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浅谈IPv6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

浅谈IPv6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

浅谈IPv6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而设计的。

IPv6基于128位的地址,相比IPv4的32位地址,IPv6的地址空间更加庞大,能够提供更多的IP地址,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互联网设备需求。

IPv6的基本技术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址空间扩展:IPv6采用128位的地址空间,相比IPv4的32位地址空间有着更大的地址空间。

IPv6的地址空间可以提供约340亿亿亿亿(3.4×10^38)的IP地址,使得每个人、每个设备都能够拥有一个独立的全球可路由的IP地址。

2. 协议的改进:IPv6在协议的设计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增加了新的特性和功能,并对现有的协议进行了优化。

其中包括邻居发现、自动地址配置、多播、安全性提升等。

3. QoS支持:IPv6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QoS)支持,使网络能够根据不同应用的需要进行流量管理和优先级划分,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4. 简化头部:IPv6头部相比IPv4头部进行了简化,去除了一些不再使用的字段,并且采用了更加紧凑的格式,从而减少了数据包的大小和处理的复杂性。

1. 增加了地址空间:IPv6的地址空间更大,能够为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设备提供足够的IP地址,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2. 支持移动性:IPv6提供了更好的移动性支持,使得移动设备可以更方便地接入互联网,并且可以在网络中切换IP地址而不影响通信。

3. 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IPv6在协议的设计上增加了对安全性的支持,包括数据加密、认证、防止地址欺骗等,使得网络更加安全可靠。

4. 支持新的应用:IPv6支持更多的应用,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应用,为这些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网络支持和服务质量。

IPv6作为下一代的互联网协议,在地址空间扩展、协议改进、QoS支持和安全性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技术原理和特点,能够为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和支持。

简述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

简述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

简述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
移动IPv6(Mobile IPv6)是一种用于在移动设备与互联网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移动节点的注册、报文的路由和地址的更新。

移动节点在连接到新网络时需要向家庭网络进行注册。

注册过程中,移动节点会发送一个注册请求,包含其识别符和新网络的地址信息。

家庭网络会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注册表中,并为移动节点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主IPv6地址。

接下来,当移动节点发送或接收报文时,家庭网络会将报文转发到移动节点所在的当前网络。

这是通过家庭网络维护的一个称为"绑定缓存"的表来实现的。

绑定缓存记录了移动节点的识别符、主IPv6地址以及当前网络的地址信息。

家庭网络根据绑定缓存中的信息将报文路由到正确的网络。

当移动节点切换到新网络时,它会向家庭网络发送一个地址更新请求。

地址更新请求包含移动节点的识别符、新网络的地址信息以及移动节点之前所在网络的地址信息。

家庭网络使用这些信息来更新绑定缓存中的地址信息,并将报文路由到新网络。

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移动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无缝切换,并保持与互联网的连接。

它通过注册、报文路由和地址更新这三个步骤,实现了对移动设备的支持,使得移动设备可以方便地进行通
信和访问互联网。

这对于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及的移动设备使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需要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移动,并保持持续的互联网连接。

浅谈IPv6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

浅谈IPv6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

浅谈IPv6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IPv6是下一代IP协议,它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和更先进的功能,因此已经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基石。

本文将基于IPv6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对其进行简单浅谈。

IPv6的技术原理基于IP协议,它采用了128位的地址长度,相比IPv4的32位地址长度,IPv6的地址空间增加了多达2128倍,因此可以支持更多的互联设备。

在IPv6中,地址使用八段六十四位的十六进制表示,这样可以减少地址长度,同时也更容易记忆。

另外,在IPv6中引入了多播地址,使得数据分发更加高效,而无需每个节点都发送一次。

IPv6还引入了流量标记(Flow Label),以便路由器能够在路由过程中对流进行分类和处理。

它还引入了可选头扩展(Extension Header),可用于支持更多的协议和功能,如安全、质量保证和流量控制等。

IPv6的特点包括:第一、更大的地址空间:IPv6地址的长度是128位,相比IPv4的32位地址,它的地址空间增加了多达2128倍,可以支持更多的互联设备。

第二、提高安全性:IPv6支持IP层安全协议(IPsec),可以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提供安全保护。

第三、支持移动性和自动配置:IPv6的地址再利用方面更加灵活,可以支持主机自动从一个网络区域移动到另一个网络区域并保持连接,也可以支持主机通过NDP协议自动配置地址。

