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表格
中国历史表格

中国历史表格中国历史表格一、古代历史1.1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1.2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1.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1.4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5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06年)1.6 汉朝(公元206年●公元220年)1.7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1.8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二、中世纪历史2.1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2.2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2.3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2.4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2.5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2.6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2.7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2.8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三、现代历史3.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1911年●1949年)3.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1949年●近现代)3.3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978年至今)附件:1.附件一:夏朝相关文献2.附件二:商朝相关文献3.附件三:周朝相关文献4.附件四:春秋战国时期相关文献5.附件五:秦朝相关文献6.附件六:汉朝相关文献7.附件七:三国时期相关文献8.附件八:魏晋南北朝相关文献9.附件九:隋朝相关文献10.附件十:唐朝相关文献11.附件十一:五代十国相关文献12.附件十二:北宋相关文献13.附件十三:南宋相关文献14.附件十四:元朝相关文献15.附件十五:明朝相关文献16.附件十六:清朝相关文献17.附件十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相关文献18.附件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相关文献19.附件十九: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相关文献法律名词及注释:1.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由大禹建立,疑有神话色彩。
2.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兴起于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封建王朝。
中国历史朝代信息表

中国历史朝代信息表社会朝代起止时间创建人都城原始社会五帝约前26世纪-前2029年奴隶社会夏前2029年-前1559年(470年)禹阳城(河南登封)商前1559年-前1046年(513年)汤亳(商丘)-殷(安阳)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武王镐(陕西西安)东周前770年-前256年(514年)平王洛邑(河南洛阳)春秋前770年-前476年(294年)多政权并存封建社会战国前475年-前221年(254年)秦前221年-前206年(15年)始皇(嬴政)咸阳(陕西省)西楚前206年-前202年(4年)霸王(项羽)彭城(江苏徐州)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210年)高祖(刘邦)长安(陕西西安)新公元8年-公元23年(15年)建兴帝王莽东汉公元25年-220年(195年)光武帝(刘秀)洛阳(河南洛阳)三国魏公元220年-265年(45年)曹丕蜀公元221年-263年(42年)刘备成都(四川成都)吴公元222年-280年(58年)孙权建康(江苏南京)西晋公元265年-316年(51年)武帝(司马炎)洛阳(河南洛阳)东晋公元317年-420年(103年)元帝(司马睿)建业(江苏南京)十六国公元304年-439年(135年)多政权并存南朝宋公元420年-479年(59年)刘裕建业(江苏南京)齐公元479年-502年(23年)萧道成梁公元502年-557年(55年)萧衍陈公元557年-589年(32年)陈霸先北朝北魏公元386年-534年(148年)拓跋珪东魏公元534年-550年(16年)元善见(高欢立)西魏公元535年-557年(22年)元宝炬(宇文泰立)北齐公元550年-577年(27年)高洋北周公元557年-581年(24年)宇文觉隋公元581年-619年(38年)文帝(杨坚)唐公元618年-907年(289年)高祖(李渊)五代十国公元891年-979年(88年)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167年)太祖(赵匡胤)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152年)高宗(赵构)辽公元916年-1125年(209年)耶律阿宝机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189年)李元昊金公元1115年-1234年(119年)完颜阿骨打元公元1271年-1368年(97年)世祖(忽必烈)明公元1368年-1644年(276年)太祖(朱元璋)清公元1644年-1840年(196年)太祖(努尔哈赤)半封建半殖民地清末公元1840年-1912年(72年)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36年)孙中山。
(完整版)中国古代史表

措施:没收官僚资本,稳定市场物价统一全国财政经济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53-1956
过渡时期路线1953,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三大改造1953-1956底,,第一步宪法1954.9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56.9-1976.10
曲折的探索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三大武装起义(南昌1927.8.1、秋收1927.9.9、广州1927.12),八七会议1927.8.7,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根据地、根据地建设、反围剿斗争),九一八事变1931.9.18,长征1934-193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1956-1966
新政协会议1949.9,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1949.10.1,开国大典1949.10.1
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10.1-1956.8
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
追歼残余,西藏和平解放1950夏
巩固政权的斗争
1949.10-1953
抗美援朝1950.10-1953.7,土地改革1950-1953,镇压反革命1950-1953,三反、五反运动1950.10-1952.3,
元世祖忽必烈、郭守敬、黄道婆、马可·波罗
明朝
1368—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燕王朱棣)、明思宗朱由检
清朝
鸦战以前
1644—1840年
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两半社会
鸦光绪帝、宣统帝
中华民国
1912—1949年
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中国历史朝代表【适合打印】

