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
人体解剖学 第四章消化系统

第三篇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物质代谢是指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和利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成分,同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脉管系统。
其中,消化系统摄取、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排出食物残渣;呼吸系统摄取氧、排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产生并排出尿液;脉管系统则起到运送营养物质、氧和代谢产物的作用。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物质代谢等加强。
由于有这些结构保证,人体运动得以正常进行。
第四章消化系统【学习目标】1.掌握胃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2.掌握小肠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3.了解大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和功能;4.掌握肝的形态、位置、结构、体表投影和功能;5.了解胰的形态、位置和功能;6.了解口腔的构成、牙的形态与结构、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和腺管开口部位。
7.了解咽的位置及各部的交通、食管的位置和形态;8.了解体育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概述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图4-1)。
消化管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
口腔到十二指肠的管道又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管道又称下消化道,习惯上人们将食管至肛门的部分称为胃肠道。
消化腺主要包括肝、胰和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即摄取和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为机体提供能量、构筑细胞和组织,最后排出食物残渣(粪便)。
此外,口腔、咽等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
二、消化管的结构消化管属内脏器官中的中空性器官(见本节附:内脏),各部分的内径和机能各不相同,但除口腔以外的消化管管壁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以横切的小肠管壁为例,可见其由内向外依次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织膜和外膜等四层结构组成(图4-2):图4-1 消化系统模式图图4-2 肠壁的一般构造模式图1、粘膜层为最内层,包括粘膜上皮、粘膜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功能。
消化系统

畸形
图13
三生理学
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digestion):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机械性消化:消化道肌肉运动将食物碾磨、推送、搅拌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absorption):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
液的过程。 •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 (一)一般生理特性 • • 1. 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富有伸展性 3. 紧张性 4.具有自律性,缓慢而不规则 较敏感,而对电刺激不敏感 5. 对化学、温度、机械牵拉刺激
淋巴小结
孤立
孤立
集合
图33 十二指肠 黏膜与黏膜下层 模式图
图35
左:结肠壁模式图
右:结肠黏膜光镜图
图36
阑尾模式图
•
• • • •
大肠:
无环行皱襞和绒毛 上皮中杯状细胞非常丰富 大肠腺发达,含大量杯状细胞
外纵行肌三处增厚形成结肠带 • 淋巴组织 • 微皱褶细胞(microfold cell,M细胞) 散在分布于集合淋巴小结顶部的上皮内,游离面有微皱褶,基底 面胞膜内陷,凹腔内嵌有多个淋巴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
消化系统
一 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
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消化管
口腔
舌下腺 腮腺 咽 食管
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 肠、空肠和回肠) →大肠(盲肠、阑 下颌下腺 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肛门 肝
•消化腺
胃 胰
