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礼仪论文:国际交往礼仪的以右为尊

合集下载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了解和遵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礼仪习俗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还能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从而促进商务合作的顺利进行。

一、国际商务礼仪习俗的重要性国际商务礼仪习俗是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商务交往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遵循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能够展示出对对方文化的尊重。

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习俗是建立信任和友好关系的基础。

当我们表现出对他国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时,对方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专业素养,从而更愿意与我们合作。

其次,良好的商务礼仪习俗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

一个在国际商务场合中举止得体、言行恰当的企业,会给合作伙伴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再者,它能够减少文化冲突。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商务习惯和行为准则,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很容易在交往中产生误解和矛盾,从而影响商务合作的进展。

二、国际商务礼仪习俗的具体表现(一)见面礼仪在不同的国家,见面时的礼仪方式各有不同。

例如,在欧美国家,常见的见面礼仪是握手,并且要保持目光接触,微笑致意。

而在日本,人们通常会鞠躬行礼,鞠躬的深度和时间长短取决于双方的关系和场合的正式程度。

在一些中东国家,男性之间见面可能会拥抱并亲吻对方的脸颊。

(二)商务着装商务着装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也有着严格的规范。

在西方国家,商务正装通常是西装、衬衫、领带和皮鞋。

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如印度,传统的民族服装在某些商务场合也是被接受的。

此外,颜色的选择在不同文化中也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中国,红色通常被视为吉祥和喜庆的颜色,但在某些西方国家,红色可能没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三)商务宴请商务宴请是国际商务活动中常见的交流方式,但各国在宴请的礼仪和习惯上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国家,通常会提前预约餐厅,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

用餐时,遵循从外向内使用餐具的原则,并且要注意保持优雅的姿态和适当的用餐速度。

国际商务礼仪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论文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国际商务交往日益密切。

在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商业习惯时,国际商务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际商务礼仪的定义、意义以及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定义国际商务礼仪
2.意义和目的
3.基本原则
在国际商务礼仪中,有一些基本原则应该被遵守。

首先是尊重和理解对方文化。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其次是显示亲善和友好态度。

从问候方式到礼物赠送,展示出友好和尊重是获得对方好感的重要手段。

另外是遵守当地习俗和礼仪。

这包括用餐礼仪、交谈礼仪、商务礼仪等方面,只有了解并遵守当地规范才能有效沟通。

4.需要注意的文化差异
在进行国际商务交流时,应特别注意一些文化差异。

例如,在东方文化中,称呼对方的名字时要加上尊称,而在西方国家中,以第一个名字称呼对方是很常见的。

另一个差异是礼物的接收和赠送。

在一些文化中,礼物的数量和包装方式很重要,而在其他文化中,礼物的价值并不成为考虑因素。

5.应对文化冲突的方法
当遇到文化冲突时,应以开放和尊重的心态对待。

首先要保持警觉,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在遇到困难时,应以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面对。

如果出现误解或冲突,应当立即解释清楚,并尽量采取修复措施。

结论:。

国际商务礼仪有关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有关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有关论文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文化,一种沟通的艺术,更是企业形象和个人职业素养的体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人士需要在国际舞台上交流合作,因此了解并遵守国际商务礼仪变得尤为重要。

尊重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礼仪中,尊重文化差异是基础。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规范,如在亚洲,鞠躬是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而在西方,握手则是常见的问候方式。

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和持续的商业关系。

沟通方式有效的沟通是商务成功的关键。

在国际商务中,清晰、礼貌的沟通方式至关重要。

使用正式的语言,避免使用俚语和非正式表达,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同时,注意非语言沟通,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这些都可能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商务着装着装是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着装应体现专业性和尊重。

通常,保守的商务正装是首选,如西装、领带和皮鞋。

了解东道国的着装习惯,适当调整自己的着装,以符合当地的商务礼仪。

商务宴请在许多文化中,商务宴请是建立关系的重要场合。

了解并遵守东道国的餐桌礼仪,如正确使用餐具、不发出声响等。

同时,注意点餐时的禁忌和偏好,避免因不了解而造成尴尬。

礼物赠送在国际商务中,礼物赠送是一种常见的礼节。

选择合适的礼物,避免可能引起误解的物品,如在某些文化中,数字“4”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礼物的包装和赠送方式也应符合当地习惯。

