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流量计算

合集下载

供水流量计算公式模板

供水流量计算公式模板

供水流量计算公式模板在水资源管理和工程设计中,供水流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用来描述在给定时间内通过管道、河流或其他水体的水量。

供水流量的准确计算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工程设计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供水流量的计算公式模板,并讨论如何应用这些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供水流量的定义。

在开始讨论供水流量的计算公式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供水流量的定义。

供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河流或其他水体的水量。

它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的体积来表示,比如每秒、每分钟或每小时的立方米数。

供水流量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资源的供应情况,评估管道或河流的输水能力,以及设计水利工程时所需的水量。

供水流量的计算公式。

供水流量的计算公式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应用场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供水流量计算公式模板,以便读者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1. 管道流量计算公式。

对于管道流量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Q = A V。

其中,Q表示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A表示管道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V表示水流速度,单位为米每秒。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管道的横截面积和水流速度来计算管道的流量。

2. 河流流量计算公式。

对于河流流量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Q = A V B。

其中,Q表示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A表示河道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V表示水流速度,单位为米每秒;B表示河道的宽度,单位为米。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河流中水的流量,从而评估河流的输水能力。

3. 水泵流量计算公式。

对于水泵流量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Q = P / (ρ g H)。

其中,Q表示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P表示水泵的功率,单位为瓦特;ρ表示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平方;H表示水泵的扬程,单位为米。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水泵的流量,从而评估水泵的输水能力。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供水流量计算公式模板,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流量计算。

如何进行河流流量测量与水系分析

如何进行河流流量测量与水系分析

如何进行河流流量测量与水系分析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它们承载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水源。

因此,了解河流的流量和水系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河流流量测量和水系分析,以提供一种全面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河流流量的测量是获取水文数据的基础。

我们需要了解河流的流量以评估其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可以用于洪水预警和水资源规划等方面。

测量河流流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水位-流量关系来计算流量。

这可以通过安装水位计和流量计来完成。

水位计可以测量河流的水位,流量计可以测量水流的速度。

通过将水位与流速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计算出流量。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方法来测量河流流量。

例如,气泡法可以通过在河流中释放气泡并测量其速度来计算流量。

此外,也可以使用激光测距仪或声纳仪等设备来测量水流的速度。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作为补充方法。

在进行河流流量测量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水系分析来更深入地了解河流的特征和变化。

水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水资源的分布、流向和供应情况,以及相关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问题。

一种常用的水系分析方法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分析河流网络和水域。

通过将河流的形状、水位、流速等数据与区域地理环境相结合,我们可以建立水系模型,并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水系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河流的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我们可以利用水域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河流中的物种多样性、富营养化和污染等问题。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河流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除了水系分析,还应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来全面地了解河流的状况。

例如,我们可以研究河流的沉积物含量、悬浮物质浓度、溶解氧含量和温度等参数,以更好地了解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最后,河流流量测量和水系分析是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同时,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4.9河流流速流量的测定

4.9河流流速流量的测定

垂线水深
H<1m
方法名称
1点法 2点法 3点法 5点法
测速点位置
0.6h 0.2h, 0.8h 0.2h, 0.6h,0.8h 水面,0.2h, 0.6h,0.8h,水底
1m<H<3m
H>3m 一点法:v=v0.6
二点法:v=(v0.2+v0.6)/2
三点法:v=(v0.2+v0.6+v0.8)/3

实验室实验步骤

水样处理:过滤法。 量体积 沉淀 过滤 烘干 称重 含沙量计算
五点法:v=(v0.0+3v0.2+3v0.6+2v0.8+v1.0)/10
断面流速的测定
流速计算 岸边流速: 岸边或死水部分平均流速,等 于自岸边或死水边起第一条测 速垂线的平均流速乘以流速系 数a。A值在缓坡时为0.7,陡 坡时为0.9,死水边时为0.6。 V0=a•V1 中间部分流速 Vn=(1/2)•(Vn-1+ Vn+1) 断面面积计算 岸边—按三角形计算 中间部分—按梯形计算

பைடு நூலகம்
河流泥沙含量的测定
河流当中的泥沙按照运动形式分为:悬移质、 推移质和河床质泥沙。 一般情况,河流中泥沙以悬移质为主。 河流当中的泥沙含量是指单位体积浑水内所 含干沙的质量。 P (含沙量)=WS / V P:水样含沙量(kg /m3); WS水样中干沙重量 (kg),V水样体积(m3)










