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李煜词作对比共30页

合集下载

试论李煜词与李清照词亡国之音的比较(全文)

试论李煜词与李清照词亡国之音的比较(全文)

试论李煜词与李清照词亡国之音的比较论文论文一个是把"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路山河"拱手送与他人的南唐后主。

一个为身单体薄,经历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坚强女子。

他们都同样经历过一段美好的生活时光,也同样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日子。

他们都经历过亡国之难,他们通过词传递出的亡国之音必将更为深刻,更为被人们所关注。

比较李煜与李清照的词在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方面的差异,感受两人的"亡国之音哀以思",聆听两位伟大词人的叹息。

一、思想内涵的比较公元975年,宋军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

次年,李煜被押解到汴梁,从此开始了阶下囚的生活。

李煜这一时期的词,把自己作为抒情主人公和描写的对象,追忆过去美好的时光,感叹今日的悲愁苦况,发出悲凉的亡国之音。

(一)李煜词中的亡国之音1. 李煜词中的亡国之音,首先主要是通过追怀故国表现出来的。

他的词给人一种泪痕盈面,凄清、空廓、深沉的画面。

如:"人生愁恨何能免? ……故国梦重回,觉来双泪垂!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①"不堪回首",道尽多少人世无常的悲慨和亡国之痛!2. 李煜词中的亡国之音,许多通过"梦"来表现。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入宋后,李煜做的"梦"特别多,为了追忆一次次美好的梦境,他陆续写了四首小词,《望江梅》(二首)、《忆江南》和《望江南》。

《忆江南》描写了梦中车水马龙、花月春风的繁华景象;《望江南》一连用了三个"泪"字,可谓泪水涟涟,是词人内心深处痛苦的表达。

李煜通过梦境的描写使得饱含亡国悲情的词,句句感人肺腑,语语情真意切,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追忆之词虽美,虽悲,虽血,却会多少让我们感觉少了些什么。

李煜与李清照词意象比较

李煜与李清照词意象比较

作者简介:密士力(1997~),男,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学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9-02-24李煜与李清照词意象比较密士力临沂大学文学院,山东临沂276000摘要:纯情赤子李后主,敏锐才女李清照,两位皆词之大家,巧合的是,二人在命运上有十分相似之处,但相似的命运却成就了两位风格迥异的词帝。

二者之不同最明显的表现在词的意象上,他们的意象在中国词史上不仅代表着两种风格的确立,更为后人提供了深邃而悠远的审美影响。

对二李词意象的体系与转换、特色及成因、意境之辨等加以比较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二李词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意象体系;转换;特色;成因;意境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34(2019)02-0066-06词以敦煌曲子词为始,到西蜀词南唐词出现第一次高潮,其中南唐词较西蜀词更为出色,以词帝李煜为代表,开词之眼界;经北宋一代文人的精雕细琢,更加成熟,至南北宋之交,李清照对词在音律形式上的种种特点作出归纳总结,使词继续蓬勃发展。

二李对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如此,其身世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从词的意象入手分析二李词的艺术魅力便有了价值所在。

一、意象体系与转换诗言志,词言情,诗词言志言情的载体是意象,相由心生,命由己造,有怎样的心境自然会看到与之匹配的景物,而人生的不同遭遇又会产生不一样的心境,故境之所遇,心之所想,目之所见,实则一也。

诗词靠意象抒情,由于每个人的所遇之境不同,所以每一位诗人词人都有自己的意象体系。

优秀的诗者词者必有属于自己的系统且固定的意象体系,李煜与李清照亦是如此。

(一)李煜词意象体系与转换李煜的出现往往伴随南唐后主这一标签,这一具有政治意味的标签最能概括他的境遇。

南唐后主,后者末也,曾为人主,而后亡国,人生大起大落,俯仰之间,浓歌不再,国殇长存。

从“春殿嫔娥鱼贯列”(《玉楼春》)到“日夕只以泪洗面”(王铚《默记》),其中苦甜,非常人能品。

最新-李煜与李清照愁情词的比较 精品

最新-李煜与李清照愁情词的比较 精品

李煜与李清照愁情词的比较李煜和李清照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方面,抒发郁积心中的忧怨烦闷,表达了世人难表之情。

