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丰富的图形世界

合集下载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
认识棱柱和棱锥:
1、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
2、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补充: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底面 侧面 面
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
n棱柱 2
n n+2
3、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 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
丰富的图形世界
教学目标
01 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体 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并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
02 认识平面与曲面,理解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03 能正确识别出棱柱和棱锥,并描绘出它们的特征
认识几何体
01 情境引入
说一说图片里的建筑~
桌面
墙面
但要清楚世界上其实没
有绝对的平平面静哦~的水面
桌面、墙面、平静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02 知识精讲 Q2:小水管、易拉罐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有什么共同点呢~
小水管
易拉罐
地球仪
小水管、易拉罐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等都给我们以曲面面相交得到什么?两条线相交又得到什么?
底面 侧面 面 棱
棱柱的侧棱长相等
n棱锥 1
n n+1 2n
棱 侧棱 顶点
3n
n
2n
侧棱
顶点 (算上底面的顶点)
n
n+1
4、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5、棱柱底面是几边形,就称它为几棱柱 棱锥底面是几边形,就称它为几棱锥
欧拉定理: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面数F及棱数E间有关系: V+F-E=2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__,线与线相交得到__。 图形是由
,
__, __组成。
(2)棱柱、棱锥中 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__ 。
(3)____________叫做棱柱的顶点;棱柱的侧棱长 _ _ ,棱柱的上、下地底面是__ 的多边形,直棱 柱的侧面都是 __ 。
(4)_____________叫做棱锥的顶点。棱锥的侧面都是
欧拉的一生,是为数学发展而奋斗的一 生,他那杰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孜孜不 倦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永远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
1、常见的几何体 2、几何体的特征 3、几何体的分类
布置作业:
课本124页 1 , 2 ,3
思考题:
一只蚂蚁从如图所示的正方体一顶点A沿着
棱爬向F,只能经过三条棱,共有多少种走
Leonhard Euler 公元1707-1783年
欧拉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城,13 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 数学家约翰·伯努利的精心指导。
欧拉渊博的知识,无穷无尽的创作精力 和空前丰富的著作,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 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半个多 世纪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论文。到今几 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 。
四棱柱 (长方体和正方体)
五棱柱。。。
圆锥
三棱锥
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圆柱

分类 是数学的一种基本
思想方法,在分类时,应注 意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地进 行,而且随着分类标准的不 同,所分类别也不相同,所 以,本题的答案并不唯一.
探究 你发现规律了吗 ?? 活动 (一)三棱

侧棱 (条)
3
侧面(个)面(个)顶点(个) 棱 (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丰富的几何图形,包括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形的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比较初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逐步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对基本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形示例,问题引导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形实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件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电线杆,尺子,剪刀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丰富的图形世界。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如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等。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这些图形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新版)苏科版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2.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下面的图片有许多常见的几何体.你能找到哪些几何体?一、认识几何体试一试: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如图5-3,从建筑物的局部可以抽象出棱锥、棱柱.议一议:1.从本节开头的三幅图片中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2.从你的身边,你还能找到哪些几何体?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归纳: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考虑其他属性,我们就可以将物体抽象成几何体.1.从天坛图片中可以抽象出圆锥,从东方明珠电视塔图片中可以抽象出球体等.2.寻找身边的几何体.二、平面与曲面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水管、易拉罐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等都给我们以曲面的形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反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几何体由点、线、面组成.结合实例,认识平面与曲面.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点动成线,舞动的荧光棒——线动成面.三、棱柱、棱锥有关概念如图5-4,棱柱、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1.通过比较,你能说出棱柱、棱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2.你能分别说出圆柱与棱柱,圆锥与棱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结合图形,认识棱柱、棱锥有关概念.1.棱柱、棱锥的相同点:棱柱、棱锥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不同点:棱柱的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2.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它们都分别有2个形状、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底面;棱柱与圆柱的不同点:(1)棱柱的表面由平面图形组成,组成圆柱的面中有一个是曲面;(2)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圆柱的底面是圆面.棱锥与圆锥的相同点:它们都只有1个底面且都是平面图形;棱锥与圆锥的不同点:(1)棱锥的表面由平面图形组成,组成圆锥的面中有一个是曲面;(2)棱锥的底面是多边形,圆锥的底面是圆面.课堂练习:A:1.从下面的图片中,你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请与同学交流.B:2.(1)围成下列几何体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课堂小结: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③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


④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形状相同、大小
相等.( )
⑤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 . (

⑥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 ( )
⑦正方体、长方体也是棱柱. (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情境导入
图形世界是多姿 多彩的,右面的 图片有许多常见 的几何体.
几何体由点、线、面组成.
线与线相交得到_点__,面与面相 交得到__线__.
平面与曲面
平静的水面给我们以_平__面__的形象. 地球仪的表面给我们以_曲__面__的形象.

