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初三语文试卷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计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蹑(niè)手蹑(niè)脚B. 纤(xiān)维C. 沮(jǔ)丧D. 轻蔑(miè)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融汇贯通B. 颠扑不破C. 咄咄逼人D. 振聋发聩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由于他平时勤奋好学,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萎靡不振(wěi)B. 草长莺飞(zhǎng)C. 汗流浃背(jiā)D. 风驰电掣(chè)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人教版初三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词不属于文言文中的通假字?()A. 虽B. 师说C. 知D. 知己2.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出现的?()A. 阿长B. 蟋蟀C. 三味书屋D. 百草园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学而不厌B. 知无不言C. 言多必失D. 诲人不倦4. 下列哪个句子出自《背影》?()A. 我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走的。
B. 他走了,他走了,他走了!C. 我希望是一次看见你!D. 你快走,我没事。
5. 下列哪个句子出自《我的叔叔于勒》?()A. 他是个有身份的人,有地位的人。
B. 我希望是一次看见你!C. 你快走,我没事。
D. 我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走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讲述了作者与父亲分别时的感人场景。
()2. 《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3.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描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5.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散文,讲述了作者与阿长的故事,以及阿长对《山海经》的热爱。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中,作者在车站与父亲分别时,父亲买橘子时有一个动作是______。
2.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给家人写信时,自称是______。
3.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是指______。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里的美女蛇的传说,是阿长告诉作者的。
()5.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作者买来了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背影》中父亲买橘子时的感人场景。
2. 简述《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给家人写信时,自称是“福贵”的原因。
3. 简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目录第一单元测试卷 (1)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7)第二单元测试卷 (9)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16)第三单元测试卷 (18)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25)期中综合测试卷 (28)期中综合测试卷答案 (34)第四单元测试卷 (36)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42)第五单元测试卷 (44)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50)第六单元测试卷 (52)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58)期末综合测试卷 (60)期末综合测试卷答案 (67)第一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娉婷.(tín)丰润.(rùn)红装素裹.(guǒ)B.鲜妍.(yán) 摇曳.(yè) 呢喃.(lán) 新颖.别至(yǐnɡ)C.汹.涌(xiōng) 飘逸.(yì) 冠冕.(miǎn) 不屈不挠.(náo)D.凝.望(níng) 忧戚.(qī) 滔.滔(tāo) 成吉思汗.(h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战狼2》,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长得惟妙惟肖....。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3.(广元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
B.10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人教版版本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
(1-6,每小题3分共18分)(37分)1、根据本期学过课文的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辍.耕(chuò)B.襁褓..(qiǎng bǎo) 丝缕.(1ǚ) 强聒.不舍(guō)弥.留之际(mí)C.闪烁.(shuò) 单.于(chán)麦穗.(suì)妇姑荷.箪食(hè)D.静谧.(mì) 亵渎..(xièdú) 栖.息(qī)教诲(hu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炫耀决别逢场作戏苦心孤诣B.荣膺诓骗人情炼达一泻千里C.奥秘凌驾转弯抹角进退围谷D.驻足屏障恪尽职守闲情逸致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老师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他发现了提高语文成绩的蛛丝马...迹.。
B.看到大家都在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他忍无可忍....地加入到这次活动中来。
C.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滔滔不绝....的推出了绿色食品。
D.学校进行义务劳动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受到老师的批评。
4、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国庆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如果没有普罗米修斯走在最前面“盗火种”,如果没有哥白尼走在最前面为科学“布道”,如果没有鲁迅走在最前面“呐喊”,如果没有邓稼先走在最前面升起“蘑菇云”,走在最前面的人士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魂魄,都凝结为时代最美丽的花朵,给世人带来信心和勇气。
(1)哪有科学精神的传播和光大(2)哪有人类的光明和希望(3)哪有泱泱大国的崛起和强大(4)哪有国民精神的启蒙和解放A. (2)(1)(3)(4)B.(4)(3)(1)(2)C.(3)(4)(1)(2)D.(2)(1)(4)(3)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024版】新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对于语文的学习,除了日常的背诵以外,还要多做练习才行!那么,对于初三语文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接下来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新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新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惘然(wǎng) 嗤笑(chī) 阴晦(huì)B.恣睢(zì suī) 胆怯(qiè) 给予(jǐ)C.狗吠(fèi) 戳穿(cuō) 妒忌(dù jì)D.诧异(chà) 过瘾(yǐn) 拮据(jié)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依次将正确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辛苦姿睢生活拮据脸色霎白相题并论细脚伶仃阴侮潮湿改正: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针对100万套保障房土地的供应问题,徐绍史昨天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能保证。
”B.沈阳超市的“人参果”,不到一天就被一扫而空。
C.列夫•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一直背负着贪婪、敏感、自私、歇斯底里的恶名,但从她的日记中,我们能看到她的苦衷。
D.在我们关注现实后,才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收视率与日俱增。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5. (绵阳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我的文学行当——黄永玉作品展”包括“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罐斋二重唱”三部分组成。
人教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恣意妄为B. 风餐露宿C. 叱咤风云D. 风声鹤唳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松间照C. 人面桃花相映红D. 落霞与孤鹜齐飞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什么?()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彩虹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陆游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陶渊明B. 王维C. 孟浩然D. 李白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吗?B. 你怎么知道?C. 你应该知道。
