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计30分,每小题2分)1.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中心,以贾府的衰败为主线,展现了当时士族家庭的生活、风俗、仕途等社会问题。

《红楼梦》以其细腻优美的描写、深刻独特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社会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段短文主要介绍了什么?A.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

B. 《红楼梦》的作者和内容概况。

C. 《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D.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思想。

答案:B2. 阅读下列古诗,选择正确的翻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 The bright moon shines through the pines, the clear spring flows over the rocks.B. The moonlight shines through the pine forest, the clear spring flows on the rocks.C. The bright moon shines through the pine tree, the clear spring flows on the stone.D. The clear moon shines through the pine forest, the flowing spring is on the stone.答案:B3. 阅读下面的文章,判断正误。

文章中提到的根雕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它是一种通过在植物根茎上雕刻制作艺术品的技术。

根雕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工艺品和艺术品制作中。

根雕作品的制作工艺精湛,其创作灵感通常来自自然景象和寓言故事。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计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蹑(niè)手蹑(niè)脚B. 纤(xiān)维C. 沮(jǔ)丧D. 轻蔑(miè)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融汇贯通B. 颠扑不破C. 咄咄逼人D. 振聋发聩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由于他平时勤奋好学,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萎靡不振(wěi)B. 草长莺飞(zhǎng)C. 汗流浃背(jiā)D. 风驰电掣(chè)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作揖/编辑停滞/繁植执拗/扭捏作态天骄/矫揉造作B.促狭/海峡鲁钝/遁词扑倒/前仆后继墨守/默默无闻C.发怔/征引撩逗/撩起愧赧/赦赦有名灌溉/慷慨大方D.恪守/洛阳阴霾/埋头重叠/郑重其事拜谒/歇斯底里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先天残疾的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没有选择自甘堕落,纵然面临生活、工作的不便以及企业、社会的歧视,他依然选择坚持,选择与命运顽强抗争。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研究2018年度如何深化企业改革的问题。

B.截至2018年3月为止,达州全市的摩托车保有量已突破40万辆,电瓶车、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长。

C.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D.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关报告指出,仅以某大城市为例,该城市中小学生每年校园餐饮的浪费总量估算值约7780吨,折合经济损失约1.6亿元,而浪费掉的这些食物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约为28万公顷。

②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是中小学生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③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有限的国家,仍有数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正视校园餐饮浪费的问题。

④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使其受益终身。

⑤如果放到全国范围内来看,数据无疑将更加惊人。

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文言诗文。

(37分)1.默写。

(1),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4)有孙母未去,。

(杜甫《石壕吏》)(5)崔颢《黄鹤楼》中,。

两句从神话传说落笔,表达了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之感慨。

2.阅读课内外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丙】后汉书•范滂传(有删改)范滂①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③,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

显荐异节,抽拔幽陋④。

【注释】①范滂:东汉时期大臣、名士。

②厉:同“砺”,磨砺。

③功曹:古代官职,官名。

④抽拔幽陋:指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

(1)【甲】诗作者刘禹锡是朝的诗人,【乙】文作者是北宋的(人名)。

(2)【乙】文中的“巴陵郡”是滕子京被贬之地,【甲】诗作者被贬之地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

语文初三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初三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B. 恣意妄为C. 青砖绿瓦D. 草长莺飞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同学们喜爱。

B.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但是结尾有些仓促。

C.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增强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D. 她的声音既甜美又动听,让人陶醉。

3. 下列词语中,与“惊心动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神采奕奕B. 震耳欲聋C. 惊天动地D. 津津有味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江面上。

B. 月亮升起来了,仿佛一块银盘。

C. 夜晚,星星闪烁着,像一颗颗宝石。

D. 花儿盛开,像一片片彩云。

5. 下列诗句中,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 下列名著中,主要讲述主人公成长历程的是()A. 《西游记》B. 《红楼梦》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7.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之间的斗争。

8.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穿着一件新衣服,显得格外耀眼。

C. 他身体强壮,力大无穷。

D.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动词使用。

B. 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可以作名词使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本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核准条形码上姓名和准考证号后,将其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当我拾.(shí)级而上时,那层层递进的石阶,化解了心理的陡峭,也缓解了跋涉..的艰辛。

