到当时社会的拒绝,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它也逐渐被社会所重新认识和欣赏。

纵观全诗,《自我之歌》的艺术成就勿庸置疑,这也奠定了惠特曼在世界诗坛的地位。

惠特曼的《自我之歌》不仅影响了美国文学,而且也影响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自我之歌》是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
璀璨的星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