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精华版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精华版
预防疾病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接种疫 苗。通过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我们可以保持健康,并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总结
通过本培训,您已经了解了卫生和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卫生的重要性、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常见细菌和病毒,以及预防措施。希望您能 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传播途径
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接触传播等。了解这些传播途径,有助于我们制定 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的风险。
常见细菌和病毒
了解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对我们识别和预防感染至关重要。不同的微生物会引发不同的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如何 迅速识别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培训精华版
欢迎参加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精华版。本培训将为您提供关于卫生 和微生物学的重要知识,让您了解其基本概念、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细菌和病 毒。一起来学习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吧!
培训目标
通过本培训,您将能够:
1 理解卫生的重要性
2 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3 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
4 识别常见细菌和病毒
5 掌握预防措施

卫生的重要性
卫生是保护健康的基石。通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可以预防感染疾病 和传播细菌和病毒。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也关系到整个社区的福祉。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微生物是肉眼无法看见的生物体,包括细菌和病毒。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的 周围,有些对我们有益,而有些可能会引发疾病。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是 预防疾病的第一步。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试题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试题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日期:1.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 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本公司洁净车间净化空气的消毒方法及灭菌时间是。

3.微生物特征:,面积大;繁殖旺盛,代谢快;适应性强,变异;分布广。

4.十万级车间的温度技术要求,湿度技术要求。

5.:指杀死病原微生物繁殖体,但杀不死芽孢等全部微生物。

6.:指全部杀死微生物及其芽孢。

7.常用几种消毒剂:、、等(注明浓度)8.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包括(病毒,类病毒,脘病毒),:包括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

9.是净化环境中最大的污染源。

10.物理灭菌法包括,,,电离辐射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等11.本公司产品用化学灭菌方法灭菌。

12.十万级车间粒径≥0.5um,尘埃粒子应≤个/m3。

2.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1.凡进入洁净区人员,不得化妆、佩戴饰物。

()2.操作间内为方便及时清洁,可存放清洁工具。

()3.洁净区的各个气闸及所有闭锁装置应完好,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

()4.不准将私人物品带进更衣室,特别严禁食品带入。

()5.生产中的废弃物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应分开堆放,分别处理。

()6.灭菌和消毒是一样的。

()7.洁净室应进行每天一小扫,每周一中扫,每月一大扫。

()8.洁净室应定期消毒,消毒剂应交替更换。

()9.灭菌和消毒是一样的。

()10.对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传染性疾病及带菌者一律不得从事本行业工作。

()3.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人员可以带入生产区的物品有()。

A、食品。

B、香烟。

C、个人药品。

D、相应区域内的工作服。

2.常用乙醇消毒剂的浓度为()A、70%-75%B、75%-80%C、65%-70%D、70%-80%3.洁净室(区)仅限于()进入A、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B、任何人员C、经批准人员。

D、A+C。

4.下列哪些环境中不存在微生物()。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质量中心微生物检验员统一考试题答案部门:姓名:得分:一、填空题:(50分,每空1分)1、无菌生理盐水灭菌条件为(121)℃高压灭菌(15)分钟。

2、牛奶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中,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2)小时。

3、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匀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

4、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6)℃条件下培养48小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的MPN是指(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方法。

5、大肠菌群的证实试验中,凡(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6、粪大肠杆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氏菌),也包括少量的(克雷伯氏菌)。

7. 胆盐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湟绿是(抑菌抗腐剂),可增强队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

8.大肠杆菌平板计数选择菌落数为(10—100)的平板,暗室中(360nm—366nm)波长紫外灯照射下,计数平板上发(浅蓝色)荧光的菌落。

7、夹膜对于细菌来说的功能是起(保护)作用,鞭毛的功能是(借助鞭毛的转动而运动)。

8、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 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3mm),颜色呈(灰色到褐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为一(混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

一般认为(血浆凝固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有致病力。

9、甲基红试验方法,取适量琼脂培养物接种于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36℃±1℃培养2d—5d。