时间观念在国际商务中,时间观念非常重要。

迟到被视为不尊重对方,因此,提前到达会议地点是基本礼仪。

同时,合理安排会议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以确保会议效率。

谈判技巧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对方的谈判风格和文化背景至关重要。

尊重对方的谈判习惯,避免直接冲突,寻找共同点,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总结国际商务礼仪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它要求商务人士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及在各种商务场合中展现出专业和尊重。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在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礼仪习俗,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对于成功开展国际商务至关重要。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涵盖了诸多方面,从商务会面的礼节到沟通方式的差异,从礼物交换的规则到餐饮礼仪的特点。

在商务会面中,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习惯。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英国,商务人士通常会以坚定的握手作为初次见面的问候方式,并保持眼神交流,展现自信和真诚。

而在日本,鞠躬则是常见且重要的礼节,鞠躬的深度和时间长短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在法国,见面时可能会行亲吻脸颊的礼节,具体的次数和方式也有严格的规范。

沟通方式在国际商务中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直接表达观点方面,美国人通常较为直接和坦率,他们倾向于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人们在表达意见时可能会更加委婉含蓄,注重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过于直接的冲突。

语言的使用也有讲究,不同国家对于正式和非正式语言的运用有不同的偏好。

在德国等国家,商务交流中往往使用较为正式和严谨的语言,而在澳大利亚等国家,交流氛围可能相对轻松,语言也较为随意。

礼物交换是国际商务中常见的社交行为,但各国的规则和习俗却不尽相同。

在中国,礼物的选择常常注重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如茶叶、丝绸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常被作为礼物。

在日本,礼物的包装精美程度至关重要,而且通常避免送尖锐或锋利的物品,因为它们被认为带有不吉利的象征。

在阿拉伯国家,送礼物时要用右手,因为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

餐饮礼仪也是国际商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西方国家,如法国和意大利,用餐时遵循严格的餐具使用顺序和餐桌礼仪。

例如,在法国,用餐时要从外向内依次使用餐具,而且要注意咀嚼食物时不发出声音。

而在印度,由于宗教和文化的原因,很多人是素食主义者,在用餐时要特别注意食物的选择和食用方式。

了解国际商务礼仪习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

小议商务谈判礼仪中的_以左为尊_和_以右为尊_

小议商务谈判礼仪中的_以左为尊_和_以右为尊_

226小议商务谈判礼仪中的“以左为尊”和“以右为尊”[摘要][关键词]在各种商务谈判和会面的场合,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座位、手势、动作以及语言形式上都已形成一定规范。

其中位次排列的基本原则是让尊者处于安全并醒目的位置。

国际社会的习惯做法是以右为大、为长、为尊,以左为小、为次、为偏。

在各类国际交往中,大到外交活动、商务往来,小到私人交往、社交应酬,凡是需要确定和排列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时,都要坚持“以右为尊”的原则。

但中国作为一个历经数千年文明演变的国家,其文化内涵告诉我们“以左为尊”。

国际交往以右为尊中国传统以左为尊作者简介:曲阔(1986,12,24-),汉族,籍贯:鞍山,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经贸系。

在各种商务谈判和会面的场合,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座位、手势、动作以及语言形式上都已形成一定规范。

其中位次排列的基本原则是让尊者处于安全并醒目的位置。

以国际惯例来说,“以右为尊”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国则有“以左为尊”的传统。

我们中国人在讲到方位的时候喜欢用的词:前、后、左、右。

前面比后面高,左面比右面高。

如果英文好的话,那左右的英文怎么说?“rightandleft”,实际上英文中右在前,左在后。

那么首先来看看“左”和“右”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在欧美来讲,认为太阳是从东边升起,朝气蓬勃。