于是,他们笔下的愁情呈现出诸多形态。

首先,两人前期作品多都抒发了离别伤愁,往往借助于伤春悲秋来表现。

李煜前期,处于皇子国主的至尊地位,过着富贵奢靡的生活,但天教心愿与身违《浣溪沙》,后来,爱子早夭,娇妻西归,兄弟分离等一系列变故使他陷入深深的愁思。

他企图用靡靡之音来麻痹自己,但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根本就无法排解他内心淡淡的忧伤,如他的《清平乐》别来春半和《捣练子令》深院静。

前者,词人触景生情,落梅飘落词人身上,拂了一身还满,宛如心中挥之不去的离愁。

后者,借秋景抒愁情,深院的愁境,风、月的愁景,不眠的愁人,全词没有一字直写离怀,读来却愁情满纸。

李清照也是一样,她前期身为闺秀贵妇,生活优裕,夫妻情投意合,而后时光流逝、时序推移,夫妇暂别,使得她时常陷入孤独相思之中,为此写下了不少抒写寂寞愁苦之作。

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该词以重阳为题,抒写佳节怀人之思。

全词以愁和瘦为词眼,道出因思念丈夫而终日惆怅辗转难眠之态,人比黄花瘦。

在阵阵暗香浮动,隐约透着轻愁暮色中,在淡酒的芬芳中,品尝着离愁别绪,品尝着孤独寂寞。

再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词中把别后无可排遣的相思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同写离别伤愁,李煜和李清照有着本质的不同。

李清照的愁是建立在美满婚姻基础上的淡愁,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的是夫妻之间的情深意浓,苦涩中略带甜美。

而李煜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有像李清照夫妻之间那种真挚的感情,更不可能有忠贞不渝的平等爱情。

李煜作这些,毕竟有男子作闺音《西圃词说诗词之辨》之嫌。

其次,李煜和李清照都有亡国深愁。

由于时代巨变,国遭厄运,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急转而下,作品中国破家亡的痛恨悲怨倾泻而出,常常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

但李煜作为一国之君,对亡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他的词中往往是悔恨愁苦交织。

《李清照词两首》比较阅读 课件35张

《李清照词两首》比较阅读 课件35张
(1)“雁”的文化形象:思念、孤独等 (2)“旧时相识”:“雁”是传递信息的使 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 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阴 阳两隔,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D.“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 的晚境。 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 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 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 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 忧愁
1.表现作者愁绪的意象有哪些?
酒、风、雁、黄花。窗、梧桐、细雨等
2. A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实为愁情太深,酒力压 不住,自然就觉得味淡,这是一种 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说酒表明 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B.雁”有何象征意义?
“雁”是离愁的象征,是亲友音讯的象征。
C.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我内心空落,到处找寻, 四周冷冷清清,陡然感到 无比的凄惨,悲伤,忧郁。 忽热忽冷的时候,最难调 养休息。喝下这三两杯淡 酒,又怎能抵得住黄昏时 的疾风!一行大雁向南飞 去,我正伤心不已,偏又 认出,它们是我旧时相识 的信使。
满地黄花堆 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 滴滴。这次地, 怎一个愁字了 得!
厨 , 半 夜 凉
金 兽 。 佳 节
薄雾 浓 云
醉 花
瘦 。
销 魂 , 帘 卷 西
昏 后 , 有 暗 香
初 透 。
又 重 阳 , 玉 枕
永 昼 , 瑞 脑

薄雾浓 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 兽。佳节 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 透。
云雾笼罩使我 整天心中充满愁闷, 兽形香炉里升起瑞 脑香的袅袅青烟。 今天又是把酒赏菊 的九九重阳节,我 玉枕孤眠,纱帐独 寝,半夜里初秋的 凉意袭人,辗转难 眠。