十二指肠 升结肠 盲肠 阑尾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 小消化腺:消化管粘膜内的小腺体
先天性巨结肠:因肠壁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缺如,肠收缩乏力,肠管扩 张
消化系统组织学

消化系统组织学第⼆章消化系统学习任务消化管壁的⼀般结构;⾷管⾄⼤肠的主要结构及功能特点;唾液腺的⼀般结构,三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胰腺的结构及功能;肝⼩叶的微细结构及其功能;门管区的结构特点。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消化⾷物,吸收营养物质。
第⼀节消化管消化管由⼝腔、咽、⾷管、胃、⼩肠和⼤肠等管道构成。
除⼝腔和咽外,其管壁结构由内向外⼀般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
⼀、消化管壁的⼀般结构(⼀)黏膜黏膜(mucosa)是管壁的最内层,由上⽪、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图2-1)。
1.上⽪衬在管腔的内表⾯,胃、⼩肠和⼤肠为单层柱状上⽪,以消化和吸收功能为主。
消化管的两端(⼝腔、咽、⾷管和肛管的下1/3)为复层扁平上⽪,以保护功能为主。
2.固有层(lamina propria)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细⾎管、神经、散在的平滑肌纤维、⼩消化腺和⽑细淋巴管。
胃肠此层有⼤量的腺体和淋巴组织,以及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
3.黏膜肌层(musclaria mucosa)由薄层平滑肌束组成,其收缩可促进腺体分泌物的排出,有利于物质的吸收和转运。
图2-1消化管⼀般结构模式图(⼆)黏膜下层黏膜下层(sabmucosa)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管、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
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起,形成纵⾏或环⾏的皱襞(plica),有扩⼤黏膜表⾯积的作⽤。
(三)肌层肌层(laminamusclaris)除⼝腔、咽、⾷管上1/3和肛管下1/3为⾻骼肌外,其余均为平滑肌。
肌层⼀般分为内环、外纵两层。
有些部位环⾏肌局部增厚形成括约肌。
(四)外膜外膜(tunicaadventitia)为纤维膜或浆膜。
纤维膜(fibrosa)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与邻近器官相贴,与周围组织⽆明显界限。
浆膜(serosa)见于胃、⼤部分⼩肠与⼤肠,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组成,具有湿润、光滑的特点,有利于胃肠的蠕动。
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疾病和治疗

(八)胰
十二指肠小乳头
副胰管 胰颈
胰管
胰尾
胰体
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头
胰的分部:
30
(九)腹膜和腹膜腔
脏腹膜 壁腹膜 腹膜腔
31
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
小网膜
网膜孔 大网膜
32
系膜
横结膜系膜
肠系膜
乙状结肠系膜
阑尾系膜
33
陷凹
男性----直肠膀胱陷凹
直肠膀胱陷凹
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34
女性----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
肝左叶
镰状韧带 肝圆韧带 胆囊
25
2.脏面
胆囊
肝圆韧带 肝右管 肝左管
肝固有动脉 肝门静脉
肝门 下腔静脉 静脉韧带
静脉韧带
26
脏面:
方 叶
右叶
尾 状 叶
左叶
27
3.肝的位置
肝大部 分位于右季 肋区和腹上 区,小部分 位于左季肋 区。
28
4.肝外胆道
肝右管 胆囊
肝左管
肝总管 胆总管
输胆管道
29
基础医学综合实训 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疾病和治疗
1
一、消化系统正常大体结构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咽、 上 消 食管、胃、 消 化 化 管 小肠 十二指肠 道 空肠和回肠 下 大肠 盲肠、阑尾 消 结肠、 直肠 化 道 肛管 消 大消化腺 唾液腺 肝、胰 化 腺 小消化腺 胃腺、肠腺
口腔 咽 食管
消 化 系 统
肝小叶
门管区
44
人 肝
猪 肝
45
人肝肝小叶界限不清,猪肝肝小叶界限很 清楚,很典型
肝细胞索
肝血窦
消化系统—肝(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肝的微细结构
肝的微细结构
– 肝表面为结缔组织被膜。 – 肝门处的结缔组织随血管、肝管的分支伸入肝实
质,将实质分隔成许多肝小叶。 – 成人肝有50万~10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常连成一
片,分界不清。 – 肝小叶之间各种管道密集的部位为门管区。
(一)肝小叶
–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 能单位。
肝右叶
方叶
肝左叶
尾状叶
四缘:
前缘 后缘 左缘 右缘
➢ 第二肝门
小结:
辨识相关名词 掌握肝门定义 掌握肝的形态
消化系统
肝外胆道
组成
胆囊 输胆管道
肝左、右管 肝总管 胆囊管
胆总管
肝右管 胆囊管
胆囊
肝左管 肝总管
胆总管