球由__1_个面围成
柱体
棱柱 圆柱
_三__棱_柱有_5___个面,___9_条棱,__6__个顶点
四_棱_柱有__6__个面,__1_2_条棱,__8__个顶点 六_棱_柱有__8__个面,__1_8_条棱,__1_2_个顶点
n棱柱有_n_+_2_个面,_3_n__条棱,_2_n__个顶点
欧拉公式: 顶点数+面数-棱数=2
面是平的几何体叫多面体 一个多面体有12个顶点,18个面, 求棱数。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 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棱锥的各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课堂练习
2.(1)围成下列几何体的各个面中, 哪些面是平面?哪些面是曲面? (2)将___6_条棱,___4_个顶点 四__棱__锥有__5__个面,___8_条棱,__5__个顶点 n棱锥有__n_+_1个面,__2_n_条棱,_n_+_1_个顶点
圆柱
圆柱由__3_个面围成,有__2_个平面, 有_1__个曲面。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通过对这些图形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受图形的特征,体验图形的丰富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缺乏系统的几何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思考中掌握图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丰富性,培养对几何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图形的特征。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实物模型和图片,以及相关的教学卡片。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实物模型和图片,以及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自行车、房屋、圆形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4.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
二.探索活动
1.要求学生说出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是什么形的?
水管、易拉罐、地球仪的表面都是什么形的?由学生自己归纳出“面”
可分为平面与曲面两种。并举出生活中平面与曲面的实例。
2.出示一个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要求学生找出其中
的点、线、面,在归纳线与线相交可以得到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和球。
2.通过丰富的例子,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与面相交得到
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作业
150页5.1 1、2
下节课预习提纲
5.1 149页议一议内容
教后
心得
纳线与面的一种关系,面与面相交可以得到线,要求学生举出事例。
3.问学生:图片中的棱柱、棱锥各有多少个点?多少条线?
4.归纳出棱柱、棱锥中的棱、侧棱、顶点等概念。并让学生归
纳出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关系,棱柱的关系。棱柱、棱锥的侧面各
是什么图形?
三.小结: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感受图形的多姿多彩的过程,在具体情景中认识了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数学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教学
难点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教法
启发式数学
教学流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情景创设
1.引入
展示圆锥、圆柱、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说出这几种几何
体的名称。
2.过程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宜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
(2)组织学生讨论,对以上记几何体进行分类。
①按底面②按侧面
3.议一议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基本几何体的基本特征,掌握空间点、线、面的内在联系2、能力目标:通过探索几何图形的形状及其基本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从实际物体中提炼出几何图形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在实际生活中,几何图形的广泛存在与应用,认识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感受几何图形的抽象性和确定性教学重难点:1、理解体会体、面、线、点之间的内在联系2、棱柱、棱锥的基本组成元素3、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美丽的图形都是由常见几何体组成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播放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为了引起大家的共鸣,调动课堂气氛,并让学生感受声音之美)师: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生:隐形的翅膀!师:张韶涵的声音柔和动听,此时,声音就是一种美!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美,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同走进丰富的图形世界,感受这种美!(板书课题、学生欣赏图片)二、讲授新课(一)常见几何体师:在这组图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幅图片?为什么?生:畅谈!(如:金字塔——金字,角锥形,壮观……)师:在这些伟大的建筑中,都蕴含了设计者们的心血,也包含了许多数学思想,在这些图片中有你熟悉的几何体吗?生:长方体,棱锥、圆柱、圆锥、球!师:(展示几何体)这就是我们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在小学里,大家学过与长方体类似的几何体吗?生:正方体!师:今后,我们把像这样的(如: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三棱柱)几何体称为棱柱!今后,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将是我们中学数学所要研究的几个常见几何体!师:刚才老师所展示的图片中包含了许多常见几何体,那么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于常见几何体的物体吗?生:畅谈!(让学生走进生活,体会生活中处处由数学)(二)平面、曲面师:非常好,大家都能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我们的生活,下面,请大家继续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两组图片!(1)平静的水面、桌面、黑板面(2)易拉罐、水管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这两组图片有何区别?生:第一组为平面,第二组为曲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管、易拉罐、地球仪的表面都是什么形的?由学生自己归纳出“面”
可分为平面与曲面两种。并举出生活中平面与曲面的实例。
2.出示一个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要求学生找出其中
的点、线、面,在归纳线与线相交可以得到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
纳线与面的一种关系,面与面相交可以得到线,要求学生举出事例。
3.问学生:图片中的棱柱、棱锥各有多少个点?多少条线?
12月7日
课题
5.1丰富的图形世界
课时
2
教时
1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2.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
重点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数学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教学
难点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排球、魔方、易拉罐、冰淇淋、纸筒等实物。
提出问题