B. 一块石头沉稳地坐着,另一块凛然耸立在险要的关隘.(ài)上: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C. 黎明的风,拂落几缕惆怅.(chàng);夜半的雨,惊醒它苍桑..的梦,展翅摇曳心旌的天空。

D. 笑声欢语,觥筹交错....。

我用味觉、更用情感细细咀嚼.(jué)着罗田,慢慢品味着罗田。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A. 蔡希陶和他的团队殚精竭虑....,从西双版纳野生植物中发掘了众多重要经济植物。

B. 这片土地,从此被世人瞩目。

而我们,只是到访它的无数客人中微不足道....的几个。

C. 那些望天树脚踏实地、好高骛远....、冲破了多少艰难险阻,终于达到让人仰望的高度。

D. 他与树的相逢,真的是宿命吗?其实,所有的不期而遇....,都启程于岁月深处的初心。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然而,人类活动给湿地带来了不利影响,湿地保护现状并不乐观。

②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并被称为“地球之肾”。

③保护湿地健康,维持湿地功能,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修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正确答案为A。

改写:哀怨(pīng)红晕(yūn)宽容(yòu)汲取(jí)。

2、正确答案为D。

改写:粗糙狼藉为富不仁自创新裁。

3、正确答案为B。

改写:漂流道两旁的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流泉飞瀑比比皆是。

4、正确答案为B。

改写:保持为政清廉是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信任。

5、正确答案为D。

改写:我对外地人夸奖高邮鸭蛋,不是很高兴,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只出鸭蛋。

6、正确答案为①③④②。

改写:读诗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但诗意却是永恒的。

天才诗人虽已逝去,但他们的诗歌却一直被人们传颂。

每一代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纪念和传承诗歌,而《中国诗词大会》就是我们当下的方式。

A。

③②①④B。

②③①④C。

①④②③D。

②①④③二、文言文阅读。

1.A。

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2.(1)素:原本。

(2)悉:全部。

3.(1)因为不知道用陶瓦盖房子,只用茅草,所以火灾很多。

(2)XXX到过的地方,都实行了好政策;他离开后,人们都立了石碑来颂扬他。

4.XXX主要的功绩有:教民穿井以饮,XXX以代茅茨,开垦沃土以供师生膳食,铲除以往的弊端,处理数十件白冤狱。

5.XXX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为人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感激。

三、现代文阅读。

1.(1)每个母亲都喜欢叫醒孩子。

(2)每个孩子都会被母亲叫醒。

2.改写:每位母亲都喜欢让孩子起床。

每个孩子都会被母亲叫醒。

我记得小时候清晨,母亲悄悄地起床,打开房门,拨动门闩,拉开门,门吱呀响了一声,院子里飞起了一只鸟。

在晾衣杆上,露水还未滴落。

晨星在天,月亮苍白,时隐时现。

母亲打开门后,我仿佛听到水桶提柄挂在铁钩上的摩擦声,听到她打开天井侧门的声响,“呀——咿——”,像一个青衣女子的开腔。

她打开大门,我的心随着她走过溪岸,走向那XXX摇曳星月的水井。

我又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逞.能/锃.亮归省./不省.人事B.喷薄./微薄.撩.逗/眼花缭.乱C.解.元/解.数爵.士/味同嚼.蜡D.镌.刻/隽.永连翘./翘.首以待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绚丽根深蒂固褴缕自吹自擂B.娉婷思贤如渴蠃弱坦荡如坻C.赦免如雷贯耳燥热接踵而至D.广袤郑重其是狼藉销声匿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幸福时光,魅力羊城”,美不胜收的广州国际灯光节____。

花城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灯光璀璨,令人_____。

五花八门的灯光造型,让人______。

人们陶醉在城市绽放的刹那芳华之中。

A.如期而至目眩神迷流连忘返B.如期而至目不暇接趋之若鹜C.纷至沓来目眩神迷流连忘返D.纷至沓来目不暇接趋之若鹜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各类景区要提高5G的覆盖水平,加快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引导标语系统的智能化。

B.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最根本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C.近来,不少综艺节目以不同形式再现书信魅力,引起广大观众对传统书信的关注。