滴加甲基红一滴,立即观察节ugo。

(鲜红色)为阳性,(黄色)为阴性。

10、沙门氏菌生化试验中,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挑取两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琼脂)、(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营养琼脂平板)。

11、用于微生物染色的染色剂主要有三种:(酸性染色剂)(碱性染色剂)(复合染色剂)。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2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与患病人员近距离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3
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如口罩、手套等,减少微生物暴露和传播。
个人卫生的基本原则
定期洗澡
每天洗澡可以清洁皮肤,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滋 生。
正确咳嗽和打喷嚏
用纸巾或手臂遮挡口鼻,避免微生物通过空气 传播。
保持手部清洁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垃圾或动物后。
保持环境清洁
每天清洁家居和工作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存 活。
预防微生物传播的措施
1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传染病,提高免疫力。
2 免疫
3 健康
微生物暴露可以增强免疫 系统,帮助身体对抗疾病。
某些微生物对人体有益, 如肠道微生物对消化和免 疫功能的调节。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洗手
正确洗手可以防止微生物传播, 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刷牙
定期刷牙可以防止口腔微生物引 起龋齿以防止食物中毒。
寄生虫
一种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引起多种寄生虫病。
微生物的生命周期
1
增殖
微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快速增加。
2
休眠
某些微生物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入休眠状态,以保护自己。
3
传播
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感染其他生物。
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 致病
某些微生物可以引发各种 疾病,如感冒、肺炎、食 物中毒等。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 识培训资料
微生物是极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 的环境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能够提升制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使其更加注重 药品质量和有效性。
培训能够加强制药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 全和权益。
防止交叉污染与疾病传播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能够提高制药人员的卫生意识和微生 物知识,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和疾病传 播。
培训能够加强制药人员 对药品质量的重视,提 高药品生产的合格率, 提升制药企业的竞争力 。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
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05
的实施
培训内容与方法
制药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包括制药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操作卫生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制药 人员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和技能。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介绍微生物的种类、特性、生长繁殖及其与制药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使制药人员对微生物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微生物对制药过程的影响
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是制药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会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和安全风险增加。
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在制药过程中可能会大量生长,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和药效。
微生物代谢:微生物在制药过程中会产生代谢产物,可能对药品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微生物对制药设备的污染:微生物可能会附着在制药设备上并生长繁殖,导致设备损坏和药品 质量下降。
微生物控制与检测
微生物控制方法:消毒、灭菌、隔离等措施,有效防止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
微生物检测技术: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检测,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 类。
微生物检测标准:根据不同环境和应用领域制定相应的微生物检测标准,确保微生物的安全性 和卫生质量。
微生物控制与检测的重要性:在制药、医疗、食品等行业中,微生物控制与检测是保证产品质 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微生物和卫生学知识培训试题

微生物和卫生学知识培训试题

微生物和卫生学知识培训试题姓名:部门: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消毒:2.灭菌:3.微生物: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微生物的营养不包括( ):A. 水分B. 碳源、氮源C. 放线菌D. 无机盐类2. 洁净区内,______是控制来自口腔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A.少说话B. 经常刷牙C. 戴口罩D. 对空气消毒3. 下列那个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 )。

A.水B.碳源C. 细胞核D.无机盐4. 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和,不得接触产品( )。

A. 化妆、佩带饰物、裸手直接B.说话、聊天、接触C. 化妆、戴口罩、用手D.互相打闹、说话、裸手直接5. 新洁尔灭为常用消毒剂,其浓度为( )。

A. 0.01%B.0.1%C.1%D.10%6.车间常用乙醇消毒剂的浓度为( )。

A. 70%~75%B.75%~80%C.65%~70%D.70%~80%7.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级下的局部洁净度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

A. 万级、百级B.万级、千级C.十万级、万级D.千级、百级8、细菌培养温度为()。

A. 35~37℃B. 25~35℃C. 30~35℃D. 25~28℃9、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____Pa,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应不小于____Pa。

( )A. 10Pa ;5PaB. 5Pa ;10PaC. 10Pa ;10PaD. 5Pa ;5Pa10、空调净化系统安装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目的是为了( )。