第四、提供更好的质量保证:IPv6中的流量标记可以提供更好的质量保证,确保网络流量的高效率和公平性。

第五、简化协议:IPv6合并了IPv4的一些功能,如ICMPv4和ARP,将它们合并到新的称为“邻居发现协议”的协议中,以便实现更高效的网络通信。

总之,IPv6是一个具有先进功能的新一代IP协议,它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在IPv6上,可以支持更多的互联设备,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好的安全性、移动性、自动配置和质量保证,以及更简化的协议。

未来,IPv6将不断成熟并逐渐取代IPv4成为互联网的新规范。

浅谈IPv6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

浅谈IPv6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

浅谈IPv6基本技术原理和特点IPv6是连接互联网设备的新一代协议,具有比IPv4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等特点。

本文将基于IPv6的技术原理和特点进行简述。

一、技术原理IPv6的基本技术原理和IPv4类似,都是通过IP地址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但IPv6相比IPv4更加先进和复杂。

主要原理和技术特点如下:1.扩展地址空间:IPv6的地址长度是128位,相比IPv4的32位,IPv6的地址空间更为广阔,可以提供更多的IP地址。

2.地址分配和管理:IPv6的地址分配和管理采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即通过DHCPv6协议实现自动地址配置,同时支持经过认证和非认证的状态以及动态地址池。

3.数据报文的封装与解封装:IPv6的数据报文封装和解封装通过IP协议完成,数据载荷长度的字节大小已经扩展到65535字节。

4.邻居发现协议:IPv6邻居发现协议可以实现自动发现局域网内的设备地址。

5.移动IPv6技术:移动IPv6技术可以实现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解决移动设备途中IP地址变化的问题。

二、特点2.协议设计更加先进:IPv6采用的协议设计更加先进,支持更多的功能和特性,从而提高了互联网的效率和安全性。

3.自动地址配置:IPv6的自动地址配置能够使主机自动获取到IP地址,减少了手动设置IP地址的复杂性。

4.支持QOS服务:IPv6支持QOS服务,可以对网络中不同的流量进行优先级处理,提高了网络的质量。

5.移动设备的支持:IPv6的移动设备支持能够使手机、平板等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从而更轻松地使用网络资源。

6.网络管理更加灵活:IPv6的网络管理更加灵活和智能,管理员可以更好地控制网络中的设备、流量和信息安全。

本文通过介绍IPv6的技术原理和特点,使读者更加深入了解IPv6,为其更好地应用IPv6提供一点参考。

ipv6 通讯原理

ipv6 通讯原理

ipv6 通讯原理IPv6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六个版本,它的主要设计目标是扩大互联网的地址空间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设备需求。

与IPv4相比,IPv6采用了128位的地址长度,使得可用的地址数量增加了很多。

IPv6的通讯原理如下:1. 地址配置:IPv6地址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配置:手动配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v6)和IPv6的自动地址配置(SLAAC)。

手动配置是用户手动为设备分配一个IPv6地址;DHCPv6由网络管理员为设备动态分配IPv6地址;而SLAAC是设备根据网络环境自动分配IPv6地址。

2. 数据传输:IPv6使用分组交换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数据被分成一系列较小的单元,称为数据包或报文。

每个数据包包含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必要的信息。

IPv6使用IP包,其中包含头部和数据部分。

IPv6的头部包含了版本号、源地址、目的地址等重要信息。

3. 路由选择:IPv6使用路由协议确定数据在网络中的路径。

IPv6支持多种路由协议,如RIPng、OSPFv3、IS-IS和BGP。

这些路由协议允许设备学习网络拓扑并选择最佳的路由。

4. 包转发:当一个IPv6数据包到达一个网络设备后,设备需要判断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所在子网,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地址所在的子网上。

设备根据路由表进行路由选择,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接口上。

5. 路由器通信:IPv6路由器是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它们负责在不同的子网之间进行数据包转发。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一个路由器后,路由器会检查目的地址,并根据路由协议选择下一个路由器,并将该数据包转发给下一个路由器。

6. 网络层安全:与IPv4不同,IPv6在网络层实现了IPsec(IP 安全)协议的内置支持。

IPsec提供了数据加密和认证等安全功能,保护数据在互联网中传输时的安全性。

总结起来,IPv6的通讯原理包括地址配置、数据传输、路由选择、包转发、路由器通信和网络层安全等方面。

它通过增加地址空间、支持自动地址配置和实现IPsec等功能来改进互联网通信。

IPv6协议原理

IPv6协议原理

IPv6协议原理现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提供了更多的IP地址和更先进的网络功能。

本文将介绍IPv6协议的原理和相关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IPv6协议的工作原理。

1. IPv6的背景和原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4协议所提供的IP地址数量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设备需求。