D.能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是当代中小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条件。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你参加学校组织的“走进南粤,探访广东文物”的活动,了解潮州广济桥,以下是“广济桥”的相关资料,请你结合这些资料完成以下活动。

(1)请你用一句话简要介绍“广济桥”的特点,不超过30字。

(2分)(2)请从下面两副对联中选一副为“广济桥”图片配对联,并说明理由。

(2分)A.此地有崇山峻岭;何时无明月清风。

B.舟锁长桥,乾坤浮一线;阁衔远岭,日月跳千秋。

二、(1小题,8分)6.古诗文默写(8分)(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得分________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qiè_____ 意和xù_____ tián_____静jié_____据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一筹莫展物竟天择鞭辟入里肖声匿迹急不暇择揠苗助长浮想联篇登峰造极周而复始明眸善籁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4)、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6)、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凉州词》)(9)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10)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___________》)4、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3分)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

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我的启示:5、根据有关内容,写出第三个同学的回答。

(3分)老师在课堂上讲了玫瑰的有关知识。

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个同学回答:“虽然花儿美,但是刺扎人,我要远离它!”第二个同学回答:“即使刺扎人,但花却很美,我要欣赏它。

”第三个同学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年以后,前两个同学都无所作为,只有第三个同学以其培育出的新品种玫瑰而闻名。

第二部分(41分)(一)阅读《陈涉世家》语段,回答问题:(12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B.宜.多应者宜.乎众矣C.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D.或以为亡.国恒亡.7、解释加点词语。

(4分)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②为天下唱.唱:③今或.闻无罪或:④会.天大雨会:8、翻译下列句子:(2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一句话归纳选段的大意。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囚绿记》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8分)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绮丽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一芽苗,草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

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11、①段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9分)荷花之谜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

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

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

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

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

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

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

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

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新的健康荷株。

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

倘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2分)A.荷花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花瓣表面尽是疙瘩,十分毛糙。

B.因为荷花细胞内有能发热的线粒体,所以荷花的花朵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C.文章用“古莲发芽”这一例子,说明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D.负责修理“衰老发芽”的基因,就是指能修理细胞本身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的“酶”。

15、文中说到“荷花效应”。

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竟然”一词,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这段文字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 请一一概括回答。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2分)送给母亲的礼物我10岁的时候,哥哥尼克12岁。

那年的母亲节对我俩来说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因为我们准备在那一天送给母亲一份礼物。

那是我们第一次为母亲买礼物,当时我们非常穷,像送礼物这样的事是不常见的。

幸运的是我和尼克靠打工挣到了一些额外收入。

我们告诉父亲时,他骄傲地拍着我俩的头,说:“这主意真不错!”“你可以告诉妈妈,”尼克说,“这样她会一想到这件事就非常高兴。

”父亲说:“你们竟会产生这么了不起的想法,简直太聪明了!”经过仔细考虑,最终我买了一把梳子,上面还镶着几颗闪亮的小石头,看起来就像宝石。

尼克非常喜欢我的礼物,但却没告诉我他准备了什么。

“我已经选定了一个特殊的时刻,到时我们把礼物送给妈妈。

”尼克说。

“什么……特殊时刻!”我不解地问。

“我现在不能说,因为这与我的礼物有关。

哦,不要问我是什么礼物。

”第二天早晨妈妈正准备擦地板,尼克冲我点了一下头,我们便去取各自的礼物。

当我们回来时,妈妈正疲惫地跪在地板上,用几块破布抹地板上的污水。

尼克拿着他的礼物来了,那是一个带着绞干器的水桶和一个新拖把,当妈妈看见这个礼物时脸色变得异常苍白。

“一个……水桶?”她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发颤,“送母亲的礼物竟是一个……一个拖地用的水桶……”尼克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

他默默地提起水桶,一步一步地挪下楼去,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

我把梳子放进口袋,从后面追上他,尼克说不出话来,于是我把一切告诉了爸爸。

“我……会收回……我的礼物。

”尼克哽咽着说。

“不,”爸爸一边说一边接过水桶,“这是一份很好的礼物,我早就该想到了。

”我们回到楼上时,妈妈已在书房里默默地擦着地板。

爸爸一句话也没说,把拖把放入水桶里吸足水,然后用架在桶上的绞干器把拖把中的水拧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