李煜与李清照词艺术特色对比研究

李煜与李清照词艺术特色对比研究

第40卷㊀第5期2019年5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Vol.40㊀No.5May2019㊀㊀[文章编号]1004 5856(2019)05 0057 04李煜与李清照词艺术特色对比研究于冰洁(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ꎬ安徽合肥㊀230022)[摘㊀要]南唐后主李煜和宋代词人李清照同为婉约派ꎬ二人的词作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相似而略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ꎮ首先ꎬ 二李 的词都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且风格不同ꎬ后期词成就大于前期词ꎻ其次ꎬ语言风格也较相似ꎬ李煜词的语言隽永ꎬ李清照词语言通俗而又雅致ꎻ最后ꎬ在表现手法上ꎬ李煜善用白描手法ꎬ李清照继承了这种白描手法ꎬ并且把词提高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ꎬ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易安体 ꎮ[关键词]婉约词ꎻ李煜ꎻ李清照ꎻ艺术风格ꎻ比较[中图分类号]I207.2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9.05.015㊀㊀李煜与李清照ꎬ一位亡国之君与一位旷代才女ꎬ他们同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词人ꎮ清代沈谦在«填词杂说»中写道: 男中李后主ꎬ女中李易安ꎬ极是当行本色ꎮ 前人把 二李 并称ꎬ并且极其推崇ꎬ不仅是因为二人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ꎬ还因为二人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之处ꎬ如其人生经历和词路创作历程ꎮ但在相似之中也不乏同中之异ꎬ尤其是二人词作不同程度地传达出的亡国之痛ꎬ使他们的词具有打动人心的恒久的艺术力量ꎮ㊀㊀一㊁相似的命运ꎬ相似的词路历程㊀㊀比较李煜和李清照的一生ꎬ可以发现他们的命运是那么的相似ꎬ都是前半生喜ꎬ后半生悲ꎬ像被一条风水岭划分得如此鲜明ꎮ与此相照应的是ꎬ 二李 的词也明显分为前后两期ꎬ且后期的创作比前期的成就更为突出ꎮ(一)李煜 山远天高烟水寒ꎬ不幸生于帝王家李煜的词ꎬ婉约而不媚软ꎬ清幽而不疏冷ꎬ若要用一句话来概括ꎬ莫过于 山远天高烟水寒 了ꎮ李煜是遗世独立的仙人ꎬ有着纯真的情感和绝俗的文采ꎬ然而李煜的一生用一句话来概括ꎬ却可以说是 不幸生于帝王家 ꎮ李煜字重光ꎬ南唐中主李璟之子ꎬ史称李后主ꎮ他通晓音律ꎬ工书善画ꎬ尤擅长作词ꎬ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ꎬ也是整个词史上的一流大家ꎮ宋太祖建隆二年ꎬ李煜继父位为南唐国主ꎮ开宝八年ꎬ南唐城被宋攻破ꎬ李煜被俘ꎬ押赴汴京ꎬ开始了半是俘虏ꎬ半是寓公的生活ꎮ过了两年多ꎬ被宋太宗赐予牵机药ꎬ中毒而死ꎮ李煜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ꎬ以他被俘为标志ꎬ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遭遇和生活体验ꎬ在李煜的词作中印下了深刻的烙印ꎬ也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ꎮ李煜的前半生ꎬ毕竟是富庶的南唐的一国之主ꎬ生活相当豪华奢侈ꎮ因此ꎬ他的前期词题材范围比较狭窄ꎬ没有摆脱花间词风ꎬ大都是描写宫廷奢靡享乐的生活及歌舞宴饮ꎬ以及男女爱情等ꎮ例如«醉落魄»:晓妆初过ꎬ沉檀轻注些儿个ꎮ向人微露丁香颗ꎮ一曲清歌ꎬ暂引樱桃破ꎮ罗袖裛残殷色可ꎬ杯深旋被香醪涴ꎮ绣床㊀㊀[收稿日