A、控制新风及送风量的大小B、过滤空气控制尘埃数量C、控制洁净区内不同区域的压差D、控制洁净区内的温湿度三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我们常用的消毒剂( ):A. 70%~75%乙醇水溶液B. 37%~40%甲醛溶液C. 新洁尔灭D. 过氧乙酸2. 高压蒸汽灭菌常用条件为( ):A. 115.5℃ 30minB. 121.5℃ 20minC. 126.5℃ 15minD. 200℃ 45min3.下列哪些属于微生物的特点( ):A. 体积小,面积大B. 吸收多,转化快C. 生长旺,繁殖快D. 易变异,适应强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手是我们工作时使用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只要触摸到污染的东西,微生物就会留在你手上或指甲里,因此手是最大的细菌传播工具和途径。

GMP洁净车间员工微生物培训

GMP洁净车间员工微生物培训

微生物控制操作规程培训
洁净车间卫生管理
培训员工如何保持洁净车间的卫生,包括清洁和消毒的方法、频次、注意事项等。
微生物控制操作规程
培训员工掌握微生物控制的操作规程,如微生物限度检测、无菌检查、环境监测等,确保 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符合GMP要求。
微生物检验记录
培训员工正确填写微生物检验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方法、结果、结论等,保证记录的真 实性和完整性。
Gmp洁净车间员工微生物 培训
• 培训介绍 • 培训介绍 • GMP洁净车间微生物基础知识 • GMP洁净车间微生物控制措施 • GMP洁净车间员工微生物培训内容 • 培训效果评估和总结
01
培训介绍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微生物的代谢和产物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药品生产中的微生物控制
微生物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洁净车间微生物污染来源和途径
防护装备
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 洁净服、口罩、手套等, 以减少微生物的携带和传 播。
人员训
定期进行微生物知识和操 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 对微生物污染的认识和控 制能力。
环境清洁和消毒措施
清洁计划
制定详细的环境清洁计划, 包括清洁区域、频率、方 法和工具等,确保车间环 境的卫生状况。
消毒措施
定期对车间进行全面消毒, 包括空气、表面和设备的 消毒,以消除微生物的滋 生和传播。
02
GMP洁净车间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
微生物
在自然界中,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藻类等。
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原核生物包括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螺旋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单细 胞藻类、原生动物、真菌等。

微生物培训及卫生管理培训

微生物培训及卫生管理培训

人员培训和管理
质量控制
讲解实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包 括薪酬、考核、职业规划等方面。
介绍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实施和监 控,如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估 等。
卫生管理法规培训
1 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办