IPv4协议使用32位IP地址,理论上最多可以分配42亿个IP地址,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个设备共享IP地址、网络地址转换等技术的使用,可用的IP地址大大减少。

因此,为了扩大可用的IP地址数量,IPv6协议应运而生。

IPv6协议采用128位的IP地址,理论上最多可以分配340万亿亿亿个IP地址,这极大地缓解了IP地址枯竭的问题。

除了更多的IP地址,IPv6协议还带来了更高效、更安全的网络传输方式,以及更多的网络功能。

2. IPv6协议的主要特点2.1. 更大的地址空间IPv6协议的地址长度从32位增加到了128位,拥有更大的地址空间。

这意味着每个人、每个设备都可以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全球唯一的IP地址。

同时,IPv6还引入了无状态自动地址配置(SLAAC)和以太网地址自动配置(EUI-64)等机制,简化了地址配置过程。

2.2. 更好的支持移动设备IPv6协议对移动设备的支持更加出色。

通过引入移动IPv6(MIPv6)和IPv6上的移动协议(HMIPv6),IPv6协议能够更好地支持移动设备的漫游和无缝切换。

2.3. 更高效的路由与转寄IPv6协议采用了更长的地址前缀,减少了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需求。

同时IPv6还引入了多播和任播机制,使得网络中的路由和转寄更加高效和灵活。

2.4. 更好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IPv6协议在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方面也进行了改进。

对于IP层的安全性,IPv6协议引入了IP安全扩展头(IPsec),提供了端到端的数据加密和完整性验证。

ipv6原理

ipv6原理

ipv6原理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六版,是IPv4的后继版本。

它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空间有限的问题而被开发出来的。

IPv4采用32位地址,总共能够支持约42亿个地址;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理论上能够支持约340万亿亿亿亿(3.4×10^38)个地址。

IPv6地址由8组16进制数字(每组4个字符)组成,组之间用冒号分隔。

例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是一个IPv6地址。

此外,IPv6还引入了简化表示法,可以省略一些前导0和连续的0,例如,2001:db8:85a3::8a2e:370:7334。

IPv6不仅扩大了地址空间,还引入了许多新的特性。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是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

在IPv4中,网络划分为几个固定的类别(A、B、C等),而在IPv6中,网络的划分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划分,不再受限于固定类别。

另一个重要的特性是自动配置。

IPv6引入了邻居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NDP),可以实现主机地址的自动配置,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此外,IPv6还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支持IPSec协议。

IPSec 提供了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和数据完整性保护等功能,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的安全。

总的来说,IPv6通过扩大地址空间、引入新的特性和提高安全性,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虽然IPv6的普及还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但随着IPv4地址的枯竭和对IPv6的不断推广,相信IPv6将会逐渐取代IPv4成为主流的互联网协议。

ipv6技术原理

ipv6技术原理

ipv6技术原理
IPv6技术原理如下:
1.扩大地址空间:IPv6扩大了地址空间,通过128位地址来表示,相对于IPv4的32位地址而言,地址空间更大,可以满足更多设备的连接需求。

2.简化报头格式:IPv6数据包的报头比IPv4更简洁,在报头中包含了少量的必要信息和一些可选项,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延迟。

3.新的地址分配方式:IPv6采用了新的地址分配方式,包括动态分配IPv6地址和通过DHCPv6服务器分配IPv6地址。

4.新的寻址方式:IPv6的寻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和任播地址等类型的地址。

5.新的路由协议:IPv6采用新的路由协议,如通过邻居发现协议(NDP)来查找连通的节点,并利用路由协议进行路由传输。

6. 支持IPsec协议:IPv6支持IPsec协议,在传输数据的同时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IPv6技术通过扩大地址空间、简化报头格式、新增地址分配方式和寻址方式、采用了新的路由协议并支持IPsec协议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扩展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IPv6地址1.格式简介IPv6地址大小为128位。

首选的IPv6地址表示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其中每个x是代表一个4位的十六进制数字。

IPv6地址范围从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至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即使在转换成十六进制格式,IPv6地址仍然漫长。

IPv6提供了一些规则来缩短地址。

这些规则是:规则1:丢弃前导零(ES):比如2001:0000:3238:DFE1:0063:0000:0000:FEFB地址中,第五部分的数值0063前面的两个零可以省略,即:2001:0000:3238:DFE1:63:0000:0000:FEFB规则2:如果两个以上的块包含连续的零,忽略所有这些,并用双冒号::替换:上述地址中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为全零,因此可以简写,即:2001:0000:3238:DFE1:63::FEFB注意:为了确保地址表达的唯一性,一个IPv6地址中只允许出现一个“::”,其他位置如出现全零,可以简写为一个零,即:2001:0:3238:DFE1:63::FEFB2.格式分类1)全球单播地址这种地址类型是等同于IPv4公网地址。