(1)上图中哪些物体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2)上例中,哪些物体与圆柱、圆锥类似?
(3)请找出上例中与笔筒类似的物体?
(4)请找出与地球类似的物体?
4.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
二.探索活动
1.要求学生说出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是什么形的?
3、你能举出更多反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
4、想一想:将长方形(矩形)绕其中一边旋转一周,得到什么几何体?
5、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6、下列图形中绕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右边立体图形的是()
六、新课总结:
1、运用对比思想研究长方体与正方体、圆锥与圆柱等几何特征。
2、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4.归纳出棱柱、棱锥中的棱、侧棱、顶点等概念。并让学生归
纳出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关系,棱柱的关系。棱柱、棱锥的侧面各
是什么图形?
三.小结: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感受图形的多姿多彩的过程,在具体情景中认识了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和球。
2.通过丰富的例子,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与面相交得到
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3、举出生活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
活动二:(做一做)
1、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的相等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2、试在下图中点划线一旁空白的方格中化图,使点划线两旁的图形完全相同。
3、由图“回”向右平移而形成。将图(1)沿虚线剪开。
(1)怎样改变这两部分图形的位置就能得到图(2)?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
作业
下节课预习提纲
教后
心得
灌云县伊山二中教案专用纸
No:
姓名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数学备课时间12源自4日上课时间12`月9日
课题
5.2图形的变化
课时
2
教时
1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现实世界中各种美丽图案,感受其形成过程.(2)通过具体操作,理解图形是怎样发生变化的.(3)通过观察和交流,积累对图形图形的认识,培养空间观念.(4)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想象等活动,培养发现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作业
150页5.1 1、2
下节课预习提纲
5.1 149页议一议内容
教后
心得
三、探索活动:
活动一:
1、教师演示长方形纸板、直角三角尺、硬币的旋转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旋转后所形成的几何体,有条件的可在利用多媒体加以演示,加强直观性。
2、下列图形绕轴旋转一周,能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1)(2)
图(1)可形成上部是圆锥,下部是圆柱,且圆锥的底面与圆柱的上底面重合的几何体。
图(2)可形成底面重合的两个圆锥。
1、你能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梯形吗?试试看。
通过学生的实践、思考、交流,可得出两种剪法:
2、将一张正方形的彩纸,适当折叠几次,你能沿直线只剪一次,展开后得到一个五角星图案吗?试试看。
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制作几何图案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审美观念。
教学
重点
(1)观察现实世界中各种美丽图案,感受其形成过程.
(2)通过具体操作,理解图形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教学
难点
(3)培养空间观念.(4)培养发现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法
演示法、观察法、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流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检查:
1、如图,有下列6个几何体,它们能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征?
二、情景创设:
教学流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检查:
1、回忆前面学过的立体图形及特征:
(1)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2)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3)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圆,侧面是曲面;
(4)圆锥体: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
2、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
二、新课导入:(情景导入)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些简单物体的特征,其他学生说出相应几何体的名称。运用“对比思想”、“分类思想”探索棱住、棱锥、圆柱、圆锥和球的特征的问题情境。
(2)如果把图(1)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移4格,将得到怎样的图案,试将它画出。
活动三:(议一议)
如图,你能说出下面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见课本p153图形)
四、补充练习:
五、探究性问题:
六、新课总结
作业
下节课预习提纲
教后
心得
灌云县伊山二中教案专用纸
No:
姓名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12月22日
上课时间
三、探索活动:
以同桌或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课本中的“议一议”
(一)
1、说说长方体与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教室内有哪些物体类似于长方体、正方体?
(二)
如图,圆柱,圆锥分别由几个面组成?你能描述圆柱、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三)如图,有下列6个几何体,它们能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征?
(这个问题既要体现对比思想,又要体现分类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开其过程,并有意识地渗透对比思想、分类思想。
(四)棱柱与圆柱、圆锥的区别和联系:
顶点

侧面
底面
高的条数
棱柱


平面
2个多边形
无数条
圆柱


曲面
2个圆
无数条
圆锥
有1个

曲面
1个圆
1条
四、学生练习:
1、体由组成,面由组成,线由组成。
2、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
灌云县伊山二中教案专用纸
No:
姓名
朱军民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11月25日
上课时间
11月25日
课题
5.1丰富的图形世界
课时
2
教时
2
教学
目标
1.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
重点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对面动成体的理解
教法
讲授法、启发式、探究法
教法
启发式数学
教学流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情景创设
1.引入
展示圆锥、圆柱、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说出这几种几何
体的名称。
2.过程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宜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
(2)组织学生讨论,对以上记几何体进行分类。
①按底面②按侧面
3.议一议
观察教室的物体,对以上几何体进行分类,生活中的包装盒、词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