东边按照他们的思想就是右侧。

而日落西山,所以西边是不吉利的。

英文有一句话:“伸出吉利的那只脚!”实际上就是右脚。

所以在西方国家来讲,英美文化来讲,走路是要先伸右腿的。

其实来看看“right”这个词的用法就可以知道西方文化对“右”的青睐了。

“Right”除了译为“右,右边”之外,最常使用的意思则为“适当的,对的,正确的”。

在英语里有“Rightthisway”的说法,中文意思为:“这边请”,并且在为客人引路的时候,都是抬起右手以示方向。

“Right”没有特定说明是“右边的路”,这里只是对尊贵客人的一种礼貌。

国际商务礼仪范文

国际商务礼仪范文

国际商务礼仪范文导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商务交往越来越频繁。

国际商务礼仪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习惯,包括对待人际关系、语言交流、服装着装、商务礼仪等方面。

遵守国际商务礼仪的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商业形象,增进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商务交往的效果。

一、尊重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因此,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是进行国际商务交流的基本要求。

在与其他国家的商务伙伴交往时,需要了解对方国家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避免因不懂而造成冒犯。

二、合适的语言交流语言是国际商务交流的重要工具,正确并恰当地使用语言是国际商务礼仪中的重要一环。

在与外国客户交流时,应避免使用过于随意或粗俗的语言,尽量使用正式、客气的措辞。

同时,要注意控制语速和语调,确保清晰易懂,避免因语言障碍而导致误解。

三、穿着得体穿着得体是国际商务交往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个人形象,还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公司的形象。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应遵循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

一般来说,正式场合应穿着职业套装,避免过于夸张或暴露的服装。

而在非正式场合,可以适当根据当地风俗和环境进行选择,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随意。

四、宴请和社交礼仪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宴请和社交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宴请他人时,应尊重对方的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避免差异造成冲突。

同时,要注意言谈举止的得体,避免敏感话题和争议性问题。

在社交场合,要与对方保持友好的姿态,避免过于亲密或冒昧的行为。

五、商务礼仪商务礼仪是国际商务交往中必须要遵循的规范。

首先,要准时参加商务活动,尊重对方的时间。

其次,要保持微笑和友善的态度,展现良好的商业素质。

另外,要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避免使用过于直接或冷漠的说法。

最后,要坚持诚信原则,遵守合同和承诺,建立可靠的商业关系。

结语:国际商务礼仪是国际商务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尊重和关心对方的表达。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国际商务礼仪习俗就是在国际商务交往中需要遵守的礼仪习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几篇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际商务礼仪习俗论文篇一摘要:崇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不衰的生命力,并且能够跨越时空。

但从根本上来讲,礼仪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我们习惯把商务礼仪界定为商务人员交往的艺术。

掌握好商务礼仪,就有了有效沟通的工具,良好的沟通时成功的前提,将是决胜于商海的基石。

关键词:商务礼仪;原则;重要性;应用;发展1引言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民族,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无一不重视对“礼”的探索。

2商务礼仪的内涵商务礼仪是指在人们商务交往中适用的礼仪规范,是在商务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

礼出于俗,俗化为礼。

商务礼仪的操作性,就是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在商务交往中做到“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使人们更轻松愉快地交往。

商业礼仪包括了语言、表情、行为、环境、习惯等等。

3商务礼仪的原则3.1“尊敬”与“真诚”原则尊敬是礼仪的情感基础。

在社会中,人与人是平等的,尊重长辈,关心客户,体现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个人内的素质。

“敬人者恒敬之,爱人者恒爱之”,“礼”的良性循环就是借助这样的机制而得以生生不已。

3.2“谦和”与“宽容”原则谦和既是一种美德,更是社交成功的重要条件。

谦和,在社交场上即表现为平易近人、热情大方、善于与人相处、乐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显示出虚怀若谷的胸襟,因为对周围的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着较强的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

3.3“适度”与“自律”原则古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各种不同情况下的社交距离,也就是要善于把握住沟通时的感情尺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注意感情适度、谈吐适度、举止适度。