说明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 概念、主要内容和管理要 求。
2 医疗器械管理办法
介绍医疗器械管理的基本 制度、流程和要求,以确 保医疗器械安全使用。
微生物培训及卫生管理培 训
微生物培训及卫生管理培训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微生物学和卫生管理方面 的知识,从而更好地防控医疗感染,保障患者健康。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细菌和病毒
深入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征和生 命方式。
培养基和实验室技术
了解培养基准备的基本原则和微 生物实验室中的常用技术。
检测技术
介绍微生物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包括培养、染色、PCR等技 术。
3 职业暴露防护
摸清职工可能面临的危害 因素和职业病,提出减轻 危害、预防疾病的防护措 施和要求。
卫生管理现状和趋势
1
健康中国2 03 0
2
介绍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意义、目标和实
施路线图。
3
卫生管理现状
分析卫生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 卫生管理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数字化卫生管理
展示数字化卫生管理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讲解数字化卫生管理的关键技术和实践案 例。
总结和建议
总结
1. 本培训提供了微生物学和卫生管理方面的相 关知识。
2.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了临床工作 者的微生物检测和感染控制能力。
3. 介绍了卫生管理的法规、现状和趋势,为卫 生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头发和皮肤
您是否知道:每分钟从人类皮肤中要散发
出约10,000个微生物?如果说,一小粒糖的 空间中能装载4亿个微生物,那么,您想想 看,在一股头发中可以容纳多少微生物呢? 我们的手,也有大量的微生物。此外,在 人们正常的日常活动中都接触大量微生物。
水滴
呼吸和咳嗽将产生出大量微小的水滴,这
染提供了极好的源泉。耳环、戒指、项链、 手链能传播微生物污染。如果,一小片粉 或唇膏碎片落入一批产品中,则可能引起 严重的尘粒污染。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允许化妆和佩戴首饰 进入洁净厂房的原因。
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引起的混杂和误差
由人引起的污染也可能来自于生产过程
中出现的混杂和误差。 例如,当员工没有按照SOP进行工作时, 车间的污染程度将增加。 让产品容器不加盖地存放,将导致 产品污染。 清场不彻底将会引发尘粒污染、微 生物污染、混药等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水
水:从理论上来讲,微生物在纯水中是不能生长 的。但是,所有的各类水,不管怎样仔细地蒸溜 或过滤,总会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盐类。 正是这些可溶性的物质可被微生物利用作为它们 生长的养料源泉。 在生产过程中,水是应用最广泛的原料之一。这 就是为什么我们药厂的卫生规程不仅必须仔细地 控制用于生产过程的水,而且要控制好如何正确 地用水来清洗我们的设备。
种水滴既含有尘粒污染也含有微生物污染。 口腔是对污染最为敏感的地区。一次咳嗽 或喷嚏将把千百万个微生物引入工作环境 内。
衣着
从可洗涤的纺织物中,可能散发出棉绒和
淀粉粒。而从羊毛和其它松软的针纺织物 中也可能散落出纤维和磨损下的微粒。污 染也可能通过我们的鞋子进入工作场所。
化妆品和珠宝手饰
发胶、气雾除臭剂、香粉等,为微生物污
人员污染的途径和方式
人的头发和皮肤 水滴 衣着
化妆品和珠宝手饰
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引起的混杂和误差
人体中的微生物

部位 皮肤 口腔 菌、
常见菌种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耻垢杆菌等 链球菌(甲型或乙型)、乳酸杆菌、螺旋体、梭形杆


白色念球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奈瑟氏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胃 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 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 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鼻咽腔 甲型链球菌、奈氏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 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眼结膜 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GMP与微生物
推行GMP目的:
防污染、防交叉污染、
防混淆、防差错。
污染、交叉污染
污染:在生产、取样、包装或重新包装、
贮存或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原辅料、中 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受到具有化 学或微生物特性的杂质或异物的不利影 响。(2010版GMP) 交叉污染: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 发生的相互污染。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是指因微生物产生、附
着而给特定的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果细菌得到了必要的养料、一定
量的水份和合适的温度,它们就能 迅速繁殖,它们繁殖的速度快得惊 人。
微生物污染
1.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源
微生物污染
养料: 1.碳和氮化合物、无机盐等
这些是细菌
营养所必须的物质。 2.气体 氧、二氧化碳和氮与细菌的生 长繁殖有密切的关系。 3.酸碱度 大多数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 酸碱度为pH7.2~7.6。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有
些还是必不可少的。 微生物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 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抗生素、酸奶、疫苗、酒类等等;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或动植物病
害,这些具有治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 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如感冒、 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 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 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 失败、成品不合格、直接或间接对人类造 成危害的重要因素。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空气
控制措施:
合适的空气净化系统(空气过滤器的合理
应用)。 合适的检查空气洁净的方法 合适的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规程。 合适的空气净化系统的维修规程。
空气中存在的尘埃微粒是含有微生物(细菌
等)的。空气是侵袭我们产品的污染物的主 要媒介。因此,尽量保持空气的洁净是极 为重要的。
温度:
根据细菌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
为嗜冷菌、嗜温菌及嗜热菌。一般 病原菌的适宜温度基本与人类体温 相同,因而实验室培养细菌均采用 37℃。(霉菌25℃)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
空气 水 表面 人
不同环境中微生物量
环境 土壤 水 空气 人体皮肤 地板
微生物量
104-1010
10-104
特征
5.容易变异 由于微生物的个体小,对外界环境条件直
接接触而表面特别敏感,因此,当环境剧 烈变化时,多数个体容易死亡而被淘汰, 少数个体则发生变异而适应新的环境。 这种易变性,从利用微生物的角度讲,既 有利又不利。
特征
有利的是可以利用其容易变异的特点进行菌种 选育,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良菌种。例如青 霉素产生菌,最初产量每毫升只有几十单位, 可是通过大量人工诱变育种,现已培育出每毫 升产量达上万单位的优良菌种。 不利的是即便是优良菌种也极易发生退化,若 保存不当或在人工培养基上经多次传代后,菌 种的优良特性会发生改变。例如白僵菌菌种, 经30代移种后,其致病力降低50%。 充分认识和运用微生物的特点,对利用和改造 微生物是极为重要的。
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 识培训
XXXX制药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微生物基本知识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与制药 微生物的控制 第二部分 人员卫生管理
微生物
什么是微生物:简单的说,微生物就是微
小的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 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甚至几万 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引起的混杂和误差
如何控制 ①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②应防止尘埃的产生; ③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 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 ④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 其他有效防止污染或混淆的设施; ⑤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 蒸气、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 ⑥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窗口应有所生 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
10-105
1-104
10-103
单位:个/g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空气
空气:空气并不是产生污染的介质,但
它是污染的危险携带者。充满微生物的 尘埃和水滴就是通过空气作为侵袭我们 产品的媒介而成为重要的污染源的。 当我们谈话、咳嗽和打喷嚏时,被污染 的水滴正是不断地从我们的呼吸道中进 入我们的工作场所。尘埃微粒正是通过 空气流不间断地在我们整个药厂范围循 环运行着。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表面
表面包括:天花板、墙壁、地面、设备、容器、 工具或桌子; 由于空气中的湿度,所有表面都包上一层含水的 薄膜。这层薄膜由于静电吸引而饱含尘埃微粒, 有很多时候,表面还覆盖一层油状物质,此层油 膜易受到尘粒污染。 表面因尘埃微粒和微生物由空气传播的回降而受 到污染。