在IPv6全球单播地址是全球识别和独特的寻址。

2)本地链路地址自动配置的IPv6地址被称为链路本地地址。

这个地址总是以FE80开头。

链路本地地址的前16位总是被设置为1111111010000000(FE80),接下来的48位都设置为0。

链路本地地址用于在链路(广播业务)只有IPv6主机之间的通信。

本地链路地址用于同一个链路中的不同主机之间,主机可以在不通过DHCP的情况下自动获取到本地链路地址,与同一链路内的其他主机进行通信。

二、IP报文格式IPv6包扩展包头中的分段包头中指明了IPv6包的分段情况。

其中不可分段部分包括:IPv6包头、Hop-by-Hop选项包头、目的地选项包头(适用于中转路由器)和路由包头;可分段部分包括:认证包头、ESP协议包头、目的地选项包头(适用于最终目的地)和上层协议数据单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IPv6中,只有源节点才能对负载进行分段,并且IPv6超大包不能使用该项服务。

1.IPv6包头图1IPv6报文格式IPv6包头长度固定为40字节,去掉了IPv4中一切可选项,只包括8个必要的字段,因此尽管IPv6地址长度为IPv4的四倍,但IPv6包头长度仅为IPv4包头长度的两倍。

Version(版本号):4位,IPv4协议版本号,值=6。

Traffic Class(通信类别):8位,指示IPv6数据流通信类别或优先级。

功能类似于IPv4的服务类型(TOS)字段。

Flow Label(流标记):20位,IPv6新增字段,标记需要IPv6路由器特殊处理的数据流。

该字段用于某些对连接的服务质量有特殊要求的通信,诸如音频或视频等实时数据传输。

在IPv6中,同一信源和信宿之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数据流,彼此之间以非"0"流标记区分。

如果不要求路由器做特殊处理,则该字段值置为"0"。

Payload Length(负载长度):16位负载长度。

负载长度包括扩展头和上层PDU,16位最多可表示65535字节负载长度。

超过这一字节数的负载,该字段值置为"0",使用扩展头逐个跳段(Hop-by-Hop)选项中的巨量负载(Jumbo Payload)选项。

Next Header(下一包头):8位,识别紧跟IPv6头后的包头类型,如扩展头(有的话)或某个传输层协议头(诸如TCP,UDP或者ICMPv6)。

Hop Limit(跳段数限制):8位,类似于IPv4的TTL(生命期)字段。

与IPv4用时间来限定包的生命期不同,IPv6用包在路由器之间的转发次数来限定包的生命期。

包每经过一次转发,该字段减1,减到0时就把这个包丢弃。

Source Address(源地址):128位,发送方主机地址。

Destination Address(目的地址):128位,在大多数情况下,目的地址即信宿地址。

但如果存在路由扩展头的话,目的地址可能是发送方路由表中下一个路由器接口。

2.IPv6扩展包头IPv6包头设计中对原IPv4包头所做的一项重要改进就是将所有可选字段移出IPv6包头,置于扩展头中。

由于除Hop-by-Hop选项扩展头外,其他扩展头不受中转路由器检查或处理,这样就能提高路由器处理包含选项的IPv6分组的性能。

通常,一个典型的IPv6包,没有扩展头。

仅当需要路由器或目的节点做某些特殊处理时,才由发送方添加一个或多个扩展头。

与IPv4不同,IPv6扩展头长度任意,不受40字节限制,以便于日后扩充新增选项,这一特征加上选项的处理方式使得IPv6选项能得以真正的利用。

但是为了提高处理选项头和传输层协议的性能,扩展头总是8字节长度的整数倍。

目前,RFC2460中定义了以下6个IPv6扩展头:Hop-by-Hop(逐个跳段)选项包头、目的地选项包头、路由包头、分段包头、认证包头和ESP协议包头。

(1)Hop-by-Hop选项包头包含分组传送过程中,每个路由器都必须检查和处理的特殊参数选项。

其中的选项描述一个分组的某些特性或用于提供填充。

这些选项有:Pad1选项(选项类型为0),填充单字节;PadN选项(选项类型为1),填充2个以上字节;Jumbo Payload选项(选项类型为194),用于传送超大分组。