水深测量
测深锤
流速仪测流速

流速与流速仪的转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V=K N +C

河流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河流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河流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摘要生态基流的研究是河流生态课题中一个新的热点领域,文章论述了河流生态基流的几种计算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维护河流水生态安全及水资源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河流;生态基流;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1 概述河流生态基流是指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保证水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正常运转的最小流量。

在此流量下,河道可以保证不断流,水生生物群落能够避免受到不可恢复性的破坏。

生态基流与河流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以及水生生物的生活史密切相关,而水生生物的生长又受水量、水温等因素的制约,故在不同的时期,生态基流并非固定值,按照河流水文特性,生态基流一般有汛期和非汛期之分。

生态基流不足,通常会造成河流纳污能力和稀释自净能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水生生物栖息地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生态基流对于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生态平衡、保持流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等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生态基流的几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较多,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水文学法、水力学法、生境模拟法和整体法,其中水文学法和水力学法比较常用。

2.1 Tennant法Tennant法属于水文学计算法的一种,即将河流多年平均流量的10%~30%作为生态基流,该法适用于流量比较大且水文资料系列较长的河流。

由于不同的河流河道内环境和生态功能有差异,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也有区别,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环境和生态目标来确定流量百分比,这个百分比非常关键。

Tennant法计算步骤简单,可以快速确定数值,但是没有考虑河流的宽度、水深、流速以及形状等水文参数,没有区分标准年、枯水年和丰水年之间的差异,忽略了水生生物对环境的需求,对于流量较小的河流,该法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流量历时曲线法流量历时曲线法属于水文学计算法的一种,该法是将20年以上的水文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通过逐月流量历时曲线,以90%保证率下的流量作为生态基流,该法适用于水文资料系列达到20年以上的河流。

湿周法计算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断面生态流量

湿周法计算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断面生态流量



式中: Q为流量 , m3 / s ; S为水力坡度 ;
周, m。
A为过水 断面面积 , m ; x为 湿 量( 水位 ) 试点工 作 , 科学确定 生态流 量试点工作 中,湿周 法计算成果可 以 n为糙率 ; 与其他方法的成果相 互补充 。 湿周法主要适用 于河 床形状稳定
鲮水量分配与河湖生态保护 程
湿 周法计算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断面生态流量









引 言
1 4 个 断面进行生态 流量计算 。
二、 湿周 法 的适 用 性 分 析
个 断面的生态流量 。 三、 湿周 法计 算步 骤
2 0 1 5年 4月 2 日 , 国 务 院 印 发
《 水污染 防治行动 计划》 ( 国发 [ 2 0 1 5 ]
问题对闸门整体 的破 坏 ,确保工程运 督管理 , 严格控制人河 湖排污总量 , 加大
目前 ,沙颍河流域 已建成 的河道 行 安 全 。 枢纽水 闸均无生态流量泄放措施。要 运行规程 ,建立 闸坝安全运行观测制 根据小 流量泄流特点 ,补充完善水 闸 资源保护力度 水 量与水质 相互依存 ,在水量分
淮河流域生态用水被挤 占,河 湖 生物栖息地的有效 『 生 有直接 的联系 , 保 水位 对应 的湿周值 ,结 合实测流量值 或 水生态 问题突 出。淮河流域内支流众 证好一定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湿周 , 就能 查相 应水位对应 的流量值 ,确定 湿周一 多, 分布 有大量湖 泊 、 洼地, 是河湖并 满足水生生物正常生存 的要求 。 存 的典型流域水生态系统 。由于淮河 湿周法通过收集水生生物栖息地
分批 确定生态 流量 ( 水位 ) , 作 为流域 体法 四大类 。 《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 照 曲率最大法确定 湿周一 流量关系 曲线

城市河流、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城市河流、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附录A 城市河流生态需水计算方法A.1 水文学法A.1.1Q p法。

又称不同频率最枯月平均值法,以节点长系列(≥30年)天然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Q)为基础,用每年的最枯月排频,选择不同频率下的最枯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作为节点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最小值。

频率P根据河湖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规模、来水等实际情况确定,宜取90%或95%。

A.1.2Ternnant法。

依据观测资料建立的流量和河流生态环境状况之间的经验关系,用历史流量资料就可以确定年内不同时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使用简单、方便。

