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文本本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汇编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单位:科室:年度:(资料请保存3年)一、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科内自查每周一次,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每月一次)自查记录时间:检查人员: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自查记录时间:检查人员: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自查记录时间:检查人员: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自查记录时间:检查人员: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自查记录时间:检查人员: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自查记录时间:检查人员: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时间:检查人员: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时间:检查人员: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时间:检查人员: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二、环境卫生学监测年月项目采样份数合格不合格合格率%评价分析:再监测结果:质控员签名: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合计粘贴化验单:年月项目采样份数合格不合格合格率%评价分析:再监测结果:质控员签名: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合计粘贴化验单:含氯消毒液75%酒精高压灭菌设备仪器保洁签名配制浓度消毒物品300 ㎎/L 500㎎/L1000㎎/L体温表湿化瓶服药杯吸引器瓶止血带各种管道物表擦拭血压计听诊器碘伏小瓶消毒方法日期三、消毒隔离及消毒液浓度监测登记表备注:保洁方法:①擦拭②浸泡。
根据消毒方法选项或打“√”。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

背景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感染 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感染风险,保障 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监测的重要性
1 2 3
及时发现和预防感染
通过对感染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 和预防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 染风险。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对感染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不断完善 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 平。
送检情况等。
记录内容应真实、准确 、完整,及时记录监测 结果,避免遗漏或延迟
。
记录内容应由具有医院 感染监测资质的医务人 员填写,确保信息质量
。
记录频次和时间
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和目的,确定相应的记录频 次和时间。
对于重点监测人群,如手术患者、ICU患者、使用 抗菌药物的患者等,应增加记录频次,确保及时 掌握感染动态变化。
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流感
加强室内通风,定期消毒,提供充足水分 ,避免接触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人。
结核病
加强室内通风,提供充足水分,避免接触 咳嗽、发热等症状的病人。
水痘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保持个人卫生,增强 免疫力,避免与病人接触。
肝炎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 ,接种肝炎疫苗。
05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使用规范
提高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监测记录本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测数据 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02
医院感染监测内容
感染监测的基本要素
感染监测基本要素包括:确定监测范围、设定 监测对象、选取合适的监测方法、明确数据收 集和分析标准、总结和报告监测结果等。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感染 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感染风险,保障 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监测的重要性
1 2 3
及时发现和预防感染
通过对感染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 和预防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 染风险。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对感染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不断完善 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 平。
送检情况等。
记录内容应真实、准确 、完整,及时记录监测 结果,避免遗漏或延迟
。
记录内容应由具有医院 感染监测资质的医务人 员填写,确保信息质量
。
记录频次和时间
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和目的,确定相应的记录频 次和时间。
对于重点监测人群,如手术患者、ICU患者、使用 抗菌药物的患者等,应增加记录频次,确保及时 掌握感染动态变化。
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流感
加强室内通风,定期消毒,提供充足水分 ,避免接触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人。
结核病
加强室内通风,提供充足水分,避免接触 咳嗽、发热等症状的病人。
水痘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保持个人卫生,增强 免疫力,避免与病人接触。
肝炎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 ,接种肝炎疫苗。
05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使用规范
提高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监测记录本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测数据 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02
医院感染监测内容
感染监测的基本要素
感染监测基本要素包括:确定监测范围、设定 监测对象、选取合适的监测方法、明确数据收 集和分析标准、总结和报告监测结果等。
医院感染监测文本记录本

提高数据质量
通过不断优化软件和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可以提高文本记录本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标准化发展
未来可以制定更加统一和标准的文本记录格式和标准,实现跨医院和地区的比较和分析, 推动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定期对监测记录进行检查,评 估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 范性。
对监测记录进行数据分析,识 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制定评估标准,对监测记录进 行评分,激励优秀记录者,同 时对不合格的记录进行整改。
及时纠正和改进监测记录问题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 题进行归纳总结, 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进行整改。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 ,鼓励记录人员积 极反馈问题,以便 及时调整和改进。
制定记录规范
针对不同类型的监测项目,应制定相应的 记录规范,明确需要记录的内容、格式和 标准,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记录的存储和备份
建立存储制度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存储制度,包括定期备份、分类存储 、安全存储等,确保监测记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选择合适存储介质
针对不同类型的监测记录,应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 纸质文档、电子文档、数据库等,以便于存储和查阅。
制定监测计划和记录表格
监测计划
明确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指标和标准等。
记录表格
设计合理的记录表格,包括病人基本信息、感染情况、医疗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等。
培训监测人员和记录员
监测人员
培训专业人员,具备临床流行病学、微生物学、感染控制知识。
记录员
熟悉记录表格内容,了解填写要求,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01
02
03
感染诊断
详细记录患者的感染诊断 结果,包括感染部位、病 原体等。
通过不断优化软件和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可以提高文本记录本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标准化发展
未来可以制定更加统一和标准的文本记录格式和标准,实现跨医院和地区的比较和分析, 推动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定期对监测记录进行检查,评 估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 范性。
对监测记录进行数据分析,识 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制定评估标准,对监测记录进 行评分,激励优秀记录者,同 时对不合格的记录进行整改。
及时纠正和改进监测记录问题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 题进行归纳总结, 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进行整改。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 ,鼓励记录人员积 极反馈问题,以便 及时调整和改进。
制定记录规范
针对不同类型的监测项目,应制定相应的 记录规范,明确需要记录的内容、格式和 标准,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记录的存储和备份
建立存储制度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存储制度,包括定期备份、分类存储 、安全存储等,确保监测记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选择合适存储介质
针对不同类型的监测记录,应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 纸质文档、电子文档、数据库等,以便于存储和查阅。
制定监测计划和记录表格
监测计划
明确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指标和标准等。
记录表格
设计合理的记录表格,包括病人基本信息、感染情况、医疗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等。
培训监测人员和记录员
监测人员
培训专业人员,具备临床流行病学、微生物学、感染控制知识。
记录员
熟悉记录表格内容,了解填写要求,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01
02
03
感染诊断
详细记录患者的感染诊断 结果,包括感染部位、病 原体等。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