1.胆囊
胆囊
➢ 位置: 肝脏的胆囊窝内
➢ 形态: 梨形
➢ 容积: 40-60ml
- 窦周隙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 交换的场所。
5.胆小管
- 胆小管为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局 部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在 肝板内连接成网状管道。
- 胆小管周围的肝细胞膜形成紧密 连接、桥粒等连接复合体封闭胆 小管以防止胆汁外溢 ,否则将 导致黄疸。
胆小管简化模式图
中
胆小管
央
静
脉
(二)肝门管区
- 肝门管区指肝小叶 之间的含有小叶间 动脉、小叶间静脉 和小叶间胆管的结 缔组织区域。
分布:肝板之间
结构: 内皮不连续,有孔无隔膜,吞饮小泡,无基膜
功能: 通透性大, 有利于肝细胞与血液间物质交换
内有肝巨噬细胞
消化系统 肝小叶 窦周隙
窦周隙(Disse 隙)模式图
消化系统 肝小叶 窦周隙
消化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结构观察

消 化 系 统 概 观
牙(Teeth) 牙的形态
牙冠 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
牙颈 牙根和牙冠交界部分
牙釉质 牙本质
牙根 上下颌骨牙槽内的部分
牙髓
每个牙根有根尖孔通牙根管, 进入牙冠腔。
牙根管与牙冠腔合称牙腔或 髓腔。
牙骨质 牙质、
牙髓
牙周组织
牙周膜、牙槽骨、牙龈
牙 龈
牙 槽 骨
牙周膜
舌和舌乳头
十 二 指 肠
空 肠
回肠
小 肠 腺
小肠绒毛(中央乳糜管)
结肠
直肠与肛门交界处
肝
前面观 后面观
肝小叶模式图
肝板
中央V
门管区
肝血窦内Kupffer细胞
肝 血 管
胰的位置和外形
胰腺 胰岛
腺泡和导管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胰岛C细胞
3大唾液腺比较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性质 浆液性 混合性 混合性
闰管
长
短
无
纹状管 短
发达
短
分泌物 酶多 酶、粘液 粘液
腹膜和腹膜腔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实验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消化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消化系统的大体解剖结构。 2、观察消化管、消化腺显微结构。 3、通过观察食管、胃及小肠切片来了解 消化管壁的分层和一般组织结构。
实验材料:
成人头颈部解剖及内脏器官模型 舌乳头组织切片 胃部组织切片 十二指肠组织切片 结肠组织切片 小肠组织切片 胰组织切片 肝组织切片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

•
•植物 •动物 •人
•太阳能
•(无机物:CO2、H2O及NH3等)
•光合作用 •(潜能)
•(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
•潜能 •自 由 能 去 向
•化 学 能 •渗 透 能 •电 能 •热 能
•机 械 能
•人体能量的获得与去向
•
•能值的测定
此法测定的每g碳水化合物、脂 肪、蛋白质的能量系数分别为 :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体温是机体能量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正常体温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相对恒定的温度。 正常的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
动的必要条件。
1、*概念(体温)
• 寒冷环境
体核温度:机体深部组织的温度 。(肝温最高)
炎热环境
体表温度:机体表层组织的温度 。
•*体温 :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 碳水化合物 17.15kJ(4.1kcal)
• 脂肪
39.54kJ(9.45kcal)
• 蛋白质
23.64kJ(5.65kcal)
•
•CxHyOz+mO2→xC02+nH20+?ATP
•
第一节:能量代谢
• 1、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 2、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 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4个(P213) • 4、*基础代谢(概念)
(1)口腔的消化
①消化液---唾液及其作用 唾液的性质和成分:低渗液,水分占99% 唾液的作用: 唾液分泌的调节:神经反射性调节
②口腔的运动(机械性消化) *口腔2种运动的概念
咀嚼:是由咀嚼肌群按一定顺序收缩完成的反射动 作,受大脑意识控制。
吞咽(包括食管的蠕动):是指食物由口腔经咽、食 管进入胃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 性动作。
七年级生物消化与吸收图文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自学课本第32页读消化系统模式图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 消化道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唾液腺
肛门
胃腺 肝脏 胰 肠腺
口腔
小肠 大肠
咽 食道 胃
肛门
位置:左上腹部,呈囊状.