微生物污染
水分: 细菌的生长繁殖是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通过本身含有的许多酶系统,进行一系 列的生化反应分解转化成简单物质,然 后加以吸收利用。这种利用需要一定的 水分,先使营养物质溶解,再通过扩散 和吸收而达到的。同时代谢产物也靠水 的扩散作用而排泄,因此水是细菌生活 所不可缺的物质。
微生物污染
特征
有些微生物能够在异常的条件下生存,例
如耐酸菌能在10%的硫酸溶液中生活,暗 热菌能在温度高达98℃以上的温泉中生活, 有的甚至在高达200~300℃的深海火山口 附近也能活动,嗜盐菌在含盐量高达 23%~25%的死海里,甚至30%的氯化 钠溶液中和盐块上存活,显然这是一-表面
控制措施: 控制与选用合适的材质。 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规程。 合适的验证方法。 合适的维护保养规程。 合适的清场管理规程和清洁卫生制度。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人
人是最常见的传染源。事实上,人们常说,
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份,最大的污染 源。为什么呢?一个原因,人体是一个永不 休止的污染媒介。当您每天来药厂上班时, 您也许随身将几百万细菌带入工厂。
常见的微生物
2.病毒 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没有细胞
结构,而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 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和营养物质进行生 长繁殖的原始生物。 平均大小只有0.1μm,比细菌约小10倍, 最小的病毒只有0.01μm,接近蛋白质分 子。病毒大多能通过滤菌器,故俗称滤过 性病毒。
特征
3.繁殖迅速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也是同样惊人的,比高 等动植物快得多,有些细菌,在适宜条件 下每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次,例如大肠杆 菌,1个细菌经20分钟就分裂成2个,每小 时可分裂3次,这样,1个细菌繁殖3代就产 生8个细菌。
特征
4.代谢旺盛 物体分割得越细,其单位体积所占有的表
面积值就越大 。 微生物的个体虽然微小,但却有很大的表 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能迅速地和周围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 。
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 真核细胞型:真菌 非细胞型:病毒 噬菌体 即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螺 旋体→真菌(酵母菌、霉菌)。排在前面的小而 低等,排在后面的逐渐大而高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