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李清照李煜愁词任务群教学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教案 (1)(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教案  (1)(精品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核心目标:把握词的内容,品味词的语言,学习表现手法。

辅助目标: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导入:这个单元我们来学习宋词。

词是在我国文学史上继唐诗之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种诗歌体裁。

而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

他们的作品兼顾了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望海潮》和《雨霖铃》,来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其创作风格。

词的相关知识介绍:词,是歌词的意思,一种按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

它与音乐有极密切的关系。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相当于宋代的“流行歌曲“。

“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词有它独特的体制特点,从三个方面来介绍。

1、词调与词题词调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乐调。

每个词调都有个名字,即词牌。

如本词的词牌是《望海潮》,《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雄伟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其他常见的如《菩萨蛮》、《如梦令》、《水调歌头》等等。

但要注意的是,词牌不像我们平常写作文的题目一样,它与词的内容是不一致的。

比如说《相见欢》、《龟虽寿》,听起来好象是写欢喜、高兴的气氛,但其实是描述悲凉、凄惨的曲调。

总之,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2、词体根据乐调的变化,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一般来说,分为三类:小令:58个字以内;中调:59——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个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可见悬殊是很大的。

每首词中有分段: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三叠、四叠:即三段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

3、词句与词韵词句是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的,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

语文九年级群文阅读 《李清照》 教案

语文九年级群文阅读 《李清照》 教案

语文九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酒泪相伴.愁随一生——李清照诗词中的“愁情”初探议题:李清照诗词中的愁情阅读设想:以李清照诗词为依托,结合作者生平理解作者的愁情。

阅读篇目:《武陵春》《如梦令》《一剪梅》《题八咏楼》阅读目标:阅读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诗词,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愁情。

阅读重难点:阅读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诗词,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愁情。

阅读课时:一课时。

阅读准备:阅读文本资料及交流卡多媒体课件阅读过程:一、营造气氛,谈话导入。

播放歌曲《月满西楼》。

二、赏《武陵春》,感悟愁情。

(一)读出愁情听朗读——指导读(表情、心情、重音、延长)——集体读(二)寻找愁情——从何来?寻找愁情——自由表达点拨:结合背景,抓住意象、修辞、细节等体会愁情。

(三)小结:感悟诗词情感可从哪些角度入手?三、举一反三、探究愁情。

(擂台赛)1、讲述要求:(1)小组长选题后讨论。

(2)讨论什么?——如何读出愁?从词作的哪里体会到愁?(3)展示时先展示朗读再由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2、讨论:愁从何来?愁寄何处?——结合作者生平、遭际,抓住诗词中的意象、修辞、细节刻画等体会作者的愁情。

完成辅助表格(小组展示朗读,派代表汇报):3、展示汇报。

点拨:根据表格,组织一段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

(例:我们从……体会到作者的……愁。

)四、整理归结,深化愁情。

问题:李清照在诗词中抒发了哪些愁情?这些愁情有何不同?点拨:《如》:惜美易逝的闲愁;《一》:难舍难分的离愁;《题》:讽权(愤世)忧国的恨愁。

点拨: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五、延伸(或作业):李清照的愁是丑还是美?以“李清照是我心中的美神,她美在……美在……美在……”写话。

六、课堂总结。

板书:略。

《念奴娇_赤壁怀古》《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

《念奴娇_赤壁怀古》《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
观点:超脱。
理由:人生犹如梦一般短暂,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 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吗?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人 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 江月吧。古人借酒浇愁愁更愁,诗人洒酒入江,以酒祭奠明月,祭奠古人, 更是祭奠过去的自己,让万古愁怀随江流而去。这说明他已经从惆怅失意 中解脱了出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xiàng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cí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 老矣,尚能/饭否?
上阕 绘雄奇壮丽之景
豪放
下阕
忆风流得意之人 抒豪放旷达之情
承上启下:
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
本文的抒情过程:触景——怀古——抒情
含英咀华析形象
1.请同学们品读上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赤壁之景,并思考上阕的写 景有何作用,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淘:历史沧桑变迁
乱:岩石形状险怪
夸张
穿:山崖陡峭高峻
——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
婉约词描绮景抒柔情,豪放词造奇境抒豪情
豪放派: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 象恢弘雄放,语词宏博,用事较 多,不拘守音律。
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 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 润清丽,有柔婉之美。
代表诗人:柳永、李清照、李煜、 晏殊、周邦彦。
纵横捭阖,气魄宏大,豪放不羁 缠绵悱恻,婉丽多姿,音调谐婉