后凉
南凉 南燕
西凉 胡夏
北燕
北凉 *冉魏
*西燕 *西蜀
宋 南齐 朝梁
陈
南北朝 420-589
北魏
北 东魏 朝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朝
唐朝 后梁
五代 十国
后唐 后晋 后汉
386-403 397-414 398-410 407-421 407-431 407-436 397-439 350-352 384-394 405-413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商
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 商太祖(商汤) 子天乙 (前?---前 1589 年) 商代王(太丁) (前 1588 年---前 1588 年) 1 年 商哀王(外丙) 子胜 (前 1588 年---前 1587 年) 2 年 商懿王(仲壬) 子庸 (前 1586 年---前 1583 年) 4 年 商太宗(太甲) 子至 (前 1582 年---前 1571 年) 12 年 商昭王(沃丁) 子绚 (前 1570 年---前 1542 年) 29 年 商宣王(太庚) 子辩 (前 1541 年---前 1517 年) 25 年 商敬王(小甲) 子高 (前 1516 年---前 1500 年) 17 年 商元王(雍己) 子密 (前 1499 年---前 1487 年) 13 年 商中宗(太戊) 子伷 (前 1486 年---前 1412 年) 75 年 商孝成王(仲丁) 子庄 (前 1411 年---前 1401 年) 11 年 商思王(外壬) 子发 (前 1400 年---前 1386 年) 15 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 子整 (前 1385 年---前 1377 年) 9 年 商穆王(祖乙) 子滕 (前 1376 年---前 1358 年) 19 年 商桓王(祖辛) 子旦 (前 1357 年---前 1342 年) 16 年 商僖王(沃甲) 子逾 (前 1341 年---前 1337 年) 5 年 商庄王(祖丁) 子新 (前 1336 年---前 1328 年) 9 年 商顷王(南庚) 子更 (前 1327 年---前 1322 年) 6 年 商悼王(阳甲) 子和 (前 1321 年---前 1315 年) 7 年 商世祖(盘庚) 子旬 (前 1314 年---前 1273 年) 42 年 商章王(小辛) 子颂 (前 1272 年---前 1270 年) 3 年 商惠王(小乙) 子敛 (前 1269 年---前 1260 年) 10 年 商高宗(武丁) 子昭 (前 1259 年---前 1201 年) 59 年
中国历史 表格

中国历史表格
中国历史表格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和时间范围进行整理,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表格:| 时间| 事件/朝代| 主要成就/特点|
| 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前221年)| 夏朝建立,商朝文化繁荣,西周分封诸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等。
|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出现了丰富的青铜器和玉器艺术品等。
|
| 秦汉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万里长城;汉武帝推动儒学发展、丝绸之路开辟等。
| 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汉代出现大量书法家和绘画作品等艺术瑰宝。
|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 分裂割据局面,政权更迭频繁;佛教传入并兴盛。
当前生成结果因涉嫌包含政治、暴力、色情等敏感内容不予展示。
中国朝代排序表格

公元1271-公元1368
明朝
公元1368-公元1644
清朝
公元1644-公元1912
玄汉
公元23-公元25
东汉
公元25-公元220
三国(魏、蜀、吴)
公元220-公元280
西晋
公元280-公20
十六国
公元304-公元439
南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
公元420-公元589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公元386-公元581
隋朝
公元581-公元618
中国朝代排序表格
以下的图表展示了中国朝代排序:
朝代
时间(年)
夏朝
约公元前2029-约公元前1559
商朝
约公元前1559-约公元前1046
西周
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
东周
公元前256-公元前221
秦朝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西楚
公元前206-公元前202
西汉
公元前202-公元8
新朝
公元8-公元23
唐朝
公元618-公元907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公元907-公元960
十国(南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南楚、吴越、闽国、荆国、北汉)
公元907-公元979
北宋
公元960-公元1127
南宋
公元1127-公元1279
辽朝
公元916-公元1125
金朝
公元1115-公元1234
西夏
公元1038-公元1227
中华上下五千年表格