期]2018-10-26㊀㊀[作者简介]于冰洁(1988-)ꎬ女ꎬ安徽阜阳人ꎬ硕士ꎬ主要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研究ꎮ斜凭娇无那ꎮ烂嚼红茸ꎬ笑向檀郎唾ꎮ这是一首写歌女的词ꎮ描写了一个歌女从化妆出场到终场赴宴的全过程ꎬ刻画精妙ꎬ描写生动ꎬ中间也充满了无限的情趣ꎮ即使是写传统题材的男女恋情ꎬ也写得有声有色ꎬ生动形象而不落俗套ꎮ李煜后期的词主要是描写亡国之恨ꎮ经历了国破家亡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他ꎬ深切地感受到人世沧桑的打击与磨难ꎬ他的词也都表现了对故国家园的深深怀念和人生长恨的无奈感叹ꎮ日夕以泪洗面的他在这一时期创作出了大量杰出的词作ꎬ以表达思乡之情与亡国之恨ꎬ他的词作也因此登上了艺术巅峰ꎬ成就远大于前期作品ꎮ他的后期词摆脱了花间词派描写风花雪月的庸俗ꎬ敢于用词来抒发人的真性情ꎬ表现人的真情实感ꎮ而出自真情的词并不需要太多修饰ꎬ何况此时的李煜周围也没有了那金镶玉砌的凤阁高楼㊁肌雪肤明的春殿宫娥ꎬ因此ꎬ李煜后期词完全脱下了秾丽色彩与脂粉气味ꎬ也减少了对于感情直露的阻碍ꎬ使得他胸中的真情一泄而出ꎮ如«浪淘沙»:帘外雨潺潺ꎬ春意阑珊ꎮ罗衾不耐五更寒ꎬ梦里不知身是客ꎬ一晌贪欢ꎮ独自莫凭栏ꎬ无限江山ꎬ别时容易见时难ꎮ流水落花春去也ꎬ天上人间ꎮ这首词将昔日的欢愉与醒后的孤寂相映ꎬ梦中贪欢心境与此时的痛苦心境相对ꎬ表现出一种悔恨的复杂情绪ꎮ由春雨惊梦回溯梦中贪欢ꎬ虚实对比ꎬ以反衬囚居处境的悲苦凄寒ꎮ凭栏回望故乡ꎬ重温梦境的慨叹ꎬ与梦境相配合ꎬ写自己的亡国之痛ꎮ最后以无奈的长叹收束ꎬ自劝 独自莫凭栏 ꎬ会引起难以承受的痛苦ꎬ因为那易抛却的江山是流逝的水㊁辞枝的花㊁归去的春ꎬ再难复得了ꎮ从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作者亡国后沉重的痛苦悔恨之情ꎮ李煜后期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ꎬ如«子夜歌»«虞美人»«清平乐»«望江南»等ꎬ而正是这些抒写亡国之痛的血泪词作ꎬ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杰出地位ꎬ使他逐步登上了词路创作的巅峰ꎮ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 后主之词ꎬ真所谓以血书者也ꎮ(二)李清照 何须浅碧深红色ꎬ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ꎬ作为我国词史上伟大的女词人ꎬ她的创作成就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男性词人ꎮ历代众多的文人墨客都对她赞赏有加ꎮ宋代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道: 若本朝妇人ꎬ(李清照)当推文采第一ꎮ李清照ꎬ号易安居士ꎬ是宋代著名女词人ꎮ少女时代的她活泼开朗ꎬ无忧无虑ꎬ由于出身书香世家ꎬ李清照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ꎬ她十八岁脱离少女时代ꎬ与赵明诚结为连理ꎮ后期金兵入据中原ꎬ李清照辗转流离到南方ꎬ丈夫病死之后ꎬ她孤身一人ꎬ境遇凄苦ꎮ李清照的人生也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ꎬ以 靖康之难 为界ꎬ前期喜ꎬ后期悲ꎬ这种反差分明的生活境遇也造就了李清照前后期词作风格的迥异ꎮ李清照的前期词ꎬ大多是闺阁生活和爱情题材ꎬ表现出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ꎮ因此ꎬ她的前期词多有浪漫之情ꎬ且乐观向上㊁热烈ꎮ少女时代的她天真活泼ꎬ由于生在书香门第ꎬ自然又比其他少女情怀更浓ꎮ她在词中塑造的抒情主人公也往往是她自己真实写照ꎮ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ꎬ买得一枝春欲放ꎮ泪染轻匀ꎬ犹带彤霞晓露痕ꎮ怕