使用Jumbo Payload选项,分组有效载荷长度最大可达4,294,967,295字节。

负载长度超过65,535字节的IPv6包称为"超大包"路由器警告选项(选项类型为5),提醒路由器分组内容需要做特殊处理。

路由器警告选项用于组播收听者发现和RSVP(资源预定)协议。

(2)目的地选项包头指明需要被中间目的地或最终目的地检查的信息。

有两种用法:如果存在路由扩展头,则每一个中转路由器都要处理这些选项;如果没有路由扩展头,则只有最终目的节点需要处理这些选项。

(3)路由包头类似于IPv4的松散源路由,IPv6的源节点可以利用路由扩展包头指定一个松散源路由,即分组从信源到信宿需要经过的中转路由器列表。

(4)分段包头提供分段和重装服务。

当分组大于链路最大传输单元(MTU)时,源节点负责对分组进行分段,并在分段扩展包头中提供重装信息。

(5)认证包头提供数据源认证、数据完整性检查和反重播保护。

认证包头不提供数据加密服务,需要加密服务的数据包,可以结合使用ESP协议。

(6)ESP协议包头提供加密服务。

三、ICMPv61.协议简介ICMPv6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Version6的简称,译为第六版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

ICMP是IP协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IP包发送的ICMP信息主要用于涉及网络操作或错误操作的不可达信息。

ICMP包发送是不可靠的,所以主机不能依靠接收ICMP包解决任何网络问题。

ICMP的主要功能如下:(1)通过网络错误。

比如,某台主机或整个网络由于某些故障不可达。

如果有指向某个端口号的TCP或UDP包没有指明接收端,这也由ICMP报告。

(2)通告网络拥塞。

当路由器缓存太多包,由于传输速度无法达到它们的接收速度,将会生成“ICMP源结束”信息。

对于发送者,这些信息将会导致传输速度降低。

当然,更多的ICMP源结束信息的生成也将引起更多的网络拥塞,所以使用起来较为保守。

(3)协助解决故障。

ICMP支持Echo功能,即在两个主机间一个往返路径上发送一个包。

Ping是一种基于这种特性的通用网络管理工具,它将传输一系列的包,测量平均往返次数并计算丢失百分比。

(4)通告超时。

如果一个IP包的TTL降低到零,路由器就会丢弃此包,这时会生成一个ICMP包通告这一事件。

2.协议结构ICMP在IPv6定义中重新修订。

此外,IPv4组成员协议(IGMP)的多点传输控制功能也嵌入到ICMPv6中。

ICMPv6协议结构如图2所示。

图2ICMPv6协议结构Type——消息类型。

包括:Echo Request、Echo Reply、Group Membership Query、Group Membership Report、Group Membership Reduction等;Code——每种消息类型具有多种不同的代码;Checksum——计算校验和;Identifier——帮助匹配Request/Reply的标识符,值可能是0;Sequence Number——帮助匹配Request/Reply的序列号,值可能是0;Address Mask——32位掩码地址。

四、IPv6Neighbor Discovery1.协议简介IPv6邻居发现协议(IPv6NDP)是IPv6的一种基础协议,它利用Neighbor Advertiser (NA)、Neighbor Solicitor(NS)、Router Advertiser(RA)、Router Solicitor(RS)和重定向五种类型的ICMPv6消息,来确定邻居节点之间关系和地址信息,实现地址解析、验证邻居是否可达、重复地址检测、路由器发现(前缀发现)、地址自动配置和重定向等功能。

NDP代替了IPv4中的ARP、ICMP路由器发现(Router Discovery)和ICMP重定向消息(Redirect Message),并提供了一系列增强功能,保障了设备的安全性。

2.相关协议NDP需要用到5种ICMPv6包:(1)路由器请求(Router Solicitor)。

当节点不愿意等待下一次周期性路由器宣告,希望路由器立刻发送路由器宣告时发送的多播包。

一个正在初始化的节点可以发送路由器请求,这样它可以马上得到链路上路由器的配置参数。

(RS是类型为133的ICMP包。

源地址是分配给发送主机的地址。

如果还没有分配地址,则使用未指定地址0:0:0:0:0:0:0:0即::目的地址是所有路由器的多播地址——FF02::2)(2)路由器宣告(Router Advertiser)。

周期性发送或对请求作应答。

路由器报告他们的存在,并提供节点配置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RA是类型为134的ICMP包。

源地址是发送路由器的本地链路地址,目的地址是发送路由器请求的节点地址或链路范围所有节点多播地址——FF02::1RA中包含路由器生存时间。

路由器生存时间告诉节点他们能将路由器作为默认路由器多久。

其值为0表示该路由器不是候选的默认路由器,不能出现在节点的默认路由器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