时期
时间(年)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二十六—前二十一世纪
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十六世纪
盘庚约公元前十三世纪
武王伐纣灭商,中国进入西周时期
约公元前十一世纪
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
西周结束,犬戎进攻镐京,杀周幽王
孔子出生
公元前597年
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将,攻楚
公元前506年
公元前771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进入东周时期,春秋时期开始
公元前770年
齐桓公即位,管仲被任命为相
公元前685年
齐、鲁长勺之战,曹刿击败齐军
公元前684年
齐桓公第九次会合诸侯
公元前656年
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
公元前638年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大胜,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632年
秦穆公成为西戎霸主
公元前623年
中国历史表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白族
太祖段思平
西夏
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党项族
景帝李元昊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女真族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汉族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中国历史表
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统治民族
开国皇帝
三皇五帝
夏朝
约公元前
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县
华夏族
禹
商朝
约公元前
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华夏族
汤
周
西周
约公元前
1029-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华夏族
周文王姬昌
东周
春秋
前770-47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华夏族
周平王姬宜臼
战国
前475-221年
华夏族
后赵
319-351
襄国
河北邢台
羯族
高祖明皇帝石勒
前燕
337-370
龙城
辽宁朝阳
鲜卑族
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前秦
351-394
长安
陕西西安
氐族
世宗明皇帝符健
后秦
384-417
长安
陕西西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
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制度统一
三代夏商周分封制:子弟和功臣分封予各地。
有利
于当时的政治秩序,后来诸侯国之间出
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
权威逐渐削弱
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
利,维护政治关系。
“周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
·金属器具的使用
·贫富分化的产生
·城的出现
·井田制(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公有向私
有过渡的特征)
·青铜器作为礼制的象征
·文字的成熟
·礼制的初步形成
·百家争鸣
孔子:“有教无类”、中庸思想、“德
治”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韩非子: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赏罚;
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可常”
“事异则备变”
·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奠
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风》社会下层劳动群众
《雅》
《颂》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
礼的乐歌
·战国时出现最早的指南针司南
春秋
战国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出现民族融合高潮
·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和铁
制工具
·水利事业的发展:
都江堰(李冰)
郑国渠(郑国)
·最早的铁器开始出现
帝国时代秦
汉
秦:中央集权制
中央:三公九卿制
丞相:百官之长御史大夫:军
事太尉:监察
(三者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
责。
国家大权都集于皇帝身上)
地方: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的重要标志,消除了与中央抗衡
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
政体更为牢固。
)
汉:汉武帝时代划分十三个监察区,称
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
(汉承秦制)
公元前221
年,我国第
一个统一
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
国家——
秦朝建立
汉朝时统
一多民族
国家初步
发展
·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政策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
巩固君主地位;是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
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
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此后历朝都执行
此政策)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曲柄锄和大镰出现一牛挽犁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
·王景治理黄河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
·铁业官营制度、盐铁官营制度
·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杜诗)
·市的发展
秦: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汉: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秦“焚书坑儒”(对先秦思想文化
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
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
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而死气沉
沉,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秦统一文字——小篆
·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禁绝与儒术相异的学术;文化
的“一统”可成为政治“一统”的根
基
影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
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
展;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
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对民族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太学的建立
魏
晋
由于民族迁徙,各民族联合斗争及少数民族统治者的
改革,民族融合加强
·市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草市形成
·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提到
“火药”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国画”的艺术
形式逐渐成熟
隋唐隋: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
尚书省(实施,但必须现由皇帝通过)
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
空前发展
时期
·唐代:出现了曲辕犁
·渠堰使官职负责水利工程
·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市的发展
草市普遍,演进为相对集中的
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
·科举制开始实行
考试内容以儒学经典为主,儒学因此
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科举制的创立和健全有益于中国专
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有益于社会
重学风气的形成
宋元宋:设置“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元:行省制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统一
多民族国
家有了进
一步发展
·宋代:棉花种植及纺织技术已推广到
闽粤地区
·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市的发展
出现了商业街,突破时空限
制,不受官吏直接监,管草市
有了较完善的饮食服务
·宋代都市商业繁盛
·理学的开创者——“北宋五子”: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二程”认为天理的核心的是“仁”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
终极源泉;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
常”;《四书》;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
·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
“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
便是宇宙”“发明本心”是安身立命
的准则
·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
“灵明”是人的心;“心外无物,心
外无事,心外无理”“知行合一”
·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
·王祯创造木活字、转轮排字法
明清明:朱元璋罢除丞相;朱棣设立内阁制
清:军机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
要的中枢机构)
密折制(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
制)
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
巩固时期
·明朝“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
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社会
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
向近代化世界)
·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
策,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清代出现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出现风力水车
·资本主义萌芽
·市的发展
商业区相当繁华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提出“绝佳纯真”的“童心说”,反
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
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
主张;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
构;反对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工商皆
本著有《明夷待访录》
影响:是明朝末年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的具体反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
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顾炎武提出“众治”,梁启超把他
的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政
治思想是“循天下之公”;提出了尊
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
史观著有《船山遗书》
·唐甄“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对专
制君主的大胆批判;著有《潜书》
·地雷、水雷、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