小肠盘曲在腹腔内
位置: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3.在各种消化器官中, 最膨大的是 最长的是
胃腺 胃蛋
白 质 胰 肠腺
脂 肪
葡 萄 糖
氨 基 酸
脂 甘肪 油酸
解读曲线图
曲线图是一种用曲线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 之间量的差异
右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过人体消化道各段时,其 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纵坐标示被消化的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 横坐标示消化道的各部分.请分析此图.
1.图中㈠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OA段的减少是淀_粉_________的缘故.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部零分,被是消由化于
_____________的缘故.
全部被消化
2图中㈡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CD段减少蛋原白因质_________,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的原因是
__________. 部分初步消化
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说一说这些致病的 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
外界空气 鼻 咽 喉 气 管 、支气管(肺炎则是到达肺)
呼吸道的作用: 1、 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2、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这种能力是 有限的.
3、喉部的声带有发声的作用.
聪明的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 么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
一、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 二、食管位置及三个狭窄示意图及标本 三、胃立体结构和胃腺细胞结构模式图 四、肝的解剖外形模式图及标本 五、肝小叶局部三维结构模式图 六、直肠模式图及模型 七、呼吸系统示意图 八、气管与支气管解剖结构示意图及标本
一、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
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
二、食管位置及三个狭窄示意图及标本
2.学习完本课件,必须完成模块测验,以取得相应的形成性 考核成绩
四、肝的解剖外形模式图及标本
肝的解剖外形模式图
肝的标本
五、肝小叶局部三维结构模式图
肝小叶局部三维结构模式图
六、直肠模式图及模型
直肠横壁
齿状线
直肠模式图
直肠肛门模型
临床联系:直肠壶腹处腔内有黏膜和平滑肌形成的2~3个半月形皱襞,称为直肠横襞,其
中一个大而恒定的横襞距肛门约7cm,可作为直肠镜检时的标志;齿状线是内、外痔的分(建议学习时间15分钟) Nhomakorabea 学习目标
1.看图说出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构成及标示部位的名称 2.看图及标本说出食管三个狭窄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3.看图说出胃、胃腺细胞、肝小叶结构标示部位的名称 4.对照模式图在肝的标本上指出肝左叶、肝右叶和胆囊 5.看图及模型指出直肠横襞和齿状线并说明临床意义 6.看图及标本指出右主支气管的位置并说明临床意义
临床链接:食管三个狭窄处是 异物易停留和肿瘤好发的部位
第一个狭窄:食管起 始处
第二个狭窄:与左主 支气管交叉处
第三个狭窄:食管 穿膈处
食管位置及3个狭窄示意图
食管标本示3个狭窄
三、胃立体结构和胃腺细胞结构模式图
胃立体结构和胃腺细胞结构模式图
知识链接:壁细胞其主要功 能是分泌盐酸。盐酸作用之 一是促进铁离子的吸收,铁 是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如果 盐酸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壁细胞还能分泌内因子,促 进回肠吸收维生素B12入血。 维生素B12具有促进红细胞成 熟的作用。如果内因子缺乏 可导致巨幼细胞贫血。
呼吸系统示意图
八、气管与支气管解剖结构示意图及标本
临床链接: 主支气管左、 右各一,右 主支气管短 粗,走向较 垂直,加之 气管隆嵴偏 向左侧,因 此,异物容 易落入右主 支气管内。
气管与支气管解剖结构示意图
气管标本(前面)
学习提示
1.学习完本课件,建议再学习视频资源,通过观看实验演示 进一步掌握相关内容
界处,线以上为内痔,线以下为外痔,齿状线处为混合痔。
七、呼吸系统示意图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 组成,是一个连续而反复分支的管道 系统。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 和各级支气管组成。
临床链接:临床上把鼻、咽和喉 称为上呼吸道;上呼吸道感染是自鼻 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 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