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类型,采集患 者的血液、尿液、分泌
物等标本进行检测。
数据整理
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录入医院感染监测记录
本。
感染原因分析
患者因素
环境因素年龄、性别、基础源自病、免疫功能等 。病房空气质量、清洁消毒情况、手卫 生设施等。
医源性因素
手术操作、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 用、医疗器械污染等。
感染病例统计与处理
数据整理与分析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上报的病例进行核实、整理和分析, 形成监测报告。
结果反馈与利用
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指导临床采取针对性措 施以降低感染率。同时,将监测结果纳入医疗质量考核体 系,促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持续改进。
02
感染病例发现与报告
感染病例定义与分类
感染病例定义
明确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 室检测等。
01
02
03
04
病例统计
对感染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包 括感染类型、感染部位、病原
体种类等。
病例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病原体种类,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
施。
感染防控
针对感染原因,加强医院感染 的防控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
定期总结
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进 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持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01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等,明确管
理职责和工作流程。
建立感染监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02
成立感染监测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
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
开展感染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03
对参与感染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提高其对
医院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范本模板

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本概念、流 行病学、消毒隔离等
专业技能
法律法规与标准
应急处置
医院感染监测方法、采 样技术、数据分析与解
读等
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 行业标准及规范等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 流程、个人防护与消毒
等
培训形式与方法
01
02
03
形式
集中式培训、分散式培训、 在线培训等
方法
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 例分析、互动讨论等
培训与教育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人员的培训和 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引入新技术
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医院 感染监测和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06
CATALOGUE
记录本范本模板展示
记录本封面设计
1 2
封面标题 明确标注“医院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字样。
医院名称和标志 显示医院全称及院徽,体现医院的专业性和正规 性。
明确责任分工
01
02
03
04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监测计划、组织协调、 监督评估等工作。
临床科室
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监 测、报告、隔离、治疗等工作。
微生物实验室
负责相关病原体的检测、鉴定、 药敏试验等工作。
其他相关部门
如护理部、后勤部等,按照各 自职责参与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确保培训质量
培训内容
分类
医院感染可根据感染部位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液 感染等;根据病原体种类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原体 在医院环境中的传播和定植,以及 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
医院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

手术操作不当、医疗器械污染、手卫 生不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
改进措施
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 生依从性、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等。
经验教训与分享
经验教训
重视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降低感染发生率。
分享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建设,确保监测数 据准确可靠。
医院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 培训计划与实施情况 • 感染病例分析与讨论 •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01
引言
目的和重要性
提升医疗质量
履行法律法规要求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 例,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感染发 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手术部位感染
常见于术后患者,表现为手术切口红肿、渗 液等症状。
泌尿系统感染
常见于导尿管留置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 、尿痛等症状。
呼吸系统感染
常见于住院患者,特别是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血流感染
由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引起,病情较重, 可危及生命。
感染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原因分析
医务人员培训需求
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制定 培训计划。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监测方法与指标
监测方法
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主动监测是通过定期对医院环境、设备、医务人 员等进行采样检测,以及时发现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被动监测则是通过收集 和分析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评估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
改进措施
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 生依从性、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等。
经验教训与分享
经验教训
重视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降低感染发生率。
分享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建设,确保监测数 据准确可靠。
医院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 培训计划与实施情况 • 感染病例分析与讨论 •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01
引言
目的和重要性
提升医疗质量
履行法律法规要求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 例,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感染发 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手术部位感染
常见于术后患者,表现为手术切口红肿、渗 液等症状。
泌尿系统感染
常见于导尿管留置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 、尿痛等症状。
呼吸系统感染
常见于住院患者,特别是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血流感染
由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引起,病情较重, 可危及生命。
感染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原因分析
医务人员培训需求
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制定 培训计划。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监测方法与指标
监测方法
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主动监测是通过定期对医院环境、设备、医务人 员等进行采样检测,以及时发现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被动监测则是通过收集 和分析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评估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监测及培训记录本