李清照专题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李清照专题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千年谁解易安愁——《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要求:1.读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2.完成比较阅读。

3.完成文学评论。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全词格调清新,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⑴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有前后阕句句用叶韵者,而李清照此词上下片各三平韵,应为其变体。

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

此调因李清照这首词而又名“玉簟秋”。

⑵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⑶兰舟:《述异记》卷下谓: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为舟之美称。

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⑷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

《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

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⑸雁字:雁群飞时,列“一”字或“人”字形,故云。

【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赵明诚出门游学之时。

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与实施研究——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与实施研究——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见。

为此,教师可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为他们准备相关绘本,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澡》《阿立会穿裤子了》《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等。

对于幼儿感兴趣的绘本,教师可让他们进行自主阅读。

在幼儿阅读结束后,教师要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幼儿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教授幼儿阅读方法。

这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还能让幼儿获得成就感,从而喜欢上绘本阅读。

教师还要为幼儿布置其他阅读任务,比如,让幼儿在家里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进行阅读。

这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为孩子准备一定数量的绘本,并在孩子阅读时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孩子理解绘本内容。

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幼儿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5.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效率幼儿年龄较小,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应格外重视师资力量建设,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保证教师都能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提高各项教育活动的质量。

在幼儿阅读教学中应用绘本,幼儿教师要对绘本有充分的了解,以充分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

为此,幼儿园需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以绘本阅读教学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加强对绘本的认识,改变自身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此外,幼儿园要有针对性地招聘教师,不断为幼儿教育输入新鲜血液,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效率。

幼儿园可邀请在绘本阅读教学方面有所成就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让教师了解专家对于绘本教学的看法,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利用绘本开展阅读教学。

幼儿园要调整教师的薪资待遇,建立奖励机制,对在教学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吸引优秀年轻人才从事幼儿教育,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五、结语总之,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应格外重视这一环节中的所有教学活动,为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幼儿来说,阅读不仅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还对其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思乡怀远词”任务群专题+导学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思乡怀远词”任务群专题+导学案

“思乡怀远词”学习任务群导学案一.学习情境与任务: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词,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阅读这类诗词,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羁旅之思、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二.学习内容和目标:1.精读“思乡怀远词”五首《一剪梅》《长相思》《菩萨蛮》《苏幕遮》《虞美人》,熟读成诵。

2.从作品题材、行文思路、表达手法等层面品读、赏析诗词,在赏析的过程中,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三.学习资源:1、五首词:李清照《一剪梅》周邦彦《苏幕遮》韦庄《菩萨蛮》李煜《虞美人》纳兰性德《长相思》2、唐宋词概述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3、代表流派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豪放派、婉约派(包括花间派)两大类。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

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

千愁万绪总关情——群文阅读下的李清照词教学设计

千愁万绪总关情——群文阅读下的李清照词教学设计

千愁万绪总关情——群文阅读下的李清照词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李清照生平及其创作,能自觉在诗词鉴赏过程中运用“知人论世”、“抓关键句”、抓意象的方法。

2.在比较阅读中,明确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创作风格的异同,通过比较阅读《一剪梅》、《醉花阴》和《声声慢》,分析词人不同时期“愁”的涵义。

一、阅读准备1.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由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

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中期抒写离愁别绪,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1.听朗读,有感情的自读《一剪梅》、《醉花阴》和《声声慢》。