D. 你知道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
12.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1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
1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清代诗人________的诗句。
1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滕王阁序》的主要内容。
17. 请解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附答案)亲爱的同学,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
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
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0分)一、文字书写。
(4分)二、完成下面1——7题。
(26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妖娆()亵渎()襁褓()骈进()2、补充下列词语。
(2分)()然无累()尽职守心无旁()()自菲薄3、下面是则新闻的导语部分,请认真阅读,并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字数不超过10字)(2分)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致电祝贺。
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等领导同志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返回实况。
4、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2分)如果你是大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必为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
5、完成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
(6分)学校举办“推广普通活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⑴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⑵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⑶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6、诗词赏析(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2)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的意思是:7、诗文默写.(8分)⑴过尽千帆皆不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附答案)

语文试卷(10.18)命题人:戢习中满分120分时间:120分一、诗文填写(8分)1、更深月色半人家,。
2、,人迹板桥霜。
3、《沁园春雪》中由描写到议论的过渡句是。
4、《陈涉世家》中最能激励后人建功立业的反问句是。
5、《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揭示了人物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这样的句子是。
6、古诗中写雨的诗句很多。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写春雨,“”写夏雨,“”写冬雨。
(任填一空)7、人在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可用杜牧《题乌江亭》中的诗句“”宽慰他。
8、三军可夺帅也,。
二、积累与运用(18分)9、下列拼音全对的一项(2分)A.稍逊.(xùn)栖.息(qī)刻骨铭.心(mǐng)恪.尽职守(kâ)B.伫.立(zhù)联袂.(mâi)弥.留之际(mí)气冲斗.牛(dǒu)C.刹.那(chà)静谧.(mì)媚.上欺下(mãi)趋之若鹜.(wù)D.喑.哑(yīng)繁衍.(yán)舐.犊之情(shì)一抔.黄土(pǒu)10、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怒不可â():愤怒得难以抑制。
形容十分愤怒。
笑容可jū():形容笑容满面。
形容人很高兴的样子。
重蹈fù()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
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
贬义。
心无旁wù():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相rú()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tǐng()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1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非也非也。
”李叔同淡淡一笑,“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妙处。
在我看来,好坏都是福”。
B.人,稍不留意就会被绳子束缚住。
那么,在俗世里,绳子指的是什么?金钱,权力,欲望?是,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初三语文试卷 2015.9.21
马说对比阅读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12题。
﹝甲﹞
世有伯乐……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
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可告以天下之马②。
请见之。
”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
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①姓:指子孙。
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
③牝(pìn):母马。
④牡:公马。
⑤骊(lí):纯黑色马。
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
B.安求其能千里也又安知天下之马
C.才美不外见请见之
D.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
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12.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
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3分)
(二)
〔甲〕世有伯乐……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
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
道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
〔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__________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_________ 是因为他相
信_________ (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_________ 什么道理?(6分)(三) 世有伯乐……其真不知马也。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马:(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四)【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
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唐太宗。
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
③正:只。
1. 解释加点的词。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上诘之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安可诬一世之人
2.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
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
4.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马说》《论马》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①介:披上战甲。
②褫(chǐ):解除。
1.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②比行百余里 (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
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甲文)世有伯乐,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介:披上战甲。
②褫(chǐ):解除。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②日啖刍豆数斗 ( )
③不以千里称也( ) ④比行百余里
( )
2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其真无马邪?
②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24.甲文表明观点的句子是;乙文表明观点的句子是;甲文提示马“才美不外见”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乙文中直接描写马“才美” “外见”的句子是。
(4分)25.请根据下面两个句子,比较甲乙文所写人物对马的不同态度。
(1分)
①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②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答:
2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际都是在议论如何对待人才的。
这两段文字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1分)27、甲乙两文都有人说“无马”,你是怎么看的?(4分)
28.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