不同河道内生态环境状况对应的流量百分比见表A.1.1。

表A.1.2 不同河道内生态环境状况对应的流置百分比(%)不同流量百分比对应河道内生态环境状况占同时段多年年均天然流量百分比(年内较枯时段)占同时段多年年均天然流量百分比(年内较丰时段)最大200 200最佳60~100 60~100极好40 50非常好30 50好20 40中10 30差10 10极差0~10 0~10A.1.3频率曲线法。

用长系列水文资料的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的历史资料构建各月水文频率曲线,将95%频率相应的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作为对应月份的节点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组成年内不同时段值,用汛期、非汛期各月的平均值复核汛期、非汛期的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

A.1.4流量历时曲线法、7Q10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水位)法等其他水文学法计算方法可参考SL/Z 712。

A.2.1 湿周法。

水力学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利用湿周作为水生生物栖息地指标,通过收集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河道尺寸及对应的流量数据,分析湿周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湿周—流量的关系曲线。

将曲线中拐点对应流量作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生物栖息地功能不丧失的水量。

A.2.2R2CROSS法。

以曼宁方程为基础的计算方法。

首先根据研究河段控制断面的河顶宽度,查表A.2.1得到环境流量所需的水力学参数:平均水深、湿周率和平均流速。

第四章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gao

第四章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gao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河流与流域 三、流域特征 1. 流域地形特征
(1)流域平均高度 (2)流域平均坡度 又称地面平均坡度,是坡地漫流过程 的一个影响因素,在小流域洪水汇流 计算时,是一个重要参数。流域平均 坡度按下式计算: J=(a1J1+ a2J2+...+ anJn)/A 式中:J——流域平均坡度 Ji——相邻两等高线间的平均坡度 ai——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面积,km2 A——流域面积,km2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二节 正常径流量的计算
一、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1. 年径流量
是指相应于某一设计频率 的年径流量。 —— 设计年径流是水库、塘坝 设计确定有效库容的一个 重要水文依据。
年径流量的多年平均 值称为多年平均径流 量 Q n。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2. 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3. 设计年径流量 4. 多年平均径流量 5. 正常年径流量
(2)河流横比降: 河流横断面的水面,一般是横 向倾斜或凹凸不平的,这种河 流表面横向的水面倾斜称为横 比降。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河流与流域 三、流域特征 1. 流域几何特征
(1)流域面积 ② 测量面积方法:一般可
用求积仪法、数方格法、 权重法等进行测定。
①流域面积:流域分水线和出流 断面所包围的面积称流域面积, 单位为km2。
在气候和下垫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随着观 测年数的增加,Qn趋向于一个稳定数值,这
个稳定数值称为正常年径流量Q0。
第二节 正常径流量的计算
二、正常年径流量的推算方法(三种)
1.有长期实测资料时正常年径流量的计算 (1)长期实测资料条件 ①实测系列长度:根据我国 河流的特点和资料条件,一 般具有二三十年以上可作为 有长期资料处理。 ②代表性:一般是指在观测 系列中应包含有特大丰水年 ,特小枯水年及大致相同的 丰水年群和枯水年群。

河流最小生态基础流量分析计算

河流最小生态基础流量分析计算

河流最小生态基础流量计算方法研究(张新华李红霞肖玉成赵少华)摘要:为了能够计算几何断面复杂、泥沙淤积、河宽大、水深浅的河道生态基础流量,本文以渭河关中地区的生态基础流量计算为例,通过综合水力学中的湿周法和R2CROSS法建立了一套简单、适合管理的最小生态基础流量方法——综合法。

该方法计算出的5个站的生态基础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都在10.8%~14.9%之间,满足生态基流的合理要求。

通过与Tennant方法比较,结果表明:综合法计算确定的生态基础流量更为合理、是一种在管理上更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生态需水量;湿周法;斜率法;曲率最大法;R2CROSS法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031(2011)01-0066-08Study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minimum environmental flowsZHANG Xin-hua,LI Hong-xia,XIAO Yu-cheng,ZHAO Shao-hua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ecological flow(MEF)for a river system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icated river reach profiles,sediment problems,very large width and shallow water depth,an integrated method was proposed to overcome some of limits in using wetted perimeter method and R2CROSS method.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Wei River,a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is integrated method indicate that the MEFs at the five hydrological stations are at a range of 10.8%~14.9% of the multi-year mean flows,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with Tennant method,therefore,we can get a conclusion that the integrated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and reason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Fs.Key words:ecological water demand;wetted perimeter method;slope method;curvature method and R2CROSS1 研究背景河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及其相邻洪泛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面流量 11937.35 m3/s
断面面积 5679.08 m2
死水面积
m2
平均流速 2.10 m/s
最大测点流速
m/s
说 测距方法 GPS
明 测深方法 回声仪测
水面宽 686.20 m
平均水
深 8.28 m
最大水
深 13.62 m
相应水