从总体上来看,商务礼仪的具体规范由对待自身的要求与对待他人的做法这两大部分所构成。

商务交往中左右排位

商务交往中左右排位

商务交往中“以右为尊”还是“以左为尊”前不久见面的一位客户,在授课前就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说一直很想弄清楚,因为他们公司以往在安排会议时,主席台上领导都是坐在左边的,接待客人的时候也是安排左边为上座;但最近他了解了一些礼仪常识,发现大多数书上都在强调“以右为尊”,心里就很不安,不知道是不是长期以来都怠慢了领导和客人,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关于“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的问题,其实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从最简单的说起。

国际惯例是“以右为尊”,所以在商务场合中,一般我们会强调以右为尊,坐在右侧的人地位高。

因此在接待客人时,出于对客人的尊重,通常会安排客人坐在主人的右边。

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座位是并列式的,也就是说主方和客方并列坐,面向同一个方向,是以当事人之间来区分左右的,这是“静态的右”,如下图所示。

如果座位是相对式的,也就是说主方和客方面对面坐,则是以进门的方向来区分左右的,这是“动态的右“,如下图所示。

再来说说“以左为尊”的问题。

我们发现,在国内的一些政务交往中,往往采用中国的传统做法,“以左为尊”。

比如国家的一些政务会议、军事会议等,国企内部的大型会议等,都以左侧为上座。

其实在我国,从古至今,“尊左”还是“尊右”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年代和地域的区别,至今仍存在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

这时期,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

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一改旧制,规定以右为尊,当时的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

朱元璋建立明朝,复改以左为尊,此制为明、清两代沿用了五百多年。

现在戏剧舞台上上演古典剧目,客人、尊长总是坐在主人、幼辈的左侧,这反映出明朝崇尚“左”的礼仪。

因为古人坐北朝南,则左为东,右为西,故座次上以“左”为尊。

《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为迎接夷门侯生,大办酒宴会宾客。

并「从车骑,虚左」,亲自前去迎接。

所以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在国际交往中、商务涉外交往中,是“以右为尊”;而在国家的政务礼仪、国企内部大型会议,是“以左为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各种类型的国际交往中,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列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

在并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的时候,为了表示礼貌,主人要
主动居左,而请客人居右。