郎猜道ꎬ奴面不如花面好ꎬ云鬓斜簪ꎬ徒要教郎比并看ꎮ这首词看似浅显ꎬ实则情意真挚ꎬ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幸福的热烈追求ꎮ主人公为取悦于新郎ꎬ故意让他品评:是带露的红花好看ꎬ还是新娘的如花容颜更美ꎮ上片以拟人法写花的姿色ꎬ侧重写花美ꎬ这是实写ꎻ下片以人比花ꎬ以鲜花衬托容貌之美ꎬ侧重写人美ꎬ这是虚写ꎮ上下虚实相生ꎬ相得益彰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年轻女性形象ꎮ李清照的后期词在思想与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ꎮ 靖康之难 后ꎬ李清照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ꎬ后来丈夫病逝离她而去ꎬ留下她孤苦一人ꎮ生活的种种磨难ꎬ加上国家的沦亡和民族的不幸ꎬ这一切使她的后期词风格较凄苦ꎬ表现出她的抗金愿望㊁乡都之念与身世之感ꎮ词作多半是带着沉重的乡愁与破败之感ꎬ抒写国破家亡的伤感与哀愁ꎬ因此后期词的成就大于前期词ꎮ她的作品也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ꎮ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ꎬ日晚倦梳头ꎮ物是人非事事休ꎬ欲语泪先流ꎮ闻说双溪春尚好ꎬ也拟泛轻舟ꎮ只恐双溪舴艋舟ꎬ载不动ꎬ许多愁ꎮ全词自抒胸臆ꎬ主要揭示抒情主人公的内8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心活动ꎬ抒写国破家亡之愁ꎬ暮年漂泊之痛ꎬ在写景叙事中寄托哀情ꎮ构思新颖ꎬ语言朴实自然ꎬ灵妙生动ꎬ风格凄婉劲直ꎬ很有艺术感染力ꎮ其中以舟载愁㊁舟轻愁重的比喻ꎬ形象贴切ꎬ在继承前人写愁意象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ꎬ从中可以看出晚年李清照的愁之深ꎬ愁之重ꎮ纵观上述 二李 的相同命运ꎬ我们不禁感叹二位词人境遇的惊人相似性ꎬ但也许正是他们跌宕不平的人生ꎬ才造就了他们词作的瑰丽变化ꎬ造就了他们词史上的辉煌ꎮ㊀㊀二、李煜和李清照在婉约词艺术上的独特表现㊀㊀(一)白描为主的艺术手法李煜的词真挚率直ꎬ他擅长白描写法ꎬ他的词作中很少用到典故ꎮ他的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ꎬ没有太多修饰ꎬ语言朴实㊁平白浅显ꎬ明快生动ꎬ真切感人ꎬ与南唐词人温庭筠和韦庄相比ꎬ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ꎬ质朴自然ꎮ周济曾在«介存斋词杂著»中说道: 飞卿严妆也ꎬ端己淡妆也ꎬ后主则粗服乱头发矣ꎮ 在他看来ꎬ李煜的词在格律㊁修饰等方面虽不及温庭筠㊁韦庄ꎬ却浑然天成ꎬ真实质朴ꎬ感情真挚ꎬ所谓 粗服乱头ꎬ不掩国色 ꎬ即使不加修饰也依然美得动人ꎮ李煜运用的以白描为主的创作手法ꎬ使他的词具有一种天然质朴的艺术之美ꎬ虽通俗易懂ꎬ却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ꎮ如«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ꎬ月如钩ꎮ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ꎮ剪不断ꎬ理还乱ꎬ是离愁ꎮ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ꎮ此词用白描写法ꎬ以通俗质朴的语言ꎬ抒写作者在国破家亡之后的幽禁生活的愁情ꎮ上片描写清秋夜景ꎬ景中寓情ꎮ下片用比喻直抒胸臆ꎮ作者把这种如丝如缕的愁思比作绸丝一般ꎬ剪之不断ꎬ理之不清ꎬ始终萦绕在词人的心头ꎮ此词将原本不可捉摸的离愁表现得形象生动ꎬ具体可感ꎮ沈际飞在«草堂诗余续集»中这样称赞: 七情所至ꎬ浅尝者说破ꎬ深尝者说不破ꎮ破之浅ꎬ不破之深ꎮ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句妙ꎮ 