二、出示学习要求1.表格导读2.学生组内交流三、赏意象,品愁情1.这三首词情感上的共同点是什么?前两首词写作背景是否相同?明确:“愁”都是写南渡前早期的、表达相思之愁。

2.《一剪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完成?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分析“雁”与“月”两个意象明确:红藕、玉簟、雁、月、花、水“雁”意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传书指通信。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月”意象:常寄寓思念故乡,怀念亲朋的美好愿望。

点拨:词人身处西楼,因惦念丈夫行踪,望月计算着丈夫回家的日子,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

柳永词二首 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词二首 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词人柳永及其创作。

2、理解“春愁”的含义,理解“伫倚危楼”、“对酒当歌”的抒情涵义。

能力目标:1、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

2、学习大量使用偶句的所谓赋体笔法的特点。

情感目标:理解抒情主人公的离情。

教学重点、难点:1、春愁的表达方式。

2、曲婉而深挚的抒情。

教学设想:上高二以来初次接角词,对词的知识及“专业词人”再作较详细的回顾非常必要。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词的基本知识: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

⑴小令(五十八字以内);⑵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⑶长调(九十一字以外)。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

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

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3、词有词牌和标题。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4、就内容和风格而言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流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主的豪放派,其作品表现出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以柳永、秦观、李清照为主的婉约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题材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 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 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课文 醉花阴 声声慢 虞美人 雨霖铃
古诗词“愁”任务群教学 愁之因 愁之意象 愁之内容 愁之手法
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诗词“愁”任务群
丑奴儿˙辛弃疾
名句鉴赏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们交流你喜欢的原因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Part 6
其他补充
一、客愁,乡愁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二、思亲怀友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三、感时伤己(孤独、寂寞、凄凉、沦落) 1、孤独: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2、寂寞: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3、凄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四、伤春悲秋: 1、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五、忧国忧民: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长太息.....
高中语文任务群学习
李清照词两首
● 醉花阴 ● 声声慢
李煜《虞美人》
柳永《雨霖铃》
学习 任务
任务1:找出四首词中写“愁”的意象 任务2:比较四首词中“愁”的不同 任务3:鉴赏四首词中写“愁”的手法 任务4:从四首词中找出一两句你最喜欢的句 子并说明理由
1、课本 2、《金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 Part
愁之因
篇目 雨霖铃 醉花阴 声声慢 虞美人
愁之因
恋人离别 夫妻离别相思 生离死别、国破家亡
亡国哀愁
1、从部分 诗句看出 2、从背景 知识看出
背景知识
1、李清照:以南渡(1127年)为界,前期多为闺怨 词,后期多为飘零憔悴之苦,国破家亡之悲。“少年 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2、李煜:以由皇帝沦为阶下囚为界:后期多为亡国 愁思,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意象拓展:秋风、雁
B.秋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帘卷西风”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
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C.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实中存虚
1、深山藏古寺 2、踏花归来马蹄香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4、野渡无人舟自横
2 Part
愁之意象
篇目 雨霖铃 醉花阴 声声慢 虞美人
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杨柳、晓风、残月
时间、节日、景物、动作、外貌 酒,秋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春花秋月、东风、雕栏玉砌
特点
凄凉 冷落 凄清
意象拓展:酒
A.酒:“三杯两盏淡酒”“东篱把酒黄昏后”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今宵酒醒何处----柳永
3 Part
愁之类型
篇目 雨霖铃 醉花阴 声声慢 虞美人
愁之类型 儿女情愁,离别之愁---“闲愁” 夫妻相思,孤寂之愁---“闲愁” 山河沦陷,飘零孤寂---“幽愁” 故国之思,亡国之愁---“凄愁”
Part 4
愁之写法
一、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2、比喻 3、反衬
Part 5
意象拓展:黄花、梧桐、雨
D.黄花:“满地黄花堆积”“人比黄花瘦” 1、指黄色的菊花 2、凋零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E.梧桐、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