男士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女士居右。

晚辈应当主动居左,而请长辈居右。

未婚者应当主动居左,请已婚者居右。

职位、身份低者应该当主动居左,而请职位、身份高者居右。

不过应当说明的是,按照国际惯例,在接待外宾时,当主人去外宾下榻的地方进行拜会或送行时,主人的身份应当是“客人”,这时外宾就“反客为主”了。

在有必要进行并排排列时,要使主人居右,让外宾居左。

实际的含义是:外宾在主人为他提供的下榻的地方,应该被看做“主人”,而不是“客人”。

有时候,进行国际交往的宾主双方往往都不止一个人,当有必要进行并排排列,比如需要会见、合影时,仍然需要遵守“以右为尊”的原则。

举行正式谈判时,假定谈判双方需要分别坐在谈判桌的两侧,而谈判桌竖放在室内的话,谈判桌两侧的位置仍有上下之分。

在进行确定时,“以右为尊”原则依然有效。

具体方法是:假定有一个人正在推门而
入,并且面向室内,则应该以其
右侧为上座,使客方谈判人员在
右侧就座;以左侧为下座,使主
方谈判人员在左侧就座。

谈判桌
横放在室内时,以面对正门的一
侧为上座,以背对正门的一侧为
下座。

举行国际会议时,会议主
席台台上依次的排列,也是要讲
究“以右为尊”的。

不仅如此,
发言者所使用的讲台必须位于主
席台的右前方,这是给予发言者
的一种礼遇。

在排列涉外宴会的桌位、席
次时,同样必须应用“以右为
尊”原则。

在宴会厅内摆放圆桌
时,通常应以“面对正门”的方
法进行具体定位。

如果只设两
桌,以右桌为主桌(这里所说的
右桌,指的是在宴会厅内面对正
门时居于右侧的那一桌)。

如果
是需要设置多桌时,在宴会厅内
面对正门对位于主桌右侧的桌
次,应该被看成高于位于主桌左
侧的桌次。

在同一张宴会桌上确定席次
时,一般以面对宴会厅正门的位
置为主位,由主人就座。

主宾大
都应当就座在主位的右侧。

其他
人的位次,一般都是距离主位越
近,位次越高。

而在和主位距离
相同时,位于主位右侧的位次高
于位于主位左侧的位次。

在三排座甚至其他类型的多
排座轿车上,不管是谁驾驶车
辆,在确定车上具体位次的尊卑
时,也要遵行“以右为尊”的原
则。

在进行涉外往来、召开国际
会议、举办国际博览会,或者是
从事国际体育比赛时,按照国际
惯例,经常需要悬挂有关国家的
国际交往礼仪的以右为尊
□晓罗
生活技能/礼仪
50
刊授党校2010·3
刊授党校2010·3
生活技能/礼仪
白宫撰稿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秘书群体,是美国总统和白宫高层人士的智囊、参谋和助手。

白宫的对外施政纲领和演讲稿,通常就由他们负责策划、构思和撰写。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他们代表着美国的形象。

因此,对他们的选拔
与要求,也就格外地慎重与严格。

布罗斯很幸运,22岁就成了白宫撰稿人队伍中的一员。

虽然他缺乏工作经验,但在讨论工作时却充满朝气,敢于发表深思熟虑后的意见。

这使他在论资排辈、等级森严的撰稿人同事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甚至有些标新立异。

在几次撰稿人的工作会议上,初出茅庐的布罗斯都直言不讳地向上司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可事与愿违,他的意见不仅没有得到上司的青睐,反而招来了一些同事们的冷嘲热讽。

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私下里劝他:
“事不关己,少说为佳,免得吃亏。


2005年,赖斯接替鲍威尔,
担任了国务卿的职务。

她上任不久,便召集了一次白宫撰稿人的座谈会。

会议开得非常沉闷,一直没有人主动要求发言。

就在赖斯准备结束会议的时候,
布罗斯高高地举起了请求发言的手。

同事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哄笑,谁也猜不出他会说出什么别出心裁的高论。

赖斯微笑着听完了布罗斯
的发言,觉得他讲的一些见解很有思想,很有新意。

会议结
束后,她叮嘱身边的助手:
“请留意一
下那个主动举手发言的大男孩。

”从那之后,布罗斯接受了许多重要的撰稿任务。

他不辞辛苦,一丝不苟,竭尽全力地完成任务。

出自他手的一篇篇精彩演讲,成就了赖斯,也照亮了他自己。

没过多久,年仅26岁的他,成了众多撰稿人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成了赖斯最信赖、最得力的撰稿人,成了白宫中最年轻的高级顾问。

无论赖斯走到哪里,人们常会在她身边看到布罗斯的身影。

会议,对于弱者来说,只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无所作为的应酬;对于强者来说,则是集思广益、展示才华、脱颖而出的舞台。

会议是脱颖而出的舞台
□蒋光宇
国旗。

在国际交往中悬挂国旗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悬挂他国国旗,并借此向他国表示尊重和敬意时,就更要这样。

不仅不能把其他国旗弄错、挂错,而且还要在悬挂国旗时给予适当的礼遇。

在各类国际交往中所悬挂的国旗,大都采用并排悬挂的方法。

具体来说,并排悬挂两国国旗时,按惯例要以国旗自身面向为准,以右为上,悬挂来
访国国旗;以左为下,悬挂东道国国旗。

在重要国宾搭乘的轿车上同时悬挂两面国旗时,一般要以轿车行进的方向为准,以驾驶员右侧为上,悬挂来宾所在国国旗;以驾驶员左侧为下,悬挂东道国国旗。

需要同时悬挂多国国旗时,通行的做法,是以国旗自身面向为准,让旗位于右侧。

越往右侧悬挂的国旗,被给予的礼遇就越高;越往左侧悬挂的国
旗,被给予的礼遇就越低。

在确定各国国旗的具体位次时,一般按照各国国名的拉丁字母的先后顺序而定。

在悬挂东道国国旗时,可以遵行这一惯例,也可以将其悬挂在最左侧,以示东道国的谦恭。

在国际交往中有必要排定并排位次的尊卑时,遵循“以右为尊”原则,就可以化繁为简,以不变应万变。

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