这首词的最大特色就是纯朴的白描ꎬ运用的是日常口语来写难言之情ꎬ使此词倍受历代文人称赏ꎮ这种大量的白描手法的运用ꎬ使李煜的词语言朴实隽永ꎬ表现力强ꎮ他的词不镂金错彩ꎬ无华丽修饰ꎬ却文采动人ꎬ这就是李煜词语言风格的魅力所在ꎮ他的词以自然清新的文风ꎬ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ꎮ与李煜相比ꎬ李清照在继承了这种白描手法的基础上ꎬ更是做到了语言的雅俗共赏ꎬ形成了 别是一家 的易安体ꎬ在文坛上独树一帜ꎬ影响深远ꎮ她主张词要与诗区别开来ꎬ形式严声律ꎬ风格尚文雅ꎬ内容主情致ꎮ实际上ꎬ李清照的词将高雅的风格和通俗浅显的语言自然地融合在一起ꎬ形成了她的词特有的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ꎮ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ꎬ浓睡不消残酒ꎮ试问卷帘人ꎬ却道海棠依旧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ꎮ小词语言通俗易懂ꎬ清新雅致ꎬ表达了作者的惜春感伤ꎮ词中通过主人公与侍女的一问一答ꎬ显示出主仆二人由于文化素质差异所表现出的观察事物的不同ꎬ情态各异ꎬ生动如画ꎮ肥 和 瘦 是最通俗不过的字眼了ꎬ但放在这里却显得相当雅致ꎬ形象地展现出经过风雨后花儿凋零消瘦而绿叶却更肥大茂盛的春日景象ꎮ王鹏运在«草堂诗余别录»中称赞道: 结句尤为委曲精工ꎬ含蓄无穷意焉ꎮ(二)对比映衬显哀愁除了白描手法的广泛使用外ꎬ李煜和李清照在词作中还运用了其他多样的艺术手法ꎬ显示出他们二人创作手法的独具匠心㊁丰富多姿ꎮ李煜的后期词除了白描手法外ꎬ还经常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达亡国之痛㊁故国之思ꎮ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ꎬ故国的一草一木ꎬ都让他凄然泪下ꎬ字血声悲ꎮ如«望江南»:多少恨ꎬ昨夜梦魂中ꎮ还似旧时游上苑ꎬ车如流水马如龙ꎬ花月正春风ꎮ此词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ꎬ通过记梦来抒发亡国之恨ꎮ昨夜梦回过去ꎬ觉得自己还像原来一样过着优游快乐的生活ꎬ而梦醒后的作者面对这亡国被囚的生活倍感凄凉感伤ꎬ如今留下的只有怨恨㊁遗憾和无奈ꎮ全词将梦境中往昔繁盛欢乐的情境与现实中的凄凉悲哀处境形成强烈对比ꎬ用梦境的快乐反衬现实的凄凉ꎮ这种鲜明的对比和衬托ꎬ使作品读来颇为动人ꎮ相对而言ꎬ李清照词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ꎬ她也经常用对比映衬手法ꎬ寓情于景ꎬ将自然景物和真挚情感巧妙自然地融合在一起ꎮ除此之外ꎬ李清照还善于用铺叙的手法ꎬ来更好的表现人物形象㊁抒发感情㊁渲染环境ꎬ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ꎮ如«清平乐»:95第5期于冰洁:李煜与李清照词艺术特色对比研究年年雪里ꎬ常插梅花醉ꎮ挼尽梅花无好意ꎬ赢得满衣清泪ꎮ今年海角天涯ꎬ萧萧两鬓生华ꎮ看取晚来风势ꎬ故应难看梅花ꎮ这首咏梅词ꎬ通过回忆对比ꎬ反映了作者南渡前和南渡后两个时期生活境遇和思绪感情的变化ꎮ词语劲直ꎬ音调凄怆ꎬ过去与现在的强烈对比中寄寓着深沉的今昔之感和黍离之感ꎬ读来哀婉动人ꎮ这种对比映衬的手法ꎬ同李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ꎮ和李煜的词相比ꎬ李清照的词用对比衬托来表达亡国之痛ꎬ往往充满了人文关怀ꎬ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ꎬ体现了博大的中国文化和向上的民族精神ꎮ如«永遇乐»中下片写道:中州盛日ꎬ闺门多暇ꎬ记得偏重三五ꎮ铺翠冠儿ꎬ捻金雪柳ꎬ簇带争济楚ꎮ如今憔悴ꎬ风鬟霜鬓ꎬ怕见夜间出去ꎮ不如向ꎬ帘儿底下ꎬ听人笑语ꎮ同样是通过今昔盛衰的对比ꎬ来写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ꎮ然而与李煜不同的是ꎬ李