m
测线数/测点数 12/36
铅鱼重
量 310 kg
悬索直
径 7.7
部分面积
垂线平 均流速
(m2)
(m2)
(m/s)
32.16 32.16
73.78
1.06
95.28 169.06
145.90
1.19
184.30 330.20
294.84
1.65
348.60 643.44
300.50
2.25
296.88 597.38
397.42
2.53
401.10 798.52
338.00
2.23 2.14 1.79
相应单沙:353-354 部分 取样垂线 流量 间部分流
(m3/s)
(m3/s)
23.86 23.86
190.19 468.88
659.08
1254.71 1427.74
2682.45
2044.21 2044.21
1672.33 1672.33
1573.38 1573.38
垂线 间距 (m)
19.20 17.00 16.00 20.00 20.00 27.00 30.00 25.00 24.00 31.00 30.00 25.00 25.00 29.00 31.00 29.00 17.00 18.00 35.00 35.00 36.00 30.00
输沙率:
34
垂线间 面积
施测号 数:
水位
河底 高程
(m)
(m)
165.30 165.30
165.30 161.95
165.30 159.97
165.30 158.72
165.30 157.29
165.30 154.88
165.30 153.88
165.30 153.48
165.30 153.08
165.30 152.78
165.30 152.18
2.59
323.00 661.00
341.33
2.47
318.37 659.70
252.88
2.30
131.24
129.06 513.18
233.45
2.16
217.70 451.15
214.92
2.11
179.10 394.02
部分 流速 (m/s) 0.74 1.13 1.42 1.95 2.39 2.56 2.53 2.39
165.30 165.30
流速仪悬吊方式 悬索悬吊
回零误差
0
仪器轴中心至铅鱼底距离 (m) 0.5
计算流量所用断面施测号 数 2007-7
施测: 赵善群 计算: 杜明
一校:
月日
二校:
月日
施测号
数:
76
由断面图推断: a左=0.7 a右=0.6
由断面图推断: a左=0.7 a右=0.6
9.00 7.00 10.00 8.00
(m)
-92.20 -73.00 -56.00 -40.00 -20.00 0.00 27.00 57.00 82.00 106.00 137.00 167.00 192.00 217.00 246.00 277.00 306.00 323.00 341.00 376.00 411.00 447.00
mm
30.00 162.60
1.47
29.00 131.08 293.6831源自00 102.921.11
27.00 32.67 135.59
1.29 378.85 0.67 90.30
水 位 开始水 (m) 位
基本断面 水位 165.31
测流断面 水位 165.30
结束水 位 平均水位
165.28 165.30
测站编码:
60105400
垂线号
起点距
测深 左水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测速 取样 1.00 1.00 2.00 3.00 2.00 4.00 5.00 3.00 6.00 4.00 7.00 5.00 8.00 6.00
1144.39 1144.39 963.21 963.21 705.30 705.30
22 11.00 9.00 477.00
23
507.00
24 12.00
536.00
25
567.00
右水边
594.00
165.30 159.28 6.02 5.42 165.30 160.48 4.82 4.52 165.30 161.08 4.22 3.32 165.30 162.88 2.42 1.21 165.30 165.30 0.00
165.30 151.68
165.30 151.88
165.30 152.88
165.30 154.18
165.30 155.88
165.30 157.28
165.30 157.88
165.30 158.38
165.30 158.88
165.30 159.28
165.30 159.38
76 平均水
水深 深 (m) (m) 0.00 1.68 3.35 4.34 5.33 5.96 6.58 7.30 8.01 9.22 10.42 10.92 11.42 11.62 11.82 12.02 12.22 12.37 12.52 12.82 13.12 13.37 13.62 13.52 13.42 12.92 12.42 11.77 11.12 10.27 9.42 8.72 8.02 7.72 7.42 7.17 6.92 6.67 6.42 6.22 6.02 5.97 5.92 5.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