感染原因和危险因素
01
02
03
04
医源性因素
医疗器械污染、医务人员手卫 生不规范、消毒不彻底等。
患者因素
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降低 、住院时间延长等。
环境因素
医院内环境拥挤、通风不良、 清洁度差等。
药物使用
抗生素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导 致菌群失调和耐药菌产生。
感染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感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需要 更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汇报范围
01
02
03
04
监测医院感染的发生情 况
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 素和原因
评估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的效果
提出改进医院感染防控 工作的建议
医院感染监测概述
02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医院感染监测是对医院内各类感染发 生情况进行系统、持续、全面的观察 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控制感染源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培训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下一步工作计划
01
02
03
04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
防控意识。
完善监测数据分析和利用机制 ,及时发现潜在感染风险并采
取有效措施。
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开展针 对性强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
。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和沟通 ,共同推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数据存储和共享
建立医院感染数据库,实现数据的 长期保存和共享,为医院感染管理 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结果分析和解读
01
02
03
结果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 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 分析、趋势分析、危险因 素分析等。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簿本

通过采集医务人员手部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评估手卫生执行效 果。
手卫生依从性评估
依从性计算
根据手卫生监测结果,计算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评估整体执行 情况。
问题分析
针对手卫生依从率低的科室或个人,分析其可能原因,如设施不完 善、操作不规范、意识不足等。
改进措施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如加强培训、完善设施、提高意 识等。
团队协作与培训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针对性优化感染 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加强多部门协作,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控 意识,开展相关培训,提升防控能力。
经验教训分享讨论
数据准确性问题
监测过程中发现部分数据存在偏差,应加强 数据审核和质量控制。
信息化程度不足
部分医院信息化程度较低,影响监测效率和 数据准确性,需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
效果评价
03
在改进措施实施后,定期对相关环境进行再次采样检测,评价
改进效果。
06
手卫生监测与提升策略
手卫生监测方法
观察法
通过专业观察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过程进行实时观察,并记 录其执行情况,包括洗手、手消毒等。
自查法
医务人员自行填写手卫生执行记录表,定期对手卫生执行情况进 行自我评估和总结。
检测法
了解导致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分 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分析感染发生与患者年龄、性 别、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关系,
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04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与评估
药物使用监测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
通过定期填写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药物名 称、使用剂量、使用时间等信息。
药物处方点评
手卫生依从性评估
依从性计算
根据手卫生监测结果,计算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评估整体执行 情况。
问题分析
针对手卫生依从率低的科室或个人,分析其可能原因,如设施不完 善、操作不规范、意识不足等。
改进措施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如加强培训、完善设施、提高意 识等。
团队协作与培训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针对性优化感染 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加强多部门协作,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控 意识,开展相关培训,提升防控能力。
经验教训分享讨论
数据准确性问题
监测过程中发现部分数据存在偏差,应加强 数据审核和质量控制。
信息化程度不足
部分医院信息化程度较低,影响监测效率和 数据准确性,需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
效果评价
03
在改进措施实施后,定期对相关环境进行再次采样检测,评价
改进效果。
06
手卫生监测与提升策略
手卫生监测方法
观察法
通过专业观察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过程进行实时观察,并记 录其执行情况,包括洗手、手消毒等。
自查法
医务人员自行填写手卫生执行记录表,定期对手卫生执行情况进 行自我评估和总结。
检测法
了解导致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分 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分析感染发生与患者年龄、性 别、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关系,
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04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与评估
药物使用监测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
通过定期填写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药物名 称、使用剂量、使用时间等信息。
药物处方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二、环境卫生学监测
年月
项目
采样份数
合
格
不
合格
合格率%
评价分析:
再监测结果:
质控员签名:
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使用中消毒剂
合计
粘贴化验单:
年月
项目
采样份数
合
格
不
合格
合格率%
评价分析:
再监测结果:
质控员签名:
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使用中消毒剂
合计
粘贴化验单:
含氯消毒液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文本本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单位:
科室:
年度:
(资料请保存3年)
一、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科内自查每周一次,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每月一次)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分析及对策措施:
75%酒精
高压
灭菌
设备仪器保洁
签名
配制浓度
消毒物品
300
㎎/L
500
㎎/L
1000
㎎/L
体温表
湿化瓶
服药杯
吸引器瓶
止血带
各种管道
物表擦拭
血压计
听诊器
碘伏小瓶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二、环境卫生学监测
年月
项目
采样份数
合
格
不
合格
合格率%
评价分析:
再监测结果:
质控员签名:
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使用中消毒剂
合计
粘贴化验单:
年月
项目
采样份数
合
格
不
合格
合格率%
评价分析:
再监测结果:
质控员签名:
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使用中消毒剂
合计
粘贴化验单:
含氯消毒液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文本本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单位:
科室:
年度:
(资料请保存3年)
一、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科内自查每周一次,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每月一次)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质控小组活动记分析及对策措施:
75%酒精
高压
灭菌
设备仪器保洁
签名
配制浓度
消毒物品
300
㎎/L
500
㎎/L
1000
㎎/L
体温表
湿化瓶
服药杯
吸引器瓶
止血带
各种管道
物表擦拭
血压计
听诊器
碘伏小瓶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再评价结果:改进□部分改进□未改进□
自查记录
时间:检查人员:
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