清照不仅仅写她个人的痛苦和不幸ꎬ她的思想感情的根已经深深扎入了社会生活的土壤里ꎬ她的词突破了狭隘的个人世界ꎬ表现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ꎮ她的哀怨与感伤ꎬ表达出了许多和她经历相同㊁遭遇相似的人们的共同思想感情ꎬ因此具有更广阔的普遍意义ꎮ与李煜抒发亡国之痛ꎬ感叹个人悲剧命运不同ꎬ李清照更多的是愁国恨ꎬ表现出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ꎮ由上述比较可见ꎬ李煜与李清照ꎬ一位亡国之君与一位旷代才女ꎬ他们不管是在前后期词作的思想内容和题材上ꎬ还是艺术风格上都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ꎬ同时又展现出各自的独特ꎮ他们作为我国婉约史上的一流大家ꎬ以其天才的创作才华ꎬ留下了许多广为后世传颂的优秀作品ꎬ经受了历史长河的冲刷而久传不衰ꎬ共同为词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ꎮ[参㊀考㊀文㊀献] [1]詹安泰.李璟李煜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ꎬ1958.[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ꎬ1960.[3]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ꎬ1959.[4]董武.异代同抒异曲同工 李煜㊁李清照词中之 愁 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1994ꎬ(1).[5]李天树.李煜词艺术特色赏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ꎬ2007ꎬ(8).[6]苗守艳.论李清照诗词的语言艺术[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ꎬ2011ꎬ(5).责任编辑:张㊀庆AComparativeStudyonLiYuandLiQingzhao sArtisticCharactersofPoetryYUBing ̄jie(AnhuiRadioandTelevisionUniversityꎬHefei230022ꎬChina)Abstract:LiYu(thelastEmperorofSouthTangDynasty)andLiQingzhao(apoetinSongDynasty)belongedtothepoetryschoolwithgracefulandrestrainedcharacters.Theirpoemshadsimilarꎬthoughwithsubtledifferenceꎬthemesandartisticcharacters.Firstlyꎬtheirstyleshaveearlycharactersandlatercharacterswheretheachievementintheirlaterperiodishigher.Secondlyꎬtheirlinguisticfeaturesareclose.LiYu slanguageisbeautifulwhileLiQingzhao siseasytounderstandbutelegant.FinallyꎬintermsofexpressingskillsꎬLiYuisgoodatlyricswhileLiQingzhaoꎬthoughalsoinheritsthischaracterꎬpushedittothelevelwhereeleganceandcolloquialarecombinedas Yianstyle .Keywords:poemswithgracefulandrestrainedcharactersꎻLiYuꎻLiQingzhaoꎻartisticcharactersꎻcomparison0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

李清照与李煜词的异同

李清照与李煜词的异同

李清照与李煜词的异同
吕艳枫
【期刊名称】《希望月报(上半月)》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 前唐后主李煜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是词史上的两个大家,很早以来人们就相提并论.清人沈谦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此前太白,故称词家三李.<填词杂说>所谓"当行"者,乃指婉约词派的本色是婉约清丽.李煜的词,一扫绮罗香泽之态,摆脱了"花间"绸缪宛转之风,风格自然清新,可谓婉约派之滥觞者.词至李清照,婉约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后人"难乎为继".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吕艳枫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建平县党校,辽宁,朝阳,12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论李清照李煜词风格的同异
2.论李清照对李煜词真纯本色的继承
3.李清照与李煜词的异同
4.李煜与李清照词之异同比较——以《虞美人》和《声声慢》为例
5.文章千古事愁思各不同--李煜《虞美人》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愁情”异同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煜_李清照词之比较_徐思

李煜_李清照词之比较_徐思
168
“花明月暗笼轻雾, 今朝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 阶, 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 一晌偎人颤。奴为出 来难, 教君恣意怜。” 李煜在这首词里大胆直露地描写了他与小周后幽会的情
景, 人物的动作神态都描写得非常细腻。花好月圆之夜, 小周 后 “划 袜 ”“提 鞋 ”悄 悄 地 去 找 李 煜 。 相 见 后 的 “偎 人 颤 ”生 动 形 象地表现出了她那种与情人幽会时的欣喜和激动。李煜巧妙 地捕捉了人物的心理, 将当时的情景再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李煜的词作, 后期作品无论是在艺术特色上还是在 词的境界上都大大超过了前期的作品。这与他的个人命运是 紧密相连的。与之相比,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也有着相似的词路 历程。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里。父亲李格非曾任礼部员 外郎,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因此她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 陶, 显示出了很高的文学天赋, 尤其善作词。明人杨慎曾在《词 品 》中 说 : “宋 人 填 词 , 李 易 安 亦 称 冠 绝 , 使 在 衣 冠 , 当 与 秦 七 、 黄九争雄, 不独雄 于 闺 阁 也 。 ”[4] 李 清 照 在 宋 词 的 发 展 中 占 着 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 李煜 李清照 比较
李 煜 和 李 清 照 被 后 人 并 称 为 “词 中 二 李 ”。清 人 沈 谦 在 《填 词杂说》中说道: “男中李后主, 女中李易安, 极是当行本色。”[1] 所 谓 “当 行 ”是 指 李 煜 和 李 清 照 非 常 出 色 地 表 现 了 “婉 约 词 派 ” 的风格。而“本色”除了兼有“当行”的意思外, 还可以理解为二 人所独有的自然本色。前人之所以如此推崇李煜和李清照的 词并把他们相提并论,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词作不仅对宋词的 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冷月与暗香_比较李煜_李清照词的差异性

冷月与暗香_比较李煜_李清照词的差异性

冷月与暗香———比较李煜、李清照词的差异性纪海燕(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摘 要]李煜和李清照一个是才气横溢的南唐后主,一个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才女。

共同的“真”与“美”使二李词在数以万计且星光璀璨的词作中脱颖而出,但在意蕴、抒情方式等方面二李词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真;美;梦;愁;恨[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04)06-0020-02沈谦在《填词杂说》一书中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何谓“当行本色”呢?所谓“当行”指的是词作所呈现出来的婉约之美符合人们对词这一文体的个性期待。

而“本色”除了兼有与“当行”相似的意义之外,还可指词在抒情风格上的自然纯美。

沈谦关于二李词的这一评断几乎赢得了当时及后世学人的一致认可。

但正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李煜和李清照的词风其实也是同中有异。

李煜的词风是清丽兼劲爽,而李清照的词风是清丽兼婉雅。

从意蕴方面来说,二李词存在着理悟与感悟的不同。

李煜后期词作中的“愁”与“恨”带有浓厚的理性色彩,更具形而上的意义。

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人生愁恨何能免”等等,在大痛大悲之后李煜似乎在致力于传达他对于生命本体的参悟与认知。

亡国之后的他越发觉得“浮生若梦”,也更加体会“人生是苦海”的真谛———只要是人生就难免忧愁与痛苦,无论此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贵胄。

虽然李煜在临终前的绝唱《虞美人》中仍念念不忘他南唐故国的雕栏玉砌,仍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无穷无尽的浓愁。

他做不到庄子那遗世独立,物我两忘式的超脱。

他生性懦弱,又没有一死了之的勇气,“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深深的痛苦如何排遣?他曾试着到梦中去逃避,所以,李煜的词中经常有梦。

如:《望江南》其一:“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子夜歌》中有:“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